【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报告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报告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研究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9)

一、重要性 (9)

二、研究意义 (9)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1)

第一节电力半导体器件概述 (11)

第二节我国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2)

一、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分类 (12)

二、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2)

三、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2)

四、行业特有经营模式 (15)

五、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及区域性特点 (15)

(1)行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 (16)

(2)区域性特点 (16)

六、电力半导体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6)

七、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18)

(1)市场壁垒 (18)

(2)技术壁垒 (18)

(3)服务壁垒 (18)

(4)专业人才壁垒 (18)

八、上、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 (19)

(1)上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 (19)

(2)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 (19)

第三节2019-2020年中国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9)

第四节2019-2020年我国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1)

一、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1)

二、行业内主要企业 (21)

(1)高压直流阀用晶闸管 (21)

(2)普通元器件 (22)

(3)电力电子装置 (22)

第五节企业案例分析:派瑞股份 (22)

一、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23)

二、公司的竞争优势 (39)

三、公司的竞争劣势 (40)

第六节2020-2025年下游需求应用行业发展分析及趋势预测 (41)

一、输变电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对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需求 (41)

二、电机驱动行业对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需求 (42)

三、轨道交通领域对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需求 (43)

四、光伏行业对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需求 (43)

第七节2020-2025年我国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44)

一、行业发展前景 (44)

(1)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电力半导体器件及应用的广泛发展 (44)

(2)节能环保需求驱动大功率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 (45)

(3)国家战略需求及对半导体产业政策大力扶持 (45)

(4)上游行业供给稳定,下游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45)

(5)替换进口产品的市场机遇 (46)

二、行业发展趋势 (46)

三、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47)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48)

(1)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主要依赖进口,国内电力电子装置难以形成竞争实力 (48)

(2)国外电力电子器件的集成化趋势蚕食国内企业利润,消耗创新动力 (48)

(3)国产电力电子产品和装置多属于低附加值产品 (48)

第三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基本类型与选择 (49)

第一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征 (49)

一、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和作用 (49)

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表现 (49)

三、核心竞争力是价值高的竞争能力 (50)

四、核心竞争力是稀有的竞争能力 (50)

五、核心竞争力是难以模仿和学习的竞争能力 (50)

六、核心竞争力是难以被替代的竞争能力 (51)

第二节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基本类型与选择 (51)

一、企业竞争力的构成 (51)

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51)

三、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的选择 (51)

第三节企业核心竞争力内容 (52)

一、市场营销能力 (52)

二、项目管理能力 (53)

三、服务创新能力 (53)

四、品牌形象力 (54)

五、制度有效力 (55)

六、战略执行力 (55)

七、研发创新力 (55)

八、资源整合力 (56)

第四节世界优秀企业的四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 (56)

一、通过增强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56)

二、通过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57)

三、通过增强企业的决策、组织及管理能力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57)

四、通过改进或创新企业的技术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57)

五、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58)

第五节避免核心竞争力变成核心包袱 (58)

一、学术影响VS大众传播 (59)

二、进行游戏VS改变游戏 (61)

三、业务能力VS管理能力 (61)

四、静态效用VS动态契合 (62)

五、独特稀缺VS普通同质 (63)

六、境遇决定VS普适通用 (64)

第四章2020-2025年中国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探讨与建议 (66)

第一节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66)

一、创新是关键 (66)

二、产品质量是基础 (66)

三、基础管理是保证 (67)

四、差异化策略是关键 (67)

五、品牌是重要标志 (68)

六、企业文化是法宝 (68)

七、成本控制是有效方法 (68)

八、建立学习型组织是重要途径 (68)

第二节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探讨与建议 (69)

一、树立战略思维,明确发展方向 (69)

二、重视人力资源,建设优秀人才队伍 (69)

三、鼓励技术创新,培育企业核心技术能力 (70)

四、服务战略发展,建立匹配的管理模式 (70)

五、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品牌管理体系 (70)

六、加强机制建设,打造学习型组织 (71)

七、增强软实力,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71)

第三节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中小型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探讨与建议 (71)

一、科技创新,打造技术核心竞争力 (71)

二、发挥品牌效应,塑造名牌核心竞争力 (72)

三、专业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最大资本 (73)

第四节互联网环境下打造核心竞争力策略 (73)

一、文化引导 (73)

二、抓住趋势 (74)

三、优势挖掘 (74)

四、强力执行 (74)

第五章2020-2025年中国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 (76)

第一节顾客价值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76)

一、顾客价值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价值性的前提 (76)

二、顾客价值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 (76)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顾客价值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77)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拥有所创造的顾客群体以及新兴市场的长期保障。 (77)

第二节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方法 (77)

一、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理顺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77)

二、找出顾客最为关注的价值领域 (77)

三、创新导向的顾客价值创造 (78)

四、培育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78)

五、企业内部营销管理 (79)

六、基于顾客价值的业务重组 (80)

第三节案例分析 (80)

一、培养以顾客价值为导向的品牌竞争战略意识,提升品牌形象 (81)

二、结合顾客所需对企业进行合理定位,彰显品牌特色 (81)

三、实施以顾客价值为主的营销策略,扩大品牌知名度 (81)

四、重视面向终端客户的员工培训工作,塑造品牌内涵 (81)

第四节结论 (82)

第六章盛世华研总结 (83)

第一节企业失败的原因及提高胜率的策略 (83)

一、企业失败的原因 (83)

二、提高胜率的策略 (84)

第二节盛世华研独创五大决策研究体系 (85)

一、基于“产业”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85)

二、基于“周期”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85)

三、基于“人性”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85)

四、基于“变化”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86)

五、基于“趋势”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86)

六、小结 (86)

第三节致读者:商业自是有胜算 (87)

第一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概述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可以保证企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巩固行业内地位,像大疆無人机在消费级民用无人机领域的地位无人可撼动。通过企业战略进行内部分析,有助于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进行适度战略调整,强化其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从而做出最科学有效的决策。行业研究和战略研究是揭示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深度的行业研究和战略研究报告,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未来发展趋势,及全面系统、实用高效的战略,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壮大,起着越来越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本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综合采用桌面研究法、行业访谈研究法、市场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在对我国电力半导体器件业市场发展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并提炼出一套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为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企业经营者及投资该领域的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为企业未来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与方向。

相信通过本报告对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报告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梳理,您对行业及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的了解和把控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将为您经营管理、战略部署、成功投资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价值,也为您抢占市场先机提供有力的保证。

与此同时,报告中还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研究体系、知识体系、决策体系以及方法论等丰富内容,让您在了解行业的同时,也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原则

1、真实原则

只有真实的信息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真实是研究分析的第一要素,因此我们在做研究中,需要辩证的去对待信息,需要大致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尤其是对于过多的二手信息,我们需要筛选和确认其信息的真实性。

2、全面原则

行业研究需要坚持全面原则,所谓的全面指信息搜集的全面性、分析过程与方法的全面性、思考的内容的全面性等等,只有做到全面思考与分析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结论。

3、客观原则

能够客观与准确的描述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不易,但做研究需要谨记研究的客观是基础,是能够为投资者做决策的前提条件。

4、逻辑原则

条理与逻辑清晰是行业研究的灵魂,没有逻辑的研究最多只能说是一堆资料的堆砌,毫无价值。只有在大的逻辑框架下,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观点支撑,才算是一个好的行业研究报告。

5、思辨原则

行业研究要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未来必然性的结果,且在不断被验证中,是一个很有挑战的工作,行业研究的成果要经得起推敲。世界是可知的,所有结果,都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数据也是结果,要把人的研究,特别顺着产业从下游向上游逻辑顺序。

二、研究方法

本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研究报告综合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与演绎法、比较研究法、倒推法和穷举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进行深入研究。

本报告主要研究方法有:

1、历史资料研究法

历史资料研究法是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和一般规律,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的状况,并依照这种一般规律对未来进行预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并节省费用;缺点是只能被动地囿于现有资料,不能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只要是追溯事物发展轨迹,探究发展轨迹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如果从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来认识它,更有助于较为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该行业,并把握它的发展脉搏。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一项非常古老的研究技术,也是科学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它一般通过抽样调查、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形式,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访查、访谈获得资讯,并对此进行研究。调查研究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用以描述一个难以直接观察的群体的最佳方法。当然,也可以利用他人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即所谓的二手资料分析方法,这样可以节约费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并且研究者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并获得解释,适合对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时采用。缺点是这种方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者和访问者的技巧和经验。

3、归纳与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的发现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模式会存在。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者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演绎法是先推论后观察,归纳法则是从观察开始。

在演绎法中,研究的角度就是用经验去检验每一个推论,看看哪一个在现实(研究)中言之有理,从而获得理论的验证。而在归纳法中,研究的角度则是通过经验和观察试图得到某种模式或理论。由此可见,逻辑完整性和经验实证性两者都不可或缺。一方面只有逻辑并不够;另一方面,只有经验观察和资料搜集也不能提供理论或解释。

4、比较研究方法。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有人的行为产生,没有普适的法则套用,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发现差别、解释差别过程中对已经发生的现象合理的解释。同时研究影响结果的因素和作用机制,探寻哪些因素在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未来的预测。

5、倒推法和穷举法结合。首先假设有N种可能的结果,假设A结果发生,倒退A结果发生会有哪些具备条件,如果目前条件不具备,即可排除A结果。通过不断筛选,得出最大可能性的判断。同时,正推穷尽法和二叉树三叉树结合,与倒推法配合。

第三节研究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永远利于不败之地,它必须有自己持久的竞争优势和清晰的经营发展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和能力状况,为求得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为不断的获得竞争优势,对企业发展的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和参考;企业战略是为了获得持久优势而对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的积极反应。

一、重要性

核心竞争力战略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中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主要战略之一,直接关系企业的胜败兴衰和生死存亡!!!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内部一系列互补技能和知识的结合,也是企业本身内在的综合实力,更是企业处于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明确自己的核心能力,并根据企业战略强化其核心能力,打造出更强的竞争优势,保证企业的专业化发展,更强的竞争优势带来成本的降低与更多的超额利润。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明显优于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不断提高产品价值并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能力,是企业最关键的竞争力。更详细地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拥有高素质人才的条件下,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并通过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等交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企业不断产生的综合优势或某一方面的绝对优势,从而长期获利的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能给企业带来持久的价值回报,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企业可以依靠本身的核心竞争力来产生和扩展新的商业机会,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显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因此,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扩展市场、高效持续发展的有效捷径。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可以保证企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巩固行业内地位,像大疆無人机在消费级民用无人机领域的地位无人可撼动。通过企业战略进行内部分析,有助于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进行适度战略调整,强化其核心竞争力。

二、研究意义

除了有清晰的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外,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还要看企业经

营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或者说,企业能否实现高效经营的目标,关键就在于对经营发展战略的选择,如果经营发展战略选择失误,那么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就必然会满盘皆输。所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实际上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极其关键的和重要的因素。企业必须高度重视。

通过对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的研究,将为企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发展模式提供指导,让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更科学、合理、可行,减少失误带来的损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市场及竞争环境是制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基础

市场及竞争环境分析包括行业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市场增长速度、客户群分析、竞争态势分析、技术发展、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分析、政策环境分析等各方面。

第一节电力半导体器件概述

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种通过高效转换提供高质量电能、实现节能环保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技术,已经成为弱电控制与强电运行相结合、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相融合、实现智慧化升级不可或缺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属关键共性技术领域。

电力电子技术是能源高效转换领域的核心技术,包括电力半导体器件、变流电路和控制技术三个部分,其中电力半导体器件是基础,变流电路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电力半导体器件在我国又常被称为功率半导体器件,电力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力电子装置的心脏,其功能包括变频、变压、变流、功率放大和功率管理等,通过对电能高效地产生、传输、转换、存储和控制,降低电路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和传统产业信息化。电力半导体器件在国民经济工业部门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广泛,在电力工业领域未来发展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能源发电、直流输电、储能、新型配电、智能电网等都会用到电力半导体器件。

从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市场发展看,功率器件产品已经成为市场的热点。由于功率器件在高频状态工作时更加节能、节材,也能大幅减少整机装备的体积和重量,功率半导体技术已成为促进电力半导体器件产品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产品应用方面,电子整机产品对功率变换、电源管理等日益增长的需求直接推动了功率晶体管产品的发展。近年来,“节能减排”、“开发绿色新能源”已成为我国长期发展的基本国策。在我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推动下,电力电子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

《电力电子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将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储能,能够起到改善电能、控制电能、节能环保的作用,使电网的工频电能最终转换成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高质量电能,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用电装置的不同需要。我国工业领域使用

了大量的轧机、电焊机、电镀和电解电源、风机、水泵、无轨电车等机电设备,具有巨大的效率提升需求和空间。据统计,中国电机保有量约 17 亿千瓦,年耗电量约 3 万亿 kWh,电机耗电占中国电力消费的 64%,工业用电的75%。据测算,工业电机效率提升一个百分点,可节约用电 260 亿 kWh。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推动电机系统节能,年节电可达 1300~2300 亿 kWh,相当于2~3 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

第二节我国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一、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分类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电力半导体器件行业属于 C39 类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二、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派瑞股份宏观管理部门为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政策、重点领域和相关建设项目,指导行业发展。国家有关行业协会协调指导本行业发展,主要有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分立器件分会。行业协会履行行业自律管理职责,并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开展行业统计、标准化、行业损害和反倾销调查等工作。

标准化组织主要有:全国输配电用电力电子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半导体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分立器件专业委员会。

三、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和核心,电力电子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围绕新型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的诞生和完善而进行,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应用已深入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高效利用能源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产业政策高度关注功率半导体产业,特别是大功率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委陆续出台各种支持政策,鼓励我国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企业自主创新,实现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

(1)2006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将新型元器件技术列入未来 5 至 15 年发展的 15 个重点领域之一。

新型元器件技术重点围绕功率半导体、片式电子元器件等技术,建立以新型元器件研发为核心的元器件研发中心和以元器件性能检测、质量与可靠性检测、分析为核心的元器件评测和服务中心,逐步形成新型元器件从研制、生产到检测、评价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

(2)2007 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产业化专项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7]2484 号),提出以提高新型电力电子器件技术和工艺水平,促进产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以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进节能降耗为目的,突破核心基础器件发展的关键技术,完善功率半导体产业链,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功率半导体芯片、模块、应用装置、专用工艺设备和测试仪器四大类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3)2008 年,根据《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中“加快元器件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电子专用材料配套能力”的总体要求,信息产业部编制了《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一五”专项规划》,鼓励发展新型半导体分立器件,紧紧抓住传统产业改造和电力系统改造的机遇,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发展功率半导体器件,包括纵向双扩散型场效应管 VDMOS,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静电感应晶体管系列 SIT、BSIT、SITH,栅控晶闸管 MCT,巨型双极晶体管 GTR 等。

(4)2009 年,国务院公布《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围绕国内整机配套调整元器件产品结构,提高片式元器件等产品的研发能力,初步形成完整配套、相互支撑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体系,并通过落实扩大内需措施、加大国家投入、完善投融资环境、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等措施,实现电子元器件等骨干产业平稳发展。

(5)2010 年,为大力推进新型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产业发展,发展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和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以市场带动产业,尽快形成芯片和器件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拓展电力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 2010 年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0]614 号),确立了电力半导体器件产业化专项重点,支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超快恢复二极管(FRD)等量大面广的新型电力电子芯片和器件的产业化,重点解决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技术,包括结构设计、可靠性设计,以及光刻、刻蚀、表面钝化、背面研磨、背面金属化、测试等工艺技术,提高产品档次。

(6)2011 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商务部颁布《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1年版)》(发改产业[2011]937 号),将新型电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频率元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新型机电元件、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等)制造(C27)继续列为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的投资类项目项

下进口生产性设备、零部件(不予免税产品目录中产品除外)给予贴息支持。

(7)2012 年,国家科学技术部颁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重点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升级和发展的核心技术,加快钢铁、有色、石化、纺织、轻工、建材等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点突破一批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基础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大型铸锻件、仪器仪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同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关键元器件、重要电子材料及电子专用设备仪器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以新一代网络通信系统设备及智能终端、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家庭、关键电子元器件和材料七大领域作为战略性新兴领域,以重大工程应用为驱动力,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打造完整产业链,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新增长点。

(8)2013 年,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结合大型能源基地建设,采用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加快区域和省级超高压主网架建设,重点实施电力送出地区和骨干网架及省域间联网工程,完善输配电网结构,提高分区、分层供电能力,国务院印发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着力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升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9)2015 年,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提出目标:2020 年输变电行业产值达到2.2 万亿元;国产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自有率达到 80%以上;输电成套装置出口比重超过 20%;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国际领先,进入世界强国行列。2025 年行业产值达到 3.0 万亿元;形成以我国为主导的国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成套装备标准体系;国产关键部件国内市场自有率达到 90%以上;成套装置出口比重超过 25%;产品可靠性及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我国标准化领域第一个国家专项规划《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 年)》,部署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完善标准化体系,全面提升我国标准化水平,其中提出加强特高压及柔性直流输电、智能电网、微电网及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修订,研制大规模间歇式电源并网和储能技术等标准。

(10)2016 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规划提出应用推广一批相对成熟、有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尽快实现产业化;试验示范一批有一定积累但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适用技术,进一步验证技术路线和经济性;集中攻关一批前景广阔但核心技术受限的关键技术;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积极参与自主创新;开展大容量机电储能、熔盐蓄热储能、高效化学电池储能等多种储能示范应用,大幅降低单位千瓦建设成本,力争接近抽水蓄能电站水平,加快推广应用;继续推进特高压输电、大容量断路器、直流断路器、大容量柔性输电等先进电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进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建设;推进高温超导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研

究;开展电网防灾减灾技术研究。

(11)2017 年,国家能源局制订《2017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围绕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促进电源建设与消纳送出协调,提高清洁低碳能源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强西南水电外送华南、华中和华东等区域输电通道建设,统筹推进金中、滇西北、川电外送第三通道等工程项目,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根据市场需求,统筹考虑电源建设进度、电网调峰能力以及电力市场改革等有关因素,研究建设跨省跨区外送输电通道;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制订实施《关于推进高效智能电力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配套制订各省(区、市)具体工作方案,并研究制订《智能电网2030 战略》,推动建立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体系;深化能源装备创新发展,着力提升能源供应安全保障、非化石能源发展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重点领域装备制造水平。

(12)2018 年,国家能源局研究制订《2018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电网结构,继续优化主网架布局和结构,深入开展全国同步电网格局论证,研究实施华中区域省间加强方案,加强区域内省间电网互济能力,推进配电网建设改造和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根据目标市场落实情况,加快西南水电外送通道建设,稳妥推进跨省区电力输送通道建设,推动新疆、青海、四川、陕西等地区电力外送通道前期工作。年内计划建成内蒙古上海庙—山东临沂±800KV 特高压直流、新疆准东—华东皖南±1100KV 特高压直流等输电通道,新增输电能力 2200 万 KW。扎实推进具备条件项目的核准建设,年内力争开工建设张北柔性直流试验示范工程、乌东德送电广东广西柔性直流、四川水电外送第四回直流等输电通道。扎实推进陕西、青海、新疆、陇彬、白鹤滩水电、金沙江上游水电电力外送输电通道,以及闽粤联网工程前期论证。年内计划新增 500KV 及以上变电容量(含换流容量)1.7 亿千伏安,输电线路 2.2 万公里。

(13)2019 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中,继续将新型电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频率元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新型机电元件、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等)制造列为国家鼓励类产业。

四、行业特有经营模式

电力半导体器件的主要经营模式取决于应用领域。在直流输电领域,由于产品应用于国家直流输电工程,产品的需求、规格、技术参数等需要根据每一个特定项目调整,因此较难实现大规模生产,通常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并受到“小批量、多品种”销售特点的影响。

在普通元器件和电力电子装置领域,产品的参数与规格较为标准化或用户需求较为统一,因此生产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中电建〔2012〕498号关于印发《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报告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文 中电建…2012?498号 关于印发《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 总部各部门、事业部,各成员企业(单位),西藏代表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管理 暂行办法?已经集团公司第十七次党政联席会议审议同意,现印发 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中国电建 2012年12月28日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评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学识和专业技术水平,结合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的学术、技术水平的评价,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任、人才流动和参加学术技术活动的依据。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管理实行评、聘分开。 第三条国家统考和实行考评结合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和评审,按照国家或地方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集团公司具有工程系列、经济系列、会计系列各级别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权和审批权,政工系列高级资格评审权(评审结果报国资委审批)、中初级资格的评审权和审批权,一级企业法律顾问评审权(评审结果报国资委审批)、二级及以下企业法律顾问的评审权和审批权。 第五条第三、四条范围之外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经征得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同意,可委托具有评审权的机构进行委托评审。 第六条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落实集团公司有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调研报告

.精品文档.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调研报告一、实践调查内容 (一)引言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企业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能力、、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无论如何先进,具有竞争优势,只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源。那么,驱动技术、、人才等的力量源泉就是企业文化的创新或优秀的灵活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建立于企业文化创新力之上的一种“合力”。它来源于企业独有的创新力(包括:管理创新力、组织创新力、制度创新力、知识创新力、技术创新力、产品创新力、营销创新力等)。从动态的经济理论来看,在经济增长

过程中,企业能够在实现利益相关者平衡发展的同时提升竞争力,其关键的解决方法是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一个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所体现出的市场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塑造和丰富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一方面,在企业文化中弘扬创新精神,使全体员工在极强的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能使企业各种得到最佳配置、效用得到最好发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自然会发挥到最强。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学习借鉴,来改善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使企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二)公司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

从盛大的成功看国内网络游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兴起和普及,作为新型休闲娱乐活动的网络游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网络游戏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网络游戏市场已初具规模,以网络游戏开发、运营为主体的产业链也初步形成,创下了许多令世人惊诧的经济效益, 并造就了如盛大这样的巨型运营商。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网络游戏市场却有60 %以上被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产品所占据,中国的网游企业大多数为运营商,缺乏自身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的缺乏成为我国网游企业发展的瓶颈。 本文从分析我国网络游戏企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将盛大作为网游企业的一个代表,分析它的成功发展经验以及它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网络游戏企业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以此来得到一些有利于我国网络游戏企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网游企业盛大核心竞争力

Abstract In line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and the progress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s a new type of leisure entertainment, Internet games have gradually showed tremendous vitality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 industry of Internet game, in today’s China, are rapidly developing. And the markets of Internet game are already of the commercial scale .Internet game industry chains mainly which consist of Internet game exploitation and operation have also basically formed. Meanwhile, the industry of network game has created great economic returns. On the basic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network game, sixty percents of the Internet game markets of our country have occupied by foreign Internet game products ,especially like Korean、Japanese and American ones. Chinese Internet game enterprises are still staying at the stage of action for foreign merchants, and are short of core technology. The lacking of the core competence has becoming the block of development for Chinese Internet game enterprise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 game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Shengd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competence by making Shengda as a deputy. On the basic of content above,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etence of Internet game corporations. Moreove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my own; I hope that this paper can offer enlighten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game enterpris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Internet game enterprises;Shengda;Core competence power

中国电力设计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3a8911672.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7-2022年中国电力设计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报告编号:648844 市场价:纸介版7800元电子版8000元纸质+电子版8200元 优惠价:¥750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线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3a8911672.html,/yjbg/yjhy/qt/20170808/648844.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2017-2021年中国电力设计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网上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3a8911672.html,/ 已发布2018版,如需了解最新目录,请联系我司 第1章 2017年世界电力设计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7年世界电力设计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一、世界电力设计行业特点分析 二、世界电力设计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2017年全球电力设计市场分析 一、2017年全球电力设计需求分析 二、2017年全球电力设计产销分析 三、2017年中外电力设计市场对比 第2章我国电力设计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我国电力设计行业发展现状 一、电力设计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二、电力设计行业消费市场现状 三、电力设计市场消费层次分析 四、我国电力设计市场走向分析 第二节 2012-2017年电力设计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2017年电力设计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二、2017年电力设计行业发展情况 第三节 2017年电力设计行业运行分析 一、2017年电力设计行业产销运行分析 二、2017年电力设计行业利润情况分析 三、2017年电力设计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四、2017-2021年电力设计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五、2017-2021年电力设计行业利润增速预测 第四节对中国电力设计市场的分析及思考 一、电力设计市场特点 二、电力设计市场分析

互联网思维下如何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思维下如何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了解互联网思维 现在在财经圈最流行的词汇是什么?答案一定是互联网思维,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读。 但归纳起来说,互联网思维打破了传统营销的三条原则:免费也许比收费营业收入更高,因为他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你的用户不一定是你的购买客户,但也许他就是你的员工,你的粉丝,你的口碑;传播的关键不在于播而在于传,任何产品或服务都要有值得传的价值。 比如360,他做什么,做安全产品,但他卖安全产品吗?他不卖,他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广告收入。360的用户,大部分不是360的客户,只是粉丝而已。传统营销时代,传播就是在电视上播出几十秒,在报纸上登个豆腐块,互联网时代,已经遍地都是媒体,电视报纸更不用说,手机网络已经占据80%以上阵线,但是,网络全民泛化成为特点,垄断已经不太可能,一个品牌的传播已经不可能全覆盖,播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而“传”成为互联网语境下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口传、音传、视传、网传,有内容、有价值才会有民众参与传,于是内容为王、价值为王时代到来。 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最常提及的词汇之一。那么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就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独特的、不易被模仿的、并能够为公司产生价值的核心能力和优势资源。

寻求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在是在产品服务同质化的时代实行差异化行销、个性化行销。根据行业特点,结合自身优势资源,找到有别于竞争者的突出优势,使其成为公司永续发展的动力。笔者总结,四大动作,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打造核心竞争力之一,文化引导 在互联网社会大环境下,内容为王、价值为先已经成为大势,然而一般的内容、一般的产品价值已经成为社会疲态,已经失去市场优势,在新的市场竞争下,要想创造出有内容、有价值的信息和产品,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思维引导。一个企业的创新思维,不是平白无故就会出来的,他需要企业文化的引导、培育,一个不崇尚创新精神的企业,能长久持续创造出为社会为客户热捧的产品和服务吗?未来的竞争,是信息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是创造价值能力的竞争,一个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培育创新企业文化的企业,没有理由打造不出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而创新的企业文化,同样需要所有员工是以继日的朝思暮想,创新也是从脚趾头开始的,而且是自强不息,上下同欲,只有同呼吸,共责任,才能培育创新的文化土壤。 打造核心竞争力之二,抓住趋势 趋势就象荒地上的野草,春风吹且长,天天很疯狂,不用浇肥,不用搭蓬,只要有阳光和水,瞬间三月成草原。趋势也是这样,只有顺着趋势,才能顺手牵羊,养成小肥羊。网络手机化是趋势、渠道网络化是趋势、服务便利化是趋势、一体多能是趋势,媒体电子化全民化是趋势,城镇化是趋势,农场主是趋势,居民是趋势,随时旅游是趋势,汽车生活是趋势。反过来,PC是反趋势,批发分销是反趋势,巷子深是反趋势,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doc 62页)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文件(doc 62 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北京电力行业协会文件 电行[2005]13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发《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2004版)》(火力发电工程部分)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各有关单位: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2004年12月2日以电建企协[2004]25号文印发了《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2004版)》。其中包含《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标准》、《水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标准》及“条文说明”、“主要参考规程、标准”等文件。现转发给你们,供在各工程建设过程中贯彻执行。 由于原文本为汇编,为方便使用,特将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工程;第二部分,输变电工程;第三部分,水电工程。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文件 电建企协[2004]25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印发《电力工程“达标投产” 管理办法》(2004版)的通知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各发电集团公司及所属企 业、各电建企协(电力行协)、水电建设集团、葛州坝集团、各电力建设单位: 为在电力行业做好电力工程“达标投产”工作,不断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整体移交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统一规范电力行业“达标投产”的标准和管理,建立健全电力行业工程质量管理和评优体系,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建协)组织制

定了《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二00四年十二月二日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践报告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践报告 一、实践报告背景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国企业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能力、资源、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无论如何先进,具有竞争优势,只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源。 二、实践报告主要内容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概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一的某项能力或者技术,是协调各种技术以及整合资源后形成的核心技术或者能力。基于该解释,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詹姆斯(Rod Coombs 1996)认为,技术竞争力和组织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的两大要素,核心竞争力不仅包含核心技术能力,同时也包括能有效的整合这些核心技术的组织管理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F (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整合能力)。根据他研究,其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技术能力划分为三个层 次:1)科研人员所具备的获取或创造新技术的研发能力;2)工程人员所具 备的以现有成熟技术为基础,生产制造客户所需的、具有特定交织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3)具体作业人员所拥有的具有核心竞争里特征的作业能力。赵国浩对管理能力的定义是广泛的,他认为在向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各个环节所体现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特征的市场调研、研发管理、生产管理、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管理能力,都是核心竞争力中管理嗯哪管理的范畴。对于整合能力他则认为主要包括信息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将技术、市场、信息、观点整合起来的能力,可以快

互联网思维下如何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思维下如何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了解互联网思维 现在在财经圈最流行的词汇是什么?答案一定是互联网思维,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读。 但归纳起来说,互联网思维打破了传统营销的三条原则:免费也许比收费营业收入更高,因为他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你的用户不一定是你的购买客户,但也许他就是你的员工,你的粉丝,你的口碑;传播的关键不在于播而在于传,任何产品或服务都要有值得传的价值。 比如360,他做什么,做安全产品,但他卖安全产品吗?他不卖,他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广告收入。360的用户,大部分 不是360的客户,只是粉丝而已。传统营销时代,传播就是在电视上播出几十秒,在报纸上登个豆腐块,互联网时代,已经遍地都是媒体,电视报纸更不用说,手机网络已经占据80%以上阵线,但是,网络全民泛化成为特点,垄断已经不太可个品牌的传播已经不可能全覆盖,播的重要性已经大大 能, 降低,而传”成为互联网语境下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口传、音传、视传、网传,有内容、有价值才会有民众参与传,于是内容为王、价值为王时代到来。 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最常提及的词汇之一。那么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就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独特的、不易被模仿的、并能够为公司产生价值的核心能力和优势资源。 寻求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在是在产品服务同质化的时代实行差异化行销、个性化行销。根据行业特点,结合自身优势资源,找到有别于竞争者的突出优势,使其成为公司永续发展的动力。笔者总结,四大动作,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打造核心竞争力之一,文化引导 在互联网社会大环境下,内容为王、价值为先已经成为大势,然而一般的内容、一般的产品价值已经成为社会疲态,已经失去市场优势,在新的市场竞争下,要想创造出有内容、有价值的信息和产品,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思维引导。一个企业的创新思维,不是平白无故就会出来的,他需要企业文化的引导、培育,一个不崇尚创新精神的企业,能长久持续创造出为社会为客户热捧的产品和服务吗?未来的竞争,是信息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是创造价值能力的竞争,一个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培育创新企业文化的企业,没有理由打造不出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而创新的企业文化,同样需要所有员工是以继日的朝思暮想,创新也是从脚趾头开始的,而且是自强不息,上下同欲,只有同呼吸,共责任,才能培育创新的文化土壤打造核心竞争力之二,抓住趋势 趋势就象荒地上的野草,春风吹且长,天天很疯狂,不用浇肥,不用搭蓬,只要有阳光和水,瞬间三月成草原。趋势也是这样,只有顺着趋势,才能顺手牵羊,养成小肥羊。网络手机化是趋势、渠道网络化是趋势、服务便利化是趋势、一体多能是趋势,媒体电子化全民化是趋势,城镇化是趋势,农场主是趋势,居民是趋势,随时旅游是趋势,汽车生活是趋势。反过来,PC是反趋势,批发分销是反趋势,巷子深是反趋势,纸媒是反趋势,一亩三分田是反趋势,农民临时工是反趋势,限购是反趋势。

2018-2019年中国电力行业市场发展分析研究报告

2018-2019年中国电力行业市场发 展分析研究报告

电力行业是基础的能源行业,就目前的技术来看还没有能替代电力的新能源具有可实际应用性。因此即使是2050年以后,预计电力行业仍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所谓衰退期表示这个行业运行相当成熟,导致行业利润率远低于工业行业平均水平的状态。 电力行业是基础行业,就目前的技术来看,还没有新的方式可以提到电力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随着新能源、环保等由概念转换成技术应用,我们的生活方式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而电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力行业在不同国家其生命周期曲线并不同步。影响我国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重要因素则是工业化。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如下。 中国经济的重工业化和城镇化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预计2020年前后我国的重工业化就能基本完成,到2030年城镇化也将基本完成。与此同时,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热潮也将逐渐冷却下来。从目前国内专利技术引进和原创的发展速度估计,2030 年前后中国将逐步迈入技术输出国行列。届时,电力行业的需求增速将逐渐和居民内生需求靠拢,增长幅度比近几年的水平大幅下降。 从竞争角度看,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电力市场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厂网分开进行的比较彻底,竞价上网已经开展多处试点,主辅分离和输配分离正在紧张的开展。预计到2020年前后,中国将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通过破除垄断、充分竞争,电力行业的成本将大幅下降,行业利润也会逐

渐下降。到2030年以后,行业运作更加成熟,利润率继续下降。2050年以后,中国电力行业利润情况将在各主要工业行业中排名靠后。 我国在电力使用的历史几乎与世界同步,但初期发展非常缓慢。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猛,这得益于期间第二产业的高速增长。尤其是2000年后,重工业化促使我国电力进入高速发展期。而随着2020年前后重工业化基本完成,电力行业的需求增长将会明显减缓。行业进入成熟期。2030年左右城镇化也基本完成,行业进入饱和期。 当然,这一进程仍存在着诸多变数。比如新能源动力的广泛应用。目前世界一次能源的4成用来转换成电力。而大量的石化能源用于交通运输。如果新能源动力汽车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也将成为一个电力需求增长点。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状况 1882年,英籍商人等人招股筹银5万两,创办上海电气公司,安装1台16马力蒸汽发电机组,装设了15盏弧光灯。1882年7月26日下午7时,电厂开始发电,电能开始在中国应用,几乎与欧美同步,并略早于日本。 从1882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其间67年电力发展基本状况是一个十分落后的百孔千疮的破烂摊子,电厂凋零,设备残缺,电网瘫痪,运行维艰,技术水平相当落后,。 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新中国成立后的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状况 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 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实行"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方针,大大地调动了地方办电的积极性和责任,迅速地筹集资金,使电力建设飞速发展,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 从1988年起连续11年每年新增投产大中型发电机组按全国统计口径达1,500万千瓦。各大区电网和省网随着电源的增长加强了网架建设,从1982到1999年底,中国新增33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372,837公里,新增变电容量732,690MVA,而1950至1981年30年期间新增输电线路为277,257公里,变电容量70360MVA。 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发电装机容量继1987年突破1亿千瓦后,到1995年超过了2亿千瓦,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发电量在1995年超过了1万亿千瓦时,到2000年达到了万亿千瓦时。 进入新世纪,我国电力工业进入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投产大中型机组逐年上升,2004年5月随着三峡电站7#机组的投产,我国电源装机达到4亿千瓦,到2004年底发电装机总量达到亿千瓦,其中:水、火、核电分别达10830、32490、万千瓦。2004年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2000~2004年,5年净增发电装机容量14150万千瓦,2004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5100万千瓦,超过美国在1979年创造的年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的世界历史最高记录。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000万千瓦,年末装机容量将超过5亿千瓦。

企业的十大核心竞争力

企业十大核心竞争力 十大核心竞争力构成现代国际企业的基础力量,增强这十大核心竞争力,就能够使创维逐步接近自己的远景,那就是希望成为一个类似索尼的那种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目标。 我们每一个企业都在思考新的战略方向,寻找新的油田。恰如我们今天的论坛主题一样:转型年代的企业变革与创新。实际上,早在互联网泡沫经济以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已经提前进入了一种企业的变革时代。与他们相比,中国企业的变革已经晚了好几年了。变革什么呢?根据创维的体验,就是要在超竞争时代里面培养企业的十大竞争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 大家能够感受到,近些年来,不知不觉中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除个别的项目如石油、国有垄断的领域以外,在市场竞争的领域里确实如此。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正处于一个所谓的超竞争时代。 那么,超竞争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首先是大部分产品供过于求或者处于供需基本平衡,使得利润的压力增大。包括大家习惯认为应该赢利很大的产业或者服务业,状况也是如此。前几天一个大型通讯运营商的负责人告诉我,今年他们能做到销售增长80%,可是盈利的增长不到15%,省吃俭用才有十几个点,营业额与利润的增长不成比例。所以说,现在所有的企业家、所有的企业都面临利润的压力,而产品严重供过于求造成了利润的困顿,因此,超竞争时代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产品供过于求。 第二个特征就是营销不再是灵丹录妙药。以往有一个“杀手级”的营销方案,就能让企业又前进一大步,所以前五年社会上各种营销论坛的讲座特别受欢迎,可到了2003年这些办法好象不再灵光。无论用什么花哨的促销方式或者新颖的概念,都难以扩大市场的需求量。 第三个特征是成本的高速上涨。各种商务舱、头等舱的诱惑,超五星级酒店的服务都使企业行政管理费用、营销费用、财务费用高涨。成本高涨还表现在全球化当中的各种反倾侵销、技术壁垒、专利版权等精彩文档

如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如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 力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如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哈佛商业评论》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此观点一提出,就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并引起了企业家的高度重视。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就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竞争力的形式极其多样,如由掌握某种重要技术专利而具有的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由出色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高效的市场分销网络形成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力,等等。对具体企业来说,不是每种竞争力都同样重要,如丰田公司与中间商打交道的经验和能力,就远不及它在汽车发动机方面的专长重要。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严格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摘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决策力,它包括把握全局、审时度势的判断力,大胆突破、敢于竞争的创新力,博采众长、开拓进取的文化力,保证质量、诚实守信的亲和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企业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的综合优势在市场的反映,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并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保持长盛不衰,我国企业既有加快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找到不断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迫切。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途径 引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能在市场上叱诧风云,所向披靡,而有的企业却在市场上却是屡战屡败;有的企业长盛不衰,百年不倒,而有的企业却只能风光一时,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那应该如何挖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企业在战略、人才、管理、技术和品牌上的优势竞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是提高市场竞争地位的基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有价值的、是异质的、是完全不能模仿的、是很难被替代的、是不断发展的。 我国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管理方式等方面都需要与国际规则、国际惯例接轨‘这就要求企业吸收各国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生素质,以经营理念的更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各类市场之间的匹配协调关系尚未确立,这就导致市场竞争不公平、不充分、无秩序的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从而造成企业竞争力的残缺和扭曲。因此,必须全面、深入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体质成本,提高体制的运行效率和活力,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理想的制度资源,找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指企业通过对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机结合与发挥,有效的获取、协调、和配置各种资源和技术一体化的优势能力。简要描述为企业在所从事的行业中自身所拥有的占有优势地位的资源和能力。它主要强调:一是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二是所从事的行业市场;三是与竞争者相比占优势地位。其中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企业自身的资源与能力状况,其次的参照物是行业竞争市场。从本质上讲,企业是一系列资源和能力集合体。因此,每一个企业都在其行业上保持有自身较为优势的资源或能力,虽然这种能力不是行业中一流的,但有时在市场竞争板块中具有相对的竞争力,是本企业最擅长的能力,能是企业生存或有一定的发展,这样便可看做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原有的行业核心竞争力或板块核心竞争力与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市场机会一致,通过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得以可持续发展,企业便应获得相应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如果企业在此情况下还能够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并随机调整战略适应性,该企业就能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假如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机会能力二者不一致,企业便应悬着适当的战略方式,对原企业核心竞争力加以弥补和增强,使之逐渐形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否具有实际的价值,是企业应该首先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是具有价值的能力和

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华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的技术。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行业的特点要求其必须具备先进的技术,华为公司具有强大的研发团队(近40000名研发人员),保证了其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技术是其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先进的技术也使得华为公司的产品具有了卓越的品质。 2、良好的企业文化。华为人普遍认为,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在企业物质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靠文化资源,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获得发展。华为公司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人们提供最先进的电信设备和服务,成为全球最先进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使命是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战略是以客户为中心。华为良好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主要有: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聚焦、创新、稳健、和谐。华为内部面向市场的态度是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团队之间合作的一致性提供了内在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内耗,使得协同效应达到最大化,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推动了华为公司的发展。 3、合理的组织结构。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分布呈哑铃型结构,研发和市场各占40%,行政和生产人员只占20%;在华为公司内部实行二维结构,即按战略性事业划分的事业部和按地区战略划分的地区公司,同时又建立了完善的沟通机制,保证了组织的灵活性。这样构筑了华为卓越的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结合就构成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华为公司的发展。 4、最普遍的客户关系,即卓越的客户响应。华为公司把战壕修到离客户最近的地方去,在每个地市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加强在地市一级城市的营销服务网络,以前的销售经理转变为客户代表,也就是代表客户来监督提高华为的服务水平。客户一有问题,就能在身边和华为的工程师沟通,每当集中采购时,需要地市公司这些使用单位提出需求和意见,构筑了决策者、技术人员、使用者、经营部门、财务部门等等全方位的客户关系,成功地构建了卓越的客户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赢得了客户,推动了华为公司的发展。 5、低成本研发。华为是全球化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主要竞争对手是全球先进的电信运营商,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电信运营公司。而中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每年毕业300万的工科大学生),并且在中国一个研发工程师的工资是西方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 2015年,电力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转变发展理念,着力践行能源转型升级,持续节能减排,推进电力改革试点,加大国际合作和“走出去”步伐,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社会能源利用提质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电力投资较快增长。2015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2]8576亿元,比上年增长9.87%。其中,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936亿元,比上年增长6.78%,占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总额的45.90%;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4%,其中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完成投资464亿元,占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的比重10%。在电源投资中,全国核电、并网风电及并网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6.07%、31.10%和45.21%;水电受近几年大规模集中投产的影响,仅完成投资789亿元,比上年下降16.28%;常规煤电完成投资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3%;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比重为70.45%,比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 加快城镇配电网建设改造。贯彻落实《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年全国安排城网建设改造专项建设基金130亿元,带动新增投资1140亿元;安排农网改造资金162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82亿元。 电力工程建设平均造价同比总体回落。2015年,因原材料价格下降,燃煤发电、水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电网建设工程单位造价总体小幅回落,回落幅度分布在1.5—5%区间内。风电工程单位造价小幅上涨1.57%。 新增电源规模创历年新高。2015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13184万千瓦,是历年新投产发电装机最多的一年。其中,水电新增1375万千瓦,新增规模比上年减少805万千瓦,新投产大型水电站项目主要有四川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4台机组合计260万千瓦、云南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3台机组合计180万千瓦和云南金沙江梨园水电站1台60万千瓦机组,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广东清远3台机组合计92万千瓦;火电新增6678万千瓦(其中燃气695万千瓦、常规煤电5402万千瓦),新增规模较上年增加1887万千瓦,全年新投产百万千瓦级机组16台;核电新投产6台机组合计612万千瓦,分别为辽宁红沿河一期、浙江秦山一期、福建宁德一期、福建福清一期、海南昌江一期以及广东阳江各1台机组;新增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分别为3139万千瓦和1380万千瓦,均创年度新增新高。在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为49.73%。 截至2015年底,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在建电源规模1.82亿千瓦,同比增长25.35%。 电源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1525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62%,增速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其中,水电31954万千瓦(其中抽水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职工违纪违规处罚暂行规定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职工违纪违规处罚暂行规定 (中电建〔2012〕432号)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指导思想、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科学管理与监督约束机制,规范职工行为,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集团公司章程,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与集团公司总部、各成员企业(单位)及其所属子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的全体职工(以下简称职工)。 由国务院国资委任命的集团公司领导人员,按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职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依照本暂行规定进行处罚。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条对违纪违规职工的处罚,应当坚持下列原则: 1. 纪律、规定面前人人平等; 2.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3. 依据事实,惩戒恰当。 第二章处罚方式 第五条对违纪违规职工的处罚分组织处理和政纪处分两种,可并处扣减绩效薪金或奖金、经济赔偿等附加处罚: (一)组织处理包括: 1. 批评教育; 2. 责令检查或诫勉谈话; 3. 通报批评; 4. 停职检查; 5. 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 6. 免职。 (二)政纪处分包括: 1. 警告; 2. 记过; 3. 记大过; 4. 降级或降职; 5. 撤职; 6. 解除劳动关系。 第六条职工受政纪处分的影响期间为: 1. 警告,6个月; 2. 记过,12个月;

哈佛商业评论rahalHamel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哈佛商业评论 r a h a l H a m e l公司的核 心竞争力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普拉哈拉德 Prahalad 多公司仍在苦苦寻找在全球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最有效方式。20世纪80年代,人们评价某个高管有没有才能,主要看这个人能否重组公司、拨乱反正和精简层级。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评价高管时,将看他们有没有能力识别、培育和利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也称核心能力),为公司的成长找到新的途径。看来,高管们该重新思考一下公司这个概念本身了。 让我们首先以美国的GTE*和日本的NEC**两家公司为例,探讨十年来它们各自的发展轨迹。20世纪80年代初期,信息技术已初显欣欣向荣的景象,GTE凭借自己的地位,极有希望成为该行业的主力军。这家公司在电信业非常活跃,其业务横跨多个领域,包括电话、交换与传输系统、数字化专用自动小交换机(PABX)、半导体、分组交换、卫星、国防系统以及照明产品等等。此外,GTE旗下的娱乐产品集团(Entertainment Products Group),也就是喜万年(Sylvania)彩电的制造者,在相关的显示器技术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1980年,GTE的销售额为99.8亿美元,净现金流17.3亿美元。与之相比,NEC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字辈,销售收入仅为38亿美元。尽管拥有与GTE不相上下的技术基础和计算机业务,但NEC在电信领域尚无任何经验。

然而,到了1988年,NEC却后来者居上,销售额达到218.9亿美元,远远高于GTE公司的164.6亿美元。这时,GTE实际上已经沦为一家以经营电话业务为主的公司,尽管它在国防和照明产品方面仍占有一席之地。这家公司的其他业务从全球的角度看已经变得很小。在过去的几年中,GTE公司已经把喜万年电视机和Telenet业务剥离了出去,把交换机、传输设备和数字PABX等产品转交给合资公司生产,而半导体业务则已关张大吉。在这个过程中,GTE公司的国际地位一路下滑。1980到1988年间GTE在美国以外地区的销售收入从过去占总收入的20%降到了15%。 相比之下,NEC却一跃成为世界半导体工业的领导者,并且在电信产品和计算机领域也跻身一流企业。它巩固了自己在大型计算机方面的领先地位,还跨出了公用交换和传输领域,把触角伸到了手机、传真机和手提电脑等所谓的生活时尚产品 (1ifestyleproducts)领域,在电信和办公自动化之间架起了桥梁。NEC成为惟一一家在电信、半导体、大型计算机三个领域的全球销售收入均名列前五位的公司。为什么这两家在起步时业务组合基本相近的公司,在几年后的表现却如此悬殊主要是因为NEC能够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考虑企业问题,而GTEZ却没有。 对公司的重新思考 经营多元化公司曾经是一项很简单的工作,总部只需指示其业务单位把注意力放到某个特定的最终产品市场,并督促它们成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