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武术研究项目
国家体育总局司局、直属单位及 体育项目资料

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
中国自行车协会
自行车
场地
公路
山地车
BMX小轮车
24
中国击剑协会
击 剑
25
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
铁人三项
26
中国马术协会
马 术
27
中国现代五项冬季两项协会
现代五项
28
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
中国拳击协会
拳 击
29
中国跆拳道协会
跆拳道
30
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
中国举重协会
摩托车
66
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中国轮滑协会
轮 滑
67
中国毽球协会
毽 球
68
中国门球协会
门 球
69
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中国龙狮运动协会
舞龙舞狮
70
中国龙舟协会
龙 舟
71
(无)
钓 鱼
72
中国风筝协会
风 筝
73
中国信鸽协会
信 鸽
74
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
体育舞蹈
75
中国健美协会
健 美
76
中国拔河协会
拔 河
77
中国飞镖协会
京外直属机构
秦皇岛训练基地
青岛航海运动学校
安阳航空运动学校
湛江潜水运动学校
训练、非运动项目、后勤服务单位
训练局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运动医学研究所
反兴奋剂中心
体育器材装备中心
体育彩票管理中心
体育基金管理中心
体育信息中心
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财务管理和审计中心
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机关服务中心
青城派的简介

青城派的简介中国武术有很多的道派,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青城派的简介。
青城派青城派是道教内丹修炼的派别。
青城派发源于中国道教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
相传起始于青城丈人,又有李八百等人习传之。
青城丹法的"无为"修持集中体现在历代的口诀上,即"守无致虚"。
其中分三个层次:初步入手功夫为"守中致和";第二步为"了一化万",第三步为"万化归一,一归虚无"。
然而其"诀中诀"久已不传,故修持者通常难以把握见验。
青城派的发源地青城派发源于中国道教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
青城山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名“天仓山”,又名“丈人山”。
东距成都市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
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
在四川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青城派的历史沿革派系沿革青城派是中国武术著名流派,有近2000年的历史。
青城山道教的历代教派,从张天师创天师道正一派,经历了源于东晋时期以陶弘景为首的上清派;形成于北宋年间,流行于元朝的清微派;北宋间的丹鼎派南宗;元朝的全真道龙门派;清代末年的青城派。
道教协会青城派在20世纪50年代后一直是中国道教的重要道派。
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正北京成立,青城山道长易心莹山席大会,被推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当年又被推选为四川道教协会会长。
1986年,在中国道协第四届代表会议上,傅元天道长当选副会长,1992年3月又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并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院长。
青城派的派系青城派分三大支系:道家武术讲轻灵飘逸,舒展大方;佛家讲小手连环,轻步行走;侠家讲擅长在高低不平的地方作战。
总体来说,都受青城山道教文化影响很深,擅吐纳养生,重实战搏击,步型、身法、手法奇特,与国家竞技武术区别很大,被联合国确定为青城山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研究

2013-03教育研究经过对核心力量训练的资料查阅,结合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特点和形式综合分析,研究人员制定出了能够提高武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训练方法,同时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时肌肉的协作能力以及对肌肉的控制能力。
当运动员完成了对肌肉能力训练以后,在训练过程中就会加强对肌肉的控制防止肌肉损伤,从而延长了自身寿命,竞技武术套路的质量就会提高。
一、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指对人体躯干中核心部位的力量训练,其中分成核心力量、核心稳定、核心爆发以及核心耐力四个层面的训练。
核心力量的训练渐渐受到国家运动工作者的重视,但是我国这项研究起步较晚,在学术界这还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研究的课题。
大部分运动工作者还未认识到心理力量的重要性,因此,核心力量的作用还未曾真正发挥其在竞技武术套路中的作用。
国内外的科研人员在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定义上并没有太大差异,主要是对需要训练的区域划分,只在概念叙述上存在小差异。
在核心训练区域划分上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核心是指人的躯干,脊柱,骨盆以及周围肌群。
其中周围肌群包括腹直肌、背肌、腹横肌等。
第二种,肋骨以下盆骨以上的肌群,包括腹肌群、横膈肌等。
综合以上两种核心肌群划分来看,主要的差异存在对肌肉范围大小的划分。
二、研究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的内容和方法1.核心力量训练内容所谓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指在人体核心区域内对深层肌肉的力量、平衡、稳定等训练。
在核心力量训练的同时运动员也要加强对速度、协调等基本运动素质的训练。
本课题主要研究以运动员核心区域肌肉训练的水平为基准,如何提供有效的提高运动员专项能力水平的方法。
因此,在相关的训练内容和计划安排上必须结合武术套路中每个动作的形成过程、不同动作完成时需要使用到的肌肉群等因素,着重提高训练效果。
2.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竞技武术核心训练方法主要是在训练基础之上结合传统体育项目的力量训练方法,探索出竞技武术套路中专业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关于举办中国武术散打百强争霸赛的通知-武术字[2013]74号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关于举办中国武术散打百强争霸赛的通知-武术字[2013]74号](https://img.taocdn.com/s3/m/5a298c2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f.png)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关于举办中国武术散打百强争霸赛的通知正文:----------------------------------------------------------------------------------------------------------------------------------------------------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关于举办中国武术散打百强争霸赛的通知(武术字〔2013〕7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各行业体协,总参军训部军事体育训练局,武警政治部,有关体育院校,中国武术协会陕西训练基地: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中国武术散打百强争霸赛揭幕战和第一阶段比赛将于3月13至 16日、4月5至7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
现将竞赛规程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中心2013年2月19日附件:1.2013年中国武术散打百强争霸赛竞赛规程2.2013年中国武术散打百强争霸赛运动员简历表3.2013年中国武术散打百强争霸赛报名表4.2013年中国武术散打百强争霸赛竞赛规则要点(试行)附件12013年中国武术散打百强争霸赛竞赛规程一、竞赛时间和地点(一) 2013年3月13日至11月22日。
(二)地点:陕西西安。
二、参赛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各行业体协,总参军训部军事体育训练局,武警政治部,有关体育院校,中国武术协会陕西训练基地。
三、竞赛项目1、男子:轻量级(>56公斤-≤65公斤)中量级(>65公斤-≤75公斤)重量级(>75公斤-≤85公斤)超重量级(>85公斤-≤100公斤)2、女子:中量级(>52公斤-≤60公斤)四、参赛办法(一)第一、二、三阶段各参赛单位可分别报男子运动员4名,女子运动员1名,教练、医生各1名。
(二)中国武术散打百强争霸赛管委会按积分对报名运动员进行选拔。
中国武术散打赛事“争霸现象”批判与反思

中国武术散打赛事“争霸现象”批判与反思作者:梁勤超,朱瑞琪,李源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武术散打赛事“争霸现象”进行批判与反思。
二十余年来,中国武术散打赛事的市场化探索,始于争霸,亦止于争霸。
武术散打争霸赛事成少败多,普遍存在高开低走、趋于失败;主体缺失,缺乏职业拳手参赛;虚假繁荣,没有核心盈利模式;过于强调争霸,而忽略了赛事的品牌建设等诸多问题。
武术散打赛事热衷于“争霸”,意欲打造一个现实版的武林争霸;国内争霸旨在散打“王”的生产与再生产;国际争霸折射出民族主主义情结;争霸叙事是官方垄断参赛主体前提下的市场化探索。
后续武术散打赛事的发展,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职业化定位;构建价值链,提升赛事情感与IP价值;淡化争霸情结,强化品牌与兼容意识;同时把握政策机遇,加快市场化与职业化进程。
关键词:中国武术;散打赛事;争霸现象;批判;反思中图分类号:G8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8)05-0067-08收稿日期:2017-04-1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5BTY093),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课题(WSH2015D003)。
作者简介:梁勤超(1980-),男,四川蓬溪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作者单位:1.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3.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61中国武术散打作为格斗对抗类项目,自1979年试点以来,历经近四十年的发展,几乎承载了中国武术现代格斗竞技的全部内涵。
近四十年来,“武术散打运动的开展不但为武术运动增添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而且这种表现形式为武术运动搭建了人体格斗实践的平台。
[1]”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以及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的兴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专业赛事之外,武术散打赛事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化探索。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关于印发《2024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竞赛规程》的函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关于印发《2024年全国武术散
打冠军赛竞赛规程》的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体育总局
•【公布日期】2024.09.03
•【文号】
•【施行日期】2024.09.0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体育
正文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关于印发《2024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竞
赛规程》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各行业体协,有关体育院校:为使各参赛单位做好训练和参赛工作,现将《2024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竞赛规程》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函达。
附件1:2024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竞赛规程
附件2:责任声明书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
2024年9月3日。
《杨式极拳段位制套路》课程标准

《杨式极拳段位制套路》课程标准英文名称: yang-style taijiquan Paragraph a routine 课程编号:适用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分数:2一、课程性质杨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个重要拳种,是***学院太极文化学院的一门专业课程。
结合了我校“***********”的办学定位。
发展****的太极文化特色,培养太极拳专业高端技术型应用人才,与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武术体系相接轨,特开设杨式太极拳段位制套路的教学课程,其内容涉及众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属于专业教育平台的专业方向系列的选修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技术与实践结合系列之一。
二、课程理念***学院一直致力于太极拳的传播与推广, 尤其是设想在高校开发地方太极拳课程以达到提高学生修养、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弘扬太极文化之目的。
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和中国武术段位制为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提高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体系的目标,从而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等级,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杨式太极拳段位制套路是采用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材》,是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唯一考段教程,从2009年开始陆续使用。
这套教材将对《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试——“武术国考”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系列教程有如下特色:一、是实现了国家武术段级晋升教材与武术普及读物的统一;二、是实现了传授武术知识和培养武术技能的统一;三、是实现了突出不同拳种及器械的运动特征与揭示其文化特色的统一;四、是实现了提高单人演练艺术水平与增强对打格斗技能的统一。
五、是将构成各拳种技术要素的打、踢、拿、靠、摔和综合技法与各拳种级段顺序相结合,在不同级段依次突出不同的技法,既完整展现了该拳种的技法体系又体现了整套动作的简洁性。
(一)段级设置《中国武术段位制》分为段前级1-6级,初段位1-3段,中段位:4-6段,高段位7-9段。
国家推行武术段位制的利弊

在冷兵器时代,武术最主要的价值就是防身自卫和保家卫国。
也就有谋生的手段,如近代的,体现在做各类的护卫,或卖艺,或保镖。
只是到了后来,才更与养生和培养人的意志有了更大的联系。
更有的时候,把武术的价值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到了鸦片战争后,被称作“东亚病夫”的清末,便有武术精英,提出习练武术,强种强族的号召。
到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的“尚武精神”。
把习练武术了,与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中华民国是武术发展的一个非常值得称赞的时期。
各类武术,不分门派,不分师承,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山野和尚、道士,官府士官都可以参与,或演练或打擂,都可展示自己的特色。
南京国考,使得武术运动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中国武术协会制定并实施的一项全面评价武者水平的等级制度。
全面评价的内容包括审查段位申报者的武术资历,考试申报者的武术技术水平和武术理论知识水平,并要考察其武德修养水平;对于申报中、高段位的人来说,还要考察他们对发展武术做出的成绩建树和贡献。
实施武术段位制的主要意义可以归纳为六点:第一点,武术段位制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专家编制、审定,既有着以考试内容系统传承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的作用,又有着以考试标准引导科学健身和逐步提高武术水平的作用。
第二点,武术段位制技术体系具有循序渐进的结构特点,能引导初学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习武、练武,并不断提高武术技术和知识水平。
第三点,武术段位制由低到高的等级评价体系,能激发练习者的上进心和荣誉感,吸引他们为了达到理想的段位而不懈努力。
第四点,武术段位制考试以相同内容和统一标准为基础,一类考试内容,就是一个独立的竞赛项目,丰富了武术的竞赛形式。
第五点,武术段位制有助于海外武术爱好者接受标准化的教学和考试,推动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第六点,随着段位制技术标准的发展,有助于带动相关用品和消费品按标准设计开发,逐步培育起武术服务和用品市场,支撑武术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武术研究项目
申请书
课题名称:
项目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编制
申请者的承诺:
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
如果获准立项资助,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申请者(签章):
200 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本表用计算机或钢笔认真如实填写。
二、《申报表》报送1份原件,活页5份。
请用A4双面印制,于左侧装订成册。
三、若有不明问题,请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联系。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号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邮编:100029
电话/传真:(010)64912317。
四、具有高级专业职务或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不含硕士)者不填第一推荐人姓名、专业职务、工作单位,第二推荐人姓名、专业职务、工作单位栏目。
五、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工作单位: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填写全称。
如“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不能填成“上海体院武术系”或“上体武术系”。
通讯地址:按要求详细填写,必须包括街(路)名和门牌号,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通讯地址。
注意填写邮政编码。
主要参加者:必须真正参加本项目的研究工作,不含项目负责人。
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
栏目不够时可加另页。
预期成果: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如,预期成果为专著或研究报告的。
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
申请经费:填写阿拉伯数字,注意小数点位置。
一、申报人情况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三、完成项目的条件和保证
四、预期研究成果
五、预期研究成果经费预算
六、推荐人意见
七、项目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八、评审组评审意见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项目
设计论证(活页)
课题名称:
说明:
1.活页上方2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
2.活页文字表述中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个人相关背景材料,否则取消参评资格。
3.课题负责人的相关著作不列入参考文献。
4.以上各项目可添加附页填写,申请也可根据理论专著、论文、译著等不同内容需要自行设计活页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