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禁种铲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禁种铲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缺乏专业化队伍禁种铲毒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去执行,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专业化队伍。
许多地方的禁毒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专业知识,导致他们在执行禁毒工作时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2.缺乏科学的预防措施目前的禁种铲毒工作主要集中在打击毒品犯罪和销毒行为上,但缺乏科学的预防措施。
毒品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应该采取更多的预防措施来预防毒品问题的发生,但目前的禁毒工作中缺乏相应的预防措施的实施。
3.缺乏法律保障目前的禁毒工作中缺乏法律保障。
虽然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于毒品问题十分重视,但是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法律保障,导致禁毒工作的执行力度不足。
4.社会协同度低由于禁毒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配合,但是目前社会协同度较低。
许多地方对于毒品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各界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这导致禁毒工作的实施力度不足。
二、整改措施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了提高禁毒工作的专业素质,应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可以通过加强禁毒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引进专业人才,提高禁毒工作的专业水平。
2.加强科学预防措施的实施为了解决毒品问题,应该加强科学的预防措施的实施。
可以通过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提高他们对毒品的认识和警惕。
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社区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毒品问题的认识和警惕。
3.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法律保障为了提高禁毒工作的执行力度,应该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法律保障。
可以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法律保障,提高禁毒工作的制度性和法律性,增加禁毒工作的执行力度。
4.加强社会协同度为了提高禁毒工作的实施力度,应该加强社会各界的协同。
可以通过加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提高社会各界对于禁毒工作的重视和参与,增加禁毒工作的实施力度。
以上是针对禁种铲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的分析。
希望当局和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禁毒工作,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毒品问题。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研究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
毒品问题作为其中极为严重的一种社会问题,不仅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同时也对戒毒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毒品问题,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应运而生。
然而,当前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着许多难点,需要针对这些难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的第一个难点是戒毒人员心理因素。
毒瘾发作时,戒毒人员易产生痛苦感和心理焦虑,这种情绪状态可能导致他们产生逃跑的想法,进而影响戒毒疗效。
在对策上,可以通过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戒毒人员克服内心的困扰和焦虑,增强戒毒的信心和意愿。
同时,也需要培养专业的戒毒人员,提供恰当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建立积极健康的治疗环境。
其次,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第二个难点是家庭关系问题。
毒品成瘾往往会对戒毒人员的家庭关系造成极大的冲击,如亲情疏远、婚姻破裂等。
这使得戒毒人员在戒毒期间面临诸多阻碍和困扰,影响了他们的治疗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加强对家庭的关怀和帮扶,提供家庭心理疏导、教育培训等支持,帮助家庭重建信任和理解,进而提升戒毒人员的戒毒成功率。
第三,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第三个难点是复吸风险。
戒毒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戒毒人员在戒毒期限届满后可能面临复吸风险。
在此情况下,为了避免戒毒人员再次沉迷于毒品,应加大对毒品预防教育的力度,增加戒毒人员的触觉教育和兴趣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抵抗诱惑的能力。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戒毒人员的关爱,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扶持,让他们能重返社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减少再次沉迷的风险。
第四,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第四个难点是人员匮乏。
戒毒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然而,目前人员匮乏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戒毒工作的开展。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采取措施增加专业戒毒人员的数量,同时加大对戒毒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提高戒毒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正文)我国戒毒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毕业论文题目我国戒毒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目录引言 (2)一、近年来我国毒品滥用问题形势及戒毒工作取得的成绩 (2)(一)我国今年来毒品滥用问题形势 (2)(二)我国戒毒工作取得的成绩 (3)二、我国戒毒工作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4)(一)戒毒人员个体差异 (4)(二)社会、家庭多方面影响 (4)(三)管理的方式落后、简单 (5)(四)戒毒工作的开展缺乏严格的司法监督,透明度不够 (5)(五)专业人员匮乏,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5)(六)社区戒毒机构不健全,就业问题缺乏保障 (6)三、关于戒毒工作的对策 (6)(一)加强现有法律的实施贯彻,统一执法 (6)(二)积极利用家庭戒毒资源 (7)(三)加强戒毒后续管理工作,降低戒毒人员复吸率 (7)(四)重点问题专项处理 (8)(五)总结归纳,建设适合我国的特色戒毒模式 (8)结语 (9)参考文献 (9)致谢 (10)我国戒毒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滥用毒品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个难题。
对于我国而言,滥用毒品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这对我国的历史文明有着巨大的负面冲击。
解决好吸毒人员的问题就是对于我国社会和历史的一大进步,戒毒工作当仁不让的担负起了这一沉重的历史任务。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对我国的戒毒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更好的去开展戒毒工作,减轻国家和社会的负担。
【关键词】戒毒工作; 吸毒人员; 问题The Discussion of China's Drug Problems, Achievements,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The spread of drugs daily night long today, the number of drug addicts has been amplified, the face of the huge drug abuse groups, rehabilitation work naturally beca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ent drug control work. Now, the abuse of drugs has become a worldwide problem, has brought the huge challenge and burden to our country, drug addicts and family . In my country, the abuse of drugs has a history of several hundred year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rug addicts is for a big progress in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 rehabilitation work well to assume the heavy historical task. Through this article, mak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of our rehabilitation work, put forward som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better to carry out rehabilitation work, reduce the burden of country and society.【Keywords】Rehabilitation work;Drug addicts;The problem引言戒毒——指通过科学可行的方法戒除滥用毒品、药物成瘾的吸毒人员,对吸食、注射毒品的不良习惯。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是《禁毒法》实施后摆在禁毒前沿的新课题。
其中,教育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关系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新生,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特别重要的是它直接关系到“人的问题”:戒毒人员是变成魔鬼,还是重新做人。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育理念不清、教育实践弱化,并提出着眼在人,以“大教育”的眼光重新考量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素质教育大教育社会稳定教育作为一种对人施加深刻影响的活动,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动力。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是强制隔离戒毒所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进行的提高素质、戒断毒瘾、实现其再社会化的系统影响活动。
强戒人员这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相比,在目的上要更具有明确性,在内容上要更具有针对性,在方式方法上要更具有科学性。
一、当前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教育理念的争辩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而形成的一系列理性的基本观念,是对教育精神的理解和对教育价值的解读。
1、是强化管理还是着力教育。
此前的戒毒制度(指《禁毒法》实施以前的劳教戒毒、公安强戒,主要指劳教戒毒),虽然理论上确立了“教育第一”的地位(“教育人是劳动教养的核心”、“教育是处在首要的位置上的”①),但在实际执行中,我们一再强调的是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文明管理,围绕管理做文章,围绕管理下工夫,教育居于从属的地位,起到的是一种辅助性的作用。
这种重管理轻教育甚至以管代教的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了教育工作的长效治本功能。
2、是强化行为养成教育还是着力素质教育。
此前的戒毒制度希望通过对戒毒人员良好行为的培养,达到用“好行为”代替“坏行为”的目的。
当我们审视劳教教育的目的时,会发现“劳动教养教育并不是一般社会教育和普通学校教育的养成式教育,而是具有特定目的、特定手段的矫正式教育②”这样的论断。
我国强制戒毒的现实考察及对策建议

我国强制戒毒的现实考察及对策建议1500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毒品问题也呈现出严重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强制戒毒的措施也越来越广泛。
强制戒毒是指将滥用毒品和成瘾的人员强制送进戒毒所,进行强制戒毒治疗,以达到戒毒的目的。
但是,我国的强制戒毒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地探讨和解决。
一、现状分析在我国,强制戒毒是有法律依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吸毒的人,可以责令其接受戒毒治疗。
”并规定:强制戒毒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两年。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强制戒毒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在强制戒毒的过程中,一些戒毒所和工作人员可能存在违法行为。
比如,有的戒毒所可能存在不合法拘禁和殴打病人的行为,甚至有的戒毒所存在农村式管理,对病人进行体罚等行为。
这些违法行为不仅侵害了病人的合法权益,还会影响到强制戒毒政策的效果。
(二)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强制戒毒的治疗效果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戒毒所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治疗方式单一,治疗设备和药品缺乏。
病人在戒毒所的环境中可能会受到各种药物和心理上的刺激,导致戒毒失败或复发率很高。
同时,戒毒所内的环境和学费等费用也是病人和家庭难以负担的。
(三)支持和帮助的缺失在强制戒毒的过程中,经常是匆匆忙忙地将病人送到戒毒所然后就不得而知了。
治疗结束后,病人面临着重新融入社会的问题,但是很多病人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有的病人还可能面临着就业、居住、社交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密切协助。
二、建议和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对策来优化强制戒毒政策。
(一)增强法律规范性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律和法规制度,规范强制戒毒的过程和治疗效果。
应该加强监督和检查,及时惩治那些违法行为和欺诈行为。
(二)加强系统建设和治疗技术需要加强戒毒所人员的专业化和专业技能,引进现代化的戒毒设备和药品。
同时也要采用多种治疗方式,包括心理辅导、中药治疗、音乐治疗等方式,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病人更好地恢复健康。
《禁毒法》实施以来戒毒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共和 国禁 毒 法 》 结束 了我 国长 久 以来 没 有 禁
毒单行 法 律 的 历史 ,在禁 毒 史 上 具 有 里 程 碑 意
一
、
义 。此前有关禁毒工作的相关法律规定 ,主要体
现 在 19 9 0年 1 2月 2 8日第七 届 全 国人 民代 表 大
吸食新型 毒品更 难认定
会 常务委 员 会第 十七 次 会 议 通过 的 《 于禁 毒 关
的经 济发 达地 区 ,城 市街 道办事 处 、乡镇人 民政
府下 辖 的 “ 区 ” 发 育 程 度 较 高 ,在 强 有 力 的 社 经济 支持下 ,卫 生 、公安 、 民政 、财政 等其 他禁
步调查 取证 ,有 条 件 的可 作 药 品 ( 屈 酮 ) 催 纳
瘾 医学 试验 ,然后 作 出确 认 。 但 是 随 着 我 国毒 ” 品形势 的快 速发展 和变 化 ,以 甲基 苯丙 胺为 代表 的新型 毒品及 其衍 生物层 出不 穷 ,并逐 渐 占领毒 品消费 市 场 ,成 为 毒 品 消 费 市 场 中 的 “ 流 ” 主 毒 品 。而从 目前 的研 究成 果来 看 ,绝大 多数新 型 毒 品具有 极 强 的 心理 依 赖 而 生 理 依 赖 不 是 很 显 著 ,导致 目前对 于 吸食新 型毒 品 的吸毒人 员是 否 已经吸毒成 瘾很 难认 定 。另外 ,长期 以来 部分 吸 毒人 员在无 法获 得毒 品 的时候 往往 以麻 黄素或 美 沙酮 为替代 品 ,当有 机会 获得 毒品 时又会 进行 吸 食 ,其 吸食 毒 品行 为 呈现一 种 断续性 。 当吸毒 人
部 《 于对 吸 食 、注 射 毒 品人 员 成 瘾 标 准 界 定 关
问题的批复》 ( 复字 [98 公 19 ]3号)规定 : “ 有证 据证 明其 吸毒 ,且 查 获时 尿样 毒 品检 测 为
中国禁毒进展现状及强制隔离戒毒所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禁毒进展现状及强制隔离戒毒所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一、概况戒毒是指吸毒人员戒除吸食、注射毒品的恶习及毒瘾。
一般采用自然戒断法、药物及非药物戒断法。
二、禁毒现状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毒品滥用问题稍微有些严重。
毒品不仅使得吸毒人员生理及心理健康受到损害,同时对吸毒人员的家庭乃至社会都产生较大伤害,因此,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对其自身以及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2019年中国破获毒品犯罪案件为8.3万起,同比下降24.3%。
尽管中国减少毒品需求工作成效明显,治理毒品滥用问题取得一定成效,但滥用人数规模依然较大、吸毒活动隐蔽性增强、新类型毒品增多,治理巩固难度加大。
2019年中国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为11.3万名,同比下降17.8%;缴获各类毒品数量为65.1吨,同比下降4.1%。
《禁毒法》提出了戒毒工作新思路,将重点放在社区戒毒及康复、强制隔离戒毒,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在社区戒毒中,需教育、挽救吸毒人员,促进戒毒者保持操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开展社区戒毒及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及挽救吸毒人员,吸毒者作为违法者及受害者,可危害吸毒者身心健康。
2019年中国处置强制隔离戒毒22万人次,同比下降21.1%;责令社区戒毒社会康复30万人次,同比增长24%。
数据显示:吸毒人数持续下降,毒品滥用形势继续好转。
2019年中国现有吸毒人员为214.8万名,同比下降11%;查处吸毒人员次数61.7万人次,同比下降14%。
三、强制隔离戒毒所存在问题及对策由于国家戒毒要求,戒毒工作人员必须采用强制性的手段帮助戒毒者进行心里康复、行为矫治以及劳动、身体锻炼等活动。
戒毒者在强制戒毒过程中,大多存在着一种仇视、抵制等心理,自制力差,缺乏自控能力。
部分戒毒者经常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而采用暴力手段。
戒毒工作者不得不采用暴力来对抗戒毒者,很难采用文明有力的手段进行管理。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毒品滥用问题越来越严重。
禁毒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禁毒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禁毒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目前我国的禁毒态势很严峻,禁毒教育工作是预防青少年接触毒品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探究目前禁毒教育工作现状,探讨禁毒教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使禁毒教育工作能够更好的适合目前的禁毒工作所要达到的要求,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禁毒教育;主要问题;对策分析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据相关数据报道,在过去的两年到三年间,全世界使用过的违禁药品的人数少则达到1.5亿,多则达到3亿,在这之中,青少年吸毒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二分之一。
随着这个问题的愈演愈烈,如何做好关于青少年禁毒教育工作是我国各方面发展不能回避的课题。
一、当前我国禁毒教育工作的现状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所要面对的毒情事态非常严峻与复杂。
禁毒的斗争工作依旧不能松懈,从国外流入的大量毒品不断渗透侵蚀着我国,而在境内毒品上瘾的人数依旧很高,尤其是青少年为主的乱用新兴类型毒品的人员增幅比较大,表现出毒品的源头多元、滥用毒品的人群多种多样、毒品的品种日趋多元状态。
人们所知的一般传统类型的毒品,比如滥用海洛因等问题还没彻底清除,同时新类型的毒品不断出现并且常有新兴种类的毒品进入毒品市场。
再从吸毒人群的结构构成上看,涉毒者早就不只是局限在同一类的人群中,甚至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存在着吸毒的人。
这种情况给我国们的禁毒工作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禁毒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新闻媒体、公共场所、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强调了禁毒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二、当前我国禁毒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学校在禁毒教育方面未足够重视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下,绝大多数多学校强调的重点在于提升学校的升学率。
这一点是由于升学率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是否能够获得大量的效益,同时还将教师们的收入情况和学生们的学习成绩直接联系,总之学生的分数才是绝大多数学校关注的重中之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是《禁毒法》实施后摆在禁毒前沿的新课题。
其中,教育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关系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新生,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特别重要的是它直接关系到“人的问题”:戒毒人员是变成魔鬼,还是重新做人。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育理念不清、教育实践弱化,并提出着眼在人,以“大教育”的眼光重新考量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素质教育大教育社会稳定教育作为一种对人施加深刻影响的活动,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动力。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是强制隔离戒毒所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进行的提高素质、戒断毒瘾、实现其再社会化的系统影响活动。
强戒人员这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相比,在目的上要更具有明确性,在内容上要更具有针对性,在方式方法上要更具有科学性。
一、当前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教育理念的争辩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而形成的一系列理性的基本观念,是对教育精神的理解和对教育价值的解读。
1、是强化管理还是着力教育。
此前的戒毒制度(指《禁毒法》实施以前的劳教戒毒、公安强戒,主要指劳教戒毒),虽然理论上确立了“教育第一”的地位(“教育人是劳动教养的核心”、“教育是处在首要的位置上的”①),但在实际执行中,我们一再强调的是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文明管理,围绕管理做文章,围绕管理下工夫,教育居于从属的地位,起到的是一种辅助性的作用。
这种重管理轻教育甚至以管代教的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了教育工作的长效治本功能。
2、是强化行为养成教育还是着力素质教育。
此前的戒毒制度希望通过对戒毒人员良好行为的培养,达到用“好行为”代替“坏行为”的目的。
当我们审视劳教教育的目的时,会发现“劳动教养教育并不是一般社会教育和普通学校教育的养成式教育,而是具有特定目的、特定手段的矫正式教育②”这样的论断。
也就是说,劳教戒毒教育在理论上其实已经否定了“养成式教育”(劳教戒毒教育是从属于劳教教育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用的还是这个被否定了的教育形式。
究其原因,这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因为行为养成教育“看得见”——站有站的规矩,行有行的标准;“听得到”——凡事报告,礼节礼貌;“管得着”——违反了行为养成能够准确地予以评价,利于操作,便“这样的行为”于考核。
但行为养成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被教育者的心态,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自愿表达,就不得而知了。
因此准确地把握行为养成教育,应当把它归结到素质教育诸内容中所涵括的一个方面,而且仅仅只是一个方面而已。
3、是封闭式教育还是开放式教育。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隔离”二字,指的是阻断毒品流通的渠道,坚决杜绝毒品流入所内,而绝不意味着关起门来办教育。
开放式教育一是指把握素质教育的规律,整合所内所外法律的、政策的,人力的、物力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按照教育的规律来办教育,而不是从主观愿望、更不是从形势需要来办教育。
二是指教育工作的社会化。
应当努力创新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和社会力量,使强戒人员所学知识、技术与社会需要相适应,以利于他们的再社会化。
三是指有条件地对外开放戒毒教育。
在保证安全、保密和不影响强戒人员戒毒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让更多的人了解强制隔离戒毒教育,从而关心、支持、参与、援助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的建设与发展,以促进我们的教育工作,使之充满新鲜活力。
二、当前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教育实践的难点1、教师队伍参差不齐,专业化水平不高。
社会分工愈细,人类文明的程度就愈高,这是马克思揭示出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此前的劳教戒毒工作要求每个民警都是“挽救灵魂的工程师”,都要扮演好“特殊园丁”的角色,这种大而一统的分工方式,使民警集各种职能于一身,实际上模糊了分工的意义,造成了教师队伍三个方面人才的匮乏:一是法律型人才的匮乏。
某所法律专业的民警虽然占到了民警总数的10%,但这部分人大多是通过党校、自考、函授等成人教育方法获得文凭的,专业知识不牢靠。
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民警则不到1%,他们是近几年通过公开考试招聘的公务员,但都被安排在带班一线,没有机会从事专门的教育工作。
二是心理矫治型人才的匮乏。
目前在强制隔离戒毒所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认证考试的人非常之少(通过了这个考试才具备心理咨询执业资格),受过心理知识教育培训的人也不多,而且在这些受过培训的民警当中,目前正在从事强戒人员心理矫治的就更少。
某所在湖南强制隔离戒毒业内心理矫治专业是比较出名的,但也仅有两名民警在从事此项工作。
三是医疗型人才的匮乏。
医疗工作虽然不直接与教育工作发生关系,但在强制隔离戒毒所,它与教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身体的直接痛苦都不能治疗,何谈教育?强戒人员都是病人,他们中一部分人有艾滋病、结核病、性病等,而我们缺乏具有专业水平的医生,尤其是艾滋病专业的医生严重缺乏。
2、教育工作考核仅仅为了应付检查,流于形式。
教育工作考核是对教育工作成效的直接检验,它的结果将促进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提高教育工作的水平、质量,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记录轻效果、重结果轻过程、重所内轻所外、重外在轻内在的表现,严重弱化、扭曲了教育考核的本来意义。
如司法部制定的部级所全年720课时的“三课教育”、每天6小时劳动3小时学习的“六三制”,几乎得不到落实,严重挫伤了民警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
3、劳动作为创收的手段,严重削弱了习艺功能。
因为戒毒经费得不到足额保障,强制隔离戒毒所只能通过生产劳动创造经济效益,以获得生存和发展,这样就不得不以占用大量时间、牺牲劳动的习艺性作为了惨痛代价。
4、教育目标局限于所内,没有着眼再社会化。
对于毒品成瘾者而言,完整的戒毒过程应当包括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和重返社会三个必不可缺又互相衔接的阶段。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只注重生理脱毒,用所内改好率、所内戒断率作为教育工作的目标,是脱离实际的,因为从终极意义上来讲,后两个阶段更为重要,强戒人员不能再社会化,则意味着他们戒毒的失败,人生的失败。
三、应对策略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是我国戒毒教育工作中一项新的事业,关系到国家戒毒工作的未来,民族素质的未来。
搞好这项事业,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只有生产劳动不再作为创收的手段,教育工作才真正谈得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此,我们应当争取政策的大力支持,保证戒毒经费足额、按时到位。
戒毒经费应当纳入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建立戒毒经费保障机制,并逐年适当增加经费,使戒毒经费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
同时,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应当面向社会,制定鼓励社会慈善事业的捐助政策,充分吸纳社会资金,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
前文所述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的途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建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大教育”体制“大教育”是劳动教养教育和劳教戒毒教育的有识之士曾经提出过的一个概念,散见于论述这两种教育的多篇文章中。
虽然关于大教育的提法已经显现,但对它的全面论述则还比较缺乏,这反映了人们对戒毒教育的深层次思考,看到了戒毒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希望用“大教育”这个概念来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怎么改?从何下手?都是论断式而非论述式的,即应当要做,可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思考还很不够。
我们认为,所谓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大教育”,是指强制隔离戒毒机关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所实施的,以素质教育为中心,通过提高强戒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转化其思想、矫正其恶习、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其健康人格为宗旨的人文关怀活动。
要建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大教育”体制,应当做到:1、全面树立强制隔离戒毒素质教育理念。
戒毒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操守率在我国现在也很低,这个不争的事实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戒毒教育不单单是一种戒毒的教育,它应该研究人类教育的一切精华,让强戒人员在走出强制隔离戒毒所、回归社会以后不再吸毒、正常生活。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当看到造成“复吸”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外部环境,二是主观愿望。
在这二者之中,外因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内因是起作用的根据,这个内因,就是强戒人员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不是外在地按照某个标准去塑造人,而是激活和形成强戒人员自我完善的内在机制,使个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的人,拥有自我建构和发展的内在活力和机制。
没有强戒人员素质的极大提高,“戒断毒瘾”就只能流于口号。
2、把强制隔离戒毒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体制。
十七大报告把“学有所教”放在民生第一位,意味着不管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是扫除青壮年文盲教育、农民工培训、职业教育等,都被纳入了“学”的范围。
“学有所教”的政策指向就是让每一个适学个体,都能平等地享受到由政府财政提供的优质的教育资源。
要想办好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必须把它纳入国家义务教育和学校教育体制内,以获得财政教育专项资金和教育福利、教育优惠政策。
3、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与此前的戒毒教育工作相比,它的针对性更强、专业化更高,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就是“戒毒”,这就涉及到专业的心理学、医学、毒品知识。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内强素质。
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专业化培训力度,造就专业性的技术人才。
二是引进人才。
一个是从社会上直接引进,一个是通过公务员考试录取。
(二)建立以提高强戒人员素质为目的的“大文化”教育机制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它能使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敞开心扉,吸取营养,接受教育,产生追求。
大文化教育机制的教育内容是为提高强戒人员的综合素质而服务的,只要能够提高强戒人员素质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都应该视作大文化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健康教育、习艺教育、思想教育、法律教育等等,它们无一不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
大文化教育的教育观念是立足于所内教育,着眼于所外学会生存,适应社会,学习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极广,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系统。
1、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人集体无意识的组成部分,强戒人员从小在祖父母、父母、学校、邻居长辈那里听到的、看到的,无不是传统文化的丝丝牵绊,因而传统文化元素是深入其骨髓、融于其血液、帮助其思想、指导其行动的,是他们自然而然就能够接受、心理上不会予以排斥的。
湖南省白泥胡强制隔离戒毒所2008年对强戒人员率先进行了《三字经》、《弟子规》、传统文化知识抢答赛、“日诵一诗,月熟一文”等传统文化教育,突出对人的生命动力、生存价值、理想追求、健全人格和情操陶冶的关怀,贴近生活,深受强戒人员欢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已经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2、重视学会学习教育。
学会学习是在充分发展健康人格,不断增进个体的自主性、判断力和责任感基础上开展的包括形成自信、开拓态度在内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