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质体制备
一株内生真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过程研究

一株内生真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过程研究
材料准备:
内生真菌菌株
无菌工作台和器具(如培养皿、显微镜片、移液器等)无菌培养基(如琼脂、乳糖酸钠琼脂培养基等)
无菌培养液(如培养基溶液)
去离子水或无菌PBS缓冲液
培养基制备:
根据内生真菌的要求配制适宜的无菌培养基。
煮沸溶液中加入琼脂,并搅拌至溶解。
转移至培养器并加盖,进行高压灭菌。
菌种处理:
在无菌条件下,将内生真菌分离出来。
用无菌培养液或去离子水洗涤菌株,去除杂质。
原生质体制备:
将清洗后的菌株转移到含有少量无菌培养液的培养皿中。
用显微镜检查,确保菌株没有受到污染。
在无菌条件下,用移液器将菌株转移到新的培养皿中。
将培养皿置于振荡器中,以帮助分离真菌的原生质体。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原生质体的形成情况。
原生质体再生:
将形成的原生质体转移到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培养皿中。
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25-30摄氏度)下,进行培养。
定期观察并记录原生质体再生的过程。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和分离。
原生质体的制备

原生质体的制备
目的要求
掌握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制备
技术,观察原生质体的形态。
实验原理
分离原生质体常采用酶解法。其原理是根据由
纤维素酶、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配制而成的溶液对
细胞壁成分的降解作用,而使原生质体释放出来。 原生质体的产率和活力与材料来源、生理状态、酶 液的组成、以及原生质体收集方法有关。酶液通常 需要保持较高的渗透压,以使原生质体在分离前细
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分离后不致膨胀破裂。渗透
剂常用甘露醇,山梨醇,葡萄糖或蔗糖。酶液中还 应含一定量的钙离子,来稳定原生质膜。游离出来
的原生质体可用过筛法收集。
实验用品
一、 材料
菠菜 二、器材
显微镜,擦镜纸,剪子,镊子,小平皿,吸管四 支,直式漏斗,300目尼龙网,10ml离心管,载 玻片,盖玻片。
三、试剂 1.洗涤液:甘露醇 0.6 M;CaCl2·2H2O 8 mM
NaH2PO4·H2O 2 Mm,pH 5.6
2.酶液:
实验方法
1、酶液的制备 2、材料准备 3、酶解
4、洗涤
观
察
纯 化 后 的 原 生 质 体
胚性愈伤组织亦是原生 质体分离的主要材料
思考题1、何为原生质体 Nhomakorabea2、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可有哪些用途?
3、为什么酶解材料时,酶解液要保持较 高的渗透压?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的制备:1、选取3-4周长势良好的植株的展开叶片(通常选取第5~7片真叶)。
2、用新的锋利的刀子从叶片的中部切0.5-1 mm叶条,比较理想的情况下,每克新鲜叶片中大约含有107个原生质体(大约100-150个叶条在5-10 ml酶溶液中消化)。
对于常规实验,10-20个叶条消化在5-10 ml酶溶液中将得到0.5-1×106个原生质体,足够25-100个样品使用。
3、快速而温柔的转移叶条到准备好的酶溶液中(10-20叶条在5-10 ml酶液中),用平头镊子将叶条完全淹没。
4、用真空泵将叶条在黑暗中真空30 min。
5、室温下在黑暗中至少消化3 h(继续消化,不要摇晃)。
经过轻微转动后酶溶液应该变成绿色,这表明原生质体已经被释放。
6、用显微镜检查原生质体的释放(拟南芥叶肉的原生质体的大小大约为30-50μm)。
7、用等体积的W5溶液稀释酶溶液,通过过滤去除没有消化的叶片组织。
8、用水洗去75 μm尼龙过滤器中的酒精(通常浸泡在95%乙醇中)并去除过量的水,用W5溶液润洗过滤器后过滤原生质体。
9、将原生质体溶液转移到30 mL圆底离心管中,100×g离心5 min,尽可能的去除上清液。
10、用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每2×105个原生质体加入1 mL W5溶液,在冰,上静置30 min。
11、室温下沉降原生质体15 min,去除W5溶液,每2×105个原生质体加入1 mL MMG溶液重悬浮。
12、在2 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0 mL DNA(5-10 kb的质粒DNA 10-20 mg)和100 mL原生质体(2×104个原生质体细胞),轻轻混匀。
13、加入110 mL PEG溶液,轻弹试管完全混匀。
14、室温下孵育转染混合物15 min(反应5 min足够)。
15、室温下,用400-440 mL W5溶液稀释转染混合物,轻轻摇动或倒置离心管混匀来停止转染过程。
原生质体的制备

原生质体的制备
稳渗剂:0.6 mol/L甘露醇,121 ℃高温高压灭菌20 min后备用。
2%溶壁酶:在无菌操作台中称取溶壁酶(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生产),加入灭菌过的稳渗剂(甘露醇0.6 mol/L),最终使酶液浓度达到2%,再用0.22 µm 滤膜过滤除菌待用。
(观察锁状联合)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石炭酸10 g,棉蓝0.02 g,甘油20 mL,乳酸10 mL,蒸馏水10 mL,将石炭酸加入蒸馏水中加热融化,之后加入乳酸和甘油,最后加入棉蓝,溶解备用。
原生质体制备
(1)将杏鲍菇菌丝接种于固体PDA培养基中,25℃培养5-7 d。
(2)活化后的菌丝接入液体PDA培养基中,25℃,120 rmp摇床培养5-6 d。
(3)将菌丝球倒入50 mL离心管中,10000 rpm 离心10 min,倒去上清液,再用无菌水、甘露醇各离心清洗一次。
(4)用灭菌滤纸吸干菌丝水分,称取0.2 g 菌丝放入10 ml 离心管中,再加入2 mL 2%浓度的溶壁酶,30℃水浴2-2.5 h,每隔1 h镜检破壁情况。
(5) 加入6mL甘露醇混匀,终止酶解。
800 rpm离心5 min,用移液枪小心转移上清酶液至新的10毫升离心管,再用0.6 mol/L甘露醇离心离心清洗一次(4000 rpm,15 min),液体再生培养基离心清洗一次(4000 rpm,15 min)。
植物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理

植物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理
植物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理是利用生物学方法将植物细胞的质膜和细胞壁打破,使得细胞质与细胞器分离,获得纯净的细胞质。
具体制备原理如下:
1. 选择新鲜的植物组织,例如嫩叶片、根尖等,并将其切碎。
2. 将切碎的组织置于适当的缓冲液中,缓冲液中含有维持细胞渗透压的某些成分,如蔗糖。
3. 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细胞内的质膜和细胞壁会被渗透液逐渐分解,从而使细胞质暴露在外。
4. 使用过滤纸或细孔滤网将悬浊液过滤,以去除细胞壁碎片和其他杂质。
5. 对滤液进行离心,以分离更纯净的细胞质。
6. 最后,将分离得到的细胞质保存在低温条件下,或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
通过上述步骤,就可以制备得到植物原生质体,供后续的生物学研究和实验使用。
细胞原生质体的制备

细胞原生质体的制备细胞原生质体的制备—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和活性鉴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分离纯化的方法。
2.了解原生质体活性鉴定的原理。
3.了解植物原生质体分离、融合和培养的基本原理及其过程二、实验原理去掉植物细胞壁的方法可以是机械的人工操作,也可以利用酶解法。
较早利用机械法制备原生质体的酶解法分离原生质体是一个常用的技术,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因而使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降解细胞壁成分,除去细胞壁,即可得到原生质体。
由于原生质体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仅隔一层薄薄的细胞膜,必须保持在渗透压平衡的溶液中才能保持其完整性。
其次,还应当考虑取材、酶的种类和纯度、酶液的渗透压、酶解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分离原生质体的影响。
测定原生质体的活性有多种方法。
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是常用的一种方法,FAD 本身无荧光,无极性,可透过完整的原生质膜。
一旦进入原生质体后,由于受到酯酶分解而产生具有荧光的极性物质荧光素。
它不能自由出入原生质膜,因此有活力的细胞能产生荧光,无活力的原生质体不能分解FAD无荧光产生。
PEG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20~50%的浓度能对原生质体产生瞬间冲击效应,原生质体很快发生收缩与粘连,随后用高Ca高pH法进行清洗.使原生质体融合得以完成。
PEG诱导融合的机理:PEG由于含有醚键而具负极性,与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一些正极化基团能形成氢键,当PEG分子足够长时,可阼为邻近原生质表面之间的分子桥而使之粘连。
PEG也能连接Ca2+等阳离子,Ca2+可在一些负极化基团和PEG之间形成桥,因而促进粘连。
在洗涤过程中,连接在原生质体膜上的PEG分子可被洗脱.这样将引起电荷的紊乱和再分布.从而引起原生质体融合:高Ca 高pH由于增加了质膜的流动性,因而也大大提高了融合频率,洗涤时的渗透压冲击对融合也可能起作用。
原生质体分离纯化或融合后,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应用合适的培养方法,能够再生细胞壁,并启动细胞持续分裂,直至形成细胞团,长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再分化发育成苗。
原生质体制备的原理

原生质体制备的原理原生质体啊,简单来说,就是把植物或者微生物细胞外面那层细胞壁给去掉之后剩下的部分。
那为啥要去掉细胞壁来制备原生质体呢?这就像给细胞做了个“脱壳手术”,让细胞变得更“赤裸裸”,这样就方便我们对细胞进行各种研究啦。
对于植物细胞来说,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物质组成的。
就像一个坚固的小房子,把细胞里的原生质给围在里面。
那怎么把这“小房子”拆掉呢?这就用到了一些特殊的酶。
比如说纤维素酶,它就像一个小小的拆迁队队员,专门针对细胞壁里的纤维素,把纤维素的化学键给切断。
还有果胶酶呢,它也没闲着,负责把果胶分解掉。
这俩酶就这么齐心协力,一点一点地把细胞壁给瓦解掉,原生质体就被释放出来啦。
微生物细胞也类似哦。
不过微生物的细胞壁成分和植物不太一样。
像细菌的细胞壁有肽聚糖,这时候就需要用溶菌酶这样的酶来对付它。
溶菌酶就像一个精准的小剪刀,找到肽聚糖里合适的地方,“咔嚓”一下剪断化学键,细胞壁就开始破掉啦。
原生质体的制备啊,还有很多小讲究呢。
比如说酶的浓度很重要。
如果酶的浓度太低,就像拆迁队的人手不够,拆细胞壁拆得慢吞吞的,效率特别低。
可要是酶的浓度太高呢,就有点像一群莽撞的工人,可能会对原生质体本身造成伤害,把原生质体里面的一些重要结构也给破坏掉了,这可就不好了。
温度也是个关键因素。
就像人干活的时候,温度合适干活才舒服。
对于酶来说也是一样的,不同的酶有它最适宜的工作温度。
在这个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拆细胞壁的速度最快,效果也最好。
要是温度不合适,酶可能就会偷懒,不好好干活啦。
而且啊,制备原生质体的时候,还得注意渗透压。
细胞里面是有一定渗透压的,当把细胞壁去掉之后,如果外面的渗透压不合适,原生质体就会像一个被捏扁或者胀大的气球一样。
要是外面的溶液浓度太高,原生质体里的水就会被吸出去,原生质体就会皱缩起来;要是外面溶液浓度太低,水就会大量涌进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就可能会胀破。
所以得找到合适的渗透压条件,让原生质体能够舒舒服服地待着。
植物原生质体的制备及融合

显微镜、低速台式离心机、水浴锅;直式漏斗、离心管;眼科镊等
▪ 试剂
洗涤液 混合酶液 PEG溶液 高钙高pH溶液 20%蔗糖溶液等
原生质体的分离制备
▪ 取新鲜花瓣,以蒸馏水清洗,用吸水纸吸干多余水分。 ▪ 用尖头镊剥取材料的下表皮(带有红色的叶肉细胞),将
下表皮创面朝下浸在酶液中,27℃酶解1hr(振荡)。
▪ 所用小平皿、离心管、漏斗、小镊子等自来水 冲洗并以蒸馏水洗干净后,控干
▪ 托盘及其中的其他物品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 实验中
植物原生质体的 制备及融合
背景
▪ 原生质体分离 ▪ 细胞融合
▪ 病毒诱导融合(动物细胞) ▪ PEG诱导融合 ▪ 电融合
背景
▪ 融合过程
▪ 细胞的接触 ▪ 细胞质膜的融合 ▪ 细胞质的融合 ▪ 遗传物质的选择(异核体的核融合)
应用
▪ 杂交育种
▪ 单克隆抗体技术
实验器材、试剂等
▪ 材料
剑兰(唐菖蒲)花瓣
原生质体的分离制备
镜检,0 μm
50 μm
原生质体的分离制备
▪ 过滤,以去除大块组织。 ▪ 700rpm离心5分钟,弃上清。 ▪ 加入3mL洗涤液吹打均匀,700rpm离心5分钟,弃上清。 ▪ 加入少量洗涤液(一两百微升即可或由原生质体的量来决
定),悬浮原生质体。 ▪ 镜检,如果碎片较多,可采取蔗糖漂浮方法去除碎片。
▪ 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及 原因
▪ 思考:原生质体制备和融合过程中各种 试剂的渗透压?
提醒
▪ 蔗糖漂浮
▪ 务必留下足够进行融合的细胞悬液 ▪ 使用5ml离心管 ▪ 配平
▪ 35mm dish用于酶解,60mm dish用于融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影响原生质体数量和活力的因素
(1)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和组合
不同植物种类或同一植物种的不同器官以及它们的培养细胞,由于它们的细胞壁结构组成不同,分解细胞壁所需的酶类也不同。
例如,叶片及其培养细胞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根尖细胞以果胶酶为主附加纤维素酶或粗制纤维素酶(Driselase酶),花粉母细胞和四分体期小孢子用蜗牛酶和胼胝质酶,成熟花粉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醇。
(2)渗造压稳定剂
用酶法降解细胞壁前,为防止原生质体的破坏,一般需先用高渗液处理细胞,使细胞处于微弱的质壁分离状态,有利于完整原生质体的释放。
这种高渗液称为渗透压稳定剂。
常用的滲透压稳定剂有甘露醇、山梨醇、蔗糖、葡萄糖、盐类(KCI、MgSO4.7H2O)等。
在降解细胞壁时,渗透压稳定剂往往和酶制剂混合使用。
滲透压稳定剂中,用得最多的是甘露醇,常用于烟草、胡萝ト、柑橘、蚕豆原生质体制备;蔗糖常用于烟草、月季等;山梨醇常用于油菜原生质体制备。
滲透压稳定剂种类及浓度的选择应根据植物种类而异,例如胡萝ト用0.56mol /L甘露醇,月季用14%蔗糖,柑橘用0.8mol/L甘露醇,蚕豆用0.7mol/L甘露醇,烟草的四分体用7%熊糖,烟草的成熟花粉用13%甘露醇。
(3)质膜稳定剂
质膜稳定剂可以增加完整原生质体数量、防止质膜破坏,促进原生质体胞壁再生和细胞分裂形成细胞团。
如在分离烟草原生质体时,在酶液中加人入葡聚糖硫酸钾,一旦洗净确液进行培养,原生质体很快长壁并持续细胞分裂形成细胞团。
而未加葡聚糖硫酸钾的对照,原生质体经一周培养即解体。
常用的原生质膜稳定剂有葡聚糖硫酸钾、MES、氯化钙、磷酸二氢钾等。
(4)pH的影响
分离原生质体时,酶液的pH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因为降解酶的活力和细胞活力最适pH是不一致的低pH时(<4.5),酶的活力强,原生质体分离速度快,但细胞活力差,破坏的细胞较多;pH偏高时,酶活力差,原生质体分离速度慢,完整的原生质体数目较多。
分离原生质体时,酶液的pH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如胡萝ト为5.5、月季为5.5~6.0、烟草为5.4~5.8、柑橘为5.6、蚕豆为5.6~5.7。
(5)温度影响
制备生质体时,一般在26土1℃条件下酶解。
(6)植物材料的生理状态
一般应选择植物体细胞分裂旺盛的部分进行取材。
采用那些颗粒细小、疏松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和由其建立的胚性悬浮细胞系,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原生质体。
要得到良好的供体材料,必要时应对材料进行预处理及预培养。
2.植物原生质体的纯化
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酶解后,需要将酶解混合物中破碎的原生质体、未去壁的细胞、细胞器及其他碎片去除出去。
纯化原生质体的常用方法有过滤、离心、飘浮法,在实际操作中一般联合运用这三种方法。
1)过滤法用滤网过滤酶解混合物,滤去未被酶解的细胞、细胞团及组织块
2)离心法利用比重原理,在具有一定渗透压的溶液中,先进行过滤然后低速离心,使纯净完整的原生质体沉积于离心管底部。
3)飘浮法采用比原生质体比重大的高渗溶液(如蔗糖、Ficoll溶液),使原生质体漂浮在溶液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