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笔记(哲学研究生专用)

哲学导论笔记(哲学研究生专用)
哲学导论笔记(哲学研究生专用)

《哲学导论》读书笔记

审美观

第一篇:

“美学”一词源于希腊语:aesthetic,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通在《关于诗的哲学沉想录》一书中提出。他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第十一章:审美意识的在世结构:人与世界的融合

按主客关系来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则无审美意识可言,审美意识不属于主客关系,属于人与世界的融合,即天人合一。

一、审美意识:人与世界融合的产物

1、审美意识在于“天人合一”与“情景合一”

审美意识是人与世界的叫人,人与世界万物交融不同于主客观的统一,它不是两个独立实体间的认识论上的关系,而是从存在论上来说,双方一向是合而为一的关系。审美意识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心境”、“情境”。

2、“无我”——“有我”——“忘我”

中国传统哲学重视天人合一,西方传统哲学重视主客关系。

“无我之境”:无主客之分,没有自我意识,原始天人合一;

“有我之境”:有主客之分,有自我意识;

“忘我之境”:超越主客关系达到更高级的天人合一

审美意识的核心在于“超越”

二、审美意识的特点:超越性

1、审美意识的直觉性:指审美主体面对客体的一种不假思索,无需推理就能立即把握与领悟的能力;

2、审美意识的创造性:

3、审美意识的愉悦性;

4、审美意识的超功利性

5、审美意识的诸种特性都在于超越主客关系和认识

三、审美意识给人以自由

自由本是超越的、彼岸性的、无法直观的,但在审美中自由却有了经验的,成为可以直观的。

审美是人之自由,人之为人的体现,是人存在的表征。

审美意识超越并高于道德意识,但它并不是不道德,更不是否定道德,只是它不用道德标准来衡量。

第二篇

第十二章:审美意识的灵魂:惊异

一、传统哲学与惊异的对立

1、柏拉图:开哲学与惊异对立之先河

惊异就是对无知的意识,或说是求知欲的兴起,柏拉图把世界分为可理解的世界和可感觉的世界,哲学的展开和目的不是惊异于感性世界的感性表象,而是在于可理解的世界中关于对立面的梳理。

2、黑格尔:哲学超出惊异

黑格尔把惊异理解为只是激起精神的东西的开端,而不是对人真正有价值的,值得追求的目的即精神的东西本身,惊异意味着刚刚从无自我意识中惊醒,至于真

正清醒的状态,即“精神的东西”本身则不属于惊异。

哲学的目的不是惊异而是超出惊异。

二、惊异是哲学和审美意识的灵魂

海德格尔说:“说哲学的开始于惊异,意思是:哲学本质上就是某种令人惊异的东西,而且哲学越成为它之所是,它就越令人惊异。”

海德格尔认为惊异就是惊异于“人与存在的契合”“哲学就是与存在者的存在相契合”

第三篇

美与真善

一、古希腊时期

美从属于真和善

柏拉图:贬低艺术,因为它是对现实事物的模仿,而现实事物又是对理念——真理的模仿,艺术成了对模仿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应模仿事物的普遍性和理想性,而不是简单模仿现实事物的形象,但他仍认为真对美起主导作用。

苏格拉底:认为美的标准就是效用,把美放在从属于道德上的善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氛围:认识(真)、实践(善)、创造(美),三者中以认识为最高,真善主导美。

二、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

普罗提诺:神是真善美的统一

把艺术看得比现实事物更具有真理性,主张美的东西在于形式而不在于物质。阿奎那:美属于“形式因”

美在他看来是能领悟事物之秩序和结构整体的感官,即视觉和听觉的对象,而非涉及欲念的感官即味觉与嗅觉的对象,主张“美在善之外”。

三、近代

康德以前:美从属于真善

康德:力图凸显美的首要地位

席勒:审美的人才是完全的人

谢林:审美直观属于哲学的最高层次

黑格尔:美高于善低于真

近代美学主要趋势:审美兴趣高于实际兴趣,美高于善而仍受真制约。

四、现当代:美居于比真高的地位。

五、真善美统一于“万物一体”。

第四篇

典型说与显隐说

一、典型说及其哲学基础

典型说以概念哲学为其理论基础,典型就是作为普遍性的本质概念,艺术品或诗就在于从特殊的感性事物中见出普遍性,见出本质概念。

近代艺术哲学的典型观把重点转到特殊性,重视普遍与特殊的统一。

典型说认为只有能显现一件事物之本质或普遍性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典型说的缺陷在于把审美意识看成认识,把美学看作是主客关系的认识论。

二、显隐说及其哲学基础

显示事物是怎样从隐蔽中构成显现于当前的这个样子的,是从哲学存在论的意义上显示出当前在场事物背后的各种关联。

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和艺术哲学之弊在于割裂“显现”与“隐蔽”,美的定义于是由普通概念在感性事物中的显现转向为不出场的事物在出场的事物中的显现。

三、真理的场所——艺术品

不在场的,隐蔽的东西是显现于在场的东西的本源。

西方传统的艺术观认为,艺术作为模仿是从属于自然的,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精神的感性表现,艺术之美产生于精神,高于自然。

真理,真实性在艺术品种才得以发生,是艺术品使事物显现其实面貌,显现其实真理,是艺术品提供了真理得以显现、照耀的场所。

四、“隐秀”说

新的艺术哲学方向要求不仅从显现的东西中所想象到同类事物中其他的个别事物,而且冲破同类界限,以想象到根本不同类的事物。

新的艺术哲学放心所要求显示的在场者背后的不在场者,与在场者一样,仍然是现实的,具体的东西。

诗人之富于想象,让鉴赏者从显现的东西中想象到隐蔽的东西,还表现在诗人能超出实际存在过的存在,扩大可能性的范围,从而更深广的洞察到事物的真实性。诗意的幻想不期待证实,不期待未出场的东西的回答,只是把出场者与未出场者综合为一个整体,从中显示出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五、超越在场的审美态度高于功利追求

审美对象是不在场者的潜在的出现,是隐蔽着的敞亮是时间诸环节的自身越出,审美对象正是事物隐蔽处,即不可穷尽性中显示,敞亮其最真实的面貌。

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创造大量的理想世界出来。

“言有尽而意无穷”,艺术作品之美,不仅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在为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

第五篇

哲学和科学一样思考的都是普遍性问题,最大最高最普遍性的问题。

哲学源于惊异,惊异是从无知到知的中间状态,完全无知不会引起惊异,完全知道也无惊异可言,只有在从无知到知的过渡状态中,才产生惊异。

一、哲学史上对哲学的界定

1、哲学一词来源

赫拉克利特:“爱智慧”,爱指事物间的和谐一致,相适应;智慧指所有存在的东西,都在存在中,都属于存在,集合于存在中。

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天地万物之意。

2、哲学的传统界定

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把抽象概念,当做一种独立于人以外的东西加以追求,即“概念哲学”。

3、后哲学

马克思:在现实中实现,反对主客二分,强调人与世界合一,物我交融的生活世界。

西方哲学史上对哲学的三种界定(广义)

早起古希腊哲学家

4、哲学与宗教区别

宗教:以感性表象的形势讲无限的,普遍性的整体,讲清外在权威和独断信念哲学:通过概念,推理说明无限性或整体。

二、哲学是关于人对世界的态度或人生境界之学

1、哲学是追求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之学

张世英主张的是一种教人以经得起痛苦和磨练的人生态度之学。

2、哲学超越知识和科学

哲学是以提高境界为目标的学问,讲人对世界的态度,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有什么样的境界就有什么样的哲学,人生态度或境界不是独立自在的,随意产生的,以科学依据,经济基础,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民族性格,历史文化传统等为由的、

三、哲学分类

1、西方主要哲学家分类法

亚里士多德分三类:一类针对理论或认识活动的理论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

二类是针对实践活动的实践学科,包括政治学、伦理学;

三类是针对创造活动的创造性学科,包括诗学、修辞学。

斯多葛派:分逻辑学、物理学、伦理学;

托马斯·阿奎那:分物理学、数学、神学;

黑格尔:分为逻辑学、自然学、精神学;

克罗齐:分为理论哲学、实践哲学。

2、一般分类: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

3、本书分为:“本体论与认识论”、“审美观”、“伦理观”、“历史观”。

第六篇

崇高是美的最高阶段

崇高是有限对无限的崇敬感

古希腊美学家朗基努斯是最早把崇高作为审美范畴而加以描述的人。

康德把崇高对象理解为超过感官或想象力所能把握的无限大的整体和一种威力,此威力不仅指自然所施于人的威力,海鸥人能胜过自然,不屈服于外来暴力的意识,即人的勇气和自我尊严感。

康德关于崇高具有道德意义等合理的思想。

康德说:“真正的崇高不能容纳在任何感性形式里,它所涉及的是无法找到恰合的形象来表现的那种理性概念,但正由这种不恰合,才能把心里的崇高激发起来,崇高意味着有限不足以表达无限之意。”

审美意识中“不在场者”在“在场者”中的显现实际上就是通过想象力把在场与不在场结合为一体。

人能在审美意识中悟到与万物一体,这就是一种崇高境界。

崇高不是高傲、自负。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痛苦的超越。

万物一体的崇高正是这样的境界,它是超越有限的意识所无穷追寻的目标。

世界上一切真正崇高的东西,都是为人们实践所掌握,所创造出来的。

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崇高绝对理念大于感性形式,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到形式。

第七篇:古今融合论

历史研究的最高兴趣就是从古往今来的连续性和统一体中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就是人与世界融合的观点。

古与今,过去与现在的融合也可以算作是人与万物一体或在场与不在场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形式。

伽达默尔:“历史理解的真正对象不是事件而是事件的‘意义’”。

张世英:历史研究的最高兴趣在于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包括古代艺术品或文学作品的审美意义。

黑格尔:扬弃对历史事件的“单纯的表象关系”把它提升到一种“较高的方式”即思维,概念的方式,也就是提升到哲学。

伽达默尔:主张把现在与过去,古今融合,这种融合不像黑格尔那样在抽象的思维,概念中在作为绝对精神的最高形式——哲学中实现,而是在时间的,历史的具体现实中实现的。

伽达默尔学说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于他指出了,历史研究的主要兴趣不止于知道原作者本人的用意,而在于读者与作者之间,伽达默尔还进一步指出,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的最根本条件,要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或要批评古人学说之是非得失,绝不能把过去的视域看成是与后世隔绝的一种封闭,异己的视域,应从整个古今连续,流变过程中看历史事件。

伽达默尔认为,孤立的现在视域和孤立的过去视域都只能是人为的抽象,从历史研究,需理解历史事件,而真正的理解总需要有一种历史视域,现实的,真实的历史视域只有一个,即融合古今,过去,现在为一体的,有连续性的统一整体,这是一个由现在视域过去视域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大视域”这样,现在中都沉积着过去,现在包含着过去的痕迹。

宇宙整体也好,人类历史整体也好,其每一瞬间都既隐藏着——负载着和沉积着过去,又隐藏着——孕育着和蕴涵着未来。

第八篇:审美价值区分

黑格尔论艺术价值区分

1、语言的艺术(诗)具有最高审美价值

黑格尔的艺术分类以精神战胜物质的程度划分艺术门类高低的标准,一种艺术门类愈受物质的束缚,精神活动的自由愈少,则愈低级,反之则愈高级。

语言高于形体,高于一般的声音,最能表达精神性的东西,语言运用它所特有的观念和观感等精神性媒介,通过语言文字的具体陈述,能把精神内容的丰富性、特殊性更明确的更具体的表现出来。

黑格尔不懂一切艺术品皆有语言性和诗性,万物所作的是“无言之言”,艺术作品都有语言性。

他看到高级艺术门类包含低级艺术门类,但未看到低级艺术门类,也包含高级艺术门类——语言艺术的本性。

审美价值高低,艺术美的价值高低,不在于各艺术门类所使用的媒介之不同,而在于一切艺术都是以有限表现无限,言说无限,超越有限,而高低的区别就在于超越有限的空间大小,或说,审美价值和一视频的高低在于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

之大小,在于诗意的境界的高低。

模仿处于艺术价值的最低层次。

典型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诗意。

以在场显现不在场的“意在言外”的艺术具有最高审美价值和诗意。

崇高是没的最高阶段。

第九篇:人与世界的两重性

奥地利哲学家马丁·布伯按人的生活态度把世界分为两重:一是“被使用的世界,一是我们之与相遇的世界:、”。

布伯思想蕴含一个很重要的,可供我们吸取的观点:人不能把世界万物只看作是可供自己使用的对象,更重要的是,人应该以仁爱的态度,以“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态度对待世界万物。人不要把他人他物只看成物,而要用对待人一样的精神对待他人他物。

人生的最高意义在于对人与万物一体的领悟。

布伯认为,无论我与自然物或我与他人,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通向“永恒的你”。一个有“民胞物与”胸怀的人,由于我们的态度我们会唤醒某物容光焕发而从其自然存在过程中接近我们,与我们作语言的交流,即使它是无生命或无自我意识之物。

人若能与自己的灵魂多做一点对话,则所谓“人文精神”也就会多增加一分。布伯:“精神是人的根本,人是独特的个体,假如我们只把人自然现象,就无法把握人的本质。”

第十篇

人与世界万物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

张世英认为,哲学是关于提高人生境界之学,讲的是人对世界的态度或关系,在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占主导地位的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人与世界万物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融相通的,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没有世界万物人不可能存在,而没有了人,世界也就没有了意义。这种关系如果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的用语,就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另一种是把世界万物看作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关系之中,并且以我主体,以他人他物为客体,而所谓认识则是由此及彼的“桥梁”,主体通过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性以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主客体的统一,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主客二分关系。当然这种关系不是并列或相互排斥的,后者认为前者为基础,前者是后者之可能发生的前提,如果把中西哲学史结合起来看,这两种关系大体表现为三阶段:

第一:以“人——世界”关系为主导的阶段,即“天人合一”阶段,由于这种天人合一观点,缺乏主客二分和与之相联系的认识论,故称之为“前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或“前主体性的天人合一”,西方哲学史上,早期自然哲学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学说,属于这阶段。

第二:以“主体——客体”或“主客二分”关系为主导阶段,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提出“理念论”,从认识论角度讲客观“理念”是认识的目标,开创“主客二分”思想先河。中国哲学史上,王船山第一次提出主客二分。

第三:对主客二分扬弃的“天人合一”即称“后主体性天人合一”,黑格尔后哲

学家都力求超越主客式,以达到一种“天人合一”境界,以海德格尔为代表,这一思想是欧洲“主客式”思想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经过、包括并超越“主客”式,回复并高于“人——世界合一式”,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也是从古至今西方哲学发展特征之一。

第十一篇

“天人合一”的审美观:“显隐说”和“诗性的语言”

既然“主体——客体”阶段与高级的“天人合一”阶段,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那如何从前者上升到后者,张世英指出,面对当前的事物,前者的追问方式是:外在的客体是什么?这是西方传统的“概念哲学”所采用的,由感性中的东西到理性中东西的追问方式,它沿着“纵深路线”为着把握外在客观事物的根底,达到抽象同一性或普遍性概念,以把握事物的“相同”,而后者的追问方式则完全不同。

人怎样与世界万物融合为一?这是西方现当代哲学家所采用的,从一些现实事物到另一些现实事物的“横向路线”的追问方式,海德格尔所讲的从“显现”或“在场”的东西,到“隐蔽”或“不在场”的东西的追问就是如此,它并不摒弃概念、普遍性,而是要超越“在场”的“事理”,进入“不在场”的“事理”,以把握世界万物的“相通”达到万物一体境界。

根据上述关于人与世界两种关系的观点,作者指出,按主客关系式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按主客关系的生活态度来生活,没有审美意识可言;审美意识不属于主客关系,而属于人与世界的融合,只有按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关系和态度来生活,来对待世界,才会发生审美意识,才会有美感。用中国哲学语言说,审美意识在于“天人合一”“情景合一”。

关于美的本质与特征,西方传统艺术哲学基本上以“典型说”为其核心,认为艺术品或诗就在于从特殊的感性事物中,揭示出它们的本质形成普遍性概念。西方现代哲学不再以写出具有普遍性的典型性为主要任务,而通过“在场”的东西,显示“不在场”的东西,从“显”中看出“隐”,称为“显隐说”。

诗,也因此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是引发作为本源意义的境域,也就是看到真理,海德格尔说有诗意的艺术品乃是“真理的场所”,以在场显现不在场的,“意在言外”的艺术具有最高的审美价值和诗意;而诗意的最高处在于,引入从有形、有象、有言的东西中,进入无穷无尽,永无止境的境界。

传统美学所说“典型说”与现当代美学所说的“显隐说”,两者虽都讲无限,但却有本质区别:“典型说”提倡通过感性的、具体的有限之物,达到普遍性抽象概念,这就是它所说的“无限”,而“显隐说”所说的无限指的是通过有限的在场之物显示其隐蔽于背后的,不在场的无限关联,这种无限关联是具体的、无限多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东西。

西方传统哲学到现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语言学转回,从此以后,哲学所讨论的重点问题,大体上由主客体关系转向语言与世界的关系,由主客关系的观点转向人与万物融合的观点,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有语言的地方才有世界”;同样,“人的存在基于语言”,因为人的世界是语言建立的,按这个观点在人所生活世界中,万物都是有意义的;对于有诗意的人凡是对人有意义的任何存在物,都是言说着的,“有言之言”来自于“无言之言”的聆听,概念式语

言的存在论根据主客二分,而诗性的语言的存在论根据,在于人与世界的融合,诗性的语言是一种能触发想象、玩味的语言,因为它超越了在场的东西,从而达到不在场的东西。

李猛哲学导论期末复习笔记

哲学导论 主讲:李猛 《斐多篇》 关于灵魂不朽的四组论证 在证明之前,苏格拉底讲了一番道理,说人应当通过净化使身体与灵魂尽量分离,只有这样才能接近真理;他说身体是一种障碍,而死亡则是摆脱了这种障碍[见《裴洞》篇66A-68B。]。” 第一组证明:对立生成论证引出:一个古老的传说:认为这些灵魂从这 个世界到那个世界,再回到这里,从死者托 生。所以,如果活人都是死者托生的,我们 的灵魂就曾经存在于彼处? 论证:如果一切东西都有相反的一面,则它 们只能由其相反的那一面产生,那么如同醒 只能由睡产生一般,生也就只能由死产生, 这就充分证明死者的灵魂一定存于某处,再 从那里回到活[ 见72A] 这个论证的前提的三个前提:一切 东西都有其相反的面,一切东西都 由既有的东西生成,一切东西都需 要生成。 对立面相互生成是在可见世界层 面,由此推断出来的存在于某处的 灵魂也是属于可见世界的生灭事 物? 第二组证明:学习回忆论证学习回忆说:我们看到、听到或感觉到某物, 不仅知道是此物,并且会由此忆起另一个东 西,那个东西则只能是我们原有的知识。忆 起的这个东西会令我们对原来感觉到的某 物更加理解。这便是我们理解所有知识的模 式。 人在出生时便已有了身体的各种感觉,而人 对于“等”的知识在身体能够感觉之前便已 存在,那么这种知识就一定不是由身体而是 由灵魂认识的,并且灵魂在我们出生之前就 早已存在了。 辛弥亚和格贝认为这两个证明只证 明了问题的一半,即灵魂在生前是 存在的,可是人死后灵魂会如何, 却仍有待证明。 第三组证明:第一个相论论证这个证明是说,既然‘某本身’是存在的, 它们是不可见的、不变的;而它们在现象世 界的投影则是可见的、不断变化的,这些实 物经由身体感觉到,‘某本身’则由灵魂体 认到,那么身体显然是比较接近可见的那一 类,而灵魂接近不可见的,即不变的那一类 [ 见80B]。 辛弥亚和格贝仍不满意这三组证明。 辛弥亚提出了灵魂即和谐,尽管灵 魂比身体神圣崇高,却会先损坏, 因为它是一种和谐。苏格拉底反驳 说如果灵魂即和谐,那么因为和谐 只能听从于成分的指挥,那么灵魂 只能听从于身体的指挥,但这跟我 们的现实体验是相反的。 格贝提出了假说:灵魂可能像是一 件耐穿的衣服,穿坏过很多身体, 但并不是永恒存在的。由此引出了 苏格拉底的哲学自传平【首航;次

西方哲学导论课程心得

西方哲学导论课程心得 西方哲学导论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收获了许多知识和乐趣,学会了许多看待问题的方法,对待问题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技巧等。总之,受益匪浅! 记得起初老师讲什么是哲学的时候,我是迷惑的,同时内心也是好奇的。老师说哲学词源学解释是Philosophy,爱智慧的意思,哲学不是智慧,而是对智慧的追求和热爱。这显然和我以前的理解是大相庭径的。 老师又问中国人爱智慧吗? 这个问题相信我们的同学的回答都是一致并且肯定的,但是老师给我们的回答却是否定的,当时我是不能理解的。因为我想从古至今,中国人才济济,人才辈出,怎么会不爱智慧呢?于是大家便纷纷列举爱智慧的人物,像老子,孔子,诸葛亮等。实际我在心里比较佩服书里描写的诸葛亮,他是那么的绝顶聪明,举世无双,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料事如神,足智多谋,精通各种兵法等。但老师却说他那不是爱智慧,最多算是个匠工,这我就纳闷了。难道就连诸葛亮也不爱智慧,没智慧?后来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才有所恍悟,哲学果然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我从此便更喜欢哲学这门课了。 哲学脱胎于宗教与神话,世界各民族都有宗教与神话,但不是每一个民族都有哲学。哲学的三大起源民族是中国,印度,希腊。印度哲学与宗教联系最为紧密,是对宗教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精致思辨和系统论证。希腊哲学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中国哲学与宗教处

于若即若离,无可无不可的关系。 哲学介于科学与神学之间,基于有限的经验世界,导向无限的超验世界。哲学不是科学,也不是神学。哲学有他的分支学科,有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等。 本体论即关于“being” 的理论,又译为“存在论”、“是论”、“有论”。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庄周梦蝶,蝶梦庄周,方知梦也,不知其梦也”,觉得这样的境界实在是太美妙了。 认识论即关于知识的理论,什么是知识?知识与见解有何不同?知识需要确定性吗?或者,如果某物并非被确定无疑,它是否可知?知识实际上存在吗?我们是不是必须仅满足于见解?如果知识存在的话,我们如何获得它?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逻辑学是一门有效推理的学说,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创立了这门学说,它是一种纯粹的形式研究。研究什么样的论证“形式”才是有效的,这种有效性本身与论证得出的结论是真是假没有关系,与论证所采用的论据也没有关系。其中“白马非马”令我印象深刻,即这是一个概念大小的问题,白马特指白色毛的马,而马是一个物种的宽泛概念,听完老师的解释我有种涣然冰释的感觉。 伦理学或称道德哲学,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有没有道德责任或义务这类的东西在束缚我们?也就是说,有些事是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做的?有些道德观点要比其他道德观点“好”吗?还是说,所有的道德观点都是一样正确,或者,都一样不正确?价值观是绝对的吗?或者,价值观是否与时间和地点有关?我觉得这个问题在当今社会非

中南大学全校性选修课选课小贴士

中南大学全校性选修课选课小贴士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南大学选修课小贴士 新生到了第九周,自然要面对选修课的选择。根据历年的经验,选修课的高分率一直是大家密切关注的话题,下面的一些具体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经济管理类 1-01 现代管理基础 石英老师的课比较麻烦,交手写论文,老师还是挺不错的,她的课上能有挺大的收获。 1-02 传统文化与管理智慧 课比较水,老师讲诸子百家,最后考试百度一篇相关文章交上去就过了老师讲得很好而且从不点名只是画勾签到,不下课提前很早就放学。上过的同学说考试架势很足,分2个教室考,三个老师监考,不过考的内容文科生很好答,与传统文化相关,都是上课讲的东西,比如“中庸”是什么之类的,分数不定.1-03 西方经济学概论考试就是解释一些名词概念,挺简单的,带一本经济学的书或者偷着用手机就搞定了。但是上课要查人、写作业、签到。内容相当丰富(12周),微观宏观都有,偶尔点名,就是钟美瑞老师口音过重,很难听懂,非本地人建议不选。成绩89 1-04 宏观经济学据说考题十年没变过了。1-05 微观经济学老师上课有激情,考试交论文。1-06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交论文,其他的不清楚了。1-07 基础经济学上课满满四节课,每次点名。考试的内容,我当时的老师在考试前一节课有提及。最后是一个很客观的分数。

1-08 技术经济学每次课都要交作业,会点名,期末考试都是平时讲过的内容,考试时要检查学生卡,分两教室排座位。不建议选,点名,交作业,最后考试,分数普遍不高 1-09 金融学 老师很认真,考试很严。 老师好认真,每次都点名。不过最后考试很水,都要带电脑过去的。题目都是上课ppt里有的 1-10 市场营销 至少要来上三节课:第一节课观察行情,倒数第二节课听取考试要求,最后一节课考试。老师讲的很好。有课堂作业,分给得高。 1-11 经贸谈判 【缺】 1-12 创业学 平时不点名,不用考试的,老师讲课不怎么样。 1-13 人力资源管理 老师对最后交上去的论文要求比较高,为了学分不是一心向学的话选了绝对后悔。老师讲的很好。

复旦大学哲学导论复习题

复旦大学哲学导论复习题(适用于王德峰版): 1、如何理解“哲学”(定义、作用) 哲学之为何物?以现在术语说之,宇宙论:目的在于求一“对于世界的道理”(A Theory ofWorld);人生论:在于求一“对于人生的道理”(A Theory of Life);知识论:在于求一“对于知识的道理”(A Theory of Knowkedge)。人生哲学应该研究人究竟是什么,人究竟该怎么活,其根本问题即伦理学中关于“善”的解答。 2、哲学思维的特点 哲学思维具有抽象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哲学是研究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对人类所有知识进行高度抽象的总结,目的在于获得真理。真理具有相对性:没有一成不变的绝对的的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要批判性地继承。真理是对事物的概括,若应用到具体事物就要具体分析,反过来用其丰富充实真理本身,这是反思。 3、什么是本体论?什么是形而上学? 何谓本体论和形而上学?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研究存在,而不再研究存在者。黑格尔说:“真正的哲学思想从巴门尼德开始了”。追问“存在是什么”,Sein(being)就被当作了一个对象性范畴加以探究。关于存在问题的范畴体系称为Ontologie(本体论)。所谓Ontologie,就是以希腊文On(拉丁文ens,英文Being,德文Sein)为核心范畴以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范畴构成的具有形而上特征的理论体系,通常被译为“本体论”、“存在论”。以Ontologie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称为“形而上学”。 4、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特征 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是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古希腊哲学的基本内容是探讨phusis 自然、本性;古希腊哲学自然观的基本性质是朴素直观的辩证性,他们从经验观察出发 是自然为神圣的、自我涌现的、活生生的有机整体,试图以知识来说明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自然事物的统一性;论断上的绝对主义是古希腊哲学的基本形态,这里的绝对主义是相对于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而言的,意指绝对地肯定或绝对地否定,它的论断主要是宇宙论或本体论上的,而不是认识论上的;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神学”不分是希腊哲学的独特表现;古希腊哲学带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古希腊哲学是奴隶主的世界观。 5、为什么说苏格拉底使古希腊哲学的思考方式发生了转变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使古希腊哲学发生转向,即从自然哲学转向人的哲学。苏格拉底发展了古希腊的辩证法。他之前的哲学叫自然哲学,是以研究客观自然界为对象的。都是独断宣称的提出自己的学说的。后人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苏格拉底认为自然界不可知,因而转向研究人自身。苏格拉底喜欢和人讨论问题,追问概念的的定义。比如什么是美、什么是正义等等,有人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就是从研究自然转到研究人自身。在思维方式上对概念的辨析定义和前面的哲学家有了很大的不同。虽然之前爱莉娅学派等哲学家和智者学派的哲学家也都比较注重对概念的辨析定义,但是在苏格拉底这里开始发生明显的转变。 6、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理念”(eidos,idea)来自动词“看”(ide),原意是“看到的东西”。柏拉图

哲学导论笔记

课堂笔记 课程代码及名称:041H0120-《哲学导论》 授课教师:黄爱华 上课学期:Freshman-B/Winter Intro: 教材/参考内容 老师的《哲学导论》 Robert Solomon,《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Robert Paul Wolf,哲学是什么 邬昆如,《哲学概论》 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 庞学铨,《哲学导论》 庞思奋,《哲学之树》 哲学的相关课程: 大陆的三史七论:马主义哲学史,中西哲学史,导论,马哲,伦理,美学,宗教,逻辑,科技 台湾的三史六论:中西印哲学史,逻辑,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价值,概论 哲学是一级学科:马哲,外哲,中哲,伦理,美学,宗教,逻辑,科技,休闲学/闲暇学 哲学的品格 特性和品性:建立在哲学的独特性基础上,表明哲学的行为方式和规范,人们的价值期望,评价因素 1 论理性 理性有多重含义: 计算理性(数学); 逻辑推理的理性; 对规范的追求 i.e.理智; 内省理性(自我意识); 与合理性(合规律性(这么做合不合规矩|普遍规范)、合目的性(这么做有没有用))的重叠 Max Weber:工具理性(如何科学地取得最大效益——与科学精神相契合,运用科学方法)和价值理性(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哲学是一个讲道理的学科:观察的视角,价值取向,也没有绝对真理 理论的论证,前后一贯,逻辑通顺和自洽,没有自我矛盾(但是中途改变想法其实并不能算)

2 抽象性 触及根本理念和基本概念 i.e. 世界观 抽象,难以简洁具象地表述,但是人又离不开这些概念——世界概念形成的基石 (自我概念的定义和形成)(艺术的范围是什么?艺术和淫秽的边界?) 追求普遍性、一贯性(“知识”的概念横贯整个科学) 思辨:讲究理论思维的辨析力,概念的逻辑分析和推演(哲学的推演是脱离具象的) 芝诺的“悖论”:飞矢不动(量变到质变,极限,何为无限,状态和过程)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同上) 芝诺本质上否定了运动(运动本身是矛盾的:在这一点上,又不在这一点上。Engels) 使用概念的逻辑表达“运动” 抽象性的形象性的表达:海德格尔,柏拉图,卢梭,叔本华,尼采,萨特,加缪,庄子,柏格森,弗 洛伊德 3 反思性“黄昏起飞的密涅瓦/雅典娜的猫头鹰” 对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 严谨冷静地沉思,对现实或者现存的追问(这种存在到底合不合理?),意图在事情发生后做一个总 结以期作为事情发生前的指导,一面事后诸葛亮,一面事前做预测。 4 批判性 在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审视、分析、研判等环节, (一面挖掘好的适合的,另一面摈弃不好的不适合的?) 哲学的精神和定义 哲学产生的条件: 惊异感:主观条件,人有发现不平凡的现象并试图探究根源的想法的品质,这也催生了科学 神话:意识素材条件,通过故事可以观测到一些哲理 闲暇:社会历史条件,人终于有机会把注意力转移到非生产生活的事情上 (奴隶主,解放奴隶-家奴,地主,贵族,修道士,学者)闲暇的重要性,人生更想要的东西 生活实践:客观条件,通过总结和延展发现真理的重要性上升,而且只有生产生活当中才会产生惊异 感 Philosophy: Philo(爱,欲求)+sophy(智慧),sophist(智者,辩士) 苏格拉底认为现在的辩士都是诡辩者,(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智慧是属于神的 通过论辩指出别人的漏洞,再诠释自己的理解,通过case study阐述 被雅典陪审团认为“蛊惑人心”被判死刑,拒不认错,饮毒酒而亡,但他尊重了判决 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的口吻讲述的是谁的观点存疑(说不定是自己的观点。) 雅斯贝尔斯:哲学本质是探求真理而不是占有真理,是一个前进路上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智慧是明智的运用知识,贯穿知识和常识,超越知识和常识,对宇宙和人生的普遍原则,对其意义的理解、体悟和运用。和一般的聪明又不同(大智若愚)。

中南大学选修课选课篇

中南大学选修课小贴士 新生到了第九周,自然要面对选修课的选择。根据历年的经验,选修课的高分率一直是大家密切关注的话题,下面的一些具体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经济管理类 1-01 现代管理基础 石英老师的课比较麻烦,交手写论文,老师还是挺不错的,她的课上能有挺大的收获。 1-02 传统文化与管理智慧 课比较水,老师讲诸子百家,最后考试百度一篇相关文章交上去就过了老师讲得很好而且从不点名只是画勾签到,不下课提前很早就放学。上过的同学说考试架势很足,分2个教室考,三个老师监考,不过考的内容文科生很好答,与传统文化相关,都是上课讲的东西,比如“中庸”是什么之类的,分数不定. 1-03 西方经济学概论 考试就是解释一些名词概念,挺简单的,带一本经济学的书或者偷着用手机就搞定了。但是上课要查人、写作业、签到。 内容相当丰富(12周),微观宏观都有,偶尔点名,就是钟美瑞老师口音过重,很难听懂,非本地人建议不选。成绩89 1-04 宏观经济学 据说考题十年没变过了。 1-05 微观经济学 老师上课有激情,考试交论文。

1-06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 交论文,其他的不清楚了。 1-07 基础经济学 上课满满四节课,每次点名。考试的内容,我当时的老师在考试前一节课有提及。最后是一个很客观的分数。 1-08 技术经济学 每次课都要交作业,会点名,期末考试都是平时讲过的内容,考试时要检查学生卡,分两教室排座位。 不建议选,点名,交作业,最后考试,分数普遍不高 1-09 金融学 老师很认真,考试很严。 老师好认真,每次都点名。不过最后考试很水,都要带电脑过去的。题目都是上课ppt里有的 1-10 市场营销 至少要来上三节课:第一节课观察行情,倒数第二节课听取考试要求,最后一节课考试。老师讲的很好。有课堂作业,分给得高。 1-11 经贸谈判 【缺】 1-12 创业学 平时不点名,不用考试的,老师讲课不怎么样。 1-13 人力资源管理

张世英哲学导论读书报告

《张世英哲学导论》之审美观读书报告 财务132 周云瑶 209130630 张先生认为,哲学是关于提高人生境界之学,讲的是人对世界的态度或关系。在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占主导地位的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人与世界万物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通相融的、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没有世界万物,人不可能存在;而没有了人,世界也就没有意义了。这种关系如果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的用语,就是“天人合一”,或“万物一体”、“万有相通”。另一种是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之中,并且以我为主体,以他人、他物为客体;而所谓认识则是由此及彼的“桥梁”。主体通过认识事物(客体)的本质、规律性以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主客二分”的关系。 张世英先生主张“天人合一”的审美观与诗意境界的哲学。他在《哲学导论》第二篇“审美观”讲述了万物一体不仅是真理,而且是美之所在,对万物一体的领悟是美的境界。正如作者认为的:哲学乃是教人超越(不是抛弃)主客关系,在更高的基础上回复到不分主客、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整体,亦即从宇宙整体的内部体验到一种物我(包括人和己)两忘的境界,这就是最高的审美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其中很自然地也包含了一种“民胞物与”的伦理道德的感情和意志。这样,科学与哲学、事实与价值意义之分就不是彼此外在的两个领域之分,而是对惟一的现实世界采取主客关系的把握方式和超越主客关系,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或把握方式)之分。真、善、美的统一问题,应该可以从这里找到一条解决的途径和端倪。 我们需要在不同之中把握其相通、相融,就需要比思维更高的把握方式,即想象。我对想象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把外在的对象看成是原本,而意识中对原本的摹仿或影像就是想象的东西。这种按“原本——影像”的公式来理解想象,乃是旧形而上学的观点。康德提出了另一种理解,他说“想象是在直观中再现一个本身并未出场的对象的能力”。例如昨天的事物已经过去了,如何把它同今天的事情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呢?那就要把昨天的、已经不在场的事物“再现”出来,它是一种非现实的、潜在的出现,一种想象中的出现。惟有通过这种出现,才能与今天当前的在场的东西结合为一个“共时性”的整体,正是这个整体构成我们想象的空间。它使不同的东西——在场的与不在场的、显现的与隐蔽的、过去的与今天的……——互相沟通、互相融合。终于想象赋予“物”以意义,是“物”成为天、地、神、人四重实在性的集合。例如作为壶的壶,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容纳物体的场所。壶的容纳在于它吸收了并保存了被倾注进去的东西。吸收和储存由泻出的利用、赠与所规定。壶给予水,赐予酒。而在水中则滞留着泉,在泉中保留着石以及地的沉睡和天空的雨露。在酒中,居留着地的滋养元素和太阳。酒可以解人之渴,可以激励友情。酒还可以倾于地上以祭神,可以在对崇高者的节日庆典上助兴。于是壶集合了地与天、神与人。审美意识由此而生。审美意识不是认识,而是人与世界的交融。审美意识的核心在于超越,作者谈到思与诗或审美意识的关系问题。思属于认识。原始的直觉是直接性的东西,思是间接性的东西,思是对原始直觉的超越,而审美意识是更高一级的直接性,是对思的超越。审美意识包含着思,渗透着思,而又超越之。而超越主客关系的境界正是美的本质。作者认为旧形而上学的美学叫做典型说,它要求说出事物是“审美”。而现当代哲学的美学观则是“显隐说”,在于说明事物怎样从隐蔽处显现其自身。它不是要抽掉同类事物中的不同性,而是从哲学存在论的意义上显示出当前在场事物之背后的各种关联。比如从梵高画的农鞋显示出隐蔽在它背后的各种场景和画面即各种关联:如农夫艰辛的步履,对面包的渴望,在死亡面前的战栗等等。正是这些在画面上并未出场的东西构成在场的画中的农鞋,否则在场的画中的农鞋就没有意义。 作者指出,“按主客关系式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则无审美意识可言;审美意识,不属于

北大哲学课程

北京大学哲学课程书目 (2008-10-23 15:57:22) 转载 标签: 杂谈 (2006-06-25 10:02:38) A中国佛教史 《佛教史》任继愈主编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 《中国佛教史》(1—3卷)任继愈主编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 《中国佛教》(1—5册)中国佛教协会编 《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王森著 《佛教经籍选编》任继愈选编李富华校注 《中国宗教名著导读》(佛道教卷)王宗昱等编著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1—3卷)石峻楼宇烈等编 B西方哲学史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C自然哲学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Nature 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D人学概论 E如何理解宗教 夏普:《比较宗教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斯特伦:《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奥托:《论“神圣”》,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3.卢克曼:《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张志刚:《宗教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5.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F佛教原著选读(下) 王宗昱、李四龙等编《中国宗教名著导读(佛道教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 周叔迦《牟子丛残新编》 曹虹《慧远评传》 许抗生《僧肇评传》 郭朋《坛经对勘》 方立天《华严金师子章校释》 G本体论研究 Studies

《独步天下》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独步天下》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天下体系读书笔记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 制度哲学导论》读书笔记 一、出处 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 二、《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的研究论述 赵汀阳,广东汕头人,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重要研究政治哲学,伦理学和存在论。著有《论可能生活》、《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学》、《每个人的政治》、《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等。 ------关于《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的主要 内容 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赵汀阳的《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的主 要内容; 二是其他学者对于赵汀阳这本书做的相干评价,也便是参考阅读文章。本书的 第一大部分作者主要从导论、上篇和下篇来论述本身的看法。首先,导论部分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的世界观”讲起。作者以“重思中国”或者“重构中国”的意义、分析框

架和方法论和天下理论的政治题目,三方面逐步从思考“重构中国”的意义的小点开始慢慢过渡到如何思考天下体系的题目上来。其次,上篇以“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为大标题开始讲起,作者阐述了“帝国”与“天下”是不克不及苟同的,作者要讲的“天下体系”是以天下为观点的,而“帝国”只是基于民族国度的层面讲起的。接着作者先从“天下”理念为第一小标题,以饱满的或完备的世界概念、天下体系:世界尺度和永恒尺度、“无外”原则、分析单位及其后果制度最大化问题以及作为完成式和作为使命的世界、不完美的帝国实践和“礼不往教”原则的七个小点开始讲起。 第二部分以天下理论与当代问题的相关性为小标题,分为联合国模式、现代游戏和遗弃天下三部门。最后以结论:世界还不存在为标题举行论述,从罗马模式、大英帝国模式、全球化帝国主义就是美帝国主义模式和天下模式四方面论述。最后,下篇“天下”概念与世界制度的哲学分析也是以世界仍然是一个非世界、天下观点与世界尺度、政治知识的理由、以天下为核心概念的世界政治哲学框架和与当代问题的相关性五方面举行的叙述。 本书的相关阅读是对于作者天下体系看法的一些争论见解,可谓是本书内容不同于别的书的一大特色亮点。其中包含了美英法意和我国各学者的差别看法,内容也是值得一看。 三、分析与评价 ------天下体系对解决全球问题的参考 我们知道在理论框架层面,中国是按照“天下---国---家”的排序来思索政治题目的。而对于西方国家在他们的政治级别中就没有“天下”这一词,国家(民族)是最大的政治单元了。

哲学导论 期末复习大纲全!!

哲学导论期末复习大纲全!! 1、在世是人最基本的状态 2、世界的含义 3、人的在世与其他事物的不同 4、人体悟自己存在的渺小和短暂 5、只有人能认识到自己的有限 6、人通过自己的思想和实践追求伟大与不朽二,人把握世界的方式 1、神话 2、宗教 3、常识 4、艺术 5、科学三,哲学的诞生 1、哲学源于惊讶 2、哲学惊讶的两个条件(1)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而是出于对真理的自由探索(2)必须是对普遍性问题的惊讶第二讲哲学史现世的智慧一,哲学史对智慧的追求 1、哲学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知识而是智慧(1)智慧是对知识的态度(2)智慧是一种获得知识,把握世界的方法。(3)智慧更侧重于对世界质的把握,更有恒久的魅力(4)智慧具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

2、哲学不仅是智慧之学,还是追求智慧的行动(1)“爱智慧”中“爱”的含义(2)哲学不等于智慧本身,而是对智慧永远的追求(3)哲学最为核心的行动是获得真理二,哲学追求的是大智慧 1、哲学和其他学科在追求智慧上的差别在于: 2、哲学智慧之“大”首先体现在其研究对象的广和深 3、哲学智慧之大体现在功能上(1)哲学的功能在于使人成为人(2)生活中大智若愚三,哲学是追求智慧的激情 1、哲学的“刻板”印象 2、激情驱动人们追求智慧 3、哲学对于智慧追求的激情是一种建基于爱,体现为关怀与牵挂的激情 4、激情是哲学事业一以贯之的保障 5、哲学的激情是冷静的激情四,哲学是智慧的生存境界 1、何为境界? 2、哲学所追求的境界是一种人与世界的贯通 3、智慧的境界需要实践的磨砺 4、领悟智慧的生存的境界也需要一定的哲学修养 5、哲学对日常生活的回归第三讲思想的功夫一,以思想的方式把握世界 1、哲学专门从事思想的工作 2、哲学是思想中把握的现实

北大西方哲学笔记修改稿

北大赵敦华教授《哲学导论》笔记 西方哲学导论 古希腊—中世纪 赵敦华主讲 第一讲前言 西方哲学史将讲授历史上的主要哲学体系,哲学思辩与论证的方法、训练思维的逻辑与规范、用语言进行较确切的逻辑与语意。课程内容大致分为: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德国哲学。 第二讲希腊哲学概论 一、希腊哲学的特点:(将希腊哲学与中国、印度哲学比较) 1,相同点:①都不是最古老的进化形态,脱胎于古宗教与神话。 ②诞生年代相近,即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 2,不同点:①从哲学与古代宗教、神话的关系上比较。 古印度:哲学与宗教未能彼此区分,以佛教、印度教经典为主。 古希腊:哲学与宗教有了比较明确地划分,以神为理性的化 身,批判“神人同形同性论”,自觉地与宗教划清界 线,有明显的非宗教性。 中国哲学:介于印度与希腊之间,对宗教敬而远之。 ②从表达方式上讲: 印度:以说教为主,但其中充满了思辩的论证思想,代表学 说是因明学,以因明学认证教义。 古希腊:以说理为主,以论辩、讨论为主来说明哲学道路。(理性精神) 中国哲学:在说教中说明道理,介乎二者中国,名家亦有论辩成就。 二、古希腊哲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 1, Physis = nature =自然指的是运动变化的原因 表达了古希腊哲学的思辩性,按亚里士多德所言,哲学起源于诧异。希腊人由于航海原因,对天相变化十分敏感,由此引发了对运动变化及其原因的思考。这一派哲学爱就被称为自然哲学家,这一派进而引发了后世的物理学的诞生。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是早期的天文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等。代表人物为泰勒斯(Thales)。 2, Arche =beginning =本原指的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的名称和代表古希腊人认为事物的本原决定了其发展与归宿,即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这样就可以寻找到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于本原的关注,反映了人类的心理需要。这种对本原的探索又可分成两类:①对自然本原的探索:②对社会本原的探索(中国古代的神话,如中国的三皇五帝的传说) 但二者差异之大,令人惊诧。①则体现了理性的光芒;②则看来较为荒诞,原因何在? 3,Cosmos =cosmos=宇宙指的是天地之间所有的事物的总体以及这引起事物之间的秩序。 4, philosophia= 哲学。指“爱智慧”。智慧指对于世界本原的思辩,“爱”即是沉思和静观之态度。是理性光芒的体现。 5,schale = spare = 闲暇由于希腊思辩要求静观性思维,故需要一种在闲暇条件下的思考。一方面哲学家在当时都属于贵族,但为什么希腊贵族要以闲暇去思考呢?亚里士多德提出贵族的特征是高尚,而贵族的高尚生活恰恰体现于(1)战争(2)狩猎(3)哲学思考中。希腊人的文明恰恰表现在诸如几何学、天文学等方面构成了当时而言的科学体系,特别是形成了以学院、学园为中心的理论中心。 第二讲早期自然哲学家 一、四派十家学说的本原学说 伊奥尼亚派:变化的一 爱利亚派:不变的一 毕达哥拉斯派:不变的多 元素派:变化的多 在古代希腊人那里,科学、知识、哲学是不分的。Espisteme(知识)= knowledge =science。早期希腊哲学就是知识的总汇,自然哲学家在当时又代表了早期科学家,如物理学和数学的角度来看待本原问题。数学:毕达哥拉斯学派 物理学:宏观宇宙学:伊奥尼亚派微观结构学:元素派 逻辑学:爱利亚派 二、伊奥尼亚派: 伊奥尼来是一地名,是东西文明的交融点,这一地区出现了最早的哲学家。1.泰勒斯:提出水是世界的本原。突破了神话的世界观。探讨自然的本原问题,强调观察思考,为早期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铺垫。泰勒斯对他自己的本原说进行了经验上的和理论上的论证。“水是万物的灵魂“,这里的灵魂就是万物能动的力量,他依据古动脉人的宇宙世界观的图式进行了宇宙世界观上的思辩式的论证。泰勒斯同时承认水的运动和变化转化。 泰勒斯以水为本原,主要强调万物之本来面目和运动变化的原因与力量就是水。 2.阿那克西曼德:以“无定”(Indefinite)为本原。“无定”类似于中国《易经》中的“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也类似于印度“五大”(地、水、火、风、空)中的“空”。他为了保证万物性质转化的逻辑上的可能性,故提出“无定”本原说。“无定”中包含了无尽的彼此对立的属性,经过分化才形成各自的特性,而万物之灭亡也就化归于“无定”。 3.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本原必有一定的形象和属性,认为“无定”的分化转化理论不圆满,同时也认为本原也不能像水那样具有有限性。故而他认为本原应当有一定属性同时又兼具无限性,提出了“气”本原说。 这一时期哲学传统中体现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在探索趔问题上表现了极大的执着精神。 4,赫拉克利特: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伊奥尼来派的资料,尚有不少残篇传世。提出了“火”本原说,以火的剧烈性来论证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源。他提出“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又在一定分寸上熄灭。这种“一定分寸”即“逻各斯”(Logos)可以说开创了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源流。Logos相当于“道”,本义是话语。Logos : ①word ;②reason理性③规律(客观的)。他以理性的客观规律来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始终。Logos体现了变化事物背后的规定性与不变性,还因为这种logos使事物处于变化中,使万物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即是他物又不是他物,这样万物处在无尽的运动变化过程中。 三、爱利亚派 1,克塞诺芬尼:划清了哲学所探计的最根本的原则,与宗教崇拜的神的区别,开创了西方哲学学风传统。 2,巴门尼德:提出了本原“是者”(being)必须参照becoming。Being和becoming的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巴门尼德从语言中指示的对象为Being,表征了一个最宽泛的指示一个最宽泛的对象范畴,有人把being译为“存在”,但存在只是being的一个属性方面。作为逻辑抽象的being超越了时空,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存在。Being代表了形式逻辑的成果,becoming则代表了辩证逻辑的成果。 巴门尼德还强调being是一种不变的一:①不生不来;②静止不动;③唯一性:是者的逻辑意义是不会有改变的。如A is B,C is D,尽管A不同于C,B也不同于D,但是这二句中的“is”反映的是者状态是唯一的,表述功能是一样的,表达了逻辑状态与逻辑原则的普遍性唯一性规范性。 巴门尼德是从逻辑和语言的角度推理这种“是者”,巴门尼德的观点与科学实 证的思想相去甚远。逻辑与科学的关系是必然性与可能性、应然与实然的关 系。特别是在科学尚未发展起来的时候,逻辑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必然 性就是一切可能性的总和,是对一切可能性的穷尽)。而这种逻辑诞生就为成 就一套科学的体系提供了可能性。巴门尼德就是最先将逻辑与物理相联系, 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比巴门尼德和德谟克利特,在本源表达上是being和becoming的区别 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区别,而西方哲学则是主要沿着being的道路前进宾。而 相反地,中国哲学则比较强调“生”(becoming),同时,巴门尼德那里本原 是being,是逻辑的考虑而这种“是者”是一切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现实性 与可能性尚未分化明显时;being也作为一切现实性存在的。而对于nonbeing 是代表了一切不可能性,是无法被思想的、无法被表达的。但是由于巴门尼 德混同了物理与逻辑、现实与可能,也就在其学说的内部产生了混淆与矛盾。 如:being到底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是时空内的,还是时空之外的?巴 门尼德用逻辑的角度分析推理世界的本原,却不得不以物理学的观点来描述 being作为本原的特征。这样就容易造成不一致的地方,总之,巴门尼德就 是以逻辑的观点看待物理世界。 3,芝诺悖论:论证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以归谬法来制造运动的悖论。 多的悖论。这种归谬法即:A→非A 悖论之(一):运动必须达到目的地→永远无法达到目的地(二):运动的 快慢,快大于慢→快者追不上慢者 (三):飞鸟之影,未尝动也动者非静→动者实静(四):1→1/2 四、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理由:1,数学的规定性要比物理规定性更加普遍 2,几何与数字的对应性,一切几何体都可以还原为数字。社会的现 象与数学的数字相对应,可以归结为数字。 毕达哥拉斯之所以提出数本原说,也与其哲学观(哲学是追求和谐的学 问)有关,而这种和谐主要是数字的和谐,这样音乐与哲学的作用是净化人 的心灵。发现和谐,使毕达哥拉斯不仅作为一种哲学派别出现,同时也可以 作为宗教的派别的身份的出现。 五、元素派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从微观角度解释世界本原 1,“根”四根说(恩培多克勒)爱、恨 2,“种”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种子:可感性质的最小单元。 提出了心灵(nous)的概念(mind,心灵,intellect,理智)与万物相分离 的纯粹的不可见的能动的东西。在他之前有灵魂(psycho-soul-灵魂)的概 念,而这种灵魂并非是单纯精神世界的,而是泛指一切组成世界的能动力量。 灵魂存在于万物的内部,与万物不可分割。 3,原子论原子(atome)是充实而不可分割的,是通过推理得到的结论, 更加看重常识经验。以空隙来理解运动,空隙就是虚空,他们又回归到了赫 拉克利特的学问主题。遵循了科学的简单性原则,不到必要时不作过多的假 设的。原子的性质取决于:①形状不同;②位置不同;③顺序不同。以原子 在虚空中的无序的旋涡运动,以偶然的运动结果解释万物生成消亡的必然性。 第三讲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 一、智者运动的兴趣与学术风气的转变 由自然转向人事。苏格拉底在研究自然之后,对自然哲学进行了批评、 认为以研究自然来解决本原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他也认为一切自然哲 学家目的亦不明确。他认为智慧都是人事处理中所表现出的技能,而非为了 智慧而智慧,走出了思辩哲学的范围。 智者指的是最早的一批教师,他们把智慧当作一种说话的艺术,智者表 现为话语的风度优雅、举止有态,特别表现为雄辩,这也与雅典政治体制的 需要有关系。故而在那个时期,修辞学、论辩术尤为风行。在这批老师中, 苏格拉底传授知识时,从不像智者那样去收费。因为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所教 授的并非智慧,他自己只是教青年人以同样的态度去追求智慧。而智者则以 教授智慧为职业来挣钱,而学生也是以能胜讼为目的,这些人都是以智慧为 炫耀的。这种态度与苏格拉底的态度大相径庭。普罗泰戈拉提出:①一切事 物都有其相反的一面;②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个人感觉为尺度)。体现了智者 学术特点:①怀疑主义;②相对主义。这一时期的思想一方面针对于自然哲 学家,另一方面针对于一切旧的习俗,动摇了旧思想,旧习俗,同时帮助了 新思想的形成。但他们的这些思想对于哲学的发展而言却是有害的,失去了 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的动力。 苏格拉底厌弃智者的诡辩和用来炫耀的智慧。在《柏拉图对话集》中的 《申辩篇》中强调了哲学的精髓:①热爱智慧;②言行一致。苏格拉底坚信 一个原则:“德行就是知识”,他坚信存在着确定的知识,而原则也不能怀疑。 在这方面苏格拉底走出了智者的怀疑主义,这样,苏格拉底就在倡导一种知 行一致的风气。一个人一旦认识到某一知识的好,就会必然地身体力行去实 行的,这即是德行。苏格拉底又从另一方面提供论据,即:“无人有意做恶”。 因此苏格拉底不太关心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关心道德问题,而且苏格拉底一 生都没有著述留世,这与孔子十分相似。但他毕竟把知识与德行联系起来强 调用理性却把握善。在方法上,苏格拉底认为有效的研究方法即交谈对话, 苏格拉底把之比喻为“助产术”:①交谈:探计智慧的人恰恰是自己认为没有 智慧,就如助产人自己不生产一样,只是帮助真理出现;②对话中的提问者 必须有高超的判断力、帮助人进一步接近真理,就如助产人对于胎儿状况的 判断一样;③对话中的回答者,不得不一再修订自己的学说,这是一件十分 痛苦的,如同临产之苦痛。这样在对话中,可以使真理在人的心灵中逐渐地 展现出来。因此,真理是无法传授的。苏格拉底的教学可贵之处在于:①教 育人以一种方法,给人一种研究思路。②强调主体自己去认识真理,真理 (aletheia)原意是“解蔽”,这与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真理之真理 观有关。只要强调解蔽就可以了,这也是苏格科底反对自然哲学家向外部世 界去寻求趔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认为真理就在于人的心灵之中,也正是由苏 格拉底开始使哲学研究得以转向研究人的内心世界。 第四讲柏拉图哲学 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品格力量,以思想指导政治,以哲学反对智者 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追求真理的确定性,希望以之扭转和改变被智者带 坏的国家政治,柏拉图借助神话、对话表现哲学思想,使哲学思想形象化。 苏格拉底摆出“认识你自己”的原则,但却未能明确地解说:为什么真 理会存在于心灵当中呢?为什么在心灵中会存在普遍的真理呢?柏拉图则为 真理寻找到了一个外在的存在依据,众多的心灵对应于同一现实或事物,这 是一种理念的存在,理念即Idea或Form,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伟大成果。柏 拉图对于理念世界的论证,源于“同类相知”理论,即“相似的能力认识相 似的对象”,如以理智(intellect)去认识理念对象(intelligible);感觉 (sensation)认识感性对象(sensible)。柏拉图承认感性世界正如赫拉克 利特所看到的那样,是充满了运动变化,在可感对象中充满了becoming的状 态,而对这引起可感对象的见解即是意见。而在理智世界中所看到的真理与 理性是确定不变、永恒存在的,这些可知对象充满了being的状态,对于这 引起可知对象的见解即是知识。但柏拉图并不完全否定意见的价值,在传统 的是、非的“两分法”的基础上,柏拉图则发展出了是、非各半的中间状态, 即产生了“三分法”。 洞穴的比喻 苏格拉底提出讨论的“谈话”的方法,但没有说明这种方法能够生效的 原因,即缺少方法论的依据,柏拉图则为这种方法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以 灵魂的学说来支持这种方法。 苏格拉底认为“善就是知识”,而柏拉图则采用了德性三分法:智慧、勇 敢、欲望,以三种德行对应于三种不同的社会阶层,智慧、勇敢后来成为西 方社会中“四主德”的两个。 第五讲亚里士多德哲学 亚的体系包括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和艺术。理论体系包括第一哲学、数 学、物理学。实践体系包括政治与伦理学。艺术节,主要是语言艺术,包括 修辞学和诗学。柏拉图以数学几何的方法、文学的气质去构建自己的体系, 而亚则以逻辑学的方法、思辩的气质构建自己的体系。 一、物理学 “自然”万物运动的原因,结合了运动与本原的两个方面,以质料、形式、 缺乏为本原构造运动,“以一种已有的形式问一种应该有但尚未实现(缺乏) 的转化,涵盖了数量、形式、移动等运动方式,表达了“现实”与“潜能” 的关系,因此“现实”与“潜能”是物质运动的两大本质。而在运动因素与 原因上,亚又提出“四因说”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目的因 是亚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即“缺乏”是实现潜在的趋势,强调了万物内在 本质上的特征,是与“必然性”联系在一起的。在讨论位移问题时,亚提出 了“位置”的概念(万物的界限),这样空间要领在亚那里就没有关系了,将 “空间”特征的“位置”概念溶入了万物本身是万物的一部分属性,这样“虚 空”的概念在亚那里就没有意义了。位移反映了万物之间位置的侵占性,而 且也就必然地走出圆周运动的概念,才可以填补万物原来的位置。同时又以 “自然位置”来解释万物位置上下、轻重特征,同时以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 分别为完善的运动和完善的运动。 二、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本义是“物理学之后”。其含义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由讲课先后 顺序,二是按照深浅程度。亚提出了世界本原的“是者”概念,对这一概念 的理解可以由逻辑学与物理学两种途径来理解。亚反对辩证法,提倡是者的 逻辑学意义,特别是直接判断的作用。以一个实体和九种属性构成了十个范 畴,而“是者”的核心属性就是“实体”,指代的是万物本身,这是万物本身 最源初的状态,也可以说“实体”就是“个体”,是一种“实指概念”。是者 的表达方法:①S是P(属性)②S is S。 There is S.③S是df(定义) df是S。这不同于“S是P”,因为不可 以将P与S互换位置。P(属性)是依附于主词S,因此实体又是形式。 在物理学角度,以质料与形式的角度去理解运动的实体,运动的物体即 是实体,而实体亦有等级,质料成份越少,形式成份越多,实体层次越高; 反之,实体层次越低。低级实体的形式是上一级实体的质料,实体大致分为: ①运动的可朽的;②运动的不朽的(天界);③不运动的不朽的(第一推动者), 在终点是纯形式的实体,即第一推动,它是以精神的力量(思想的思想)推 动世界的运动,这也是神的概念(①纯形式;②思想的思想;③第一推动者), 这也是最高的统摄原则。 形而上学是对两条路线的延续,一条是物理学,一条是逻辑学。如对“是 者”的探讨,“是者”并非是一种纯粹的逻辑的概念,但以逻辑、语言的角度 对“是者”的理解是较易为人所接受的,“是”(being)代表了印欧语系的语 言逻辑,而赫拉克利特的逻辑反映了“becoming”式的辩证性思维,而巴门 尼德则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探讨的,但他并非自学地从逻辑角度探讨的。他作 了一个大前提:每个词都与一个具体的意义相对应的,或者说,词必是有意 义的。而柏拉图则总结赫、巴二人学说,以分有说,使万物包含了两个对立 的矛盾一对理念,调节了二人的冲突。而亚里士多德则建立了逻辑学的构架, 总结了“是”be的三种含义:①判断之联词;②指称主词自身;③定义的联 系与对应。由此出发,亚里士多德则总结实体的三大概念属性,特别是“是” 的第②种含义是体现了“存在”的概念;而第③种含义中则体现了“本质” 的概念。由此,西方哲学中的“存在”与“本质”的概念就出现了。而“是” (be)之有意义在于它与万物相对应。这样,亚之功绩在于开创了一个哲学 的新时代,指明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即“是者”(存在与本质),同时也限定 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哲学研究的方法――逻辑学,这样,在形而上学体系 中,直到黑格尔之前,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形式逻辑为主,而至黑格尔才把辩 证法引入形而上学的体系,在划分了知识体系的等级中,也造成了本质探究 中的等级,至高者为“神”,与之对应的最高知识即“神学”。 三、灵魂学说 该学说包括了两大分支:①作为自然哲学(物理学)的一大分支;②作 为认识论。 在物理学中,亚作了等级的分类:无机物→植物→动物→人。而无机物 与。。。。。。(少一页) 的德性”,也排斥“不德性的快乐” 当然亚更强调“德性”,认为快乐主要还是与外部条件的关系更密切一些, 而德性所代表的是以实践的理性去达到至善的幸福,这里涉及到了人的思想 与选择的层面,这样德性又与理性观联系在一起了。 而中道观,这里讲的另一种理性的标准,以“过”为主动的恶,以“不及” 为被动的恶,而只有中道才代表了“至善”的标准,也可以说是实践理性的 标准。 五、政治学 “人在本质上是政治的动物”。认为人追求至善必须是在一个团体当中实现, 故必须有政治。对政体的评价也应用了中道思想,把政治学视为伦理学的延 伸。 第六讲伦理化的哲学向伦理化的宗教之转变 一,伊壁鸠鲁派,快乐主义 人生的三大障碍:①命运;②对神的畏惧;③对死亡的恐惧。 对命运的理解:以原子论作规定性的解说,原子的偏移与碰撞。 对神的理解:把神作为原子的运动 对死亡的理解:未死亡时死未来,死若至时自己岂能知 二、斯多亚派, 强化了命运观,以“LOGOS”解释命定论。 强调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命运及一切义务。 不动心。 三、怀疑派 强调不动心而获得幸福,以怀疑的理性对待独断的理性,从思辩的角度谁了 感性、理性都不能理解和掌握真理。 四、新柏拉图主义 太一→(流溢)→理智→(流溢)→灵魂→(流溢)→肉体(灵魂的质料) 善←(上升)←理智←(上升)←自我←(上升)←肉体(恶) 五、总结 以理性构造了伦理学的体系和框架。但以上四派混淆了人的理论理性与 实践理性。但以上四派对于少数人而方是清淡之资,但对于多数人而言是虚 伪之说教。 六、基督教哲学:强调实践、实践哲学以及实践结果。在长期的碰撞冲突中, 基督教哲学取代了古希腊哲学。尽管从外部条件与内容差别上看,两种文化 之成败系于基频教之尚于伦理,恰可满足时人的道德追求和实践需要,基督 之“爱”的戒律,爱人爱神之真,这种爱超脱了血缘关系。爱是爱那些弱小 者,以最慈于弱者之法去理解人与人的伦理实践。 第七讲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神学连结了古希腊哲学与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的两大时期,中世纪 神学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开创了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