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训练导学案

合集下载

《写作__说明的顺序导学案》

《写作__说明的顺序导学案》

《写作__说明的顺序》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导学案,学生将能够掌握写作说明的顺序,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导入引导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写作说明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写作形式。

无论是写作一篇说明文、操作手册,还是写作一篇实验报告,都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确保读者能够清晰明了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那么,在写作说明时,我们应该如何安排内容的顺序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二、探究讨论1. 了解写作说明的定义及特点写作说明是一种表达性强、逻辑性强的写作形式,主要目标是向读者传达特定信息或指导特定行为。

在写作说明时,作者需要清晰明了地陈述事物的特征、性质、过程或方法,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并按照作者的意图进行操作。

2. 探讨写作说明的顺序在写作说明时,安排内容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组织:- 确定写作说明的主题:明确写作说明的中心思想或内容。

- 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性质:描述事物的外观、结构、功能等特点。

- 揭示事物的过程或方法:说明事物的操作步骤、实施方法等。

- 提供相关例证或实例:通过具体案例或实例来加强说明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 总结归纳:对整个说明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提出建议或展望。

三、实践演练1. 请写一篇说明文,介绍如何制作一道简单的沙拉。

按照上述顺序安排内容,确保逻辑清晰。

2. 请根据以下提示,撰写一篇操作手册,介绍如何应用某款手机App。

同样按照上述顺序进行组织。

四、拓展延伸1. 请查找一篇实际的说明文,分析其内容顺序的安排,看看是否符合我们上述提到的顺序。

2.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思考在写作说明时,如何更好地安排内容的顺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五、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我们对写作说明的顺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应该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确保读者能够清晰明了地理解我们的意图。

希望大家能够在写作中不息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成为优秀的作者。

写作 学习改写(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

写作 学习改写(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

写作:学习改写(导学案)【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改写的常见形式及基本特点。

2.引导学生依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改写,把握改写的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明确改写前后文章的风格、角度、顺序一致等基本原则。

【重难点】引导学生依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改写,把握改写的基本方法。

【学习过程】预习案阅读九上课本142-143页,勾画相关语句,提炼要点,了解改写的概念、常见形式及要求。

学习案一、任务一:学习改写活动一:研读教材,认识改写阅读九上课本142页,勾画相关语句,提炼要点,了解改写的概念、常见形式及要求。

1.什么是改写?2.改写,可以改什么?什么是不能改的?(1)改(2)(3)改写(1)不改(2)活动二:比较阅读,探究方法1.对比改写文章【乙】与原作《枫桥夜泊》,说说你的发现?【甲】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安史之乱后,张继流落江南。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

即景有感,便使写下了这首小诗。

这首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此外,这首诗也将诗人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忧虑之情充分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乙】已经是三更半夜了,淡黄色的月亮渐渐地落了下去。

黑沉沉的夜,仿佛无边的浓墨涂在天际,连星星的微光也没有,满天都是白花花的霜。

“哇——哇——”乌鸦也都归巢了,声音是那么凄凉。

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心中充满了愁绪,此时陪伴我的只有江边的枫树和船头时隐时现的渔火。

家乡的亲人,你们在做什么,日子过得好不好?恍惚间,两个熟悉的身影似乎出现在我的眼前,可是一伸手,他们都不见了……泪水从我脸上滑落下来……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还在那里悄然而立。

“当——当——”寒山寺里的钟声敲到了我的心田。

这凄凉的声音,仿佛是亲人在呼唤着我回家……示例:改写文章是改变了,把改写成了。

七年级上册单元写作导学案《如何突出中心》

七年级上册单元写作导学案《如何突出中心》

七年级上作文导学案 :《如何突出中心》【学习目标】1.学会围绕中心,合理选择材料。

2. 学会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来凸显中心,能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表达情感。

【学生活动】活动一: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它与我们形影不离。

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试试将你想到的填写在下图中。

活动二:同学们,你们一定都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其中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你的思考。

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列一份提纲。

我是 书包 我和书包 我的 书包 书包 走出校园确定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叙述详略得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全文,点出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实践】以活动二列的提纲为基础,写一篇小作文。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开头方法导学案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开头方法导学案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开头方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记叙文写作要力求做到开头简洁、新颖、有美感。

2、在写作中做到开头、结尾的呼应。

3、运用恰当的方法写好记叙文的开头预习导学(10分钟)课前自主学习人之美,先显露于头部面貌,头部美了,才会吸引旁观者坚持看完整个身躯,所以头部之美,才是关键。

一篇好文章的开头就如“美人之首”,开头写得好,则已拴住了读者的心,牵着了读书的鼻,吸引其往下看文。

古人言之:“文无定式”,然又有式可循,文章类型有异,开头写法亦有所不同。

以下所述十式,均为记叙文开头好的招式。

[方法指津](一)、好的作文开头应做到:一简、二新、三美。

1、所谓简,就是开头力求简洁明了,不罗嗦重复。

如: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夏之绝句》)2、所谓新,就是开头不落俗套,新颖别致。

3、所谓美,就是开头力求给人以美感,让人能够得到美的享受。

要达到这种效果,往往需要用形象的描写、优美的抒情或恰当的修辞手法。

透过窗口,我看到槐树花又开了。

开得依然那样洁白、晶莹、清香。

(《槐树花》)(二)、开头技巧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即在文章的第一段开篇点题,或点明题目,或点及中心,使文章不拖泥带水,不转弯抹角,而是简洁明快、单刀直入。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等的描写点题;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头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进入主题。

如朱自清的记实散文《背影》是这样开头的:“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便是开门见山:“我”思念父亲,最难忘怀他的背影,它凝聚着父子间深厚、真挚的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着全文。

二、巧设悬念,欲擒故纵。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卖关子。

“欲说还休”,巧妙地埋下伏笔,设下悬念,能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要往下揭开谜底,一睹为快,故能引人入胜。

如习作《“常胜将军”生死传》一文开头如下:“这常胜将军是何许人也?别忙,你且听我慢慢道来……”这一开头很新颖有味,颇能吊人胃口,然后再自然引出下文“常胜将军”生的威风,死的悲壮,并悟出一个道理“凡事都要慎重,来不得半点浮躁。

写作学会记事(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学会记事(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学会记事》导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注意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3.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做到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重点难点】1.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注意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做到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读教材抓要点阅读教材,把课本强调的重点内容画在书上,说一说你从中获取的信息。

1.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学习、训练。

2. 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和。

事情的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

3.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感情,分享体验,因此,还要学会写得。

,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

二、探究案★任务二:夯基础知技法技法一:抓住要素叙写清楚1.阅读《散步》一文,梳理记事要素,填写下表并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2.阅读《秋天的怀念》,圈画文中表示时间、地点的语句,填写下表并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技法二:聚焦矛盾写出波澜1.试着填写下列表格,看《散步》如何聚焦矛盾,把事件写出了波澜。

技法三:添加细节叙写具体1.阅读《秋天的怀念》片段,看作者如何添加细节,把当时的情景叙写具体的,再说一说你的探究发现。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明确:选段写“我”双腿瘫痪后,母亲鼓励“我”好好儿活一事,运用细节描写,使事件更加具体。

《习作_围绕中心意思写导学案》

《习作_围绕中心意思写导学案》

《习作_围绕中心意思写》导学案《习作:盘绕中心意思写》导学案导学目标:1. 理解“盘绕中心意思写”这一写作技巧的意义和方法。

2. 能够通过练习,熟练运用这一写作技巧,写出具有中心思想的文章。

3. 提高写作能力,增强表达能力。

导学内容:在写作中,盘绕中心意思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巧。

它要求我们在写作时,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盘绕这其中心思想展开文章的内容,确保文章的主题鲜明,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导学步骤:第一步:理解“盘绕中心意思写”的观点盘绕中心意思写,就是在写作时,要将文章的重心放在一个主题或中心思想上,所有的内容都盘绕这其中心展开,不离题,不偏离主题。

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有条理,更加有力量。

第二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写作之前,起首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想要表达一个观点、一个感受,还是想要传达一个信息、一个故事。

只有明确了中心思想,才能更好地盘绕它展开写作。

第三步:盘绕中心思想展开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要始终牢记文章的中心思想,确保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都与中心思想相关联,都为中心思想提供支持和论证。

避免在文章中出现无关内容,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完备性。

第四步:总结归纳中心思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要对中心思想进行总结归纳,强调文章的重点,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同时,也可以通过总结归纳,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练习题目:请写一篇以“勇气”为中心思想的文章,盘绕这一主题展开写作,表达自己对勇气的理解和感悟。

写作要求:1. 文章要求800字以上,结构清晰,表达流畅。

2. 要求盘绕“勇气”这一中心思想展开写作,避免无关内容。

3. 注意段落间的过渡,确保文章的连贯性和层次感。

4. 结尾部分要对“勇气”进行总结归纳,强调文章的重点。

导学反馈:通过本次导学,你是否对“盘绕中心意思写”这一写作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练习中,你是否成功盘绕中心思想展开写作,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在以后的写作中,你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这一技巧,写出更加有力量和说服力的文章呢?希望你能不息练习,提高写作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

(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导学案+课后作业

(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导学案+课后作业

议论文写作训练导学案一、作文材料(2018届扬州市三模)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理所当然的,也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一种负担。

二、审读及立意指导1.审题一:抓住核心概念2.审题二:逐句解读材料3.稳妥立意4.寻找切口三、素材运用:1.论名声[德]叔本华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得名声。

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

两条大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

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一时,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可历千秋而长新。

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流传后世。

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举例来说,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其影响一如他们生时。

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

比如,战功的评定,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证人的证辞,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即使果然在场目击,他们的观察报道也不一定都公允。

以上所说的是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平衡。

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

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

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

此外,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内容愈深奥,批评愈不易。

通常,没有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靠立言而得的名声,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

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

任务三:新闻写作(导学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任务三:新闻写作(导学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任务三:新闻写作》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要素、特点及种类,学会写作新闻并尝试修改。

2.把握新闻写作的要求,学会选择合适的新闻文体进行写作。

3.制作报纸版面或新闻网页等,培养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1.了解新闻的要素、特点、种类及其写作要求,尝试选择合适的新闻文体进行写作。

2.尝试制作报纸版面或新闻网页等,培养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知识回顾知识卡片一:消息是迅速、简要的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

消息最大的特点是迅速及时、真实客观。

知识卡片二:消息六要素:即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消息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必不可少。

写作指导(一)确定好标题1.新闻标题的形式新闻标题有哪些形式?试举例。

新闻标题常见的有主题(正题)、引题 (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标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标题:揭示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标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举例:此风不可长(引题)南京万元宴席(正题)——外商国人不可攀比(副题)2.新闻标题的特点(1)读一读下面的新闻标题,说说它们强调了什么要素?标题1:各方强烈反对日本政府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标题2:“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山队员成功登顶标题3:文旅局长短视频出圈标题4: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核心要素:何事(2)请从修辞角度说说这些新闻标题吸引人的原因。

标题1:幸福慢车,致富快车(对比、对偶)标题2:今日金星“约会”峨眉月(拟人)标题3:按下农村污水治理“快进键”(比喻)标题4:高职教育要“眼中有人”(化用成语)3.新闻标题的拟写请为下面的消息拟写一个标题2022年8月8日是我国第14个“全民健身日”。

与以往不同,今年以来线上掀起一波全民健身热潮。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副司长高元义日前表示,今年4月底开展的全国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已有700多万人直接参与,浏览量达几十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训练导学案(一课时)
一、文题:
一件小事
二、目标要求:
1.通过这次写作训练,提示学生要热爱生活,抓住生活中的点滴事件,培养自己天天向上的情操。

2.继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结合题意,打开思路。

3.小事表现大主题,结构上前后照应,运用对比手法,要有心理描写。

三、审题指导:
1.题意:
这个命题有三层意思:一层是“事”,告诉我们这是个记事的题目;二层是“一件”,三层是那个“小”字。

“小”这层处于关键位置,我们俗称“题眼”。

“小”,有两方面要求:一是事件本身要小,二是还得有一定的意义才行。

2.难点:
①场面要小。

事情发生的地点,不得追求热热闹闹的大场合。

公园里搞划船比赛呀,礼堂里迎新年大联欢呀,场面太大了。

要着眼于家庭室内,街头巷尾,校园一角。

小事么,自然应在小的场面中进行。

②人物要少。

既然是事件,当然得有人物出场。

只写“一阵风吹过,两片树叶落下来”,那怎么行?小事,出场人物不可太多。

全家几辈人凑在一起给太奶奶祝90大寿,乱;全班人参加搞卫生大扫除,多。

小事中的人物,独角戏可以,两三个为宜。

③时间要短。

有的事件,时间拖得长,一小时,几小时,甚至一整天,那很难算是小事。

小事,节奏也要快,要在短时间内完成。

跟妈妈去一趟百货大楼,得一两个小时吧?记全校运动会,得半天吧?这都不符合小事的时间要求。

一般地说小事;两三分钟内解决问题最好。

④情节要简。

以简明的情节交代问题,这是小事四点要求中最为关键的一条。

写去同学家玩,见那缸小金鱼很喜欢,自己很想要。

那同学看出来了,给了两条,这就行了。

至于人家那一大缸金鱼是从哪儿弄来的,自己有了这两条小金鱼又如何养它,不要东拉西扯。

简明的情节,反而能使小事的中心表达得更突出。

四、范文:
一件小事
鲁迅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

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

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

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

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

伊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

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

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

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
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

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

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

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

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

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

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

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
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五、学生活动:
活动一:阅读鲁迅《一件小事》,思考下列问题:
1.主要人物是谁?中心事件是什么?
2.运用对比手法是本文的特色之一,文中主要有哪几组对比?每组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对比一:对比二:
对比三:对比四:
3.前后呼应是本文的结构特色,把结尾和开头相呼应的句子找出来。

开头:一件小事至今忘记不得。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头: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心理描写的语句。

5.本文主题是什么?找出文中深化主题的语句。

(自主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概括→派代表全班展示→其他同学补充)
活动二:学习鲁迅《一件小事》的写法,以“一件小事”为题拟一个写作提纲。

一件小事
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次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体层次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次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每组推荐一篇班级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