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第十三周家庭作业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家庭作业草稿纸教案 幼儿园作业教案

幼儿园大班家庭作业草稿纸教案 幼儿园作业教案

幼儿园大班家庭作业草稿纸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

2. 帮助幼儿通过家庭作业,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复习。

3. 让幼儿在家庭作业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家庭作业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在家庭作业中保持专心和耐心。

2. 如何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幼儿的家庭作业。

四、教学内容1. 了解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在幼儿园大班,家庭作业是老师与家长共同配合的教育方式。

通过家庭作业,可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复习,培养幼儿的独立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幼儿需要认识到家庭作业的重要性,把家庭作业当做一个学习的机会和方式来对待。

2. 培养幼儿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的能力在家庭作业草稿纸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任务给幼儿,例如画图、涂色、认字等。

通过这些任务,培养幼儿的专注力、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也可以在家庭作业教案中提醒家长,在幼儿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但不要代替幼儿完成作业,让幼儿自己动手完成。

五、教学过程1. 家庭作业草稿纸发放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向幼儿发放家庭作业草稿纸,并告诉幼儿这是一次很重要的学习机会,希望他们能够认真对待。

老师也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告知他们关于家庭作业的目的和重要性,让家长能够正确对待幼儿的家庭作业。

2. 指导幼儿完成家庭作业在发放家庭作业的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幼儿明白自己要做的任务,并且告诉他们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

3. 家长配合老师在家庭作业教案中可以强调家长的配合和指导,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幼儿的家庭作业,在幼儿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但不要代替幼儿完成作业。

4. 检查和讲评在下一堂课或者课后,老师可以对幼儿的家庭作业进行检查和讲评,表扬完成得好的幼儿,并对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总结通过这样的家庭作业教案设计,可以让幼儿从小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复习,提高学习效果。

大班综合活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教案

大班综合活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概念,知道它们与食品安全的关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带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包装袋、商品宣传册、笔记本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环境,便于幼儿观察和思考。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带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包装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食品包装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吗?”2. 讲解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概念:教师详细讲解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含义,让幼儿理解它们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3. 情景模拟:教师创设情景,让幼儿扮演消费者,模拟在超市购买商品时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过程。

4. 小组讨论: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在购买商品时如何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确保食品安全。

5. 分享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家里的食品,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了解家人是否注意食品安全。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创设中,设置“食品安全角”,展示幼儿和家人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照片、画作等。

五、活动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提出意见和建议。

3. 共同讨论如何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六、教学资源1. 食品包装袋:收集各种带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包装袋,以便在活动中展示给幼儿。

2. 商品宣传册:收集一些商品宣传册,上面包含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信息,供幼儿观察和参考。

3. 笔记本:准备一些笔记本,以便幼儿在活动中记录重要的信息。

4. 视频或图片:收集一些关于食品安全和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视频或图片,以便在活动中播放和展示。

七、教学方法1. 实物展示:通过展示带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包装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这些数字的含义。

幼儿园大班周小结20篇简短(精选10篇)

幼儿园大班周小结20篇简短(精选10篇)

幼儿园大班周小结20篇简短本文将为读者介绍20篇幼儿园大班周小结,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大班班级日常学习情况。

1、本周,我们继续学习生活中的规则,如排队、讲礼貌等。

孩子们已经开始逐渐培养起遵守规则好习惯。

2、这周我们进行了一次户外秋游活动,孩子们发现了许多不同颜色形状的叶子和小动物,还学习了防范意外事件的知识。

3、本周我们在语言教学上注重了练习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看到他们每天在对话和互动中进步,很开心。

4、经过近期科学教学的学习,孩子们对一些动植物和物品的认识更加深刻了,课堂互动也更加活跃。

5、本周我们开始进行“体育运动周”,进行了各种有趣的体育游戏,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增强了同伴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6、本周我们在游戏中学习,以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像加减法、几何形状等。

7、这周孩子们进行了艺术绘画活动,他们都很积极,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8、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给家长们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包括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睡觉和吃饭等。

9、本周我们关注孩子们的英语语言教育,经过与美国老师的互动学习,孩子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得到了提高。

10、在科技教育方面,我们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了计算机和互联网。

11、本周我们在课堂中设置了一些小测验,帮助老师们了解孩子们对开学以来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教学计划。

12、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着重讲解了有关小孩子行为规范的课程,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13、本周我们积极参与了家园合作活动,与家长们一同举办了一场益智游戏和亲子运动会,家长们的热情也感染了孩子们。

14、在音乐教育方面,我们向孩子们介绍了各种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方法,希望能够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

15、本周我们进行了手工创意活动,孩子们绘制和制作出许多有创意的小礼品,表示他们的心意和对家人的关爱。

16、在劳动教育方面,我们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家务劳动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生活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认识田字格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认识田字格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认识田字格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的构成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的构成和特点。

难点:让幼儿能够自主操作,发现田字格中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田字格卡片、汉字卡片、画笔、画纸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田字格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田字格的名称。

2. 讲解:教师讲解田字格的构成,让幼儿了解田字格的特点。

3. 演示:教师用汉字卡片在田字格中进行演示,让幼儿观察并发现规律。

4. 操作:教师发放田字格卡片和汉字卡片,引导幼儿自主操作,尝试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知识点,强化对田字格的认识。

五、课后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中尝试用画笔和画纸画出田字格,并尝试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

2. 活动延伸:开展“田字格绘画比赛”,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对田字格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参与观察、讨论和操作。

2. 关注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是否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发现并总结规律。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以及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引导幼儿发现田字格中的规律。

2. 在活动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3.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八、教学拓展:1. 开展“田字格绘画比赛”,让幼儿发挥创意,画出自己喜欢的田字格作品。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引导幼儿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增进亲子关系。

3. 结合语文教学,让幼儿在田字格中书写诗句,感受汉字的美。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情绪纠错,情绪改善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情绪纠错,情绪改善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情绪纠错,情绪改善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情绪,并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情绪卡片:开心、快乐、生气、愤怒、害怕、悲伤等。

2. 情绪表情贴纸:笑脸、哭脸、生气脸、害怕脸等。

3. 白板或大纸一张,用于记录幼儿的情绪纠错。

4. 故事书《情绪小怪兽》。

三、活动过程1. 引入主题: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最近经历的情绪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

2. 情绪认知:向幼儿介绍情绪卡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每种情绪的特点和表现。

3. 情绪体验:通过故事书《情绪小怪兽》让幼儿体验不同情绪,并讨论如何处理不良情绪。

4. 情绪纠错: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在白板或大纸上画出自己的情绪,用情绪表情贴纸进行纠错,引导幼儿学会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

5. 总结分享:邀请每组分享他们的情绪纠错过程和心得体会,引导幼儿认识到调节情绪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情绪认知任务,记录一周内的情绪变化,并尝试找到合适的情绪调节方法。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情绪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情绪表达和交流。

3. 教学游戏:设计情绪管理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识别和调节情绪。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情绪表现,评价他们对情绪的认识和调节能力。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情绪管理的情况。

3. 作品评价:评价幼儿在活动延伸中的家庭作业和环境创设作品,了解他们在情绪认知和表达方面的进步。

六、活动准备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我们准备了一些活动教具和材料:1. 情绪角色扮演卡:包括快乐、悲伤、愤怒、害怕等不同情绪的角色扮演卡。

2. 情绪日记本:每个幼儿一本,用于记录每天的情绪变化。

3. 情绪管理海报:展示不同情绪管理和调节的方法。

4. 故事书《小熊宝宝的情绪日记》:通过故事让幼儿学习情绪管理。

幼儿园大班“亲情温馨”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温馨”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温馨”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对家人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2.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关心他人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

4.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家庭是由父母和孩子们组成的,家人之间要相互关爱、相互帮助。

2. 亲情的体现: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亲情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如父母的关心、照顾、陪伴等。

3. 分享与关爱:教育幼儿学会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玩具,关心他人的需要,帮助他人。

4. 语言交流: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

5. 动手能力:通过制作手工、绘画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亲情的重要性。

2. 角色扮演: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亲情之间的关爱和互动。

3. 讨论分享: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亲情经历和感受。

4.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制作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歌曲演唱:教唱有关亲情的歌曲,通过音乐的形式增强幼儿对亲情的感知和表达。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认识。

2. 关注幼儿在手工制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表现。

3. 听取幼儿的分享和表达,评估他们对亲情温馨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资源:1. 故事书籍:《亲情的重要性》、《爱的故事》等。

2. 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3. 歌曲CD:《亲爱的家庭》、《关爱他人》等。

4. 视频资料:有关亲情的温馨视频片段。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放置一些家人照片、亲情相关的装饰物等。

2. 准备故事书籍、手工材料、歌曲CD等教学资源。

3. 设计好教学活动计划和教案,准备好相关教学工具和材料。

幼儿园大班家庭作业指导手册 幼儿园家庭作业

幼儿园大班家庭作业指导手册 幼儿园家庭作业

幼儿园大班家庭作业指导手册随着幼儿园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家庭作业的开展,幼儿园大班家庭作业逐渐成为孩子学习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提高家庭作业的质量和效果,我们特编写了这份幼儿园大班家庭作业指导手册,希望能够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一、家庭作业的意义和目的1. 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庭作业是孩子培养自律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帮助他们养成按时、按量完成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

2. 增加家庭教育的亲子互动。

通过家庭作业,家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情况,促进亲子关系的密切交流和互动。

3.巩固和加深学习内容。

家庭作业可以帮助孩子在课外时间固定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促进知识的巩固和扩展。

二、家长的作业指导方法和技巧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可以营造一个安静、整洁、明亮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心情愉快地完成作业。

2. 倡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以及养成定时休息和锻炼的健康习惯。

3. 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

家长在孩子做作业遇到困难时,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鼓励他们自己动手,不要轻易代替或直接解决问题。

4. 注重作业的质量而非数量。

家长不要追求作业的数量,而是应注重作业的质量,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知识。

5. 督促按时完成作业。

家长要建立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意识和习惯,但也要保持适当的宽容和理解。

三、孩子完成作业的心理指导1. 鼓励和肯定。

家长应当在孩子完成作业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耐心和毅力。

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要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让他们学会克服困难,努力坚持下去。

3. 正确引导解决心理问题。

孩子在做作业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家长要正确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心态。

四、家庭作业注意事项1. 落实家校交流。

家长需与孩子学校的老师保持密切的通联,了解学校的教学要求和安排,让家庭作业更有针对性。

大班主题教案《我们的动物朋友》

大班主题教案《我们的动物朋友》

一、主题说明教案名称:大班主题教案《我们的动物朋友》主题说明:本主题旨在帮助大班幼儿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幼儿深入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习性和生活环境,增进幼儿对动物朋友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习性和生活环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教育幼儿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各种动物1. 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各种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

2. 主体活动:让幼儿观察各种动物的特征,如外形、颜色、大小等,并进行简单描述。

3.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画笔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

第二课时: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动物的生活环境。

2. 主体活动:让幼儿讨论动物的生活环境特点,如水、陆地、森林等。

3. 实践活动:让幼儿制作动物生活环境的手工作品。

第三课时:动物的习性1. 导入:通过观察动物标本、视频等了解动物的习性。

2. 主体活动:让幼儿讲述动物的习性特点,如食性、作息规律等。

3. 实践活动:让幼儿角色扮演,模拟动物的生活场景。

第四课时:关爱动物1. 导入:让幼儿讨论如何关爱动物,保护动物。

2. 主体活动:让幼儿提出保护动物的措施,如减少捕猎、保护生态环境等。

3. 实践活动:让幼儿制作保护动物的标语、海报等。

第五课时:动物运动会1. 导入: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如奔跑、跳跃、游泳等。

2. 主体活动:让幼儿模仿动物的运动方式,进行趣味运动会。

3. 实践活动:让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动物运动场景。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动物的特征、习性和生活环境。

2. 讨论法:让幼儿参与话题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4.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上学期第十三周巩固练习
毛集小学附属幼儿园
幼儿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国学诵读。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二、手指律动。

(读一读,唱一唱,动一动。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三、打击乐器。

(小朋友,你认识下面的打击乐器吗?试试说出它们的名字吧。


四、有趣的安全标志。

(请小朋友自己设计四个有趣的安全标志吧!)
————————————————————————
五、找一找。

②找出与其他物品不同类的一种,把它圈出来。

六、填一填,读一读。

9
() 8
七、读儿歌,讲故事。

(《启蒙阅读》第十六、十七页)
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