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现代汉语词缀的判定
浅析现代汉语词缀分类

浅析现代汉语词缀分类现代汉语的词缀是一个很值得深究的问题。
近期以来词缀系统的发展与前景引人注目,词缀则向着更加丰富的方向发展,表现为汉语词缀语素在数量上不断上升,构词能力也大大提高。
本文着重从词缀分类的角度对现代汉语词缀进行了研究讨论,希望能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标签:现代汉语词缀;分类;对外汉语教学王力先生说过:“汉语复音词的构成,可以分为三大类:(一)连绵词;(二)词根加词头、词尾;(三)仂语的凝固化。
”他还指出,添加词缀是词汇由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
事实上,词缀不仅可以使单音节词向多音节词转化,还可以使其从双音节词向多音节词转化。
因此,词缀具有构成新词的功能,他对于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词缀“感”可构成“危机感、责任感、亲切感、认同感、失落感”等等很多新词。
前人关于现代汉语词缀分类的研究有很多,但是比较零散,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按照不同的标准,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把汉语词缀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1.根据词缀在构词时的位置根据词缀在构词时不同的位置,我们可以把词缀分为前缀、中和后缀。
前缀是指粘附于词根前面的词缀,如“初一,初二…”中的“初”,“老张、老李、老王”中的“老”,“阿猫、阿毛、阿宝、阿桂”中的“阿”;中缀是指嵌入两个词素中间的词缀。
不过汉语里的中缀十分有限,有“忍不住、了不起、吃不消、顾不上”中的“不”,“来得及、吃得消、赶得及、玩得爽”中的“得”等。
后缀是指粘附于词根后面的词缀。
如“超然,天然、显然、飘然”中的然,“校址、旧址,新址、厂址”中的“址”等等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2.根据定位性原则以及语义的虚化程度根据词缀的定位性原则,再结合语义的虚化程度,我们可以将词缀分为典型词缀和类词缀。
典型词缀一方面具备汉语词缀的基本性质,另一方面,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词汇意义已经完全消失,再也不能以其在合成词里的意义独立成词或用作简称了。
如“初”、“第”“阿”等作前缀时为典型词缀。
论现代汉语词缀及其与助词的区别

论现代汉语词缀及其与助词的区别一、语言学上对现代汉语词缀的定义,是指能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词的特征。
以表语法意义为目的,但不作构词成分的最小语义单位就叫做词缀。
二、现代汉语词缀和助词区别1,现代汉语中的“加了”有助词的功能2,现代汉语中的“起来”这类词缀本身无意义3,汉语中的“用”作为一个名词性的词缀,可以理解为与名词性词根组合的一个前缀。
它在句子中主要起提宾和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4,汉语中“更( geng)是( shi)”这个词缀是作为助词用的5,汉语中“应该”这个词缀是作为助词用的6,汉语中“太”作为一个名词性的词缀,通常情况下具有与名词性词根组合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强调”作用。
也是前缀7,汉语中“得”作为一个名词性的词缀,通常情况下具有与名词性词根组合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强调”作用。
也是前缀8,汉语中“好像”这个词缀通常情况下具有与名词性词根组合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强调”作用。
也是前缀9,汉语中“而”这个词缀通常情况下具有与名词性词根组合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强调”作用。
10,汉语中“作”这个词缀通常情况下具有与名词性词根组合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强调”作用。
11,汉语中“之”这个词缀通常情况下具有与名词性词根组合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强调”作用。
12,汉语中“甚至”这个词缀通常情况下具有与名词性词根组合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强调”作用。
13,汉语中“不但”这个词缀通常情况下具有与名词性词根组合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强调”作用。
14,汉语中“于”这个词缀通常情况下具有与名词性词根组合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强调”作用。
15,汉语中“乎”这个词缀通常情况下具有与名词性词根组合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强调”作用。
16,汉语中“则”这个词缀通常情况下具有与名词性词根组合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强调”作用。
17,汉语中“矣”这个词缀通常情况下具有与名词性词根组合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强调”作用。
从定义和特性两方面探究现代汉语词缀的界定

问题 的不 同解答 : 第一, 什 么是 词缀 ; 第二, 哪 些是 词
缀 。也 就 是要解 决汉 语词 缀 的定义 和 特性 问题 。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0 5—1 5 [ 作者简介 ] 罗健京 ( 1 9 9 0一) , 女, 湖南隆 回人 , 湖南师 范大学外 国语 学院硕士研究生 。 ①湖南 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教授 。
第 4期
第1 5卷 第 4期 2 0 1 4年 8月
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 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o u t h C h i n a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一
词缀 的定 义
f i x a t i o n的意译 。在 西方 , 对于“ 词缀 ” 一 词 的 理解 一
直都 没有 一个统 一 的标 准 。其 中较 有代 表性 的观点
词 缀作 为 现代 汉语 中“ 最 小 而 争 议 最 大 的语 法 单位” , 从术 语 的界 定 到具 体 某 个 词 缀 的分 析 , 都 存
因而 , 赵 先 生所 谓 的 “ 词缀” 有两个方面 的意义 : 其
一
性 。此外 , 曾一度 被认 为封 闭 的汉 语 词缀 系 统在
近些 年 里 出现 了前所 未 有 的生 命 力 , 词 缀 语 素数 目 不 断上 升 , 构 词能 力大 幅提 高 ¨ 。 这些 都迫 切 需要 我 们克 服传 统观 念 的局 限 , 对 现代 汉 语 词 缀 有 一个 现 代 的理解 和诠 释 。 基 于这 一考 虑 , 本 文在 综合 各家 之说 的基 础上 , 从定 义 和特性 的角 度探 讨 现 代 汉 语 词 缀 的界 定 , 旨 在 提高 人们 对 于这 一 概 念 的认 识 和 识 别 能 力 , 为 今 后 在该 领域 的进 一步 研究 提供 理论 参考 。
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

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一、本文概述《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现代汉语中词缀的性质、特点和分类。
词缀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理解词汇构成、词义演变以及语言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现代汉语词缀的详细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征,为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词缀的基本概念,明确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后,文章将回顾词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已有研究的优点与不足,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概述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包括词缀的界定、性质分析、分类标准以及分类结果等。
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安排和预期成果,以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和分类,为汉语语言学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我们也希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在现代汉语中,词缀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语言成分,它通常附加在词根或词干之后,形成新的词汇或改变原有词汇的词性、时态或语态等。
词缀在构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虽然数量有限,但组合能力极强,为汉语的词汇系统注入了丰富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词缀的附着性是它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词缀总是依附于词根或词干,不能独立存在。
它不能像词根那样自由运用,而是作为一个固定的组成部分,与词根紧密结合,共同构成新的词汇。
词缀在构词中的位置相对固定,通常出现在词根或词干的前面或后面。
例如,前缀“老-”可以构成“老虎”“老师”等词,后缀“-子”可以构成“刀子”“瓶子”等词。
这种定位性使得词缀在构词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有助于人们快速识别和记忆词汇。
词缀具有很强的能产性,即它们可以与多个词根结合,形成大量的新词。
这种能产性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还使得词汇系统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例如,后缀“-化”可以与“电”“机”“动”等多个词根结合,形成“电化”“机械化”“动化”等词。
汉语词缀的判定标准

刍议汉语词缀的判定标准摘要:汉语词缀虽已获得学界多数人承认,却也饱受争议。
本文简要回顾汉语语言学界对词缀的判定,然后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用此观点分析当下部分有代表性、有着词缀化倾向的网络流行语,并以此佐证之。
关键词:汉语词缀判定;意义类化;位置定位;结构稳定;读音弱化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206-01在学术界,汉语词缀(也称“语缀”)的存在是获得大多数学者认可的,但也诟病不断的语法单位之一,在术语命名、定义、分类、判定、发展趋势等方面,都存在不少争议。
学界对于词缀的研究从20世纪就已开始,但到如今,对于词缀的定义、判定也并没有形成一个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统一标准。
吕叔湘先生在其《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认为“语缀(词缀)就是语义上完全虚化的不独立语素即黏着语素,它不仅是词根的附着成分,也可以是词或短语的附着成分。
”高名凯、石安石先生在他们主编的《语言学概论》(2003)中把词缀看作是一种附加词素,且这种附加词素依附于词根,其意义不是词汇意义的基本组成部分,或包含一定的语法意义,或包含部分附加的词汇意义。
张静先生认为“词缀是加在词根上面表示附加意义或语法意义的词素,这种词素很抽象,永远不能以原义独立成词,构词时位置固定,有的只能放在词根之前,有的只能放在词根之后。
”张斌先生在其《新编现代汉语》认为“真词缀指位置完全固定,意义基本虚化,读音大部分弱化的词缀”。
岑运强特别强调,词缀是附着在词根上的,对词义构成起一种附加性的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2005)也将词缀定义为“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
常见的有前缀和后缀两种”,并解释前缀是加在词根前的构词成分,后缀则是在词根后的构词成分。
以上几家观点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一、汉语词根与词缀是相辅相成的概念;二、词缀表达虚化的意义,即附加了某些语法;三、位置固定,分前缀、中缀、后缀。
当然仅这些是不够的。
浅议现代汉语的词缀

摘要 现代 汉语构词法以复合方式为主 . 附加构词法等 只是 占了很 少一部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语言间的频 繁接触以及语言自 身 的一些原 因 汉语 尹除 r一些典 型留缀外 又出J " L3一类语义部词 缀 语 法 化 现
第1 4期 总 52期 2
浅 议 现 代 汉 语 的 词 缀
苏 薇 ( 南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河 南 新 乡 4 3 0 ) 河 5 0 7
中 图 分 类号 : H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9 5 2 1 )4 0 6 一 2 1 0 — 2 X(0 10 — 1 8 O
一
、
的、 粘着 的、 定位 的准词缀 , 其使用范 畴也扩大到 了政治 、 社会 、 生 活等 各 个 领 域 。 从构词 的诃 性上来分 ,准词缀所构成词语 的词性 大概有三 种: 名词性 、 容词性 和动词性 。比如准后缀 “ 所构成的词语 形 者” 有两类 意思 . 第一个意思是表示有某种信 仰 、 从事 某种工作或有 某种特性 的人 , 准后缀“ ” 者 之前可以是名词 , 笔 者 、 如“ 马列 主义 者、 唯物 论者 、 修正主义者 、 医务工作者 ” , 等 也可 以是 动词或形 容词, “ 者、 者、 者、 如 老 弱 强 长者 、 记者 、 作者 ” ; 等 第二个是指代 事 物或人 .者 ” “ 之前可 以是方 位词 也可 以是数 字 , “ 如 前者 、 后 者、 二者 、 三者 ” 等。尽管“ ” 者 的意义有些 区别 , 前加词语 的词性 也有很大不 同 . 但是他们所构成 的词语都是名词性 的。这一类就 属 于 名 词性 的准 词 缀 。 二、 准词缀对现代汉语构词 的影响 随着 社会 的不 断进 展 , 言 的频 繁 接触 , 语 准词缀 的数 量在 逐渐增加 。 其数 量的递增必 然对整个 现代汉语 词汇系统 内居于 次要地位 的附加式构词法 ,以及整个汉 语词汇系统产生不小 的 影响。 程湘清先生在《 汉语史专书复音 词研 究》4 【中曾指 出 :先秦 】 “ 时 期 , 法 造 词 中运 用 虚 词 方 式 造 词 …… 虽 然 已经 出现 , 虚 词 语 但 造词 中的名词词头 ‘ ’ 阿 尚未产 生 , 词词尾 ‘ ’ 名 子 也才初具 雏形 ; 但是到 了《 论衡》 , 时 已经出现了形容词后缀 “ ” 然 和前缀 “ 、 可”数词前缀 “ ”名 词后缀 “ 等 , 第 、 子” 并且共 出现 6 3个运用虚 词 成分造词 的附加式 复音 词 , 占复音 词总数 的 2 4 占语 法造 . %, 7 词总数 的 29 %;世说 新语 》 . 3 《 中除 了大量 出现 “ 、 、 ” , 然 可 第 外 还 出现了 主要 用在人名 和称 谓前 的名词 前缀 “ , 阿” 共有 附加 式复 音词 9 8个 .占全书复 音词总数 的 46 %,占语法造 词数 的 5 .1 . 4 %;敦煌变文集》 , 9 《 中 名词前缀 “ 、 , 阿 老”代词前缀 “ , 阿” 动词后 缀 “ 、 、 、 、 地 、 ”名词后缀 “ 、 、 ” 得 着 取 却 当、 其 , 子 儿 头 被广泛应用 , 附加式 复音词共计 36个 , 1 占全书复 音词总数 的 7 7 占语 法 . %, 2 造 词 数 的 8 %(0 3 15 23 3 4 3 0 。汉 语 在 不 断 的 发 展 过 . 2 0 :6 ,4 ,3 ,5 ) 7 程 中, 运用附加式语法构词的数量 和比例都 在不断增加 , 向上 呈 发展的趋势 。 随着社会经济 、 文化 的不断深入交 流和发展 , 汉语 同其 它语 言 的交流也 E渐频繁 。 其是 同英语 的接触 , t 尤 准词 缀的产生 与语 言之间密切 的接触也不无关系 。但是 , 有一点是需要 明确的 , 汉 语 的自身语言特点决定 了词缀在汉语里 的构词方式不能与英语 里 的构 词 方 式 完 全 契 合 。虽 然 很 多 英 语 中 的词 缀 通 过 翻译 进 入 到 了汉语 里 . 是 , 但 它们不 能被称为词缀 , 只能以准词 缀的形式 出现。我们也知道 , 汉语 中的词缀也是由实语素经过长时间的发 展变化才形成 而来 的。而语 言之 间的大量接触 , 尤其是汉语 同形 态语言— —英语 的大量接触 ,也迅 速的加快 了汉语 的词缀化进
也谈现代汉语词缀的定义和范围——以五种现代汉语教材为例

特 点各 家说 法不同, 由此带来词缀识另 的分歧 。文章着 眼于梳 理几种现 代 汉语 教材 和有 关论著 的主 要观 点 , 4
辩难献疑 , 并得 出初 步结论。
关 键 词 : 代 汉 语教 材 ; 缀 ; 围 ; 别 现 词 范 识
中图分类号 : 9 . H13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2— 9 3 2 0 )5— 0 9— 3 10 6 8 ( 06 0 0 8 0
On t e De n t n a d S o e o o e n Ch n s f x s h f ii n c p fM d r i e e Af e i o i
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成方式 中, 由词根连接 词缀构成 的词十分常见 , 比如 “ 老师 ” “ 、 孩子 ” 、 “ 儿 ” 这里 的 “ ” “ ”、 儿 ” 是 一 般 所 说 花 , 老 、子 “ 就 的词缀。现代汉语教材和相关论著对词缀 的论述 分歧颇多, 读者无所适从 , 因此有必要对之进行比 较探 究 , 长 补短 , 出辨别 词缀 的基 本标 准 。 扬 得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5期 20 0 6年 l 0月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
Ju a o uzo dct nIstt Sca Sine or l f i uE u ao tue( oil cec ) n G h i ni
Vo . 2 No 5 12 . .
意 义 。 [ 1 ” 31 19
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 下称“ ( 黄本” : ) “ 另有一类粘 着语 素 同别 的语素组合成 词 时, 位 置是 固 定 的 , 表 示 一 些 附 加 的 意 义 , 叫 词 只 又 缀 。 上 ’ ]册 ’[
现代汉语词缀问题探讨

现代汉语词缀问题探讨有关词缀的定义,熙认为:“词缀都是定位语素,因此所有的不定位语素,我们都不把它看成词缀。
真正的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的成分上头,它跟词根成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下文将在前人定义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一下现代汉语教材中有关词缀的定义。
一、什么是词缀现代汉语教材中有关词缀的定义:邵敬敏《现代及汉语通论》:“词缀是词语结构体的附加成分,没有具体的意义。
”胡裕树《现代汉语》:“词缀是附加部分,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另有一类黏着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只表示一些附加的意义,又叫词缀。
”张斌《新编现代汉语》:“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又叫词缀。
”周芸、邓瑶、周春林《现代汉语导论》:“没有基本词汇意义而主要起构词作用的语素。
”从对以上五种现代汉语教材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各家在对词缀下定义时尽管表述不同,但都指出词缀的位置的固定性。
由此可见,“位置的固定性”有没有必要明确提出。
其实,词缀是附加语素,具有明显的黏着性。
也就是语素中的具有固定性、不自由性特点的那一部分语素才能构成词缀。
本人认为,在词缀的定义里,应加上“位置固定性”这一特点。
除以上各家对词缀的定义外,词缀也有以下特点:构词的能产性(前缀“老、阿”;后缀“子、儿”)语音有弱化性的特点(前缀“老、阿”;后缀“子、儿”都要读轻声)二、词缀是构词法还是构形法构词法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新词的方法,主要研究构词语素的类型、构词的方式、构词的组合与聚合的关系。
构形法是表达同一个词的不同的语法意义的方法,主要用词形变化的方法来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的语法意义。
构词法的方法有:附加、复合、内部屈折、重音移动、词组缩简。
构形法的方法有:附加、内部屈折、重音移动、重叠、错根、外部形态。
关于构词法和构形法,汉语语法学界历来有两种截然对立的看法:一种认为构词法包括构形法,因此没有必要单列构形学。
另一种认为构词法应同构形法分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现代汉语词缀的判定于 秒y(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摘 要:词缀作为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很重要的现象,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
结合普通语言和汉语自身特点,从形式和意义上分析了前贤们提出的关于词缀的判定标准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词缀形式上的判定标准是一种原型范畴,定位性与标志词性是词缀的典型特征,应把意义虚化的说法改成 脱离本义 。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缀;定位;标志词性;原型范畴中图分类号:H 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572(2005)06!0063!03词缀是汉语中重要的一种构词手段,由于其本身是模仿形态语的词缀理论而提出的,因而学界在实际研究中对词缀的判定存在着很多分歧。
各家判定标准颇不相同。
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
可见,词缀在现代汉语中的复杂程度。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收集前贤们所列举的有争议的和没有争议的词缀共318个,把这318个词缀(暂时先都认为是词缀)放到前贤们提到的各种判定标准中去,一个一个加以验证来发现问题,同时运用认知上的原型理论加以解释。
一、词缀的判定标准下面就从普通语言学与汉语自身特点结合的角度来一一验证前贤们提出的关于词缀的判定标准。
前贤们基本上都从意义上、位置上、标志词性上、能产性上、语音强弱上来判定词缀的。
1.意义上:学界一般都把意义虚化作为词缀的重要的判定标准。
认为意义虚化的才是词缀,完全虚化的是纯词缀,未完全虚化的是类词缀。
但是,学者们也认识到,意义虚化不好把握,到底虚化到何种程度才算词缀呢?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指出: 后缀有时有具体意义,即语义价值##前缀也可以起这种或那种作用,但是我们的语言使它具有语法功能的很少## ∃马庆株(1995): 汉语构词法以复合为主,词缀发育的成熟程度不一,语素义项很多,分合难定,汉字又往往使人望文生义,使得语素和语素中的音节这两个平面之间的界线不清,对意义的认识还往往因人而异,这些因素就使得词缀的确定成为一大难题。
因此,语义虚化很难用来作为判定词缀的必要条件,相反地倒是意义实在也不妨碍一个语素成为词缀。
y有人指出虚化就是指泛化类化,比如, 网吧 的 吧 由最初的 酒吧 义泛化成 能提供某种服务的小型室内场所 。
故此 吧 的意义虚化了。
可是,吧 虽然意义改变,但意义还是实在的,仍!63!2005年 第6期 辽东学院学报 第7卷 总第45期 N o .6.2005 J OURNA L O F L I AODONG UN I VER SI TY V o.l 7,Su m N o .45y∃y 收稿日期:2005!10!16作者简介:于秒(1979!),男,吉林长春人,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2003级研究生。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2,262马庆株,%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范围和分类&,%中国语言学报&第6期,商务印书馆,1995,52-53然与客观事物相联系着。
所以说其意义并没有虚化。
可见,意义虚化这种提法是有问题的。
并且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看,不一定意义实在的就不是词缀。
那是不是说意义标准就不能作为参考了呢?不是的,意义标准还是非常重要的。
这与汉语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汉语在普通语言学中属于孤立语,缺少像印欧语那样的形态,从形式上不太好判断,所以意义就显得特别重要。
那么该怎样从意义角度来判定词缀呢?我们认为,有必要将意义虚化这种提法作以改变。
即把意义虚化的说法改成: 脱离本义 。
脱离本义 包含两个方面:一、无词汇意义;二、背离了本义而属于非基本义,即引申义。
背离了本义但仍然可以有实在的意义。
无词汇意义就是纯词缀,背离本义的就是类词缀。
如:A.法学数学医学心理学 A.帮手好手打手歌手 A.人民性纪律性临时性共同性B .学校学问学年学制B .手表手册手心手工B .性变态性丑闻性解放性教育根据意义的判定标准,第一组中A 组的 学 虽然有实在意义,但是却背离了基本义,故这里的 学 就是词缀,而B 组的 学 仍然保持着本义,不是词缀。
第二组同理。
而第三组的A 组B 组都背离了本义,故此两组里的 性 都是词缀。
但是根据语素同一性,两组中的 性 语素意义不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个语素。
只是同形词。
2.位置上:学界一般认为词缀都应该是定位语素,不定位的语素就不是词缀。
但是有一些词根在组词时位置也是固定的。
如:渔~渔船渔业渔村渔户~龄年龄工龄学龄羽~羽毛羽绒羽翼故此,不能说定位语素一定是词缀,定位不是词缀的必要条件。
那定位这个标准该成为判定标准吗?从318个词缀的考察中发现,所有的词缀均是定位的,无一例外。
所以定位对于词缀来说是一个典型的特征。
而在词根中,定位对于词根来说在数量上只在少数,所以,定位是词根的非典型特征。
我们说定位对词缀来说是无标记的,而对词根来说则是有标记的。
3.标志词性:许多学者认为,词缀具有标志词性的作用。
如:词缀 化 是动词的标志,词缀 性 是名词或区别词的标志, 头 是名词的标志。
但是,也有不少词根语素也有标志词性的作用。
如:杨树柳树松树桑树 中的 树 标志名词。
西瓜黄瓜香瓜苦瓜 中的 瓜 也标志名词。
马庆株(1995)从普通语言学入手,指出俄语、德语等语言中许多前缀并不标志词性,故得出结论: 既然词缀有标志词性和不标志词性的两类,那么是否标示词性也就不宜作为判定是否词缀的标准了。
y所以,用能否标志词性来判断是不是词缀值得我们思考。
是否标志词性并不是判定词缀的必要条件。
从收集的318个词缀的分析来看,仅有16个词缀是不标志词性的,说明学者们在判定词缀时是参考标志词性这一标准的。
从频率上看,标志词性虽然不是判定词缀的必要条件,但是相对于词根来讲,标志词性在汉语中是非典型的,有标记的。
而对于词缀来说,这一标准则是典型的,无标记的。
4.能产性:能产性在这里指词缀与词根的强大的组合能力。
就是在数量上有一定的可观性。
但是组合成多少个词才算具有能产性呢?况且有些词根也具有强大的组合能力。
故此,不能简单的从能产性来划分词根与词缀的界限。
所以,我们必须先加一个限制,就是一个语素首先一定要满足定位性这一特征。
在这个前提下,在考察词缀与定位词根在能产性上是否具有可区分性。
5.语音上:有些学者认为 由于词缀原来的主要词汇意义的消失,它的读音自然受到一定的影响。
认为汉语中绝大多数词缀已不能构成重读音节了,其读音或多或少弱化了。
如∋子(∋儿(等。
y 这种看法是有所偏颇的。
在汉语中,一些重叠是构词,如: 爸爸 , 脑袋 中的后一语素 爸 袋 在语!64!y y马庆株,%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范围和分类&,%中国语言学报&第六期,商务印书馆,1995,52-53朱亚军,%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汉语学习&,2001,(4),25音上都是有所弱化的,但它们不是词缀。
对词缀内部来说,纯词缀确实在读音上有所弱化。
但很多的类词缀,如: 性(人民性瞬时性) 化(现代化西欧化)等,在读音上并未弱化。
收集318个词缀中,类词缀有158个,占半数以上。
所以从数量上来看,语音弱化充其量只能是个参考标准,我们认为,这并不能把词缀与词根划分开来。
上述判定标准第1条是意义标准,第2条到第5条是形式标准。
二、原型范畴理论从形式上看,似乎每一特征都无法将词根与词缀划分开来。
即是说我们找不到一种绝对的标准来区分词缀。
所以从认知上讲,词根与词缀本身不是一种特征范畴,我们并不能凭两三条分布特征的合取/析取关系就能把词缀与词根划分清楚。
所以构词成分(词根和词缀)本身是一种原型范畴,基于原型的现代范畴化理论认为:范畴不一定能用一组充分必要特征/条件来下定义,在区别一个范畴时,没有一个属性是必要的。
实体的范畴化是建立在好的、清楚的样本(exe m p lar)的基础之上的,然后将其他实例根据它们跟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在某些/一组属性上的相似性而归入该范畴。
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就是典型(即原型),它们是非典型事例范畴化的参照点。
这种根据与典型事例类比而得出的范畴就是原型范畴(pr o totype-based catego r y)。
较好的样本是这一范畴的典型成员,较差的样本是这一范畴的非典型成员。
在范畴内部,有典型成员,有非典型成员。
由于构词成分是一种原型范畴,某一构词成分的全体成员往往并不共有一条为其他成分的成员所无的分布特征,所以无法用几条特征之间的合取/析取关系来下严格定义,而只能下一种基于某类词的优势分布的带有概率性的宽泛定义。
所以,我们认为词缀在形式上经常是定位的、标志词性的语素。
这些特征是词缀的典型特征,而相对于词根而言,则是非典型特征。
这样,我们可以很好地认识词根与词缀的差异。
三、小结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前贤们判定词缀的标准,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从意义上,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说法,即词缀在意义上 脱离本义, 脱离本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无词汇意义;二、背离了本义而属于非基本义,即引申义。
背离了本义但仍然可以有实在的意义。
无词汇意义就是纯词缀,背离本义的就是类词缀。
在形式上,我们认为无法找到一种绝对的划分标准将词缀划分开来。
于是,我们引进认知上的原型理论和标记理论进行解释,我们认为,词根与词缀这一构词成分不是一种特征范畴,而是一种原型范畴。
同时,我们也从使用频率上进行了论证。
我们认为,划分汉语词缀和划分词类问题类似,我们无法找到一种对内具有普遍性,对外具有排他性的标准。
因此,从认知角度解释:即定位性与标志词性是词缀的典型特征,是无标记的。
能产性及语音弱化等判定标准充其量也只能是判定词缀的参考标准。
参考文献:[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汤志祥.当代汉语词语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吴登堂.汉语表达中的焦点[J].辽东学院学报,2004,(2):34-36.(责任编辑:王 芳)!!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