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决定的八种理论解读
利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

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决定理论
该理论的倡导者为马歇尔,认为利率是由储蓄和投资等⾮货币的实际因素所决定的。
主要内容是:储蓄代表资本供给,投资代表资本需求,利率则是资本的租⽤价格,若资本供⼤于求,资本使⽤者付给储蓄者的报酬就低,反则反之。
所以,资本供求即储蓄与投资决定利率⽔平。
2.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该理论的倡导者是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决定的,⽽是由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
3.可贷资⾦利率理论
该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的供求决定的。
可贷资⾦的需求主要由投资需求、⾚字需求和家庭需求三个要素构成,可贷资⾦的供给由家庭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三个要素构成。
4.IS-LM曲线模型的利率理论
该理论认为,利率是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形成的。
5.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以剩余价值在不同的资本家之间分割为起点,认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资本的资本家那⾥分割来的⼀部分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所以,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率的⾼低取决于平均利润率。
由于利息只是利润的⼀部分,平均利润本⾝也就成为利息的界限。
⼀般情况下,利率不会与平均利润率恰巧相等,也不会超过平均利润率。
总之,利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
6.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
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包括经济运⾏周期、通货膨胀率及预期通货膨胀率、借贷风险和国际利率⽔平等经济因素,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等政策因素,以及利率管制等制度因素。
2019海南农信社经济金融考点:利率决定理论

2019海南农信社经济金融考点:利率决定理论海南中公金融人出品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建立在对利息来源与本质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利率的高低取决于平均利润率。
利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
2.古典利率决定理论古典利率理论是从资本的供给和资本的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利率的形成和决定的,即真实利率理论,也称储蓄投资理论。
(1)资本的供给来自社会储蓄,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2)资本的需求来自社会投资,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3)储蓄与投资相等时决定均衡利率水平。
3.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是一种货币理论,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1)凯恩斯认为,在中央银行制度下,货币的供给基本上为一国的货币当局所控制,是外生变量,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不受利率影响的与利率轴平行的线。
(2)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与利率是负相关,所以货币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3)货币供求的均衡点决定利率的均衡水平。
4.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兼顾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同时考虑了货币因素和实际因素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1)可贷资金的需求来自两部分第一,投资,这是可贷资金需求的主要部分,与利率呈负相关;第二,货币的窖藏,储蓄者以现金形式保留一部分在手中而不是全部贷出的部分。
(2)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两部分第一,储蓄,它是可贷资金供给的主要来源,与利率呈正相关;第二,货币供给的增加量,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和信用创造来提供可贷资金,与利率呈正相关。
(3)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例: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着重强调储蓄与投资对利率决定作用的是()。
A.马克思的利率理论B.流动偏好理论C.可贷资金理论D.实际利率理论【中公答案】D。
【中公解析】实际利率理论着重强调投资与储蓄影响利率,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影响利率的是可贷资金的供求,马克思认为社会平均利润率影响利率,流动偏好理论认为影响利率的是货币供求。
16货币银行学:利率决定

i i* E
Ms
Md Ms , Md
• 利率是货币现象,取决于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 非均衡利率向均衡利率i*趋近的过程,是通 过公众买卖债券实现。 • 流动性偏好理论,提供一条货币传导机制。 货币供给增加,导致利率下降,并进一步影 响到投资和实际收入。
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罗伯逊)
• 试图将实际因素与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综合起来进行考虑。 • 继承古典利率理论采用的流量分析法,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使用的投资、 储蓄以及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变动额。 • 可贷资金的供求函数:
• 边际消费倾向
• 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储蓄下降,可贷资金供给下降,利率上升
• 投资预期回报率
• 投资回报率增加,投资增加,可贷资金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 政府预算赤字(可贷资金需求中多了一项:G-T)
• 政府向公众发行债券,可贷资金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i i* E
Ls
i i* E
Ls
Ld Ls,Ld
Ld Ls,Ld
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决定利率,利率是资本的租用价格。
i i* E
S
• E为均衡利率和储蓄投资水平。 • 只要利率灵活变动,可使资本供求均衡。 如投资大于储蓄,利率上升,储蓄增加, 投资下降,最终两者趋于一致,反之亦然
I S, I
二、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
• 利率非延期消费报酬,而是丧失周转灵活性,或称流动性的报酬 • 储蓄和投资不能决定均衡利率,都和实际收入相关,不能独立变动 • 利率并不是使投资和储蓄趋于均衡的价格,而是使公众愿意以货币
二、利率期限结构
两个现象:各种期限债券的利率往往同向变动;长期债券利率往往高于短期 • 分割市场理论 • 假设各种债券之间毫无替代,债券利率仅仅取决于该种债券的供求 • 人们一般更愿意持有短期债券,而不持有长期债券,所以短期债券利率相对较 低 • 无法解释不同期限债券利率往往同向变动
利率的决定

北京泰和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利率的决定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马克思把利息看成借贷资本家从职能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所以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也是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为起点的,工业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表现为他的利润,所以利息的多少取决于资本家利润的多少。
利率决定于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受利润率的制约,一般情况下利率与平均利润率同方向变化,随平均利润率的提高而提高,随之而下降。
变化幅度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也就是利率最高不能高于平均利润率,最低不能低于零。
二、西方经济学中利率决定理论1、实际利率理论:这一理论由费雪、马歇尔为代表。
他们认为决定利率的是非货币实际因素,考虑的是生产率和节约。
生产率用边际投资倾向表示(投资在西方经济学中又叫资本形成,是一定时期实际资本的增加,表现为生产能力的扩大)。
边际投资倾向是在新增收入中有多少用于投资,即投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MPI=σI/σY )。
生产率可以用MPI 表示。
生产率=产出/投入是边际投资倾向的倒数。
节约可以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储蓄是收入中未被用于消费的部分,边际储蓄倾向就是新增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所占的比例,即MPS=σS/σY ,节约就可用MPS 表示。
边际投资倾向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随利率的下降而下降,利率与投资是负相关的关系。
储蓄在收入中占的比例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储蓄与利率之间为正相关关系。
于是两条曲线的交点叫均衡点,是使投资与储蓄相等的利率水平,即为市场利率。
2、流动偏好理论:此为凯恩斯的理论,认为决定利率的只有货币因素没有实际因素,利率只能取决于货币供求。
把货币供给看成固定的量,把货币需求看成人们的流动偏好,流动偏好的大小取决于人们衡量手持货币所得到的流动性与放弃货币所得到的利息来决定,利率越高,流动偏好越小,利率越低,流动偏好越高,所以利率与货币需求为负相关关系。
货币供给与利率无关。
交点为均衡利率,在此利率水平下,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达到均衡。
利率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

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利率是由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共同决定的,取决于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的均衡点。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利率提高,投资额下降;利率降低,投资额上升。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利率越高,储蓄额越大;利率越低,储蓄额越少。
2、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利率理论:利率取决于货币的供求状况,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是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货币需求是内生变量,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交易需求与收入成正比,投机动机形成的投资需求与利率成反比。货币总需求等于交易需求与投机需求之和。
3、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可贷资金理论是对古典利率理论的补充,也是为了批判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而提出的,理论认为,市场利率不是由投资与储蓄决定的,而是由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的。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投资者的实际资金需求,它随利率的上升而下降;家庭和企业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可贷资金的供给包括家庭、企业的实际储蓄,随利率的上升而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量。
利率决定的八种理论解读

利率决定的八种理论解读在经济学中,利率是指借贷资金时所支付的利息费用,是货币的时间价值体现。
利率的高低对经济发展和个人财务状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利率决定的八种理论进行解读。
一、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认为,利率的水平直接影响人们对持有货币的需求。
当利率上升时,持有货币的成本增加,人们更倾向于将货币转化为其他投资工具,这就减少了对货币的需求,进而推动利率下降。
当利率下降时,持有货币的成本降低,人们更倾向于持有货币,这就增加了对货币的需求,进而推动利率上升。
二、投资需求理论投资需求理论认为,利率的水平与投资需求呈反向关系。
当利率上升时,投资的成本增加,企业和个人更倾向于减少投资,从而减少了对资金的需求,进而推动利率下降。
当利率下降时,投资的成本降低,企业和个人更倾向于增加投资,从而增加了对资金的需求,进而推动利率上升。
三、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会导致利率上升。
当通货膨胀预期加剧时,人们对于未来的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预期会增加,因此要求更高的利率来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推动利率上升。
四、货币供求理论货币供求理论认为,利率的水平由货币的供求决定。
当货币供应增加时,货币供大于求,利率下降;当货币供应减少时,货币供小于求,利率上升。
五、信贷市场理论信贷市场理论认为,利率的水平取决于信贷市场的供求关系。
当信贷市场供应增加时,借款人增多,利率下降;当信贷市场供应减少时,借款者减少,利率上升。
六、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利率的水平由人们对资产流动性的偏好所决定。
当人们更倾向于持有流动性较高的资产时,他们对于持有货币的需求减少,进而推动利率上升。
相反,当人们更倾向于持有流动性较低的资产时,他们对于持有货币的需求增加,进而推动利率下降。
七、风险溢价理论风险溢价理论认为,利率的水平与借贷风险溢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当风险溢价上升时,借款人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以补偿风险,从而推动利率上升。
第四章 利率理论

-5.00
图15-9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与CPI 单位:%
联邦基金利率实际值 CPI
收入效应: M↑→国民收入与财富↑→实际货币需求↑→r↑ 价格水平效应: M↑→P ↑→名义货币需求↑→r↑ 通货膨胀预期效应 M↑→通货膨胀预期↑→名义货币需求↑ →r↑ 一般来说,当货币供给增加时,流动性效应会即刻发挥作 用,而收入效应和价格水平效应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发 挥作用,通胀预期效应的时滞取决于人们对通胀预期调整 的快慢。
第四章 利率理论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2012年秋季学期
利率水平理论
利率结构理论
一、利率水平理论
利率水平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主要观点:利息实质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 形式,反映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的关 系。利息这种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它的量得规定性,利息率 的高低决定于平均利润率,它介于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 特点:剥削论
I>S,L>M
ye
Y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
影响IS、LM的主要因素
IS 1、投资与消费中的自 发性支出部分 2、政府支出与税收、 进出口等
LM 1、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2、货币需求的自主性 变化(季节、风险)
评价: 1、是一般均衡分析,并在较严密理论体系下,把古典理论的商品 市场均衡和凯恩斯货币市场均衡有机统一。 2、是西方主流学派分析利率、制定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 克服了前三种理论的缺陷,被认为是解释名义利率决定过程的最成 功理论。
3、流动性效应小于其他效应,预期通胀的迅速调整
i i2 i1
0 流动性效应和预 期通胀效应 收入、价格效应 t
银行招聘复习指导:西方经济学中的利率决定理论

江西银行招聘网:/银行招聘复习指导:西方经济学中的利率决定理论
2020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就要开始了,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西方经济学中的利率决定理论
1、古典利率决定理论--实际均衡利率理论(实际利率理论)
这种理论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它们所注意的实际因素是生产率和节约。
生产率用边际投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
投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储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
故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
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
2、流动偏好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如果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当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转弱时,便有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
因此,利率由流动性偏好曲线与货币供给曲线共同决定。
3、可贷资金理论
按照可贷资金理论,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作为借贷资金供给一项内容的货币供给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而作为借贷资金需求一项内容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则呈负相关关系。
利率的决定便建立在可贷资金供求均衡的基础之上。
可贷资金理论从流量的角度研究借贷资金的供求和利率的决定,可以直接用于金融市场的利率分析。
特别是资金流量分析方法及资金流量统计建立之后,用可贷资金理论对利率决定做实证研究和预测分析,有其实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利率研究的必要性:
金融企业面临的三种外部风险和两种内部风险(外 部: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价格风险;内部:信 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对金融业意义 非凡,一下看几个案例
2020/3/19
金统学院-贺思辉
2
shhe@
的总利润高达20亿美元,其中索罗斯个人收入为1/3。
在这一年,索罗斯的基金增长了67.5%。
2020/3/19
金统学院-贺思辉
7
shhe@
案例2—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2020/3/19
金统学院-贺思辉
8
shhe@
案例2—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附件:利息决定的八种理论
一.有关利率决定理论的引言 二.利率问题在当今世界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三.利率的八种决定理论介绍
2020/3/19
金统学院-贺思辉
1
shhe@
附件:利息决定的八种理论
一、有关利率决定理论的引言
对利率的研究是在两个方面展开的:
第一、利率质的研究(利率的性质、来源);
Hale Waihona Puke 金统学院-贺思辉4shhe@
案例1 1992年索罗斯成功狙击英镑
在1990年,英国决定加入西欧国家创立的新货币体系——欧 洲汇率体系(简称ERM)。索罗斯认为英国犯了一个决定性 的错误。因为欧洲汇率体系将使西欧各国的货币不再盯住黄 金或美元,而是相互钉住;每一种货币只允许在一定的汇率 范围内浮动,一旦超出了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各成员国的 中央银行就有责任通过买卖本国货币进行市场干预,使该国 货币汇率稳定到规定的范围之内;在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内, 成员国的货币可以相对于其他成员国的货币进行浮动,而以 德国马克为核心 。
▪ 随着1989年11月柏林墙的轰然倒下,许多人认为 一个新的。统一的德国将会迅速崛起和繁荣。但索 罗斯经过冷静地分析,却认为新德国由于重建原东 德,必将经历一段经济拮据时期。德国将会更加关 注自己的经济问题,而无暇帮助其他欧洲国家渡过 经济难关,这将对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及货币带来 深远的影响 。
2020/3/19
2020/3/19
金统学院-贺思辉
5
shhe@
▪ 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在不断地下跌,从2.95跌至2.85,又 从2.85跌至2.7964。英国政府为了防止投机者使英镑对 马克的比价低于欧洲汇率体系中所规定的下限2.7780,已 下令英格兰银行购入33亿英镑来干预市场。但政府的干预并 未产生好的预期,这使得索罗斯更加坚信自己以前的判断, 他决定在危机凸现时出击。
9.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进入新世纪,金融危机演化更为广泛。利率在其 中作用非凡。
2020/3/19
金统学院-贺思辉
3
shhe@
案例1 1992年索罗斯成功狙击英镑
▪ 英镑在200年来一直是世界的主要货币,原来采取 金本位制,与黄金挂钩时,英镑在世界金融市场占 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 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才迫使英国政府放弃了金本 位制而采取浮动制,英镑在世界市场的地位不断下 降。
▪ 特别是在1992年2月7日,欧盟12个成员国签订了《马斯特 里赫特条约》。这一条约使一些欧洲货币如英镑、意大利里 拉等显然被高估了英国经济日益衰退,英国政府需要贬值英 镑,刺激出口,但英国政府却受到欧洲汇率体系的限制,必 须勉力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价。英国政府的高利率政策受到 许多金融专家的质疑,国内的商界领袖也强烈要求降低利率。
▪ 英国财政大臣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应付这场危机。首先, 他再一次请求德国降低利率,但德国再一次拒绝了;无 奈,他请求首相将本国利率上调2%一12%,希望通过
高利率来吸引货币的回流。一天之中,英格兰银行两次 提高利率,利率已高达15%,但仍收效甚微,英镑的汇 率还是未能站在2.778的最低限上。在这场捍卫英镑的 行动中,英国政府动用了价值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 1992年9月15日,索罗斯决定大量放空英镑。英镑对马克的 比价一路下跌至2.80,虽有消息说英格兰银行购入30亿英镑, 但仍未能挡住英镑的跌势。到傍晚收市时,英镑对马克的比 价差不多已跌至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下限。英镑已处于退出 欧洲汇率体系的边缘。
2020/3/19
金统学院-贺思辉
6
shhe@
▪ 英国政府计划从国际银行组织借入资金用来阻止英镑继续贬 值,但这犹如杯水车薪。仅索罗斯一人在这场与英国政府的 较量中就动用了100亿美元。索罗斯在这场豪赌中抛售了70 亿美元的英镑,购入60亿美元坚挺的货币——马克,同时, 索罗斯考虑到一个国家货币的贬值(升值)通常会导致该国 股市的上涨(下跌),又购入价值5亿美元的英国股票,并 卖出德国股票。如果只是索罗斯一个人与英国较量,英国政 府也许还有一丝希望,但世界许多投机者的参与使这较量的 双方力量悬殊,注定了英国政府的失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金融危机
1. 1993年英镑危机;
2. 1994年美国Orange County 事件;
3. 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4. 1995年2月巴林银行倒闭案;
5. 1996年6月住友事件;
6.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7. 1998年LTCM基金事件;
8. 2002年俄罗尔斯危机;
2020/3/19
金统学院-贺思辉
9
shhe@
案例2—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2020/3/19
金统学院-贺思辉
10
shhe@
案例2—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但最终还是遭受惨败,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英国人 把1992年9月15日——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日子称做黑 色星期三。
▪ 索罗斯却是这场袭击英镑行动中最大的赢家,曾被<经
济学家>杂志称为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索罗斯从英
镑空头交易中获利已接近10亿美元,在英国、法国和德
国的利率期货上的多头和意大利里拉上的空头交易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