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分析图纸

建筑 限高
12
A-02 R21 35033 1.2 35033 40
24
A-03 G2 2369 0 2369 0
0
A-04 G2 2423 0 2423 0
0
A-05 R21 46420 1.2 46420 40
24
A-06 G2 1562 0 1562 0
0
A-07 B12 35399 3 35399 30
24
A-06 G2 1562 0 1562 0
0
A-07 B12 35399 3 35399 30
45
主导功能 以居住功能为主,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态 居住空间 景观节点 以居住组团绿地为主,打造社区舒适的交 流共享空间。
E单元总平面图 空间要素控制图
1
2
3
5
2 9
2
15
16
13 7
11
18
12 2
2 14
17
2
2
5 2
2
10 3
4 8
3 6
1 消防站 2 住宅 3 底商 4 沿河特色餐厅 5 学校 6 商务大楼 7 医院 8 停车场 9 沿河特色商业街 10 沿河商住房 11 文化活动中心 12 展览馆 13 批发市场 14 商场 15 变电站 16 景观公园 17 城市广场 18 滨水景观带
地块 编号
A-01
用地 代码
U31
用地 面积 (公 顷)
1997
容积 率
0.5
建筑 面积
1997
绿地 率
40
建筑 限高
12
A-02 R21 35033 1.2 35033 40
24
A-03 G2 2369 0 2369 0
景观设计必读书目——(个人推荐)

景观设计必读书目——(个人推荐)曾有学生问我读什么景观书好呢?其实对于做园林设计来说,知道的东西越杂对设计越有帮助!但必竟大学几年时光有限,能认真的去看几本书定当会有所收获的。
所列书目全凭个人感觉,主要是针对本科学生学习而推荐!其实书目并不在多读精为好!有时读个几遍才会品出味道来!《园冶》计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园林人最为熟悉却又是最为陌生的一本书,能通读至尾的而又能读懂的没有多少人!)《从概念到形式》格兰特.w.里德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推荐初学园林者要好好研读的一本书!)《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保罗.拉索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徒手画草图图解技能辅助建筑设计思考的基础理论专著,园林者需要借鉴之)《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诺曼.布恩著中国林业出版社(每一个刚刚接触园林设计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从中能发现园林设计的乐趣与魅力!)《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江苏科技出版社(一版再版证明这本书有多有用了!)《景观设计学》著:西蒙咨译:俞孔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每一段话每一个字都是为景观设计而写的,没有废话,只有精辟!)《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主编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设计是为谁服务的呢?要关注于人的行为与活动,从而来引导和控制设计。
被列为做园林设计必研读的一本书)《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拉特利奇著王求是,高峰译(也是一本将人的行为习惯与设计相结全的经典著作,其对设计者的影响要远比人性场所要早,可惜没有再版!)《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谈空间的一些方法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简单而又实用!园林的空间组合其实并不比建筑少多少)《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运用建筑构图及近代空间理论的某些基本观点对传统造园手法作系统而深入地分析)《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有人说日式景观思想根源来源于此,120页的书包含的容量却是1200页)《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梳理最全的一本书!)《苏州古典园林》刘敦桢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曾有一个想法拿着这本书,对着照片去苏州园子里对照一下看看有什么变化!图文价值套用俗语是五颗星)《园林美与园林艺术》余树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园林与艺术结合的体现)《交往与空间》扬.盖尔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有人这样评价:这本书他用了25年才写完,而你只用3个小时就能看完。
最新图解城市设计

2.联系理论分析方法。通过交通视觉方面的 联系分析,明确城市空间中主要功能与景观 构成元素之间的交通与视觉联系,从而确定 城市中主次交通和视线。
3.场所理论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城市环境 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分析,把握城市 空间的内在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CONTENTS
目 录
01 城市的缘起及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
城市的形成过程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自上而下
特点:规则用地 谨慎构图 鲜明等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城市规划的艺术原则》
1898 霍华德(英国社会学家) “田园城市”
1960 凯文 林奇 《城市印象》
简 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死于生》
1956 美国建筑师学会 《城市设计》
1943 沙里宁 (美国建筑师、规划师) 《城市其发展、衰败与未来》
19世纪末 丹尼尔·伯纳姆(美国) “城市美化运动”
1922 勒·柯布西耶 “明天的城市”“邻里计划” “ 光辉城市”
《图解城市设计》
-------金广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图解城市设计》
图解是设计创作的重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城市规划图绘制方法优质课件

设置辨别率 轮廓边线加粗:【编辑】 →【描边】,设置“宽度”像素值
城市规划CAD
Photoshop后期处理技巧
制作路面
选择路面,先填充白色 选择路面,增长杂色:【滤镜】 →【杂色】 →【添加杂色】
道路网
中心线→道路网→交叉口修剪
地块分界线、创建各类用地地块面(region) 计算各类用地并检验用地平衡情况 用地色块填充、地块文字标注 城市规图划C例AD、图框、图鉴制作
要点,注意事项
地形图
矢量(以便,数据量大);栅格(速度快,pcx格式);拼贴
绘图单位
一般采用m,以便背面旳面积计算
水面绘制
用Pline勾绘水面边界,然后Pedit编辑边界——样条曲线
草地
勾绘草地边界,PS中填充颜色/图案
灌木
“云线”绘制灌木或CAD设计中心图库引用
欣赏植物、行道树
CAD设计中心引用图库中旳欣赏植物,或PS再插入欣赏植物 行道树:等距离插入块 Measure/ 【绘图】→【点】→【定距等分】/【定数等分】
与图“CAD 线型库”
城市规划CAD
总规绘图技术2:导入光栅图
栅格地形图、遥感影像···
只是引用链接,栅格图不存储在dwg文件中 可剪裁边界,设置亮度、对比度等,可移动,缩放
插入图像
菜单【插入】→【光栅图像】 Imageattach 地形图配准-缩放百分比 地形图配准-位置:地形图右下角点旳坐标值(x,y)
栅格图像编辑
裁剪:【修改】→【剪裁】→【图像】/ imageclip 调整图像亮度等:
【修改】→【对象】→【图像】→【调整】 /imageadjust
24种海绵城市设计措施全图解

24种海绵城市设计措施全图解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城市住宅区海绵策略随着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自然地表被居住区域的不透水硬质材料替代,雨水自然下渗、净化和收集面临很大挑战。
住宅区的景观用地应考虑结合海绵城市设计方法,在有限的绿化面积里,采用下渗、滞留、净化的策略,缓解城市居住区洪涝灾害。
1、传统住宅区——宅间雨水花园传统住宅区中的绿地可以改造成下沉式宅间雨水花园,用来收集周边硬质铺装的雨水。
2、传统住宅区——停车场雨水花园传统住宅区中的停车场可以改造成透水植草砖生物滞留带,用来收集周围雨水。
3、传统住宅区——活动场地传统住宅区中的树池可以改造成滞留式生态树池,用来收集开放场地中的雨水。
4、传统住宅区——宅间道路传统住宅区中的宅间道路和绿化带可以改造成透水路面和生物滞留池,用来收集道路上的雨水,避免路面雨水沉积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5、传统住宅区——车行道传统住宅区中的车行道考虑机动车荷载,一般不建议使用透水路面,而是利用道路两侧绿化带收集、消纳路面雨水径流。
6、新型住宅区——地库顶板小区园路7、新型住宅区——地库顶板小区广场高层住宅区中的硬质广场可以结合透水铺装、排水明沟及生物滞留设施,设计成一个集收集、净化、储存雨水于一体的良性循环系统。
8、新型住宅区——地库顶板小区绿地二、绿色屋顶海绵策略雨洪来临时,建筑屋顶产生的径流是导致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将城市的建筑屋顶改造为绿色屋顶能有效缓解城市雨水径流压力。
一方面,通过海绵城市结构来收集、储存雨水,并利用雨水进行浇灌,可以节省各种能耗;另一方面,绿色屋顶将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的整体绿化率。
建筑学考研书目整理

建筑学考研书目整理建筑设计类书目:《建筑设计笔记》作者 : A·彼得·福西特,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构造设计基础》刘昭如《建筑设计资料集》1-10册,编委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物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构造》上下册(杨维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构造》上下册(刘建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及本科相关教材的基本内容。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建筑构造设计》(上、下)杨维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建筑构造与设计基础》刘昭如,科学出版社,2000年《结构选型》,陈保胜,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建筑特种构造》颜红亮,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设计力学》陈保胜,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国:弗朗西斯《建筑构造设计(上)》杨维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构造设计(下)》刘建荣、翁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第2版) 》刘先觉中国建筑工业 (2008-05出版)《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2版)》朱昌廉中国建筑工业 (2008-05出版)《建筑模式语言(上下)》亚历山大等、李道增、高亦兰、关肇邺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附盘)》中国建筑工业《建筑物理(第2版)》 (东南大学)柳孝图编著《建筑构造原理与设计(第3版)》樊振和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9-07出版)《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3版)(附光盘1张)》程大锦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1》(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建筑设计资料集2》(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建筑设计资料集3》(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建筑设计资料集4》(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建筑设计资料集5》(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建筑设计资料集6》(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建筑设计资料集7》(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建筑设计资料集8》(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建筑设计资料集9》(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建筑设计资料集10》(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建筑的永恒之道(精装)亚历山大 (Alexander)》赵冰知识产权出版社快题书目:《图解思考》作者 : [美] 保罗·拉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快图表现技法》作者 : 李钢等编,出版社 : 湖北美术出版社《Sketching with Markers》作者 : Thomas G. Wang《建筑语汇》作者 : [美] 爱德华·T·怀特,出版社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快速建筑设计方法》清华大学徐卫国《场地设计》哈尔滨建筑大学张伶伶孟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快图表现技法》李钢李保峰吴耀华,湖北美术出版社《快速建筑设计图集》李志民庞丽娟郑红艳,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手法》《建筑方案设计》沈福煦,同济大学出版社《快速建筑设计方法入门》《建筑设计方法入门》黎志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作业评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马纯立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快题设计100例子》东南大学,黎志涛《建筑设计草图与手法:立意省审表现》黄为隽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快速设计基础》李钢李保峰华中科技大学出版《建筑、景观、室内快速手绘效果图方法入门》祁今燕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建筑快题设计技法与实例》李国光中国电力出版社《建筑设计快题与表现(第2版)》孙科峰、高艳、李娟、江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快速建筑设计与表现》张群中国建材出版社《快速建筑设计100问》黎志涛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快速建筑设计考试指导》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快速建筑设计40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快速建筑设计50例第二版》《快速建筑快速设计100例》(第三版)黎志涛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快速建筑设计方法入门》黎志涛中国建筑工业中国建筑史书目:《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作者 : 侯幼彬/李婉贞编,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史》第五版(《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史》(第五版)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史》第六版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历史考研复习指导》赵晓峰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11出版)《园冶注释(第2版)》陈植建工出版社《营造法式》辞解陈明达天津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版)》《建筑志》常青的《园冶注释》作者:(明)计成原著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营造法式》作者:(宋)李诫撰,邹其昌点校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营造法式》解读作者:潘谷西,何建中著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中国建筑史图说》作者:邹德侬编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古建筑的十三个特点》作者:缪璞外国建筑史书目:《外国建筑历史图说》 ,作者 : 罗小未/等,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外国建筑史,19世纪前》(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第三版)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末,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世纪西方建筑史》(第一版)吴焕加,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外国古代建筑史》王其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2版)罗小未中国建工《永恒的辉煌:外国古代建筑史》(2版) 王其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08出版)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4版)陈志华编,中国建筑工业《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刘松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现代建筑史图说》毛坚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03出版)《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顿《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作者:(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经典建筑理论丛书》作者: (美)文丘里著,周卜颐译《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原著第三版)》作者:(美)克拉克,汤纪敏,包志禹译《走向新建筑》作者:(法)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论现代西方建筑》,吴焕加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城市方面书目:《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吴志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规划哲学》(孙施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册)》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册)》徐循初中国建筑工业《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高等教育出版社《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戴慎志编,中国建工出版社《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张京祥东南大学出版社《中国城市规划史纲》汪德华东南大学出版社《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庄林德东南大学出版社《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周俭同济大学出版社《图解城市设计》金广君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建筑专业英语书目:《建筑学专业英语》王一,岺伟编著/2009-05-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学专业英语》,蒋山,应宜文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专业英语学习教程》徐良等编/2008-03-01/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学专业英语》靳慧霞主编/2009-09-01/化学工业出版社《城市与建筑专业英语》胡嘉渝等编著/2010-04-01/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专业英语第二版》郑启颖主编/2011-01-01/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考研英语:《考研英语系列: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基础训练)(高教版)》曾鸣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张剑考研英语历年真题及复习思路(珍藏版)》曾鸣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新航道-2012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精读200篇》胡敏中国出版集团《2012张剑考研英语历年真题及复习思路(试卷版)》曾鸣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星火2012年考研英语词汇星火式巧记、速记、精练(3分册)书+MP3(赠大纲词汇手册)》《新东方全套学习资料》考研政治:《2012年考研政治理论复习导本》李淮春《2012年考研政治2000精准金题》《2012年考研政治核心考点解析》《最后冲刺(2015任汝芬考研政治序列之一,二,三和最后四套)》作者:任汝芬主编《2015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00题》作者:陈先奎,赵宇主编《2015考研政治-陈先奎政治理论考前大串讲》作者:陈先奎,赵宇主编《2015形势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陈先奎大预测》作者:陈先奎,赵宇主编《2015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终极预测4套卷》作者:肖秀荣主编。
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PPT-33张)

根据不同的建筑形态、建筑群体组合及空间布局关系,将街区的空间肌理特征归纳为5大类、7小类。其中里弄、规整院落、自生院落、沿街商住这四种肌理类型是最能体现历史风貌特色的城市肌理类型。
(二)肌理类型的还原与转换
肌理和建筑的类型在街区中是复杂多样的,看似无序,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一步需要在这些类型中抽象出原型,然后针对原型进行类型转换的研究,分析新的可能,即类型变体,以此引导性的空间构建。
类型学设计方法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辨别提取——类型还原——形态重组
(一)肌理类型的辨别和提取
里弄、院落、沿街商住楼等建筑类型构成了街区中各种形态的街坊以及街巷,各个类型中又含有不同的形态变体——“亚类型”。 可借助图底分析的方法,它能简化并抽象地表达出城市空间的结构秩序,是选择提取空间类型和建筑类型的有效工具。
(1)肌理保护原则 地块边界对城市肌理和空间特征的影响不能忽视,这些边界的形成有自然条件所制约,或是当时的经济、政治或文化因素所致使,正是这些历史文化传统,才塑造了历史地区风貌的骨架。因此,在城市设计中,地块边界的确定是以最小的肌理类型单元为依据的。
(2)原型修补原则 需要拆除建筑的地块,它原来的空间类型仍具有典型性,则对该地块的肌理采用原型修补的原则。新建筑的布局与体量以原来的空间肌理类型为依据,恢复由保留历史建筑原先构筑的肌理类型。
(5)整合创新原则 城市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原有肌理类型的分析后,重复这些类型,但会削弱了城市的多样性,使空间流于模仿。类型学思路的运用是一个整合创新的过程,最终目的乃是将归纳分类的建筑和空间类型转化为新的形式,并应用与城市设计。
应用实例:地块D 地块内有两处保留历史建筑,其余均可拆除,是一种无序组合的肌理类型。依规划用地功能的调整—将引入旅馆和办公功能,以及周边空间形态的变化—东侧已建高层居住小区,整合后形成一种围合感较强的院落型空间肌理,满足旅馆和办公功能的需要。
城市形态类型和模式1:20大经典的城市结构

城市形态类型和模式1:20⼤经典的城市结构城市形态类型和模式设计是有规律可循的,还是纯粹天马星空的创意?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普适性的设计⽅法?如果可以知道⼀个设计的所有可能结构类型,⽅案构思的时候是不是就不⽤瞎⼦摸象⼀般?城市形态类型和模式希望对不同城市空间层次(从城市整体到⽚区、功能区、居住区、居住组团……)的类型进⾏归纳,总结典范模式,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解释。
城市形态类型和模式课程将分为6-7期,每期围绕⼀个主题,介绍不同层⾯的设计总图类型和模式,今天先来看看城市结构模式。
如果把⼀个城市当成⼀个整体,想要提取其结构模式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个城市往往是在多种因素作⽤和影响下,不会那么纯粹。
城市规划原理说上提到过⼀些典型的模式类型,⽐如带状、⽹格状、环形放射状、组团、星状(指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和群组等,这些模式类型的城市到底长什么样呢?还是结合城市路⽹图⼀起来看看吧。
1带状带状城市主要是在交通线的影响下发展所形成,或者受地形影响沿着⼭⾕或⽔体岸线分布,具体的⼜可以分为带型连绵或带型组团结构,带型连绵式城市的的中⼼感⽐较弱,发展⽐较均质,模式图如下(图⽚来源于⽹络):1.⽢肃-兰州:兰州是典型的河⾕型城市,位于黄河⾕地中,其发展被迫沿着河流两岸东西延伸,形成条带状组团格局。
2.厄⽠多尔-基多:基多北部为新城区,南部为旧城区,南北长25千⽶,东西宽5千⽶,城区东西两侧是海拔4790⽶的⽪钦查⽕⼭。
3.阿曼-马斯喀特:马斯喀特是阿曼⾸都,三⾯环⼭,东南濒阿拉伯海,东北临阿曼湾,整个市区沿着阿拉伯海岸线⾃然伸展,形成狭长形状,由6个区组成。
4.澳⼤利亚-黄⾦海岸:黄⾦海岸位于澳⼤利亚东部海岸中段,由⼀段长约42公⾥、10多个连续排列的优质沙滩组成,由北⾄南成带状分布5.中国-深圳,深圳是⼀个典型的亚热带海滨城市,整体的结构是沿海岸线的带型组团结构2⽹格状 ⽹格是最典型的城市形态之⼀,由相互垂直的路⽹构成,⼀般适⽤于平原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4
实例介绍
p27---31
01
实例介绍 城市广场及周边的开发导则-----美国哈佛广场
美国坎布里奇市位于美国东北部的马萨诸塞州与波士顿市只有一河之隔,是一个主要由哈佛大 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两个学校组成的城市,被称之为“最纯粹的大学城”。哈佛广场紧靠近位于 坎市里奇市西侧的哈佛园,是哈佛大学的中心。也是坎布里奇市最繁华的城市商业中心之一。 哈佛广场的概念与一般城市广场的概念不同,它不是一个集中的大广场,而是由一系列相互联 系的节点和与其相关的街道形成的动态的线形城市空间骨架。
保护并加强广场 原有的历史建筑
的多样性,加强社
区的文化氛围
和提高城市空间使
用的效率
03
相关地段的开发导则
D
C B A
E
F
04
六个地段的图解分析
A
哈佛广场和麻萨诸塞大街
B
鲍尔和爱罗街
C
金银岸
04
六个地段的图解分析
D
文斯罗坡广场和JFK街
E
布莱特广场
F
教堂街
THANKS
2.自下而上
特点:灵活用地 自由构图 随机应变
02
古代 布局意识的形成(雅 典卫城、古罗马的帝国广场 到中世纪锡耶纳的坎坡广场、 威尼斯的圣· 马可广场 )
西方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 卡米尔.西特(奥地利) 《城市规划的艺术原则》
1898 霍华德(英国社会学家) “田园城市”
19世纪末 丹尼尔· 伯纳姆(美国) “城市美化运动”
20世纪80年代 米哈德· 雪瓦尼(美国) 《城市设计过程》
20世纪80年代末 韦恩· 奥图和唐· 洛干(美国) 《美国的城市建筑》
03
我国城市设计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历史上我国的城市设计的思 想方法和基本内容一直贯穿 在对城市的营造括动中。
20世纪50年 提出“城市详细规划”一词 照搬了原苏联的城市规划模式 城市建设过程纯粹表现为一种 高度的“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
2
4
在城市设计领域加强与景观建筑学和公共环境艺术学科的联系,把景 观建筑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创作与城市整体环境的景观规划结合起来。
视廊的形成与保护、城市建筑在城市环境中的景观地位、城市广告招
02
不同地区景观建设图解分析
1
城市的缘起及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
C
2
城市设计中的元素分析
ONTENTS
3
城市设计中的景观分析
图底关系理论
2.联系理论分析方法。通过交通视觉方面的 联系分析,明确城市空间中主要功能与景观 联系理论 构成元素之间的交通与视觉联系,从而确定 城市中主次交通和视线。
3.场所理论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城市环境 场所理论 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分析,把握城市 空间的内在特征
1
城市的缘起及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
08
城市设计要遵循的五项原则
1
2
3
4
5
服从城市整体规划
满足人的需求
突出地方特色
考虑不同的时空效 果
遵照美学原则组织 设计元素
1
城市的缘起及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
C
2
城市设计中的元素分析
ONTENTS
3
城市设计中的景观分析
p24---25
目 录
4
实例介绍
01
城市景观建设的策略
1
加强对城市景观问题的研究,制定长远的和近期的景观建设计划。通 过对经济发展、城市历史和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市民城市形象方 面的调查分析,配合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时间年限、实施步骤制定 城市景观建设规划,包括城市风貌特色、建筑风格、历史文脉等。并 按照经济规律、应用行政手段使计划能够落实。具有可操作性。许多 城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加入了城市设计的内容和城市风貌特色规划的 内容。如黑龙江省对城市风貌特色规划的要求,台北市“城市独特风 格”的研究等。
04
A
图底关系理论 建筑称为图 被模糊的事物称为底
城市设计的三种研究方法
B
联系理论 城市形体环境中存在的“线” 性关系规律
C
场所理论 “10次小组”“以人为核心” 和“人际结合”
意大利罗马的NOLLI图底关系图
06
三种城市设计理论的关系
1.图底关系理论分析方法。从理解城市形态 入手,体会城市建筑体块的空间关系。通过 图底关系分析,从二维角度认识城市模式, 空间秩序,空间等级
1960 凯文 林奇 《城市印象》 简 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死于生》
1956 美国建筑师学会 《城市设计》
1943 沙里宁 (美国建筑师、规划师) 《城市其发展、衰败与未来》
1922 勒· 柯布西耶 “明天的城市”“邻里计划” “ 光辉城市”
1960 美国哈佛大学率先设置 独立的城市设计课
20世纪70年代 乔纳森 巴奈特 (美国) 《城市设计概论》
哈佛广场形态元素的分析
02
哈佛广场整体开发导则
1
2
尊重广场建筑形式 及规模的多样性, 鼓励在鲜明街道墙 界定下的城市环境 中,创造独立的、 由绿地和庭院组成 的积极空间系列
3
在广场中心建立高 质量的公共空间环 境,完善环境设施
4
完成空间的步行系 统。方便人行活动
5
维持广场使用性质
6
提供合理的停车设 施
《图解城市设计》
-------金广君
《图解城市设计》
图解是设计创作的重要方法
1
城市的缘起及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
p6---13
C
2
城市设计中的元素分析
ONTENTS
3
城市设计中的景观分析
目 录
4
实例介绍
01
城市的缘起及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
自上而下 城市的形成过程 自下而上
2.自上而下
特点:规则用地 谨慎构图 鲜明等级
3
建立景观管理条例,实行包括景观质量在内的评审制度,从法规建设 上建立城市景观的保护、创造具体的规定和标准。在城市设计评审委 员会中吸收公共艺术面的专家。委员会的工作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景观设计到建筑设计。对每个设计和建设项目都应进行景观形象的评
建构景观体系。内容包括城市天际线形式,高层建筑的分布,城市形
柯普利广场位于波土顿市中心区周围是博物馆、图书馆以及两座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 贝聿铭事务所设计的汉考克大厦这座60层高的庞大体量建筑与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三一”教 堂近在咫尺,为了处理好两者关系,设计者采取的措施一是平面采用平行四边形,从广场上看, 两个立面成锐角相交,减轻了厚重感,尤其是面向教堂的侧立面上开了一个三角形凹槽,使大 厦秀丽挺拔,二是整栋大厦均为玻璃幕,有效地将“三一”教堂的景观反照在墙上,而获得了 扩大空间的实际效果。这一建筑设计的成功不但没有破坏广场的特色和尺度,相反却为广场增 添了一景。
保护建筑物之间的文脉关系及空间比例
保护城市天际线的美观与特色。
03
美国旧金山市对建筑体块退后的要求
04
建筑体量影响日照条件的分析
瑞典建筑师刚那· 波雷杰尔提出的在城市
环境中评价日照遮挡比率的方法
05
城市天际线与地形的关系
06
城市中的新建筑与旧建筑之间的原则
07
实例分析 新建筑与旧建筑的协调关系-----柯普利广场
C
2
城市设计中的元素分析
p15---22
ONTENTS
3
城市设计中的景观分析
目 录
4
实例介绍
01
城市设计中的六大元素
1
2
3
4
5
பைடு நூலகம்
6
建筑体量
及形式
土地使用
公共空间
使用活动
交通与停车
保护与改造
02
建筑体量及形式
保证城市绿化有良好的日照条件。 保护历史建筑的景观条件与周围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 建筑体块控制原则 保证城市街道、广场等人流聚集和停留场所有合理的日照和良好 的视觉感受。
改革开放后 产生并发展于西方 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设 计学科开始引入我国。
20世纪80年代后期 经过近十几年研究和实践探索 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的城市设 计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至今 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方兴未艾。
05
城市设计的理论脉络
英国诺丁翰大学的迈斯· 卡蒙那教授综合其他理论和实践经验对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作 了更详细的划分。他用一个八角形图形表现出目前各种各样城市设计理论所强调的 八个主要观点及其相应的代表人物又对每个观点在实践上的探索作了详细讨论为我 们研究城市设计理论理出了一个清晰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