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叔教音乐二单元第5课

合集下载

宋大叔教音乐

宋大叔教音乐

宋大叔依然那么慈祥可爱,愿主保佑爱音乐的人。

第一课《音程(一)》
第二课《音程(二)》
第三课《音阶-大音阶》
第四课《音阶-小音阶》
第五课《C大调和弦及其名称》
第六课《C大调正三和弦的弹奏》
第七课《C大调属七和弦的弹奏》
第八课《强拍加8度音、踏板的使用与和弦的转位》
第九课《和弦的配置》
第十课《无旋律伴奏(一)》
第十一课《G大调的音阶与和弦》
第十二课《G大调的正三和弦与终止六四的弹奏》
第十三课《F大调的音阶与和弦、五度链》、第十四课《F大调的正三和弦与终止六四的弹奏》
第十五课《无旋律伴奏(二)》
第十六课《其余大调的音阶与和弦》
第十七课《右手加和弦音》
第十八课《上主和弦代下属和弦》、第十九课《重属和弦(属之属)》
第二十课《重属和弦使用的位置》
第二十一课《重属和弦使用的位置(续)》
第二十二课《重属和弦前方的共同和弦》、第二十三课《无旋律伴奏(三)》
第二十四课《副三和弦的使用》
第二十五课《副三和弦的配置与弹奏》
第二十六课《副三和弦的配置与弹奏(续)》、第二十七课《中国旋律的和弦配置》第二十八课《琶音伴奏》
第二十九课《琶音伴奏(续)》
第三十课《小调的调名与音阶》、第三十一课《小调的和弦及其名称》
第三十二课《小调正三和弦的使用》
第三十三课《小调进入关系大调》
课程结束。

小学音乐人音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5课童趣-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5课童趣-教案

教案一、教学内容: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教唱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认识2/4拍的强弱规律(二)技能目标:能够完整演唱这首歌曲(三)情感目标:体会到歌曲中表达出的蜗牛坚韧不拔的精神三、教学类型:新授课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编创简单的动作来表演歌曲六、教学难点:学生完全掌握歌曲中的小切分,后十六,附点节奏并背唱歌曲七、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猜谜导入师:今天杨老师带来一个谜语想考考你们,你们有没有信心猜一猜呢?生:... ...师: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听完举手告诉老师,“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是什么呢?生:蜗牛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不是蜗牛,哎呀,你们太聪明了。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一听,除了蜗牛还有什么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注意:听的时候小嘴巴要闭好。

生:黄鹂鸟师:喔,还有两只黄鹂鸟,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

(板书歌名)这是一首2/4拍的歌曲(二)讲授新课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这首歌曲,听完要选择一个表情来告诉老师你的心情,听的时候保持安静,可以动一动你的小脑袋。

生:... ...师:你会选择哪一个表情呢?(抽2到4人左右)生:... ...师:开心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做出来老师看看,老师都感受到你们开心的心情了。

带着这样的心情跟老师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做《请你跟我这样做》,我说“请你跟我这样做”,你们就说“我就跟你这样做”并且还要模仿老师的动作,明白了吗?生:明白师:(分三种速度拍手按节奏朗读歌词)你们表现得太棒了,掌声送给自己。

既然你们这么厉害老师就再跟你们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做《对口型》,老师播放音乐,你们跟着歌曲中的小朋友一起唱,但是只能张嘴不能发出声音,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老师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听见你们的声音了,这一次跟着老师的琴声来唱一唱,注意老师的速度,听前奏。

生:... ...师:老师要加快速度了,你们可以吗?生:可以(三)巩固练习师:唱得太好听了,老师要把你们分成两个组比一比哪个组唱得好,有没有信心?生:有师:都很厉害,老师加赛一轮,以开火车的方式来唱一唱,我指到哪一组哪一组就唱,看看你们能不能通过合作让火车顺利的开到终点站。

宋大叔教音乐光盘第二单元讲义

宋大叔教音乐光盘第二单元讲义

宋大叔教音乐光盘第二单元讲义第二单元指挥与领唱前言以《指挥技巧之研究》一书作为此单元之讲义第二单元之内容是在于教导教会中的音乐领袖——优秀的教唱、领唱人与称职的诗班指挥。

领(教)唱者与诗班的指挥必须要自己能唱,不但要能唱得准(音准,拍子准),还要进一步的唱得宏亮,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才能作为会众与诗班的示范。

因此声乐训练就是必需的了。

领(教)唱者不但要能唱,而且也要能指挥,有了指挥才能带动,才能把持速度,统一情绪。

诗班的指挥那就更不用说了,更得有精湛的指挥能力,表达乐思,表现意境,带出神采来,带出圣灵的感动来。

因此,作为一个领(教)唱者,或诗班的指挥,声乐与指挥的训练是极其必要的。

第二单元所授的声乐——发声法,乃是美声唱法,是以大学音乐系的授课标准,作近乎专业水准的训练。

无论口型、共鸣、运气都需要藉着模仿、揣摩、体会的认真学习。

需要长时间的、有恒不懈的努力,方能获得进步。

但声乐——发声法却不是笔传的知识,它不是看懂了文字的描述,就能唱得出来的。

因此,学习者只能跟着光盘不断的练习、体会。

故此,在讲义中将省略发声法的记述。

至于指挥的部分,一个单元之10个小时的课程,所授的内容,只能偏重实用,但内容却是有限。

因此,宋大叔将其所著的《指挥技巧之研究》一书,作为此单元的讲义。

《指挥技巧之研究》是其在1977年出版,是大学音乐系为时一年或二年修课的教本。

内容更为深入、丰富,是指挥者再求精进的用书。

此书作为第二单元的讲义,并非是对照光盘同步学习,而是在先学了光盘中的内容后,有了基础,再使用此书,作更深入的研习。

书中的谱例原本均为五线谱,为了实用起见,乃重新修订,加上简谱诗歌。

但仍盼望诗班指挥学着改用五线谱,以提升教会的音乐水准。

【人教版音乐】小学2二年级上册课件:大鹿 课件 (1)

【人教版音乐】小学2二年级上册课件:大鹿 课件 (1)

55 67 1
咚咚 把门 敲
· ·55
55 54 6 44 44 43 5
林中猎人 追来了
· ·
鹿啊鹿啊 快开 门
33 33 32 4 44 55 67 1
兔儿 兔儿 快进 来咱们 手把 手挽 牢
2 1 =F 4
大鹿
51 12 17 2 52 22 21 3 51 11 17 22
大鹿 站在 房子里 透过 窗子 往外 瞧 林中 跑来 一只 小兔
55 67 1
咚咚 把门 敲
· ·55
55 54 6 44 44 43 5
林中猎人 追来了
· ·
鹿啊鹿啊 快开 门
33 33 32 4 44 55 67 1
兔儿 兔儿 快进 来咱们 手把 手挽 牢
谢谢指导!
eWTkEDhWLSFGRASAD1233@$#%%@!DVGTeWTkEDhWLSFGRASAD1233@$#%%@!DVGT
51 12 17 2 52 22 21 3 51 11 17 22
55 67 1
· ·55
55 54 6 44 44 43 5
33 33 32 4 44 55 67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 1 =F 4
大鹿
51 12 17 2 52 22 21 3 51 11 17 22
大鹿 站在 房子里 透过 窗子 往外 瞧 林中 跑来 一只 小兔
兔儿 兔儿 快开 门咱们 手把 手挽 牢 .
2 1 =F 4
大鹿
51 12 17 2 52 22 21 3 51 11 17 22
大鹿 站在 房子里 透过 窗子 往外 瞧 林中 跑来 一只 小兔
55 67 1

宋大叔教指挥第二单元进阶版

宋大叔教指挥第二单元进阶版

宋大叔教指挥第二单元进阶版第01课)前言-开场白第02课)第三章基本练习第二、第三、四节(p.11-16)第03课)第四章四拍子的基本打法第一、第二节(p.17-18)第04课)第五章预备拍第一、第二节(p.20-22)第05课)第五章预备拍(续)第三节(p.23-26)第06课)第六章四拍子的别种打法第一、第二节(p.27-30)第07课)第六章四拍子的别种打法(续)第三节(p.31-36)第08课)第六章四拍子的别种打法(再续)第四节(p.37-38)第09课)第七章三拍子第一、第二节(p.45-47)第10课)第七章三拍子(续)第三、四节(p.48)第11课)第八章二拍子第一、第二节(p.56-58)第12课)第八章二拍子(续)第三、四节(p.58-60)第13课)第九章渐强与渐弱第一、第二节(p.66-68)第14课)第九章渐强与渐弱(续)第三节(p.68-69)第15课)第九章渐强与渐弱(再续)第四节(p.69-70)第16课)第十章渐慢与渐快显著渐慢(p.78-79)第17课)第十一章结束与延长第一节(p.82-84)第18课)第十一章结束与延长(续)第一节(p.85-88)第19课)第十一章结束与延长(再续)第二、三、四、五节(p.90-97)第20课)第十一章结束与延长(三续)第六节(p.99-101)第21课)第十二章六拍子第一节(p.104-105)第22课)第十二章六拍子(续)第二节(p.106-110)第23课)第十二章六拍子(再续)第五节(p.115-120)第24课)第十二章六拍子(三续)第五节(p.115-120)第25课)第十二章六拍子(四续)第五节(p.115-120)第26课)第十三章复拍子的三拍与四拍第一节(p.124-127)第27课)第十三章复拍子的三拍与四拍(续)第二节(p.128-130)第28课)第十四章单拍子的分裂第一、二节(p.135-139)第29课)第十四章单拍子的分裂(续)第三节(p.139)第30课)第十五章再论预备拍第一、二节(p.141-144)第31课)第十五章再论预备拍(续)第三节(p.145-147)第32课)第十五章再论预备拍(再续)第三节(p.145-147)第33课)第十六章切分音与长音符第一节(p.148-152)第34课)第十六章切分音与长音符(续)第二节(p.153-156)第35课)第十七章一、五、七拍的打法(p.159-167)第36课)第十八章双手的配合运用第一节(p.168-171)第37课)第十八章双手的配合运用(续)第一节(续)第二节(p.168-178)第38课)第十八章双手的配合运用(再续)第三节(p.180-183)第39课)后记:衷心的叮嘱。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聆听《京调》教学设计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聆听《京调》教学设计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聆听《京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京调》是一首具有浓厚北京特色的民歌,它以四二拍为主,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歌曲通过描绘北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中,通过学习《京调》,让学生了解北京传统文化,感受民歌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对北京传统文化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特色,感受民歌魅力。

此外,学生对简谱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北京传统文化,感受民歌魅力。

2.学会用欢快的情绪演唱《京调》。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京调》的旋律和节奏。

2.了解北京传统文化,感受民歌魅力。

3.运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特色,感受民歌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欣赏法:聆听优秀演唱版本,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乐谱:《京调》简谱。

3.录音设备。

4.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介绍北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京调》乐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节奏、音高,进行针对性练习。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并指导。

再次强调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5.拓展(10分钟)聆听其他优秀演唱版本,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美感。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京调》的节奏和旋律。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真善美的小世界-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真善美的小世界-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真善美的小世界-范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真善美的小世界》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同时教育他们珍惜美好生活,传递正能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他们仍需在音乐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

在歌唱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发音不准确、音准把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的旋律和歌词。

2.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培养良好的发音和音准。

3.教育学生珍惜美好生活,传递正能量。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旋律的掌握。

2.歌词的发音准确性。

3.音准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范唱,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美。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汲取正能量,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的歌词、旋律图示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范唱等。

3.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4.练习册:供学生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着,播放《真善美的小世界》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歌词和旋律图示,引导学生跟唱歌曲。

注意纠正学生在发音、音准方面的错误。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用钢琴或吉他伴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纠正、提高。

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示范演唱,其余学生伴奏。

通过这种方式,检验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并对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指导。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真善美的小世界-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真善美的小世界-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真善美的小世界-伴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真善美的小世界-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展现了真善美的小世界,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明快的节奏描绘了美好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第二乐段以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整首歌曲富有感染力,易于学生学唱和感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感受简单的音乐情感,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

但在音乐欣赏和表现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伴奏的认知和运用相对较少,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伴奏》,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伴奏知识,培养学生的伴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的准确演唱。

2.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现,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伴奏的认知和运用,学会为歌曲编配简单的伴奏。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学。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4.创编法:学生分组创编伴奏,教师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伴奏》音频、视频资料。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伴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好情感。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的演唱。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点评指导,巩固所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预备拍
为求开始的整齐,必须给予每位奏(唱)者,一个准确的预备,指挥者指示预备的动作,就是在预备拍。

这个预备拍不但只用于乐曲的开头,连分段的开始及停顿之后均应使用。

预备拍通常为乐曲开始的前一拍;若乐曲开始在第一拍,则其预备拍即为最后一拍;若乐曲开始在第4拍,其预备拍则在第3拍;以此类推。

预备拍的精神与速度,必须完全是该乐曲的精神与速度。

开始于第一拍的为强起,开始于其他的拍子均为弱起,强起的小节完整,弱起则一定为不完全小节。

预备与结束的动作均与此有关,容后再述。

一、预备拍的作用
预备拍必须明确的指示下列三项:
(1)指示速度:
预备拍的速度就是乐曲的速度,奏(唱)者很自然的根据预备拍的指示,定下速度的快慢。

因此指挥必须掌握住乐曲的速度后,才开始指挥。

在合唱中,指挥或有机会为伴奏者,先打一至二小节拍子,定下速度,合唱要进来时,指挥者只要循伴奏的速度给予预备拍即可。

但有时,前奏的末端会渐慢(rit.),则指挥的预备拍,仍要以本来速度(a tempo)打出。

(2)指示表情
一个略有训练的合唱团员,则能一望即知指挥的预备拍中所指示的表情。

因此指挥必须把握在此短促的一拍中,即能掌握住,他的乐队或合唱团的情绪。

在预备拍中使演奏(唱)者进入情况,是一个很要紧的素养。

预备拍的表情,也即是乐曲的表情,二者完全一致,否则会含混不清,使唱(奏)者无所适从。

(3)指示呼吸配合:
乐曲开始能够毫厘不差的整齐,是在于预备拍中,要求唱(吹奏)者,呼吸的配合。

其呼吸的急促、平缓完全取决于预备拍的力点。

这随着力点的呼吸就制定了开始的速度与表情。

因此预备拍指示呼吸最为重要。

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对于一个指挥家来说:“预备拍要求呼吸配合,则是成功的全部”。

预备拍指示呼吸,不仅是要求唱者与吹奏者要以呼吸配合,就连乐队中弦乐器及敲击乐器,也要如唱者、吹奏者一样的在预备拍中呼吸。

二、完全小节的预备拍
图9
4/4的拍子,完全小节,也就是第一拍开始的乐曲,其预备拍为第四拍。

这个预备拍要以大弧度自预备处上弯至第一拍,第一拍的位置仍在胸前中央,进入后即循拍子的打法进行。

练习时,以棒尖或指尖对准图中之预备处,以口诵①、②、③、④;口诵的速度要按着已定的速度,平稳一致,在诵到④时,手同时动作,由预备处循图进入①,如此反复练习。

然后面对镜子,就以上所练习的,凭记忆再做,惟不再口诵,而在内心默数①,②,③,④,至第四拍时同时击出预备拍。

进入第一拍后不要停止,继续以持续的四拍子指挥几个小节,反复练习,并藉镜子纠正自己的姿势。

有几个常犯的错误,务必注意:
(1)初学者,口诵1,2,3,4速度尚能平稳,但当第四拍开始进入时,则会加重、加快。

应该小心保持速度的一致。

(2)常有些年轻的指挥者,指挥此预备拍时,除了手的运动之外,在身体
上也会加入许多多余的动作,如耸肩、胸部与身体上提,脚跟随之离地等等。

虽然其本意在于指示唱者呼吸,但这些动作却是要避免的。

(3)小心不可在预备拍前端,加入任何的动作。

有的初学者在开始时,犹豫不决,以致加上了别的动作,因此而造成不良影响。

必须果决,不可三心二意,当手置于“预备”处决定开始后,即直接果敢的击向第一拍。

当预备拍练习好以后,要寻找几首适合于持续四拍子的曲子,作为实际的练习。

如:
以上两曲都是持续、庄重的歌,亦都是第四小节为预备拍者,学习者不妨依此例另找些这样的歌曲作为练习。

练习时,最好邀请一位(群)同伴,以钢琴或唱帮助练习,藉他(们)的开始准确与否,验明自己的预备拍是否明显,速度是否合于自己的标准。

切记不要使自己跟随他们,而是领导他们,要求他(们)跟随。

一定要做他(们)的主人,而不是个随从者。

若用唱片或录音带就不够理想,因为无法把握预备拍,更糟的是,速度已经决定,指挥只能跟随,而不能主导。

有一个非常要紧的习惯必须要养成:乃是专注的看着你的演唱(奏)者,眼睛要掌握到每一个角落。

因此指挥者必须熟记开始的几个小节;一个埋头于乐谱中的指挥者注定是个失败者。

诗班的指挥请用前方所列举的赞美诗选1050首的第1,10,26首及迦南诗选的第284,99首作为加上预备拍的练习。

三、其余的预备拍
一、乐曲第四拍开始的预备拍:(图10)
第四拍开始的乐曲,其预备拍为第三拍,这与完全小节的预备拍,同样常用。

首先,应该知道,第三拍的实际长度,本为外拍由左平击至右,其长度几与第一拍相等,故能用以表示次强拍。

但当做预备拍时,却仅取其后半,开始在胸前中央,或略为偏左;但尽管拍子缩短,其时值仍然不变。

持续的拍子,各拍进行较直,但其预备拍仍略带弧度,方能明显,但其力度分散于全拍之中,一如持续拍之精神。

图10
其练习的方法,仍如完全小节的预备拍相同,以棒尖或指尖(徒手时),对准图示之预备处,口诵1,2,3,4俟速度稳定后,在③的同时加上手的动作。

而后面对镜子,默数1,2,3在③处开始动作。

开始后不要停止,继续指挥几个小节。

以后各预备拍的练习方法,均以此方式,不再赘述。

惟第三拍的预备拍,小心不要因手臂的动作,而牵动身体。

仍然请一位(群)同伴,以钢琴或唱帮助练习,方法与完全小节之预备拍相同。

诗班指挥请以赞美诗选1050首的第194首《当主降临》、第171首《十架道路》、第433首《教会根基》做为练习。

二、第三拍开始的预备拍:(图11)
图11
其预备拍在第二拍,是起拍中较少有的,也是不易指示清楚的。

起拍的第三拍是次强拍,不少初学者很容易因为用力的缘故,而牵动手肘向内倾斜,以致拍子不在一个平面上,应该留心避免。

第二拍自预备处,进行之尾端,略加腕力上钩,如此容易明确表达。

对一般人来说,此种拍子仍不习惯,在教会的诗班,与会众唱诗时,因为他们没有受过什么训练,而且接触此类的乐曲亦不多。

指挥为求明确的表达给他们,当用下面的变格起拍。

(图12)
图12
此种变格起拍,乃是移动了拍子的本来位置,将做预备拍的第二拍,置于胸前中央,起拍的第三拍内绕,第四拍再上举进入第一拍,开始后各拍仍循本来的位置进行。

循以前所述之方法练习。

以此二种方法反复练习。

诗班指挥请以赞美诗选1050首:第247首《撒网的人》做为练习。

三、第二拍开始的预备拍
其预备拍在第一拍,较为少用,但指挥不难明确的表达。

(图13)图13
就图所示:当作预备拍的第一拍,略偏于右方,这样它的起拍,容易获得较为自然的效果,而且可以免除起拍向内倾斜的弊病。

循前述之重点,练习之。

诗班指挥请以赞美诗选1050首:第827首《主耶和华的灵》及下列的《以马内利歌》作为练习。

学习者自行找些不同起拍的四拍子乐曲,作为参考练习,但先不要用后半拍开始的曲子,因为那需要更进一步的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