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汉语语气词研究述评

建国以来汉语语气词研究述评
建国以来汉语语气词研究述评

第29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11月 Vol. 29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7

────────── 收稿日期:2006-12-27

作者简介:李小军(1974-),男,湖南邵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35 -

?语言学研究?

建国以来汉语语气词研究述评

李小军

(江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7;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8)

摘 要:建国以来汉语语气词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描写比较详细充分;绝大多数语气词的发展轨迹已较清楚;随着描写的深入,功能解释开始并重。不过不足也很明显:系统性研究不够;方言语气词与普通话、汉语史的联系不够;语气词语气意义的概括不够;从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角度研究语气词很不够。

关键词:语气词;建国以来;系统性研究;语气意义

中图分类号:H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7)06-0035-04

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汉语语气词(又称语气助词)研究开始于1898年的《马氏文通》,不过至1949年,汉语语气词研究方面的文章并不多,只十来篇,较有成就的是赵元任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清华学报》1926年3卷2期)开创了标准语和方言、文言结合研究的新路子,具有奠基性;吕叔湘的《释<景德传灯录>中“在”“著”二助词》(《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1941.1)则开辟了近代汉语研究的新领域,具有筚路蓝缕之功。

建国后语气词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在数量上(专著8部,论文200多篇)、质量上、研究队伍上都有所体现。根据时间可以把建国后的研究分为三期:兴盛期(50年代至60年代初)、衰落停顿期(60年代至70年代)、繁荣期(80年代以来),不过我们的述评却是根据汉语史的分期(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

一、上古汉语语气词研究

甲骨卜辞语气词研究。《今文尚书》和《诗经》等最早的传世文献里都已经有了语气词,那么语气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殷墟卜辞里是否有呢?李学勤在《关于师组卜辞的一些问题》(《古文字研究》3辑)首先认为“拟”和“执”是语气词,后来裘锡圭《关于殷墟卜辞的命辞是否问句的考察》(《中国语文》1988.1)支持李的说法,并对字形重新作了考释。张玉金《关于卜辞中“抑”和“执”是否语气词问题》(《古汉语研究》2002.4)赞同裘锡圭的观点,杨逢彬《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花城出版社2003)指出在殷墟卜辞中语气词“拟”字的出现次数为100以上,“执”次数为30以上。反对者主要有范毓周(Early China 1989.14)、陈炜湛《关于甲骨文“印”、“执”二字的词义问题》(《出土文献研究》第三辑,中华书局,1998)、朱歧祥《由对贞句型论

殷墟卜辞有属问句考辩》(《甲骨文研究》,台湾里仁印书局1998)等。他们认为句末的“拟”和“执”大部分都是名词或动词,而不是语气词。殷墟卜辞大多简短,句中少有修饰成分,依据语义组合关系来判断“拟”和“执”是否语气词有不小难度。根据裘锡圭,把“拟”和“执”释为语气词似可通。但是语气词的观点也遭遇到一重困难,即在同时或后世的文献材料中见不到它们的踪影,诚如郭锡良《先秦汉语语气词新探》(《古汉语研究》1988创刊号、1989.1)所说:“一种语法范畴,突然冒出来,又突然消失了,这是不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所以,语气词起源于甲骨卜辞的观点还需要检验。

除了前面几篇,研究上古汉语语气词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张振林《先秦古文字材料中的语气词》(《古文字研究》7辑)认为语气词在西周产生,并同地域及文字的表现能力发展有关。裘燮君《先秦早期不同文体文献在语气词运用上的差异》(《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4)指出不同体裁的文献里语气词的使用具有不划一现象。郭锡良《先秦汉语语气词初探》提出了语气词的单功能说。刘晓南《先秦语气词的历时多义现象》(《古汉语研究》1991.3)赞同郭锡良的观点,同时认为先秦也是一个历时过程,期间语气词层层积累,不同层面的单功能往往经由其历时性积淀而显出多功能特征。钱宗武《<尚书>句首句中语助词研究的几点认识》(《古汉语研究》2000.2)和《今文<尚书>语气词的语用范围和语用特征》(《古汉语研究》2001.4)对今文《尚书》里的语气词作了深入考察。

另有一组研究语气词连用的文章:赵长才《先秦汉语语气词连用现象的历时演变》(《中国语文》1995.1)指出先秦汉语语气词连用现象经历了由产生、发展、高潮、衰退的过

第29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11月

- 36 -

程;朱承平《先秦汉语句尾语气词的组合及组合层次》(《中国语文》1998.4)探讨了语气词的组合层次、规律,即: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感叹语气词;杨永龙《先秦汉语语气词同现的结构层次》(《古汉语研究》2000.4)进一步总结了先秦汉语语气词连用的位序:焉>而已>耳>也>矣>乎>邪/与>哉/夫;时兵、白兆麟的《从合助助词再论古汉语语气助词的功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5)提出了古汉语语气词合用的三条原则;李宗江《试论古汉语语气词“已”的来源》(《中国语文》2005.2)指出先秦除了语气词连用外,另有一类复合语气词(二音节或三音节)。

此外还有一组讨论疑问句尾“为”字的文章,因后面还要提到,此处从略。

二、中古汉语语气词研究

学界对这一时段的语气词关注较少。大概是因为绝大多数中土文献仍以文言为主,语气词也直承先秦、汉代,发展变化不大,缺乏鲜明的个性,难以引起研究者的热情。但是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利用佛经材料来研究中古汉语的语气词,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如高列过的《东汉佛经疑问句语气助词初探》(《古汉语研究》2004.4)、蒋冀骋、龙国富的《中古译经中表尝试态语气的“看”及其历时考察》(《语言研究》2005.4)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国富的专著《姚秦译经助词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来讨论句末助词(语气助词、事态和尝试态助词)。书中指出姚秦译经的语气词有三个特点:(1)语法功能专业化;(2)新兴语气词出现;(3)语气词的数量大大减少。

三、近代汉语语气词研究

较早的胡竹安《宋元白话作品中的语气助词》(《中国语文》1958.6)对近代汉语的语气词差不多都有所提及。之后的研究一步步深入,特别在溯源方面的成果数量最多,成绩也最大。这期间有四本专著:曹广顺的《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1995)

、刘公望的《汉语助词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孙锡信的《近代汉语语气词》(语文出版社1999)、罗骥的《北宋语气词及其源流》(巴蜀书社2003)。另有大量论文。

下面我们简单说说一些讨论较多的语气词。

“了”(了2)作为语气词,经由了“动词→事态助词→语气词”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本来并不复杂,但是另有一个动态助词“了”(了1)经历了“动词→动相补语→动态助词”的发展过程,当“了1”“了2”纠缠在一起的时候,这一问题就复杂化了。“动词→事态助词”的语法化过程是在“V +O +了”这一格式中完成的,这点争论不大。至于“事态助词→语气词”的过程,现在还有不同看法。刘勋宁的《现代汉语句尾“了”的来源》(《方言》1985.2)分析了清涧话等方言材料和《祖堂集》中的“了也”,认为现代汉语的语气词“了”是近代汉语事态助词“了”和语气词“也”的合音。但是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语文出版社1999)却持怀疑态度,认为难以找到“了也”在历代文献中延续使用的根据,同样难以断定如今方言中“le ”之类形式是五代时“了也”的合音形式。

语气词“吗”也引起了较多的讨论。“吗”的来源大家一般都赞同王力《汉语史稿》(科学出版社1958)的说法,即:无→麽→吗。但是“无”在什么时候开始用作语气词,唐代与“无”相似的“不”、“否”是否语气词?这些问题大家的看法不尽相同。伍华(《论<祖堂集>中以“不”“无”“否”“摩”收尾的问句》(《中山大学学报》1987.4)认为《祖堂集》中“不”“无”“否”“摩”都是语气词。孙锡信《语气词“麽”的来历》(《中国语言学报》第七期)却认为只有“无”演变成了“麽”才完全成为语气词。吴福祥《从“VP -neg ”式反复问句的分化谈语气词“麽”的产生》(《中国语文》1997.1)把句式的变化和词汇的虚化结合起来考察,认为“麽”的产生肇端于反复问句“VP-neg ”式中否定词(neg )的虚化以及由此造成的“VP-neg ”式的分化。杨永龙《句尾语气词“吗”的语法化过程》(《语言科学》2003.1)认为“吗”的形成源于语义泛化(generalization )和“VP 无”句式的主观化(subjectivisation )

。 语气词“时”也有不少学者讨论过。艾皓德《近代汉语以“时”煞尾的从句》(《中国语文》1991.6)分析了“时”字的使用情况、语法功能及历史演变,肯定了“时”字的语气词用法。江蓝生的《时间词“时”和“後”的语法化》(《中国语文》2002.4)详细分析了时间词“时”和“後”语法化的句法环境和内部机制,同时指出“时间助词→假设助词”的演变还具有语言共性。后来龙国富的《姚秦译经助词研究》更将助词“时”的产生提前到了魏晋时期。

语气词“呢”的来源也讨论得比较多。吕叔湘(《释<景德传灯录>中“在”“著”二助词》)认为“呢”即“哩”之变形,而“哩”又源于“在里”。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认为表示承前疑问、疑问强调的“呢”来源于五代的“聻”,“那”的一部分用法与“呢”相同。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认为“呢”的最初来源是“那”,另一来源是“哩”。另外曹广顺《<祖堂集>中与语气词“呢”有关的几个助词》(《语言研究》1986.2)、江蓝生《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语文研究》1986.2)、朱庆之《关于疑问语气词“那”的来源考察》(《古汉语研究》1991.2)、祖生利《<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补说》(《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5)、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也对“呢”字及与“呢”相关的语气词作了研究,后来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对“呢”字的研究作了归纳总结。

另有几篇论文涉及到了语言接触对语气词的影响。如江蓝生的《助词‘似的’的语法意义及其来源》(《中国语文》1992.6)指出比拟助词“似的”来源于表不定判断语气词“是

李小军:建国以来汉语语气词研究述评

- 37 -

的”,而不是受金元时期的蒙古语影响。李泰洙的《<老乞大>四种版本从句句尾助词研究》(《中国语文》2000.1)利用四种不同版本的《老乞大》勾勒出了元、明、清三代从句句尾助词的兴替全貌,并指出了阿尔泰语对汉语的接触影响。祖生利的《元代白话碑文中助词的特殊用法》(《中国语文》2002.5)分析了由于蒙古语的影响,元代北方语气词出现的一些特殊用法。

另外如钟兆华的《语气助词 “呀”的形成及其历史渊源》(《中国语文》1997.5)认为“呀”来源于“也”,而不是“啊”的音变。

四、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

现代汉语的语气词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探讨,二是语言事实的揭示。理论的探讨主要是语气的范围、系统及语气义等,涉及到语气词的我们会提及。

吕叔湘的《助词说略》(《中国语文》1956.6)是一篇谈助词的地位及助词小类的文章,几十年来,我们对助词的认识一直秉承吕先生的观点。陆俭明《现代汉语中一个新的语助词“看”》(《中国语文》1959.10)的发表引起了一些学者探源的兴趣,如劳宁的《语助词“看”的形成时代》(《中国语文》1962.6)、心叔的《关于语助词“看”的形成》(《中国语文》1962.8、9)、蔡镜浩的《重谈语助词“看”的起源》(《中国语文》1990.1)、吴福祥的《尝试态助词“看”的历史考察》(《语言研究》1995.2)、蒋冀骋、龙国富的《中古译经中表尝试态语气的“看”及其历时考察》(《语言研究》2005.4)等,他们把语气词“看”的形成往前推直至中古,资料可信。这是一个好的传统,讨论可以一步步把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引向深入。对疑问语气词的讨论更是体现了这一点。

现代汉语中到底有几个语气词,它们的功能怎样?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不过主要的分歧在“呢”的认定上。胡名扬《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认为“呢”不负载疑问语气,陆俭明《关于现代汉语里的疑问语气词》(《中国语文》1984.5)对前人认为是疑问语气词的四个字“啊”、“吧”、“呢”、“吗”进行了形式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现代汉语有两个半疑问语气词:“吗”、“呢”和半个“吧”。后来邵敬敏《语气词“呢”在疑问句中的作用》(《中国语文》1989.3)认为陆俭明把“W +↗”式仅理解为是非问句有误,“W +↗”式应理解为非是非问句的简略式。最后得出结论:语气词“呢”不负载疑问语气,它的基本作用是“提醒”,在非是非问句的简略式中还兼起“话题”标志的作用。

其他如邢公畹《现代汉语和台语里的助词“了”和“着”》(《民族语文》1979.2、3)和陈妹金《汉语与一些汉藏语系语言疑问句疑问手段的类型共性》(《语言研究》1993.1)、《北京话疑问语气词的分布、功能及成因》(《中国语文》1995.1)主要是从比较语言学和类型学的角度来分析语气词。李讷/安珊笛/张伯江《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中国语文》

1998.2)从功能语法角度分析了语气词“的”与结构助词“的”区别以及它的表义功能。徐晶凝《语气助词的语气义及其教学探讨》(《世界汉语教学》1998.2)则从教学的角度对语气词的语气义进行了归纳。郭小武《“了、呢、的”变韵说》(《中国语文》2000.4)则分析了语气词的强弱两套发音类型。沈力《汉语的直陈语态范畴》(《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辑)提出在汉语中存在着一种直陈语态。以上这些文章角度较新,成绩也值得肯定。

下面简单说说方言语气词的研究。方言语气词的研究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注重功能的描写,或者说分布分析。研究者关注的是它们的独特性及与其他方言的差异。目前专著只有一部:方小燕《广州方言句末语气助词》(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对广州话的语气词进行了功能分析。论文近四十篇。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史冠新的《临淄勣中的语气助词“吧”》(《中国语文》1989.1)、李彩霞的《阳泉方言语气词的时体功能》(《山西大学学报》2001.1)、徐凤云的《贵阳方言的语气助词》(《中国语言学报》第八辑)、陆镜光的《广州话句末“先”的话语分析》(《暨南学报》2002.2)、陈泽平的《北京话和福州话疑问语气词的对比分析》(《中国语文》2004.5)、邢向东的《论现代汉语方言祈使语气词“着”的形成》(《方言》2004.4)等。

五、成就、不足及展望

现代科学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就是把复杂的问题化成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然后对每个小问题再进行具体细微而深入的研究。从这个角度来看建国以来的语气词研究,无疑是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而壮观的研究队伍、相当数量优秀的专著、论文也昭示着这是一个硕果累累的时期。

目前为止,汉语所有的语气词都有了一定的研究,很多还相当深入。随着研究的进行,我们对语气词的功能、发展演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以“为”字为例。语法学界以前对句末的“为”是动词还是语气词进行过很长时间的讨论,却一直没有定论。《中国语文》1979年6期发表了朱韵申的《关于疑问句尾“为”》,提出了动词说,后来1980年5期又特意刊登了一组四篇“为”字语气词观点的文章,如洪成玉/廖祖桂的《句末的“为”应该是语气词》、王克仲的《略说疑问句尾“为”字的词性》等,他们提出了一些形式标准。“为”字语气词的观点慢慢为大家所接受。《中国语文》2003年5期又发表了贾齐华的《疑问句尾的“为”词性演变探略》,讨论了“为”从动词到语气词的语法化环境及过程。从“为”字的讨论可以看到我们在一步步接近语言的本质。再如对疑问语气词的研究,从最初的语感判断到后来的形式验证,都显示出我们语气词研究前进的轨迹。

百年来的语气词研究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描写比较详细充分,特别溯源,绝大多数语气词的发展轨迹已较清楚;随着描写的深入,功能解释开始并重;理论建树也大有起色,

第29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11月

- 38 -

部分学者尝试着去构建汉语语气系统;还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语气词的类型学特征,以期反作用于普通语言学。

但是,成绩背后,语气词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也是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注意或克服的。

第一,系统性不够。一方面,各个时段的语气词系统现在还不是很清楚。语气词一直在发展演变当中,可是各个时段的不同体现在哪些方面?近年来,随着语气词研究溯源热潮的兴起,大量的研究已经突破时段的限制,这是一种好的趋势。语法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语法现象发展演变的内因、机制和规律以及语言组织的规则等,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另一方面,通语和方言的语气词区分不够。从先秦以来,就存在着通语和方言的差别。语气词的使用也存在差异,如语音、用词等的不同。研究不同时段的语气词就应该将通语与方言区分开来,分别建立通语的语气词系统和不同方言的语气词系统。这是一个设想,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要把历史文献中的通语成分与方言成分完全区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这也是一条必经之路,不能很好区分通语和方言,也就很难做到描写的充分和解释的充分。

第二,方言语气词与普通话、汉语史的联系不够。方言的语气词研究卓有成效,所有大的方言区,甚至一些小的方言点的语气词都有了很深的揭示。但现在的方言语气词研究大多是孤立的描写,而很少将方言的研究与整个汉语的研究结合起来,没有很好地做到普方古三者的结合。对方言语气词进行描写是必需的,汉语研究也需要这种描写的充分性,但不与整个汉语相结合,就只能静止于描写的充分性而不能

达到解释的充分性。这点梅祖麟就曾经批评过。将方言和汉语史的研究相结合,梅祖麟、吴福祥等一些学者做得较好;而跨方言的研究,刘丹青、李如龙等学者做得较好。但是跨方言或方言与汉语史结合的语气助词研究成果却不多,仅有江蓝生、邢向东、孙朝奋、刘祥柏等人的少数几篇文章。

第三,语气词语气意义的概括不够。语气词到底是单功能还是多功能?汉语中到底存在多少种语气、每个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到底是什么?在发展演变中语气意义会产生什么变化?这些都没有定论。现在也看不到这方面的讨论,因为谁都没有足够的资料和证据。不过古、近代汉语语气词语气意义的概括现在不尽如人意却是不争的事实。语气意义的概括往往带有研究者很大的主观性,一个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少则一种,多则七八种。相对来说,现代汉语是活语言,有语感的支持和形式的验证,所以现代汉语的语气词研究比古、近代汉语充分得多,语气词语气意义的概括也较准确。

第四,从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角度研究语气词很不够。很多汉藏语系的语言都有语气词,那么它们之间具有怎样的共性或者类型学特征?跨语言的研究往往能够提升普通语言学理论,反过来,从他种语言来观照汉语的语气词,常会看到一些静止于汉语所看不到的现象和规律,如语气词的起源、语气意义等。目前除了邢公畹的《现代汉语和台语里的助词“了”和“着”》(《民族语文》1979.2、3)、陈妹金的《汉语与一些汉藏语系语言疑问句疑问手段的类型共性》(《语言研究》1993.1)等少数几篇文章外,罕有这方面的成果。我们国内有很多少数民族语言,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语言宝库,但怎么开发却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 李学勤.有益于师组卜辞的一些问题[J].古文字研究,3辑. [2] 裘锡圭.关于殷墟卜辞是否问句的考察[J].中国语文,1998,(1). [3] 郭锡良.先秦汉语语气词新探[J].古汉语研究,1988,(创刊号);1989,(1). [4] 陆俭明.关于现代汉语里的疑问语气词[J].中国语文,1984,(5). [5] 邵敬敏.语气词“呢”在疑问句中的作用[J].中国语文,1989,(3). [6] 梅祖麟.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The Comment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Modal Particles

LI Xiao-jun

(Chinese Department,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Jiangxi Nanchang 330027, China;

Chinese Depart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8, China)

Abstract: Much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modal particle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China. However, there is still much shortage in the study. Further study should be made in the fields of systematic research, generalization of modal significance, mood of the modal particles,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ndarin, dialects and archaism.

Key words: modal particle; achievement; shortage

责任编辑、校对:郭万青

汉语能愿动词研究综述

汉语能愿动词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意愿、可能性、情理的一类特殊动词。汉语能愿动词一般放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意愿、可能性以及情理等意义。能愿动词的否定形式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否定一个能愿动词要从意义上否定。 【关键词】能愿动词;分类;否定;不对称 一、能愿动词的界定 汉语的能愿动词是在汉语语法界颇受关注的一类词类,也叫“助动词”,是一类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等意义的动词。马建忠《马氏文通》认为:“凡动字所以记行也,然……有不记行而惟言将动之势者,如‘可’‘得’‘足’‘能’等字,则谓之助动词,以其常助动字为功也。”[1]马氏在这一轮书中提出了助动字(词)这一类,并认为它有“助动词之功。”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使用了后来为语法学界较多使用的另一个名称“能愿”式。[2]吕叔湘则指出:“助动词这个名称是从英语语法引进来的,原文的意思是‘辅助性动词’,那是误会。”[3]他的论述明确了助动词属于动词的词类,是“辅助性的动词”,中心语是动词;而不是“辅助动词的词”,因为辅助动词的词范围比较宽,可以是副词、形容词等等。在这里,本文采用“能愿动词”的名称。 关于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丁声树、吕叔湘等[4]提出:能愿动词一般可以单独作谓语;能愿动词不能重叠;能愿动词不能带“着”、“了”、“过”;能愿动词不能带体词宾语。朱德熙认为:“能愿动词是真谓宾动词里的一类。”[5]这种真谓宾语“可以是单个的动词或形容词或动词,也可以是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连谓结构或由副词充任修饰语的偏正结构等。”朱德熙先生指出助动词的特点有:只能带谓词宾语,不能带体词宾语;不能重叠;不能带后缀“了”“着”“过”;可以放在“~不~”的格式里;可以单说。黄伯荣、廖序东认为:“能愿动词常在句子里做状语,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不能用在名词前;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着’、‘了’、‘过’;大都能构成‘~不~’和‘不~不’式。”[6]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语气词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等语气。就印欧语来讲,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屈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达的。就汉语而言,因为没有词形变化,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一)句尾语气词 古代汉语常见的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等,这些语气词放在全句的最后,分别表达全句各种不同的语气。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语气词的数目是有限的,句子所能表达的语气是多种多样的,一个语气词除了它的基本用法之外,在不同类型的句子中所表达的语气也往往有所不同。 1、也 “也”字位于句尾时,主要出现在判断句中,帮助谓语进行判断,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在复句中,“也”字常常用于最后一个分句的句尾,表示对前面论断的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的语气。例如: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 “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虜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远矣,全德之君子。《庄子·田子方》 祈使句也可以用“矣”字。例如: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矣”字还可以用于疑问句,这种疑问句中必然还另有专门表示疑问的词。例如: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趙太后》 3、乎,与(欤)、邪(耶) “乎”、“与”、“邪”都经常用于疑问句的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其中“乎”的疑问语气最强,用得也最普遍。 在是非问句里,发问者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往往用语气词“乎”。这种“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例如: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趙太后》 “乎”字还可以表示反问语气,但前面必须有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岂”字、“宁”字、“况”字等相呼应。例如: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墨子·兼爱上》

现代汉语 综述 语气词

现代汉语语气词综述 系别:中国语言文学系 班级:汉语国际教育二班 学号:BC14820226 姓名:张震

摘要:现代汉语语气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本文对近三十篇有关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概况的论文进行综述,其中主要对语气词的意义用法,分布,连用,功能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气词;综述

目录 序言 一.语气与语气词----------------------------------------1 二.语气词的分类----------------------------------------1 三.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及用法------------------------------1 3.1基本语气词---------------------------------------1 3.2派生语气词---------------------------------------1 四.语气词的分布------------------------------------------1 4.1句中---------------------------------------------1 4.2句末---------------------------------------------1 五.语气词的连用------------------------------------------1 六.结语-------------------------------------------------1 参考文献---------------------------------------------1 后记-------------------------------------------------1 序言 孙苹的《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从语气词的名称、语气词的分类

汉语程度副词研究综述

┊┊ ┊┊┊┊┊┊┊┊┊┊┊装┊┊┊┊┊订┊┊┊┊┊线┊┊┊┊┊┊┊┊┊┊┊┊┊ 第1章绪论 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副词。虽然各家在副词小类的划分上有不同的看法,但都承认存在程度副词这一类,可见它在整个副词大类中地位稳固。如王力把程度副词分为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两类,并直接阐述了“凡有所比较者,叫做相对程度副词”、“无所比较,但泛言程度者,叫绝对程度副词”两大定义,后续学者根据王力先生所给出的依据,在语言教学等方面不断的探索进取;朱德熙先生也曾在《语法讲义》(2002)中,根据程度副词的特性,在程度副词的语法应用上给出了一定的依据和理论,为后世的语法教学的实践中铺垫道路。以上的种种迹象都向我们表明,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汉语研究的迅速发展,汉语中程度副词的研究早已成为语法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且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各家的研究主要以语法和语义比较等几个方面而展开的。 1.1程度副词的范围研究 汉语中的程度副词数量并不多。但是在各语法著作中涉及到的程度副词数量各不相同:如丁声树等所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列举了16个程度副词,朱德熙的《语法讲义》则列举出17个,刘月华等编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常用的程度副词就有27个,这些都是少数的;在著作中列举程度副词数量多的著作也有不少,如夏齐富在《程度副词分类试探》中就列举出65个,张谊生在《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中列出了89个,所列举的程度副词迄今为止最多的要数张谊生在《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一书中所统计得出的。这样的论著繁多,在此也不一一列举了,但是有一点相同的就是,在各著作所提出的程度副词中,都有“很、最、更、太、比较、”等这几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这些词不会出现在究竟属不属于程度副词之类的问题上,但在夏齐富的文章所提出的“才、竭力、甚至于”等词,是否属于程度副词,我们深表疑惑。夏文认为“‘程度’这个概念是个容量不小的概念,还涉及时间的长短、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多少、语气的强弱等等。”[1]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程度副词的数量将数不胜数,通常意义上的范围副词、语气副词等都要包括在程度副词的里面,而且“程度”所指的范围将宽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其实程度副词所说的“程度”指的是语言学中最重要的三大语义范畴之一。名词具有空间性,动词具有时间性,程度性则是形容词的本质特征。因此“程度”是专就形容词而言的。语法里的程度副词是形容词量性特征的标记,必须具备修饰形容词的基本句法功能。夏文用例中那些只能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而不能修饰形容词的“竭力、甚至于”等词,根本不具备程度副词的资格。至于“眉毛拧得好像

2016年华师《近代汉语研究》作业

2016年华师《近代汉语研究》作业 1.第1题 “吃我说了他几句,从今改了。”这个句子是()。 A.处置句 B.祈使句 C.判断句 D.被动句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2题 “小可许州人氏,姓李,排行第四,人口顺唤做银匠李四。”句中“口顺”这个词的构成方式是() A.偏正式 B.主谓式 C.述宾式 D.联合式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第3题 下列著作中不属于近代汉语研究对象的是()。 A.敦煌变文 B.后汉书 C.王梵志诗 D.唐人小说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4.第4题 下列词语中与刻板印刷术有关的是()。 A.秀才 B.说话 C.边栏 D.信心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5.第5题 以下助词中属于时态助词的是()。

A.将 B.里 C.得 D.了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6.第6题 “者汉大痴,好不自知。”句中的“者”就是()。 A.这 B.那 C.好 D.野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7.第7题 下列作品中,基本上是用文言写作,仅偶尔使用口语词或口语句子的著作是()。 A.西游记

B.北梦琐言 C.金瓶梅 D.水浒传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8.第8题 属于文言短篇小说集的是下列文献中的()。 A.水浒传 B.聊斋志异 C.北梦琐言 D.三国演义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9.第9题 从词的结构角度着眼,“阿谁”属于()式。 A.主谓式 B.偏正式 C.述宾式

语气词研究

一.选题理由 语气范畴是语法范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类语言交际过程中语气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语气范畴的研究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要研究语气范畴,语气词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研究之一,因为语气词是语气范畴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标志。再说,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语气词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上术的理由,我就决定选择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该题。 二.研究目的 本论文对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等各种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些分析和考察不仅有利于对语气词本身的认识也有利于汉语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本论文注意研究一些典型的语气词,如"了、呢、吧、的、吗"本文也把汉语语气词和越语语气词进行对比并分析越南学生在使用语气词的常见错误及提出纠正法。 四.研究任务 第一:对语气词与语气系统进行比较全面考察 第二:研究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 第三:研究语气词"了、吧、呢、的" 第四:介绍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语气词中常见的错误并提出纠正法。 六.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有许多,但因为本论文的特征所以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使用并结合这几个方法:收集、分析、综合、调查统计等研究方法。

七.论文结构: 本论文包括三章: 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气词的概说 第二章: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的研究 第三章:语气词"了、吧、呢`、的"的研究 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气词的概说 1. 语气词的基本性质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表情达意。不同的句子表示不同的意思,首先是凭借不同语义内容的词语。语言还有转情的功能,比如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来情态和作用就不一样。具有语气词使汉语有别于一部分印欧语系语言的一个明显特点。在语气系统中语气词可以单独或与其他结构成分一起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气。作为现代汉语中一个独立的词类语气词表现出来的语法性质可以归纳为三点: 1.1.语气词后一般有语音停顿。 以前各位学者对语气词语法性质的论述总是强调"语气词一般位于句未"这一点。近些年来,有学者再次提出了句中语气词的问题。不管是句未语气词还是句中语气词都是用在语气的停顿处。 跟聪明的人啊,我也不抖机灵儿了。 1.2.语气词可以连用:语气词的连用涉及到好几个问题: (1)能够连用的语气词是指位于句未的语气词,位于句中的语气词一般都不能连用。 (2)能够连用的语气词主要是但音节的典型的六个语气词,即"的、了、吧、呢、吗、啊"双音节的语气词一般不能连用。

春《近代汉语研究》作业

春《近代汉语研究》作业

————————————————————————————————作者:————————————————————————————————日期:

1.第1题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胜回头看时,是一个酒博士”中“博士”的意思是()。 A.博通古今的人 B.古代学官名 C.对具有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的尊称 D.学位名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2题 唐宋时代声调有平、上、去、入四声,当时的学人把这四声分成平、仄两类。其中“仄”是指()。 A.上声 B.去声 C.入声 D.上声、去声和入声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第3题 南戏所反映口语的地域大致是我国的()。 A.浙江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中原地区 答案:A 您的答案:A

此题得分:1.0 4.第4题 下列词语中与科举制度有关的是()。 A.秀才 B.说话 C.家刻 D.信心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5.第5题 “拔短梯”、“乌鸦嘴”、“另起炉灶”等属于()。 A.模式词语 B.俗语 C.偏义词语 D.倒序词语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6.第6题 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这个引子叫做()。 A.弹词 B.道情 C.题目正名 D.得胜头回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7.第7题 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有()。 A.大辣酥 B.打化 C.猛可 D.兀谁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8.第8题 宋元时代的所谓“书会”是指()。 A.想要中举的读书人切磋八股文的组织 B.书籍印刷业的同行组织 C.贩书商人的同行组织 D.说书人、话本作者、艺人、编剧的同行组织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9.第9题 音韵学中所说的“五音”是指的()。 A.宫商角徵羽 B.五个声母 C.五个韵母 D.按发音部位将声母分为五类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0.第10题

汉语语用研究概述_王道英

汉语语用研究概述 王道英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200032) [关键词]语用学;语法;语义;语境;篇章 [摘要]随着句法、语义研究的深入,语用学独特的解释能力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主要从语用学的产生与发展、语用学的引进,探索适合于汉语的语用学理论,以及从语境、语篇的角度等方面对汉语语用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简要的评述。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3)04-0046-07 The Survey of Chinese Pragmatic Studies WANG Dao-ying (Shanghai Xuhui Community College,Shanghai200032) Key words:pragmatics;grammar;semantics;context;tex t Abstract:As the further studies on sy ntax and semantics w ent on,the unique feature of prag matics at-tracts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This paper attem pts to survey the Chinese pragmatic studies in follow ing aspects:the orig in and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s,the introduction of pragmatics to Ch-i na,apply ing pragmatic theory to Chinese,and individual field and the pragmatic studies in tex t and context.Meanw hile,w e make a brief comment on it. k1引言 传统语法分析研究的语料是孤立的句子,可以是自造的,也可以是经过一番剪裁改编的实例。分析的注意力集中在类型的异同上。研究的对象是静态的、脱离语境的成品(陈平1987)。因此,在以往的句法和语义研究中,很多问题都不能得到圆满的解释。语用学结合语境研究动态的语言,在很多方面有其独特的解释力,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 k2语用学的产生与发展 /语用学0(pragm atics)这个术语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M orris)1938年在他的5符号理论基础6(Foundations of the T heory of Signs)一书中首先提出。他指出符号学(semiotics)包括三个部分: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ntax)、语义学(se-mantics)和语用学(prag matics)。语用学研究的是/符号和解释者的关系0(1938),后又易为/研究符号的来源、用法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0(1946)。莫里斯对符号学的划分得到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卡纳普(R.Carnap)的支持。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语用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勒尔(Bar-Hi-l lel)1954年提出的指引词语(indexical expres-sions)是语用学的具体研究对象;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Theory of Speech Act)(由J.C.Urmson1962年整理成书),美国哲学家塞尔(J.Searle)1969的5言语行 1 o[作者简介]王道英,女,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200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研究。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导师范开泰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

语气词啊的研究

语气词“啊”的研究 【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汉字“啊”的使用频率一直居高不下,在不同的语境中,“啊”的词性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当它单独使用可以帮助人们表达附加意义,使表达内容感情色彩更加丰富明显。因此,“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一笔。 【关键词】辨析、语音学、规范 一、语气词“啊”与感叹词“啊”的辨析 啊,叹词,表示赞叹或惊异。在不同读音中,“啊”具有不同理解。大多数留学生由于语言知识有限,不能依据不同的的背景来选择“啊“的读音,因此通常会造成使用上的偏误。同时,除了读音问题之外,在“啊”使用过程中也仍须注意语境问题,使之可以在表达感叹的基础之上,结合后面出现的句子,通过丰富的语音变化来表达出不同的意义。 “啊”在词类中既属于拟声词中的叹词,即表示感叹和呼应的声音又属于语气助词,即附在句子末尾表示某种语气。通过分析发现,“啊”字在很多句子中充当了很特殊的又很重要的角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从例子中可以看出当“啊”以“āáǎà”四个声调使用时,其词性多是以叹词为主,而当“啊”以“a”使用时,则更偏重于作为语气助词出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啊”字在句中的作用以及对语义的影响,可以说他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因此,我们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1)二者读音不同。“啊”作为语气助词一般读轻声,如“千万小心啊!”而叹词“啊”一般不读轻声,读本音。如“啊!真漂亮”。(2)语法特点不同。语气助词“啊”一般附在句末或句中的停顿处,不作句子成分;而叹词“啊”经常独立于句子结构之外,不跟任何词语发生基本的句法结构关系,充当句子的独立成分。如“你来啊!”“啊,上课了”。前者的“啊”附在句末,不作句子成分,是语气助词;后者的“啊”独立于句子的结构之外,充当独立成分,是叹词。 二、语气词“啊”的音变的语音学原理 关于语气词“啊”的音变,各种现代汉语教材均早有定论,且说法基本一致。对此,笔者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因此,想从音变的原理出发重新深入探讨一下这

古汉语中“莫”的词性研究综述

古汉语中“莫”的词性研究综述 近五十年来,关于“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性及由此而来的 区分标准问题上。在词性上,提出的观点有名词说、代词说、副词说、动词说、兼类说等,而学者们的争论主要是集中于代词、动词、副词三方面,显然人们对“莫”的词性的认识很不一致。 (一)“名词”说1 有较少的学者提及,但确是也是属于“莫”字词性方面的阐释。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莫”用作时间名词。“莫”最初是“暮”的本字, 在甲骨文中,上边是草,下边也是草, 中间是太阳, 表示太阳落入草中, 天近黄昏2。据许慎《说文解字》:“莫,日且冥也, 从日在草中。”3马如森《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解释说: “莫”字从草, 从林, 从日,象意字。字像日落在草丛中,古暮字。本义是 初晚,时间名词4,并举例如下: (1)“……其莫不冓雨。”———《殷契粹编 695》 (2)“贞: 妣庚岁唯莫酒先日。”———《甲骨文合集 23326》 例(1) 中“莫”是初晚的意思;例( 2) 中“莫”是傍晚的意思。 其中,“莫”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写的“暮”的本字。“莫”的这个 本意在文献中极少使用, 所以并不存在分歧。 (二)“代词”说 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将“莫”归为指示代词中的“约指” 一类[5],杨树达先生在其著作《词诠》中将其定为“无指代词”[6] ,其后王力[7杨伯峻 [8 薛儒章[9其后的学术界多数采用此 种说法 ,有的又将其改称为“无定代词”,在现今一些通行的古代 汉语教材中 ,在介绍“莫”的时候, 都将其称为“无定代词”,这也 是当今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多说学者从语法功能上来考察“莫”是“否定性的无定代词”10,这种观点从三方面进行解释, 一是代词,二是无定,三是否定性。 首先,“莫”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又具有指代作用,这符合代词的 语法特点。其次 ,所谓的“无定”是指它所指代的对象不确定 ,可

古代汉语连词研究

古代漢語連詞研究 摘要:对于古代汉语连词的研究历来多从单本著作入手,详尽研究该本文献中有关连词的方方面面。本文将从连词的定义入手,探究它的来龙去脉、产生发展,接着再进行专书研究,从甲骨文中的连词开始,到《孟子》中的连词再到《史记》连词,为古代汉语连词研究展开一个新面貌。 人们在尚未接触语言学之前对连词的定义应该比较模糊。首先,它的属性很明确,即它是一种虚词。以周秉钧《古汉语纲要》为例,该书中对连词的定义为:连词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也有连接词和词组)、分句与分句,以及句与句的词类。不管是在丰富词的类型方面还是充当句子的成分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连词所发挥的作用自不必赘述。古代汉语连词系统中除了少数几个连词与现代汉语全然不同,大部分的都是延续至今的。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我们可以断言现代汉语连词不是突变的,而是渐变的,它是不断地从古至今发展过来的。研究连词,无论是古代汉语连词还是现代汉语连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它有怎样的发展演变,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这样就更能理解在此阶段中出现的文献中的连词所要表达的意义,从而更有利于对文献的解读多方面解读。 关于汉语连词的产生和发展,语言学家已经发现连词早在殷商时代就已产生了。甲骨卜辞作为殷代王家档案,可以部分反映出当时语言的基本面貌。据研究,甲骨卜辞文已经初步具备一个包括连词在内的虚词系统,其中连词有“及”、“于”、“以”、“若”、“则”等。其作用有的是连接词与词的,也有的是连接分句与分句的,比如说“及”、“于”是连接词与词的。从中古时期开始,汉语的书面语和口头语逐渐分化,书面语中的连词系统基本保持古代汉语的面貌,延续使用至近代,即文言的连词系统。口语中的连词不断发展演变,历经中古、近代两大历史时期,才形成了现代汉语的连词系统。晚唐代以后,连词在中古汉语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变化发展,主要表现在新旧形式继续交替,双音节词剧增,口语化趋势已经形成。现代汉语中使用的连词大多在这一时期就已经出现。清中叶至清末到民国初年这段时期是近代汉语演变到现代汉语的过渡时期,连词的发展不仅表现为数量大量增加,现代汉语中使用的连词也已全部出现,同时还保留了一部分旧的形式。当然这个时期的连词与现代汉语也有不完全相同的地方,这体现的是汉语过渡时期不稳定的特征。经过这个时期,连词中这些不稳定的因素趋于消亡,比如同义异形、文言词、紧缩形单音节词等现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筛选同义异形的词,把晦涩冷僻的词淘汰出去,通俗常用的词则加以保留,此外,紧缩形单音节词和文言词大量摒弃,大大重用口语词和双音节词,这样连词才呈现出了现有的面貌。这大致就是连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不过因为研究方法、方式的不同,人们对于这一点又有着不同的见解。 关于连词分期,汉语中的连词和汉语其他的语法现象一样,从产生、发展到现代的形式,经历了一个很悠久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连词的产生和发展的分期应该与汉语语法史的分期一致。王力先生提出的汉语语法史分期是:(一)公元3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期。(3、4世纪为过渡阶段);(二)公元4世纪到12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12、13世纪为过渡阶段);(三)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为近代。(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

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的偏误分析

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的偏误分析 发表时间:2019-12-27T14:57:39.74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7期作者:邓舒 [导读] 本文从偏误分析的视角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的习得情况。首先将语气词“吧”主要的的语法意义作简要描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语气词“吧”的分布和意义进行分类;然后对语气词“吧”的偏误类型进行分类,包括与其他语气词误用、漏用、使用冗余三种偏误类型;最后对语气词“吧”的偏误来源进行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24) 摘要:本文从偏误分析的视角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的习得情况。首先将语气词“吧”主要的的语法意义作简要描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语气词“吧”的分布和意义进行分类;然后对语气词“吧”的偏误类型进行分类,包括与其他语气词误用、漏用、使用冗余三种偏误类型;最后对语气词“吧”的偏误来源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气词;“吧”;偏误分析 一、引言 在汉语教学中,对学习者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在习得过程的各个阶段对某一语言点的掌握。对汉语学习者在汉语语气词“吧”的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偏误分析,有助于进行一些规律性总结,更有利于帮助他们向目的语过渡。本文在进行偏误分析类型分析时所采纳的语料来自HSK动态语料库。 二、语气词“吧”语法意义 1.“分”的观点 持“分”的观点的学者主要有朱德熙、吕叔湘先生。朱德熙(1982)根据语气词“吧”出现的语境,将语气词“吧”分为两种:一是表示疑问语气;二是表示祈使语气。吕叔湘先生(1999)认为“吧”可出现在祈使句末尾,表示命令、请求、催促、建议等;可以用在疑问句句末,待遇揣测的语气;可以用在“好、行、可以”等后面,表示同意;用在句中停顿处,表示左右为难、犹豫不决的意思;或用在“动词+就+动词”的句子后面,表示没关系、不要紧的意思。张斌(2000)根据“吧”作为语气词表示语气的职能,将“吧”的语气职能分为表示陈述语气、表示疑问语气和表示祈使语气三种。 2.“合”的观点 主张语气词“吧”的“合”的观点的主要代表有陆俭明和胡明扬。陆俭明(1984)认为语气词“吧”可以出现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中,但不可以出现在感叹句中,“吧”是个半疑问语气词。胡明扬(1988)则认为“吧”是“表态语气助词,赋予说话内容以不肯定的口气”,尽管其与其他词语和语调结合起来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但是语气词“吧”的作用是单一的,“吧”的语气意义是表示不肯定的陈述意义。 三、语气词“吧”使用偏误类型 本文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对汉语为二语学习者使用语气词“吧”时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归类分析。 (一)“吧”与其他语气词的误用 3.“吧”与“吗”的误用 语气词“吗”一般用在疑问句中,表达说话人询问某事,希望听话者将会给予比较强的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语气词“吧”表示疑问语气时常有半信半疑的语气,语气较弱,主要表示对某件事情的不确定的推测。除此之外,“吧”还有建议、协商之意,语气比较缓和。汉语学习者在使用语气词时容易出现“吧”与“吗”的误用,例如: (1)*像她这样开朗的人也可能得那种病吗? (2)*因此,既然在这“反吸烟”的社会中苦苦地抽下去,不如就为自身健康和周围的美丽环境而戒烟吗。 以上两例都是对语气词“吧”和“吗”的误用所造成的偏误。句尾应该用语气词“吧”,例(1)来表示对事情的不确定性的推测,例(2)来表示建议大家戒烟,类似于一种呼吁,两句中都不可以用语气词“吗”来替代“吧”。 4.“吧”与“了”的误用 (3)*跟你们一起生活已经二十多年吧,我也知道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4)*死前他跟他的朋友们说:“现在我很后悔……你们别抽烟吧……”所以我认为,我要健康,我就不吸烟。 (5)*我很长时间没给你们写信吧。 (6)*所以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尽量少吸烟了。 语气词“了”是成句的主要成分之一。例(3)“了”与已经连用,表示对现在(说话时)来说已经完成了的事,意思是到现在为止“跟你们已经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了”,“吧”则不表示此意。“吧”带有商量的语气,例(4)中应使用“了”,此处表示一种强烈的请求,没有缓和和商量的语气,所以不能用“吧”。例(5)中应用“了”来表示已经完成的事情,不应用“吧”。例(6)将“吧”误用成了“了”,表示说话者的建议、请求,“了”通常表示新情况的出现或者行为变化后的结果,所以此处应该用“吧”。 5.“吧”与“呢”的误用 (7)*在学习中肯求一些趣味,那么,不但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还可以为自己增添一些情趣吧! 例(7)中本该使用语气词“呢”误用成语气词“吧”,语气词“呢”与“还”连用,形成“还……呢”这种句式,在这种句式中不能用“吧”,“呢”在此处表示对某种现实情况的强调。 6.“吧”与“啊”的误用 语气词“啊”在祈使句中昌常常表示嘱咐,命令,带有比较强烈的要求或者催促的情绪,不含有商量的语气。 (8)*你们也别忘记吧! (二)“吧”的漏用 语气词“吧”漏用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可能因为学习者母语中并语气词或者并没有与汉语语气词相对应的语气词,二是语气词“吧”没有具体的实在的词汇意义,汉语学习者可能会忽视其存在,在使用时采取回避态度造成语气词缺失。

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第一讲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1.2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20世纪中国语言学由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问世,可以说是我国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汉字的研究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30年代,唐兰先生强调“文字的形体研究”,他的《古文字学导论》标志着的汉字学的建立。近二三十年还加强了对汉代以后,现代汉字以前的文字的研究,特别是俗字的整理和研究,并形成了汉字学的一个新分支——现代汉字学。70年代末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推动,汉语音韵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训诂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该时期训诂学的基本任务是解释文献字词。汉语语法研究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下面主要从语法、语音、词汇、语用、对外汉语教学交叉学科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说明。 1.2.1现代汉语语法方面: 在20世纪的一百年里,我国语言学的发展中要属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最快,成果最显著。汉语语法研究是从古代汉语语法开始的,《马氏文通》是一部古代汉语语法研究专著。但从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这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于1924年问世以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直是本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主流。40年代出现了20世纪前半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鼎盛时期,王力的《中国现代汉语》和《中国语法理论》,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是该时期的代表作都采用了“三品说”(丹麦叶斯柏森《语法哲学》首品——

主语、宾语、中心语,次品——谓语、定语,末品——状语、补语)。当今世界语言学领域普遍关注和运用的一些语法思想和分析方法,如“动词中心说”、“语义格”、“动词配价”、“范畴论”、“语用分析”、“变换分析”、“篇章分析”等等,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都有体现,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论述和阐释。(如朱德熙著作中的动词的“向”,就相当于“价”)新中国成立后,吕叔湘和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起到了“匡谬正误”的作用。语法知识的普及大大促进了现代汉语语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与此同时,随着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李荣译)一书的翻译出版,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方法开始影响着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这个时期(50-60年代)的语法一直停留在词语和句子成分的充当上。 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自《马氏文通》以后,还有以王力(50年代)为代表的研究古代汉语为主的语法学家。他开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历时研究,这为汉语语法史研究奠定了基础。80年代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有了可喜的变化。不论在研究队伍、研究方法、研究理念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如“要有明显的时代观点,语料不可古今杂糅”、“必须注重语法的系统性,要从语法系统去思考问题”、“要注意吸取各种语言学理论中有利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东西”、“加强专书、断代语法研究”以及“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有定量分析”等,开展了语法化的研究,出现了一批较好的研究成果。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始于20年代末,黎锦熙和吕叔湘分别发表了很多研究近代汉语“把”字结构和个别代词、量词、虚词的研究。黎

建国以来汉语语气词研究述评

第29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11月 Vol. 29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7 ────────── 收稿日期:2006-12-27 作者简介:李小军(1974-),男,湖南邵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35 - ?语言学研究? 建国以来汉语语气词研究述评 李小军 (江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7;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8) 摘 要:建国以来汉语语气词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描写比较详细充分;绝大多数语气词的发展轨迹已较清楚;随着描写的深入,功能解释开始并重。不过不足也很明显:系统性研究不够;方言语气词与普通话、汉语史的联系不够;语气词语气意义的概括不够;从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角度研究语气词很不够。 关键词:语气词;建国以来;系统性研究;语气意义 中图分类号:H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7)06-0035-04 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汉语语气词(又称语气助词)研究开始于1898年的《马氏文通》,不过至1949年,汉语语气词研究方面的文章并不多,只十来篇,较有成就的是赵元任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清华学报》1926年3卷2期)开创了标准语和方言、文言结合研究的新路子,具有奠基性;吕叔湘的《释<景德传灯录>中“在”“著”二助词》(《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1941.1)则开辟了近代汉语研究的新领域,具有筚路蓝缕之功。 建国后语气词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在数量上(专著8部,论文200多篇)、质量上、研究队伍上都有所体现。根据时间可以把建国后的研究分为三期:兴盛期(50年代至60年代初)、衰落停顿期(60年代至70年代)、繁荣期(80年代以来),不过我们的述评却是根据汉语史的分期(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 一、上古汉语语气词研究 甲骨卜辞语气词研究。《今文尚书》和《诗经》等最早的传世文献里都已经有了语气词,那么语气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殷墟卜辞里是否有呢?李学勤在《关于师组卜辞的一些问题》(《古文字研究》3辑)首先认为“拟”和“执”是语气词,后来裘锡圭《关于殷墟卜辞的命辞是否问句的考察》(《中国语文》1988.1)支持李的说法,并对字形重新作了考释。张玉金《关于卜辞中“抑”和“执”是否语气词问题》(《古汉语研究》2002.4)赞同裘锡圭的观点,杨逢彬《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花城出版社2003)指出在殷墟卜辞中语气词“拟”字的出现次数为100以上,“执”次数为30以上。反对者主要有范毓周(Early China 1989.14)、陈炜湛《关于甲骨文“印”、“执”二字的词义问题》(《出土文献研究》第三辑,中华书局,1998)、朱歧祥《由对贞句型论 殷墟卜辞有属问句考辩》(《甲骨文研究》,台湾里仁印书局1998)等。他们认为句末的“拟”和“执”大部分都是名词或动词,而不是语气词。殷墟卜辞大多简短,句中少有修饰成分,依据语义组合关系来判断“拟”和“执”是否语气词有不小难度。根据裘锡圭,把“拟”和“执”释为语气词似可通。但是语气词的观点也遭遇到一重困难,即在同时或后世的文献材料中见不到它们的踪影,诚如郭锡良《先秦汉语语气词新探》(《古汉语研究》1988创刊号、1989.1)所说:“一种语法范畴,突然冒出来,又突然消失了,这是不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所以,语气词起源于甲骨卜辞的观点还需要检验。 除了前面几篇,研究上古汉语语气词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张振林《先秦古文字材料中的语气词》(《古文字研究》7辑)认为语气词在西周产生,并同地域及文字的表现能力发展有关。裘燮君《先秦早期不同文体文献在语气词运用上的差异》(《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4)指出不同体裁的文献里语气词的使用具有不划一现象。郭锡良《先秦汉语语气词初探》提出了语气词的单功能说。刘晓南《先秦语气词的历时多义现象》(《古汉语研究》1991.3)赞同郭锡良的观点,同时认为先秦也是一个历时过程,期间语气词层层积累,不同层面的单功能往往经由其历时性积淀而显出多功能特征。钱宗武《<尚书>句首句中语助词研究的几点认识》(《古汉语研究》2000.2)和《今文<尚书>语气词的语用范围和语用特征》(《古汉语研究》2001.4)对今文《尚书》里的语气词作了深入考察。 另有一组研究语气词连用的文章:赵长才《先秦汉语语气词连用现象的历时演变》(《中国语文》1995.1)指出先秦汉语语气词连用现象经历了由产生、发展、高潮、衰退的过

现代汉语时体研究述评

现代汉语时体研究述评 金昌吉 张小荫 时(也称时制,ten se)和体(aspect)是同语言的时间(ti m e)性密切相关的两个语法范畴。通常认为,时侧重动作或事件发生的时间,体侧重动作或事件的进程。现代汉语的时和体能否构成独立的语法范畴我们姑且不论,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现代汉语的时体问题确实有着不同于其他语言的一些特点:其一,汉语没有印欧语那样的屈折形态,因而更多地依靠广义形态和分析形式来表现时体意义;其二,时体意义对时体形式的选择具有灵活性,两者不是一一对应的;其三,时意义、体意义往往共用一个语法形式,相互纠缠,难以区分。正是以上特点给现代汉语的时体研究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也正因如此,它才引起了语法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试图对现代汉语时体研究作一简单的回顾,借以理清头绪,交换意见,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现代汉语时体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20年代到70年代末为初探阶段。这一阶段时间跨度较大,开始以借鉴西方的语言理论为主要特点,其间经历了较长的缓慢发展过程。从80年代初至今为发展和深化阶段。这一阶段充分重视了汉语自身的特点,不仅在语言事实的发掘上有所突破,同时在理论上也有许多独到的建树。 一、初探阶段 早在20年代,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已对时体问题有所涉及。基于与英语语法的比照,黎氏认为“后附的助动词”(如“了”、“着”、“起来”等)可以看成“表动作完成或进行之动词词尾”,而“动词‘时制’(ten se)的变化,依靠‘时间副词’和‘助动词’的参伍活用”。这实际上是把时间副词和助动词看成与英语的词形变化相应的时体表现手段,即时体标记。 此后,王力、吕叔湘、高名凯从汉语的个性特点出发,对汉语的时体问题作了更为细致的论述。王力(1943)认为汉语“着重事情所经过时间的长短,及是否开始或完成,不甚追究其在何时发生”,因此汉语有“体”(王力称为“情貌”)而无“时”。王氏归纳的情貌类型和各类的语法表现形式与当时的其他归纳相比更具合理性和概括力,为后来的很多学者所接受。吕叔湘(1942)从表达论的角度对汉语“时间”和“动相”的表达方式作了详尽描写。吕氏认为汉语的时间观念依靠时间词来表示,而“动相”(即“一个动作的过程中的各种阶段”)主要依靠一些意义虚化的限制词(如“将”、“方”、“已”等)和专门起语法作用、近于词尾的词(如“着”、“了”等)来表示。他还逐一分析了汉语的“三时”、“十二相”,其中改造“三时”观(把“现在”、“过去”、“将来”改为“基点时”、“基点前时”、“基点后时”)和明确区分“绝对基点”与“相对基点”,为后来时意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高名凯(1948)的时体研究颇具建树,他不仅强调了时与体的区别,而且充分阐述了汉语有“体”无“时”的观点,明确指出“汉语没有表时间的语法形式”。 五十年代后期,汉语“有体无时”的观点受到了前苏联汉学家龙果夫、雅洪托夫和国内学者张秀

最新现代汉语谓词部分练习及答案

词类部分(下)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并将其标号填在括号内) 1、能带宾语的是()。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副词 2、"上来"是() A助动词B判断动词C趋向动词D及物动词 3、"国营、民用、大型"是() A动词B名词C副词D区别词 4、"不、没"都是() A程度副词B时间副词C范围副词D否定副词 5、"很、挺、十分"是() A程度副词B范围副词C语气副词D情态副词 6、"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 A动词B副词C介词D方位词 7、"着、了、过"是()。 A结构助词B时态助词C其他助词D语气词 8、"哎哟"是() A象声词B语气词C叹词D助词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有二至五个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并将其标号填在括号内)语法这个术语有如下()几个含义 1、代词包括() A人称代词B指示代词C疑问代词D代名词E代动词 2、虚词包括() A介词B区别词C连词D助词E语气词 3、"报告"一词兼()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连词E代词 4、"和、跟、同、与"兼() A动词B连词C介词D副词E助词 三、判断题 1、下列表述如有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 (1)现代汉语中只有一个"的"。 (2)现代汉语中只有一个"了"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标记词所属的词类。 (1)这件事已经讨论过了。(过) (2)天渐渐冷起来了。(渐渐) (3)他正在教室里看书。(正在) (4)自行车他骑出去了。(出去) (5)我拿着-本书。(着) (6)你吃了饭再走。(了)

(7)他是外国人吗?(吗) (8)你应该努力学外语。(努力) (9)他刚才来过。(刚才) (10)最好听的是这首歌。(最) (11)房子上面铺着瓦。(上面) (12)这是一本袖珍词典。(袖珍) (13)老张请我吃饭。(请) (14)幸亏他来。(幸亏) (15)我忽然想起来了。(忽然) (16)这件事很突然。(突然) (17)无论谁都说好。(无论) (18)他连忙说不行。(连忙) (19)问题要彻底解决。(彻底) (20)我们应该历史地分析。(历史) 四、简答题 1、动词有什么语法特点? 2、什么是趋向动词,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助动词,有什么特点? 4、什么是形容词,说明形容词的分类和特点。 5、什么是加词,加词分为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形容词和副词,时间名词和副词有什么区别? 6、什么是代词,代词分为哪几类? 7、什么是介词,说明介词的分类和特点? 8、什么是连词,连词有哪些特点? 9、什么是助词,助词分为哪几类? 10、什么是语气词? 11、什么是叹词,什么是拟声词? 12、什么是词的兼类,词的兼类与同音词有什么不同类与词的活用有什么不同?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D 5、A 6、C 7、B 8、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CDE 3、AB 4、BC 三、判断题 1、下列表述如有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 (1)现代汉语中有结构助词"的"和语气词"的" (2)现代汉语中有时态助词"了"和语气词"了。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标记词所属的词类。 (1)时态助词(2)副词(3)副词(4)趋向动词(5)时态助词 (6)时态助词(7)语气词(8)形容词(9)时间名词(10)程度副词(11)方位词(12)区别词(13)动词(14)副词(15)副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