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与珍珠》教案
泪珠与珍珠的教学教案

泪珠与珍珠的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泪珠与珍珠”为主题,旨在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情感的珍贵和美好,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情感的类型和特点,认识到情感的重要性。
学会正确表达和处理情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培养对他人情感的关心和理解,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章:情感的类型与特点2.1 情感的类型喜怒哀乐惧:介绍四种基本情感类型,让学生了解各自的特点和表现。
复合情感:介绍复合情感的类型,如爱恨交织、焦虑等。
2.2 情感的特点短暂性:情感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稳定性:情感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传递性:情感可以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方式传递给他人。
2.3 情感的重要性情感是人内心世界的反映,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基础。
情感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调节人的心理状态。
第三章:正确表达情感3.1 表达情感的方式语言表达: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说“我很高兴”。
非语言表达:通过表情、肢体动作等方式表达情感,如微笑、拥抱。
3.2 正确表达情感的技巧适时表达:在合适的时机表达情感,避免冲动和伤害他人。
适度表达:情感表达要适度,不过度压抑也不过度放纵。
清晰表达:表达情感时,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3.3 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乐观心态。
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第四章:处理情感问题4.1 面对情感困扰的处理方法寻求支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困扰,寻求建议和支持。
自我调节:通过自我暗示、换位思考等方式调整情感态度。
4.2 应对情感挫折的方法理性分析:客观分析情感挫折的原因,避免盲目冲动。
积极应对:从情感挫折中吸取教训,不断提升自己。
4.3 培养情感韧性情感韧性是指面对情感挫折时,能够快速恢复和调整的能力。
泪珠与珍珠学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泪珠与珍珠学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泪珠与珍珠学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泪珠与珍珠是一种美好的喻意,在人们意识到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其运用于教育,让学生感受并理解人生中的喜怒哀乐,与珍珠一样从中汲取营养,创造自己的价值。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提供一份“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方案供教师参考。
一、教学目标通过“泪珠与珍珠”这个寓意深远的喻意,教师可以让学生理解人生的不同阶段和情感,引导他们从中吸取积极的能量,逐步成为更有价值的人。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泪珠与珍珠的寓意,认识人生的喜怒哀乐。
2.运用所学概念分析自己的情感,从中寻找成长方向。
3.理解人生的遭遇是可以成为珍珠的营养源,懂得珍惜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4.在情感管理中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坚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二、教学内容1.引入:询问学生对“泪珠与珍珠”的了解,提问学生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介绍泪珠与珍珠的寓意,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情境刺激,引发其对人生情感深度思考。
2.课堂讲解:教师以多种形式,如课件、图示、视频等方式,向学生讲解“泪珠与珍珠”寓意及相关概念。
3.情感课堂:借助情感桥梁活动,让学生通过自我描写、情感拼图等形式,将自己的个人情感与“泪珠与珍珠”寓意联系起来。
并引导学生从中寻找成长方向。
4.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组成珍珠世界,进行珠串编织活动,借此加深学生对“泪珠与珍珠”的理解。
在活动中,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编织方法,更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让同学们在组内交流表现感受,加强大家之间的团队合作。
5.思考转化:引导学生对本堂课的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运用所学的概念和方法,分析自己生命中的泪珠和珍珠,并形成一份反思材料,以此促进学生对自己情感的更深刻认识,为今后的成长做好铺垫。
三、教学方法1.情境引导法:教师以情境、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认知和想象。
2.课堂讲解法:教师以多种形式,如课件、图示、视频等方式,向学生讲解“泪珠与珍珠”寓意及相关概念。
泪珠与珍珠教案(教师中心稿)

泪珠与珍珠教案(教师中心稿)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关注。
2. 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引入主题:“泪珠与珍珠”的象征意义。
提问学生对泪珠和珍珠的理解和联想。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泪珠和珍珠的外貌特征。
2. 教师提问学生对泪珠和珍珠的联想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第二章:泪珠的象征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泪珠的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情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泪珠的象征意义:痛苦、悲伤、感动等。
泪珠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和象征意义。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泪珠的象征意义,如痛苦、悲伤、感动等。
2. 教师分享一些文学作品中的泪珠象征意义,如诗句、故事等。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第三章:珍珠的形成过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珍珠的形成过程。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珍珠的形成过程:贝壳内部珍珠质的形成。
珍珠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珍珠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教师介绍不同种类的珍珠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区分。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第四章:泪珠与珍珠的比喻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泪珠与珍珠的比喻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比喻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泪珠与珍珠的比喻意义:珍贵、宝贵、转化为美丽等。
比喻手法的应用和表达效果。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泪珠与珍珠的比喻意义,如珍贵、宝贵等。
2. 教师分享一些文学作品中的泪珠与珍珠的比喻用法,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第六章:文学作品中的泪珠与珍珠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深入理解泪珠与珍珠的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泪珠与珍珠》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泪珠与珍珠》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泪珠与珍珠的起源1.1 泪珠的形成:讲解泪珠是如何在人的眼睛中形成的,包括泪腺的功能和泪水的作用。
1.2 珍珠的诞生:介绍珍珠的形成过程,珍珠蚌的特点以及珍珠的种类和特点。
1.3 泪珠与珍珠的相似之处:探讨泪珠与珍珠在形状、成分和美丽程度上的相似之处。
第二章:泪珠与珍珠的文化象征2.1 泪珠的文化意义:分析泪珠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代表的意义,如悲伤、思念、感动等。
2.2 珍珠的象征意义:介绍珍珠在不同文化中象征的美好品质,如纯洁、高贵、珍稀等。
2.3 泪珠与珍珠的寓意:探讨泪珠与珍珠在文化中相互关联的寓意,如珍爱生命、珍惜美好时光等。
第三章:泪珠与珍珠的收藏与鉴赏3.1 泪珠的收藏:讲解泪珠收藏的历史背景、收藏方法和注意事项。
3.2 珍珠的鉴赏:介绍珍珠的品质评价标准、鉴赏技巧和保养方法。
3.3 泪珠与珍珠的收藏价值:分析泪珠与珍珠在收藏市场上的价值及投资前景。
第四章:泪珠与珍珠的工艺应用4.1 泪珠的工艺制作:介绍泪珠饰品的制作工艺、材质选择和设计风格。
4.2 珍珠的工艺应用:探讨珍珠在珠宝首饰、装饰品和其他工艺品中的应用。
4.3 泪珠与珍珠的工艺价值:分析泪珠与珍珠工艺品在美学、文化和经济方面的价值。
第五章:泪珠与珍珠的故事传说5.1 泪珠的传说:讲述泪珠相关的经典神话传说,如“泪珠仙子”等。
5.2 珍珠的传说:介绍珍珠相关的传说故事,如“南海珍珠公主”等。
5.3 泪珠与珍珠的传说寓意:探讨泪珠与珍珠传说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和寓意。
第六章:泪珠的科学研究6.1 泪液的成分:分析泪液的成分,包括水、盐、蛋白质等,以及它们的作用。
6.2 泪腺的功能:探讨泪腺的功能和调节机制,以及泪液的分泌过程。
6.3 泪珠的形成机制:讲解泪珠的形成过程,以及与泪液分泌的关系。
第七章:珍珠的自然科学7.1 珍珠蚌的生物学特征:介绍珍珠蚌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
泪珠与珍珠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泪珠与珍珠(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泪珠与珍珠(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细腻、真率的情感,欣赏清丽优美、富于含义的语言。
2、体味作者对忧患与苦痛、亲情与人生的深刻情感。
3、弄清泪珠与珍珠的关系。
4、积累课文中引用的诗句、名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体味文章蕴涵的情感、领悟其中的人生哲学。
三、教学设想:从整理分析“文学的泪--现实的泪--宗教的泪”入手,进而探讨“泪珠与珍珠的关系”,也就是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学。
四、教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方法:自读为主兼以合作探究六、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眼泪是情感的结晶。
我看中央电视台20xx感动人物评选颁奖晚会时我泪流了好几次,我为丛飞的爱心所感动,为洪战辉的坚强所感动今天我们学习台湾作家绮君的作品,来看她为何而流泪。
(二)快速阅读课文,学生选择教学目标。
(出示教学目标,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添加)(二)初步自读,解决内容和情感问题①找出文中写到了哪些眼泪。
(可能总结的不同,允许从不同的角度总结)文学的泪:《小妇人》、冰心散文、《啄木曲》、《新安吏》;现实的泪:探亲的泪、欲哭无泪、母亲的泪;宗教的泪:观音悲泪、信徒的泪。
②白居易的诗为什么比不上杜甫的?写实、深刻沉痛;白写的是为自己流的眼泪,而杜甫是写为大众流的泪。
③“枯眼见骨”的“枯”如何理解?点拨:启发学生想像,“枯”相对于“丰腴”而言,让人联想到深凹的眼眶,秋天的落叶一切接近于终点的事物,一种遍尝人生的况味的沧桑。
这样一来,关于老年人生理原因无泪的一段,理解上就水到渠成了,遍尝了人生的艰辛,小小的痛已经不能激起情感漩波了,真正能使人“老泪纵横”的,那是怎样的伤痛呢!“想想自己幼年时的淘气捣蛋,又何尝不是母亲眼中催泪的沙子呢”,为什么把孩子比作沙子,也当引发学生感悟。
④对于这些眼泪,作者情感如何。
文学的泪: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是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泪珠与珍珠》教学教案范文

《泪珠与珍珠》教学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泪珠与珍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作品中的主题和寓意。
1.2 教学内容故事情节的概述和人物关系的梳理。
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和语言特点的分析。
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寓意的研究。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细节和人物性格的描绘。
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学手法的运用。
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寓意的研究。
2.2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和语言特点。
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寓意进行深入讨论。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进行分析。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讨论和分享。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介绍《泪珠与珍珠》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和主题思想。
总结讲解:教师对作品进行总结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2 时间安排引入新课:10分钟阅读理解:30分钟分析讨论:40分钟总结讲解:20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学生课堂参与的情况和发言的积极性。
阅读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分析能力:学生对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和主题思想的分析能力。
5.2 反馈与改进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学反思: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水平。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6.1 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故事接龙,学生分组进行故事接龙创作,培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二:角色扮演,学生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体会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高中语文《泪珠与珍珠》教案(一篇)

高中语文《泪珠与珍珠》教案(一篇)高中语文《泪珠与珍珠》教案 1本课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与合作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我运用的教学理念主要是:1.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下,将教师职能转型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散文的人文性特征,让学生通过阅读散文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补充提供较丰富的相关资料,初步培养学生自主研究与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细心品味所引诗文的含义;2、能力目标:透过字面含义揣摩文句所渗透出的深厚感情;3、情感目标:感受“泪”的深刻含义,热爱生活,体验人生真情,营造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1、领悟作者小中见大的抒情方法;2、品味文中各种泪水中包含的丰富感情;3、对“眼因流多泪而愈益清明”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模式):通过浏览展示学生自己制作的有关“泪珠”的幻灯片,使学生从中回顾所学的诗词,体会散文的思想情感,从中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借助合作探究式教学手段,教师点拨帮助突破难点;通过口头作文,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分析理解鉴赏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泪珠与珍珠》是__作家琦君的一篇充满真情的怀乡之作,然而作品又不仅限于此,而是由此引伸到作者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崇尚与追求。
本文由书中泪写起,谈及生活泪,借说信仰泪,表达作者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崇尚与追求。
即人随着人生经验的的'丰富,精神境界也会随着提高,这样人的泪珠就会变为晶莹剔透的珍珠。
文章说到了人情、人性和人道。
五、教学准备:1、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搜集与“眼泪”相关的诗词,分小组绘制成幻灯片;2、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本课质疑并写在预习本上交上来;3、教师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用一段富有哲理的话语导入。
导入:世界是变化万千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泪珠与珍珠》教学教案

《泪珠与珍珠》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泪珠与珍珠》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体验课文情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爱情,懂得感恩和回报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泪珠与珍珠》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思考和表达。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体验课文情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泪珠与珍珠》的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生字词和语句理解问题。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意见。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思考和表达。
5. 情感体验:(1)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体验课文情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2)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和表演,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爱情。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泪珠与珍珠》,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彼此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相互鼓励和促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泪珠与珍珠》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品读文章,学会热爱生活,感恩生活,陶冶充满爱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
1、泪珠与珍珠的联系
2、理解作品的情感
媒体设计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心都是泪的海洋,《诗经•氓》中有“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李商隐吟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白居易感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柳永悲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杜甫长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泪有形,泪有声,泪中有景,泪中有情,泪亦能折射人生。
台湾女作家琦君曾写有散文名篇《泪珠与珍珠》,她的作品又道出泪中怎样的人生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作家,走进作品《泪珠与珍珠》。
(多媒体显示课题)
二、多媒体显示学习重点与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热爱生活,感恩生活,体验人间真情,陶冶充满爱的内心世界。
学习重点:明确泪珠与珍珠的联系,品味文章蕴涵的情感。
三、走近作家,知人读文
1、(多媒体显示《桔子红了》图片)
教师介绍:《桔子红了》这部电视剧剧本就是根据琦君老人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这部小说是她的代表作。
2.(多媒体显示琦君老人图片及相关介绍文字)
教师介绍:琦君生于浙江,童年和少女时代都在浙江渡过,受家庭熏陶,从小
就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后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正值抗战爆发,辗转流离,饱受战乱之苦。
1949年去台湾,饱尝思乡之痛,晚年定居美国,今年6月7日在台北离世。
琦君曾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与日俱增了。
”她的许多思乡怀人之作唤起了人们浓浓的乡愁。
四: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1、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上小声地读文章,标好段落序号。
2、读后思考:文中写了哪些泪?(多媒体显示)
3、师生讨论后明确(多媒体显示)
马区夫人话中泪冰心散文中的泪
白居易诗中泪杜甫诗中泪
还乡泪爱子泪奋斗泪
慈悲泪感恩泪
4、作品写了这么多的泪,可题目是“泪珠与珍珠”,哪里写了珍珠呢?(第10段)
5、学生齐读第10段
6、段中哪句话最直接地表达了泪珠与珍珠的联系?
(“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
7、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也即泪珠与珍珠到底有何联系呢?那么我们来进一步研读课文。
五、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多媒体显示珍珠图片)要明白泪珠与珍珠的联系,首先要思考珍珠有何特点。
讨论明确:外形:圆润晶莹
形成:在痛苦中形成(多媒体显示)
价值:珍贵美丽
2、作者眼中种种泪珠与珍珠有何联系?(让学生自由讨论后各抒已见,教师适
时点拨。
不管难与易,教师可做如下准备,供教师在学生畅谈时点拨,补充。
)①还乡泪
饱受了家国分隔、骨肉分离之痛,亲人终于团聚了,漂泊、流浪的灵魂找到了归宿,蕴积已久的乡愁终于获得了尽情的宣泄。
这是亲情在遭受磨难后流下的泪珠,泪中凝聚了骨肉情、家国爱,难道这样的泪不珍贵吗?
②爱子泪
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当孩子顽劣、淘气,就像沙子撒在母亲的心里,让母亲流下既爱又伤心的泪,泪中浸润着亲情与真爱,难道它不如珍珠般美丽吗?
③慈悲泪
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而流泪,这是悲悯之泪,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是为芸芸众生而流,这颗泪珠不就是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吗?
④感恩泪
这是信徒对救世主流下的感激之泪,文中说:“感恩的心,是最最纯洁真挚的”,因为它是对爱的施与者发自内心的真诚感激,是人性最深处迸发出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爱的泪珠,这难道不是珍珠?
⑤冰心散文中的泪:
与珍珠的相似点:真、纯、无暇
⑥着重揣摩马区夫人话中泪与珍珠的联系
多媒体展示: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A“清明”的含义:指心灵辨别真善美的能力
B“温厚”的含义:宽厚仁慈善良宽容
C教师点拨:人在历经忧患、挫败、痛苦之后,心变得更加宽容、善良,这难道不如珍珠般珍贵吗?
总结泪珠与珍珠的联系:
教师点拨:现在我们一起回头看看,作品中这些文学泪,现实泪,甚至是宗教泪,都蕴涵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明确:爱与感恩
教师点拨:爱亲人、爱事业、爱芸芸众生,对爱的施与者应心存感激。
(多媒体展示)
当泪珠浸透着人间的真、善、美时,它就是珍珠。
3、“慈悲泪”与“感恩泪”可否删掉?为什么?(多媒体显示)
①全班朗读这三段
②迅速找到关键句:第12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的“感恩的心,是最最纯洁真挚的”
③点拨明确:不能删。
因为眼泪不为自己的悲痛而流,而是为芸芸众生而流,为真诚而流,这是大爱,是作品爱的升华。
4、文中种种眼泪可否颠倒顺序来写,为什么?(多媒体显示)
①“现实泪”与“宗教泪”可否颠倒?
教师点拨:不能,“现实泪”是小我的泪,“宗教泪”是大我的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
②“文学泪”与“现实泪”可否颠倒?
教师点拨:不能,“文学泪”是我未经世事时读到的,而现实泪是我在饱经忧患后品味到的,这是按我的成长过程来安排的。
六:小结全文升华主题
(多媒体显示板书,以加深印象)
总结语:琦君这位饱经人世沧桑的智慧老人,在回首走过的人生之路时,慢慢弯腰捡起很多人熟视无睹的“泪珠”,以一颗温存的心,一支细腻柔婉的笔,向我们慢慢倾吐着自己的人生感悟: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当泪珠浸透着人世间的真善美时,它就是珍珠。
七:拓展延伸,感悟生活
1、(多媒体显示):同学们,你们流过泪吗?能说说你们流泪的故事吗?
可叫一两个学生来说,如时间充裕,教师可先说自己流泪的故事,再叫一两个学生说,并适时点拨到作品的主题上来。
2、展示图片,感受各种眼泪中的感情
①前三幅:每展示一张时,教师用精炼动情的语言点拨眼泪的内涵。
②第四幅照片:
A:教师介绍语:略
B:放录音(多媒体)
C:教师点拨语:
妈妈,为了身后千万个别人的妈妈,
我们都做出了无悔的奉献。
为了大爱,舍弃小爱,这是多么伟大爱啊。
这无声的眼泪中包含着深深的母子情,凝聚着伟大的家国爱,它不是珍珠,却胜似珍珠。
3、结束语布置作业
每一张照片,每一个故事都承载了太多真挚纯洁的感情,每一滴晶莹的泪珠都凝结了一段深沉的人生体验……不管眼泪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只要是真情流露,那它就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课后请同学们用文字把自己的眼泪故事写下来。
今天我们随着琦君老人的《泪珠与珍珠》一起品味了泪珠,明天,我们也可以品味叹息,品味微笑,那一声叹息,一个微笑,那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能唤起我们对人生的感悟。
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就一定能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