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温储粮技术应用现状与思考

合集下载

中国低温仓储业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中国低温仓储业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中国低温仓储业的现状分析与展望中国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 刘龙昌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所需要的各种食品越来越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政府对食品冷链物流的建设和发展也越来越关注;保持易腐食品品质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需求;与此相适应,我国冷库业即低温仓储业也在最近几年得以快速的发展。

一、低温仓储业的现状分析(一)全国冷库总容量近年来快速增长020040060080010001200195019992004200620071950-2007年全国冷库总容量万吨按主要储存商品品种划分55010210283100200300400500600肉禽类水产类蛋品/果蔬类冷冻饮品类万吨(二)冷库类型呈现多元化,技术先进的专业性冷库发民势头良好。

计划经济时期冷库主要形式80年代中期起新建专业性冷库1、以储存为主的大容量我的多层土那家式冷冻冷藏仓库仍在不断增加,仍然是现阶段冷库形式的主体。

青岛怡之航冷藏有限公司,2007年10月成立,目前我国最大的单体多层土建式冷库。

55000吨/次。

大连毅都集发冷库,目前东北地区最大的单体多层土建式公用冷库,35000吨/次。

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冷冻厂,经扩建已成为国内目前最大的水产品冷藏基地(冷库群)由6座冷库组成,总容量11.6万吨/次。

上海交荣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一期2004年1月投产,二期2005年9月投产,三期2007年3月投产。

意露(上海)冷藏有限公司,2007年建成,25000个托盘,25个装卸口,3000㎡温控发货间。

青岛爱通物流有限公司,建设时间:一期2003年6月,二期2005年6月 规模:20000T ,其中2500吨可变温。

传统冷冷却物冷 冻结物冷化工原料冷变温库多用途冷库立体自动化冷超低温冷粮食冷生物制品冷气调专业性冷2、立体自动化冷库建设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浙江省建造了我国第一座冷酷自动化冷库,浙江省某食品集团公司于本世纪初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立体自动化冷库;冷藏库尺寸为90*30*8.5(高),6座货架共可存放约5000个托盘(贮藏果蔬冷冻食品约为2000吨),5吨巷道式堆垛机由电脑控制进行自动化操作;冷冻机房配置进口的约克氨螺杆机。

中国低温储存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中国低温储存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中国低温储存行业竞争现状分析一、各应用场景低温存储所需求设备目前,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在下游应用领域被广泛使用,最终用户涵盖医院、生物制药公司、高校等科研机构、检测中心、疾控中心等,具体包括政府部门及药物研发机构设立的生物样本库、疫苗接种站、医疗机构输血科及血站、药品仓库等场景,用于对生物样本、血液、疫苗和药品进行低温储存。

不同应用场景下,低温存储的主要需求及所需设备如下:二、全球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规模全球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5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8亿美元,复合增速约为13%;预计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3.5亿美元,2017-2021年复合增速约为17%。

三、中国低温储存行业市场现状分析1、生物样本库我国生物样本库市场还有较大增长潜力。

从我国生物安全解决方案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从我国骨髓库库容来看,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中华骨髓库库容为294万人份,同比增长4.63%,随着生物安全逐步受到重视,储存生物样本数有望大规模增加。

2、疫苗安全近年来全国疫苗总批签发数量较快增长,据统计,2020年中国疫苗批签发量约6.5亿支,非免疫规范疫苗约为3.1亿支,免疫规范疫苗约3.4亿支。

2016-2020年,中国疫苗批签发量复合增速约为18%。

随着全民对疫苗接种意愿的加强,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数量逐年提升。

产值方面,2020年,中国疫苗总产值达到637亿元,其中免疫规划疫苗市场规模约为60亿元,非免疫规划疫苗市场规模约为577亿元。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给低温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新冠疫苗中,mRNA疫苗由于不稳定、易降解,需要超低温储存,辉瑞和莫德纳的产品分别需要在-70℃和-20℃的温度下储藏,而国产智飞生物、科兴中维、康泰生物等新冠疫苗均需要在2℃-8℃冷藏。

据统计,截至2021年8月7日,全球新冠疫苗总共接种44.3亿剂次,其中中国接种新冠疫苗17.7亿剂次。

低温储粮调研报告

低温储粮调研报告

低温储粮调研报告低温储粮是一种有效的粮食储存方法,通过控制储粮环境温度在较低的状态下可以有效地降低粮食的水分含量,并且有效控制储粮害虫的滋生,减少粮食的损失。

在这次的低温储粮调研中,我对低温储粮的原理、优势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首先,低温储粮的原理是通过降低储粮环境的温度来控制粮食的湿度和害虫的滋生。

一般来说,粮食在低温环境下会减缓新陈代谢速度,从而降低粮食的呼吸损失和水分散失。

此外,低温环境也会抑制害虫的繁殖和发育,从而减少粮食的损失。

因此,通过低温储粮可以有效地保持粮食的质量和数量。

其次,低温储粮相比于传统的储粮方法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低温储粮可以减少粮食的水分散失和氧气消耗,从而降低粮食的损失。

其次,低温环境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滋生和繁殖,减少害虫对粮食的污染和破坏。

此外,低温储粮也可以延缓粮食的老化和变质速度,保持粮食的新鲜和优质。

在实际应用方面,低温储粮已经在我国的粮食储存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我的调研结果显示,许多粮食储存企业已经采用了低温储粮技术,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些企业通常会在储粮仓库中设置专门的低温储粮设备,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等参数来实现粮食的低温储存。

同时,这些企业也会定期进行温度和湿度的监测,以确保储粮环境的合理控制。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低温储粮仍面临的挑战。

首先,低温储粮设备和技术投入较高,对储粮企业而言可能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

其次,低温储粮需要对储粮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参数,这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此外,由于低温储粮需要长时间维持低温状态,因此对能源的需求也较大。

综上所述,低温储粮作为一种有效的粮食储存方法,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降低储粮环境温度,可以有效地降低粮食的水分含量和害虫的滋生,从而保持粮食的质量和数量。

然而,低温储粮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技术投入和操作难度等方面。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低温储粮技术,以实现更加经济、高效和可持续的粮食储存方式。

试述粮食储藏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创新

试述粮食储藏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创新

试述粮食储藏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创新摘要:目前,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有不足。

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化粮食储藏保管技术,对我国粮食储储藏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粮食储藏创新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粮食储藏技术创新近年来,虽然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研究取得显著成就,但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营养、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粮食流通重要环节之一的储存环节,目前与这种发展形势还有些不相适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应用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1)粮食储藏过程中水分丢失严重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如果粮仓内的相对湿度低于粮食平衡水分所对应的相对湿度,粮食就会丢失水分。

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华北、西北和西藏地区,粮食水分丢失尤为严重。

在拉萨,储藏一年的大米,粮食水分可能降至9%以下。

如果进行机械通风,水分丢失将更加严重。

粮食水分的丢失,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特别是稻谷,其食用品质和加工品质都将大大降低。

(2)高水分粮不断增加,给粮食安全储藏带来了新的困难在南方,稻谷的主要干燥方式是传统的晾晒,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又大量转移。

随着粮食市场的放开,粮食收购已经进入了卖方市场,在一些地方,农民不再晒粮,也不再清理粮食,粮库不得不收购越来越多的高水分粮。

在南方地区,稻谷收获季节又是气温较高的时候,给粮食储藏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

(3)储粮经济运行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常规储粮技术仍然占主导地位,离精细化管理要求尚有很大差距。

尽管我国在生态储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特别是中储粮总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也各不相同,各地对储粮新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

从整体而言,我国不同生态区域的储粮经济运行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常规储藏技术仍然占着主导地位,离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尚有很大的差距。

(4)绿色储藏技术并未完全得到市场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

低温绿色储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低温绿色储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以上 各类 粮仓 仓 型 在 我 国均 有应 用 .粮 仓仓 型选 用 应综 合 考 虑粮 仓 使 用 功能 、来 粮方 式 、储
色生 态 、无 污 染 、新 鲜健 康 ”的方 向发 展 。依 靠
科 技 创新 .全 面推 广科 学 储 粮 ,积 极 开 展 低 温绿
色储 粮 .改 善储 藏 条 件 ,保 障粮食 储 存 品质 ,真 正做 到 “ 广 积粮 、积好 粮 、好 积 粮 ” ,满 足广 大
( 三 )粮 仓储 粮 生态 系统
磷化 氢 环流 熏蒸技 术是 利用 磷化 氢施 药装 置 、
环 流 装置 、检测 装 置 等环 流 熏 蒸装 备 强 制磷 化氢 气 体循 环 ,控制 粮 堆 内磷 化 氢气 体 的浓 度 ,从 而
杀死 害虫 的 技 术 磷 化 氢环 流 熏 蒸技 术 是储 粮技 术 的应 急 救 援 措 施 。随 着 绿 色 储 粮 技 术 的应 用 , 不 用或 少用 磷化 氢熏 蒸是储 粮 的发 展 方 向。
二 、储 粮 技术
( 一 )常温储粮 粮食 在 储 藏期 间不 采 取控 制 粮 堆 温度 措 施 的
( 二 )粮 仓 的主 要性 能
温绿 色 储粮 技 术 应用 情 况 的初 步 分 析 .提 出 了低 温储 存糙 米 的发展 方 向 。

粮 仓 围护结 构设计 是 粮仓设 施 的关键 。其 中 ,
保 温 隔热 性 能和 气 密性 是 围护 结构 的两 项 关键 指
标 《 粮 油储 藏 技 术 规 范》 中对 粮仓 墙 体 ( 低 温 储 藏 )及仓 盖保 温 隔热性 能要 求 见下 表 :
阻断 仓外 温 度 、湿 度 等 有利 或 不 利 因素 :二 是设 计 的粮仓 围护 结构 储 粮 性 能要 达 标 :三是 创 造 有 利 于安 全储 粮 的生 态系统

浅析粮食仓储技术现状及科学保粮发展趋势

浅析粮食仓储技术现状及科学保粮发展趋势

浅析粮食仓储技术现状及科学保粮发展趋势王梅陈汲(成都市粮食局)摘要本文论述了目前我国粮食仓储技术面临的一些问题。

指出我国粮食仓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因地制宜地开展低温和准低温储粮;逐步推行包括清洁卫生防治、习性防治、气调防治、生物防治、植物杀虫剂和硅藻土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技术;加强储粮品质监控和完善粮情电子测控技术。

关键词粮食储藏发展趋势低温储粮无公害防治品质监控粮情测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广大消费者的饮食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食品消费已经开始从吃饱吃好,向重视优质安全、丰富多样、营养健康和绿色环保的方向转变。

粮食既是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主食,又是畜、禽、水产品生产的主要原料,粮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粮食储藏是整个粮食流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粮食仓储技术对粮食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极大。

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粮食仓储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有些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就整体而言,我国粮食仓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与广大消费者对高品质粮油的要求相比,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对科学保粮的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技术手段简单粗糙,粮油质量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80%左右的粮食仍处于常规储藏,陈化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稻谷和玉米的陈化问题十分突出。

储粮害虫和霉菌造成的储粮损失还相当严重,防治技术以使用化学农药为主,引起了害虫抗药性、农药残留、害虫再猖獗等一系列问题,而无公害防治有害生物技术几乎为空白。

储粮品质监控技术落后,粮情检测技术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粮食仓储业就是要围绕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善和创新适应我国粮食储藏实际情况的各种现代仓储技术。

1 粮食仓储技术工作现状1.1 对科学保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一是把搞活经营与科学保粮对立起来,以强调搞活经营来削弱科学保粮,重经营业绩,轻仓储管理;重眼前利益,轻长远打算;认为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科学保粮过得去就行了。

低温储粮在粮食保鲜方面的应用与发展

低温储粮在粮食保鲜方面的应用与发展

低温储粮在粮食保鲜方面的应用与发展低温储粮是指将粮食储存在低温环境下进行保鲜的一种方法。

与传统储粮方法相比,低温储粮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和延缓粮食品质衰变的作用。

因此,低温储粮在粮食保鲜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首先,低温储粮可以有效控制粮食品质衰变。

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容易遭受虫害、霉变等问题,导致粮食质量下降。

而低温储粮可以通过控制储存环境温度,减少粮食中的虫害和霉变的发生,从而保证粮食的质量。

研究表明,低温储粮可以延长粮食的保鲜期,减少营养损失,提高粮食的商品价值。

其次,低温储粮对粮食的贮存安全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储粮方法容易导致粮食自燃、爆炸等安全风险。

而低温储粮可以通过控制储存环境温度,降低粮食自燃、爆炸的风险。

低温环境可以减少氧气的含量,降低粮食自燃的可能性;同时,低温储粮也可以减少粮食中的水分含量,降低粮食自燃的危险性。

此外,低温储粮还可以减少粮食的贮存损失。

在传统储粮方法中,粮食容易因为虫害、挤压等因素导致贮存损失。

而低温储粮可以减少虫害的发生,保持粮食的完整性,降低挤压导致的损失。

此外,低温储粮还可以降低粮食的湿度,并采用密封的储粮方式,有效防止蛀虫和霉变的发生,减少粮食的贮存损失。

在技术方面,低温储粮的发展趋势是借助先进的冷库和粮食贮存设备,并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粮食储存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温湿度监测、气体检测和虫害监测等手段,实时监控粮食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气体和虫害状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以保证粮食储存的安全和质量。

此外,低温储粮还可以与其他粮食保鲜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粮食的品质。

例如,可以采用低温储粮与吸湿剂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粮食的湿度;可以采用低温干燥的方法,降低粮食的水分含量。

这些方法都可以进一步减少粮食的品质衰变和贮存损失。

总的来说,低温储粮在粮食保鲜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通过合理控制储存环境温度,可以有效控制粮食品质衰变、降低粮食自燃和爆炸的风险,减少粮食的贮存损失。

粮食低温储藏的应用实践和发展建议

粮食低温储藏的应用实践和发展建议

1
低温储粮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2000 年 12 月至 2001 年 11 月 , 采用冬季自然
低温机械通风辅助夏季谷物冷却机降温通风保冷的 方式, 结合仓房保温隔热改造, 我们对 3000t 新收获 的品种为 辽粳 294! , 水分含量在 14. 0% ~ 14. 5% 之间的优质稻谷, 进行了粮食温度常年控制在 15 以下的低温储藏试验。同时 , 选用同期收获、 品质相 当的同一品种稻谷在对照仓进行常规储藏。对比试 验的结果表明, 无论是在保持储粮品质方面, 还是在 提高储粮经济效益方面 , 低温储藏技术均呈现出常 规储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1 1 低温储藏应用效果 经过 12 个月的连续跟踪检测和定期扦样化验, 试 验仓和对照仓内稻谷的各项储藏品质指标均发生了不
保管粮食 , 每年可节省保管费用 10. 4 万元 , 折算后 可降低储粮成本 2. 97 元/ t 粮, 即应用 低温储藏可 节省直接保管费用约 53% 。 1 2 2 避免粮食损耗 采用低温储藏减少了粮食 呼吸干物质损耗、 水分减量损耗和倒仓损耗, 合计约 占储 粮总 量 的 1. 08% , 由 此 避 免 粮食 亏 损 量 约 378t, 稻谷的价格按 1200 元/ t 计算 , 可避免经济损 失约 45 万元。 1 2 3 提高销售价格 经低温储藏的稻谷加工出 的精制米, 无论从感观质量还是食用品质 , 都十分接 近于用新鲜稻谷加工出的精制米。在出库销售时, 每吨售价提高了 60 元 , 可获利 210 万元。 1 2 4 节约轮换费用 根据其品质变化速度, 由此 推算其储藏期限可比常规储藏条件下延长 2~ 3 年。 若以延长一个轮换周 期, 稻谷按 70 元/ t 的轮换费 用计算 , 就可节省轮换费用 245 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低温储粮技术应用现状与思考*向长琼 周 浩 张华昌 陶 诚(中储粮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 610091)摘 要 概述了低温储粮的基本原理,总结了我国现阶段自然低温、机械通风、机械制冷以及积极运用新能源进行低温储粮的技术措施,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低温储粮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做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低温储粮 技术体系 应用 现状 低温储粮是通过控制温度,使粮食处于15℃以下的低温状态,提高粮食储藏稳定性的一种控温储藏技术。

粮食低温储藏可以预防和消除粮食储藏过程中的自然发热现象,减少药剂用量,减少粮食在储藏期间干物质、维生素和粮食固有风味的损耗,最大限度地保持粮食原有的新鲜品质,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为安全、可靠、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储粮保鲜技术。

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应用了低温储粮技术,特别是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具有代表性。

德国首次提出机械制冷低温储粮,研发了谷物冷却机,现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已被德国粮食仓储业普遍采用,完全替代了化学药剂的使用。

美国国会在1989年一份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低温储藏作为防止粮食发生霉变和虫害的主要方法。

日本是进行低温储藏研究最早的国家,上世纪50年代,日本就正式建造了低温储粮仓库,此外,还研究了利用海底低温水下储藏粮食的技术并成功地用于实仓储粮。

在我国,低温储粮技术已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应用,且在成品粮的储存上已初具规模,呼和浩特、上海、长沙、四川等多地都建立了成品粮储备低温仓,使得成品粮的安全储存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各异。

我国的低温储粮技术既不能像日本那样大规模地发展机械制冷低温仓,也不能像美国等国采用机械通风冷却为主,甚至视为唯一的低温方法。

我们应根据自身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及粮食仓储的现状,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低温储粮技术体系。

纵观我国低温储粮的应用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自然低温储粮自然低温储粮是利用自然冷源来降低和维护粮温的低温储藏技术,可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但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季节的限制较大。

我国低温储粮有充足的自然冷源,可因地制宜地最大限度利用自然低温条件。

1.1 利用洞仓、地下仓实现低温储粮洞仓、地下仓是根据地形地貌修建的一种储粮仓型。

它利用土层等自然低温资源实现粮食低温储粮,具有密闭、隔热和便于机械化作业的特点。

近年来,针对这两种仓型的应用实践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研究这两种仓型建筑技术、结构设计以及机械化配套。

如付明堂[1]主要研究了地下仓在土压力作用下的变形与应力分布规律。

涂成顺[2]计算分析了地下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筒仓仓壁在填土和装粮不同阶段的内力和位移变化,仓壁受力特点、厚度取值,比较了不同方案仓壁的受力性能及经济性能。

郭明利[3]分析了桩围复合式新型地下仓的结构形式,计算了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找到了桩直径、腰梁竖向间距等参*收稿日期:2015-01-05通讯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广富路239号32幢数对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

这些研究成果为地下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二是综合分析洞仓和地下仓的储粮技术措施,探索这两种仓型低温储粮的技术路线。

李焕喜等[4]通过对伊春市南岔国家粮食储备库的石平洞仓的储粮情况进行研究,证明洞仓储粮自然损耗低,无需化学药剂的防治,鼠类无法生存,经济效益好,可达到常年低温储粮的目的。

杨航柱等[5]采用机械通风、隔热密闭、自动补冷等综合低温技术,摸索出了一套地下仓低温综合储粮的技术路线。

梁军民等[6]结合陕西关中地区的气候特点,通过对地下仓进行准低温隔热改造,结合密闭管理,降低了仓温和粮温。

运用洞仓、地下仓进行低温储粮时,应注意:一是仓址的选择。

应综合考虑交通、工程造价以及运营成本等因素,对地形、地质、地貌作充分考虑。

地下仓常建在地下水位低、土壤含水率小、四周排水通畅的地带。

洞仓多选在山体宽厚、土质均匀、无岩口破碎带的地点。

二是这两种仓型对于防潮有较高的要求。

三是目前我国这两种仓型的单仓仓容较小、仓群占地面积较大,机械化程度不是很高。

1.2 采用隔热保冷措施实现低温储粮1.2.1 仓内粮面压盖为缓解外界热量进入粮堆,利用隔热材料对粮面进行压盖,可减少热量向粮堆传递,是保持粮堆低温状态的有效手段。

目前常用的压盖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板、稻壳、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PEF高分子隔热保温板、隔热充气垫、麻袋、腈纶棉被等等。

而这几种材料中,以聚苯乙烯泡沫板性价比最高。

刘圣安等[7]、陈光杰等[8]通过比较几种粮面压盖材料,均证明聚苯乙烯泡沫板是一种价廉物美的粮面压盖隔热保温材料。

丁光志等[9]应用聚苯乙烯(EPS)泡沫板对基建房式仓储存稻谷粮面进行压盖,经过21个月储存,两年的高温度夏试验,证明应用聚苯乙烯(EPS)泡沫板进行粮面压盖,可有效降低粮温3℃~4℃,延缓储粮品质劣变速度,达到了隔热控温的目的。

应注意的是,聚苯乙烯泡沫板在使用和存放时应避免长期受阳光照射,防止其老化。

粮面压盖措施对保温效果影响很大,有利于冷却通风后的温度保持和粮温的均匀性。

在压盖过程中,可选择合理压盖方式。

如陈加忠等[10]在试验过程中,每通风12h解除粮面边缘、地上笼和通风口上方的粮面压盖,通风40h后,恢复地上笼和通风口上方粮面压盖,结束通风后恢复全仓压盖。

由此可以多次改变通风途径,使得通风更均匀。

1.2.2 仓顶改造仓顶导热是仓温、粮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对仓顶进行改造,能有效降低仓温和表层粮温上升幅度。

目前的仓顶改造措施主要有三种。

一是仓顶涂刷隔热涂料、增加保温隔热层。

隔热涂料多以白色为主,据报道目前常见的有太阳能热反射涂料、隔热防水瓷漆、FG热反射涂料、丙烯酸反光涂料等;保温隔热材料则包括发泡聚氨酯、聚苯板、憎水珍珠岩等,其中以发泡聚氨酯效果最好。

路书增[11]通过选用菱镁材料和聚苯乙烯泡沫粘结的复合板作为改造材料,在屋顶安装保温隔热层,从而起到隔热和防雨的双重功效。

二是增加隔热架空层或仓内吊顶。

之前的架空层采用多种材料,如黏土砖、水泥板、彩钢板以及玻璃纤维板等。

近年来,很多新型材料被开发出来。

如用菱镁板为主要材料,表面铺设带铝箔SBS防水卷材,效果较理想。

常用的吊顶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安克声岩棉板、彩板和阻燃泡沫塑料加工的双面彩钢复合板、彩钢隔热板等。

三是仓顶安装喷淋系统。

利用水的蒸发作用带走仓顶积热,减弱热传导,可达到降低仓温、控制粮温的目的。

和国文等[12]、景桂文[13]通过抽取地下水,向金平等[14]通过实施以井水屋面喷淋并结合多种控温方式,达到降低粮温的目的。

1.2.3 仓墙改造对于仓房墙体的改造常见的有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增大维护结构的厚度或者加设封闭空间层以减缓温度的升高。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实心墙的隔热性能随墙体的厚度增加而增加,但实心墙的隔热性能不如空心墙。

刘强等[15]在仓顶和墙体外侧加设轻质材料形成整体流动的空气间层,可有效控制夏季室外热作用对粮温的影响。

姜汉东等[16]根据烟囱原理构筑仓墙、仓屋面内外夹层结构,形成整体风道,利用地面至屋脊风道中因温差产生的动态气流,及时带走外墙和屋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减少辐射热对内层结构的影响。

这类措施可有效降低粮温,但也存在投资费用高或者操作麻烦等问题。

二是对仓墙附加隔热材料或涂刷隔热涂料,以提高维护结构的热阻性能。

张来林等[17]利用LT系列柔性反光隔热防水材料处理向阳壁面,门窗及通风口用PEF隔热保温板处理,效果较好。

王海明等[18]在底面涂料上用太阳热M-1表涂涂刷。

陈诗学等[19]在仓房屋面喷涂菲柯特防水隔热涂料,可以有效控制仓温和粮温随气温上升的速度和幅度,是一种低成本的控温储粮方法。

但是,若新建仓房,外墙涂层易出现龟裂现象,加之墙体沉降,内墙面容易出现返潮、粮食结块,可能会影响墙体的防潮性能和仓容库貌。

另外,在粮仓外四周种植常绿树木,也有利于储粮的低温保存。

如李宗良[20]等在仓墙四周种植青藤,有一定的效果。

2 机械通风低温储粮机械通风低温储粮是利用自然冷空气,通过机械通风系统对粮堆进行强制通风,使粮温下降并保持低温的储藏技术。

该技术需要利用自然冷源,受气候条件和季节性的限制,随气温下降,一般采用分阶段通风降低粮温,环境低温持续较长的地区可采用小风量、长时间通风降温。

由于采用强力通风,强制冷却,冷却效果好于自然低温储藏。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展,机械通风技术在我国粮食仓储行业中已经应用得很成熟。

各项技术措施都有可依据的标准规范,在此不再赘述。

3 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是利用机械制冷设备产生的冷源,降低储粮温度,实现低温储藏的储粮技术。

常用的制冷设备包括谷物冷却机、空调等。

主要用于成品粮及耐热性差的原粮储藏,也用于发热粮的应急处理。

此项技术受环境限制小,降温效果好,但一次性投资较大,使用过程中能耗偏高。

3.1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谷物冷却机是一种可移动式的制冷调湿通风机组,而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则是通过向粮堆通入冷却后的控湿气体,使粮堆温度降到低温状态,从而实现低温储粮的一种技术措施。

这种储粮技术不受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可人为地调节机组出风口的温湿度,特别适用于一些品质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粮食品种,如:稻谷、玉米、大豆等。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谷冷机低温储粮已逐步被认同,应用范围较广。

如赵红九等[21]、黄爱国等[22]分别利用谷物冷却机采用负压通风方式进行降低粮温储藏试验,均达到了保水降温的效果,且单位能耗分别为国家标准中冷却机通风降温单位能耗的42%、33%。

谷冷机低温储粮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几点:一是“吸风式”(根据风机所在位置)出风温湿度难以控制平衡,抗干扰能力差,并且难以适应干燥气候条件。

因此,可采用“吹风式”的结构[23]。

二是应用谷冷机低温储粮技术对仓房的隔热性能有一定的要求,若隔热性能较差,冷却通风后粮温回升很快,经济效益不高[24]。

三是应选用高效的谷冷机,并且合理地掌握谷冷机低温储粮应用技术要点以尽可能实现高效率、低能耗的降温[25]。

3.2 空调制冷低温储粮利用空调制冷进行低温储藏,能有效补充仓内空间冷源,延缓粮温升高,减少储藏期间的损耗,延缓储粮品质变化速度。

潘军家等[26]利用屋顶风机控制仓拱温度,利用空调控制仓温,把粮堆表层平均粮温控制在20℃以内,创造了准低温的储粮环境。

许海峰[27]采用空调对双层薄膜间补冷,形成粮堆与仓房内空间热源的物理隔离,既能节省费用又可在高温季节实现准低温储粮的目的。

刘中立[28]利用空调制冷配合吊顶、防晒网隔热防辐射、局部通风等多种方式,解决了高水分稻谷度夏难的问题。

安晓鹏等[29]将空调主机和内机均安装在经避震处理的小车上,可以自由移动,每次制冷作业无需拆装,可灵活地一机多仓利用,减少了投入成本,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