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命题作文指导方法

合集下载

2023年河南中考优秀作文+写法指导

2023年河南中考优秀作文+写法指导

2023年河南中考优秀作文+写法指导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50分)每一朵野花都有一张干净的脸/我轻声喊着它们的名字/黄蒿、野菊、小飞蓬……/还有许多我实在喊不出它们的名字/只知道它们都是野花,装扮山野最后我轻声喊出了自己的名字/我也是它们中的一朵/在天空下,在山坡上尽情开着……(1)请以“喊出的名字”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上面的小诗耐人寻味:即使不起眼的小花,也有自己的名字;即使我们是小花,也能在山坡上尽情开着……它能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题目解析材料中的小花,有名字的,没名字的,都“干净”“装扮山野”,这里的“小花”指的无疑是像小花一样的人,那些普通的,却心灵纯洁,默默用自己的力量创造美的生活的人。

“我也是它们中的一朵”,表明作文可以写别人,也可以写自己。

“在山坡上尽情开着”,意味着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让生命像花一样绽放,做最好的自己;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心怀明媚,有迎风破浪的勇气,在平凡中实现个人价值。

第(1)题题目中的“喊出”有赞美、歌颂之意。

立意高低,决定着文章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得分的多寡。

要使文章的立意高远,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小中见大。

可写“平凡而不平庸”“平凡而热忱”“平凡而脚踏实地”的人,等等。

例如,成为诗词大会冠军的快递小哥,靠微薄工资为家乡修水利、建电站,盖校舍的九旬老人,获得“共和国勋章”的科学家,等等。

写“小人物”要突出其“不甘平庸”的精神,写“大人物”则立求细节生动、真实感人。

2.变换角度。

例如,可写“喊出每一位居民的名字”,以第三人称写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熟悉所管辖社区每一位居民,不但能喊出每一位居民的名字,而且能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2023年中考作文指导:写作技巧

2023年中考作文指导:写作技巧

2023中考语文:5种写作技巧+5篇高分作文一、写作技巧之倒叙法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许多年前,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来到杭州一老字号药房做学徒。

临行前,他的老祖母交代了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

”男孩记住了这句话。

当学徒很辛苦,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

有一天,男孩打扫卫生捡到了几枚钱币。

他很缺钱,但他还是把钱捡起来交给了师傅。

这样的事后来还发生过多次,他都如数上交。

师傅每次见他来交钱,总是不置可否。

治咳嗽有一味药叫鲜竹沥,需要用火烤毛竹蒸出的水分。

这是一件细致活,烤好几两鲜竹沥往往需要烤上个把时辰。

男孩就老老实实地烤,一点一滴地收集,从来没想过往鲜竹沥中掺点水。

多年后,他成了某著名药厂的老总,他创出的品牌已热销了二十多年。

要求:①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请从“铭记”“考验”“诚信”“坚守”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

②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诚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不断地成长,我们懂得的道理越多,便越会懂得诚信的意义。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诚信就存在于我们的点滴之中。

不懂得诚信的人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诚信是一种需要我们传承的美德,诚信是遵守自己的承诺,诚信是用自己的言行去完成自己承诺过的事情。

诚信不仅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更是一种人的修为。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乱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2023年河南中考作文命题解读

2023年河南中考作文命题解读

2023年河南中考作文命题解读命题解读2023年河南中考作文沿袭了近几年来“一个话题(材料)、两种文体”的命题方式。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所给材料是一首现代小诗。

从命题的角度来看,以小诗阅读为切口进行写作能力的检测,既考察阅读能力又检测了写作技能,有一举两得之功效;同时,此命题也紧扣了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体现出“教什么”就“考什么”的命题原则。

我们知道,诗歌阅读是统编版九年级语文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九年级上下两册的第一单元都以现代小诗为主。

“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是教材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而有无达成这一目标,是本次中考作文考察的关键点之一。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读懂诗歌是写作的第一步。

作文题一“喊出______的名字”是半命题作文,已知信息“喊出”“名字”来自于给出的小诗;隐含信息是“谁”喊出名字、喊出谁的名字,这关乎叙述角度和写作内容。

毋庸置疑,这里的主语应该是“我”。

为什么要喊出这个名字?喊出这个名字时带着怎样的情感?这关乎作文的立意和选材。

立足于诗歌来思考,野花“都有一张干净的脸”“装扮山野”,“我”是野花中的一朵,“尽情开着”。

可见,诗歌的核心意象是野花,其特征是普通、平凡,但却尽情绽放生命的华彩,彰显生命的价值。

“我”喊出野花的名字,喊出自己的名字,其中包含着赞美、喜爱、崇敬、自信、自豪等积极情感。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人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付出着、奉献着,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同时,也服务了大众、建设了家乡和国家。

他们在平凡中创造伟大,他们值得赞扬、崇敬和效仿。

放眼时代,我们可以喊出逆行者的名字,向英雄致敬。

疫霾笼罩、病毒肆虐的经历让人记忆犹新。

危难时刻,不惧艰险、无畏发声的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迎难逆行的白衣天使,心系大家、送菜上门的小区物业,他们的名字亲切熟稔,如家人般镌刻在我们心中。

喊出他们的名字,为民族自豪,向英雄致敬。

关注家国,我们可以喊出建设者的名字,向榜样学习。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技巧指导命题作文,是我们依据所给题目,确定中心,选择材料,写出符合题意、内容表达具体、充分的文章。

这类作文写作时只能按照要求题目写作,不能另取题目。

所以,为了防止作文写跑题、偏题,就需要我们学会审题,做到中心明确。

审导语导语,或激发想象,或启迪思维;或优美隽永,或含蓄深刻。

它们是作文题目的组成部分,大多有引出题目、阐释主题、提示写作范围和人称、引导选材范围和角度、凸显写作重心等方面的作用,认真审读导语,可以有效避免跑题。

作文题目有导语时,首先要审清导语,紧抓导语中的关键字词,把握题目内涵。

如:陕西《做个诚实的人》的导语“诚实/这美德/要用行动诠释”,从这一句可知,要写能够体现“用行动诠释” 诚实这一美德的事件;陕西《会玩,才好!》的导语“玩,是人的天性。

玩,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钥匙;玩,是塑造性格、丰富情感的向导。

玩中有学问,玩中有智慧……”从最后一句可知,这里的“会玩”指的不是彻夜打游戏、沉迷网络等消极的“玩”,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是对个人成长有所帮助的“玩”。

审题目关注对题目起到限制性作用的部分:范围、对象、修饰词、人称等。

如:陕西《这,是我的节奏》中“我” 限制了写作的人称,即要写自己的节奏。

“节奏”限制了写作对象,“节奏”是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也泛指均匀的、有规律的进程。

“节奏”既在校园,又在社会,写作时注意要写真人真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体会感悟。

关注题眼。

题眼是指题目中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

题目是一个句子时,“题眼”往往是动词、形容词或句子的宾语。

如:陕西《做个诚实的人》题眼:诚实;陕西《会玩,才好!》题眼:会玩。

题目是一个短语时,往往其修饰或点明重点的词语是“题眼”;如:陕西《我的老师》题眼:老师。

题目是一个词时,它本身便是题眼。

如:陕西《合唱》题眼:合唱。

审要求以 2021陕西中考作文要求为例:(2021 陕西 23 题 50 分)题目:这,是我的节奏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 字。

2023年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满分作文写作方法

2023年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满分作文写作方法

2023年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满分作文写作方法2023年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满分作文写作方法记叙文是中考作文中常见的一种形式,讲述一个故事或经历。

下面给出三种写记叙文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在2023年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1. 事件的叙述和描写:首先,选择一个有趣或有意义的事件作为写作素材。

在叙述中,应该注意描述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背景等,确保情节的连贯和完整。

在描写中,可以运用适当的形容词、动词和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生动感和感染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展示主题或思想,营造情感氛围。

2. 情感的抒发和思考:在写作中,可以选择自己经历的一段真实的情感经历,或者是某一角色的经历,展示其中的情感冲突和思考。

可以通过记录内心的痛苦、困惑、快乐等感受,展示出情感的真实和深刻,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此外,在写作中可以对事件进行适当的思考和反思,表达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对生活的理解。

3. 观点的陈述和文化内涵:在写作中,可以选择一个具有思想性和价值观的事件,通过陈述对事件的观点来展示对社会或人生的思考。

在陈述中,要注意利用事实、数据和例子来支撑观点,增强说服力。

在写作中,还可以渗透一些文化内涵,如传统文化、道德观念等,以此来丰富文章的内容和价值。

最后,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重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运用。

记叙文通常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要保证逻辑严密,内容连贯。

同时,写作中要注意用词简练准确,句式多样化,语言流畅自然。

最重要的是,要注重细节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的真实性和情感的质朴。

希望以上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同学们在2023年中考的记叙文作文中取得好成绩。

祝大家顺利通过中考,实现自己的理想。

2023中考命题作文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2023中考命题作文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2023中考命题作文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2023中考命题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时事热点:选择当前社会热点作为命题的背景,让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了解时事动态。

例如,可以选择互联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2. 学科知识:以学科知识为题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选取数学问题,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解决数学难题的作文;或者选取历史事件,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该事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的作文。

3. 个人经历:鼓励学生以自己的经历为素材,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让学生回忆一次难忘的旅行、一次感动的亲情经历或者一次重要的学习经历,并将其写成一篇作文。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真题范文及写作指导(浙江、山东、四川、重庆等地)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真题范文及写作指导(浙江、山东、四川、重庆等地)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真题范文及写作指导(浙江、山东、四川、重庆等地)1.(2023·浙江嘉兴·统考中考真题)按要求写作。

简•爱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就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鲁迅辗转多处,易地求学,最终决定弃医从文。

做事应当机立断还是反复斟酌?类似的阅读体验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别想了,其实……”或“别想了?其实……”为题,写一篇叙事性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你可以叙述自身经历,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抒发感想;也可以用书信的方式……②你可以用倒叙等设置悬念,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也可以用抒情、议论等方式来表达你的思考……③不少于600字。

例文:别想了?其实……孔子说过:三思而后行。

然而,过去的我,总喜欢积极表现自己。

常常是,还没来得及“想”就开始行动……记得有一次,我们到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上课,由外校的老到师执教的,同时还邀请了许多领导、老到师和学生家长一起听课。

进了电教室,就看见里面已经人头攒动。

看到我们,家长们似乎很高兴,听:“瞧!那是我家儿子!”不由得,我的腰也挺得更直了。

我的虚荣心一下子膨胀了起来,心里暗暗地想:我一定要好好表现,在爸爸妈妈面前露一手。

于是,我就悄悄地“侦察”了一下后面的情况。

眼尖,妈妈正微笑地看着我呢!“哈哈!妈妈,儿子一定不会给你丢脸的。

看我的……”我在心里暗暗地下决心。

上课了,课堂上,我的表现特别积极。

只要老师提出问题,我总是第一个举手,而且是举得高高的,惟恐大家看不到我举手。

只要老师叫到我的名字,我是“嗖”的一下站起来,生怕谁抢了我的风头。

起初,我总能准确无误地回答出老师的问题。

我想,全体师生和家长,肯定都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瞧!小迪正羡慕地望着我呢!”课仍在上着,老师又提出问题,我毫不犹豫地把手举了起来。

老师见我十分积极,为了鼓励我,就再次让我回答问题。

这时,我的心中如同溅起的浪花,美滋滋的。

待我站起来后,才发现我竟然没听到老师提的什么问题,更不知道说什么了。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技巧指导:吸睛标题法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技巧指导:吸睛标题法

2023中考语文作文技巧指导:吸睛标题法【方法点拨】正所谓“题好一半文”,题目是作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是让阅卷老师初步感知把握文章内容的捷径。

新颖独特的题目就像是文章的眼睛,可以让阅卷老师和读者眼前一亮。

一个好的作文题目要做到贴切文章内容、高度简练概括文章内容、题目生动有吸引、角度范围合理,达到这几个方面的要求,才不失为一个好的标题,那么如何做到这几个方面的要求,使我们的作文更有吸引力呢?接下来,我们将对如何写好作文标题进行深入讲解。

【主题拓展】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拟题方法包含如下几个方面:一、引用化用,使题目耐人寻味韵味无穷。

同学们在作文题目中可以引用或者化用平常积累的名言警句、古诗词、成语俗语、或者广告词等作为标题,是题目具有独特魅力和创新性,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和兴趣。

二、在题目中添加前后缀法。

搜索给定的材料中的关键词,将它们作为关键词加入题目中,通过造句凝练成我们的题目,同时也能体现出我们对材料的把握理解程度。

三、学会巧妙使用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谐音、双关等,同学们可以有选择性的在题目中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的题目更具表现性。

如,课文《紫藤萝瀑布》就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入题。

四、运用物象进行拟题,这种方法是指将某一具体写作物象融入题目中,化抽象为具体,以小见大,展示深刻含义五、设置悬念法。

设置悬念法就是在题目当中设置一些有疑问性的问题或文字,抓住读者和阅卷老师的心,吸引他们阅读文章的兴趣。

六、巧用公式法。

在题目中,可以巧用数学公式,物理公式或者化学公式,来设计作文题目,形式新颖,【范例展示】一、巧用公式法运用数字或者运用数学、物理、化学中的程式的形式来设计作文题目,简练精当,形式新颖,逻辑严密,给人以启示。

如:1、“生命”话题:《10-1=0》2、“教育”话题:《∞x0=0》3、“成功”话题:《立志+努力=成功》4、“修身”话题:《100<1+冷静》5、“诚信”话题:《诚实+信用=财富》6、“成功”话题:《成功=实力+创新+机遇》标题一强调了生命只有一次;标题二强调了教育的成败与本质的学生品行和身体因素密切相关;标题三强调了成功的秘诀是努力和信念的结合;标题死强调了冷静的重要性;标题五强调了诚信在财富中的重要性;标题六强调了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中考命题作文指导方法2023年中考命题作文指导方法篇一:自由命题作文这里所说的自由命题作文,指的是一般的要求按肯定的文体进行写作的作文,由于话题作文基本上也是一种自由命题作文,只不过它对文体的限制很少罢了。

自由命题作文实际上不是完全自由的,出题的人总得对考生有些限制,才能不让你完全自由拘束地用自己的题目写作。

所以,为了考场作文的质量,考生自己命题是第一道工序,这种工序是完全利己的,题目一旦完成,就可根据命题作文的思路进行写作。

一般来说,中考自由拟题的思路有:1、针对中心拟题有的文题,特殊是有的谈论文题,为了降低难度,往往将材料的中心点示得非常明晰,遇到这样的题目,可直接针对材料的中心拟定自己的文题。

如下面的材料,其中心就是减轻中学校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可以就自己的观点进行拟题作文:现在,报纸在呼吁减轻中学校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少的家长埋怨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太长,教育部门一再强调,要关怀爱惜中学校生的身体。

请你就此发表有针对性的看法,自拟文题,写一篇谈论文。

2、根据条件拟题有的文题往往有附加的条件,对这种条件肯定要按要求执行。

如下面文题:美处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

(罗丹)结合四周你的人和事,引进这段语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记叙,也可以谈论,文题自拟。

拟题时肯定要留意突出美,以便把文题中的语录引进去。

3、体会语境拟题如:依据下面供应的文章开头,抓住自己感受深的一点,进行适当的谈论。

要求自拟题目:一根拐杖坚决地支撑着在狂风中摇曳的小树,于是小树顶住了狂风的攻击,恢复了生气……很明显,在这个开头详细的语境中,拐杖和小树都是比方。

拐杖比方顽强有力的支持,小树比方在困难中的新生的力气,只有体会到了这一点,才能开头拟题和作文。

4、提炼观点拟题对于材料、看图画写读后感的自由拟题作文,都得先急躁审读材料,再反复提炼观点,斟酌之后拟定题目。

如下面一段材料: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新婚时竟拒绝父亲为她多置家具。

她的婚室里只有一张木桌,两把椅子。

这在一般人看来,是太寒酸了。

然而,她有她的理论:家具多了,得擦洗、掸刷,她没有这个工夫。

原来,她把工夫全用在试验室里。

她发觉了一种新元素镭,她一连45个月不舍昼夜,从两千多吨矿石、水和药品中提炼出1克纯镭,从今,她的镭的母亲的荣耀称号传遍了全世界。

这段材料的核心是居里夫人全力以赴进行科研,最终取得光辉的成就。

就此我们可以提炼出科研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有得必有失、要耐得住孤独、为科研节省每一分钟等等观点,然后再进行拟题。

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还说:标题是文章的眼晴。

从语言的角度讲,不管其拟题的思路如何,拟出的题目还要讲究语言文字美,讲究结构美,要在小、巧、新、美上下点功夫。

2023年中考命题作文指导方法篇二:多练习多思索请对下面的文题进行审读,谈谈你的看法。

1、题目:以我多么想为题,写动身自内心的一个愿望,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消失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以我憧憬这样的环境为题,按要求作文。

要求:①环境的多种多样,有家庭环境、学习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等,请你围绕一个方面作文。

②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但不得消失真实的县区、学校名称及人名,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地球及其居民似乎进入了一个高风险地区。

在这个危急的地方,全球性转暖、气候变化和土壤、河流及海洋的污染威逼着人们。

水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同样面临着威逼,大量的垃圾也在不断产生。

环境日益恶化的警钟早就敲响了。

那么,为有助于环境的爱护,人们可以做些什么呢?请以爱护环境为话题,从你做过的事中或想作的事情、想讲的故事、想提的建议、想谈论的问题、想抒发的情感、想展望的远景中选其一点,写下来。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文体不限。

③600字左右。

提示:1、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和心声:有的想与某位师长亲友说一说久藏在心里的话;有的想减轻过重的负担,多一些自由进展的空间;有的想消退与某位同学的误会,以重续友情;有的想向辛苦一生的父母奉献一份孝心;有的想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富裕;有的想查找医治各种社会弊病的良方;有的想施展才华,造福社会,实现自己的抱负……此题在审题上不会有多大的问题,问题在于它是一个比较平实的题,为了提高质量,在考场上应当将其写得生动一点,动情一点,集中一点。

2、题中隐含的信息主要有:①不管写憧憬什么环境,都要留意选材料的方向性,不要在一篇文章中涉及到对多种环境和憧憬,假如思路过于开放,或许得不偿失。

②由于文体不限,便可以大胆进行想象,进行虚写,比如憧憬桃花源内良好的社会环境之类的文章,也是可以写的。

3、这个话题,首先给我们思想上熟悉上的启迪:我们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科技的进展,有丰富的学问,才能就这样的话题说说话。

这个话题,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

只要与环境爱护有关的内容,不管是现实的、设想的还是虚构的,不管是宏观的、细节的还是微观的,不管是环球的、外国的还是国内的,不管是空中的、地上的还是水中的,不管是城市的、乡镇的还是农村的,不管是社会的、家庭的还是学校的,不管是公众的、群体的还是个人的,不管是老年的、中年的还是少年的……都可以选为表达的内容。

至于选材的角度,文体的选择,都可以由自己斟酌、打算。

2023年中考命题作文指导方法篇三:作文命题日趋生活化出题越来越贴近生活许淑君指出,纵观近五年来的中考作文,体现着稳中有变的规律,但认真研读就会发觉,中考作文,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命题的规律和写作的主题。

近年来,青海中考作文的命题特点以半命题和话题作文居多,基本采纳二选一的形式。

在内容上,中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接地气,贴近生活实际。

例如:2023年西宁市中考作文题目,一是以“发觉”为话题,这类题目不设障碍,生活中到处有发觉,同学可以写的东西特别多,比如《我发觉了妈妈的白发》《我发觉幸福就在身边》,在许淑君看来,“发觉_____”同学们选取的角度都是身边的人和事,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多主题充分发挥写作空间,这类话题作文贴近同学生活,让同学有内容可写,绝大多数同学不会离题、偏题,只要突出“发觉”这一主题就可以。

半命题作文以“走进______”为题,其中,所补的内容,题目都会给出肯定的提示语,这类作文关键在于高超补题、细心构思。

在主题上,离不开“情”“理”二字。

在许淑君老师看来,中考作文的主题无非两个字,一个是“情”字,一个是“理”字,情如友情、乡情、亲情、恋情、爱国情、对专业的衷情……还有一个“理”字,这个理就太多了,譬如做人的理、处事之理……表达方式上都离不开这两个字。

另外,中考作文淡化了文体的限制,给了考生更多的自由选择。

许淑君认为,无论什么文体,中心都是统帅,材料必需为中心服务,肯定不能游离中心,二者是统一的关系。

平常要注意积累素材中考作文命题贴近生活,同学都能读懂,这样的命题让同学有话说,简单写,同学比较简单适应。

在许淑君看来,要写好中考作文,功夫在平常。

同学们好是从初一开头,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训练,才能在考试中做到游刃有余。

平常同学所练习的题目,大多是从全国各省市历年来的中考作文题中筛查两道,侧重半命题和话题作文,让同学选择练习。

写完之后,老师会对两种题型有一个系统的解析,从不同的方面启发同学。

真情实感重要对老师而言,同学在中考作文中存在的误区可谓老生常谈。

首先是题目太直白随便,没有新意,如:走进曹操,曹操是一个详细的人,但是他的特点没有表现出来,假如换成走进白脸*雄,就让人一目了然。

其次是立意,多数同学作文的立意流于一般,常会走调,对所写事例没有自己的认知,老生常谈。

比如:没有_____,哪有_____,超过一半的同学会写“没有失败,哪有胜利”“没有挫折,哪有胜利”这一类的主题,缺乏创新。

再次,选材陈旧、俗气。

如:选材多是居里夫人、爱迪生、霍金或者上幼儿园、上学校时候的故事。

另外,大多数同学表达上欠缺,这跟平常不注意积累和读书少有很大关系。

对于阅卷老师来说,他们更喜爱立意高远深刻,语言流畅,文采突出,结构层次分明,读来有乐趣的文章。

无论是生活小事儿,还是家国情怀,无论是接地气的还是高屋建瓴的,只要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的熟悉与思索都可以。

题目很重要写出一篇好作文并不是件简单的事,需要长期的积累努力。

中考在即,如何在剩下的时间里使中考作文取得高分呢?许淑君老师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题好一半文,题目肯定要新奇别致。

对于半命题作文,补题有三方面的技巧,一是要以详细带抽象。

比如:半命题作文,“_____助我成长”,有些同学会写父亲、老师助我成长,这样的题目显得直白乏味,假如换成老师的眼神助我成长,这样会更详细,更有韵味。

二是要以特征来带详细。

三是巧用以点带面。

假如拟的题目过大,则难以下笔。

以走进_____为例,有人会写走进唐朝,走进忧愁等等,明显,要在较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不简单,更别说写出真情实感,所以,好采纳以小见大的手法,比如可将上面题目换成:走进诗歌的殿堂,走进双溪“舴艋”,既锁定了主题,又缩小了范围,文字更有文采。

另外,无论写什么,立意要高远、新奇、深刻,结构层次清楚分明,当然,富有文采,语言表达流畅、书写规范的作文更简单得高分。

这段时间多读点范文。

话题作文占优势通过对近几年中考作文的综合分析,许老师认为,将来青海省的中考作文依旧还会连续近年的风格,半命题作文(题目只消失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同学自己去补充)和话题作文(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仍旧占肯定优势,材料作文也占有一席之地,采纳二选一的命题形式。

另外,从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中,明显感到,紧密联系社会,贴近生活实际,将是今后中考作文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