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概况
2023年喹诺酮类抗生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喹诺酮类抗生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的抗生素,可以治疗多种感染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喹诺酮类抗生素成为抗感染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产业链、行业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需求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医院和门诊。
随着城市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需求逐渐增加。
加之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的增多,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加。
另外,随着全球化和移民的增加,不同地区传染病的疫情呈现不同特点,需要不同的抗生素来治疗。
因此,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地域性和定制性特点。
二、产业链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产业链包括原料药、制剂、销售等环节。
其中,原料药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制剂环节包括研究开发、生产、检测和包装等环节。
销售环节包括品牌推广、市场营销和经销商渠道管理等环节。
目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产业链还比较完整,但由于研发和制造的技术门槛较高,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
三、行业现状1. 市场规模:据市场调查,全球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200亿美元。
2. 主要厂商:全球主要厂商包括拜耳、赛诺菲、辉瑞、默沙东和阿斯利康等。
这些企业在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上占据主要份额,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3. 国内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喹诺酮类抗生素生产国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大、医疗卫生改革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规模不断增加。
同时,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等手段逐渐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4. 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消费者对抗生素品质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对高品质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未来,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要在技术创新、品牌营销等方面下功夫,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2024年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他们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良好的口服吸收和组织分布等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种类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包括氟喹诺酮、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多个品种。
这些药物根据其结构和药理学特点,可以分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等不同的代数。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用途喹诺酮类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另外,喹诺酮类抗生素还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手术感染。
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规模目前,全球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规模较大。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抗生素。
市场需求主要来自医院和药店等医疗机构。
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竞争状况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家生产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制药企业,其中包括辉瑞、罗氏等国际知名企业,以及一些国内生产商。
这些企业在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不断进行差异化竞争。
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同时,随着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出现,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结论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制药企业需要通过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的差异化竞争来取得优势。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喹诺酮类抗生素市场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喹诺酮类抗菌药

O
F
COOH
O
F
COOH
N
N
N H3C
O H CH3
H3C
N
N
HN
F
CH3
Levofloxicin
Lomefloxacin
Ofloxacin
O
F
COOH
NNN HN
CH3
Enoxacin
O
F
COOH
F
NNN
H2N
F
H3C
N
HN
F
O COOH
O
F
COOH
N F
F
H
NNN
F
H2N H
F
Tosufloxacin
H3C
N
N
HN
Moxifloxacin
Balofloxacin
Grepafloxacin
二、作用机理
喹诺酮类抗菌药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 Gyrase) 和拓扑异构酶IV(Topoisomerase IV)起到抗菌作 用。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Gyrase)抑制DNA的 合成(图19-2),DNA螺旋酶特异性催化改变DNA 拓扑学反应,DNA回旋酶创建负超螺旋,这有助于 在复制过程中稳定DNA的分离、防止过量和非模版 的双连卷曲。细菌DNA 回旋酶由四个亚A亚基,即 两个A和两个B聚体组成,A亚基由基因gyrA 控制, B亚基由基因gyrB 控制
F
OO
Cl OCH2CH3 O CH3
NH2
OO
Cl NH
NaH F
化学结构特征为在分子中的7位引入哌嗪基 团
O
O
COOH
O COOH
N
医学专题抗菌药喹诺酮类摘要

1、N1位取代基对抗菌活性有 很大贡献。
N1 位 取 代 基 如 是 脂 肪 烃 取 代 基时,以乙基或者与乙基体积 相似的乙烯基、氟乙基取代时 抗菌活性最强。
N1位取代基如是脂肪环 烃取代基时,以环丙基 的抗菌活性最强。
N1位取代基也可是芳香 烃取代,苯取代和乙基 取代的作用相似,2, 4-二氟苯基和4-羟基苯 基的取代可扩大抗菌谱, 增强对G+的活性。
6、 甲氧苄啶( TMP) 的作用机理为 A.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 B.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 C. 抗代谢作用 ( ) D. 掺入DNA的合成( ) E. 抑制β-内酰胺酶( )
喹诺酮类药物是 DNA回旋酶 (gyrase)和拓扑 异构酶Ⅳ (Topoisomerase Ⅳ) 的抑制剂。
回旋酶
喹诺酮类药物对人体细胞拓扑异构酶影响较小
回旋酶
DNA回旋酶
第二十章 抗菌药 第二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三、构效关系
A环时间抗菌作用必须的基本药效结构,3-羧基、4位羰 基氧与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作用,是抗菌必须的 活性基团。
第二代代表药物:西诺沙星(Cinoxacin)、吡哌 酸(Pipemidiemidic Acid
1)抗菌谱:对G-起作用,对G+也有效, 较第一代有明 显的优点,对绿脓杆菌有抑菌活性,对萘啶酸和 吡咯酸的耐药菌株有抑制作用。说明两代药物的 交叉耐药作用不同。
诺氟沙星的合成: 用3-氯-4-氟苯胺(1)和乙氧甲烯基丙二酸二乙酯(2)
在120-130℃缩合得缩合物(3)。 (3)在液体石蜡存在下150℃环合,得化合物(4)。 将(4)在DMF中用硫酸二乙酯进行N-乙基化反应,得
化合物(5)。 (5)在2mol/LNaOH下水解生成(6)。 (6)与哌嗪缩合而得诺氟沙星。
喹诺酮类药物的现状及应用

喹诺酮类药物的现状及应用【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进展;现状;临床应用1962年,美国Sterling-winthrop研究所发现的第一个含有4-喹诺酮母核的药物——萘啶酸,以其与其他抗菌药物不同的作用特点,开辟了抗菌药物研究和使用的新途径。
30多年来,国内外对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不断进行修饰,并对其含氟集团加以变革,陆续开发出多种新药物投入临床使用。
该类药物的抗菌谱逐渐拓宽,从单一抗革兰阴性菌的窄菌谱,发展到抗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分支杆菌、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的广谱抗菌药。
下面就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药物作用特点、临床使用、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诺酮类药物的发展第一代药物为萘啶酸、吡咯酸,1962~1969年上市应用。
主要作用于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
第二代药物为吡哌酸、西诺沙星,1969~1979年上市应用。
此类药物的抗菌谱有所扩大,对革兰阴性菌有了较好的抗菌效果,并对部分革兰阳性菌有效。
第三代药物为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
第三代药物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进一步加氟,并对革兰阳性菌、分支杆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有杀作用。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最成功地广泛应用的化合物之一是环丙沙星。
它在1986年第一次投放市场,从那时起,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各种感染治疗的价值被承认。
在抗生素领域内,氟喹诺酮类是唯一可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媲美的合成抗菌药,对大多数敏感菌有快速杀菌作用。
第四代药物主要有格帕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曲伐沙星、克林沙星,1997年开始上市,与前三代相比,第四代药物抗菌谱更广、既保留了前三代抗革兰阴性菌的高活性,又保留了抗革兰阳性菌的活性,并对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显示出较强的作用。
2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它们主要抑制DNA回旋酶,干扰DNA超螺旋结构的解旋,阻止DNA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DNA回旋酶是由两个A亚基和两个B亚基组成的四聚体,A亚基先将正螺旋后链切口缺口,B亚基催化ATP 水解提供能量,使DNA的前链经后移,重新连接,形成负超螺旋。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研究与发展概述

包括喹诺酮抗类菌抗药9种分和类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1种。
名①称 抗生素英文名
商品名
上市国家
年份
替马沙星微生T物em的aflo代xac谢in 产物T或em在ac 天然代谢瑞典物的基础19上91半合成、
芦合氟沙成星的天然Ru类flox似acin物。 Tebraxin
氧菌、支原体。
喹诺酮类抗菌药应用现状
1962年美国( Sterling一Winthrop研究Lesher)等发现第一个 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 短短的48年里, 喹诺酮类药物已发展 成一大常用抗感染药。因其具有优异的抗感染作用, 已成为近10年 发展最为迅速的合成抗菌药。
喹诺酮类药物中最主要的品种是左氧氟沙星, 该产品占全部喹 诺酮类药物市场近60%的份额。1995年本品进入中国市场,1997年实 现国产化,2002年跃居抗感染药物第1位, 成为喹诺酮类药物中的排 头兵。
2.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吡哌酸(Pipemidic Acid),
1975年发现,对G-杆菌的作用较 萘啶酸强,对部分绿脓杆菌有一
O
O
定作用,口服用于敏感菌的尿路、 HN
肠道感染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在体内不易被代谢, 尿中活性药 物浓度与排泄率都比较高, 毒副
N
N
N
OH N
CH3
作用小。 随着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
物的出现,它目前也已被淘汰。
引入哌嗪基,使 抗革兰氏阴性菌 活性增加;耐药
性降低
3.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在第二代基础上,在喹诺酮的C6位引入氟, 使之奇迹般的提高了 抗菌活性, 是因为既提高了与DNA 旋转酶的结合能力, 又提高了对细胞
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近年来,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重要的治疗药物之一。
喹诺酮类抗菌药不仅具有广谱抗菌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和生物利用度,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浓度,并且在体内半衰期较长,从而实现长期抗菌治疗。
本文将以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研究进展作为主题,从喹诺酮的发现历史、化学结构、作用机理、药物代谢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喹诺酮的发现历史喹诺酮类抗菌药在20世纪50年代由HO Hofmann首先合成。
最初的化合物只有弱效的杀菌功效,其后通过结构修饰不断改进和扩大新的代表性化合物。
第一代喹诺酮包括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这些化合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但是由于其毒性和不良反应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经过不断的改良,第二代和第三代喹诺酮的分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并且对革兰氏阴性菌、肠道菌群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具有更好的杀菌作用。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头孢氨苄、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其中氧氟沙星属于第一代喹诺酮药物,其他为第二代或第三代喹诺酮药物。
二、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化学结构喹诺酮类抗菌药分子结构是由喹啉环和吡咯环组成,其中喹啉环在分子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喹诺酮环”。
该结构明显影响了该类药物的抗菌活性和药理学作用。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常见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喹诺酮类抗菌药分子结构三、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作用机理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与细菌的DNA拓扑异构酶结合,阻止DNA分离和DNA的拷贝。
药物化学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合成十多万个化合物
十多种最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
其中一些的抗菌作用完全可与优良的半合成头孢菌 素媲美
F HN
N
O
O
OH
N
一、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发展概述
Chloroquine
第一代喹诺酮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征 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 几乎无作用。其活性中等,体内易被代 谢,作用时间短,中枢毒性较大,易产 生耐药性。
O
R6
COOH
R7 N N
R8
R1
一、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发展 概述
1962年美国sterling-winthrop药厂研 究人员发现萘啶酸有抗菌作用
揭开喹诺酮类抗菌研究序幕 1974年大日本制药公司合成了吡哌酸,
对尿路感染有良效 1978年发现氟哌酸
一、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发展 概述
从1962年—1978年
常用喹诺酮类药物
OO
F OH
N
N
N
O
H
左氧沙星
主要学习内容
重点药物
盐酸环丙沙星
构效关系 结构类型及作用机制
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 盐酸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
化学名
化学名为 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7-
( 1- 哌 嗪 基 ) -3- 喹 啉 羧 酸 盐 酸 盐 一 水 合 物 ( 1-
Cyclopropyl-6-fluoro-1,4-dihydro-4-oxo-7-
萘啶羧酸类
OO
N
OH
OO OH
NN H
Pyridopyrimidinic acids
嘧啶并吡啶类
N N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概况
1国外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及现状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与其它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合成方法生产、疗效价格比高等优势,因而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成为竞相生产和应用的热点药品。
在当今国际市场上,喹诺酮类占抗感染药物市场份额的15%左右,并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1985年世界喹诺酮类销售额仅1.04亿美元,1988年上升至10亿美元,1992年达到22亿美元,1996年升至60亿美元,令业内人上刮目相看。
喹诺酮类药物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抗感染药物的市场结构。
1992年美国抗生素市场销售额为60亿美元,其中喹诺酮类占6 5亿美元,仅次于β内酰胺类药物居第二位;1992年日本口服抗菌药物市场销售额4000亿日元,其中喹诺酮类销售额1400亿日元,占32.5%,已经超过β内酰胺类药物,并至今一直占据抗感染药物的最大份额。
预计在2000年,世界喹诺酮类药物市场占有率可达18%,年平均增长8%一10%,销售额可80亿美元以上。
在品种上,已上市的喹诺酮产品有几十个品种,是抗感染药物中开发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随着药物化学的发展,现在人们可以推测许多侧链可能具有的某种药化性质,因而可以通过计算机优化结构及选定药物的发展方向,比如研究针对MRSA、铜绿假单胞菌或结核杆菌,甚至设计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喹诺酮类化合物,其发展趋势将有可能超过β内酰胺类药物,成为21世纪的抗感染药物的主要品种。
国际上许多大型跨国公司,也正在大力发展喹诺酮的研究,如Pfizer。
Squibb、Bayer、Glaxo等,日本更是将喹诺酮药物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保持其世界第一的地位。
国际学术界将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发展初期,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产品为萘啶酸、吡哌酸,仅有中等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不理想,目前基本属淘汰品种。
从第二阶段开始,喹诺酮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化学修饰在其主环6或8位加入氟原子后又被称为氟喹诺酮,代表产品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氟喹诺酮产品的问世,使学术界对喹诺酮产品有了全新的评价并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获得一致好评,其综合临床疗效对革兰氏阴性菌来讲,已经超过了青霉素族,达到了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的效果。
第二阶段氟喹诺酮类基本药物
其中环丙沙星的抗菌活性最强,在国际上亦占此阶段产品销量的第一位,1990年销售额即达8亿美元,位居所有抗感染药物的第二位,1989~1995年连续稳居美国处方药物第四位,据预测,今后几年内,环丙沙星仍保持畅销,年销售额可达15亿美元。
第三阶段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上市产品,与老的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相比,药效学上抗菌谱扩大到抗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衣原体、枝原体及细胞内致病菌,抗菌活性也大大提高,同时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综合临床疗效达到了新的水平,学术界公认已完全达到了或超过了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效果。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上市的新喹诺酮类抗菌药
“暂译名。
其中左氧氟沙星自上市以来,以其高效、广谱、安全等特点,与当前国际喹诺酮类发展研究方向相吻合,得到广泛应用。
据日本国内统计,1998年左氧氟沙星年销售240亿日元,位居所有处方药第四位,抗感染药物第一位,这是喹诺酮药物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日本市场1996~1998年前十位药品销售排序(略)
第四阶段是指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并已陆续进入临床试验,预计几年内即可正式上市的最新一代喹诺酮产品,这一阶段产品有些结构较前阶段的经典产品有很大的改
进,而更重要的是其药理特性较以往又有了巨大的改善,有些产品的抗菌谱及抗菌力达到了新的高峰,对大部分致病菌来讲,已经达到或超过了抗菌药物的王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甚至达到了“Tienam”的指标。
从第四阶段开始,喹诺酮产品有希望占据抗感染药物的最大份额,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喹诺酮时代。
第四阶段研究的一些新品种
1)已经开始2、3期临床的品种
(2)已经开始I期临床品种
新喹诺酮试验编号开发单位
amifloxacin
WIN-49375山之内
(氨氟沙星)
sltafloxacin:
DU-6859a第一制药
BMY-40062 Bristol Myers Squibb
CS-940三共
DS-4524第一制药
E-4441西班牙 Esteve
HSR-903北陆制药
KB-5246田边制药
Y-26611吉富制药
2我国喹诺酮类产品开发现状
由于抗生素微生物药物的研究开发是以化合物的产生菌为前提的,而限于我国新抗生素微生物药物的筛选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因素,至今未找到得到国际公认的好品种。
现有的抗生素微生物药物的菌种选育和工业上的生物合成,由于设备条件、技术水平以及一些企业的经济实力等原因,发展缓慢,较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
化学全合成不受化合物产生菌的限制,但全新结构化合物合成构思或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并代化结构、推测不同结构侧链可能具有的药化性质等都离不开先导化合物。
国内现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单位在进行全新结构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我国喹诺酮类产品仿制工作始于20
世纪70年代中期,首先仿制成功吡哌酸,80年代陆续有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研制成功并逐步投入生产。
90年代发展更快。
目前,除某些特殊试剂供应、超高压反应或某些手性化合物技术等以外,一般的结构合成、生产工艺及成本和质量控制等都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国外常用的品种国内几乎均已开发成功,产量已完全满足国内需要。
新昌制药厂现已是全国最大的喹诺酮类产品的研究、开发及生产基地,它的产品开发经历了3个阶段;
1)专利过期产品仿制在1995年以前,新昌制药厂在全国领先开发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洛美沙星、enrofloxacin等喹诺酮类产品,其中氧氟沙星在全国第一家得到批准文号。
目前氧氟沙星原料药已基本控制巴基斯坦市场,enrofloxacin在国际兽药市场上举足轻重。
(2)仿制与创新1994年,日本第一制药上市了第三阶段的喹诺酮代表产品左氧氟沙星,学术界及国际市场反应良好,新昌制药厂研究院追踪攻关,一年后研制成功。
左氧氟沙星制剂水溶性稍差,日本第一制药在日本本土并未上市其注射液,我们发现左氧氟沙星的乳酸盐水溶剂稳定性强于其单纯左氧氟沙星碱基,疗效有所提高,能满足临床一线对重症感染治疗的需要。
经过与临床药学专家的合作于1997年在全亚洲第一家上市了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即“来立信注射液”。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上市后以其优异的疗效及安全性和可靠的质量,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同时打破了国外公司对其品牌产品的价格垄断,打乱了其注射液在中国的上市计划,且市场价格下调了近50%,为广大患者降低医疗费用开支作出了贡献。
乳酸左氧氟沙星上市后,经大量临床观察证实该产品不仅与进口产品相比无明显差异,而且对某些疾病的临床疗效可与第三代头抱菌素相媲美,药费也大大降低,深受医患双方的欢迎,打破了进口与合资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在重症感染治疗药物中的独霸地位。
(3)组建研究院,紧跟国际上发展趋势新昌制药厂通过与全国各大医药研究院所保持协作,组建了医药化工工业研究院,在喹诺酮类药物开发能力方面有进一步提高。
如gatifloxacin是国际公认第四阶段喷诺酮产品中的一个优秀品种,国外正在进行2、3期临床,BMS公司正在向美国FDA申报,我们抓住时机,现已打通gatifloxacin的合成工艺,得到了稳定的制剂产品,我国药政机构即将批准其临床许可,预计很快会上市。
它的上市将给我国喹诺酮类药物增添一个优秀品种。
作为国内制药企业的前十强,全国氟喹诺酮类药物研制及生产的最大基地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新昌制药厂愿为振兴民族医药工业、为21世纪的中国医疗界贡献出更多更好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