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装配
保证装配精度的四种装配方法

保证装配精度的四种装配方法要保证装配精度,可以采用以下四种装配方法:1.传统装配方法:传统的装配方法包括手工装配和简单的工具辅助装配。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容易掌握,适用于一些简单的装配过程。
但是由于操作工人技术水平和装配精度的差异,传统装配方法的精度较低,容易出现误差。
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装配精度要求不高的产品。
2.半自动化装配方法:半自动化装配方法是在传统装配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些自动化装配设备和工具。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装配精度和工作效率,并且减少了人为误差的可能性。
比如采用气动工具、电动工具等进行装配,可以提高装配精度和速度。
3.自动化装配方法:自动化装配方法是指利用自动化装配设备和机器人对产品进行装配,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干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装配精度高,能够保证装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同时,自动化装配方法还具有工作效率高、人力成本低等优点。
但是自动化装配方法的成本较高,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适用于对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
4.数字化装配方法:数字化装配方法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对产品进行装配。
通过建立数字化的产品模型和装配模拟,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工人准确了解装配过程和步骤,从而提高装配精度。
数字化装配方法主要包括虚拟装配、增强现实装配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大大减少装配误差,提高装配精度,并且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装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冲突。
综上所述,保证装配精度的四种装配方法分别是传统装配方法、半自动化装配方法、自动化装配方法和数字化装配方法。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生产成本,可以选择适合的装配方法,并结合相关的工艺控制手段,从而保证装配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关注数字化装配技术(Digital Assembly)的应用。
数字化装配技术是指严格按照数字模型进行制造,将设计数据直接转化到制造现场,实现数字化的表达,将生产制造流程可视化、可控化的技术。
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制造精度。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数字化装配技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控制制造技术为基础,通过数字化实现对制造过程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
数字化装配技术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最初主要在设计阶段使用,可以将设计数据进行数字化表达,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但是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装配技术不断完善,逐渐向制造现场延伸。
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数字化计划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将制造流程进行数字化规划。
通过数字化制造计划,可以更加精确地排列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为后续的数字化生产提供基础数据。
2. 数字化制造阶段:该阶段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产品制造的全过程数字化监控和管理。
数字化制造可以大大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数字化制造可以减少误差和缺陷,提高产品的制造精度。
3. 智能化制造阶段:该阶段是在数字化制造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技术进行升级。
智能化制造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半自动化和灵活化。
智能化制造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快速调整,适应市场变化。
数字化装配技术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从设计一直延伸到制造现场。
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 自动化装配:数字化装配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线上的自动化装配。
通过采用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装配设备,可以实现生产线的快速响应和调整。
数字化装配技术可以实现装配过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二次开发:数字化装配技术可以实现二次开发。
数字化装配技术6

7.实施的关键技术 . (1) 面向装配的模块化并行产品定义技术 模块的定义与划分; 并行设计规范; 广义数字化定义的内容和方法。 (2) 数字化装配过程设计 自动探查和避开路径障碍,实时确定线性 装配、拆卸路径;
准确度分析与容差分配; 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技术。 (3)建立数字化装配的相关标准及其规范体 系; (4)建立以激光跟踪仪为辅助工具的飞机装 4 配测量系统;
(5)建立飞机装配现场工人可视化信息系统; (6)制定数字化设备的工作规范。
6. 实施的方案 需要建立数字化装配仿真和数字化装配过 程设计的软硬件环境及其相应的规范体系; 需要利用数字化设备改造现有的飞机装配 生产线,建立现场可视化装配环境和数控 钻铆工作中心。 具体内容包括: (1) 建立数字化装配仿真环境; (2)建并行设计网络及共享数据库环境;
装配过程模拟
(3) 制造关键特性的传递与 AQS 制造关键特性的定义; 硬件可变波动控制技术。 (4) 型架数字化安装与检修技术 基于激光跟踪仪的型架安装与检修技术。 (5) 数字化装配过程中的产品数据管理技术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飞机制造技术的不断更新,数字化装配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飞机生产中。
数字化装配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完成生产装配生产任务的制造技术。
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应用在飞机制造业中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降低飞机制造过程中的工程风险、提高零部件质量等目的。
数字化装配技术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研究产品数字化表示方法和装配过程仿真技术,使用计算机将设计和制造的传统分离转换为现代系统集成。
第二阶段主要是制造工艺数字化管理,采用成熟的数字化软件集成技术,对各种零部件进行数字化管理。
第三阶段是数字化制造流程优化,包括数字化协同讨论、数字化装配流程仿真、移动办公、实时车间调度以及实时制造交付等。
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飞机制造行业有很大的影响。
它使制造过程从传统工艺向智能化转变,促进了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在数字化装配技术的支撑下,飞机行业的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发展机遇。
然而,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数字化装配技术需要高精度的数控加工设备和特制的数字化装配工具,这对于一些小型制造企业或新兴的制造业而言,需要大量的投资。
其次,数字化装配技术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支持,这对于制造业人才短缺的国家或地区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总结来说,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代表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推广,数字化装配技术将会成为未来飞机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为制造业的现代化和企业发展打下基础。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数字化支持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数字化支持数字化技术在许多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装配式建筑施工也不例外。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组件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然后再现场组装起来的一种建筑方式。
它能够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并且对环境友好。
为了更好地支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提供了许多解决方案。
I. 数据采集与处理1. 3D扫描技术3D扫描技术可以将实际建筑物转化为数字模型。
通过使用激光扫描仪或摄像机等设备,可以快速捕捉到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和细节。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设计和模拟建筑组件的安装过程,并进行碰撞检测和空间分析。
2. 智能传感器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智能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各个构件上,实时监测其结构和性能。
这些传感器可以收集数据并发送到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以确保构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数据管理与云存储所有采集到的数据都需要进行管理和存储。
通过云存储技术,施工人员可以随时访问并共享相关数据。
这样的数据共享平台能够促进团队之间的合作,并提高工作效率。
II. 设计与规划支持1. 建筑信息建模(BIM)BIM是一种数字化的设计和管理方法,可以将建筑项目在一个虚拟环境中进行全面的建模和仿真。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BIM可以用于预测构件组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优化设计方案。
2. 虚拟现实(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建一个模拟的建筑场景,使施工人员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构件安装和操作培训。
这将有助于降低错误率和事故风险,并提高工人们对施工流程的理解和熟练度。
III. 构件制造与装配支持1. 数字化加工设备数字化加工设备如数控机床和3D打印机等,能够根据数字模型直接制造出精确的构件。
这样不仅减少了传统制造过程中的人为误差,还节约了时间和资源。
2. 自动化装配系统通过数字化支持,自动化装配系统可以实现装配式建筑中各个构件的自动化组装。
这些系统使用机器人和智能机械臂等设备,可以根据预定的程序进行构件的拾取、安装和连接。
IV. 建筑管理与监控1. 建筑物远程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可以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远程监测。
数字化装配工艺

纵观国际航空发动机企业,基于三维设计技术的良好应用和生产现场的高度信息化,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装配工艺编制的方式;为提高公司装配工艺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对比国外先进装配工艺设计模式,在总结传统装配工艺设计上存在的内容可读性差、无法满足信息化应用要求等不足的基础上,以TeamCenter作为装配工艺的设计管理平台开展了数字化工艺变革之路。
数字化装配工艺的总体思路针对公司装配工艺面临的诸多问题,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彻底的改革,消除传统装配工艺的弊端,以TeamCenter作为装配工艺的设计管理平台,实现公司装配工艺设计与管理的数字化,提高装配工艺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并为生产执行系统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为生产现场的自动化无纸化奠定基础。
第一,装配工艺设计流程的变革流程的变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并行工程:在工艺路线规划完成并进行评审后,工装派工、非标准设备派工和细化工艺规程可并行开展,缩短等待时间以及工装、非标准设备设计完成后工艺的更改;渐进明细:派工提前后工艺人员将有更多的时间细化装配操作步骤,验证操作以避免错误。
并且产品是指阶段根据现场操作逐步细化。
试制一定数量后工艺规程的内容将大大丰富,正确性将大大提高,保证批产阶段工艺的正确性和质量的稳定性。
第二,工艺规程的变革为了真正有效利用结构化装配工艺设计,借鉴国内外最优的业务实践,彻底改变装配工艺技术科和装配现场的管理模式,最终提高装配工艺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并最大化发挥工艺对装配现场的指导作用,公司在引入作业指导书的同时,对传统的装配工艺规程进行改造。
将原有的工艺规程根据不同部门对工艺的使用需求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概要工艺规程和详细装配作业指导书。
概要工艺规程由装配工艺规程简化成为工艺路线规划,主要包括工艺路线、各种目录,主要用于调度部门制定生产计划,领取零件、资源使用。
为各管理部门和生产现场提供管理和生产作业计划所必要的信息。
细化装配工艺规程即装配作业指导书主要包括工步的流程图、每个工步标准化的图文并茂的详细操作步骤、使用的资源清单等信息,直观清晰地向操作人员说明装配操作过程,真正成为现场工人实际操作的唯一指导。
数字化装配仿真装配技术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分析

数字化装配仿真装配技术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分析
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的装配技术,通过将飞机装配
过程模拟在计算机上,可以提前发现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装配效率,减少装
配成本。
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可以用于设计优化。
在飞机装配前,可以利用数字化装配仿真技
术模拟装配过程,检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通过数字化仿真技术,可以发现设计
方案中可能存在的装配问题,例如零部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加工容差等方面的问题,从
而提前修改方案,减少装配过程中的调整和修改。
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可以用于装配过程规划。
在飞机装配过程中,需要确定装配顺序、装配工具以及装配路径等。
利用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可以根据装配要求和条件,模拟不
同的装配方案,评估各种方案的优劣,并选择最佳的装配方案。
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还可
以根据装配方案,生成装配工作指导书,提供装配过程中所需的详细步骤和要点,帮助装
配人员提高装配效率和准确性。
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人员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装配
效率,减少装配成本。
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还可以提供装配规划和控制的支持,帮助装配
人员更好地进行装配工作。
在飞机装配过程中广泛应用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和广阔前景。
数字化装配仿真装配技术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分析

数字化装配仿真装配技术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分析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是一种将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应用于制造业装配过程中的先进技术手段,它可以在装配前通过虚拟仿真的方式对装配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提高装配精度、节约成本、缩短周期,提高飞机的装配质量和效率。
在飞机装配领域,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成为飞机制造行业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一、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的基本原理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是通过建立飞机装配过程的数字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装配过程进行模拟和仿真。
其基本原理包括:数字化建模、装配路径规划、碰撞检测、运动模拟和优化分析。
数字化建模是将飞机各个零部件的CAD模型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包括几何形状、材料特性、装配关系等信息的建立。
通过数字化建模,可以准确地显示飞机的各个部件和装配关系,为后续的仿真分析和优化提供基础数据。
装配路径规划是确定飞机装配的顺序和方法,包括零部件的装配顺序、装配工具和夹具的使用方法等。
通过数字化仿真技术,可以对装配路径进行虚拟模拟,找出最优的装配序列和方法,提高装配效率。
碰撞检测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飞机装配过程,实时检测零部件之间的碰撞和干涉情况。
通过数字化仿真技术,可以及时发现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涉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避免装配时出现碰撞和干涉。
优化分析是在数字化仿真环境下,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装配过程进行优化分析。
通过数字化仿真技术,可以对装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调整,提高装配精度和效率。
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装配路径规划、碰撞检测、运动模拟和优化分析等方面。
在运动模拟方面,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可以模拟飞机零部件的运动轨迹和姿态变化,发现可能存在的装配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
在飞机翼梁的装配中,通过数字化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翼梁的运动轨迹和姿态变化,发现可能存在的装配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提高装配精度。
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效果主要包括提高装配精度、节约成本、缩短周期、提高飞机的装配质量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专业课程考试答题册得分:学号**********姓名郝天峰考试课程飞机数字化装配任课老师耿俊浩考试日期2016年1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研究题目:飞机数字化装配工艺优化1.研究背景及意义飞机装配是飞机制造或维修过程的末端环节,目标是将零件按一定的约束关系联接成完整的产品,装配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飞机最终的性能。
然而飞机产品的零部件数量多,部件尺寸大,精度要求高,协调过程复杂,装配周期长,装配工作量占整机制造劳动量的40%~50%,所以在飞机整个制造过程中装配技术是一项技术难度大、涉及学科领域多的综合性集成技术,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飞机的最终质量、生产成本和研制生产周期[1]。
虽然国内外目前的CAD/CAM软件发展己经口益成熟,然而其飞机装配工艺设计分析能力尚不足以应付快速发展的生产实际需要。
传统的装配分析需要耗费大量的物力、人力和时间来生产物理样机进行实验,而这不仅导致装配工艺设计严重滞后于飞机设计工作,相较于并行设计,耗费过多时间,而且无法及时发现并弥补飞机装配设计中的缺陷,更无法保证工人的安全舒适性,这种传统的装配分析方法受物理样机限制存在诸多弊端,因此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方法来满足产品并行设计的要求,使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能进行装配设计与验证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数字化装配技术应运而生,为飞机设计和装配性能评价提供了一个新途径[2]。
数字化装配的定义为:利用数字化现实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技术和仿真技术等构造数字化现实环境和产品数字模型,从而在产品装配过程中通过交互分析,仿真装配过程和装配结果。
数字化装配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字化环境下零件、产品建模及装配过程建模,装配序列和装配路径规划,装配中物理特性的分析研究,装配过程的人机工程学分析,装配系统与其它相关系统(如设计系统)的集成。
与传统CAD装配相比,数字化装配的重点在于直观的人机交互,通过直接操作和自然命令完成装配操作。
它不仅能检验、评价以及预测产品的可装配性,并且能够面向装配过程提供直观经济的规划方法[3]。
随着数字样机、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算法的成熟研究,在数字化环境下模拟装配工作,进而结合各种算法对装配问题进行优化已成为一种重要设计和分析手段。
在构建的数字化仿真环境中,导入产品数字样机和人体模型,并根据产品特征制定装配工艺,完全可以实现“虚拟人装配虚拟产品”的数字化装配仿真,而且可以在装配仿真基础上进行装配工艺分析和人机工效分析等,从而及时发现和修改产品装配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产品的并行设计,辅助现实产品装配过程[4];进而针对具体的装配问题结合已知算法进行优化,从而提高飞机的装配性,缩短飞机装配周期,节约飞机装配成本,提高飞机装配精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国内外研究现状2.1飞机数字化装配现状国外:美国波音公司在研制波音777的过程中,运用并行工程的思想,实现三维数字化装配过程仿真,同时结合装配自动化技术、先进定位技术和简易型架装配技术,使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了40%~60%,制造成本也降低30%~40%[5]。
飞机的设计过程中没有使用一张图纸,全部都在计算机中模拟完成。
波音777 通过飞机数字化装配仿真和自动装配,提高了零部件的装配准确度,使用预装配技术,使波音777的地板梁装配时间由19周减少到3周,减少了设计变更,缩短了工艺规划时间,装配周期缩短50%,工艺设计周期缩短30%~50%[6]。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研制JSF战斗机X-35过程中明确提出采用数字化装配技术,要使JSF飞机装配制造过程的周期缩短67%,工装减少95%,制造成本降低50%。
空客公司在飞机研制过程中通过实施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把产品的试制周期从4年缩短为2.5年[7]。
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创建基于感知的虚拟装配系统(Haptic-based Virtual Assembly System, HV AS),基于物理建模和触觉反馈进行模拟现实的装配作业[8]。
图2-1 基于感知的虚拟装配系统组成[8]国内:沈飞公司研究了基于CATIA的装配工装设计及数字化安装技术,并在飞机装配工装的制造中采用了激光跟踪仪;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飞机数字化预装配技术、基于激光跟踪定位的部件对接柔性装配技术、飞机数字化协调、飞机数字化装配定位、飞机数字化装配定位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做了一定研究,并不同程度的应用到飞机装配中[9]。
浙江大学万华根等开发的VDV AS(virtual design and virtual assembly system)集成了虚拟设计与数字化装配过程,使用者能在统一的虚拟环境中运用三维操作和语音命令建立零件及其装配模型,并通过交互拆装得到装配的顺序和路径[10]。
2.2飞机数字化装配工艺优化现状数字化装配工艺优化主要包括:装配零部件建模及装配过程建模、装配序列优化、装配路径规划、装配容差优化、装配生产线调度优化等等方面。
国外:Michelle Bezdecny等人通过建立三维偏差分析模型对飞机装配容差进行仿真预测,并通过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敏感度,优化装配容差,改进飞机设计方案[11];Tonshoff等提出了知识求解法,该方法将典型工艺过程、零部件属性、联接方法和技术功能对装配优先关系的影响以规则的形式存储在知识库中,利用知识库中的规则确定零件的装配序列。
J. Butterfield、S. Crosby等人运用数字化飞机装配仿真技术对飞机机身装配进行了优化,对装配中的干涉进行了改进,使得车间绩效增加了一倍,机身装配所需的实际工作时间低于预期水平[12]。
图2-2飞机机身装配干涉[12]国内:张卫红等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飞机工装结构优化方法;江善元等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飞机装配工装多模型、多工况、多离散变量的优化设计方法。
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华菲菲、朱海平等建立了飞机装配作业的多级网络计划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对飞机尾翼装配和襟副翼装配作业调度进行了优化,求解得到一个有限资源条件下的工期最短的较合理的车间作业计划[13]。
图2-5 飞机尾翼和襟副翼装配任务及相关参数[13]图2-6 并行装配网络计划图[13]图2-7最优装配车间调度方案[13]2010年西工大邱晞、魏生民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扫略的飞机产品装配路径规划方法,并且通过对装配干涉阈值的定义和优化调整,完成对飞机装配路径的优化。
并以某型飞机前缘襟翼架装配为实例,针对其蒙皮装配进行路径规划与优化[14]。
图2-8 某型飞机外襟翼前缘架装配[14]图2-9蒙皮装配规划及优化路径[14]3.研究内容进行飞机维修装配的优化,可以对工装、装配容差、拆装序列、路径等等许多问题进行优化,本文则是对以下总结出来三个主要的拆装子问题进行优化:装配序列规划(Assembly Sequence Planning)、装配生产线调度规划(Assembly Line Balancing)、装配路径规划(Assembly Path Planning)。
图3-1 飞机维修装配优化子问题[15](1)飞机装配序列优化飞机产品装配序列优化很重要,直接影响到飞机装配时间和成本。
装配序列规划问题就是在装配飞机时,探索合理可行的装配序列,并从中选取最优或次最优的序列,以指导飞机产品的装配,达到预期的装配目标,装配序列规划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
要研究装配序列进行优化,首先要研究装配序列的生成及表达。
装配序列的生成,通常根据装配建模推理来生成装配序列,而装配序列模型表达方式大致分为三种:基于语言的表达;基于图表的表达;基于数据结构的表达。
在这三种表达方式中,基于图的表达方法比较普遍。
最后装配序列在生成以后,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相关优化算法对装配序列进行优化以满足工程的需求。
通常利用目标函数的值来量化的评价装配序列的合理性,装配序列优化过程中目标函数有:最小装配成本和最小装配工具更换次数、最小装配方向的改变次数等[16]。
(2)飞机装配生产线调度优化飞机装配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业数量多,工作量大,不仅存在由作业优先关系产生的作业顺序约束,还存在由于共享资源产生的资源约束以及作业空间限制带来的空间约束。
研究飞机装配生产线作业调度优化问题,对飞机装配作业进行调度安排,合理安排每项作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配工作人员、装配工装工具等装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7]。
要研究飞机装配生产线调度优化,首先要研究装配生产线调度建模,比较常用的有基于数学公式建模和基于图形建模,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相关优化算法对装配生产线调度进行优化以满足工程的需求。
通常利用目标函数的值来量化的评价装配生产线调度的合理性,装配生产线调度优化过程中目标函数有:最小装配时间、最小装配工位等。
(3)飞机装配拆卸路径优化装配路径规划与优化是在产品装配建模、工装建模和装配序列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对装配过程进行分析和求解,生成零部件从初始位置装配到目标位置所经过的无干涉碰撞且相对最优的路径。
对于飞机产品而言,由于其零件的数量大,结构复杂,相互间存在协调关系,为保证其装配要求,在装配过程中必须大量地使用装配工装、夹具等装配资源,完成对零件的装夹、定位、连接等操作工装夹具的大量引入,占据大量的装配空间,无形中提高了装配路径规划的复杂度,飞机产品装配路径规划已成为装配工艺规划中的主要难点之一飞机装配路径生成规划方法主要有:人工势场法,该方法将装配零部件在装配空间中的运动抽象成在引力场中的运动,障碍物对装配零部件有斥力,目标位置对装配零部件有引力,最终促使装配零部件绕过障碍物到达目标位置;可视图法,该方法是从球面图法中总结出的空间方位求解方法,把零部件通过装配空间中的障碍物的问题转化为等价的点通过放大的空间障碍物问题;虚拟装配法,该方法是基于虛拟现实技术的装配路径规划技术,它可通过参数化CAD 系统与虚拟装配环境进行交互操作、信息交换和共享等[18]。
4.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上述三个飞机装配子问题优化具体的研究方案可以分为飞机装配建模,然后根据建立的模型结合算法或结合一些规划方法进行优化,进行可行性分析往往是将优化后的结果与优化前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4.1 飞机装配建模图4-1飞机装配优化问题[15]飞机装配问题本身具有以下的性质:1)装配零部件的个数;2)规模:总体装配还是特定某部件装配;3)单调性:装配串行还是并行进行;4)顺序性:装配过程中是否有一定的顺序性;5)线性:零部件一个个依次地从其他装配体中拆除或装上则是具有线性。
根据飞机装配性质进行建模,要考虑以下几点:1)维度:飞机装配模型是2D的数学模型、图形模型等,还是3D模型;2)装配约束:包括几何约束、物理约束、机械约束等;3)运动方式:平移、旋转、螺旋等;4)零部件几何参数:装配容差、变形等;5)装配资源:装配工装工具、装配人员等(考虑人的因素,往往可以进行人因工效分析);6)优化目标函数:最短时间、最短路径、最小代价花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