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与表演茶艺的区别

合集下载

茶艺基础知识=(1)

茶艺基础知识=(1)

茶艺基础知识茶艺表演是茶艺师展示与宣传茶艺技巧、方法和品饮艺术的一种方式,也是观者了解、学习茶艺的一种渠道,更是人们了解民俗文化、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一种途径。

茶艺表演又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创造活动,表演过程中的每一瞬间,动作、音乐、器具、整体环境的和谐与协调无不体现着创作者、设计者、表演者的综合文化素养与艺术造诣。

不经意间,感染着、薰陶着文化与艺术,提供了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茶艺、茶道等概念喝茶、品茶、茶艺、示范沏泡(茶艺演示)、茶艺表演、茶道都有着内在的联系与相互区别。

短短十余年时间茶艺表演发展是如此的迅速,有如群雄并起、诸子百家齐立,以至人们对它们的理解程度也是那么的参差不一,有的学者认为茶艺、茶俗与茶舞应有所区分;有的认为茶艺表演、茶道是同一件事,有的认为前者重形式,后者重思想;有的认为茶艺是不能表演的;又有认为“茶艺表演”名称应为“茶艺演示”的;诸如此类观点十分丰富。

为便以理解,本文有必要粗浅地介绍上述名称的基本概念。

1、喝茶:解渴、提神、嗜好等生理需要而较随意的饮茶(喝茶、吃茶)。

侧重于身体本身的需要。

不讲究泡茶的方式、饮茶的环境、茶具、茶叶的质量。

感觉器官中味的享受。

2、品茶:不仅生理需要,还有精神需求。

比较讲究茶品、饮茶用水、泡茶用具、饮茶环境侧重于品茶人对这些内容的感觉。

要点是“茶好不好?”、“水好不好?”、“饮茶环境好不好?”、“泡茶用具好不好?”。

感觉器官中味觉、嗅觉、视觉的享受。

从美学论,它属于审视美。

3、茶艺:可局限于沏泡茶与品茶的技艺,恰当地选择与配置饮茶环境、茶、茶具、水,充分发挥茶的品质(色香味形更佳),侧重于泡茶人对沏茶、品茶技艺的理解与掌握。

要点在于“沏泡的茶好不好?”。

怎样更好的享受一杯茶,感觉器官中味觉、嗅觉、视觉的享受。

从美学论,它属于求美现象。

4、茶艺演示:比较适应于茶艺馆开始时期的现场沏泡。

主要是展示、示范沏泡茶与品茶技艺,从字义上看观众是被动的学习对象、被感化的对象。

中国茶艺的四大分类

中国茶艺的四大分类

中国茶艺的四大分类世间万物,每一个物种都是不一样的。

就如喝茶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清饮,也可以调饮或药饮;可以热饮,也可以冷饮;可以“独品得神”,也可以“对啜得趣,众饮得慧”,中国的茶艺亦是如此。

以下是结合前辈所整理的四大茶艺类别。

1、表演型茶艺:它的目的是吸引传媒聚焦,征服大众眼球,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达到宣传茶文化的目的。

同时企业可以用表演型茶艺提升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

其特点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允许夸张,充分发挥舞台美学的作用,让受众从一杯茶中品味出我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品味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品味出当代中国茶人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心、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2、生活型茶艺:这是茶艺研究和推广的重中之重,目的是丰富六大茶类的品饮方法,提升品茗乐趣,使品茗的方法更加简便,以便更好地以茶自娱或待客。

企业可用生活型茶艺引导消费,培育市场。

其特点是道法自然、简单实用、注意品茗空间的营造,注意把茶与相关生活艺术结合,在此基础上引导大众以茶构建健康、诗意、时尚的生活新方式。

3、营销型茶艺:这是茶艺研究的重中之急。

目前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很快,但营销滞后,成了产业发展的瓶颈。

营销型茶艺是解决茶叶销售的“临门一脚”,即以高超的泡茶技巧充分展示茶叶商品的“保障因素”(色、香、味、滋、气、形)并巧妙地和客人沟通,介绍好自己商品的“魅力因素”(珍稀度、名贵度、品牌美誉度、品质独特的个性……)促使客人实施购买行为,甚至产生“惠顾购买”心理。

4、养生型茶艺:即加强茶叶药饮的研究,加强“以茶养身,以道养心”的功法和心法普及,并且把饮茶与芳香疗法、音乐疗法、饮食疗法、沐浴疗法、少林八段锦、道家导引术以及国际科学养生新成果相结合。

明白了这四类,我想大家或许都会同意茶艺也可以和各种娱乐活动相结合。

喝茶的同时进行表演又是很自我、很随意的事,就如你自己的那杯茶,爱怎么喝就怎么喝,没有必要去排斥甚至攻击自己不习惯、不喜欢的喝法。

茶艺 的 概念

茶艺 的 概念

茶艺的概念通俗的说,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

茶艺名称的由来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唐代,“艺”字就与“茶”字发生联姻;宋代之际,“艺”字与烹茶、饮茶联系在一起。

“茶艺”一词,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在大陆出现,但与现在的茶艺含义有别。

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使用茶艺一词后,全国各地广泛使用,并赋予新的内涵。

中国茶艺定型和完备的阶段,是在唐代。

距今1200多年以前,陆羽的《茶经》总结了前人饮茶的经验,对茶艺做了系统的阐述。

随后的宋代,饮茶风气更盛,茶艺也更为精深。

明代茶艺最重要的贡献,是瀹饮法的定型与发展。

自清代以来,流传至今的风格最独特、影响最大的茶艺,是流行于广东潮汕和福建漳泉等地区的功夫茶。

茶艺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和标准,茶艺可以具体分为以下类型:(1)以茶事功能来分可分为生活型茶艺、经营性茶艺、表演性茶艺。

(2)以茶叶种类来分一般是按照基本茶类,即六大茶类再来细分,如红茶茶艺、绿茶茶艺、乌龙茶茶艺,黑茶茶艺,黄茶茶艺,白茶茶艺。

(3)以饮茶器具来分主要有壶泡法(包括紫砂壶小壶冲泡、瓷器大壶冲泡),还有盖碗杯茶艺和玻璃杯茶艺。

(4)以冲泡方式来分包括烹茶法、点茶法、泡茶法、冷饮法等。

1(5)以社会阶层来分包括宫廷茶艺、文士茶艺、宗教茶艺、民间茶艺。

(6)以饮茶人群来分主要是一些特殊人员群体的茶艺,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小儿茶艺、伤残人茶艺等。

(7)以民族来分如汉族茶艺、少数民族茶艺。

(8)以民俗来分如客家擂茶、惠安女茶俗、新娘茶等。

(9)以地域来分如北京的盖碗茶、西湖龙井茶、婺源文士茶、修水礼宾茶。

(10)以时期来分一是古代茶艺、二是当代茶艺。

无论何种茶艺,都体现出中国茶艺的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统一。

学习目标茶艺师标志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将很快进入寻常百姓家庭。

目前,很多家庭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居家茶艺的推崇理念,有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有助于增强家庭人员的和谐气氛;有助于增加人们的家庭生活情趣和交流沟通能力。

我国茶艺的分类

我国茶艺的分类

我国茶艺的分类我国是世界上饮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在不断的发展中也形成了专业而规范的茶艺。

随着茶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我国的茶艺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根据不同的功能茶艺也具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茶艺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

我们就按照茶艺的功能和表现形式,可以把茶艺分为如下四大类:一、表演型茶艺表演型茶艺一般多见于大型的展销会、节庆活动、电视宣传片等。

一般多是一个或几个茶艺师为众人表演泡茶技艺。

其主要功能是聚焦传媒,吸引大众,宣传普及茶文化,推广茶知识,能起到宣传茶文化及祖国传统文化的良好效果。

表演茶艺具有独特的视觉欣赏价值,而且多借助舞台表现形式达到一种茶艺与时尚相结合的目的,增强茶文化的感染力。

二、接待型茶艺接待型茶艺一般要求不高,即接待宾客时使用的茶艺。

接待茶艺对茶艺师要求不高,只要注意泡茶的技巧和礼貌即可,多是茶艺师和客人围桌而坐,一同赏茶鉴水,闻香品茗。

接待茶艺注重的是体验和交流,领略到茶的色香味韵,切磋茶艺,以及探讨茶道精神和人生奥义。

欢迎有意向来“回品茶业”合作,需要注意的是,接待茶艺要注意讲话和动作不可矫揉造作,服饰化妆不可过浓过艳,表情最忌夸张,一定要像主人接待亲朋好友一样亲切自然。

这类茶艺要求茶艺师能边泡茶,边讲解,客人可以自由发问,随意插话,所以要求茶艺师要具备比较丰富的茶艺知识具备较好的与客人沟通的能力。

三、营销型茶艺营销型茶艺是指通过茶艺来促销茶叶、茶具、茶文化。

这类茶艺是最受茶店、茶庄、茶馆欢迎的一种茶艺。

演示这类茶艺,一般要选用审评杯或三才杯(盖碗),以便最直观地向客人展示茶性。

这种茶艺没有固定的程序和解说词,而是要求茶艺师在充分了解茶性的基础上,因人而异,看人泡茶,看人讲茶。

看人泡茶,是指根据客人的年龄、性别、生活地域冲泡出最适合客人口感的茶,展示出茶叶商品的保障因素(如茶的色香味韵)。

讲好茶,是指根据客人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巧妙地介绍好茶的魅力因素(如名贵度,知名度,珍稀度,保健功效及文化内涵等),以激发客人的购买欲望,产生“即兴购买”的冲动,甚至“惠顾购买”的心里。

茶道表演与茶艺表演的区别与联系

茶道表演与茶艺表演的区别与联系

茶道表演与茶艺表演的区别与联系茶道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它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了茶文化的精髓。

在茶道表演中,艺人们精心挑选茶具、烹饪茶水,并展示茶具的使用方法和礼仪。

茶艺表演则注重将茶道表演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着重展现艺人的创意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茶道表演和茶艺表演的区别与联系,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两种表演形式。

一、茶道表演的特点茶道表演注重传统与庄重的元素,它强调的是茶道的仪式感、氛围以及对内心的静思和平和心态的培养。

茶道表演不仅仅是为了展示饮茶的步骤,更重要的是传达一种与茶相关的文化和哲学价值。

在茶道表演中,艺人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和端庄的仪态,展示了对茶道的敬重和认同。

二、茶艺表演的特点茶艺表演更加注重创意与艺术性,艺人们在表演中运用自己的才华和想象力,为观众带来别开生面的视听体验。

茶艺表演是在茶道表演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变,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共鸣。

茶艺表演常常结合音乐、舞蹈、戏剧等元素,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茶道的美学价值。

三、茶道表演与茶艺表演的区别茶道表演强调的是内心的静思和个人修养,追求自身的内在美和与自然的和谐。

茶道表演注重茶具的使用方法和礼仪,对茶水的烹制步骤和温度控制非常讲究。

茶道表演追求的是一种平和、恬静的氛围,透过茶水的味道和气味,达到体味茶道的目的。

茶艺表演则更注重创新与艺术性。

茶艺表演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和手段,将茶道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和升华。

茶艺表演常常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参与感。

茶艺表演能够让观众领略到茶道的内涵,并在艺术表演中加入新的元素和技巧,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的美妙与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茶道表演与茶艺表演的联系茶道表演和茶艺表演都是通过表演形式来传播和弘扬茶文化。

无论是茶道表演还是茶艺表演,都需要艺人们对茶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以及对茶道的认同和尊重。

茶道表演和茶艺表演都通过茶的烹制和饮用来传递美学、哲学和审美的价值观。

茶道表演和茶艺表演都是将茶文化艺术化的展示形式,通过表演者的技巧和创意来吸引观众。

中国茶道文化表现方式

中国茶道文化表现方式

中国茶道文化表现方式中国茶道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一,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精致的礼仪,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茶道文化通过茶艺表演、茶具、茶叶和茶宴等多个方面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逐一介绍中国茶道文化的表现方式。

一、茶艺表演茶艺表演是中国茶道文化最常见的表现方式之一,通过表演茶艺师傅熟练的手法和精致的动作,将茶的烹饪、冲泡和品尝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茶艺表演通常包括选取优质的茶叶、准备茶具、冲泡茶水、倒茶等环节,宛如一场视觉盛宴。

茶艺师傅们在表演中注重节奏感和舞台效果,以丰富的表面技巧和独特的气氛将观众带入茶文化的世界。

二、茶具的精致设计中国茶具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精美的工艺,也是茶道文化的一大亮点。

茶具的制作工艺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的风格和类型。

茶壶、茶杯、茶托等茶具的设计都十分讲究,追求简洁、自然、和谐的美感,与茶道的精神相得益彰。

茶具除了实用功能之外,还被视为一种艺术品,通过其精致的设计和工艺,表达对生活和人文的追求。

三、茶叶的品质与茶文化茶叶作为茶道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承载着中国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茶叶的采摘、加工和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要求用心选择茶叶,注重品质和口感。

茶叶以其丰富的香气和自然的味道,传递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成为茶道文化中重要的一环。

四、茶宴的礼仪与和谐茶宴是中国茶道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它融合了茶艺、茶具和茶乡风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茶宴注重礼仪和和谐,主人端茶、宾客品茶,通过倾听、沟通和交流加深彼此间的情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茶宴的过程中还会有才艺表演、诗词朗诵以及音乐演奏等文艺活动,使得茶宴成为一种文化交流的载体。

中国茶道文化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将茶的烹饪、冲泡和品尝过程转化为一种艺术,把茶作为媒介,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茶道文化通过茶艺表演、茶具、茶叶和茶宴等多种形式,以其纯净、和谐、追求自然的价值观,展示给世界范围内的人们。

茶艺的不同类型

茶艺的不同类型

茶艺的不同类型我国古代将"柴、米、油、盐、酱、醋、茶"并称为"开门七件事"。

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不仅文人墨客喜欢饮茶赏茶,以品茶为乐,以茶会友,就连普通的百姓也是日日离不开茶。

中国人在长达几千年的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种茶、制茶、饮茶的经验和方法,还形成了一定的饮茶程式,并历代沿袭,即为茶艺。

通俗地讲,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是人们在泡茶、喝茶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

在茶艺中,泡茶的技艺是基础,只有泡好茶之后,人们才能开始品茶活动。

(一)以茶事功能来分以茶事功能来分,茶艺可分为生活型茶艺、经营型茶艺、表演型茶艺。

生活型茶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人品茗;二是奉茶待客。

经营型茶艺主要是指在茶馆、茶艺馆和茶叶店,以及餐厅、宾馆与其他经营场所为消费者服务的茶艺。

表演型茶艺又可分为技艺型茶艺表演(如四川茶馆的掺茶)和艺术型茶艺表演(如各种经过艺术加工的茶艺表演)。

(二)以茶叶种类来分以茶叶种类来分,茶艺可分为红茶茶艺、绿茶茶艺、乌龙茶茶艺、黑茶茶艺、黄茶茶艺及白茶茶艺等。

(三)以饮茶器具来分以饮茶器具来分,茶艺可分为壶泡法、盖碗杯茶艺和玻璃杯茶艺。

其中,壶泡法包括紫砂壶小壶冲泡和瓷器大壶冲泡。

(四)以冲泡方式来分以冲泡方式来分,茶艺可分为烹茶法(包括煮茶法和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冷饮法等。

(五)以民族来分以民族来分,茶艺可大致分为汉族茶艺和少数民族茶艺。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茶俗,也有相应的茶艺,如白族三道茶、纳西族龙虎斗、藏族酥油茶等。

(六)以地域来分以地域来分,茶艺可分为北京盖碗茶、西湖龙井茶、婺源文士茶等。

茶艺师的主要工作内容

茶艺师的主要工作内容

茶艺师的主要工作内容
茶艺师是一种专门从事茶文化传承和茶艺表演的职业,主要负责茶叶的制作、品评、研究和茶艺表演。

下面是茶艺师的主要工作内容:
1. 茶叶制作:茶艺师需要了解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等过程,掌握不同类型茶叶的制作方法。

茶叶制作包括杀青、揉捻、炒制、烘焙、分类等工序,茶艺师需要准确掌握每个环节的时间、温度和手法,以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2. 茶品评价:茶艺师需要对茶叶进行品评,判断茶叶的外观、香气、滋味和口感。

通过反复品评茶叶,茶艺师能够准确判断茶叶的品质和级别,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推荐给客人或茶商。

3. 茶艺表演:茶艺师需要进行茶艺表演,向客人展示茶的制作过程和茶道文化。

茶艺表演要求茶艺师具备熟练的动作和流畅的语言表达,展示茶艺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茶艺表演形式多样,包括泡茶、品茶、倒茶等,需要茶艺师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细腻的观察力。

4. 指导与传承:茶艺师需要将自己的茶艺技能传承给其他人,包括指导茶艺学员的学习和实践,举办茶艺培训班或工作坊,传播茶道文化和茶艺知识。

5. 茶文化研究:茶艺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茶文化,了解茶叶的历史、文化内涵、传统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总的来说,茶艺师的主要工作是茶叶的制作、品评和研究,以及茶艺表演和茶文化传承。

茶艺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茶艺技能和丰富的茶叶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便将茶道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艺与表演茶艺的区别
茶艺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是一种高尚的文化活动。

茶艺更是一种文化艺能,是茶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和教化的一种手段。

早在三国、两晋时期,饮茶之风渐盛,到了唐代,开始出现茶宴、茶会等一系列文化形式,文人僧侣饮茶时,作诗、作赋,或吟颂,或挥毫。

在中华茶文化历上沉淀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茶艺'`一词最早出现于七十年代的台湾。

近四十年来,已被海峡两岸广泛使用。

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为顺应茶文化事业可持续有序发展和就业岗位的需要,早在年正式将“茶艺师`'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制订《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已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从业人员。

由此使中国茶文化事业得到更好复兴和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茶产业的向前发展。

本文是从探讨的角度,以多年来的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的茶艺表演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和解说词创作新颖、获奖档次高的茶艺表演为例,谈对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思考,以同行交流
茶艺与茶艺表演茶艺,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是有显著区别的。

茶艺是对饮茶进行艺术化、科学化,更富有哲理和文化气息,使人们从饮茶中获取最大的物质与精神享受。

而茶艺表演,观者大多数是观而不尝,只是得以一种视觉享受,不得知其味之妙。

茶艺表演是一种生活艺术的升华,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反称,具有示范教育的功能。

其是通过茶艺表演的形式,让人们了解茶艺之美,唤起人们对茶艺之爱好,以引起共鸣,同时达到诸多教育的目的。

如茶为国饮、科学饮茶、修身养性、增强审美观、陶冶情操等。

而若是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的茶艺表演,则与生活型茶艺、舞台型茶艺表演有所不同。

职业技能比赛的茶艺表演按职业标准内容项目评分,而舞台型茶艺表演则是注重舞台表演艺术的视觉效果为主。

几例茶艺表演
主题鲜明、文化内涵丰,、影晌力大的茶艺放眼中华大地的茶艺表演,近六七年来,全国各地都举行了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一大批的“创意`'表演型茶艺不断涌现。

无论是在国内茶博会上,还是在国际茶文化舞台上,五彩缤纷的“创意“型茶艺都让大众一饱眼福,甚至震撼心灵。

可谓是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例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马连道杯“全国茶艺表演大赛决赛。

进入决赛的代表队,其将古典艺术内涵与现代文化气息相结合,通过茶艺演示、茶席布置、茶汤质量、礼仪解说等要素,将传统的茶文化及民族风情完美融合,让人们充分领略到中国茶艺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如北京更香茶艺表演综艺茶护队的“生活的味道”,特色的主题为传统的茶艺表演注入了一股新的现代气息,其将茶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养生、减压、静心功效表达为主题内涵京城老字号茶企业张一元博元舫茶艺表演队带来的“和合茶韵”,则是以其精湛的茶艺、优美的舞蹈展示了普洱茶艺,体现了茶和、人和的精神内涵而来自广西横县的“茉莉情韵'`表演队更是以其优美的音乐、独创舞蹈及泡茶手法,展示了横县茉莉花茶“花香不压茶“的特点最后是来自
贵州省凤岗县消防大队官兵们表演的“喜迎亲人进茶乡”,则更是将军营的文化特色内涵与茶艺表演巧妙融合,表现了消防战士与伦佬族青年的军民鱼水情,更是为柔美的茶艺平添了些许阳刚之气。

例 1 全国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中,由北京老舍茶馆选送创编的“五环茶艺“,抓住北京奥运的口号“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契机,将中国六大茶类之“六色”与奥运五环之“五色“及`'五环”底色的白色为契合点,相呼应六大茶类,别出心裁、构思巧妙、标新立异,这套茶艺显示出极强的主题创意。

五环的五种颜色需要五人身着五种与五环相对应颜色的服装来显示“五色”的个性。

表演者在冲泡各自颜色的茶类之前,先用白茶作为各自第一道所泡之茶。

尔后,五位表演再根据自己服装颜色来冲泡相同颜色的茶,全程每位表演者共泡种茶。

“五环茶艺”突破常规,艺术性制造效果,其文化意景深远,内涵丰富,在大众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赢得了观众认可。

例 2 广东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中的“茶言西关”茶艺表演。

彰显的是粤韵茶情满荔湾、寻幽探胜入西关的主题文化内涵。

西关是粤剧曲艺、岭南文学、岭南画派的重要发源地,是诗人词人聚居、书画名家荟革之地,素有“粤剧曲艺之乡'`之称。

西关将岭南文化的风韵、广东茶人的情趣都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清中叶以来,广州一口通商,西关经济持续繁荣,文化教育事业也相应发展起来了。

西关女子私塾增多,西关小姐也接受了东西方文学艺术的熏陶和洗礼。

她们新颖靓丽的装束、高雅的气质、丰富的学识成为广州女性解放的先声,代表着时代前进和潮流的方向,也形成了广州一道动人心魄的风景线。

在人们脑海中幌忽浮现了记忆中的西关文化、西关历史、西关人家生活中慢慢积淀下来的。

而西关茶人有着一种革新的力量与西关人饮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套茶艺成为了岭南茶文化展示的品牌节目,已经在广州、中山等地出演。

例 3 广东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中的”品茶思恩”茶艺表演。

则是以茶情飘四海、感恩满人间为主题文化内涵。

以茶示恩,浓而不烈,意犹未尽。

连释人间大爱,感恩大自然的无尽美好,感恩上天的无私给予,感恩大地的宽容浩博。

选用的佳茗是恩施玉露,借其来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感恩,既独特新颖,又不落俗套,恰到好处,体现了新一代人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

心抱感恩,感恩有你,感恩在茫茫的人海中,回味无穷。

“品茶思恩”茶艺,引起强烈的共鸣,征服了评委,并获得团体队第一名。

又如婆源的“文士茶“则是根据明清徽州地区文人雅士的品茗方式进行的编创,反映的是明清茶文化的高雅风韵“白族三道茶”则是取材于少数民族茶俗,通过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来告诫人们人生要先吃苦后才能享受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