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b5637513.html,

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作者:罗忠生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2年第10期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创造,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基础是具有创新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学应当之无愧地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任。那么,何为创新意识?我认为它是学生渴望用新思路、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它能使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它表现为:学生不迷信权威与书本,不因陈守旧;善于独立思考,发现和体验知识、观点和方法的产生过程,掌握基本规律;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适应当前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一、转变教师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教师的指导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明白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理念已不再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应把“授之以鱼”转化为“授之以渔”,教师个人的思维要定位在创新上。其次是转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重心和学习方式的指导,善于和主动挖掘教材的内容,进行二次创编,满足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需求;把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真正转变为指导地位,由教师唱“独角戏”向师生合作学习转变。第三是要做到课前有“人”,课中有“文”,课后有“仁”,把课堂教学过程演绎成具有生命活力、思想的过程,把传授知识的过程提升为素质形成的过程,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做一名新型的语文教师,让自己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运用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标新立异、积极思维,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如教师教学《金色的鱼钩》后提出问题:这篇文章写的是红军过草地的事情,但是为什么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问题一经提出,学生纷纷议论,各抒己见。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对比—讨论”教学法。在《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对比—讨论”来教学。在学生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诸葛亮是如何在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的?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就会多阅读,边读边想。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促进学生互帮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