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脂酸镁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硬脂酸镁检验操作规程

硬脂酸镁检验操作规程

1 目的确定硬脂酸镁检验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确保合格的硬脂酸镁投入生产。

2 范围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本厂进厂的辅料硬脂酸镁的检验。

3 责任检验员有责任按照本操作规程对生产过程中所需用的硬脂酸镁进行检验、判定,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4 内容4.1性状本品为白色轻松无砂性的细粉;微有特臭;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

本品在水、乙醇或乙醚中不溶。

4.2鉴别4.2.1试液的配制4.2.1.1稀硫酸:取硫酸57 ml,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4.2.1.2氨试液:取浓氨溶液400ml,加水稀释至1000ml ,摇匀。

4.2.1.3氯化铵试液:取氯化铵1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摇匀。

4.2.1.4磷酸氢二钠试液:取磷酸氢二钠结晶12g,加水使溶解成100ml,摇匀。

4.2.1.5氢氧化钠试液:取氢氧化钠4.3g,加水使溶解成100ml,摇匀。

4.2.1.6碘试液:取碘13.0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3滴与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4.2.2操作4.2.2.1供试品的制备:取本品约10g,加稀硫酸25ml与热水100ml,加热并时时搅拌,使脂肪酸成油层分出,保留水层,取油层用沸水洗涤至洗液不显硫酸盐的反应,放冷,分去水层,加热使油层熔化,趁热滤过,在105℃干燥后,第2页/共2页测定凝点。

4.2.2.2凝点的测定仪器装置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VI D取上述供试品,置内管中,使迅速冷却,并测定供试品的近似凝点,再将内管置较近似凝点约高5—10℃的水浴中,使凝结物仅剩极度微量未熔融。

将仪器按仪器装置装妥,烧杯中加入较供试品近似凝点约低5℃的水或其他适宜的冷却液,用搅拌器不断搅拌供试品,每隔30秒钟观察温度一次,至温度计的汞柱在一点能停留约1分钟不变,或微上升至最高温度后停留约1分钟不变,即将该温度作为供试品的凝点。

测定结果凝点应≥54℃。

4.2.2.3取上述遗留的水层溶液,加氨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滴加氯化铵试液,沉淀溶解;再加磷酸氢二钠试液1滴,振摇,即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

硬脂酸镁

硬脂酸镁

硬脂酸镁硬脂酸镁是镁和固体有机酸的混合物,主要包括比例可变的硬脂酸镁和软脂酸镁。

脂肪酸来自可食用食物中,镁含量在4.0%~5.0%之间(在干燥状态下计算)。

包装和贮藏——在密闭容器中保存。

标签——标签上标明表面积时,同时标明精确表面积〈846〉使用方法。

USP参考标准〈11〉——USP硬脂酸RS。

USP软脂酸RS。

鉴定——A:将5.0g样品和50ml无过氧化物的乙醚,20ml稀硝酸,20ml水置于一圆底长颈瓶中,使长颈瓶与回流冷凝器相连,回流直到溶解完全。

冷却后转移瓶内液体到分离器中,振荡使分层。

转移水层到一长颈瓶中。

用4ml水萃取乙醚二次,将这些含水萃取物加入到水提液中,用15ml无过氧化物的乙醚冲洗含水萃取物,然后将其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容量,混匀。

保留该溶液进行氯化物限定和硫酸盐限度实验。

该溶液用于镁试验〈191〉。

B:溶液试验的色谱中硬脂酸和软脂酸的最长保留时间与系统适应性溶液保持一致。

系统适应性溶液在硬脂酸和软脂酸的相对容量试验中得到。

微生物限度〈61〉——每克含有需氧菌总数不超过1000个。

每克真菌和酵母总数不超过500个。

符合测试没有埃希氏大肠杆菌和大肠杆菌毒素中毒种类的实验要求。

酸碱度——置1.0g于100ml烧杯中,加入20ml无二氧化碳的水,在蒸汽浴中沸煮并持续振荡,冷却,过滤。

将干燥失重〈731〉—在105℃干燥到恒重,失去不多于6.0%的重量。

精确表面积〈846〉—标签上标明精确表面积时,按规定确定其精确表面积值。

实验是在0.05~0.15的P/Po范围和40℃的无气体条件下进行的。

氯化物限度〈221〉—10.0ml鉴定实验A得到的水溶液含有的氯化物不超过硫酸盐限度〈221〉—3.0ml鉴定实验A得到的水溶液含有的硫酸盐不超过铅〈251〉—用硅坩埚和回热炉在475~500℃的温度下灼烧0.50vg该物质15~20分钟,冷却。

加入3滴硝酸,小火蒸发至干燥,然后在475~500℃的温度下灼烧30分钟。

硬脂酸镁检验操作规程

硬脂酸镁检验操作规程

硬脂酸镁检验操作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硬脂酸镁的检测方法和操作要求;适用于本公司硬脂酸镁的质量检测。

二、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三、质量标准:四、试剂:1、氯化钠(AR)2、硫酸盐钾(AR)五、仪器与用具1、恒温干燥箱2、高温炉3、凝点测定仪六、操作步骤:1、本品为以硬脂酸镁(C36H70MgO4)与棕榈酸镁(C32H62MgO4)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

按干燥品计算,含MgO应为6.5%~7.5%。

2、性状本品为白色轻松无砂性的细粉:微有特臭;与皮肤接触有油腻感。

本品在水、乙醇或乙醚中不溶。

3、鉴别:3.1 取本品约10g,加稀硫酸25ml与热水100ml,加热并时时搅拌,使脂肪酸成油层出,保留水层,取油层用沸水洗涤至洗液不显硫酸盐的反应,放冷,分去水层,加热使油层熔化,趁热滤过,在105℃干燥后,依法测定凝点(见凝点测定操作规程),应不低于54℃。

3.2 上述遗留的水层显镁盐的鉴别反应(见《中国药典》)2000年(第二部)附录三。

4、检查4.1 氯化物取本品0.20g,加硝酸1ml与水24ml,加热煮沸后,放冷,俟油层凝固,滤过,油层用水洗涤4~5次,合并滤液与洗液,加水使成40ml,依法检查(附录VIII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6.0ml制厉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6%)。

4.2 硫酸盐:取本品0.10g,加水20ml与盐酸溶液(9 100)1ml,加热煮沸后,放冷,俟油层凝回,滤过,油层用水洗涤4-5次,合并滤液与洗液,加水使成40,依法检查(附录Ⅶ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6.0 ml制面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6%)4.3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80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不定期5.0%(见干燥失重测定操作规程).4.4铁盐取本品0.50,炽灼灰化后.加衡盐酸 ml与水10ml,煮沸,放冷,滤过,滤液加过硫酸铵50ml,用水稀释成35ml,依法检查(见铁盐检查操作规程),与标准铁溶液5.0用同一方法制面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1%).4.5重金属取本品2.0g,加衡盐酸10ml与水20ml,加热煮沸后,放冷,俟油层凝回,滤过,滤液蒸干,加水110ml溶解后,滤过,滤液中加醋酸盐缓部液(PH3.5)2ml与水知量使成25ml 依法检查(见重金属检查操作规程中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超过百万分之十五。

05-硬脂酸镁检验操作规程完

05-硬脂酸镁检验操作规程完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硬脂酸镁的检测方法和操作要求;适用于本公司硬脂酸镁的质量检验。

2.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1234页)3.性状:本品为白色轻松无砂性的细粉:微有特臭;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

本品在水、乙醇或乙醚中不溶。

4.鉴别:4.1仪器与试剂:天平、量筒、恒温干燥箱、高温炉、凝点测定仪、稀硫酸4.2操作步骤与结果:4.2.1取本品约5.0g,置圆底烧瓶中,加无过氧化物乙醚50ml、稀硝酸20ml与水20ml,加热回流至完全溶解,放冷,移至分液漏斗中,振摇,放置分层,将水层移入另一分液漏斗中,用水提取乙醚层2次,每次4ml,合并水层,用无过氧化物乙醚15ml清洗水层,将水层移至50ml量瓶中,加水稀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应显镁盐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4.2.2 在硬脂酸与棕榈酸相对含量检查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两主峰的保留时间应分别与对照品溶液两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5.检查:5.1酸碱度5.1.1仪器与试剂:天平、量筒、水浴锅、蒸发皿、烧杯、漏斗、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盐酸滴定液(0.1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0.1 mol/L)5.1.2操作步骤与结果:取本品1.0g,加新沸过的冷水20ml,水浴上加热1分钟并时时振摇,放冷,滤过,取续滤液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0.05ml,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或氢氧化钠滴定液(0.1 mol/L)滴至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滴定液用量不得过0.05ml。

5.2氯化物:5.2.1仪器与试剂:天平、量筒、烧杯、漏斗、高温炉、硝酸、标准氯化钠溶液5.2.2操作步骤与结果:量取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0ml,依法检查(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10.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10%)。

5.3硫酸盐:5.3.1仪器与试剂:天平、量筒、烧杯、高温炉、漏斗、盐酸、标准硫酸钾溶液5.3.2操作步骤与结果:量取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0ml,依法检查(附录Ⅷ A),依法检查(附录Ⅶ A),与标准硫酸钾溶液6.0ml制面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6%)。

GMP质量体系硬脂酸镁检验操作规程

GMP质量体系硬脂酸镁检验操作规程

GMP质量体系硬脂酸镁检验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为确保硬脂酸镁产品质量达到国家及企业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2适用范围:适用于硬脂酸镁产品检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及工作流程。

二、引用文件2.1《硬脂酸镁检验规程》:负责对硬脂酸镁产品的性状、含量、纯度等进行检验。

2.2《《化学试剂应用规范》:负责实验中所使用的试剂、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要求。

三、检验项目3.1性状:按《硬脂酸镁检验规程》规定进行检验。

3.2含量:按《硬脂酸镁检验规程》规定进行检验。

3.3纯度:按《硬脂酸镁检验规程》规定进行检验。

四、检验仪器和设备4.1显微镜:用于观察硬脂酸镁样品的性状。

4.2手持式荧光检测仪:用于检测硬脂酸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

4.3电子天平:用于精确称量样品。

4.4试管:用于混合试剂和样品。

4.5安全柜:用于存放有害物质和化学试剂。

五、检验方法和步骤5.1性状检验5.1.1取适量的硬脂酸镁样品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检查样品的颜色、形状和纯度。

5.1.2利用显微镜观察样品中是否存在杂质,如异物、颗粒等。

5.2含量检验5.2.1准备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在电子天平上,并记录质量值。

5.2.2将样品与相应的溶剂配制成适当的浓度。

5.2.3用试管混合样品和溶剂,然后用离心机离心,分离出上清液。

5.2.4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如滴定法、比色法等,测定样品中硬脂酸镁的含量。

5.2.5结合样品的质量和含量,计算出样品中硬脂酸镁的含量。

5.3纯度检验5.3.1将样品与适当的试剂一起放在试管中,进行一定的反应。

5.3.2观察反应过程中是否产生颜色变化或沉淀形成。

5.3.3利用荧光检测仪,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

5.3.4根据颜色变化、沉淀形成和荧光检测仪结果,判断样品的纯度是否合格。

六、记录和报告6.1检验记录:检验员在操作过程中应记录每次的操作步骤、仪器设备使用情况、检验结果等,并进行签名确认。

6.2检验报告:将检验结果整理归档,并按照规定进行报告,报告应包含样品的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处理意见等。

08硬脂酸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08硬脂酸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硬脂酸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 的:规范硬脂酸镁检验的操作。

适用范围:硬脂酸镁的检验。

责 任:检验室检验人员按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任对本规程的有效实施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规 程:本品为以硬脂酸镁(C 36H 70MgO 4)与棕榈酸镁(C 32H 62MgO 4)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

按干燥品计算,含MgO 应为%~%。

1.性状:本品为白色轻松无砂性的细粉;微有特臭,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

本品在水、乙醇或乙醚中不溶。

2.鉴别仪器及用具:架盘天平、电炉、干燥箱、烧杯、硅油、温度计、垂熔漏斗、试管、量筒等。

试剂及试液:纯化水、稀硫酸、氨试液、氯化铵试液、磷酸氢二钠试液、氢氧化钠试液、碘试液。

测定法取本品约10g ,加稀硫酸25ml 与热水100ml ,加热并时时搅拌,使脂肪酸成油层分出,保留水层,取油层用沸水洗涤至洗液不显硫酸盐的反应,放冷,分去水层,加热使油层熔化,趁热滤过,在105℃干燥后,依《凝点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测定,应不低于54℃。

上述遗留的水层显镁盐的鉴别反应。

(1) 取供试品溶液,加氨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滴加氯化铵试液,沉淀溶解,再加磷酸氢二钠试液1滴,振摇,即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

(2)取供试品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分成两份,一份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沉淀不溶,另一份加碘试液,沉淀转成红棕色。

3.检查仪器及用具:万分之一天平、电炉、干燥箱、马弗炉、纳氏比色管、刻度吸管、试管、量筒、漏斗、滤纸、锥形瓶等。

试剂及试液:纯化水、硝酸、稀硝酸、硝酸银试液、标准氯化钠溶液、盐酸溶液(9→100)、标准硫酸钾溶液、稀盐酸、过硫酸铵、醋酸盐缓冲液、标准铁溶液、硝酸银、25%氯化钡溶液、30%硫氰酸铵溶液、硫代乙酰胺试液、标准铅溶液。

测定法氯化物 取本品,加硝酸1ml 与水24ml ,加热煮沸后,放冷,俟油层凝固,滤过,滤液加水稀释使成50ml ;分取滤液5ml ,按《氯化物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SOP-QC-089-00)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得更浓%)。

005硬脂酸镁检验操作规程(优质严选)

005硬脂酸镁检验操作规程(优质严选)

文件标题硬脂酸镁检验操作规程文件编码FL-JY/AK-SOP-005 版本号05起草人起草日期2015 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2015 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2015 年月日生效日期2015 年月日页数共14页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硬脂酸镁检验操作方法的管理要求。

通过实施本规程,确保产品质量的规范化。

本规程适用于辅料硬脂酸镁的进厂检验,该辅料用于固体制剂生产。

2. 引用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企业内控标准3. 职责3.1质量保证部负责对硬脂酸镁检验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实施的监督。

3.2质量控制部负责对硬脂酸镁检验操作规程的实施。

4. 操作标准4.1 性状:本品为白色轻松无砂性的细粉;微有特臭;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

本品在水、乙醇或乙醚中不溶。

4.2 鉴别:4.2.1 取本品5.0g,置圆底烧瓶中,加无过氧化物乙醚50ml、稀硝酸20ml与水20ml,加热回流至完全溶解,放冷,移至分液漏斗中,振摇,放置分层,将水层移入另一分液漏斗中,用水提取乙醚层2次,每次4ml,合并水层,用无过氧化物乙醚15ml清洗水层,将水层移至50ml量瓶中,加水稀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取供试品溶液10ml,加氨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滴加氯化铵试液,沉淀溶解;再加磷酸氢二钠试液1滴,振摇,即生成白色沉淀。

分离,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解。

另取供试品溶液20ml,加氢氧化钠试液,及生成白色沉淀;分离将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沉淀不溶解;另一份中加碘试液,沉淀转成红棕色。

4.2.2 在硬脂酸与棕榈酸相对含量检查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两主峰的保留时间应分别与对照品溶液两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4.3 检查4.3.1 酸碱度:取本品1.0g,加水20.0ml,水浴上加热1分钟并时时振摇,放冷,滤过,取续滤液10.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0.05ml,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或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至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滴定液用量不得过0.05ml。

硬脂酸镁标准操作规程分析

硬脂酸镁标准操作规程分析

硬脂酸镁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硬脂酸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硬脂酸镁检验操作2.范围适用于硬脂酸镁的检验3.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4.职责4.1 起草:QC 审核:QA 批准人:质量负责人4.2 QC实施本规程4.3 QA监督本规程的实施5.内容5.1 性状本品为白色轻松无砂性的细粉;微有特臭;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

本品在水、乙醇或乙醚中不溶。

5.2 鉴别5.2.1仪器及试液一般实验仪器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稀硝酸:取硝酸105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氨试液:取浓氨溶液400ml,加水使成1000ml,即得。

氯化铵试液:取氯化铵1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磷酸氢二钠试液:取磷酸氢二钠结晶12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氢氧化钠试液取氢氧化钠4.3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碘试液:取用碘滴定液0.05mol/L,取碘13. 0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3滴与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5.2.2分析步骤5.2.2.1取本品约5.0g,置圆底烧瓶中,加无过氧化物乙醚50ml、稀硝酸20ml与水20ml,加热回流至完全溶解,放冷,移至分液漏斗中,振摇,放置分层,将水层移至另一分液漏斗中,用水提取乙醚层2次,每次4ml,合并水层,用无过氧化物乙醚15ml清洗水层,将水层移至5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5.2.2.1.1取上述溶液,加氨试液,观察:滴加氯化铵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磷酸氢二钠试液1滴,振摇,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不溶解。

5.2.2.1.2取上述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沉淀不溶解;另一份中加碘试液,沉淀转成红棕色。

5.2.2.2在硬脂酸与棕榈酸相对含量检查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两主峰的保留时间应分别与对照品溶液两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脂酸镁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硬脂酸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硬脂酸镁检验操作2.围适用于硬脂酸镁的检验3.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4.职责4.1 起草:QC 审核:QA 批准人:质量负责人4.2 QC实施本规程4.3 QA监督本规程的实施5.容5.1 性状本品为白色轻松无砂性的细粉;微有特臭;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

本品在水、乙醇或乙醚中不溶。

5.2 鉴别5.2.1仪器及试液一般实验仪器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稀硝酸:取硝酸105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氨试液:取浓氨溶液400ml,加水使成1000ml,即得。

氯化铵试液:取氯化铵1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磷酸氢二钠试液:取磷酸氢二钠结晶12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氢氧化钠试液取氢氧化钠4.3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碘试液:取用碘滴定液0.05mol/L,取碘13. 0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3滴与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5.2.2分析步骤5.2.2.1取本品约5.0g,置圆底烧瓶中,加无过氧化物乙醚50ml、稀硝酸20ml与水20ml,加热回流至完全溶解,放冷,移至分液漏斗中,振摇,放置分层,将水层移至另一分液漏斗中,用水提取乙醚层2次,每次4ml,合并水层,用无过氧化物乙醚15ml清洗水层,将水层移至5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5.2.2.1.1取上述溶液,加氨试液,观察:滴加氯化铵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磷酸氢二钠试液1滴,振摇,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不溶解。

5.2.2.1.2取上述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沉淀不溶解;另一份中加碘试液,沉淀转成红棕色。

5.2.2.2在硬脂酸与棕榈酸相对含量检查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两主峰的保留时间应分别与对照品溶液两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5.3 检查:5.3.1酸碱度5.3.1.1仪器及试液一般实验仪器溴廨香草酚蓝指示液:取溴麝香草酚蓝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2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0.1mol/L盐酸滴定液:取盐酸9ml,加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

0.1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5.3.1.2 分析步骤取本品1.0g,加新沸过的冷水20ml,水浴上加热1分钟并时时振摇,放冷,滤过,取续滤液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0.05ml,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或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至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滴定液用量不得过0.05ml。

5.3.2氯化物5.3.2.1仪器及试液一般实验仪器稀硝酸:取硝酸105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标准氯化钠溶液:称取氯化钠0.165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l0μg的Cl)。

硝酸银试液:即硝酸银滴定液5.3.2.2分析步骤量取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0ml,加水使成25ml,再加稀硝酸1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

另取标准氯化钠溶液10.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40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于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用水稀释使成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不得更浓。

5.3.3硫酸盐5.3.3.1仪器及试液一般实验仪器稀盐酸:取盐酸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标准硫酸钾溶液:称取硫酸钾0.181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5%氯化钡溶液:取氯化钡25g,加水使溶解成75ml,即得。

5.3.3.2 分析步骤取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0ml,加水使成约4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2ml ,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

另取6.0ml标准硫酸钾溶液,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于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至50ml,充分摇匀,放置10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不得更浓(0.6%)。

5.3.4干燥失重5.3.4.1仪器及试液一般实验仪器5.3.4.2分析步骤取本品,在80℃炽灼至恒重,计算减失重量不得过5.0% 。

失重% = W样+W瓶-W瓶+样W样×100%式中W瓶+样--------炽灼后恒重的称量瓶与样品重量;W瓶------------炽灼前恒重的称量瓶重量。

W样-------------样品称样量5.3.5铁盐5.3.5.1仪器及试液一般实验仪器稀盐酸:取盐酸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标准铁溶液:取硫酸铁铵〔FeNH4 (S04)2 ·12H2O〕0.863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后,加硫酸2.5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µg的Fe)。

5.3.5.2分析步骤取本品0.50g,炽灼灰化后,加稀盐酸5ml与水10ml,煮沸,放冷,滤过,滤液加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成35ml,与标准铁溶液5.0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1%)。

5.3.6重金属5.3.6.1仪器及试液一般实验仪器稀醋酸:取冰醋酸60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醋酸盐缓冲液(pH3.5):取醋酸铵25g,加水25ml溶5解后,加7mol/L盐酸溶液38ml,用2moI/L盐酸溶液或5mol/L氨溶液准确调节pH值至3.5 (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

标准铅溶液:称取硝酸铅0.1599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勾,作为贮备液。

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l0µg的Pb)。

硫代乙酰胺试液:取硫代乙酰胺4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中保存。

临用前取混合液(由1mol/L氢氧化钠溶液15ml、水5.0ml及甘油20ml组成)5.0ml,加上述硫代乙酰胺溶液1.0ml,置水浴上加热20秒钟,冷却,立即使用。

5.3.6.2分析步骤取本品2.0g,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加硫酸0.5~1.0ml,使恰润湿,低温加热至硫酸除尽,加硝酸0.5ml,蒸干,至氧化氮蒸汽除尽后,放冷,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后加水15ml与稀醋酸2ml,加热溶解后,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成5ml,作为甲管;另取配制供试品溶液的试剂,置瓷皿中蒸干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 与水15ml ,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再用水稀释成25ml ,作为乙管;再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酖胺试液各2ml ,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乙管中显出的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五)。

5.4硬脂酸与棕榈酸相对含量5.4.1仪器及试液一般实验仪器和GC-14C 气相色谱仪三氟化硼的甲醇溶液:取三氟化硼一水合物或二水合物适量(相当于三氟化硼14g ),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100ml ,摇匀。

5.4.2分析步骤取本品0.1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三氟化硼的甲醇溶液5ml ,摇匀,加热回流10分钟使溶解,从冷凝管加正庚烷4ml,再回流10分钟,放冷后加饱和氯化钠溶液20ml,振摇,静置使分层,将正庚烷层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钠0.1g (预先用正庚烷洗涤)的玻璃柱,移入烧杯中,作为供试品溶液。

照气相色谱法试验,用聚乙二醇20M 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起始柱温70℃,维持2分钟,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240℃,维持5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20℃,检测器温度为260℃。

分别称取棕榈酸甲酯与硬脂酸甲酯对照品适量,加正庚烷制成每1ml 中分别约含5mg 与10mg 的溶液,取1μl 注入气相色谱仪,棕榈酸甲酯峰与硬脂酸甲酯峰的分离度应大于3.0。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 ,置100ml 量瓶中,用正庚烷稀释至刻度,摇匀,取1μl 注入气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棕榈酸甲酯峰与硬脂酸甲酯峰应能检出。

再取供试品溶液1μl 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下式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硬脂酸镁中硬脂酸在脂肪酸中的百分含量。

硬脂酸百分含量(%)=A B×100% ………………①式中 A 为供试品中硬脂酸甲酯的峰面积;B 为供试品中所有脂肪酸脂的峰面积。

同法计算硬脂酸镁中棕榈酸在总脂肪酸中百分含量。

硬脂酸相对含量不得低于40%,硬脂酸与棕榈酸相对含量的总和不得低于90%。

5.5微生物限度5.5.1仪器及试液一般实验仪器和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3.56g、磷酸氢二钠7.23g、氯化钠4. 0g、蛋白胨1.0g,加水1000ml,微温溶解,滤清,分装,灭菌。

5.5.2 分析步骤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进行。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细菌及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3~28℃5.5.2.1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5.5.2.1.1供试品检查——平皿法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用匀浆仪或其他适宜的方法,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

取1:10的供试液1ml,加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ml,作为1:100的供试液。

取相应稀释级的供试液1ml,置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中,注入15~20ml温度不超过45℃的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倒置培养。

每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板。

5.5.2.1.2阴性对照试验取试验用的稀释液1ml,置无菌平皿中,注人培养基,凝固,倒置培养。

每种计数用的培养基各制备2个平板,均不得有菌生长。

5.5.2.1.3培养和计数除另有规定外,细菌培养3天,霉菌、酵母菌培养5天,逐日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点计菌落数,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至7天进行菌落计数并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