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客孟尝君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冯谖客孟尝君》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作者是著名作家贾平凹。

小说以春秋时期的齐国为背景,讲述了齐国大夫孟尝君和他的朋友冯谖之间的友情故事。

小说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丰富的历史背景而备受读者喜爱。

在读完《冯谖客孟尝君》之后,我深受感动。

小说以孟尝君和冯谖之间的友情为主线,通过两位主人公的命运交织和情感纠葛,展现了春秋时期的风云变幻和人性的复杂。

孟尝君是齐国大夫,他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朋友,而冯谖则是一个天生的反叛者,他对权力和利益持怀疑态度。

两人在政治上有着不同的立场,但却能在友情面前相互理解和包容。

这种真挚的友情让人感动,也让人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除了友情,小说还描写了孟尝君和冯谖在政治上的斗争。

孟尝君在齐国政治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致力于维护齐国的利益和民生,而冯谖则是一个不愿受制于人的人,他对齐国的统治持怀疑态度。

两人在政治上的立场不同,却又因为友情而彼此尊重和理解。

这种政治斗争中的人性冲突,让人深思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此外,小说还通过对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的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心的复杂。

春秋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乱和政治斗争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磨难。

小说以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心的复杂。

总的来说,《冯谖客孟尝君》是一部令人深受感动的小说。

通过对孟尝君和冯谖之间的友情、政治斗争以及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的描写,小说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友情的可贵。

读完这部小说,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我会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们。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If you insist, you will shine. Time is an invincible weapon. It can gather arms and sand into towers, making theimpossible in life possible.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1读完这篇__,大家可能都佩服冯谖的政治才能,和羡慕他的远见卓识。

但我更看到了孟尝君的领导能力。

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

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

他的门客冯谖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

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

冯谖去魏国说动魏惠王,派车马来接孟尝君到魏国为相;回来后又借魏国要聘相为由,说动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务。

我们把他和魏信陵君、楚春申君、赵平原君并称战国四公子,孟被看作是四之首,由这篇__中可以得到原因。

在冯谖什么才能都没有的情况下,孟还是把他收入门下;在别人都讨厌冯谖的贪得无厌时,孟却甘愿不断得满足他;在冯谖没经过孟批准私自烧毁了薛地人的债券时,孟还是很大度的原谅了他。

正是他的知人和纳柬,使他得到了薛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也得到了君主的重任。

如果他心胸小、嫉才,不听别人的建议,他是不会高枕无忧的。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2近日阅读了《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感触良多先是被孟尝君的宽容、大度所感动,其次是被冯谖的出面所惊讶,最后是被两人的义气相互包容共同合作所感动。

冯谖三次用弹铗作歌的方式,向孟尝君提出生活待遇上的要求,而且一次比一次高,以至引起周围人的“笑之”“恶之”,但他还是我行我素,旁若无人,直到孟尝君把他一系列的要求都满足了。

同时,孟尝君所谓爱士的这种诚意得到了考验了,他才不复歌、不再提出要求了。

这里生动地写出了冯谖在孟尝君门下为客的时候,那种不卑不亢的、与一般门客不同的非常奇特的“奇士”风采。

2020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2020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完这篇,大家可能都佩服冯谖的政治才能,和羡慕他的远见卓识。

但我更看到了孟尝君的领导能力。

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

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

他的门客冯谖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

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

冯谖去魏国说动魏惠王,派车马来接孟尝君到魏国为相;回来后又借魏国要聘相为由,说动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务。

我们把他和魏信陵君、楚春申君、赵平原君并称战国四公子,孟被看作是四之首,由这篇中可以得到原因。

在冯谖什么才能都没有的情况下,孟还是把他收入门下;在别人都讨厌冯谖的贪得无厌时,孟却甘愿不断得满足他;在冯谖没经过孟批准私自烧毁了薛地人的债券时,孟还是很大度的原谅了他。

正是他的知人和纳柬,使他得到了薛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也得到了君主的重任。

如果他心胸小、嫉才,不听别人的建议,他是不会高枕的。

近日阅读了《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感触良多先是被孟尝君的宽容、大度所感动,其次是被冯谖的出面所惊讶,最后是被两人的义气相互包容共同合作所感动。

冯谖三次用弹铗作歌的方式,向孟尝君提出生活待遇上的要求,而且一次比一次高,以至引起周围人的“笑之”“恶之”,但他还是我行我素,旁若无人,直到孟尝君把他一系列的要求都满足了。

同时,孟尝君所谓爱士的这种诚意得到了考验了,他才不复歌、不再提出要求了。

这里生动地写出了冯谖在孟尝君门下为客的时候,那种不卑不亢的、与一般门客不同的非常奇特的“奇士”风采。

而孟尝君满足了冯谖的无理要求后换来的也是冯谖的才能和智慧!这也使孟尝君得到一个人才,这也更是帮助了以后落难的的孟尝君!我从这篇中学到的不是冯谖的才能、智慧和胆识,学到的反而是孟尝君和冯谖的互相体谅与相辅!当我读的时候我曾把自己想成孟尝君!想自己是孟尝君的时候要是遇到冯谖这样提出这么多无理要求的食客我肯定会把他赶出门外,而并不是一再的满足他的无理要求!读了这篇古文知道了千里马总会遇到他的伯乐,一个人只要真心相待别人,那人迟早是要是会得到回报的,在不求回报的付出得到的朋友总比拿金钱铺垫所得到的朋友更有价值!在危难时真心朋友是会帮助你的而不求回报!就像孟尝君落难是冯谖帮助他再登相位,而且一当就是几十年!这就是相信与包容得力量!谖在孟尝君门下做客,也就是门客的意思。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三)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三)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想(三)昔者初闻孟尝君,大概战国四君子之论云云。

余不知其人,亦步亦趋。

今从《冯谖客孟尝君》观之很有伪君子之嫌,遂转而深思之。

得曰:孟尝君伪君子也。

谖,困穷不能够自存,闻孟尝君子威名而投其门下,是潦倒之极也。

君子本应无由而救之,是义也;然孟尝先问客随和,是为求利。

论语有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求利者,可谓君子乎?小人也。

客本潦倒之人,焉肯称其能,如若,恐被讥之曰:有能何至斯。

问客何能,本小人之行径也,客无能,无利可图,本应弃之,然孟尝笑而曰:诺。

何也?笑多一无用之食客,若弃而不论有损君子威名,不弃实无用也。

故孟尝笑乃苦笑也,试问君子如是乎?孟尝君伪君子也。

本文写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帮助孟尝君在齐国权益交替的局势中牢固了政治地位,表现了冯谖的政治远见和才能,也反响了当时的权贵的养士之风,同时也必定了孟尝君礼贤下士的某些道德。

从思想内容上来说,这篇文字歌颂了冯谖的政治卓见。

冯谖的所谓焚券市羲,实际上是一种争取民心的活动。

冯谖的政治远见,理智远虑,就在于他比较清醒地看到一个统治者尽管能够一时拥有大量的财富,但若是失掉民心,将是十分危险的。

从文学性、艺术特色来看,这篇文章的特色,我们主要从刻划人物上来认识。

作者经过对人物的言谈、行为细节的描述,经过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生动鲜亮地刻划了一个有奇谋异策的冯谖的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他异乎平时的智谋和奇士的风采。

文章写冯谖的三件事:一是冯谖初为食客,以异乎平时的回答和行动试试了孟尝君对士人的态度;二是在他替孟尝君到薛地收债时,在薛地当众烧券,收买了民心;三是写在孟尝君失掉相位后,冯谖出奇谋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并建议在薛地建立宗庙,以长久保护封地,最后点出,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都是冯谖一系列的策谋起了作用。

作品中孟尝君及左右之人的描述亦传神,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以及此后的以告,皆笑之以告,皆恶之,以为贪而不足,见出人情世态来。

一、士为知己者死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

孟尝君与冯谖的故事 读后感

孟尝君与冯谖的故事 读后感

孟尝君与冯谖的故事读后感篇一孟尝君与冯谖的故事读后感最近读了孟尝君与冯谖的故事,哎呀妈呀,真是让我感慨万千!孟尝君,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有权有势还有钱。

冯谖呢,一开始看起来就是个没啥特别的穷哥们儿。

但这故事可没那么简单!我觉得吧,冯谖这人真的是太有脑子了。

他一开始故意装疯卖傻,要吃要喝要待遇,也许很多人觉得他就是个贪心鬼。

可谁能想到,这背后居然藏着他的深谋远虑!这就像我们平时玩游戏,表面上看着是在瞎折腾,其实心里有着一盘大棋。

孟尝君呢,也许一开始觉得冯谖就是个麻烦精。

但他能容忍冯谖的种种要求,这是不是也说明他有容人的肚量?说不定他心里也在犯嘀咕:“这家伙到底能给我带来啥好处?” 然而,事实证明,他的容忍得到了巨大的回报。

这故事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看人不能只看表面?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人,可能有着非凡的才能。

就像冯谖,谁能想到他最后能帮孟尝君解决那么多难题?我就在想,要是我碰到冯谖这样的人,我能发现他的才华吗?可能我早把他给打发走了,觉得他就是来捣乱的。

再说了,这孟尝君对冯谖的信任,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如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好像越来越少,大家都互相猜疑。

要是都能像孟尝君那样,多给别人一些机会,多一些信任,那世界是不是会变得更美好?不过,我又在琢磨,冯谖的手段是不是有点太狡猾了?虽然结果是好的,但这种方式到底对不对呢?这让我很纠结啊!总之,这个故事让我想了好多好多,真的是受益匪浅!篇二孟尝君与冯谖的故事读后感读了孟尝君与冯谖的故事,我这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先说这孟尝君,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有权有势,周围一群人围着他转。

可他真的就那么英明神武吗?我看未必!一开始他不也被冯谖搞得晕头转向,不知道这家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冯谖呢,简直就是个怪咖!一开始就各种作妖,又是要鱼要车,又是要养家。

我当时就在想,这家伙是不是太过分了?但后来才发现,人家那是大智若愚!这就好比是一场精彩的反转剧,让人意想不到。

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有感冯谖客孟尝君全文翻译

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有感冯谖客孟尝君全文翻译

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有感冯谖客孟尝君全文翻译《战国策·齐册四》中的《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刻画了一位有谋略、有胆识、为主人统治基业的稳固竭忠尽智的策士形象。

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冯谖客孟尝君》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向各位推荐的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有感,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念高中时,读完《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大家都对文中的主人公冯谖那种忠心侍主、敢说敢做的精神和深谋远虑的能力所折服,同时也对孟尝君说三道四,认为他处处不如冯谖。

但我仔细推敲。

认为孟尝君田文大智大勇,有他光辉的一面。

首先,孟尝君有“知人善用”的能力。

冯谖是因为贫穷无法养活自己和母亲,才去投奔孟尝君的,既没有正式的文凭,也没有什么“爱好”和“才干”,更无什么过硬的背景关系。

但孟尝君深知“自古英才出寒家”这个道理,“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冯谖他既然敢慕名而来,必有他的过人之处,没有对冯谖进行严格考核,就欣然接纳了他,正应了清朝思想家龚自珍的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孟尝君比起楚怀王等那些拒人才于千里之外的蠢才来说,不知要高明多少。

对当今社会一些“任人唯亲”“唯文凭是论”的用人机制来说,也是一个借鉴。

其次,孟尝君有“礼贤下士”的虚心。

俗话说“无功不受禄”。

大家都知道,在商品交换活动中遵循的是“等价交换”规律,即你有多少商品,就只能换多少钱,换在劳务领域里来说,就是你付出多少劳务,就只能领取多少报酬。

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做了很久的门客,未立寸功,主人孟尝君甚是连他的面都不认识,他居然整天“弹铗而歌”,抱怨吃饭没有鱼,出入没有车,不能养家糊口,其他的门客都讨厌他,没想到孟尝君居然一一满足他,说明孟尝君具有三国时期刘备那种“三顾茅庐”的精神,他既然认定冯谖有才干,就以礼相待,迁就他。

再次,孟尝君有“大肚能容”的开阔胸襟。

孟尝君是耗费祖辈和他自己几代人的心血,才创下这偌大的家业,得以确保自己在齐国高贵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一旦这种根基不稳,势必影响他在齐国的地位,甚至给他带来生命危险。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原创)昔者初闻孟尝君,大抵战国四君子之论云云。

余不知其人,亦步亦趋。

今从《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觉文章的深刻含义。

-------从《冯谖客孟尝君》谈孟尝君为人昔者初闻孟尝君,大抵战国四君子之论云云。

余不知其人,亦步亦趋。

今从《冯谖客孟尝君》观之很有伪君子之嫌,遂转而深思之。

得曰:孟尝君伪君子也。

谖,贫乏不能自存,闻孟尝君子威名而投其门下,是落魄之极也。

君子本应无由而救之,是义也;然孟尝先问“客和好”,是为求利。

论语有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求利者,可谓君子乎?小人也。

客本落魄之人,焉肯称其能,如若,恐被讥之曰:有能何至斯。

问客何能,本小人之行径也,客无能,无利可图,本应弃之,然孟尝笑而曰:诺。

何也?笑多一无用之食客,若弃而不顾有损君子威名,不弃实无用也。

故孟尝笑乃苦笑也,试问君子如是乎?孟尝君伪君子也。

本文写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帮助孟尝君在齐国权力交替的局势中巩固了政治地位,表现了冯谖的政治远见和才能,也反映了当时的权贵的养士之风,同时也肯定了孟尝君礼贤下士的某些品德。

从思想内容上来说,这篇文字歌颂了冯谖的政治卓见。

冯谖的所谓“焚券市羲”,实际上是一种争取民心的活动。

冯谖的政治远见,明智远虑,就在于他比较清醒地看到一个统治者尽管可以一时拥有大量的财富,但如果失去民心,将是十分危险的。

从文学性、艺术特色来看,这篇文章的特点,我们主要从刻划人物上来认识。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言谈、行为细节的描写,通过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明地刻划了一个有奇谋异策的冯谖的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他异乎寻常的智谋和奇士的风采。

文章写冯谖的三件事:一是冯谖初为门客,以异乎寻常的回答和行动试探了孟尝君对“士人”的态度;二是在他替孟尝君到薛地收债时,在薛地当众烧券,收买了民心;三是写在孟尝君失掉相位后,冯谖出奇谋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并建议在薛地建立宗庙,以长久保护封地,最后点出,“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都是冯谖一系列的策谋起了作用。

冯谖客孟尝君观后感

冯谖客孟尝君观后感

冯谖客孟尝君观后感先说这冯谖,刚出场的时候,那就是个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人。

去孟尝君那儿做门客,孟尝君还以为他就是个混饭吃的。

但是呢,冯谖可没这么简单。

他就像那种默默积攒能量的高手,表面上看着无所事事,实际上心里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冯谖替孟尝君去收债那一段可太有趣了。

他居然把那些债券一把火烧了,这在当时肯定把孟尝君给惊到了。

我就想啊,这冯谖是不是疯了,收债不就是把钱拿回来嘛,他倒好,直接给烧了。

可是呢,冯谖有他自己的长远打算。

他这一烧啊,就为孟尝君赢得了民心。

这就好比在职场上,你不能只看眼前的小利益,有时候放弃一点眼前的东西,反而能换来更大的回报,就像投资一样,眼光得放长远。

再看孟尝君,他也算是个很有肚量的老板了。

虽然冯谖一开始的行为让他很不解,但他并没有直接把冯谖赶走。

要是换了别的小气的人,估计早就大发雷霆,把冯谖扫地出门了。

孟尝君这种容忍门客奇特行为的态度,也是他能招揽到很多人才的原因吧。

这就告诉我们啊,当领导的,得有点包容心,不能对下属一上来就否定,说不定人家有着你意想不到的本事呢。

还有啊,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这个事儿。

他可真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就像一个超级战略家。

他一步步地为孟尝君安排好后路,让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稳如泰山。

这时候我就觉得,有个聪明的手下是多么重要啊。

而孟尝君呢,也靠着冯谖的这些谋划,得以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全自己。

这整个故事就像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典范,老板和员工相互信任、相互配合,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活里,人不可貌相。

不能因为一个人刚开始看起来普普通通就小瞧人家。

而且呢,做事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

同时,团队里的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包容也非常关键,就像孟尝君和冯谖这样,一个愿意相信,一个有真本事,这样的组合想不成功都难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冯谖客孟尝君读书笔记
篇一:《古文观止》读书笔记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
第一卷周文(《左传》)
1、郑伯克段于鄢
2、周郑交质
3、石碏谏宠州吁
4、臧僖伯谏观鱼
5、郑庄公戒饬守臣
6、藏哀伯谏纳郜鼎
7、季梁谏追楚师
8、曹刿论战
9、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10、宫之奇谏假道
11、齐桓公下拜受胙
12、阴饴甥对秦伯
13、子鱼论战
14、寺人披见文公
15、介之推不言禄
16、展喜犒师
17、烛之武退秦师
18、蹇叔哭师
第二卷周文(《左传》)
1、郑子家告赵宣子
2、王孙满对楚子
3、齐国佐不辱命
4、楚归晋知罃
5、吕相绝秦
6、驹支不屈于晋
7、祁奚请免叔向
8、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9、晏子不死君难
10、季札观周乐
11、子产坏晋馆垣
12、子产论尹何为邑
13、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14、子革对灵王
15、子产论政宽猛
16、吴许越成
第三卷周文(《国语》)
1、祭公谏征犬戎
2、召公谏厉王止谤
3、襄王不许请隧
4、单子知陈必亡
5、展禽论祀爰居
6、里革断罟匡君
7、敬姜论劳逸
8、叔向贺贫
9、王孙圉论楚宝
10、诸稽郢行成于吴
11、申胥谏许越成
第三卷周文
《公羊传》
1、春王正月
2、宋人及楚人平
3、吴子使札来聘
《谷梁传》
1、郑伯克段于鄢
2、虞师晋师灭夏阳
《檀弓》
1、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2、曾子易箦
3、有子之言似夫子
4、公子重耳对秦客
5、杜篑扬觯
6、晋献文子成室
第四卷周文
《战国策》
1、苏秦以连横说秦
2、司马错论伐蜀
3、范睢说秦王
4、邹忌讽齐王纳谏
5、颜斶说齐王
6、冯谖客孟尝君
7、赵威后问齐使
8、庄辛论幸臣
9、触讋说赵太后
10、鲁仲连义不帝秦
11、鲁共公择言
12、唐睢说信陵君
13、唐睢不辱使命
14、乐毅报燕王书《秦文》
李斯谏逐客书
《楚辞》
1、卜居
2、宋玉对楚王问第五卷汉文
《史记》
1、五帝本纪赞
2、项羽本纪赞
3、秦楚之际月表
4、高祖功臣侯年表
5、孔子世家赞
6、外戚世家序
7、伯夷列传
8、管晏列传
9、屈原列传
10、酷吏列传序
11、游侠列传序
12、滑稽列传
13、货殖列传序
14、太史公自序
15、荆轲传(原著没有,本人推荐)第六卷汉文
西汉书
1、高帝求贤诏
2、文帝议佐百姓诏
3、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4、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5、贾谊过秦论(上)
6、贾谊治安策(一)
7、晁错论贵粟疏
8、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9、司马相如上书谏猎司马迁报任安书
10、李陵答苏武书
12、路温舒尚德缓刑书
13、杨恽报孙会宗书
东汉文
1、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2、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后汉书
1、诸葛亮前出师表
2、诸葛亮后出师表
第七卷六朝唐文
李密
陈情表
王羲之
兰亭集序
陶渊明
1、归去来辞
2、桃花源记
3、五柳先生传
孔稚珪
北山移文
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王勃滕王阁序
李白
与韩荆州书
春夜宴桃李园序李华
吊古战场文
刘禹锡
陋室铭
杜牧阿房宫赋
韩愈
1、原道
2、原毁
3、获麟解
4、杂说(一)
5、杂说(四)
第八卷唐文(韩愈)
1、师说
2、进学解
3、圬(木字旁改提土旁)者王承福传
4、讳辩
5、争臣论
6、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7、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8、与于襄阳书
9、与陈给事书
10、应科目时与人书
11、送孟东野序
12、送李愿归盘谷序
13、送董邵南序
14、送杨少尹序
15、送石处士序
16、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17、祭十二郎文
18、祭鳄鱼文
19、柳子厚墓志铭
第九卷唐文
柳宗元
1、驳复仇议
2、桐叶封弟辩
3、箕子碑
4、捕蛇者说
5、种树郭橐驼传
6、桎人传
7、愚溪诗序
8、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9、钴鉧潭西小丘记
10、小石城山记
11、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王禹偁
1、待漏院记
2、黄冈竹楼记
李格非
书洛阳名园记后
范仲淹
篇二:《冯谖客孟尝君》教学设计
《冯谖客孟尝君》教学设计
【教材及学情分析】
《冯谖客孟尝君》的课文语言难度不大,学生在扫清文字障碍后,可以引导着对其记叙连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曲折缜密的特点以及欲扬先抑的手法进行赏析。

该文选自《战国策》中的《齐策》,标题为后人所加。

本文属于记人
散文,集中记写了冯谖这个历史人物为孟尝君营救“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

分析冯谖和孟尝君这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从人才的角度去体味这两个形象在当今仍有很大意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全文记叙情节时前后连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曲折缜密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刻画人
物欲扬先抑,人物形象与事件内容同步展现的特点。

3、引
导学生了解战国时代养士用士的历史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刻画人物欲扬先抑,人物形象与事件内容同步展现的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战国时代养士用士的历史风貌。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查阅重要字词,自主阅读。

2、了解孟尝君能够礼贤下士的品德。

教学重点:借助工具书查阅重要字词,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给下面文字用/断句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
豹之秦呜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
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节选自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
虎豹之秦/呜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
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翻译:世人都称许孟尝君能够赢得士人,士人因为这缘故而归顺他,(孟尝君)最终依赖这些士人的力量,而从虎
豹般的秦国脱身。

哎!孟尝君只是鸡鸣狗盗之辈的头子罢了,哪里足以说他赢得了士人?如果不是这样,依仗齐国的强大,得到一个(真正)的士人,应当能够称霸天下而制服秦国,哪里还要借助这些鸡鸣狗盗之
辈的力量呢?鸡鸣狗盗之辈出于他的门下,这正是(真正的)士人不到他门下的原因啊!
二、教学活动
(一)介绍背景知识
战国时期各国盛行养士之风,士成为社会上一种特殊势力。

最著名的养士者如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以上号称战国四公子),秦国吕不韦等,都广招门客至数千人,极力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

本篇所记,就是孟尝君礼待食客冯谖,冯谖知恩报答,为孟尝君出谋划策、奔走效劳,使孟尝君既获美名,又得实益的故事。

其中矫命烧债券之举,虽然目的是为孟尝君收买民心,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二)熟悉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正音正字。

2、学生出声音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疏通课文,归纳字词1、词类活用①左右以君贱.之也:看不起,形——动②孟尝君客.
我:把??当做客人,意动③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感到缺乏,形——动2、特殊句式
①贫乏不能自存:宾语前置②食以草具:介宾结构后置三、小结
孟尝君接纳了一位在我们看起来半疯半傻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对于孟尝君来说是福是祸,下节课我们继续分析。

四、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