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化学题分类汇编微观示意图分类汇编(含解析)
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6-化学式与化合价(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6化学式与化合价1. (2018?河北)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 AI 3+――铝离子B.2K ——2个钾元素C.F2――个氟原子D.2SO 3―― 3个二氧化硫分子【答案】A【解析】Al3+表示铝离子;2K表示2个钾原子;F2表示氟气、一个氟分子和一个氟分子由两个氟原子构成;2SO表示2个二氧化硫分子,。
故选A o2.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GH5SH+9O旦4CO+2X+6H2Q贝U X的化学式为A. SO 2B. COC. H 2SD. SO 3【答案】A【解析】反应前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18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2个X分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2个X分子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1个X分子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
因此X的化学式为SO。
故选A o3. (2018 ?四川雅安)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A. 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 n=8C.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D. 钠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故A正确;B n=11 - 2 —1 = 8,故B正确;C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最外层小于4个电子,易失去,故C正C.②③④均表示离子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 MgCI确;D 钠原子三个电子层,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 D 错误。
点睛: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其周期数相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大于4个电子,易获得电子。
4.( 2018?山东泰安)制造 C919大飞机采用的非金属材料氮化硅 (Si 3N ),其中氮元素的 化合价是-3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 +4【答案】D【解析】氮元素显-3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x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可得:3x+4X ( -3)=0,贝U x=+4 价。
2018年中考化学专项复习指导训练:微观反应示意图

微观反应示意图
秘招一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及类别
1.化学式的书写: 首先明确每个球代表的原子种类及对应的原子个数, 再据此写出化学式。
2.物质分类的判断: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在纯净物中,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若化合物的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则该化合物为氧化物。
秘招二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基本反应类型、判断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
1. 观察反应前后是否有相同的物质(即由相同小球组成, 且结构也相同的物质),
如果有, 消除相同的物质(如下图)。
2.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若小球代表的原子已知, 则根据图注写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化学式;若小球代表的原子未知, 可对不同原子进行命名, 如将“●”命名为A原子, “o”命名为B原子, 然后写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化学式。
3.配平,标注条件及状态。
4.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
秘招三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从微观图中获取的信息:
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秘招四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的是物理变化, 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的是化学变化。
中考化学重难点考点01—微观示意图及微观粒子专题突破(原卷解析版)

C.反应前后原子、分子数目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7:(2019北京门头沟模拟试题)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反应是物质燃烧的反应 B、反应物①的化学式是CH2
A. 图中只有两种氧化物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NOD.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22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_____,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7:(2020盐山县竞赛试题)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保持不变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
例8:(2020年新疆中考)下列符号中的“2”与O2中的“2”所表示的含义相似的是()
A.H2OB.2ZnC.2COD.SO42-
例9:(2019北京中考试题)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丙氨酸中碳、氢、氮、氧原子的质量比为36:7:14:32
9:(2020年黑龙江大庆中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预防病毒除了戴口罩、勤洗手,还要做好消毒工作。请按要求填空:
(1)口罩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医用口罩生产中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消毒。环氧乙烷的化学式为C2H4O,环氧乙烷由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环氧乙烷分子中的电子总数为_____个,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23-化学式、化合价(含答案)

考点23 化学式、化合价(包括化学式相关计算)一、选择题7.(2018·广西北部湾)科学家用Xe(氙气)首次合成了 XePtF6,在XePtF6中Xe、F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显+1、﹣1价,则XePtF6中Pt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4 C.+5 D.+7【答案】C7.(2018·青海西宁)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氨原子构成的C.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7:1【答案】A5.(2018·青海西宁)下列列含氮的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 3价的是()A. N2B. NH3C. NANO2D. HNO3【答案】C(2018·四川凉山州)5.2018年2月9日,冬奥会在韩国平昌如期举行,俄罗斯运动员受兴奋剂风波影响,诸多名将未能参加。
乙基雌烯醇C20H32O是禁止运动员服用的兴奋剂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基雌烯醇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乙基雌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8克C.乙基雌烯醇中有一个氧原子D.一个乙基雌烯醇分子由20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答案】D7. (2018•湖南张家界)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为C6H13NO2)。
下列关于亮氨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有机物B.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C.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D.亮氨酸中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14【答案】C4. (2018•湖南张家界)砒霜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化学式为As2O3),可用于治疗肿瘤。
其中砷元素的化合价是()A.- 2 B.- 3 C.+ 2 D.+ 3【答案】D7.(2018·湖南湘西)下列物质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的是()A.NO2B.N2C.NO D.HNO3【答案】B6.(2018·湖南湘西)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大理石(CaCO3)B.水(H2O)C.硫酸钠(NaSO4)D.氧化镁(MgO)【答案】C6.(2018·吉林长春)有关甲烷(CH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B.相对分子质量是16gC.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4 D.碳元素比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答案】A17.(2018·云南昆明)(3分)CO3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2 C.+4 D.+6【答案】C13.(2018·云南昆明)芒果中含有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芒果苷具有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并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等活性。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34-工艺流程(含答案)

3 3 3考点34 工艺流程一、选择题(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8.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工业上可利用黄铁矿煅烧的产物冶炼铁和生产浓硫酸,其工业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②不是置换反应,反应③④为化合反应B.反应①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C.该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D.向制得的100克98%的浓硫酸中加入100克蒸馏水,配制49%的稀硫酸【答案】D(2018·新疆乌鲁木齐)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
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的新的治污方法不仅吸收了 SO2,同时还得到了某种化工产品。
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流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B. 图中 FeSO4 → Fe2(SO4)3 的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C. 该流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 Fe、S 和 OD. 图中吸收 SO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SO4)3 + SO2 + 2H2O == 2FeSO4 + 2H2SO4【答案】B(2018•辽宁葫芦岛)(5.00分)合成气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原料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它可以冶炼钢铁、生产二甲醚等。
请根据图示回答。
(注:图中括号内化学式表示相应物质的主要成分)(1)请写出利用合成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2)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新型燃料,能实现高效清洁燃烧,请写出二甲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3)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
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填字母序号)A.甲醇(CH3OH) B.乙二醛(HC2O2)C.尿素〔CO(NH2)2]21.(1)3CO+ Fe2O32Fe + 3CO2(或3H2+ Fe2O32Fe + 3H2O)(2分)(2)CH3OCH3+3O 32CO2+3H2O(2分)(3)C(1分)(2018·江苏无锡)17.(5.00分)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以一种镁矿石(主要成分为SiO2和MgC O3,还含有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MgSO4•7H2O的主要流程如图: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含答案)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B
.
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
C
.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D
.
同一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考
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专
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B、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根据金属与盐反应,溶液质量的变化考虑;D、根据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限制考虑.
解答:解: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A错;
B、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错;
C、金属与盐反应,溶液质量的变化需要考虑进入溶液金属的对原子质量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比较,进入溶液金属的对原子质量大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增加,进入溶液金属的对原子质量小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减小,故C错;
D、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D正确.
故选D.
点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知道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
1。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4-碱和碱的化学性质(含答案)

考点14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一、选择题14.(2018·广西北部湾)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C.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答案】C(2018·江苏无锡)5.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C.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答案】A2.(2018·内蒙古包头)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生铁、黄金、金刚石——合金B.纯碱、烧碱、熟石灰——碱C.氮气、红磷、铝——单质D.水、干冰、氯酸钾——氧化物【答案】C8. (2018·山东菏泽)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C.碱的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答案】D15.(2018·山东烟台)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正确的说法是()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C.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答案】D(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10.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l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l2溶液显中性)B.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C.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D.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答案】B(2018·广西桂林)11. 氢氧化钠的俗名是()A.烧碱B.苏打C.小苏打D.熟石灰【答案】A(2018·湖北江汉)“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A.1种B.2种C.3种D.4种【答案】B12.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答案】A7、(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eB.CO2C.Fe2O3D.NaCl【答案】B3.(2018·湖北恩施)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独作用3.A8.(2018·湖北荆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呈碱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C.铁粉可做食品保鲜剂﹣﹣铁粉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D.金刚石能裁玻璃﹣﹣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的金属【答案】D18.(2018·广东广州)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2mL氢氧化钾溶液与1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答案】A9.(2018·广东广州)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 H2OB. NaHCO3C.Ca(OH)2D.H3BO3【答案】C(2018·重庆B)10.氢氧化钠离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义种相同的粒子是()A.H+B.OH-C.H2OD.H【答案】B11.(2018•四川乐山)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答案】Bl4.(2018•天津)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会反应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C.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答案】CD14.(2018·四川成都)下图物质经-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为SO2B.X只能是硫酸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C二、填空题(2018·河南)22.(2分)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29-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含答案)

考点29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选择题(2018•辽宁葫芦岛)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D6.(2018·广西北部湾)下列有关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答案】D 6.(2018·青海西宁)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C(2018·四川凉山州)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镊子 pH 试纸A.测溶液pH C. 稀释浓硫酸 D. 量取9.3mL 液体A.熄灭酒精灯 B.闻气味 C.称取10g食盐 D.过滤液体【答案】C(2018·江苏无锡)6.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研磨后闻气味 C.滴加液体 D.测定溶液的pH【答案】B3. (2018•湖南张家界)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粉末状固体药品 B.加热液体 C. 稀释浓硫酸【答案】A3.(2018·四川遂宁)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3.B4.(2018·湖南湘西)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熄灭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C.倾倒液体D.加热液体【答案】A4.(2018·吉林长春)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读取液体体积C.加热液体D.蒸发【答案】B.(2018·云南昆明)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读液体的体积B.熄灭酒精灯C.加热液体D.测溶液的pH【答案】D13. (2018·江苏泰州)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 若不慎将稀硫酸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B. 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C. 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D. 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答案】A7. (2018·江苏泰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塞紧胶塞B. 贮存氧气C. 过滤D. 吹灭酒精灯【答案】B(2018·四川广安)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B3.(2018·甘肃兰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滴加液体B.过滤C.二氧化碳验满D.点燃酒精灯3.C3. (2018·山东菏泽)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蒸发结晶A.测定溶液的pH C.过滤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答案】C(2018·贵州贵阳)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熄灭酒精灯D.加热液体【答案】A4.(2018·山东烟台)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称量固体 C.二氧化碳验满 D.蒸发结晶【答案】D9.(2018·云南)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量取液体C.向试管中加固体D.稀释浓硫酸9.A(2018·江苏淮安)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D【答案】D(2018·新疆乌鲁木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点燃酒精灯C. 读取液体体积D. 移走蒸发皿【答案】A(2018·广西桂林)4.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闻气体气味C.检查装置气密性D.倾倒液体【答案】B(2018·广西桂林)2. 下列仪器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A.烧杯B.试管C.集气瓶D.胶头滴管【答案】D(2018·湖北江汉)下图是小勇设计的分离KCl和MnO2固体混合物的流程图,图中的数字序号所对应的操作步骤错误..的是A.①—加水溶解 B.②—结晶 C.③—蒸发 D.④—洗涤【答案】B2.(2018·黔东南)下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A. 液体的倾倒B. 振荡试管C. 尾气处理D. 稀释浓硫酸【答案】A2.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B.倾倒液体C.熄灭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答案】D10. (2018•陕西)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示意图分类汇编
1.(2018北京)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会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D
解析:图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 + 5O24NO + 6H2O,甲为NH3,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A正确;乙为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故B正确;两种生成物为NO和H2O,它们均由两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故C正确;生成的丙(NO)与丁(H2O)的分子个数比为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之比,即4:6=2:3,故D错,故选择D。
2.(2018河北).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答案】D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 7O26H2O + 4CO2。
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故选D。
3.(2018山西)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
空间站里的
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 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答案】A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氢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和甲烷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但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种类和数目不变。
故选A。
4.(2018西宁)已知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g
B. 乙物质为氧化物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7:24
D. 反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为H2S,故相对分子质量为32+2=34,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能带“g”,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乙物质的化学式为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是单质,故错误;
D、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故错误。
故选C。
5.(2018德州)下列各图中“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答案】C
【解析】A图表示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单质;B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C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化合物;D图表示由不
同种原子构成的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故选C。
6.(2018菏泽)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 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
C. 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
D. 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3:20
【答案】D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分别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分别是氧化镁和碳,反应的方程式是:2Mg+CO22MgO+C,由此可知:A、由方程式可知,有单质C生成,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比为:2:1,故错误;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金属镁,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和都属于氧化物,故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12:[2(24+16)]=3:20,故正确。
故选D。
7.(2018连云港)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c是一氧化碳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到:CH4+2O2 2H2O+CO2或2CH4+3O2 4H2O+2CO,物质c可能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所有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改变;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个数可能保持不变。
故选D。
8.(2018盐城)下图为汽车尾气处理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C.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D. 该反应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答案】C
【解析】A、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正确;
B、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正确;
C、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CO=N2+2CO2,故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错误;
D、该反应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正确。
故选C。
9.(2018扬州)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 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B. 图中共表示了9种物质
C. 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
D. 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
【答案】D
【解析】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中“”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错误;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共有4种不同分子表示4种物质,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后元素种类也没有变化,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正确。
故选D。
10.(2018陕西)合理使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下图是生产尿素的微观示意图。
回答问题。
(1)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D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下列与尿素不属于同类肥料的是_____。
A.NH4HCO3
B.NH4Cl
C.K2SO4
【答案】 (1). -3; (2). H2O; (3). C
【解析】(1)根据化合物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
(2)根据尿素中含有氮元素解答。
(1)由示意图可知,A物质是氨气(化学式为NH3),氨气中氢元素显+1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1×3)]=-3;反应前后C、H、O、N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6、2、2,1、4、1、2,反应前后相差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D物质的化学式为H2O;(2) 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正确;B、NH4Cl中含有氮元素,正确;C、K2SO4中不含氮元素,错误。
故选C。
11.(2018福建)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
(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______种元素,有_______种单质分子
(2)该反应过程中: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金原子对______(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4 (2). 1 (3). 没有 (4). CO (5). CO+H2O CO2+H2【解析】(1)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解答;(2) ①根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解答;②根据由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分析解答;③根据一氧化碳和水在12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解答。
(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C、H、O、Au共4种元素,有1种单质分子;(2)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没有变化;②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③一氧化碳和水在12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12.(2018宿迁)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下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 原子”或“离子”);
(2)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④)甲图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答案】 (1). 分子 (2). 原子 (3). (4). 2H2O2
(2)由图可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3)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4)甲图表示的是2个过氧化氢分子,表示为2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