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综合实验讲义

制药工程综合实验讲义
制药工程综合实验讲义

实验一液体药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各种剂型之间有何特点及制备方法。

3.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中的各项基本操作。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

药品:氯化钠、枸橼酸钠、葡萄糖、羟苯乙酯溶液(5%)、氯化钾、纯化水、薄荷油、精制滑石粉、碘、碘化钾、蔗糖、乙醇、樟脑。

器材:天平、乳钵、滤纸、投药瓶、量杯、量筒、漏斗、玻璃棒、烧杯、标签、蒸发皿、铁架台、温度计。

三、实验内容

(一)浓口服补液盐合剂

处方氯化钠 1.75g

枸椽酸钠 1.45g

氯化钾 0.75g

葡萄糖 10g

羟苯乙酯溶液(5%) 0.5ml

纯化水适量

共制 50ml

1、处方分析

氯化钠 1.75g 主药

枸椽酸钠 1.45g 主药

氯化钾 0.75g 主药

葡萄糖 10g 主药

羟苯乙酯溶液(5%) 0.5ml 防腐剂

纯化水适量溶剂

共制 50ml

2、操作步骤

(1)取氯化钠、枸椽酸钠、氯化钾、葡萄糖溶于30ml-35ml纯化水中。(2)滤过。

(3)缓缓加入羟苯乙酯溶液(5%) ,随加随搅拌。

(4)再加纯化水使成50ml,搅匀,分装,即得。

(二)复方碘口服溶液的制备

处方:

碘1g

碘化钾2g

纯化水适量加至50ml

1、处方分析

碘1g 主药

碘化钾2g 助溶剂

纯化水适量加至50ml 溶剂

2、操作步骤

(1)取碘化钾加适量纯化水溶解,制成饱和溶液

(2)加入碘搅拌溶解

(3)加适量的纯化水使成50ml,搅匀,即得。

实验二散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2、掌握含小剂量药物及共熔性成分等特殊类型散剂的制备方法。

3、学会四角包、五角包和长方包等的包折方法。

4、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

药品:硫酸阿托品、胭脂红乳糖(1%)、乳糖、薄荷脑、樟脑、麝香草酚、薄荷油、水杨酸、硼酸、升华硫、氧化锌、淀粉、滑石粉。

器材:玻璃乳钵、瓷乳钵、天平、包药纸等。

(一)含小剂量药物散剂的制备:硫酸阿托品百倍散

1、处方分析硫酸阿托品 1.0g 主药

胭脂红乳糖(1%) 0.5g 着色剂

乳糖加至 100.0g 填充剂

2、操作步骤

(A)胭脂红乳糖(1%)的制备:

取胭脂红1g置研钵中,加90%乙醇15ml研磨使溶解,加少量乳糖吸收并研匀,再按等量递增法研磨至全部乳糖加完并颜色均匀为止,在60℃干燥,过100目筛,即得1%胭脂红乳糖。

(B):硫酸阿托品百倍散的制备:

(1)研磨98.5g乳糖饱和乳钵后倾出,

(2)将硫酸阿托品和胭脂红乳糖置乳钵中研匀,

(3)等量递加法加入乳糖至全量,

(4)充分研和,待全部色泽均匀即得。

(5)以重量法分剂量,包成五角包,每包0.1g,并按药典规定检查质量。(二)含共熔性成分的散剂

1、处方分析薄荷脑 0.3g 主药,清凉,共熔成分

樟脑 0.3g 主药,清凉,共熔成分

麝香草酚 0.3g 主药,清凉,共熔成分

薄荷油 0.3mL 主药,清凉,共熔成分

水杨酸 0.57g 主药,防腐消毒

硼酸 4.25g 主药,防腐消毒

升华硫 2.0g 主药,杀菌

氧化锌 3.0g 主药,收敛

淀粉 5.0g 填充剂

滑石粉加至 50.0g 润滑剂

2、操作步骤

(1)先将水杨酸、硼酸置乳钵中研磨粉碎,

(2)加入升华硫、氧化锌、淀粉研磨混合均匀,

(3)等量递加法加入滑石粉研磨混合均匀,过100-120目筛。

(4)取樟脑、薄荷脑、麝香草酚研磨至全部液化,并与薄荷油混合。

(5)将过筛的细粉等量递加至共熔物中,过80-100目筛即得。

(6)计算回收率:回收率=实际重量/理论重量×100%,在95%-100%之间合格。

实验三高分子溶液剂和溶胶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高分子溶液剂的制备方法。

2、掌握溶胶剂的操作要点。

3、掌握高分子溶液剂和溶胶剂制备中的溶胀过程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

药品:胃蛋白酶、稀盐酸、橙皮酊、单糖浆、纯化水、甲酚、植物油、氢氧化钠、羟苯乙酯溶液

器材:天平、量杯、量筒、药匙、玻璃棒、烧杯、投药瓶、标签、蒸发皿、水浴、电炉

三、实验内容

(一)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

处方:胃蛋白酶1g

稀盐酸1ml

橙皮酊 2.5ml

单糖浆5ml

尼泊金乙酯0.5ml

蒸馏水加至50ml

1、处方分析

处方:胃蛋白酶1g 主药

稀盐酸1ml PH调节剂

橙皮酊 2.5ml 辅药、矫臭剂

单糖浆5ml 矫味剂

尼泊金乙酯0.5ml 防腐剂

蒸馏水加至50ml 溶剂

2、操作步骤

(1)取稀处方量盐酸,单糖浆加于蒸馏水40ml混匀

(2)徐徐加入橙皮酊、尼泊金乙酯,随加随搅拌

(3)将胃酶分次缓缓撒于液面上,待全溶后加蒸馏水使成50ml,轻轻摇匀,即得。

(二)甲酚皂溶液(来苏儿、煤酚皂溶液)

处方:甲酚25ml

植物油8.65g

氢氧化钠 1.35g

纯化水适量

共制50ml

1、处方分析

甲酚25ml 主药

植物油8.65g 反应生成皂,作为增溶剂氢氧化钠 1.35g

纯化水适量溶剂

共制50ml

2、操作步骤

(1)取氢氧化钠加水5ml溶解后,放冷至室温。

(2)不断搅拌下加入植物油中均匀乳化。

(3)放置30分钟后,慢慢加热,当皂体颜色加深呈透明状。

(4)搅拌,趁热加甲酚搅拌至皂块全溶,放冷。

(5)再加适量纯化水使成50ml,搅匀,即得。

实验四混悬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混悬剂的制备方法。

2、能基本解释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作用,并在制剂中应用。

3、熟悉混悬剂的质量评定方法。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

药品:炉甘石、氧化锌、甘油、西黄蓍胶、三氯化铝、枸橼酸钠、纯化水。

器材:天平、具塞量筒、乳钵、量杯、量筒、漏斗、滤纸、小烧杯、铁架台。

三、实验内容

(一)炉甘石洗剂四处方实验比较

处方1:炉甘石 4g

氧化锌 4g

甘油 5ml

蒸馏水加至 50ml

处方2:炉甘石 4g

氧化锌 4g

甘油 5ml

西黄蓍胶 0.5% 5ml

蒸馏水加至 50ml

处方3:炉甘石 4g

氧化锌 4g

甘油 5ml

三氯化铝 0.5% 5ml

蒸馏水加至 50ml

处方4:炉甘石 4g

氧化锌 4g

甘油 5ml

枸橼酸钠 0.5% 5ml

蒸馏水加至 50ml

1、处方分析

处方1炉甘石 4g 主药

氧化锌 4g 主药

甘油 5ml 助悬剂、润湿剂

蒸馏水加至 50ml 溶剂

处方2炉甘石 4g 主药

氧化锌 4g 主药

甘油 5ml 助悬剂、润湿剂西黄蓍胶 0.5% 5ml 助悬剂

蒸馏水加至 50ml 溶剂

处方3炉甘石 4g 主药

氧化锌 4g 主药

甘油 5ml 助悬剂、润湿剂三氯化铝 0.5% 5ml 絮凝剂

蒸馏水加至 50ml 溶剂

处方4炉甘石 4g 主药

氧化锌 4g 主药

甘油 5ml 助悬剂、润湿剂枸橼酸钠 0.5% 5ml 反絮凝剂

蒸馏水加至 50ml 溶剂

2、操作步骤

处方1:

(1)取炉甘石、氧化锌于乳钵中分别粉碎

(2)把粉碎后的炉甘石和氧化锌混合

(3)加入甘油润湿完全

(4)加适量蒸馏水研磨混合成糊状

(5)加少量水稀释转移至量杯中定量

(6)转移至具塞量筒中

处方2:

(1)取炉甘石、氧化锌于乳钵中分别粉碎

(2)把粉碎后的炉甘石和氧化锌混合

(3)加入甘油润湿完全

(4)加适量蒸馏水研磨混合成糊状

(5)3d乙醇加入到5ml水中

(6)0.25g西黄蓍胶撒至液面溶解制成胶浆(7)加少量水稀释转移至量杯中定量

(8)转移至具塞量筒中

处方3:

(1)取炉甘石、氧化锌于乳钵中分别粉碎

(2)把粉碎后的炉甘石和氧化锌混合

(3)加入甘油润湿完全

(4)加适量蒸馏水研磨混合成糊状

(5)0.25g三氯化铝用5ml水溶解后制成溶液

(6)加少量水稀释转移至量杯中定量

(7)转移至具塞量筒中

处方4:

(1)取炉甘石、氧化锌于乳钵中分别粉碎

(2)把粉碎后的炉甘石和氧化锌混合

(3)加入甘油润湿完全

(4)加适量蒸馏水研磨混合成糊状

(5)0.25g枸橼酸钠用5ml水溶解制成溶液

(6)加少量水稀释转移至量杯中定量

(7)转移至具塞量筒中

3、质量检查

(1)沉降体积比的测定

A.将按四处方制成的炉甘石洗剂分别倒入有刻度的具塞量筒中,密塞.

B.用力振摇1分钟,记录混悬液的开始高度Ho.

C.放置,按下表规定时间测定沉降物的高度Hu.

D.按式(沉降体积比F=Hu/Ho)计算各个放置时间的沉降体积比,并记录.

实验五乳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采用不同乳化剂制备乳剂的制备法。

2、比较不同方法制备的乳剂油滴粒度大小、均匀度及其稳定性。

3、掌握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二、药品与器材

药品:液状石蜡、阿拉伯胶、纯化水、氢氧化钙溶液、花生油、苏丹红、亚甲蓝。器材:天平、乳钵、烧杯、投药瓶、标签、载玻片、显微镜、试管、滴管。三、实验内容

(一)液状石蜡乳的制备(干胶法与湿胶法)

处方:液状石蜡 12ml

阿拉伯胶 4g

纯化水加至 30ml

1、处方分析

液状石蜡 12ml 油相

阿拉伯胶 4g 乳化剂

纯化水加至 30ml 水相

2、操作步骤

干胶法:

(1)将阿拉伯胶分次加入液状石蜡中研匀。

(2)加纯化水8ml研至发出噼啪声,即成初乳。

(3)再加纯化水适量研匀,共制成30ml乳剂,即得。

湿胶法:

(1)取纯化水8ml置乳钵中。

(2)加4g阿拉伯胶粉研成胶浆,再分次加入12ml液状石蜡,边加边研磨至初乳形成。

(3)再加适量的纯化水研匀共制30ml,即得。

(二)石灰搽剂的制备(振摇法)

处方:氢氧化钙溶液 15ml

花生油 5ml

1、处方分析

氢氧化钙溶液 15ml 油相

两者生成的新生皂为乳化剂

花生油 5ml 水相

2、操作步骤

取氢氧化钙溶液与花生油混合,用力振摇,使成乳浊液,即得。

(三)乳剂类型的鉴别

稀释法

(1)取试管2支,分别加入两种乳剂各1 滴

(2)加水约5ml

(3)振摇数次

(4)观察是否混匀

(5)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乳剂类型

实验六软膏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不同类型基质(油脂性、乳剂性、水溶性)的软膏的制备方法,并能根据基质类型及处方组成合理地选择制备方法。

2 、熟悉根据药物和基质的性质来考虑药物加入基质中的方法。

3、了解软膏剂的质量评定、包装与收藏。

二、药品与器材

1 、药品

水杨酸、升华硫、黄凡士林、羊毛脂、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液状石蜡、甘油、白凡士林、尼泊金乙酯、氧化锌、淀粉

2 、器材

温度计( 100 ℃)、研钵(中号)、烧杯( 100ml )、量筒( 10ml )、木夹、刻度试管。水浴锅( 15cm ,铜质)、精密天平。

三、实验内容

(一)油脂性基质软膏(水杨酸硫磺软膏)

处方:水杨酸主药

升华硫主药

软膏基质基质

1 、处方分析

水杨酸 0.5g 主药

升华硫 0.5g 主药

软膏基质 10g 基质

2 、操作步骤

(1)方法选择研和法

(2)制备过程

①称取水杨酸,研细后备用。

②称取升华硫备用

③称取凡士林和羊毛脂

④将凡士林和羊毛脂研匀制得软膏基质

⑤将水杨酸细粉和升华硫一起加到一定基质中,研匀

⑥再加入剩余基质,研匀即得。

(二)油 / 水型乳剂基质软膏(水杨酸乳膏)

处方:水杨酸 0.5g

硬脂酸 4.8g

单硬脂酸甘油酯 1.4g

白凡士林 1.2g

液体石蜡 1.0g

甘油 1.2g

十二烷基硫酸钠 0.1g

尼泊金乙酯 0.01g

1 、处方分析

水杨酸 0.5g 主药

硬脂酸 4.8g 基质油相

单硬脂酸甘油酯 1.4g 基质油相

白凡士林 1.2g 基质油相

液体石蜡 1.0g 稠度调节剂油相

甘油 1.2g 保湿剂水相

十二烷基硫酸钠 0.1g 乳化剂水相

尼泊金乙酯 0.01g 防腐剂水相

蒸馏水 40g 水相

2 、操作步骤:

(1)方法选择乳化法

(2)制备过程

①称取水杨酸,研细备用。

②将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液体石蜡、白凡士林共置干燥烧杯内,水浴加热至70~ 80 ℃,使全熔。

③将甘油与蒸馏水共置另一烧杯中,水浴加热至 80 ~ 9 0 ℃中,再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尼泊金乙酯,使全溶。

④在等温下将水相缓缓加到油相中,边加边搅拌,直到冷凝,即得乳剂型基质。

⑤分次将水杨酸细粉加入到基质中,搅匀即得。

(三)复方锌糊

处方:氧化锌 2.5g

淀粉 2.5g

凡士林 5.0g

1 、处方分析

氧化锌 2.5g 主药

淀粉 2.5g 主药

凡士林 5.0g 基质

2 、操作步骤:

(1)方法选择熔和法

(2)制备过程

①取凡士林,水浴加热熔化。

②加入氧化锌,搅拌均匀。

③待温度降至50度以下时,加入淀粉。

④搅拌至冷凝。

制药工程专业课课程介绍

制药工程专业课课程介绍 制药工程(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chemistry)、药学(pharmacy)和工程学(engineering)交叉的工科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制药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基础,掌握化学、生物学、药学、制药工程与技术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药品、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及其相关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 一,制药工程课程的培养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制药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和社会服务意识; 4、掌握药品制造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和生产质量管理(GMP)与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药品生产工艺流程制订与车间设计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制药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和药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与行设备的发展动态; 5、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制药工程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制药工程问题的方案,具有解决制药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获取专业新知识的能力; 7、了解制药工程专业领域众多的技术标准,熟悉国家关于药品生产、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应对药品生产、使用中和公共卫生中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制药工程的主要课程中包括 普通教育课: 必修课: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创业教育课、就业指导课。 选修课:要求在普通教育公共选修课中选修8学分。 学科基础课: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讲义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模拟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用运放组成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电子电路 2、测量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3、通过实验了解典型环节中参数的变化对输出动态性能的影响 二、 实验仪器 1、自控原理电子模拟实验箱一台 2、电脑一台(虚拟示波器) 3、万用表一只 三、 实验原理 以运算放大器为核心元件,由其不同的R-C 输入网络和反馈网络组成的各种典型环节,如图1-1所示。图中Z1和Z2为复数阻抗,它们都是由R 、C 构成。 基于图中A 点的电位为虚地,略去流入运放的电流,则由图1-1得: 1 20)(Z Z U U s G i =-= (1) 由上式可求得由下列模拟电路组成的典型环节的 传递函数及其单位阶跃响应。 1、比例环节 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如图1-2所示: 图1-1、运放的反馈连接 1 2 12)(R R Z Z s G == (2) 图1-2 比例环节 取参考值K R 1001=,K R 2002=;或其它的阻值。 2、惯性环节 惯性环节的模拟电路如图1-3所示: 1 11/1/)(21212212+= +?=+==TS K CS R R R R CS R CS R Z Z s G (3)

图1-3 惯性环节 取参考值K R 1001=,K R 1002=,uF C 1=。 3、积分环节 积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如图1-4所示: TS RCS R CS Z Z s G 1 11)(12==== (4) 图1-4 积分环节 取参考值K R 200=,uF C 1=。 4、比例积分环节 积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如图1-5所示: )11()11(11/1)(2212112121212S T K CS R R R CS R R R CS R CS R R CS R Z Z s G +=+?=+=+=+== (5) 图1-5 比例积分环节 取参考值K R 2001=,K R 4002=,uF C 1=。 5、比例微分环节 比例微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如图1-6所示:

制药工程专业微生物实验讲义

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2学时) 目的要求 (1) 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功能。 (2) 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1.基本原理 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油镜物镜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学研究用的显微镜的物镜通常有低倍物镜(16mm,10×)、高倍物镜(4mm,40—45×)和油镜(1.8 mm,95—100×)三种。油镜通常标有黑圈或红圈,也有的以“OI字样表示,它是三者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根据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可使被检物体放大1000—2 000多倍。油镜的焦距和工作距离(标本在焦点上看得最清晰时,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最短,光圈则开得最大,因此,在使用油镜观察时,镜头离标本十分近,需特别小心。 使用时,油镜与其他物镜的不同是载玻片与物镜之间不是隔一层空气,而是隔一层油质,称为油浸系。这种油常选用香柏油,因香柏油的折射率n=1.52,与玻璃相同。当光线通过载玻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如果玻片与物镜之间的介质为空气,则称为干燥系,当光线通过玻片后,受到折射发生散射现象,进入物镜的光线显然减少,这样就减低了视野的照明度。

利用油镜不但能增加照明度,更主要的是能增加数值孔径,因为显微镜的放大效能是由其数值孔径决定的。所谓数值孔径,即光线投射到物镜上的最大角度(称为镜口角)的一半正弦,乘上玻片与物镜间介质的折射率所得的乘积,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NA=n·sinα 式中 NA=数值孔径; n=介质折射率; α=最大入射角的半数,即镜口角的半数。 因此,光线投射到物镜的角度愈大,显微镜的效能就愈大(图Ⅲ-5),该角度的大小决定于物镜的直径和焦距。同时,α的理论限度为90°,sin90°=1,故以空气为介质时(n=1),数值孔径不能超过1,如以香柏油为介质时,则n增大,其数值孔径也随之增大。如光线入射角为120°,其半数的正弦为sin60°=0.87,则: 以空气为介质时: NA=1×0.87=0.87 以水为介质时: NA=1.33×0.87=1.15 以香柏油为介质时: NA=1.52×0.87=1.32 显微镜的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够辨别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它与物镜的数值孔径成正比,与光波长度成反比。因此,物镜的数值孔径愈大,光波波长越短,则显微镜的分辨力愈大,被检物体的细微结构也愈能明晰地区别出来。因此,一个高的分辨力意味着一个小的可分辨距离,这两个因素是成反比关系的,通常有人把分辨力说成是多少微米或纳米,这实际上是把分辨力和最小分辨距离混淆起来了。显微镜的分辨力是用可分辨的最小距离来表示的。 式中λ=光波波长。 我们肉眼所能感受的光波平均长度为0.55μm,假如数值孔径为0.65的高倍物镜,它能辨别两点之间的距离为0.42μm。而在0.42μm以下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就分辨不出,即使用倍数更大的目镜,使显微镜的总放大率增加,也仍然分辨不出。只有改用数值孔径更大的物镜,增加其分辨力才行。例如用数值孔径为1.25的油镜时,能辨别两点之间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假如采用放大率为40倍的高倍物镜(NA=0.65),和放大率为24倍的目镜,虽然总放大率为960倍,但其分辨的最小距离只有0.42μm。假如采用放大率为90倍的油镜(NA=1.25),和放大率为9倍的目镜,虽然总的放大率为810倍,但却能分辨出0.22μm间的距离。 2.材料及器材 显微镜、擦镜纸、二甲苯、香柏油、各种细菌微生物制片标本、吸水纸、纱布、瓷盘、酒精灯、接种工具、打火机、试剂瓶、牙签等。

制药工程实验讲稿

总论、链霉素毒性、肝脏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 一、药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 (一)目的: (1)使学生掌握进行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 (2)验证药理学中的重要基本理论,更牢固地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3)培养对科学工作的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初步具备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 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要求: (1)实验前做好预习工作,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药理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领会实验设计的原理。 (2)实验时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3)实验后整理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思考,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关好水、电。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重复性 (2)对照性 (3)随机性 三、药理学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技术 (一)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1、首先要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动物 2、选用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的实验动物 3、选用容易获得、价格便宜、易于饲养与管理的实验动物 4、必须注意实验动物种类、品系的质量及健康状况是否良好 5、选用人畜共患疾病的实验物物和传统应用的实验动物 (二)实验动物的选择: 常用的实验动物有蛙、蟾蜍、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家兔、猫、狗。 常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选用不同的实验动物,所选用的动物必 须能较好地反映试验药物的选择性作用并符合节约的原则。 蛙和蟾蜍:离体心肌,观察药物对心脏的作用。坐骨神经和腓肠肌,观察药物对周围神经肌肉或横纹肌的作用。 小白鼠: 1.小鼠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小鼠属动物。 2. 成熟早,繁殖力强。3.体形小,易于饲养管理。4.性情温顺,胆小 怕惊。 5.对外来刺激极为敏感。6.便于提供同胎和不同品系动物。 7.喜居于光线较暗的安静环境,习于昼伏夜动,喜欢啃咬。8.体小 娇嫩,不耐饥饿,不耐冷热,对环境的适应性差。9.成年雌鼠在动 情周期不同阶段阴道粘膜可发生典型变化。适用于需要大量动物的 实验,如药物筛选,半数致死量,药物效价。 大白鼠:与小白鼠相似,一些在小白鼠身上不便进行的实验可用大白鼠。 豚鼠:易致敏,常用于平喘药和抗组胺药的实验。 家兔:观察药物对心脏、呼吸的影响及农药中毒和解救实验。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一: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分析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分析 就业方向: 1、生产、技术人员——在药厂,从事药品生产、技术工作; 2、质检化验人员——在药厂、食品厂、药检局,从事食品 药品质检化验工作; 3、管理人员——在药厂,从事药物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4、营销人员——在药厂、医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营销、 内勤等工作; 5、药剂师——在医院药剂科,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 工作; 6、在药店、医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使用指导咨询等工作; 7、药检人员——在药检所从事药物的质量鉴定和制定相 应的质量标准; 8、公司职员——在医药贸易公司或制药企业从事药品流 通及国内外贸易; 9、药品监督人员——公务员,在国家、省、市、县药品监

督局,从事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等工作; 10、考研——报考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 研究生。 制药工程专业发展趋势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药物制剂技术与 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药物生产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 3、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 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 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 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7、一)参加药士资格取得药学专业中专或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二)参加药师资格考试 1、取得药学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药士职务满5年; 2、取得药学专业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 3、取得药学专业本科学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讲义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讲义 目录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时域响应 (2) 实验二典型系统的时域响应和稳定性分析 (12) 实验三线性系统的频域响应分析 (17) 实验四线性系统的校正 (23) 实验五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26)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10年9月 张媛媛编写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时域响应 时域分析法是在时间域内研究控制系统在各种典型信号的作用下系统响应(或输出)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方法。因为它是直接在时间域中对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所以具有直观、准确的优点,并且可以提供系统响应的全部信息。下面就实验中将要遇到的一些概念做以简单介绍: 1、稳态分量和暂态分量:对于任何一个控制系统来说,它的微分方程的解,总是包括两部分:暂态分量和稳态分量。稳态分量反映了系统的稳态指标或误差,而暂态分量则提供了系统在过渡过程中的各项动态性能信息。 2、稳态性能和暂态性能:稳态性能是指稳态误差,通常是在阶跃函数、斜坡函数或加速度函数作用下进行测定或计算的。若时间趋于无穷时,系统的输出量不等于输入量或输入量的确定函数,则系统存在稳态误差。稳态误差是对系统控制精度或抗扰动能力的一种度量。暂态性能又称动态性能,指稳定系统在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下,动态过程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的指标。其动态性能指标通常为: ? 延迟时间td:指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其终值一半所需的时间。 ? 上升时间tr:指响应从终值10%上升到终值90%所需的时间。对于有振荡的系统,亦可定义为响应从第一次上升到终值所需的时间。上升时间是系统响应速度的一种度量,上升时间越短,响应速度越快。 ? 峰值时间tp:指响应超过其终值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 ? 调节时间ts:指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终值±5%或±2%内所需的时间。 ? 超调量δ%:指响应的最大偏离量 h (tp) 与终值h (∞) 之差的百分比。 上述五个动态性能指标基本上可以体现系统动态过程的特征。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动态性能指标多为上升时间、调节时间和超调量。通常,用tr或tp评价系统的响应速度;用δ%评价系统的阻尼程度;而ts是反映系统响应振荡衰减的速度和阻尼程度的综合性能指标。应当指出,除简单的一、二阶系统外,要精确确定这些动态性能指标的解析表达式是很困难的。本章通过对典型环节、典型系统的时域特性的实验研究来加深对以上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1.1 典型环节的时域响应 1.1 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TD-ACC+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 2.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理想阶跃响应曲线和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比差异、分析原因。 3.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1.2 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ACC实验系统一套。 1.3 实验原理及内容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为制药工程专业地核心课程之一,它改革了原来各专业课单独开设实验课地方式,将基本操作实验技术、化学合成药物制备、生物药物制备、工业制剂等实验内容有机地结合形成综合性地制药工程专业实验.通过本课程地教学,使学生加深巩固对工业制剂、药物及中间体合成制备及质量控制地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在有机化学实验地基础上,提高药物及中间体合成制备地实验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地能力,为毕业论文及将来地工作打下一定地实验基础,成为掌握一定实验技能地专业技术人才. 本课程面对制药工程专业四年级学生,总学时为64学时,4学分. 实验一快速柱色谱 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单一地化合物,至今仍然是化学工作者地基本任务之一.在开始对某种物质从化学地角度进行考察之前,通常首先需要获得足够量地纯物质.有许多分析方法在进行实际分析之前,同样首先要求把各个组分从试样中分离出来.自然界中地许多物质,主要以混合物地形式存在;例如,我国地中草药,每味药内大多含有多种成分;合成产品和许多化学反应地产物通常也不尽是单一地物质,反应过程中除主要反应外还常伴随着副反应,甚至有地原料可能就是一种混合物,得到地产物非常复杂;而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大多要求从天然或合成产物中分离出纯物质;因此,化学工作者最经常进行地工作之一,就是把复杂地混合物分离成各个单一地纯物质. 有关分离地历史已很悠久,分离方法也较多,如沉降、澄清、沉淀、过滤、萃取、升华、重结晶、蒸发、蒸馏、精馏和色谱等.但对于结构与性质十分相似地各组分地分离,大多数分离方法是无能为力地,而色谱法则是非常有效地分离方法.色谱法又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亲和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和柱色谱等.这里对常用地快速硅胶柱色谱地实验方法与技巧进行讲解. 一、实验目地要求 1、熟悉色谱地基本原理. 2、掌握快速柱色谱地基本操作与技巧. 二、实验原理 色谱(又称层析)是一种物理地分离方法.它地分离原理是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其中一相是不动地,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是携带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地流体,称为流动相.当流动相中所含混合物经过固定相时,就会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有差异,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地大小、强弱也有差异,因此在同一推动力作用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地滞留时间有长有短,从而按先后不同地次序从固定相中流出.这种借助在两相间分配差异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地技术,称为色谱法. (一)薄层色谱

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

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 改革实践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门实验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随着社会和本学科的高速发展,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逐渐成为决定学生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的决定因素,所以在制药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显得日益重要。 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采用注入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验证实验结果与教材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只能学到某些机械性的操作,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实验概念(设计一测试一观察一结果一结论)。这不但严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彳艮难收到实验教学应有的效果,因此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介绍了几年来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时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实验白主性和动手能力实行的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 (一)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结合课程、专业的发展以及白己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增加一些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考研和就业克争力的内容。 以往有机化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上实验课时学生觉得没意思,缺乏做实验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对传统有机化学实验内容进行大幅度的调整:首先删减所有验证性实验,保留基本操作,但不是单纯地安排独立的基本操作实验,而是把基本操作融于一个化合物的合成体系中,上步反应的产物即是下一步的原料,从一开始就给学生养成产率成本意识,迫使他们不得不认真、主动地思考和对待每一次实验、每一个操作,把实验当成白己的事而不只是为了敷衍老师,混几个学分。其次,增加大量综合性实验,如增加漠代正丁烷的制备、乙酰苯胺的制备,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强化实验操作技能。 (二)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书(DOC)

目录 实验装置介绍 (1) 实验一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 (2) 实验二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5) 实验三系统频率特性分析 (7) 实验四线性系统串联校正 (9) 实验五 MATLAB及仿真实验 (12)

实验装置介绍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是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一部分,它的任务是: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学习和提高系统模拟电路的构成和测试技术。 TAP-2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系统的基本结构 TAP-2型控制理论模拟实验装置是一个控制理论的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如上图所示,TAP-2型控制理论模拟实验由计算机、A/D/A 接口板、模拟实验台和打印机组成。计算机负责实验的控制、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显示、储存和恢复功能,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产生各种输出信号;模拟实验台是被控对象,台上共有运算放大器12个,与台上的其他电阻电容等元器件配合,可组成各种具有不同系统特性的实验对象,台上还有正弦、三角、方波等信号源作为备用信号发生器用;A/D/A 板安装在模拟实验台下面的实验箱底板上,它起着模拟与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作用,是计算机与实验台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打印机可根据需要进行连接,对实验数据、图形作硬拷贝。 实验台由12个运算放大器和一些电阻、电容元件组成,可完成自动控制原理的典型环节阶跃响应、二阶系统阶跃响应、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系统频率特性测量、连续系统串联校正、数字PID 、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等相应实验。 显示器 计算机 打印机 模拟实验台 AD/DA 卡

实验一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构成一、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了解电路参数对系统特性的影响;研究二阶系统的两个重要参数:阻尼比ζ和无阻尼自然频率ωn对动态性能的影响。 2.学习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的测量方法,并学会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一、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 二、实验仪器 1.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 2.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 模拟实验的基本原理: 控制系统模拟实验采用复合网络法来模拟一、二阶系统,即利用运算放大器不同的输入网络和反馈网络模拟一、二阶系统,然后按照给定系统的结构图将这些模拟环节连接起来,便得到了相应的模拟系统。再将输入信号加到模拟系统的输入端,并利用计算机等测量仪器,测量系统的输出,便可得到系统的动态响应曲线及性能指标。 若改变系统的参数,还可进一步分析研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四、实验内容 构成下述系统的模拟电路,并测量其阶跃响应: 1.一阶系统的模拟电路如图

制药工程的专业课课程介绍

制药工程专业课课程介绍 制药工程(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 chemistry )、药学( pharmacy )和工程学( engineering )交叉的工科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制药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基础,掌握化学、生物学、药学、制药工程与技术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药品、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及其相关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 一,制药工程课程的培养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制药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和社会服务意识; 4、掌握药品制造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和生产质量管理( GMP )与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药品生产工艺流程制订与车间设计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制药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和药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与行设备的发展动态; 5、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制药工程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制药工程问题的方案,具有解决制药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获取专业新知识的能力; 7、了解制药工程专业领域众多的技术标准,熟悉国家关于药品生产、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应对药品生产、使用中和公共卫生中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制药工程项目实验4

制药工程项目实验4 课程设计报告 (食品药品制造工程学院) 设计题目:年产100吨阿司匹林胶囊设计 专业班级:制药142 指导教师:谢述琼赵天明 学生姓名:赵远琴 学生学号:2014122485 设计地点:贵州理工学院 设计日期:2017.7.3-2017.7.7

制药工程项目实验4任务书 题目:阿司匹林的合成、制剂工艺流程与总厂布局设计 一、目的任务 (1)设计任务 1.1 完成阿司匹林原料药合成工艺方案设计,绘制带主体设备的工艺条件图,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 阿司匹林,学名乙酰水杨酸,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合成的。1897年8月10日,德国拜耳分司费利克斯成功地合成了它。一百多年来,阿司匹林不仅是一个使用广泛的、具有解热止痛作用和治疗感冒的药物,而且研究表明:它也能有效抑制心脏病的发生和中风时血液凝块的形成。 化学反应式: 产品制备: 在50mL干燥的锥形瓶中放置6.3g(0.0456mol)干燥的水杨酸和9.5g(约9mL,0.093mol)的乙酸酐[1],然后加10滴浓硫酸,充分振摇使固体全部溶解。在水浴上加热,保持瓶内温度在70℃左右,维持20min,同时振摇[2]。稍微冷却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冷水中,并用冰水冷却15 min,抽滤后,乙酰水杨酸粗产品用冰水洗涤两次,烘干得乙酰水杨酸粗产品重约7.6g(产率约92.5%)。 此产品可用乙醇/水进行结晶,重结晶产品约6.5g,熔点134-136℃。乙酰水杨酸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的文献值为136℃。 产物分析: 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置0.05g水杨酸和本实验制得的阿司匹林,再加入1mL乙醇使晶体溶解。然后在每个试管中加入几滴100g·L-1三氯化铁溶液,观察其结果并加以

制药工程专业自我介绍(完整版)

制药工程专业自我介绍 制药工程专业自我介绍 第一篇: 生物制药专业自我介绍 生物制药专业自我介绍 我叫是来自浙江医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xxx,很荣幸在面试时向各位考官学习! 201X.9-201X.7 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习生涯中,所学专业为生物制药技术,所学课程有细胞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生化药品、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药物制备工艺学、生物药物化学与分析、药剂学、生物制药设备与仪表等。还要相关科目的实践操作,如细胞培养,药物制剂等。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有着一股冲劲,肯吃苦,有自信,自学能力强,有较强的荣誉感,对新事物的适应能力强,能极快进入环境并与人建立良好关系,总是抱着认真的心态对待事物,塌实而努力的工作。 第二篇: 制药工程专业介绍 制药工程是一个化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和设计人才为目标。这个名称正式出现在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是1998年。尽管制药工程专业在名称上是新的,但是从学科沿革来看她的产

生并不是全新的,是相近专业的延续,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生物化学、毒理学、药理学、制药工艺学和制药专业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医药产品的生产、工程设计、新药的研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药物生产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 3.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丁z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第三篇: 制药工程 制药工程 时光飞逝,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本人于07年就读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两年以来,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和无限热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附件三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 Equipment 课程编号: 学时:4周学分:4 课程性质:必修 选课对象:制药工程专业 内容概要:《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本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特别是本课程的有关知识解决制药工程车间设计 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刻领会洁净厂房GMP车间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 法。内容包括制药工艺流程设计、物料恒算、设备选型、车间工艺布置设计的基 本方法和步骤。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两个方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 想。 建议选用教材:《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张洪斌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 主要参考书:1、《化工原理》上、下册,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编著(1990年); 2、《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册,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编; 3、《药剂学》; 4、《GMP规范》; 5、《洁净厂房设计规范》2001版; 6、制药车间课程设计讲义,合工大制药工程系自编 7、杂志:《医药工程设计》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学时:4周学分:4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规范、正确选用公式和数据,运用简洁的文字、图形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与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同时通过本课程设计,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绘图(AutoCAD)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确定主要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 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及主要制药设备的安装图,要求计算机AutoCAD 绘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5、课程设计的考核、评分方法: 6、设计考核的内容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的质量(指说明书内容是否完整、正确, 文字表达是否简洁、清楚,车间布置是否合理,主要设备总装图结构是否合理,图纸表达是否规范、正确,图面是否整洁、清楚等);课程设计结束后,由任课教师以及相关教师主持课程设计答辩会,全班同学按设计组分别进行汇报和答辩;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化工原理》的化工单元操作及管路计算; 《药剂学》的主要制剂生产工艺流程; 《GMP规范》的有关车间设计的内容; 《化工制图》及AutoCAD内容; 《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形式和学时分配 1、课程设计:从以下给定的设计题目中任选一题; 2、设计时间为2周;

制药工程专业描述

制药工程专业描述 篇一:制药工程专业课课程介绍 制药工程专业课课程介绍 制药工程(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 目标的 化学(chemistry)、药学(pharmacy)和工程学(engineering)交叉的工科专业。本专 业培养具备制药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基础,掌握化学、生物学、药学、制药工程与技术等学科 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药品、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及其相关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产 品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 一,制药工程课程的培养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深厚的人文科学 素养; 2、具有从事制药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和社会服务意识; 4、 掌握药品制造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和生产质量管理 (GMP) 与控 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药品生产工艺流程制订与车间设计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制药 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和药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与行设备的发展动态; 5、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制药工程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制药工程问题的方案,具有解 决制药 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开 拓精神 和创新意识以及获取专业新知识的能力; 7、了解制药工程专业领域众多的技术标准,熟悉国家关于药品生产、药品安全、环境保 护、社 会责任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应对药品生产、使用中和公共卫生中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制药工程的主要课程中包括 普通教育课: 必修课: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2017-2018-1)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 王娜编写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系 2017年11月 实验一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Matlab 操作环境和基本方法,如数据表示、绘图等命令; 2、掌握控制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反变换laplace 和ilaplace ,控制系统生成模型的常用函数命令sys=tf(num,den),会绘制单位阶跃、脉冲响应曲线; 3、会构造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会利用matlab 函数求取系统闭环特征根; 4、会分析控制系统中n ζω, 对系统阶跃、脉冲响应的影响。 [实验内容及步骤] 1、矩阵运算 a) 构建矩阵:A=[1 2;3 4]; B=[5 5;7 8]; 解: >> A=[1 2;3 4] A = 1 2 3 4 >>B=[5 5;7 8] B = 5 5 7 8 b) 已知A=[1.2 3 5 0.9;5 1.7 5 6;3 9 0 1;1 2 3 4] ,求矩阵A 的特征值、特征多项式和特征向量. 解:>> A=[1.2 3 5 0.9;5 1.7 5 6;3 9 0 1;1 2 3 4]; >> [V ,D]=eig(A) V = 0.4181 -0.4579 - 0.3096i -0.4579 + 0.3096i -0.6044 0.6211 -0.1757 + 0.2740i -0.1757 - 0.2740i 0.0504 0.5524 0.7474 0.7474 -0.2826 0.3665 -0.1592 - 0.0675i -0.1592 + 0.0675i 0.7432 D = 13.0527 0 0 0 0 -4.1671 + 1.9663i 0 0 0 0 -4.1671 - 1.9663i 0 0 0 0 2.1815 >> p=poly(A) p = -6.9000 -77.2600 -86.1300 604.5500 2. 基本绘图命令 a) 绘制余弦曲线y=cos(x),x ∈[0,2π] 解:>> x=linspace(0,2*pi); >> y=cos(x); >> plot(x,y)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报告

制药工程 专业课程实践报告 年级:2010 级 学号:20106774 姓名:吴垒 专业:制药工程 指导老师:张起辉 季金苟 徐溢 2013年7月4日

一:三黄片的制备与检测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根据本次实验,回顾天然药物的实验内容; 2、大概了解《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 3、熟悉并掌握三黄片的制备与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方案 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由卫生部编印发行,以后陆续发行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年版共9个版次。《中国药典》的特色之一是药品中包括中国传统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特色药,从1963年版开始把药典分为两部,一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药、生物制品药。它的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其中正文部分为所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本次实验中的三黄片的标准既是由此而来。 2、三黄片 【处方】大黄300g 盐酸小檗碱5g 黄芩浸膏21g 【制法】以上三味,黄芩浸膏系取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第三次40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1~2,静置1小时,取沉淀,用水洗涤使PH值至5~7,烘干,粉碎成细粉。取大黄150g,粉碎成细粉;剩余大黄粉碎成粗粉,加水回流提取三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大黄细粉、盐酸小檗碱细粉、黄芩浸膏细粉及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或压制500片,包薄膜衣,即得。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色;味苦、微涩。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大黄)。 (2)取本品5片,除去糖衣,研细,取0.25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备小檗碱和大黄的标准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取上述3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2: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取小檗碱标准品12.5mg,加水,配置成25ml,分别取上述溶液0.25ml、1ml、1.25ml、2ml、2.5ml至25ml容量瓶定容,依次测在345nm处的吸光度,编号依次是①②③④⑤,绘制出曲线,并得到吸光度与浓度的函数式。之后,取1或2片配成25ml在345nm下检测紫外吸收。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分析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分析 就业方向: 1、生产、技术人员——在药厂,从事药品生产、技术工作; 2、质检化验人员——在药厂、食品厂、药检局,从事食品 药品质检化验工作; 3、管理人员——在药厂,从事药物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4、营销人员——在药厂、医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营销、 内勤等工作; 5、药剂师——在医院药剂科,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 工作; 6、在药店、医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使用指导咨询等工作; 7、药检人员——在药检所从事药物的质量鉴定和制定相 应的质量标准; 8、公司职员——在医药贸易公司或制药企业从事药品流 通及国内外贸易; 9、药品监督人员——公务员,在国家、省、市、县药品监 督局,从事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等工作; 10、考研——报考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 研究生。

制药工程专业发展趋势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药物制剂技术与 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药物生产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 3、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 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 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 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7、一)参加药士资格考试取得药学专业中专或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二)参加药师资格考试1、取得药学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药士职务满5年;2、取得药学专业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3、取得药学专业本科学历或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三)参加中级资格考试1、取得药学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药师职务满7年;2、取得药学专业专科学历,受聘担任药师职务满6年;3、取得药学专业本科学历,受聘担任药师职务满4年;4、取得药学专业硕士学位,受聘担任药师职务满2年;5、取得药学专业博士学位。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课件_0122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讲义 郭烜 内蒙古民族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信息与自动化技术教研室 2012年8月

目录 绪论 第一章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实验一MATLAB软件和THDAQ虚拟实验设备的使用 实验二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实验三高阶系统的时域动态性能和稳定性研究 实验四线性系统的根轨迹 实验五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实验六线性系统校正与PID控制器设计 第二章自动控制原理模拟实验环境简介 第一节MATLAB软件系统与Simulink仿真工具 第二节CZ-AC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与THDAQ虚拟实验设备

绪论 《自动控制原理》是电子信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课程是一门理论验证型实验课程,结合自动控制理论课开设了一系列相应的实验,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的掌握控制理论。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典型环节的特性,模拟方法及控制系统分析与校正方法,掌握离散控制系统组成原理,调试方法;使学生加深对控制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综合能力,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和知识面,为以后的深入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扎实的基础。

第一章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实验一 MATLAB 软件与THDAQ 虚拟实验设备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MA TLAB 软件、动态仿真环境Simulink 以及THDAQ 虚拟实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掌握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初步方法。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MATLAB 软件、CZ-AC 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THDAQ 虚拟实验设备、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1. MA TLAB 基本运算 见第二章1.4节: MATLAB 基本运算 2. 用MATLAB 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常用的三种数学模型: <1>传递函数模型(多项式模型) m n s den s num a s a s a b s b s b s G n n n n m m m m ≥= ++++++=----)()()(0 11011ΛΛ 用函数tf()建立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模型: ]; ,,,[];,,,[0101a a a den b b b num n n m m ΛΛ--== 命令调用格式:sys=tf(num, den) 或 printsys(num, den) 也可以用多项式乘法函数conv()输入num/den 如:) 12()1() 76()2(5)(3 322++++++=s s s s s s s s G , num=5*conv(conv([1,2],[1,2]),[1,6,7]) <2>零极点模型 调用格式:z=[z 1,z 2,…,z m ]; p=[p 1,p 2,…,p n ]; k=[k]; sys=zpk(z, p, k) <3>部分分式展开式模型 调用格式:[r, p, k]=residue(num, den)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讲义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讲义 河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实验室 二00九年十月

目录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一对氯苯甲酰苯甲酸的制备 (2) 实验二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的酯化反应 ——苄醇酯化反应 (3) 实验三苯妥英钠的合成 (4) 实验四扑炎痛的合成 (5) 实验五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考察与制备 实验六阿司匹林的合成…………………………………………………………

实验注意事项 一、实验时的一般注意似项 1.实验前要认真预习,查阅实验中使用的药品、试剂的理化性质,做到心中有数。 2.实验进行时应检查仪器有无漏气、破碎,反应进行是否正常,非经教师许可,不得擅自离开。 3.实验中所有的药品,不得随意散失、遗弃,特别对易燃药品要按规定处理。 4.实验结束后要仔细洗手,严谨在实验室内吸烟或吃饮食物。 二、火灾、爆炸、中毒、触电事故的预防 1.盛有易燃的有机溶液的容器不得靠近火源,. 勿将易燃溶剂倒入废物缸,倾倒易燃溶剂应远离火源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2.一旦发生着火事故应首先关闭电源,然后迅速把容易着火的东西移开,向火源撒沙子,施用灭火器及石棉布覆盖火源。有机溶剂燃烧时,多数情况下严禁用灭火器。不得用火焰直接加热烧瓶。 3.接触固体或液体有毒物质时,必须戴橡皮手套,操作后立即洗手。切勿让毒品沾及五官和伤口。 4.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电器导电部分直接接触,不能用湿手或手握湿物接触电插头。实验完后应切断电源再将电源插头拔下。 三、制药专业实验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 1.

实验一对氯苯甲酰苯甲酸的制备 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实验掌握付—克反应的操作及原理。 2.掌握产物从反应液中分离结晶方法及熔点测定。 3.掌握实验室中腐蚀性气体(如HCl↑,SO2↑)的吸收方法。 对氯苯甲酰苯甲酸是利尿药氯噻酮的中间体 一、反应原理 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剂存在下,氯苯与苯二甲酸酐作用,氯苯对位上的氢原子被邻羧基苯甲酰基取代,生成对氯苯甲酰苯甲酸,这个反应是付—克反应(Friedel-Craftsreaction)的一种类型,属C—酰化反应。 C O O O+Cl AlCl3 C C O O OH Cl 二、主要药品用量及规格 药品名称规格用量 苯二甲酸酐﹡熔点130.5—131.5℃9.86克(0.067mol)氯苯无水,沸点131—135℃60克(0.53mol/L)三氯化铝无水,块状21.5克(0.16mol)盐酸工业,30% 盐酸工业,10% 氢氧化钠工业,5% 三、操作 1.于干燥的100mL或250mL三口瓶或四口瓶,中间口装上搅拌器,一口装温 度计,一口装球型冷凝器,冷凝器上口接C a C2干燥管,并与氯化氢吸收装置连接(见图所示)。氯化氢吸收装置可用500mL装有少量氢氧化钠水溶液的烧杯,连接尾气的玻璃漏斗在烧杯中略微倾斜,一半在水中一半露在水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