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龙胆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
红花龙胆的药学研究进展

红花龙胆的药学研究进展王飒;谢国勇;秦民坚【摘要】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tha Franch.)为2015版《中国药典》的新增中药品种,全草入药,常用于治疗胆囊炎和肺结核等症.红花龙胆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期作为地方用药及民族药.研究表明红花龙胆中主要含山酮类化合物.经过系统的文献研究,本文将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质量评价以及常见易混伪品种等方面对红花龙胆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年(卷),期】2017(036)004【总页数】7页(P53-59)【关键词】红花龙胆;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者】王飒;谢国勇;秦民坚【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资源学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教育部现代中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资源学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教育部现代中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资源学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教育部现代中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R285红花龙胆( Gentiana rhodantha Franch. )为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红龙胆、小青鱼胆、星秀花、龙胆草[1]等,为2015版《中国药典》中新增中药材品种,广泛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北等省区,河南和陕西也有少量分布。
全草入药,具有清热除湿,解毒泻火,止咳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肺热咳嗽,小便不利等症[2]。
本文将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质量评价以及常见易混伪品种等方面对红花龙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1 本草考证红花龙胆未见于历代本草学著作中,但较多收录于六七十年代的《中国药典》及各地方性中草药志中。
其中,在1977版《中国药典》[3]中以“红花龙胆”之名收录,具有“清湿热,消炎,止咳” 的功效,用于“肝炎,支气管炎,小便不利”等症。
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血清药物化学”是现阶段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药效物质基础是准确评价中药质量的首要依据,对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有重大意义。
本文对当前应用“血清药物化学”进行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的相关报道进行综述,以期能为建立更准确合理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和方法提供参考。
中医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医学,起源于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独特完整,治疗手段丰富多样,且数千年间积累了大量临床案例,为人类的健康生存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是我国一直大力推广和发展的特色医学。
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疗效稳定问题持续困扰着现代中医学的进步与发展,降低了它的影响力,阻碍国际社会对它更广泛的认可。
中医的疗效稳定问题与中药质量息息相关,而反映中药质量的关键是药效物质基础。
目前,由于多数单味及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尚未被阐明,相关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化学方法分步提取、体外实验逐个验证的状态[1]。
因此,现行中药质量控制指标采用的“有效成分”,或称为“指标成分”,更多是指中药中含量较大或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成分,但多数学者认为这些“指标成分”并不能与真正意义上的中药“有效成分”或药效物质基础划等号。
地理环境、品种、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变化均会导致中药中各“指标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中药的指标成分甚至与药效完全无关[2]。
这使得现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指标及方法并不能准确反映其质量,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的稳定性。
1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与中药质量控制“血清药物化学”最早是由日本科学家田代真一[3-4]提出的,原理为口服给药后药物成分无论直接吸收还是经代谢分解成活性或次级代谢物,其药效物质最终均会进入血液,并以血液为介质输送到靶点,因此只有进入血液的成分才可能是药效物质。
此后,我国学者王喜军[5]将该理论完善并成功应用于中药研究,如王喜军[6]通过“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发现越桔入血成分为熊果苷和秦皮苷,并进一步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即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以药物化学方法为基础,以人或动物口服给药后的血清为样品,应用现代分离技术及多位联用技术,分离、鉴定血清中的移行成分,研究血清中移行成分与传统疗效的相关性,阐明体内药效物质基础及体内动态的应用科学[7]。
红花的现代药学研究

铜、 钙等大 量兀 素 另含 多糖 合 腺背 等物
质。 生物 活 性 关 Nhomakorabea词01 O 1 . l
红花
化 学成分
生物 活性
兴 俞 子 宫 的作 用 : 花 煎 剂 对 小 鼠 、 红
缓解心肌缺 m的作 用 :Y能提 高心 S 肌 缺 血 灌 注 时 的 L H 活 性 减 少 脂 质 过 D
添加剂 , 活用品的染色剂。 生 化 学 成 分
镇痛作用 :Y有较 j 且 持久 的镇 痛 S 虽
现代 学研究表 明红 化改善 心脏 血 氧供应 , 减轻缺脏 肚损伤和保 肝的生物 活 性。在 一定 度 j闸 明了传统 医药对红 : 花 药 性认 识 羽 临 床 应 用 的科 学 内 涵 。 因 I 此, 开发红花系列制剂及产品对提高人 民 的健 康水 平具有深 远的意义 。
液黏度 。
黄酮类 : 红花黄色素 ( Y) 羟基红花 S ,
黄色素( S A) 红仡 苷 , 红化苷 , HY , 新 山 奈酚 一 皮素 , 懈 芦丁等组成 。
脂 肪 酸 : 油 酸 、 榈 酸 、 桂 酸 、l 棕 月 f r
扩张血管 、 改善微 循环 : 花有 降低 红 冠脉阻力 、 增加冠脉流最和心肌 营养性 l 6 【 流量的作用 , 可改善微循环使哮 喘大鼠气 管的微血 管增粗 、 速加快 、 态恢 复正 流 流
堡旦 煎 塑 墨
C H{ NFSE C 0 M M “N I V 0 0 C 0 S T T
红 花 的现 代药 学研 究
其他成分 : 仪 含钾 、 、 、 、 、 不 钠 氯 铁 锌
红花药物分析、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V o 1 . 3 4, N o . 2, Ma r . 01 2 7
中
医 药 Βιβλιοθήκη 信 息 ・1 2 3・
I n f o r ma t i o n o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e i n e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8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2— 2 4 0 6 ( 2 0 1 7 ) 0 2— 0 1 2 3— 0 3
红 花 为菊科 红 花 属植 物 红 花 的 干燥 花 , 主要 产 于 河南 、 浙江 、 四川 等 地 … 。红 花 性 温 , 味辛 , 具 有 散 瘀
用3 0倍 的水在 7 0 ℃下浸 提 2次 , 每次 8 0 a r i n , 结 果说
明该 方法 工艺 简单 , 提取效 率 高 。 1 . 2 亚精 胺类成 分
止痛 、 活血 通 经 等 功 效 j 。其主要化学成分 有黄酮 、
亚精胺 、 木脂 素等 3 j 。现代药理 研究表 明 j , 其对心
羟基 山柰 酚 一 3 , 6一 二氧 一 7一 氧 葡萄醛 酸苷 ( 3 ) , 6~ 羟基 山柰 酚 一 3一氧芸香糖苷 ( 4 ) , 6一羟基 山柰酚 一 3一
P—c o u ma r o y l s p e r mi d i n e( 1 ) , Nl , N 5一( Z)一N 1 0一 ( E)~ t r i —P—c o u m a r o y l s p e r mi d i n e ( 2 ) , N 1 ( E)一N 5一 ( Z )一N 1 0一( E)一t r i —P—c o u m a r o y l s p e r mi d i n e ( 3 ) 和 N 1 , N 5 , NI O一( E)一t r i —P—c o u ma r o y l— s p e r mi d i n e
龙胆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Ab t a t i s r ces m maie e rs ac n t ai n a o t h h m c mp n nsa d t erp ama oo y o n i asa l sr c: Th t l ai u r d t ee r h gs u t b u ec e z h i i o t i a Co o e t n i h r c l g fGe t n b ̄ l h a c
龙 胆 ( etn ar u g) G ni as ba ne 为龙 胆 科 龙 胆属 粗 a c B 糙龙胆 、 条叶 龙胆 、 三花 龙胆 、 坚龙胆 等植物 干燥的根 及根茎 。 始载 《 神农 本草经 》列为 中品 ,药鉴》 , 《 梁代 陶
及药理研究进 展综述 如下 。
1 化 学 成 分
Bg I h l fe he r tc s orf t rr s ac ng e l t d uiii e /na¥a l Bg . e, t ou dbeo rat o ei a bai f he e e h  ̄ oing a tl ng G nta s l s ur r i i n z c b ̄ e Ke y wor :Ge inas a r e;c e clc p e ;ph r c l g  ̄ nt c b aBg a h m a om on nt i a ma o o y
龙 胆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 究进展
王艳艳 。 王英平 , 王晓杰 魏云洁 许世泉 焉石 , , , , 孙成贺
(. 1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吉林 120 2 319; . 长春金赛药业,吉林 长春 10 2) 301
摘 要 : 综述 了龙胆化 学成分及 药理作 用研 究进展 , 为龙胆 的进一步研 究、 利用和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
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注射剂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注射剂研究中的应用探讨刘占京李学林2 马静2(1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1;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针对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利用进程中几回出现不良反映事件,探讨开展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
方式: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总结血清药物化学用于中药注射剂再评价研究的特点。
结果与结论:血清药物化学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化研究手腕,应该纳入中药注射剂再评价体系,以弥补中药注射剂基础研究的不足,为中药注射剂的研究开拓新的领域和冲破口,故对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注射剂研究中的应用及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血清药物化学Application of Serum Chemistry in Researching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jectionLiu LI Xue-lin2MA Jing2(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College of TCM, Henan Zhengzhou,450000;College ofTCM,Henan Zhengzhou,450008)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serum chemistryAbstract: objective:To aim directly at adverse ev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课题来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编号:86056);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子课题(编号:2009ZX09502—030);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编号:)通讯作者:李学林(1960—),男,河南省郑州市,主任药师,硕士,从事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和中药的应用形式的研究。
Tel(2)。
(TCM) injection frequently occurred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use, investigating the important of carrying out re-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Methods: relevant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ing re-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with serum chemistry method.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Serum chemistry as a new and modern research method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CM injection re-evaluation system, to make up basic research shortage and open up new areas and farmers for researching on TCM injection, so discuss on the appl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serum chemistry in studying on TCM injection.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以药物化学的研究手腕和方式为基础,运用多种现代技术,分析鉴定中药进入机体后血清中移行成份,研究其药效相关性,肯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并研究其体内进程的科学[1]。
红花龙胆的药用民族植物学及质量评价

2011年5月第20卷第2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MUC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May ,2011Vol.20No.2红花龙胆的药用民族植物学及质量评价吴立宏1,2,官海峰2,俞丽2,侴桂新,王峥涛1,2(1.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上海201203; 2.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中药新资源与质量标准综合评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上海201203)摘要:采用药用民族植物学的文献研究和调查编目等方法对涉及红花龙胆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对采集和收集的样品进行鉴定;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采集和收集样品中的芒果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红花龙胆分布区内的苗族、土家族及汉族等民族均将红花龙胆用作清热、消炎、止咳之草药,用于治疗肺及肝胆疾病;12批样品中的芒果苷含量平均2.8%,传统应用全草的样品含量均超过2.0%,地区之间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芒果苷可视为红花龙胆的药效物质基础;芒果苷限量标准的制订可为以红花龙胆为原料的新药和成药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关键词:红花龙胆;药用民族植物学;芒果苷;质量评价中图分类号:R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036(2011)02-0076-05收稿日期:2010-12-01基金项目:国家药典委员会资助项目(No.Ys-166);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0ZR14298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专项(No.200707007).作者简介:吴立宏(1966-),男(汉族),河南栾川人,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中药资源、质量评价及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通讯作者:王峥涛(1956-),男(汉族),辽宁朝阳人,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资源、中药活性成分与质量标准研究.红花龙胆(Getentiana rhodantha Franch.)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广西等地区[1].用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疗肺及肝胆疾病.长期以来红花龙胆只是一味草药,其质量标准只见于1977年版中国药典[2]和地方标准,仅有性状鉴别等项目,不能有效控制药材质量.为了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本文对红花龙胆的药用民族植物学资料进行梳理总结,对红花龙胆药材质量进行研究和评价,并对红花龙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1材料与方法1.1红花龙胆的分类概要红花龙胆为龙胆属狭蕊组Section Stenogyne Franch.国产12种植物中分布较广的类群[1],其所属组的分类位置备受争议.Yuan et al 基于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提出可以独立为属的看法[3],但没有进行分类学处理.Ho et al 总结多学科证据[4]将其从龙胆属中分立出来,命名为狭蕊龙胆属Metagentiana T.N.Ho &S.W.Liu.几乎同时,Struwe 在总结Yuan et al 的研究结果时也提出了将狭蕊组上升为属的看法[5].不支持将狭蕊龙胆属独立为属[6].基于以上争议,本文红花龙胆的学名仍采用Gentianarhodantha Franch.第2期吴立宏等:红花龙胆的药用民族植物学及质量评价1.2药用民族植物学调查与材料收集采用药用民族植物学的文献研究和调查编目等方法[7],将有关红花龙胆的文献进行梳理,对云南、贵州和四川等民族地区的样品进行采集和收集,并对标本进行鉴定(表2).1.3质量评价1.3.1质量评价指标选择1977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红花龙胆的标准只有性状鉴别[2],没有定量控制指标.较早从红花龙胆分离到了齐墩果酸等一些小极性成分[8].最近又从红花龙胆中分离到了一些(裂)环烯醚萜苷及其衍生物等[9 11].然而含量甚微,不经过富集一般检测不到[12],有些化合物药理作用不明,不宜用于质量控制指标.本课题组首次从红花龙胆药材中分离到了含量较高的成分-芒果苷(mangiferin)(待发表资料).芒果苷具有消炎止咳作用[13 15],选用芒果苷作为红花龙胆的定量控制指标是科学的和合理的.1.3.2实验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2%磷酸溶液(13ʒ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理论板数按芒果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精密称取芒果苷对照品(自制,纯度大于98%)适量,加60%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取红花龙胆供试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6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静置30min,超声处理30min,放冷,用6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3mL,置10mL量瓶中,加60%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2结果与分析2.1结果对红花龙胆的传统知识进行梳理,结合调查所得,将地方名称、功效、应用与用法等进行总结,见表1.依据以上实验方法对采集和收集的12批红花龙胆药材中芒果苷的含量进行测定(Agilent1100液相色谱仪系统,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250mmˑ4.6mm,5μm),结果见表2.表1红花龙胆民族地方名称、功效与应用Tab.1Local name,action,use and usage of Gentiana rhodantha Franch.民族或地区地方名功效应用用法文献贵州(苗族,布衣族)青鱼胆草,小龙胆草,Bangx lus(苗),Gaul dah hoz(布衣)清热利湿,消暑解毒,止咳.黄疸,支气管炎,肺结核,痰中带血.外治痈疖疮疡,烧烫伤.水煎服,外敷[16]贵州(苗族)青鱼胆草,Reib jinb mlol锐定谋(松桃),Jab juf saix加架山(黔东南),Uab ghabnes xongdyet弯嘎努胸右(黔南),Mint bub njuknjiaox明补学姣(毕节)清热解毒,利湿,健胃.黄疸,痈肿疮疡.水煎服,外敷[17]贵州荔波(瑶族)Ndopv hlax biangh罗拉劳,小龙胆,青鱼龙胆,傍雪开清热解毒,利湿凉血,化痰止咳.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哮喘,肝炎,胆囊炎,膀胱炎,小便不利等.水煎服[18]湖北九月花,小龙胆草,阴寒药,穿山七,小青鱼胆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目赤肿痛,咳嗽,肺炎,痢疾,便血,小便淋痛,黄疸,蛇咬伤,烧烫伤,痈肿疔毒等.水煎服,外敷[19]湖北神农架穿山七,九月花,退云伞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目赤肿痛,咳嗽,肺炎,痢疾,便血,小便淋痛,黄疸,蛇咬伤,烧烫伤,痈肿疔毒等.水煎服,外敷[20]四川红花龙胆,草龙胆,龙胆草清热,消炎,止咳.肝炎,支气管炎,小便不利.水煎服①77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续表民族或地区地方名功效应用用法文献河南红花龙胆清热,消炎,止咳.肝炎,支气管炎,小便不利等.水煎服[21]土家族(恩施)九月花,土龙胆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目赤肿痛,痢疾,小便淋痛,黄疸,蛇咬伤,烧伤,烫伤,痈肿疔毒等.水煎服,外敷[22]土家族(恩施)小青鱼胆,穿山七,雪里梅,小龙胆草败火利湿,凉血解毒.黄疸,痈肿疔毒,目赤肿痛,蛇咬伤等.水煎服,外敷[23]土家族(贵州)青鱼胆草,小龙胆草,阴寒药,九月花赶火清热,赶湿清黄目赤肿痛,肺炎,痢疾,黄疸,尿频涩痛,小儿惊风,小儿疳积,烧烫伤等.水煎服,外敷[24]藏族(云南西北)吉解玛布清肝、胆热,利胆黄疸型肝炎,肝热,胆热及诸种热性病.水煎服[25]云南星秀花,细龙胆,凤凰花,小雪里梅,寒风草,小青鱼胆,红花龙胆清热利胆,消炎止咳.黄疸型肝炎,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淋巴结核.水煎服②云南昆明土白连,细叶龙胆,雪龙胆,雪盖被,雪里明,小黄连,酒药草清热解毒牙痛,喉痛,痢疾,痈疡疮毒,一切炎证.水煎服,外敷③云南蒙自小青鱼胆清热利胆,消炎止咳.肝炎,肺炎.水煎服+云南屏边(苗族)小青鱼胆清热利胆,消炎止咳.肝炎,肺炎.水煎服++为集市调查资料.①四川省卫生厅编.四川省中药材标准,四川省卫生厅(内部发行),1987.②昆明军区后勤部卫生部编.云南中草药选.天津人民印刷厂,1970.③昆明市卫生局编.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云南人民印刷厂,1970.2.2结果分析将红花龙胆作为草药广泛应用的民族主要有苗族、土家族和汉族.红花龙胆的地方名有近30种,命名方式主要有三类:与功效相关的如青鱼胆草、阴寒药、小黄连等;与生境相关的如穿山七、雪龙胆等;与形态相关的如红花龙胆、九月花、细叶龙胆等.不同民族与医药实践均指认红花龙胆的主要功效是清热、消炎和止咳,用于支气管炎、肺炎、肝炎、目赤肿痛等病症,外用还治烧烫伤等,表明红花龙胆的功效和应用是确切的.红花龙胆药材芒果苷的含量在0.7% 4.4%之间,平均2.8%,其中全草药材的芒果苷含量较高,都在2.3%以上,平均3.2%.而地上部分芒果苷含量稍低,与药用部位、采集时间长短、保存状况有关.表2红花龙胆中芒果苷的含量测定结果Tab.2Content of mangiferin in Gentiana rhodantha Franch.编号No.样品编号Bench No.产地Source芒果苷mangiferin%备注Note 1wu08002贵州威宁 4.4全草2wu08006贵州威宁 2.8全草3hhld-080813贵州赫章0.7地上部分4200808221贵州贵阳 3.7全草5200808231贵州贵阳 3.1全草6hhld-080901四川威远 2.7全草7hhld-080328云南 1.3地上部分8wu07102四川昭觉 2.3全草9wu07123云南屏边 3.3全草10wu07124云南蒙自 3.3全草11200808251贵州贵阳 3.0全草12wu06083四川昭觉 3.0全草87第2期吴立宏等:红花龙胆的药用民族植物学及质量评价3讨论3.1红花龙胆中芒果苷限量标准的制定与民族药质量标准的提升红花龙胆药材中芒果苷的平均含量为2.8%,按下浮20%,则建议标准规定红花龙胆药材含芒果苷(C19H18O11)不得少于2.0%.全草的样品均符合规定,而只有地上部分的2批样品含量不符合规定,云南、贵州、四川的样品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新准已上报国家药典委员会,新标准还增加有薄层色谱鉴别、水分、灰分等检查项目,与1977年版中国药典红花龙胆的标准相比是一大飞跃.3.2芒果苷的药理作用与红花龙胆传统应用相关性及民族新药开发本文首次从红花龙胆中分离到芒果苷,含量较高.具有抗炎和止咳作用[13 15],与红花龙胆的传统应用一致,因此可以认为芒果苷即是红花龙胆的药效物质之一,红花龙胆的传统疗效是确切的.目前,组方中有红花龙胆的具有苗族特色的止咳、抗炎的民族中成药肺力咳胶囊/合剂、康妇灵胶囊等已成为当地民族制药企业的主打产品而行销全国[26,27].研究表明,芒果苷还有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免疫调节、减肥等作用[15],这为涉及红花龙胆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拓宽了思路.3.3芒果苷新资源与红花龙胆的资源保护从现有资料看,红花龙胆是芒果苷含量较高的植物之一,成为芒果苷高含量的新资源[28 32].然而,人们对红花龙胆的需求全部依赖对野生资源的采挖[17].作者认为人工栽培红花龙胆是实现野生药材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切入点.科研院所和有关制药企业要加快进行人工栽培实验研究,将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野生资源.同时,还要研究芒果苷等有效成分在红花龙胆中的分布规律和与药理药效的相关性,从标准和技术层面为保护红花龙胆野生资源和可持续利用作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1]HO T N,PRINGLE J S.Gentianaceae[M].In:Wu Z Y,Reven P H eds.Flora of China.16.Science Press (Beijing)&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St.Louis),1995.[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3]YUAN Y-M,K PFER P,DOYLE J J.Infrageneric phylogeny of the genus Gentiana(Gentianaceae)inferred from nucleotide spacer(ITS)of nuclear ribosomal DNA[J].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1996,83:641-652.[4]HO T N,CHEN S L,LIU S W.Metagentiana,a new genus of Gentianaceae[J].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2002,43:83-91.[5]STRUWE L,KADEREIT J W,KLACKENBERG J,et al.Systematics,character evolution,and biogeography of Gentianaceae,including a new tribal and subtribal classification[M].In:Struwe L,Albert V A eds.Gentianaceae:systematics and natural hist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2002.[6]陈生云,陈世龙,夏涛,等.用nrDNA ITS序列探讨狭蕊龙胆属及其近缘属(龙胆科)的系统发育[J].植物分类学报,2005,43(6):491-502.[7]裴盛基.民族植物学在民族民间药物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47:316-319.[8]刘焱文,刘平,王瑞珍.小龙胆草抗结核有效成分的研究[J].中药通报,1985,10(12):33-34.[9]MA W G,FUZZATI N,WOLFENDER J L,Yang C R,Hostettmann K.Rhodenthoside A,a new type of acylated secoiridoid glycoside from Gentiana rhodentha[J].Helvetica Chimica Acta,1994,77(6):1660-1671.[10]MA W G,FUZZATI N,WOLFENDER J L,YANG C R,Hostettmann K.Further acylated secoiridoid glucosides from Gentiana rhodantha[J].Phytochemistry,1996,43(4):805-810.[11]XU M,WANG D,ZHANG Y J,YANG C R.Iridoidal glucosides from Gentiana rhodantha[J].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2008,10(6):491-498.[12]楼之岑,罗集鹏,张建生,等.龙胆类的研究[M].见:楼之岑,秦波主编.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编)第3册[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6.970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13]邓家刚,郑作文,曾春晖.芒果苷的药效学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2,20(6):802-803.[14]覃骊兰,梁爱武,邓家刚.芒果苷片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9):587-588.[15]WZUTHOZ N,BALDE A,BALDE E S,et al.Ethnopharmacology of Mangifera indica L.Bark and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of its Main C-Glucosylxanthone,Mangifer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7,1(2):112-119.[16]罗廷华.贵州少数民族药物集(第一册)[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17]汪毅主.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18]莫永安,戎聚全,张朝卿,等.荔波常用瑶药的民族民间应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3,16(3):127-131.[19]湖北卫生局.湖北中草药志(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20]詹亚华.中国神农架中药资源[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1]丁宝章,王遂义.河南植物志(第三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2]方志先,赵晖,赵敬华.土家族药物志(上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23]赵敬华.土家族医药学概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24]朱国豪,杜江,张景梅.土家族医药[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25]罗达尚.中华藏本草[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26]何廷.新型镇咳袪痰药-肺力咳合剂[J].中南药学,2009,7(7):554-556.[27]车军,杨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康妇灵胶囊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7,5(11):1-4.[28]李学坚,邓家刚.芒果树不同植株部位的芒果苷含量比较[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2):43-44.[29]夏从龙,张浩,刘光明,等.獐牙菜属及近缘植物中4种有效成分的HPLC定量测定[J].药物分析杂志,2007,27(8):1161-1164.[30]林鹏程,冶兆辉,卢永昌,等.HPLC法测定獐牙菜及其近缘植物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4,24(5):502-505.[31]马蓉蓉,唐意红,马春辉,等.HPLC-UV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芒果苷的含量[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6):657-659.[32]郭澄,郑清明,郑汉臣.元宝草不同药用部位中芒果苷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分析化学,2006,34(11):1666.Medical Ethnobotany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GentianaRhodantha Franch.WU Li-hong1,2,GUAN Hai-feng2,YU Li2,WANG Zheng-tao1,2(1.Shanghai R&D Center for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Shanghai201210,China;2.The MOE Key Laboratoryfor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 and The SATCM Key Laboratory for New Resources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ChineseMedicines,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201210,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approaches of medical ethnobotany,the literature of Gentiana rhodanthaFranch.(GR)was analyzed and the samples collected were identified.By the method of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ngiferin content was assay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ople ofMiao,Tujia,Han and other nations are all use GR as clearing heat,antiphlogistic and antitussive herb tocure diseases of lung,liver and gallbladder in GR’s distribution area;the average mangiferin content is2.8%,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provinces.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mangiferin can beregarded as GR’s bioactive components;the quality standard of GR for Chinese pharmacopoeia can bereferenced for promoting standard of patent medicine that contains GR;it is urgent to research the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GR,a new high mangiferin content resource.Key words:Gentiana rhodantha Franch.;medical ethnobotany;mangiferin;quality evaluation[责任编辑:关紫烽]。
最新-深究血清物品化学在中药物质基础 精品

深究血清物品化学在中药物质基础血清药物化学主要是研究血清中的化学物质,观测血清中外源性活性物质及其作用和代谢规律,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较为科学的一种方法。
1989年,日本学者田代真一提出了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
1997年,国内发表了中药及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一文,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及理论。
近十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和专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中药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现就其研究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1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物质基础方面的研究现状11血清药物化学在单味中药物质基础方面的研究国内提出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之前,就已有学者对远志、越桔、白术、东北红豆杉、地黄等单味中药展开过研究。
近年来,有更多的人将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应用于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111茵陈蒿口服给药发现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为茵陈蒿汤的主要血中移行成分,药效研究证明其具有利胆、抗炎、利尿、降血脂等一系列茵陈蒿生药的药效,因而认为6,7-为该方的主要体内直接作用物质。
112当归给药血清中,藁本内酯二聚物、藁本内酯、-、-6,7和等5个物质的相对含量比原药中高,分析这些成分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它们有可能是当归的药效活性物质。
113土茯苓唐氏等对单味中药土茯苓的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表明,大鼠含药血清中的特征峰代表的物质很可能为原型成分,即药效成分。
114补骨脂王氏等对补骨脂的药物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和分析得出,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吸收入血,是补骨脂的主要有效成分,其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结果与药理研究结果相符。
115大黄给药后大黄药材共检出22个成分入血,其中大黄酸含量最高,其他蒽醌类成分含量较低。
无论给大鼠的灌胃样品是大黄游离蒽醌提取物还是大黄结合蒽醌提取物,存在于大鼠血清中化学成分是相似的,以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为主,提示这些成分可能是大黄抗内毒素的主要药效物质,但是大黄入血成分可能并不全是其抗内毒素的有效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花龙胆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
红花龙胆又叫龙胆草、土白莲、九月花、星秀花、冷风吹和雪里梅,属于龙胆科。
红花龙胆主要是用其根和草的全部作为药用,采收的季节大多数在冬季,需要洗干净、采摘即用或者是晒干储存备用。
而血清药物化学总的来说就是以服用药物后病人的血清为样本,对此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抽离,通过血清来分析出药物哪些成分可以对人体产生有效作用。
中药在我国的发展和研究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我国对中药的发展和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升了我国在医疗健康方面的地位,这也为红花龙胆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标签:红花龙胆;血清药物化学;方法
红花龙胆的味道苦、属于寒性中药。
其功能主要用来医治畸形黄疸型肝炎、痢疾、小儿肺炎、淋巴结结核等症状,清热利湿解毒。
最古老的用法是外用,碾碎外敷到伤口处或者熬成水抹涂到患处,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科研人员发现红花龙胆的药效更多,可以治疗更多的疑難杂症,而通过对红龙花胆的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可以提高其治疗作用,充分发挥出红龙花胆的药效,做到一药可以辅助解决多种病况,增强其药性。
1 红花龙胆的介绍
红花龙胆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有短缩根茎,根茎较细并且是条状,主要呈黄色,大多数呈直立状态。
花朵呈莲花形状,大多以椭圆形、倒卵形和卵形为主。
其叶子宽呈卵形或者是卵状的三角形,红花龙胆的花朵有时呈紫色、有时带有淡红色,花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0月份至第二年的2月份。
主要分布海拔570~1750米的高山灌丛、草地和林下,其产地主要是中国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的南方地区,大多地区都是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形成一条专业生产及销售的渠道。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红龙花胆成为2015年中药的新增品种,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对于红龙花胆的应用主要是针对苗药的,尤其是在地方民族药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而红龙花胆的疗效也是显而易见的,也一致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在红花龙胆的使用前期也可以利用这一点为日后红花龙胆更为广泛的使用奠定基础,埋好伏笔。
红花龙胆中有一种叫做芒果苷的成分,相比较同价格的中草药来讲,红花龙胆不仅芒果苷的含量高,并且价格相对较低,在治疗咳嗽、消炎的病状中占据价格和效果优势。
在此种情况下,相关医药单位可掌握其种植方法,大量培育红花龙胆,供应市场需求,我认为红花龙胆具有非大的市场潜力。
2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目前,我国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而这些已经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中药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我国对复方药效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没有对其根本性的作用做出研究。
其研究方法也不够效率,得出的研究结果对其针对的症状也有不确定性,或者说只是单一的得出药物里面含有的有效成
分在部分环境下是无效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样的研究可以说是失败的。
如何更加准确的得出其有效成分能够在何种情况下被吸收产生效果才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也是打开中国中药市场的基础。
血清是指对病状起直接作用的药物。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的制作流程是首先对药物成分及作用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具体的病状确定其用药方案,再对服药后的患者进行血清的采样,对血清的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对服用药物后的血清样本主要运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沉淀蛋白发法、热水淋浴法等,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去除血清中的无效成分,尽可能的保留对病状起直接效果的成分。
最后使用现代色谱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等对血清中移行成分进行制备,这样可以替下一步的医疗效果研究提供有力的根据。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其药物被认同的有效成分得到世界认可,可以用这种方法通过HPLC和GC,以此建立起标准化的研究标准,让中药质量变得更加标准化,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更多的得到大家的认可。
复方配伍机理的阐明,中药复方的搭配方法多种多样,每个人对同样的病状都可以搭配出不同的中药方案,对此并没有统一的配方标准,这也给中药的研究带来了困难,但是对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可以解决这方面的某些问题。
中药方案的科学化,中国对中药的研究是长期持久的,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研究成果。
但是对于中药配方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中药的用量、时间、周期都存在随意性,大多数情况下是根绝其中药医生的经验和个人习惯进行给药。
3 方法
对红花龙胆的血清药物的研究主要是运用三种实验方法。
第一是精密度的实验,对红花龙胆取样提取其中一份的液体进行6次,根据相对峰面积来判断出仪器的精密度;第二是稳定性的实验,对取样后的红龙花胆进行精密吸取,在一定范围值内即为稳定;第三是进行重复性实验,为了保证前两个步骤的可行性,会对样品进行重复实验,以验证其有效成分的可靠性。
最后根据研究确定出红花龙胆进入血液后被吸收的有效成分。
对于血清药物的研究可以根据其规律进行配药,提高中医配药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加强中药的国际地位。
对红花龙胆进行血清药物研究可以更好的解决淋巴结结核、眼结膜炎、烧烫伤较为复杂的疾病,其中对芒果苷的研究最能作为龙胆药材的指标,并能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药物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辉,刘晓,蔡皓,等.大黄附子汤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J].中草药2013,44(5):528-531.
[2] 赵琳珺,罗君,卿娟,等.红花龙胆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J].医药导报2017,36(7):75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