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阶段测验1

合集下载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组织行为学》网上形考(任务1至5)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组织行为学》网上形考(任务1至5)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组织行为学》网上形考(任务1至5)试题及答案一、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 100 分。

) 1.王安电脑公司王安电脑公司曾是美国IT企业界的一棵闪亮的明星。

美籍华裔科学家、企业家王安在美国波士顿创办了一家驰名世界的“王安电脑公司”,他从600美元投资开始,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已发展到拥有3万多名员工,30多亿美元资产,在大约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50个分公司的世界性大企业。

成功给他带来荣誉和地位,还给他带来了16亿美元的巨额资产。

当我们顺着王安的足迹,浏览他的人生历程,寻找他的成功秘诀之时,不难发现,王安公司成功的决定因素就在于重视和拥有人才。

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该公司人才济济,有善于经营的副经理拉克斯,有实业家、电子学专家朱传渠,有主管亚太地区销售工作的销售部经理庄家骏等等。

正因为如此,仅1952年-1983年每年的营业额以40%-50%的速度增长,到了1982年经营额高达10亿美元之多。

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

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

具体工作中,他根据员工的不同类型、特点、技术专长和生活需要,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

他把设计和研制产品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看成公司的灵魂,给他们特殊的礼遇以示尊重,甚至在用词上都特别讲究,从不用“雇佣”之类的词,只用“聘用”,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他们。

而对一个有创造性的技术人才,即使他有令人难以容忍的错误和缺点,或是骄横自负,或是两个工程师相互对立,王安都能和他们搞好关系,从而使他们明白公司最高领导人最了解和懂得他们的贡献。

公司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某个工程师正在做公司下达的一项设计或研制任务,而且做得很好,公司却因为某种原因突然决定停止这个项目的设计和研制。

为了不使这个工程师感到失望,避免挫伤他的积极性,王安总是亲自和这个工程师谈心,给予鼓励和安慰,同时,还千方百计安排他去完成另一件特别重要的项目,从而维护了这个工程师的自尊。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您的位置:考核练习 >> 在线答题结果第一单元阶段测验一、单项选择题1、人的行为特点是()(分数:1分)A. 适应性B. 系统性C. 静态性D. 不可控性标准答案是:A。

您的答案是:A2、下列选项中不是组织行为学学科性质的是()(分数:1分)A. 边缘性B. 系统性C. 两重性D. 应用性标准答案是:B。

您的答案是:A3、任何创造性行为都必须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成果,这体现的是创造性行为的()(分数:1分)A. 首创性B. 主动性C. 适应性D. 独特性标准答案是:A。

您的答案是:A4、事业生涯是一种过程,是一种与()(分数:1分)A. 家庭生活有关的连续经历B. 学习有关的连续经历C. 社会交往有关的连续经历D. 工作有关的连续经历标准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A5、下列选项中不是个人加入群体的原因的是()(分数:1分)A. 地位需要B. 自尊需要C. 情感需要D. 人为需要标准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A6、小群体与大群体相比,其优势主要在于()(分数:1分)A. 完成任务速度快B. 易解决复杂问题C. 绩效水平高D. 凝聚力强标准答案是:A。

您的答案是:7、下列沟通形式中属于正式沟通的是()(分数:1分)A. 偶然式B. 全方位式C. 集束式D. 流言式标准答案是:B。

您的答案是:8、一个包容动机很强而又主动表现者,一般是一个()(分数:1分)A. 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B. 性格外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C. 性格内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D. 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标准答案是:A。

您的答案是:9、领导者的地位与权力主要来源于领导者的()(分数:1分)A. 影响力B. 号召力C. 指挥力D. 领导力标准答案是:A。

您的答案是:10、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工业管理中出现的“工作丰富化”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劳动组织形式,其理论来源是()(分数:1分)A. 需要层次理论B. ERG理论C. 成就需要理论D. 双因素理论标准答案是:D。

组织行为学考试(习题卷6)

组织行为学考试(习题卷6)

组织行为学考试(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1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有关领导活动的构成要素,其中不包括( )。

A)领导者B)追随者C)领导环境D)领导过程答案:D解析:2.[单选题]组织采取的社会化策略( )了新员工主动策略,影响着新员工的行为后果。

A)激励B)制约C)鞭策D)影响答案:B解析:3.[单选题]消极反馈是()的。

A)描述性B)判断性C)批评性D)评价性答案:A解析:略4.[单选题]组织学习的四阶段动态模型是( )。

A)发现→发明→推广→执行B)发明→发现→推广→执行C)发现→发明→执行→推广D)发明→发现→执行→推广答案:C解析:5.[单选题]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 )。

A)不成文的被动规范B)口头的规范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D)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答案:D解析:6.[单选题]“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句话描述了群体的( )。

A)社会助长作用B)社会抑制作用C)社会惰化作用D)去个性化答案:C解析:无。

7.[单选题]在系统理论中阵容强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社会系统学派B)社会技术系统学派C)权变系统理论D)新制度组织理论答案:C解析:8.[单选题]激励的三要素包括激励对象、激励方式和A)激励目标B)激励水平C)激励过程D)激励效应答案:D解析:9.[单选题]组织导向型变革的变革方向是A)群体行为改变→个体行为改变→个体态度和知识改变B)知识的改变→个人态度和行为的改变→群体行为的改变→工作绩效的改进C)个体行为改变→个体态度和知识改变→群体行为改变D)个人态度和行为的改变→群体行为改变→工作绩效的改进→知识的改变答案:A解析:10.[单选题]()是指一位领导者对其下属所给予的尊重、信任及互相了解的程度。

您没有作答A)关怀B)制度C)规章D)定规答案:A解析:略11.[单选题]组织在发展阶段常面临的危机是( )。

组织行为学(全国)

组织行为学(全国)

全国-组织行为学-考前模拟卷-001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群体成员往往有三种比较典型的角色表现。

一是任务角色,二是维护角色,三是()(1分)A:文化角色B:关系角色C:沟通角色D:自我中心角色2、用来表明测验有效性的指标是()(1分)A:效度B:信度C:效价D:回归系数3、在双因素理论中,与保健因素有关的是()(1分)A:工作环境B:工作内容C:成长感D:责任感4、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产生一种定势,这种定势会自然而然地把员工引导到组织目标上来,这就是组织文化的()(1分)A:导向功能B:凝聚功能C:约束功能D:激励功能5、一个群体成为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是()(1分)A:充分的委托与授权B:成员之间的平等与互信C: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D:高素质的员工6、绩效反馈是一种()(1分)A:上行沟通B:下行沟通C:水平沟通D:斜向沟通7、界定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1分)A:经济合同C:群体规范D:群体凝聚力8、认为员工是消极被动的,只有通过严格监管、严格控制才能提高效率,这是()(1分) A:X理论B:Y理论C:Z理论D:超Y理论9、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和()(1分)A:管理行为B:领导行为C:组织变革D:组织学习10、“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认为管理的重点应是()(1分)A:重视人的因素B:重视工作内容C:重视工作环境D:重视金钱的因素11、组织分为文化性组织、经济性组织和政治性组织,这种分类的方式是()(1分)A:按社会功能分类B: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类C:按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分类D:组织规模分类12、把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结果追求所引发的冲突称为()(1分)A:目标冲突B:认知冲突C:情感冲突D:程序冲突13、对冲突的观念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即:传统观念、人际关系观念和()(1分)A:管理观念B:历史观念C:权变观念D:相互作用观念14、把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激励的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称为()(1分)B:心理相容C:共生效应D:价值认同15、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觉,情感和()(1分)A:意志B:能力C:行为意向D:行为16、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发生原因的判断由三个要素决定,即特殊性、共同性和()(1分)A:系统性B:社会性C:认知性D:一贯性17、在组织中,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着群体的正式领导者和群体之间的正式关系的是()(1分)A:职权结构B:角色结构C:群体规模D:奖惩体系18、当组织规模很大,且需要进行分层授权管理时最有效的沟通网络是()(1分)A:链式B:轮式C:环式D:全通道式19、霍夫斯坦德认为:文化由四个层级结构构成,即物质生活文化,制度管理文化,行为习俗文化和()(1分)A:环境文化B:网络文化C:技术水平文化D:精神意识文化20、《论企业中的人性》一书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人性假设理论,作者是()(1分) A:麦格雷戈B:梅奥C:马斯洛D:麦克利兰21、振兴组织的关键在于()(1分)A:组织变革B:组织学习C:共同愿景D:系统思考22、构成个人影响力的要素有四种,即:品格、才能、知识和()(1分)A:职权B:指挥C:感情D:制度23、激励的三要素,包括激励对象、激励方式和()(1分)A:激励目标B:激励水平C:激励过程D:激励效应24、领导作为动态的过程,由三个因素所决定,即领导者,被领导者和()(1分) A:职位B:职权C:环境D:关系25、组织是约定俗成的,并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持有这种观点的是()(1分) A:古典组织理论B:近代组织理论C:社会系统学派D:权变系统理论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6、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是()(2分)A:社会学B:管理学C:政治学D:人类学心理学E:人类学27、虚拟团队的重要使用者有()(2分)A:西南航空B:波音C:福特D:西尔斯E:皇家壳牌28、行为的基本特征有()(2分)A:目的性B:社会性C:连续性D:可塑性E:稳定性29、态度在工作中的功能有()(2分)A:调整功能B:自我保护功能C:定向功能D:价值表现功能E:支持功能30、组织结构设计的古典原则有()(2分)A:统一指挥B:控制幅度C:规范化D:部门化E:规模化三、名词解释题(共5题,共15分)31、名词解释:组织学习(3分)32、名词解释:非正式组织(3分)33、名词解释:角色期待(3分)34、名词解释:外激励(3分)35、名词解释:群体动力(3分)四、简答题(共5题,共30分)36、简述网络时代的沟通特征。

江南大学-09-组织行为学第1阶段测试题知识讲解

江南大学-09-组织行为学第1阶段测试题知识讲解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组织行为学》(总分100分)考试科目: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层次——个体、群体和组织都涉及( D )问题。

A、人性B、社会C 资源D、道德2、不稳定环境中,组织管理承诺的重要性是(D )。

A、上升的B、不变的C、下降的D、都可能3、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也称认知理论,即( B )理论,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

A、领导B、归因C、双因素D、群体活动4、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A )提出的。

A、斯金纳B、麦克利兰C、波特D、劳勒5、研究表明( D )人组成的中等规模的群体决策最有效,能提出更为正确的决策意见。

A、2-54-5 、B.C、8-9D、5-116、组织环境中最主要的资源是( A )资源。

A、人力B、资金C、文化D、领导7、对需要信息加工的复杂工作来说,较高的总体智力水平和( B )能力是成功胜任的必要保证。

A、体力B、言语C、心理D、实践8、职业承诺和组织承诺(B )是一致的。

A、永远B、有时C、不可能D、基本9、一般情况下,安排( C )的人开展突击性、开拓性的工作。

A、多血汁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10、一个社会共同关于人为什么存在的假设,属于文化层次中的( A )。

A、核心文化B、中层文化C、表层文化D、全部文化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按研究目标,可以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分为( ABC )。

A、描述性研究B、因果性研究、可控制研究E、目标性研究D 、预测性研究C.2、一个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观察、认知和理解,是与个人的( ABCD )等密切相关的。

A、文化背景B、知识结构C、社会地位D、自身能力E、社会资本3、构成性格特征可以依据性格的(ABCDE )特征这几方面来划分。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组织的结构与设计B. 组织中的人员行为C. 组织的战略管理D. 组织的市场营销2. 以下哪个层次的组织行为学研究主要关注个体行为?A. 宏观层次B. 中观层次C. 微观层次D. 全局层次3. 以下哪个理论主张个体在作出行为决策时会权衡自己的成本收益?A. 社会认同理论B. 期望理论C. 异质性资源理论D. 威胁理论4. 帕金森定律是指什么?A. 任务越多,完成任务所需时间越长B. 组织结构越复杂,沟通效率越高C. 领导者越年轻,组织绩效越高D. 组织成员数量越多,创新能力越低5. 以下哪个职业角色属于Mintzberg的管理职位分类中的对内角色?A. 监察者B. 发言人C. 协调者D. 创新者6. 以下哪种权力是指基于个人魅力、邀请和性格吸引力而产生的?A. 行政权力B. 强制权力C. 专家权力D. 赞誉权力7. 组织认同感是指什么?A. 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B. 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C. 组织成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工作动机D. 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作能力8. 以下哪种决策风格会考虑组织成员的参与和意见?A. 集中式决策B. 专制式决策C. 集体式决策D. 委派式决策9. 以下哪个概念描述了组织中的信息分享和知识传递?A. 内部沟通B. 组织学习C. 效能提升D. 知识管理10. 以下哪种组织结构特点是指权力和责任清晰地分配到各个层级?A. 银行式组织结构B. 偏心式组织结构C. 功能型组织结构D. 基于项目的组织结构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解释组织文化的概念,并说明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中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符号体系。

它代表着组织成员的共同认同和归属感,是组织的核心特征之一。

组织文化对组织绩效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健康的组织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促进员工的合作与协作,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另一方面,不健康的组织文化可能导致员工对组织的不满意和离职意愿,进而对组织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组织行为学阶测1~4

组织行为学阶测1~4

组织行为学-阶段测评1 (第1-7页)1.单选题1.1以下哪项不是实验法的一种?( C )∙ a 实验室实验法∙ b 现场实验法∙ c 心理实验法∙ d 准实验法1.2 ( A )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 a 能力∙ b 气质∙ c 才能∙ d 性格1.32.0人的态度产生于社会中,并指向和作用于社会,这是态度的( A )∙ a 社会性∙ b 针对性∙ c 稳定性∙ d 协调性1.42.0认为能否达到某种目标或结果,主要受个人主观努力和能动性的发挥与否所控制的理论是( B )∙ a 外因控制论∙ b 内因控制论∙ c 控制方位论∙ d 归因论1.52.0分别研究个体、群体和领导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是( C )∙ a 行为科学∙ b 组织科学∙ c 微观组织行为学∙ d 宏观组织行为学1.6主体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准备状态是指( D )∙ a 认知∙ b 情感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食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是指( B )∙ a 感觉∙ b 知觉∙ c 社会知觉∙ d 自我知觉1.82.0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A )∙ a 创造性能力∙ b 创造性思维∙ c 创造性需要∙ d 创造性动机1.92.0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这种工作态度是( A )∙ a 工作参与度∙ b 工作满意度∙ c 组织认同感∙ d 组织承诺1.102.0X理论是由哪位社会心理学家对古典的传统管理理论的概括?( B )∙ a 海德∙ b 道格拉斯·麦克里格∙ c 霍兰德∙ d 薛恩1.112.0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以旁观者身份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 B )∙ a 参与观察法∙ b 非参与观察法∙ c 自然观察法∙ d 控制观察法1.122.0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的划分方式是( D )∙ a 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b 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c 人的行为模式∙ d 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人的( C )∙ a 人生观∙ b 世界观∙ c 价值观∙ d 态度1.142.0归因论认为良好的( C )是直接推动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内在动力。

组织行为学测试题

组织行为学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组织行为学》(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当前世界上探讨组织行为学的通行方法是()这种探讨方法已阅历了趣味性、科学性、普及化三个阶段。

A、试验法B、民意测验法C、理论法D、数量统计法2、通常人们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作为()。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对比效应D、相像效应3、在群体决策中,让人敝开思想,畅所欲言的方法是()。

A、德尔菲法B、提喻法C、头脑振荡法D、前提分析法4、强化理论告知我们嘉奖和惩处都有激励作用,但应以()为主。

A、负强化B、正强化C、正负同时强化D、反强化5、在沟通网络中,正确性高,速度快,有确定的领导人,但士气低,适应工作慢的沟通方式,属于()。

A、链式沟通方式B、轮式沟通方式C、圆形结构沟通方式D、星式沟通方式6、企业面貌、产品外观包装、技术工艺设备特性和标记属于组织文化结构中的()。

A、精神层B、制度行为层C、物质层D、管理生产层7、能够给企业带来潜在收益价值的一种资本形式属于()。

A、企业文化B、经济文化C、政治文化D、核心价值观8、管理方格理论中,表示对工作为关切,但忽视对人的关切,这种领导者拥有很大的权力,常被称“权威型管理”属于()。

A、1.1型方式B、9.1型方式C、5.5型方式D、1.9型方式9、中国人的文化背景下,通常人们把承诺认为是()。

A、人性B、良心C、道德D、情感10、个体认知实力和自信念通常和从众行为()。

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都可能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探讨行为科学中,普遍认为人的行为可分成以下几类:()A、干脆行为B、间接行为C、目标导向行为D、目标行为E、重复行为2、人的特性理论归纳为几种假设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40.度量离中趋势的常用指标是(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答案】D 【解析】P35141.心理测验的有效性是指心理测验的( )A.可靠性B.准确性C.信度D.效度【答案】D 【解析】P30142.行为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6�1P)B.B=f(P�6�1E)C.B=f(S�6�1E)D.B=f(P�6�1M)【答案】B 【解析】P18143.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 )A.三层B.四层C.五层D.六层【答案】B 【解析】P10144.用数量指标对每种情况中可能有或可能没有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叫( )A.因素分析B.相关分析C.集中趋势分析D.抉择分析【答案】D 【解析】P35145.为了证明承包制与工作效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先测定未实行承包制时班组群体的工作效率,然后再测定实行承包制后班组群体的工作效率,这种研究方法是( )A.现场实验法B.实验室实验法C.间隔时序准实验法D.不等同对照组实验法【答案】C 【解析】P33146.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实验方法是( )A.准实验法B.心理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现场实验法【答案】B 【解析】P32147.如果对房间内噪音加以改变,以探求噪音强度与工作效率、工作速度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面谈法D.实验法【答案】D 【解析】P32148.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是( )A.面谈法B.问卷调查法C.案例研究法D.电话调查法【答案】C 【解析】P31149.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中最重要原则和特点是( )A.研究程序的公开性B.如实地客观地进行观察和实验C.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D.分析方法的系统性【答案】B 【解析】P24150.管理者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赫茨伯格B.明兹伯格C.费德勒D.西蒙【答案】B 【解析】P7151.领导的实质是( )A.处理人与人的关系B.处理人与事的关系C.处理人与组织的关系D.处理组织与组织的关系【答案】A 【解析】P7152.在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中与组织学关系最密切的是( )A.体质人类学B.文化人类学C.考古学D.素质人类学【答案】B 【解析】P21153.工程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A.人与事的关系B.人与机器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54.【答案】B 【解析】P13154.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 )A.投入系统B.产出系统C.投入产出系统D.社会技术系统【答案】D 【解析】P3155.人类的力量在本质上是( )的力量。

A.经济B.社会C.组织D.群体【答案】C 【解析】P2156.个体心理学又称为( )A.基础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人事心理学D.工程心理学【答案】B 【解析】P19157.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D.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答案】C 【解析】P12158.组织行为研究缘起于( )A.心理学B.社会学C.人类学D.政治学【答案】A 【解析】P12第二章120.形象的创造与技术的发明和科学发现相比较,主要是依靠( )A.形象思维B.逻辑思维C.发散思维D.关联思维【答案】A 【解析】P80121.事业生涯的选择首先要受到( )的影响。

A.个人条件B.父母C.朋友D.社会【答案】A 【解析】P104122.事业生涯自我管理的关键是( )A.事业生涯设计和规划能力B.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C.沟通和反应能力D.目标调整能力【答案】B 【解析】P102123.事业生涯成功的关键所在是( )A.自我管理B.社会管理C.组织管理D.职业管理【答案】A 【解析】P102124.开始作为有选择的参与者和观察员,而不再是参与者的阶段是( )A.成长阶段B.探索阶段C.创立阶段D.衰退阶段【答案】D 【解析】P114125.个人在组织内事业生涯变动的模式呈现出一个( )A.正方体B.圆柱体C.圆锥体D.圆球体【答案】C 【解析】P112126.向核心变动与哪种事业生涯变动方向相关( )A.横向变动B.纵向变动C.向周边变动D.平行变动【答案】B 【解析】P111127.霍兰德认为决定人们从事职业种类的基本的个性定向有( )A.四种B.五种C.六种D.七种【答案】C 【解析】P105128.招聘和选择的目标在于( )A.使组织协调运行B.提高组织效率C.促进组织变革D.确定合适的组织成员【答案】D 【解析】P102129.组织结构的框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跟随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有所改变的组织结构被称为( )A.集权的组织结构B.分权的组织结构C.弹性的组织结构D.权变的组织结构【答案】C 【解析】P90130.在完成比较复杂的任务,特别是从事创造性活动,( )的效率高、成果也多。

A.同质结构B.异质结构C.联合结构D.同心圆结构【答案】B 【解析】P89131.在完成工作内容大致一致的简单任务时,( )效率提高而创造性较少。

A.同质结构B.异质结构C.联合结构D.同心圆结构【答案】A 【解析】P89132.根据下列哪类标准可以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 )A.神经过程的特征B.心理活动的倾向性C.占优势的心理机能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答案】C 【解析】P65133.根据下列哪类标准可以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向和内倾向(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D.按人的行为模式【答案】C 【解析】P65134.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D.思维【答案】B 【解析】P61135.当员工能够主动维护组织的声誉,愿意为组织牺牲个人利益的心理状态被称为( ) A.工作态度 B.工作参与度 C.组织认同感 D.组织归属感【答案】C 【解析】P55136.根据行为及其结果对行为者的稳定心理特征素质或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这属于归因论所研究的( )A.社会推论问题B.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问题C.期望D.预测【答案】A 【解析】P47137.归因理论属于( )A.人际关系学B.社会学C.人类学D.社会心理学【答案】D 【解析】P46138.人们保护自己的思想方法倾向被称为( )A.首因效应B.知觉防御C.晕轮效应D.投射【答案】B 【解析】P44139.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被称为( )A.首因效应B.知觉防御C.晕轮效应D.投射【答案】D 【解析】p45二、多项选择题第一章76.罗伯特•维卡和富兰克林•斯克伯兹将组织科学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A.组织行为B.组织理论C.组织发展D.人力资源管理E.组织变革【答案】ABCD 【解析】P1477.通常使用的调查方法有( )A.面谈法B.电话调查法C.问卷调查法D.社会调查法E.民意测验【答案】ABC 【解析】P3178.按照观察情景的差异可以把观察法分为( )A.参与观察法B.自然观察法C.控制观察法D.非参与观察法E.非控制观察法【答案】BC 【解析】P3079.按照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可把观察法分为( )A.参与观察法B.自然观察法C.控制观察法D.非参与观察法E.非控制观察法【答案】AD 【解析】P3080.80.调查法主要是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的( )A.想法B.感情C.观念D.满意度E.了解【答案】ABD 【解析】P3081.案例研究法的优点是体现( )统一的极好方法。

A.理论与实践B.知识与能力C.历史与现实D.科学与艺术E.教学与研究【答案】ABCDE 【解析】P288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 )A.调查法B.实验法C.观察法D.心理测验法E.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E 【解析】P2983.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归纳为六个步骤的系统的人是( )A.西蒙B.西拉杰C.华莱士D.马斯洛E.林德【答案】BC 【解析】P2884.组织是哪些系统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A.投入系统B.产出系统C.物的系统D.人的系统E.社会环境系统【答案】CDE 【解析】P385.根据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人的行为是哪两个变量的函数( )A.人的主观特征B.组织的条件特征C.客观环境的特征D.人的价值观E.人的能力特征【答案】AC 【解析】P18第二章65.以下关于事业生涯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A.事业生涯自我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必须具备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B.事业生涯管理是一种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管理C.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事业生涯划分方法的年龄标准是完全一致的D.组织内部的个人的工作职业沿着职能部门或技术部门的两侧发展变动就是事业生涯的横向变动E.心理学家霍兰德认为个人的个性类型是职业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答案】ADE 【解析】P10267.要为所有成员提供平等就业和就职机会,防止出现职业生涯设计障碍就必须要( )A.公开招聘B.平等竞争C.合理考核D.及时反馈E.信息沟通【答案】ABC 【解析】P11768.在早期事业生涯中所应关心的问题有( )A.要得到一份工作,这是第一们考虑的问题B.学习如何处理和调整工作所遇到的问题C.成功完成所分派的任务D.做出改变职业和工作组织的决定E.选择专业,决定应承担义务的程度【答案】ABCD 【解析】P11569.群体结构可以从( )等多个角度进行划分。

A.年龄结构B.知识结构C.能力结构D.性格结构E.专业结构【答案】ABCDE 【解析】P8969.70.组织管理型的创造性行为包括( )A.开辟新市场B.开发新产品C.建立新体制D.提出新战略E.运用新方法【答案】ACDE 【解析】P8070.71.艺术塑造型的创造性行为可以分为( )A.内涵的创造B.外延的创造C.价值的创造D.形象的创造E.情感的创造【答案】DE 【解析】P8071.控制方位论包括( )A.内因控制论B.外因控制论C.单因控制论D.双因控制论E.平衡控制论【答案】AB 【解析】P7573.按能力的适应性,能力可分为( )A.智力B.专门能力C.创造力D.影响力E.模仿力【答案】ABC 【解析】P6374.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 )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A.时间性B.重要性C.有用性D.有效性E.物质性【答案】BCD 【解析】P4975.归因理论认为一般人可作出哪些归因( )A.努力程度B.能力大小C.任务难度D.机会运气E.时间关系【答案】ABCD 【解析】P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