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小说中的人物角色分析
从女性家族小说看“疯女”形象——以《玫瑰门》、《妈阁是座城》为例

家族即“ 以婚姻 和血缘关 系为基础 而形成的
社会组织 , 包 括 同一 血统 的几 辈 人 。 ” … 女性 家 族 小 说作 为新 时期 文 学 的一 个 重 要组 成 部 分 , 目前 学界对此并未完全界定 , “ 她们 把 女 性 意识 带 人
象的研 究 , 以《 玫瑰 门》 、 《 妈 阁是座城》 为例 , 独特的女性视 角 , 历 史为引、 避 重就轻 , 描绘 出 了在 纷繁 诡谲的历 史背景 下司猗纹 、 姑爸 、 梅 昊娘 、 梅 晓鸥的人 性嬗 变和命运 悲剧 , 以及她 们在特 定的 时空下所遭 受的 多重压
迫: 男性特权 、 封建政权 、 女性 个体 自身的放 逐和 堕落; 探 究造成女性 言行 失常、 精神 变异的深层原 因; 通过对 男权政 治和社会 文明的批 判 , 达到 对当下女性 文学的辩证 思考 以及未来 两性话语权的重新建构 。
大 历 史 的 消解 中 , 回归 到 对 日常 生 活 的观 照 ; 对
女性 家族 小说 中一改传统男性作家笔下 的
女性角色 ( 圣母和恶女 ) , 深 入 女 性 的真 实 内心 , 创 作 了一 批 深 刻 复 杂 的女 性 , 她们或邪恶 、 或善
良, 或泼辣 、 或温顺 , 她们是黑 暗与光明 的结合 , 其中, “ 疯女” 是作家普遍关注 的一类人物 , 这里
人物 , 首 先从 名 字上 看 来 , “ 姑” 是 一 个 非 常 确定
时的进步青年华致远 , 两人的情投意合遭 到了封 建父母 的强 烈反对 , 为此 , 她出于反抗决定与华
《家》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家》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家》是中国著名作家巴金创作的小说,是他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描写了一个大家族的衰败历程。
其中,主要人物有多位,每个角色都饱含着独特的个性,非常具有代表性。
一、白嘉轩:《家》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情节的中心人物。
他是白家的长子,父亲早逝后承接家业,初时虽有善意却因技不如人和缺乏领导能力而使白家日渐衰落。
在商贸方面,他疯狂追求利润,并采用种种手段占有别人资产,最终导致家族中高攀不起他的继母去自杀,由此可以看到他的权欲膨胀,在社会上成功上位后连自己的母妻并肩而立,当权势已经稳定后彼此不再关注,最终因忙于政治事务加上回避自己不肯与建新修理剧院相伴,以及对自己姨太庙祝母的忽略引起报应而英年早逝。
二、晓霞:白嘉轩的妻子,家族中的贤妻良母形象。
她的出现改变了白嘉轩的一些恶习,使他时刻警醒着不能再被灰色信用的漩涡所吞噬。
她懂得如何拴住大家的心,而不是只关注自己所想要的东西。
一个成功的男人需要有贤妻良母固本秉德,晓霞就是这样的典范。
三、任光远:在小说中,比较受欢迎的男性角色之一。
他是白家旁系宦门出身的人,为人忠厚老实。
后来,任光远找了个工作女友,开始反对白家世仇,也失败。
但他依然相信自己可以像他的父亲一样,以节俭和勤劳实现自己的事业,他更懂得发掘那些每日半生不熟的人所谓的技能,通过合并公司推动规模扩大。
从他描写的路程中看,他的人生意义在于诚实和努力,同时也成了白家乱局中一块稳定的绊脚石。
四、王太度:王太度是一个哀怨的人物,无法适应家族的变迁而遭受巨大的伤害。
他是白富美的儿子,不是黄金卵玩入平凡世界的半客,也没能成为白家新式富豪的core。
人生遭遇一次接着一次失败,导致其陷于酒瘾,并策划了自己父亲的死,这个行径让其在读者心目中形象更加复杂和难以琢磨。
五、金娇:她是白嘉轩暗恋的对象之一。
从外表上看,她是一个性感迷离、勾人心魄的女人,但内心却异常脆弱。
金娇曾经被所爱的男人负心背叛,这种打击使她一度想要自杀,后来被两位扶起的父亲安慰,明白了自己需要的永远不是所谓的钱。
(完整word版)《家》人物分析

1、高老太爷:他是封建主义的象征,主要性格特征是专横与残忍,象征着旧家庭和封建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小说中,他是高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名言是\'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他的话人人必须遵守.他把觉慧软禁在家里,不准他参加学生运动;他强迫觉民淑英接受他定下的亲事;他把丫头凤鸣当作礼物送给冯乐山做小老婆,终于迫使鸣凤投湖自杀。
高老太爷的令一个特点是虚伪,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他和其他剥削者一样精神空虚,灵魂丑恶。
玩花旦,讨小老婆,欺压丫头,什么丑事都做得出来.他身边那个浓妆艳抹,说话尖声尖气,走路扭扭捏捏的陈姨太,就是他道貌岸然的形象注脚。
2、觉慧:主要性格特征是幼稚和大胆,具有叛逆精神.他大胆的冲决一切陈腐观念和秩序.他冲出家门参加抗议军人殴打学生的请愿示威,抛散反对军阀的传单;他反对觉新的逆来顺受,支持觉民的逃婚,力斥荒唐的血光之灾的封建说法;他藐视封建门第等级观念及深严的家法,和丫头鸣凤的恋爱最后愤然离家出走。
他大胆地否定一切,逃出封建家庭,去寻找自己的新天地。
然而他又是幼稚的。
他的反抗还带有一些盲目性.他性格叛逆的局限性。
他是一个激进,大胆,而又幼稚,单纯的知识分子.他是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形象,是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反抗者,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
觉慧的思想性格包括两个方面:A、反抗叛逆是其性格的核心,他的这种反抗叛逆思想是在时代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又在社会斗争、家庭斗争以及爱情追求中得到了强化.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首先,在社会斗争中接受了新思想和新教育的影响,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其次,在家庭斗争中,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反对‘作揖’主义;再次,在爱情追求中屏弃了传统的世俗偏见和等级观念,与家中婢女鸣凤相爱.B、觉慧的反抗还有局限性—-幼稚。
他身上还存在着他出身的那个家庭和阶级的思想印记.总而言之,觉慧是20世纪初,在新思潮冲击下由五四运动首先唤醒的中国人,是封建主义大胆的、勇敢的叛逆,也是满怀热情的、不成熟的革命者。
《家》巴金觉新人物分析

巴金笔下的高觉新就是这样的矛盾集合体。他渴望 无拘无束的生活和美好的前途,但他又驯服于封建 家庭对他生活道路的安排;他爱梅表妹,但对家长 “拈阄”的包办婚姻却没有勇气反抗;他疼爱自己 的妻子瑞珏,她是他在这个大家庭中唯一安慰,但 却眼看着瑞珏被所谓“血光之灾”逼近死亡,他却 不敢也不能挺身而出保护她;他有知识懂科学,明 知世上无鬼,却又顺从地参与五姨太、三叔等人的 “捉鬼”的勾当;他自己饱尝了包办婚姻带来的无 穷痛苦,却又苦苦哀求弟弟觉民不要逃婚;他痛恨 使他吃尽苦头受尽磨难的旧家庭,却不敢与之决裂, 还努力维护大家庭的面子;他被宣传新思想的 “五〃四”报刊激动得热血沸腾,但却不敢象觉惠 那样起来斗争;
觉新之身份
高觉新,是高家第三代的老大,也就是封建 家族所称呼的长房长孙,是觉民、觉慧兄弟 的大哥。因为他是长孙,所以他要承担爷爷 (高老太爷)的全部期望,做爷爷的贤孙; 因为他是他们这一房的长子,他要这一房能 在这个偌大的封建家庭里有立足之地而奋斗; 因为他是大哥,他要为弟弟妹妹们做表率, 而且要时刻督促他们学“好”。因为他是这 个封建大家庭的长房长孙,所以他的命运从 出生时就被决定了,他就已有了自己要背负 的责任。
他身为老一辈的“长房长孙”,屈从于
封建传统和家族统治,但屈从中有不满 和痛苦;他又身为少一辈的大哥,同情 受压制的青年人,但同情中有劝诱…… 这种种矛盾心理行为,惊人的统一在觉 新身上,使他成为一个相当逼真深刻的 艺术典型。他代表了出身于封建家庭, 被时代“激流”所震撼、向往新生活却 不敢为之奋斗,又没有勇气摆脱旧的束 缚,从而逐渐消沉下来的一部分青年。型的形象。 每个形象都写得血 肉丰满、个性鲜明、 栩栩如生。
家
巴金
觉新人物分析
觉新人物简介
《家》人物分析

1、高老太爷:他是封建主义的象征,主要性格特征是专横与残忍,象征着旧家庭和封建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小说中,他是高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名言是\'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他的话人人必须遵守.他把觉慧软禁在家里,不准他参加学生运动;他强迫觉民淑英接受他定下的亲事;他把丫头凤鸣当作礼物送给冯乐山做小老婆,终于迫使鸣凤投湖自杀.高老太爷的令一个特点是虚伪,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他和其他剥削者一样精神空虚,灵魂丑恶.玩花旦,讨小老婆,欺压丫头,什么丑事都做得出来。
他身边那个浓妆艳抹,说话尖声尖气,走路扭扭捏捏的陈姨太,就是他道貌岸然的形象注脚.。
2、觉慧:主要性格特征是幼稚和大胆,具有叛逆精神.他大胆的冲决一切陈腐观念和秩序.他冲出家门参加抗议军人殴打学生的请愿示威,抛散反对军阀的传单;他反对觉新的逆来顺受,支持觉民的逃婚,力斥荒唐的血光之灾的封建说法;他藐视封建门第等级观念及深严的家法,和丫头鸣凤的恋爱最后愤然离家出走.他大胆地否定一切,逃出封建家庭,去寻找自己的新天地.然而他又是幼稚的.他的反抗还带有一些盲目性.他性格叛逆的局限性.他是一个激进,大胆,而又幼稚,单纯的知识分子。
他是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形象,是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反抗者,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
觉慧的思想性格包括两个方面:A、反抗叛逆是其性格的核心,他的这种反抗叛逆思想是在时代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又在社会斗争、家庭斗争以及爱情追求中得到了强化。
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首先,在社会斗争中接受了新思想和新教育的影响,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其次,在家庭斗争中,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反对‘作揖’主义;再次,在爱情追求中屏弃了传统的世俗偏见和等级观念,与家中婢女鸣凤相爱。
B、觉慧的反抗还有局限性——幼稚。
他身上还存在着他出身的那个家庭和阶级的思想印记。
总而言之,觉慧是20世纪初,在新思潮冲击下由五四运动首先唤醒的中国人,是封建主义大胆的、勇敢的叛逆,也是满怀热情的、不成熟的革命者。
《家》中觉慧的形象与《寒夜》中汪文轩形象的比较

《家》中觉慧的形象与《寒夜》中汪文轩形象的比较本文将对文学经典作品中的两个形象进行比较研究,分别是《家》中的觉慧和《寒夜》中的汪文轩。
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点,以及对作品整体意义的贡献。
首先分析《家》中的觉慧。
觉慧是小说《家》中的女主角之一,她是家里唯一一个有读书能力的女孩,因此在家族中备受重视。
觉慧出生在一个封建社会,她的家族相信男尊女卑的思想,因此觉慧无法像男孩一样享受自由和权利。
而觉慧自幼聪明过人,尤其在识字方面,经常帮助家人处理事务。
在故事情节中,她的形象不仅是聪明机智,而且反抗封建思想,开启了它的成长之路。
其次是《寒夜》中的汪文轩。
汪文轩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做研究工作,他性格开放、善良、爱好文学、有思想。
汪文轩在外国很孤独,因此在寂静的夜晚里,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和过去。
他寻求获得身份的方法,但有时盲目地追求物质财富,迷失了自己。
在故事情节中,汪文轩的形象是思想深刻,感性,对真实世界多了一种思考和反省的态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家》中的觉慧和《寒夜》中的汪文轩在性格特点和生活背景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首先,觉慧是在封建主义社会中成长的人物,她在女德女学方面所受的教育相当局限。
觉慧的形象是勤劳贤惠,机智聪明,有时也善良又感性,更重要是反思性别和家庭关系的一种意识。
而汪文轩是一个在西方国家中成长的留学生,在他的看来,那些极端的思想观念只会害人不利己。
汪文轩的形象是心地善良,聪明,追求真善美,传承人文主义和现代价值观。
但是,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点并不仅限于个性差异。
觉慧和汪文轩在小说中的角色作用也不同。
从《家》小说中,觉慧成为一个推动家族发展的关键人物。
她的知识、善意和智慧,为家庭的矛盾解决了很多问题,她也是一个宣传女性平权的先驱者。
在《寒夜》的小说中,汪文轩是一个象征自由、进步和现代思想的形象。
他的所思所想都走在了时代的尖端,被认为影响受到知识分子政治观念,引导他们思考它们的时代命运。
论巴金《家》中女性的悲剧人生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论巴金《家》中女性的悲剧人生代柯洋 铜仁学院人文学院摘 要:《家》作为著名的家族小说,塑造了形形色色的悲剧女性形象。
这些悲剧女性形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封建社会中的婢女,二是封建大家庭中的贵族小姐,三是封建家庭中老一辈旧式女性。
她们虽然身份、性格、经历、行为方式、人生追求等各不相同,但都无一例外地惨遭毒害或虐杀,成为了封建家族制度及其礼教的牺牲品。
从她们身上,我们得以窥见封建家族制度及其礼教各种各样的压迫方式,从而对其“吃人”本质有了更全面、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巴金;《家》;女性形象;悲剧人生作者简介:代柯洋(1980.3-),女,汉族,山东菏泽人,铜仁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30-02在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中,巴金可谓是一位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作家。
他创作了大量的三部曲式的作品,著名的有“爱情三部曲”、“革命三部曲”、“抗战三部曲”、“人间三部曲”。
另外,还有几乎家喻户晓的“激流三部曲”。
《家》作为“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著名的家族小说,它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被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侵害的悲剧女性形象。
她们都无一例外地具有浓厚的封建男权文化的思想烙印,深受其害而又不觉醒,完全丧失了女性的自我和自主意识,听从命运的安排与摆布。
这一系列的女性形象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表达了巴金先生对传统封建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愤怒谴责与批判。
正如作者所言:“自从我执笔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我的敌人的攻击。
我的敌人是你什么?一切旧的传统观念,一切阻碍社会进步和人性发展的不合理的制度,一切摧残爱的势力,它们都是我的最大的敌人。
我始终守住我的营垒,并没有作过妥协。
”[1]巴金先生《家》中的悲剧女性形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封建社会中的婢女,以鸣凤、婉儿、倩儿为代表;二是封建大家庭中的贵族小姐,以钱梅芬和瑞珏威代表;三是封建家庭中老一辈旧式女性,以周氏、陈姨太等为代表。
红高粱家族中的女性形象

红高粱家族中的女性形象红高粱是著名作家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展现出了鲜明的个性和充满力量的精神。
本文将以红高粱家族中的三位女性为例,分析她们在小说中的角色和形象。
一、樱花——温柔娴静的母亲形象樱花是红高粱家族的母亲,她以温柔和善良的性格为家人营造了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丈夫举家逃离巨型人民公社后,樱花顶起家庭的担子,一手支撑起家庭的生活。
无论是照顾孩子还是照料庄稼,她都尽职尽责,默默付出。
她对丈夫和儿女无私的关爱令人感动,她是家族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二、玛丽亚——坚韧勇敢的女战士形象玛丽亚是红高粱家族的一位出色女战士,她追随革命理想加入抗日武装队伍,展现出了坚韧而勇敢的一面。
在战乱年代,她投身于解放斗争,不顾个人安危,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她和其他战士们一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着家园和民族的安全,展现出了红高粱女性的顽强与独立。
三、浇水妇——大气充满智慧的农民形象浇水妇是红高粱家族中一位不可忽视的角色,她代表了传统农村女性的形象。
她身材纤细,穿着传统的红军装束,手持皮鞭,在田间来回走动,为庄稼浇水。
她不仅是庄稼的看守者,也是沉默而智慧的村民代表。
她具备着非凡的智慧和耐力,通过自己的劳作,保证着家族的收成。
在她的聪明能干和付出中,体现了红高粱女性的独特魅力。
红高粱家族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展现出了不同的个性和才华。
她们成为了家族的中流砥柱,用坚强和智慧为家族赋予了新的生命。
她们在男权社会中逆袭,勇敢地实现自我,并为那个特殊的时代铺设了一条道路。
莫言通过这些女性形象,深刻地展现了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红高粱家族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各具特点,无论是樱花的温柔娴静、玛丽亚的坚韧勇敢还是浇水妇展现的智慧农民形象,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些女性角色在小说中展现出的品质和形象,一方面代表了当时历史背景下中国女性的特殊命运和无畏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性别平等与女性权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族小说中的人物角色分析
【摘要】家族小说中人物众多,但又能找到一些共有的原型,本文主要使用格雷马斯的行动员模型理论来分析四部家族小说中的人物,从而探讨四部家族小说中人物的角色功能。
【关键词】格雷马斯;行动元;行动元模型
一、原理论述
(一)行动元和行动元模型
在《故事形态学》中,普罗普通过分析神奇故事中的变与不变因素,找出了神奇故事中的七种角色和31种功能,得出:在世界众多的神奇故事中,人物各种各样,但是人物的角色功能却是不变的。
“普罗普区分了角色和人物,苏里奥也区分了角色和人物,他把角色看成做“戏剧功能”。
普罗普、苏里奥,甚至早期巴尔特,均把人物和其行动类型联系在一起,因此人物即行动者。
法国研究者的‘角色’概念,包括了人物的多种可能的行动或功能,因而增加了抽象性。
”
“行动元概念的优点首先是超出了传统研究中的“人物”概念,它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动物、对象,甚至指抽象概念。
每一行动元都有一定数目的行动元作用或一特定的功能系列。
格雷马斯在《结构语义学》中提出了一个包括六个行动元的模型。
六个行动元是:主体、客体、发者、受者、对手和助者。
它指出:主体要客体(欲望关系),遇到一助者或对手,最后获得客体,并将其给予受者。
”
(二)角色和行动元的关系
普罗普有关人物和角色的关系的阐述,这一观点被格雷马斯所吸收,也论述了角色和行动元的关系:一个行动元可以由多个角色来充当,而有时候一个角色又能够充当多个行动元。
格雷马斯在总结普罗普的七种角色和31种功能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个行动元模型理论。
本文尝试着运用格雷马斯的行动元以及行动元模型理论,来分析家族小说中的人物、角色和功能。
虽然学界对家族小说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且颇议稍多,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家族小说具有一系列的代表作品,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貌,已经被认作是一个小说类别。
葛红兵先生就曾对类型小说作出过这样的界定:“小说类型中那些具备相当的历史时段,具有稳定的形式或者内涵样貌,具有一系列典范性作品,同时又在读者心目中能引起比较固定的阅读期待的小说样式。
”所以,本文使用“家族小说”这一定义。
并选取《红楼梦》《金粉世家》《家》《四世同堂》四部通常被称为家族小说的作品,进行分析。
二、结合文本的具体分析
在这四部家族小说中,按照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型理论,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分析:主体是家族中的年轻一辈,客体是人生价值观,发送者是个体的个性,接受者是个体,反对者是家长,辅助者是配角。
这样家族小说的叙事结构一般可表述为:家族中年轻的一辈因为有自己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一般都会受到家长的反对、阻挠,从中会得到配角的帮助,最后有的实现了自我人生的追求,有的没有达到目标。
(一)主体/客体
主体是家族中年轻的一辈,客体是人生价值观,但是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人生价值观,所以作为主体的人物又可以分为几种角色。
格雷马斯认为,行动元和角色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行动元可以由多个角色来充当,而有时候一个角色又能够充当多个行动元。
对于主体----“家族中年轻的一辈”这一行动元,可以由多个角色来充分当。
(1)反抗者----为人正直、善良,追求自由独立的生活。
贾宝玉、林黛玉,金燕西、金家三小姐、七小姐,觉新、觉明,祈瑞宣、祈瑞全、蒋纯祖等。
他们为人正直、善良,具有进步思想,他们具有叛逆的性格,具有强烈的反抗性。
贾宝玉个性不受世俗约束,不喜欢功名、权利;林黛玉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才女,渴望自由。
他们的个性均充满叛逆,有着对自由、爱情的理想追求。
金燕西是一个不受世俗约束、个性叛逆的公子哥,他爱好诗文,不喜欢功名和权势,他喜欢自由的生活,并与饱读诗书、冷艳脱俗的冷清秋相爱,拒绝听从家人的安排,娶家世显赫的白秀珠。
(2)堕落者----生活腐朽堕落,依赖家族权势,追求个人享乐;自私自利,为实现目标不择手段。
贾琏、贾蓉,金家的大少爷、二少爷,他们依赖家族的权势,凶残霸道、宿娼滥赌,无所不为,追求享受,过着奢靡的生活。
祈瑞丰为人自私自利,为了追求金钱和权力,不惜巴结奉承汉奸关晓荷。
(3)安于现状者----介于前面两种之间,对家族有依赖感,但是他们往往也比较正直和善良,但没有极强的叛逆性和反抗性,对于家长的安排,他们往往会顺从和接受。
如觉新、湘云、薛宝钗,金家四小姐,瑞珏、顺儿妈、关晓荷的女儿等等。
(二)反对者/辅助者
作为反对者----家族中的家长,地位高,具有家族权威,维护封建家长制。
这一行动元也可由多个角色来充当。
(1)“上位者”---思想顽固、保守和落后,具有绝对权威。
他们是家庭中最
老的成员,也是家族中地位最高、具有绝对权威的人;他们的思想保守、落后,通常反对社会上的新思想、新潮流。
如贾母、高老爷子、祈老人。
贾母虽十分疼爱林黛玉,但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婚姻必须讲究门当户对,婚姻与权势相连,父母双亡、寄住在贾家的林黛玉不能成为贾家的孙媳,而只有家事显赫、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宝钗才是她理想中的孙媳,她反对贾宝玉娶林黛玉,千方百计地阻挠二人的结合。
高老太爷和祈老人,他们生活思想顽固、保守,反对社会的新思想和新潮流,生活安于现状,在家庭里具有绝对的权威,他们不赞成儿女的自由婚恋,反对革命的进步思想。
(2)“中辈”----拥有家长的绝对权威。
他们在家族里也拥有家长的权威,潜意识里认定子女必须听从家长的安排,希望儿子能够接续家族香火,有能力继承家业,使家族兴旺发达。
如贾政希望贾宝玉考取功名,娶家世显赫的薛宝钗为妻,承继家族的名望。
克定、祈天佑、金铨,他们希望儿子能够娶妻生子,家庭和睦,能够经营和承继家业。
辅助者----小说中的配角。
也可由多个角色来充当。
(1)正相助者----性格正直、善良,力量弱小。
她们地位低下,尽管心怀正义、讲义气,但力量往往不足以以强大的对手抗衡。
如林黛玉的丫鬟,金燕西的丫鬟小怜,李四爷夫妇、车夫等等。
(2)负相助者:自私自利、趋炎附势、攀附权贵。
(三)我们可以根据某一行动元可以由不同的角色充当,同样一个角色又能够充当多个行动元。
比如,家族中的“上位者”有时又会充当辅助者这一行动元,安于现状者----瑞珏、顺儿妈,也会充当辅助者这一行动元。
这四部家族小说中的人物虽然众多,名称、外貌等也会有变化,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划分为七种角色:反抗者,堕落者,安于现状者,上位者,中辈,正相助者,负相助者。
布莱蒙和格雷马斯的叙事学理论概念“行动元”提出后,叙事结构分析的水准显著提升了。
这一相关理论,笔者隐隐感觉到,比如“行动元结构的生成方法研究”对类型的演变会有一些借鉴意义。
但由于对理论的研究理解不够透彻,本文只是利用行动元理论对几部家族小说中的人物角色进行分析,只是触及比较浅显的层面。
参考文献:
[1]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蒋梓骅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2]格雷马斯:《论意义》,冯学俊吴鸿缈译,[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