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转移性肿瘤

合集下载

脊柱肿瘤晚期死亡前的征兆

脊柱肿瘤晚期死亡前的征兆

脊柱肿瘤晚期死亡前的征兆无论是原发性还是转移性脊柱肿瘤,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神经功能障碍、局部包块或脊柱畸形等。

无症状的脊柱肿瘤通常在体检中才会被发现。

那么,脊柱肿瘤晚期死亡前的征兆是什么?下面为大家介绍下脊柱肿瘤晚期死亡前的征兆。

1、肿块因脊柱骨肿瘤多发生在椎体,而椎体的位置较深,难以在体表发现,故以肿块为首发表现的患者并不常见,主要见于颈椎或脊柱后部附件结构的肿瘤。

脊柱恶性肿瘤的包块增长较快,对周围组织常形成压迫等,故常有局部疼痛、不适等表现。

转移性脊柱肿瘤由于有原发病灶的存在,以及转移肿瘤一般恶性程度较高,生长比较迅速,易于诱发脊柱疼痛和神经症状等,常在形成较大包块前即已被发现。

2、背痛背痛是脊柱转移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经常早于其他神经症状数周或数月。

可以见到两种性质不同的背痛:与肿瘤有关的疼痛和机械性疼痛。

与肿瘤有关的疼痛主要表现为夜间痛或清晨痛,并且一般在白天因活动而缓解。

3、疼痛疼痛是脊柱肿瘤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

80%~95%的原发性脊柱肿瘤在确诊时疼痛是首发症状,有时是惟一症状。

脊柱肿瘤所致疼痛的可能机理包括:骨的浸润和做坏(尤其是骨膜的膨胀)、骨病变组织的压迫、病理性骨折、脊柱椎节不稳、脊髓、神经根或神经丛的压迫和侵蚀等。

夜间疼痛几乎是所有脊柱肿瘤的特征性表现,同样也是脊柱肿瘤患者的常见表现。

其原因主要在于:(1)夜间患者通常采取卧位,静脉压力相对较高,而对肿瘤周围的末梢神经形成刺激。

(2)夜晚脊柱肿瘤患者的精神注意力相对较为集中,对疼痛变得较为敏感。

(3)肿瘤释放的一些炎性介质对神经形成刺激等。

患者出现咳嗽、打喷嚏、用力或其他增加腹内压的动作可诱发疼痛加重。

4、神经功能障碍脊髓神经受压可由肿瘤本身直接侵袭引起,也可由肿瘤破坏骨性结构导致的畸形继发引起。

由于脊柱肿瘤主要位于椎体,往往从前方压迫锥体束或前角细胞,故常首先表现为运动功能损害,其临床症状则视脊髓神经受压程度和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脊髓前角综合征、脊髓后角综合征及脊髓半切综合征等。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W u i 1 0 2,/ g u, hn x 4 6 Ja s C ia 2 n
A S R T 0 jcieT vsgt c ncl ucme fugclra n r pnl t ti tm r M eh d :hr — B T AC bet :oi et a l ia ot v n i e i o ri et to i a a c u os os a t me f s a me s t . tos T iy t
WA u — i , I eca gD p r n o r oadc u e te o r optl f ltdt S zo nvri , NGQ a r n WE —hn . e at tfO t p e i S r r h ut H si i ie uh uU i sy nu g Xu me h s g y. F h aA a o e t
D :036  ̄.s . 0 - 0 42 1 . . 2 oI 1.9 9 i n1 3 0 3 . 1 0 s 0 012 0 A ayi o ria tet n n f c f pn l ts t u r Y h — ig Q i—hn , A0 Z ixag n ls fs gcl rameta de et ia a t i tmos E S u mn , I n seg M h—i , s u os me a c X n
级 评 估 :2例 分 别 提 高 1 2级 。 1 — 术后 体 力状 况 E O 分级 评 估 : 8例 分 别 提 高 1 2级 。 者 术后 3 6个 月及 1 2年 生 C G 2 ~ 患 、 、
存 率 分 别 为 9 . 6 . 、8 %和 1 . 。骨 水 泥 渗 漏 6例 , 严 重 手 术 并 发 症 发 生 。结论 : 据 单 发 或 多发 转移 、 72 39 3 . %、 % 9 67 % 无 依 有

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患者的 F r a n k e 1 分级好转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治疗半年后 的 E C O G分 级水平也 发 生改善 ,差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根据 患者的临床症状 选择 针对性 的手 术方式能 够有效减 轻脊柱 转移性肿 瘤患者 的疼 痛 ,有
极度扩张 ,肌纤维拉长 或撕 裂 ,尿生殖裂 孔受损松 弛而扩大 , 特别是助产手术分娩所 导致 的损 伤 ,导致维 持子 宫正 常位置 的盆腔深浅筋膜及肛提肌损伤 ,该损伤若未缝 合或缝合不佳 , 或产妇产后过早参加体 力劳 动 ,特别 是重 体力 劳动 ,会 影响 盆底组织张力 的恢复 ,削 弱子宫 支持 力 ,使未 复 旧的大 子宫 不 同程度 的下移… 。治疗子 宫脱垂 的一种传 统手 术方式 即阴 道前后壁修补术 ,其 作用 ( 1 )修补子宫前壁 的 目的是为 了 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泌 尿生殖 功能及 促使肛 提肌 功能进 而使 之增强 ; ( 2 )修补子宫后壁 的 目的是为 了能够有效地 改善患 者肛提肌裂 以及增强 肛提肌 的功能 。该修补 术有 效地将 膀胱 以及直肠筋膜进行缝合 ,能够改 善膀 胱 以及 直肠 的膨 出进 而 达到修补 的 目的。进而子宫脱 垂得 到 了有效 地治 疗 ,同时较 好地改善 了应力性尿失禁 。通 过长期 临床治 疗发 现 ,传统 的 修补术存在术后的治愈率较 低 ,复发 率较 高 ,尤 其是 年纪 较 大并且子宫脱垂程度严 重的患者 而言 ,不 但不 能彻底 的缓 解 疾病 的痛苦 ,反而带来更 多的思想负担 。 随着我 国医疗技术 的不断发 展 ,对 于传统 修补术 的缺 陷 也有 了更深入 的了解。经 过不 断探 索和研 究 ,推 出 了一种 新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评分和局部治疗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评分和局部治疗
Ab s t r a c t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o f me t a s t a t i c s p i n a l t u mo r s i s b a s e d o n t h e d e g r e e o f ma l i g n a n c y ,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f u nc t i o n , o s t e o c l a s i a , a n d p r o g n o s i s o f p a t i e n t s . T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i s c l a s s i ic f a t i o n s y s t e m i s r e l a t i v e l y s i mp l e . T h e a s s e s s me n t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 t o e s t i ma t e he t p e r i o d o f s u r v i v a l c a n g u i d e 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 t r e a t m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 .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l e a r s u r g i c a l i n d i c a t i o n s c a n c h o o s e t o u n d e r g o a p a l l i a t i v e o p e r a t i o n , u mo t r r e s e c t i o n , o r t o t a l s p o n d y l e c t o my . Al t e r n a t i v e l y , o t h e r p a t i e n t s c a n o p t t o h a v e mi n i -

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楚 的曲带状低密度或“ ” 这一征 象主要是 由于胆囊壁 水肿 或 晕 ,
胆 囊 周 围积 脓 所 致 , 在 胆 囊癌 无 此 “ ” 。 而 晕 征 总 之 , T对 早 期 胆 囊 癌 的诊 断 有 一 定 的限 制 。 如 胆 囊 明 显 C
( 06—1 0 收稿 ) 周济桂 20 2— 8 (
[ ] 卢 延 ,L 5 孑 庆文 , 田宗 皎, 胆囊癌 的 C 等. T诊断 [ ] 中华放射学杂 J.
志 ,9 4 2 ( ):7 19 ,8 2 9
[ ] 袁友红. 6 胆囊癌的 c T诊断 ( l 例分 析) J . 附 1 [ ] 实用放 射学杂 志 ,
19 ,5 4 2 3 9 7 1 ( ):8
移性肿 瘤患者的 MR 表现。③结果 I
化 。④ 结 论
5 6例共侵犯 19个椎体 ,5例 为多个椎体 受侵犯 , 中3 3 4 其 6例表现为“ 跳跃征 ” 3 ,3例 同时累及椎 体附
件 ,0例 伴 软 组 织 肿 块 。 受侵 犯 椎 体 中均 可 见 长 T 2 1信 号 改 变 , 2 信 号 不 一 , 以 长 T T wl 但 ,信 号 为 多 见 , d—D P G T A增 强 扫 描 病 灶 均 可 见 强
脊柱 是转 移性 骨肿瘤 的最常 见部位 , 近年来 , 有发病率逐 渐 呈增 高趋势 , 临床上本病 的检查方法有 X线 、T、C M I , C E T、 R 等
而 磁 共振 成像 ( I 在 脊 柱 转 移 性 肿 瘤 的 诊 断 上 具 有 其 它 检 查 MR ) 无 法 比拟 的 优 势 。我 们 回 顾 分 析 2 0 0 3年 1月 ~ 06年 月 8 20 月 , 院 5 经 病 理 证 实 的转 移 性 脊 柱 肿 瘤 患 者 的 MR 表 现 , 本 6例 I

浅析MRI与CT联合检查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47

浅析MRI与CT联合检查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47

浅析MRI与CT联合检查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MRI与CT联合检查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接受影像学检查的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探讨MRI与CT联合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敏感性与准确性。

结果 MRI、CT扫描显示脊柱转移瘤病变共256例次。

MRI扫描显示病变共256次(100%),确诊脊柱转移瘤48例(96%);CT扫描显示病变共125次(49%),确诊脊柱转移瘤27例(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RI与CT联合检查可有效诊断脊柱转移瘤,对其早期诊断治疗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MRI;CT;脊柱转移瘤;临床价值[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ombined examination of MRI and CT in the diagnosis of spinal metastases. Methods The data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metastases who underwent imaging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6to July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combined diagnosis of spinal metastases by MRI and CT were discussed. Results MRI and CT scans showed 256 cases of spinal metastases. MRI scans showed 256 lesions (100%)and 48 cases(96%)of spinal metastases,CT scans showed 125 lesions (49%)and 27 cases(54%)of spinal metastase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examination of MRI and CT can effectively diagnose spinal metastasis,and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its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words] MRI;CT;spinal metastasis;clinical value脊柱转移瘤多是恶性转移性肿瘤,临床研究显示,脊柱是恶性肿瘤骨转移最容易累及的部位,其主要诊断手段是相关影像学检查,包括MRI、CT及DR[1-2]。

脊柱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脊柱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脊椎骨髓瘤与转移瘤鉴别:
椎体破坏+软组织肿块倾向骨髓瘤。 椎体破坏+广泛性骨质疏松倾向骨
髓瘤。 椎体破坏伴椎弓及附件早期破坏倾
向转移瘤。
骨髓瘤MRI表现:
T1W呈灶性或弥漫性低信号。 T2W呈灶性或弥漫性高信号。 T2W敏感性高于T1W。 增强T1W病灶强化,可作疗效观察。 软组织肿块T1W低信号,T2W高信号。 STIR序列敏感性高于SE序列。
多见于前列腺癌,恶性淋巴瘤,乳房癌。 椎体,松质骨斑点状高密度硬化灶,相
互融合。 椎间隙正常,无压缩骨折。 T1W,T2W均呈低信号。 溶骨性转移放疗后也可呈硬化。
影像学检查比较:
X线 CT MRI 同位素
敏感性 低 较高 高

特异性 高 较高 高

谢谢
颅骨。 病理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 肾功能损害—蛋白尿、血尿、肾功能衰竭。 实验室检查—血沉加快、尿本周氏蛋白、贫血
等。
依X线表现分类:
骨质疏松型。 单发型。 多发型。 硬化型。
X线表现 :
病变早期X线无异常改变,约占10%。 骨质疏松,以中轴骨为显著:常见于脊
柱、肋骨、颅骨、骨盆等。 多发性骨质破坏:虫蚀样、穿凿样,少
CT检查:
优点:密度分辨率高,无重叠,易发现 微小病变。
缺点:整体观不如平片,价高。
MRI检查:
优点: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平面成像 易发 现骨髓早期改变
缺点:对皮质破坏,钙化骨化检出不 如CT敏感
同位素检查:
同位素TC99M扫描。 敏感性高,特异性差。
脊椎血管瘤:
发病率 部位
临床 0.6%—1% 尸解 10%
多发型
颅骨,肋骨,脊椎等多骨,多发破 坏溶骨性病变。

脊柱转移瘤评分 Tomita Tokuhashi ECOG-PS Karnofsky WBB分型 SINS

脊柱转移瘤评分  Tomita Tokuhashi ECOG-PS Karnofsky WBB分型 SINS

脊柱转移瘤的 Tomita 评分
脊柱转移瘤的修正 Tokuhashi 评分
Tomita 评分2-3分者, 预期寿命较长, 外科治疗以长期局部控制脊柱转移瘤为目的,对肿瘤椎体
采取广泛性或边缘性肿瘤切除术;4-5分者, 以中期局部控制肿瘤为目的, 可行边缘性或囊内肿瘤切除术;6-7分者, 以短期姑息为目的, 可行姑息减压稳定手术; 8-10 分者, 以临终关怀支持治疗为主, 不宜手术。

在Tokuhash i 修正评分系统中, 总分0~8 分、9~11 分、12~15 分, 预示着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分别为6月以下、6~12 月、12月以上。

Frankel 神经功能分级:A级,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功能完全消失;B级,损伤平面以下无运动功能,仅存某些感觉功能;C级,损伤平面以下仅存一些无用的运动功能;D级,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有用的运动功能,但不完全;E级,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正常。

该分级比较简单,只需要做一般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检查就可以完成。

美国东岸癌症临床研究合作组织体能状态评价表(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 ECOG-PS)
Karnofsky 体能状态评价表
ECOG评分≤ 3,或Karnofsky评分≥ 30,是脊柱转移瘤手术的前提条件。

脊柱转移瘤解剖形态的Tomita分型
脊柱转移瘤解剖形态的WBB分型
脊柱肿瘤不稳定评分(SINS)
(注)以上6个项目积分总和,分值为0-18分。

如总分为0-6分,脊椎稳定;如7-12分,潜在不稳;如13-18分,不稳。

当分值7-18分,建议手术干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鉴别
骨容量的百分比从儿童至50岁保持稳定
在绝经期后,椎体矿物质正常丧失更迅速。例 如,75岁时男性正常矿物质含量丧失40%,女
为55%。
病理特征表现为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的直径和 数量减少。
与脊柱结核的鉴别
有以下几点可资鉴别
可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常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相邻2个椎体
伴脊髓空洞症,MRI显示脊髓内局限性肿块 是敏感的。
常规平片25例,仅5例显示骨质破坏, 椎体压迫变扁
CT扫描10例,4例显示骨质破坏
用骨结构破坏(溶骨)和新骨形成来推测 骨转移,估计丧失30%~50%骨结构才能在
X线平片上观察到
与椎体黄骨髓内的异常信号作鉴别
椎体内常有局限性脂肪堆积,在T1加权像上呈
STIR像上,椎体呈低信号。
椎体转移灶
延长了T1 、T2弛豫时间
T1加权像信号比正常骨髓低
T1加权像高或中等信号 质子密度加权像高信号
溶骨性脊柱转移
T1加权像 T2加权像 质子密度加权像 STIR像 低信号 高信号 高信号 高信号
硬化型脊柱转移
T1加权像 低信号
T2加权像
STIR像
低信号
CT表现
无论是溶骨型还是成骨型,CT显示骨质
破坏较X线检查敏感,能清楚地显示骨 质破坏的部位和范围,还能显示周围软 组织的肿块。
MRI表现
椎体主要由骨组织、红骨髓和黄骨髓三种成 分组成。红骨髓 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减小, 黄骨髓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加,附件骨的脂 肪量比椎体更多。
正常成人椎体含有25%~50%脂肪的红骨
肝而进入椎静脉系统,直接转移至脊柱。
临床表现
转移灶出现的时间因原发肿瘤的性质不
同而长短不一。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年 龄越小,发生转移越早。
X线表现
溶骨型 常为多个椎体广泛骨质破坏,个别椎
体发生压缩性骨折
成骨型 多个椎体密度不均的增高,致密者呈
大理石样改变,压缩性骨折发生较少
混合型 溶骨型与成骨型同时存在
髓组成,脂肪百分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骨髓内各种信号主要取决于它的细胞组
成,即造血细胞和脂肪的数量关系
成人脊柱内红骨髓逐渐由黄骨髓替代,黄
骨髓和脂肪相似,其T1、T2弛豫时间较短
椎体骨髓 T1 、T2弛豫时间随年龄而逐渐缩短, 在T1、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在正常骨髓 呈高信号的背景上更能显示低信号的转移灶。在
高信号,可被误认为转移,但在STIR像上该信
号被抑制 在30岁时约52%的人发生骨髓内局灶性脂肪浸润
成人脊柱内红骨髓逐渐由黄骨髓替代,黄 骨髓和脂肪相似,其T1和T2驰豫时间较 短,在T1和T2加权上表现为高信号。
椎体内红骨髓随年龄逐渐被黄骨髓替代, 其椎体骨髓T1和T2驰豫时间随年龄而缩短
1~40岁T1和T2的值在同一范围
脊柱转移不侵及椎间盘
正常椎间盘的纤维环在T1加权像上 呈黑色低信号
脊柱转移常引起脊髓压迫
脊柱MRI检查的主要优点之一是能发现 硬膜外转移压迫脊髓
当广泛转移致椎管狭窄,难以确定脊髓压 迫的确切部位时,注射GD-DTPA可以进一 步显示肿瘤轮廓及脊髓压迫的部位。
肿瘤的髓内转移
脊髓的髓内转移是相当少见的,脊髓转移常
肿瘤转移至骨有以下三个途径
直接侵犯
血行转移
淋巴转移 脊柱转移以脊柱静脉型转移为主
脊柱静脉丛无静脉瓣,胸腔、腹腔、盆腔 及静脉瓣少的四肢静脉与脊柱静脉丛相交 通,被称为BATSON椎静脉系统。
此静脉系统内血流缓慢,甚至可发生逆流。 由于咳嗽、举重及肌肉牵拉等因素使胸、腹 腔压力增高,可使静脉中的癌栓不进入肺、
脊柱转移性肿 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江 浩
任何恶性肿瘤,不论癌或肉瘤均可转移 至骨,以癌为多见
转移性骨肿瘤在恶性骨肿瘤中甚为常见
根据肿瘤在骨内转移发生的频率,可分为亲骨 性肿瘤和厌骨性肿瘤,以前列腺癌(84%)、 乳腺癌(75%)、甲状腺癌(50%)、及肺癌
(32%)为最常见骨内转移。
高信号
混合型脊柱转移
混合型的脊柱转移常呈不均匀的 混杂信号
脊柱破坏常伴附件破坏
附件骨脂肪量比椎体骨更多,正常的
附件骨在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椎体破坏伴有附件破坏
约83%是转移引起的
椎体转移常造成椎体后缘膨出
椎旁转移
椎旁转移可以侵犯椎旁软组织,例如 侵犯腰大肌形成椎旁肿块
椎体发生压缩
当冷脓肿形成时,T1 加权像上为低信号,T2加权
像上为高信号,当钙化形成时,在T1加权像上为 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为低信号 椎间盘破坏更有特异性 常可见冷脓肿压迫硬膜囊
CT对检查骨转移不是首选方法,因为辐射 量不允许对全身骨骼广泛检查,但对骨皮 质破坏是敏感的。
核素扫描是一种全身骨骼检查,但缺乏特
异性。其优点是检查速度快,又是全身检 查,且与MRI检查相互补充。
MRI
无电离辐射损伤 依靠组织内的T1和T2驰豫时间和质子数目的 不同
选择不同的脉冲序列可抑制特定的一种物质
谢 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