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元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课件PPT第13章 第3节 比热容(第1课时)

返回目录
第十三章
内能
7.(2018·眉山改编)某同学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
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物质 c/[J·(kg·℃)-1] 物质 c/[J·(kg·℃)-1]
水 4.2×103 干泥土 约 0.84×103
酒精 2.4×103
铜
0.39×103
冰 2.1×103
铝
0.88×103
返回目录
第十三章
内能
5.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B )
A.一杯水倒去变成 45 ℃的水
返回目录
第十三章
内能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C.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以及物体吸收热量 的多少都无关 D.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返回目录
第十三章
内能
3.某小组在“比较两种物质在太阳照射下升温快慢”的活动
中,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应控制两种物质的 质质量量 和初
温相等,确保这两种物质的受热面积相同且正对阳光,这样做是
为了让两种物质在相同的时间内 吸吸收收的的热热量量 相同。若采用正
确的方法进行探究,半小时后,甲物质的温度升高了 5℃,乙物质
知识点 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1.如图所示,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盛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质量 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同时通电加热。在这两个烧杯中各用一支温度计测量液
体的温度的变化,加热一段时间会看到插在煤油中的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若
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给 水水 加热的时间长;这说明升高相同的 温度, 水水 (选填“水”或“煤油”)吸收的热量较多。为了了解其他物质是否
第13章所有者权益ppt课件全

的资本公积,主要是指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由以下5个方面的交 易或事项引起:
❖ 1.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 ❖ 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 3.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 ❖ 5.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 ❖ (三)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会计处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 一、熟悉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的含义及特点 ❖ 二、了解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异同 ❖ 三、掌握实收资本(或股本)的会计处理 ❖ 四、掌握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 五、掌握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慨述
❖ 一、所有者权益的含义 ❖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
❖ 借:盈余公积
350 000
❖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350 000
❖ 例13—12 某公司经批准同意,在本期将任意盈余公积40万 元用于转增资本。此时,该企业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 借: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400 000
❖ 贷:股本
400 000
❖ 五、弥补亏损的会计处理
❖ 例13—13 某企业2000年发生亏损120万元。在年度终了时, 企业应当结转本年发生的亏损,即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 2008年3月18日,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全部现金股利,新 增股本已经办完股权登记和相关增资手续。该公司应编制如 下会计分录:
❖ (1)2007年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 借:本年利润
60 000 000
❖ 贷: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
60 000 000
❖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由以下5个方面的交 易或事项引起:
❖ 1.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 ❖ 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 3.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 ❖ 5.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 ❖ (三)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会计处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 一、熟悉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的含义及特点 ❖ 二、了解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异同 ❖ 三、掌握实收资本(或股本)的会计处理 ❖ 四、掌握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 五、掌握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慨述
❖ 一、所有者权益的含义 ❖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
❖ 借:盈余公积
350 000
❖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350 000
❖ 例13—12 某公司经批准同意,在本期将任意盈余公积40万 元用于转增资本。此时,该企业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 借: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400 000
❖ 贷:股本
400 000
❖ 五、弥补亏损的会计处理
❖ 例13—13 某企业2000年发生亏损120万元。在年度终了时, 企业应当结转本年发生的亏损,即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 2008年3月18日,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全部现金股利,新 增股本已经办完股权登记和相关增资手续。该公司应编制如 下会计分录:
❖ (1)2007年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 借:本年利润
60 000 000
❖ 贷: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
60 000 000
❖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第13章--成本费用分析PPT课件

下面我们对“年末总生产成本统计”表进行成本投入、产 出与结余分析,以查看其会计期间内的经营状况。
2024/10/21
19
(一)创建分析表并进行计算
创建分析表格并利用函数进行成本投入、本期转 出和期末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计算。
创建分 析表格
分别计算总投入成本、平均投入 成本和各月投入成本标准差
2024/10/21
2024/10/21
创建的“年末总生产成本统计”表格 (为使表格中要进行计算的相关单元格 醒目显示,为其填充不同的颜色)
6
计算本期合计和期末数(根据 “期末数=期初数+本期投入 -本期转出”关系式 )
2024/10/21
根据“下月期初数 =上月期末数”关 系式计算期初数
通常会计核算是以每一年度作为一
2024/10/21
12
二、创建各月生产成本折线图
(一)创建图表
(二)编辑图表
下面我们为“年末总生产成本统计”表中的各要素创建各 月生产成本折线图并为其添加趋势线,进行趋势分析。
2024/10/21
13
(一)创建图表
2024/10/21
14
新工作表中的图表
2024/10/21
15
(二)编辑图表
2024/10/21
4
已知某企业一年中每月的各项费用如下图所示,下面我们对 年末总生产成本进行结构分析并创建图表,效果如下所示。
2024/10/21
各月的各 项费用表
创建的总 生产成本 结构图表
5
(一)创建分析表并进行计算
要对年末总生产成本进行结构分析,首先要创建总 成本费用分析表格,并在表格中输入各项已知数据,然 后计算本期合计、期末、期初数及各要素所占比例。
2024/10/21
19
(一)创建分析表并进行计算
创建分析表格并利用函数进行成本投入、本期转 出和期末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计算。
创建分 析表格
分别计算总投入成本、平均投入 成本和各月投入成本标准差
2024/10/21
2024/10/21
创建的“年末总生产成本统计”表格 (为使表格中要进行计算的相关单元格 醒目显示,为其填充不同的颜色)
6
计算本期合计和期末数(根据 “期末数=期初数+本期投入 -本期转出”关系式 )
2024/10/21
根据“下月期初数 =上月期末数”关 系式计算期初数
通常会计核算是以每一年度作为一
2024/10/21
12
二、创建各月生产成本折线图
(一)创建图表
(二)编辑图表
下面我们为“年末总生产成本统计”表中的各要素创建各 月生产成本折线图并为其添加趋势线,进行趋势分析。
2024/10/21
13
(一)创建图表
2024/10/21
14
新工作表中的图表
2024/10/21
15
(二)编辑图表
2024/10/21
4
已知某企业一年中每月的各项费用如下图所示,下面我们对 年末总生产成本进行结构分析并创建图表,效果如下所示。
2024/10/21
各月的各 项费用表
创建的总 生产成本 结构图表
5
(一)创建分析表并进行计算
要对年末总生产成本进行结构分析,首先要创建总 成本费用分析表格,并在表格中输入各项已知数据,然 后计算本期合计、期末、期初数及各要素所占比例。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复习课件(15张ppt) (共15张PPT)

[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
再见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1:53:08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52021/3/52021/3/5Mar-215-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5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5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钻木取火、
热 量
过程量
物体吸收热量,不一定 晶体熔化、水
升温
沸腾
内 能
状态量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升 温
晶体熔化
再见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1:53:08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52021/3/52021/3/5Mar-215-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5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5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钻木取火、
热 量
过程量
物体吸收热量,不一定 晶体熔化、水
升温
沸腾
内 能
状态量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升 温
晶体熔化
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学》PPT课件

Y
图13-1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在LM曲线的不同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 性有着很大的不同。LM曲线可以呈现水平、递增和 垂直三种形式。据此,可以把LM曲线划分为凯恩斯 区域(萧条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主义区域
在凯恩斯区域,IS变动对国民收入影响最大,而LM 变动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因而财政政策有效,货币 政策无效;在古典主义区域,IS变动只影响利息率, 不影响均衡国民收入,而LM变动则对国民收入产生 最大影响,因而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在中 间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影响均衡国民收入和 利息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效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13.2财政政策
13.2.1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宏观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实现政策目标最主要的政策工具之一。所谓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就是指政府为提高就业水平,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采 取的税收、借债水平和政府支出的政策,即政府为了实现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其收入 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13.3货币政策
13.3.3财政—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
2)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经济萧条时
• 可以把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混合使用,这样能更有力地刺激经济。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增加但提高 了利率水平,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就可以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
经济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时
• 可实行“双紧”组合,即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来降低需求,控制通货膨涨。一方面采用紧缩性的财政 政策,从需求方面抑制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从货币供给量方面控制通货膨胀。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教学课件PPT第13章第3节比热容

②一定质量的水降低一定温度能放出的热量比较多。 ③夏天,太阳照到海面上,海水在升温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
所以不觉得热;冬天,海水由于外界温度太低而要放出大 量的热,使气温不至于降得太低,所以不觉得冷。 ④沿海水多,内陆砂石、泥土多,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 的大,白天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温升高较小,砂石、 泥土的温度升高较大;而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砂石、泥 土又会降得较多。
0.46×103 0.39×103 0.14×103 0.13×103
知2-练
1 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表示的物 理意义是_1_k__g_的__煤__油__在__温__度__升__高__或__降__低__1_℃__时__ __所__吸__收__或__放__出__的__热__量__是__2_.1_×__1_0_3__J_,将一杯 煤油倒掉一半后,它的密度__不__变____,它的质 量_变__小_____,它的比热容__不__变____。 (后三空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知1-导
问题
知道了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你能根 据它的物理意义计算出0.4 kg的水,温度从20 ℃ 升高到70 ℃,需要吸收的热量吗?
吸收的热量 =4.2×103 J/(kg·℃)×0.4 kg×(70 ℃-20 ℃) =8.4×104 J
归纳
知1-导
吸收的热量=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 Q吸= cm(t1-t0) 吸收的热量=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 Q放= cm(t0-t1)
CHU ZHONG WU LI JIAO XUE KE JIAN PPT
CONTENTS
1 课堂讲解 •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大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所以不觉得热;冬天,海水由于外界温度太低而要放出大 量的热,使气温不至于降得太低,所以不觉得冷。 ④沿海水多,内陆砂石、泥土多,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 的大,白天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温升高较小,砂石、 泥土的温度升高较大;而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砂石、泥 土又会降得较多。
0.46×103 0.39×103 0.14×103 0.13×103
知2-练
1 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表示的物 理意义是_1_k__g_的__煤__油__在__温__度__升__高__或__降__低__1_℃__时__ __所__吸__收__或__放__出__的__热__量__是__2_.1_×__1_0_3__J_,将一杯 煤油倒掉一半后,它的密度__不__变____,它的质 量_变__小_____,它的比热容__不__变____。 (后三空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知1-导
问题
知道了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你能根 据它的物理意义计算出0.4 kg的水,温度从20 ℃ 升高到70 ℃,需要吸收的热量吗?
吸收的热量 =4.2×103 J/(kg·℃)×0.4 kg×(70 ℃-20 ℃) =8.4×104 J
归纳
知1-导
吸收的热量=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 Q吸= cm(t1-t0) 吸收的热量=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 Q放= cm(t0-t1)
CHU ZHONG WU LI JIAO XUE KE JIAN PPT
CONTENTS
1 课堂讲解 •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大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第13章第3节 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的概念)导学PPT课件(人教版)

返回
物理
2.讨论 4:阅读课本 P13 的“想想议议”,归纳总结在日常 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这一属性? 北方楼房取暖用的“暖气”,就是用水作介质;发电机等机 器在工作时发热,可以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北方农村培 育秧苗时,总是在傍晚时向田里多灌一些水.
返回
物理
【例 2】下列用水的实例中,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特点 的是( A ) A.初春的傍晚向秧田里灌水 B.在地面洒水可起到降温的作用 C.用水发电 D.用喷水雾的方法形成彩虹
返回
物理
课前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P11~P13,完成以下问题】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 吸取的热量 与它的 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J/(kg·℃) . 3.水的比热容为 4.2×10³J/(kg·℃) ,表示:1 kg 的水温度 升高(降低) 1℃ 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 J .
返回
谢谢观看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的概念)
目录导航
01 学 习 目 标 02 课 前 自 主 预 习 03 课 堂 合 作 探 究 04 课 堂 检 测
物理
学习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重点) 2.会使用比热容表,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重 点) 3.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重难点) 4.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的能力.
返回
物理
课堂合作探究
实验突破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讨论 1: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烧过水,一壶水容易烧开还
是半壶水容易烧开?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
物理
2.讨论 4:阅读课本 P13 的“想想议议”,归纳总结在日常 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这一属性? 北方楼房取暖用的“暖气”,就是用水作介质;发电机等机 器在工作时发热,可以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北方农村培 育秧苗时,总是在傍晚时向田里多灌一些水.
返回
物理
【例 2】下列用水的实例中,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特点 的是( A ) A.初春的傍晚向秧田里灌水 B.在地面洒水可起到降温的作用 C.用水发电 D.用喷水雾的方法形成彩虹
返回
物理
课前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P11~P13,完成以下问题】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 吸取的热量 与它的 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J/(kg·℃) . 3.水的比热容为 4.2×10³J/(kg·℃) ,表示:1 kg 的水温度 升高(降低) 1℃ 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 J .
返回
谢谢观看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的概念)
目录导航
01 学 习 目 标 02 课 前 自 主 预 习 03 课 堂 合 作 探 究 04 课 堂 检 测
物理
学习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重点) 2.会使用比热容表,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重 点) 3.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重难点) 4.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的能力.
返回
物理
课堂合作探究
实验突破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讨论 1: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烧过水,一壶水容易烧开还
是半壶水容易烧开?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13第十三单元课件全单元

Mark: The river was dirty. Even the bottom of the river was full of rubbish.
Tony: But it used to be so clean! Mark: Yes, but people are littering in the
Interviewer: Great ideas! What about waste pollution?
Susan: Mmm, I think simple things like bringing a bag to go shopping can help. I started doing that a year ago.
river. Tony: Everyone in this town should play a
part in cleaning it up!
2a Listen to the interview. Circle the kinds of pollution that Jason and Susan talk about.
•
opening the door已经开了门
• 9 The book cost me 10 yuan
• It took me 3 hours to buy the book
• I spent 10 yuan on the book • I paid 10 yuan for the book • 10 She helps me (to )learn English
mobile
factories(sewage,
phones(machines, industrial waste,
crowds, vihicles) pesticides)
Tony: But it used to be so clean! Mark: Yes, but people are littering in the
Interviewer: Great ideas! What about waste pollution?
Susan: Mmm, I think simple things like bringing a bag to go shopping can help. I started doing that a year ago.
river. Tony: Everyone in this town should play a
part in cleaning it up!
2a Listen to the interview. Circle the kinds of pollution that Jason and Susan talk about.
•
opening the door已经开了门
• 9 The book cost me 10 yuan
• It took me 3 hours to buy the book
• I spent 10 yuan on the book • I paid 10 yuan for the book • 10 She helps me (to )learn English
mobile
factories(sewage,
phones(machines, industrial waste,
crowds, vihicles) pesticid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远征,出现了 横跨亚欧大陆的大蒙古 国,包括钦察汗国、伊 利汗国、察合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合称四大 汗国。四大汗国尊奉元 朝皇帝为大汗,承认元 朝皇帝为其宗主。
西征加速了东西方的交流,蒙古的草原文化得以发荣滋长。
一、从大蒙古国到元朝 大一统重建
自古有国家者,未若我朝之盛 大者矣。元也者,大也。大足以 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
第二,除汉文化外蒙古还受到吐蕃喇嘛教文化、中亚伊斯兰 文化乃至欧洲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第三,元朝在名义上一直还只是蒙古世界帝国的一部分。漠 北草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存在着一个强大而 保守的草原游牧贵族集团。这就使得元朝统治集团仍不能摆 脱草原本位政策的影响。
汉化迟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元朝的早衰,但蒙古民族却也 因此而能够在元亡之后长期保持自身的传统,为中华民族大 家庭历史的发展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
袭匠户。 ☆兵器业尤为发达,铜火
炮。 ☆毡毯业引人注目。
富有特色的工商业
元至顺三年铜火 铳,1935年发现 于北京市房山云 居寺。
商业 ☆政府垄断经营。 ☆斡脱商人活跃。 ☆货币变革,实行钞法。 ☆海运发达。
【元】中统元宝交钞 五百文
二、元代的社会经济 商业的繁荣
三、元朝的社会矛盾
蒙古恃其武力之优越,……其来 中国,特惊羡其民物财赋之殷富, 而并不重视其文治。
四、对外交往的扩大
◇蒙古重用色目人, 促进大食商人东来, 东西方贸易频繁。当 时泉州对外贸易特别 发达,为世界上最大 的商港。
◇与沿海邻国的关系 由征服战争开始:高 丽、日本。
五、元代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宗教活跃
蒙古人的统治,在大体上 说来,颇有一些像古代贵 族封建的意味。只是春秋 时代的贵族阶级,自身有 一种珍贵的文化修养,而 蒙古人无之。他们在武力 的镇压与财富的攫取之外, 缺少一种精神生活的陶冶。 他们只有一种宗教的迷信, 算得上他们的精神生活。
他们欠缺了一种合理的政治理想, 他们并不知所谓政治的责任,因 而亦无所谓政治的事业。他们的 政治,举要言之只有两项,一是 防治反动,二是征敛赋税。
——钱穆
三、元朝的社会矛盾
旧制保存
三、元朝的社会矛盾
政局动荡
三、元朝的社会矛盾 民族分化政策
小结:元朝汉化迟滞的原因
第一,蒙古族单纯的游牧、狩猎经济很难认识农业经济的重 要性,故难以接受与汉化相关的一套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三、元朝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
元朝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公元 1351年,刘福通、韩山童 率众在颖州(今安徽省阜阳 市)起义。起义军头裹红巾, 被称为红巾军。1368年, 元亡。
义军“管军万户府印”
四、对外交往的扩大
◇罗马教皇、法国国 王均曾派圣方济各会 教士出使蒙古。
◇意大利人马克·波 罗沿丝绸之路东行, 抵达中国,侨居十七 年,有《马可·波罗 行记》。
早期国家制度: 军事上的千户、百户授封制;创建怯 薛护卫军,颁布法典《大札撒》;制创造蒙古文字; 分封制。
1227年,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临终提出联宋灭金的战略方针。
一、从大蒙古国到元朝
对外扩张
蒙古国第二代大汗窝 阔台醉心西征,暂缓灭 南宋。第三代大汗贵由 死于西征途中。第四代 大汗蒙哥发动第三次西 征。
在蒙古的政治局面里,僧 侣占到很高的位置。
——钱穆
五、元代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戏曲发达
关汉卿 《窦娥冤》
五、元代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郭守敬 《授时历》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260年,长期经营汉 地的忽必烈即位称汗, 建元中统,是为元世祖。
忽必烈推行了一系列 符合中原的汉化措施。
在北方政局稳定后, 忽必烈发动了灭亡南宋 的统一战争,1276年, 占领临安。1279年, 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 力量,宋亡。
行省制度
对边疆控制的加强
设置驿站和急递铺系统
二、元代的社会经济
劝课农桑 ◇中统二年(1261)设立劝农司。 ◇改革村社制度。 ◇总结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
棉花革命
司农司编《农桑辑要》
元朝农史的最大成就:棉花种植的推广。 ◇木棉提举司:负责征收棉布税收事宜。 ◇黄道婆:传播并革新棉纺织技术。 ◇乌泥泾:“棉花革命”的策源地。
二、元代的社会经济
手工业 ☆工匠分军匠和民匠,为世
第十三章 元朝的大一统
(1234—1368年)
一、从大蒙古国到元朝 二、元朝的社会经济 三、元朝的社会矛盾 四、对外交往的扩大 五、元朝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一、从大蒙古国到元朝 蒙古的兴起
唐末,室韦诸部中的一支蒙兀室韦部由大兴安岭 迁入草原,由森林狩猎发展为放牧牲畜。
12世纪末13世纪初,铁木真(蒙古乞颜氏贵族) 统一漠北草原,此后统称草原各部为蒙古。1206 年,铁木真登上蒙古大汗的宝座,被尊为成吉思汗, “大蒙古国”建立。
西征加速了东西方的交流,蒙古的草原文化得以发荣滋长。
一、从大蒙古国到元朝 大一统重建
自古有国家者,未若我朝之盛 大者矣。元也者,大也。大足以 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
第二,除汉文化外蒙古还受到吐蕃喇嘛教文化、中亚伊斯兰 文化乃至欧洲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第三,元朝在名义上一直还只是蒙古世界帝国的一部分。漠 北草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存在着一个强大而 保守的草原游牧贵族集团。这就使得元朝统治集团仍不能摆 脱草原本位政策的影响。
汉化迟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元朝的早衰,但蒙古民族却也 因此而能够在元亡之后长期保持自身的传统,为中华民族大 家庭历史的发展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
袭匠户。 ☆兵器业尤为发达,铜火
炮。 ☆毡毯业引人注目。
富有特色的工商业
元至顺三年铜火 铳,1935年发现 于北京市房山云 居寺。
商业 ☆政府垄断经营。 ☆斡脱商人活跃。 ☆货币变革,实行钞法。 ☆海运发达。
【元】中统元宝交钞 五百文
二、元代的社会经济 商业的繁荣
三、元朝的社会矛盾
蒙古恃其武力之优越,……其来 中国,特惊羡其民物财赋之殷富, 而并不重视其文治。
四、对外交往的扩大
◇蒙古重用色目人, 促进大食商人东来, 东西方贸易频繁。当 时泉州对外贸易特别 发达,为世界上最大 的商港。
◇与沿海邻国的关系 由征服战争开始:高 丽、日本。
五、元代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宗教活跃
蒙古人的统治,在大体上 说来,颇有一些像古代贵 族封建的意味。只是春秋 时代的贵族阶级,自身有 一种珍贵的文化修养,而 蒙古人无之。他们在武力 的镇压与财富的攫取之外, 缺少一种精神生活的陶冶。 他们只有一种宗教的迷信, 算得上他们的精神生活。
他们欠缺了一种合理的政治理想, 他们并不知所谓政治的责任,因 而亦无所谓政治的事业。他们的 政治,举要言之只有两项,一是 防治反动,二是征敛赋税。
——钱穆
三、元朝的社会矛盾
旧制保存
三、元朝的社会矛盾
政局动荡
三、元朝的社会矛盾 民族分化政策
小结:元朝汉化迟滞的原因
第一,蒙古族单纯的游牧、狩猎经济很难认识农业经济的重 要性,故难以接受与汉化相关的一套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三、元朝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
元朝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公元 1351年,刘福通、韩山童 率众在颖州(今安徽省阜阳 市)起义。起义军头裹红巾, 被称为红巾军。1368年, 元亡。
义军“管军万户府印”
四、对外交往的扩大
◇罗马教皇、法国国 王均曾派圣方济各会 教士出使蒙古。
◇意大利人马克·波 罗沿丝绸之路东行, 抵达中国,侨居十七 年,有《马可·波罗 行记》。
早期国家制度: 军事上的千户、百户授封制;创建怯 薛护卫军,颁布法典《大札撒》;制创造蒙古文字; 分封制。
1227年,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临终提出联宋灭金的战略方针。
一、从大蒙古国到元朝
对外扩张
蒙古国第二代大汗窝 阔台醉心西征,暂缓灭 南宋。第三代大汗贵由 死于西征途中。第四代 大汗蒙哥发动第三次西 征。
在蒙古的政治局面里,僧 侣占到很高的位置。
——钱穆
五、元代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戏曲发达
关汉卿 《窦娥冤》
五、元代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郭守敬 《授时历》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260年,长期经营汉 地的忽必烈即位称汗, 建元中统,是为元世祖。
忽必烈推行了一系列 符合中原的汉化措施。
在北方政局稳定后, 忽必烈发动了灭亡南宋 的统一战争,1276年, 占领临安。1279年, 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 力量,宋亡。
行省制度
对边疆控制的加强
设置驿站和急递铺系统
二、元代的社会经济
劝课农桑 ◇中统二年(1261)设立劝农司。 ◇改革村社制度。 ◇总结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
棉花革命
司农司编《农桑辑要》
元朝农史的最大成就:棉花种植的推广。 ◇木棉提举司:负责征收棉布税收事宜。 ◇黄道婆:传播并革新棉纺织技术。 ◇乌泥泾:“棉花革命”的策源地。
二、元代的社会经济
手工业 ☆工匠分军匠和民匠,为世
第十三章 元朝的大一统
(1234—1368年)
一、从大蒙古国到元朝 二、元朝的社会经济 三、元朝的社会矛盾 四、对外交往的扩大 五、元朝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一、从大蒙古国到元朝 蒙古的兴起
唐末,室韦诸部中的一支蒙兀室韦部由大兴安岭 迁入草原,由森林狩猎发展为放牧牲畜。
12世纪末13世纪初,铁木真(蒙古乞颜氏贵族) 统一漠北草原,此后统称草原各部为蒙古。1206 年,铁木真登上蒙古大汗的宝座,被尊为成吉思汗, “大蒙古国”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