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挺经智慧》之曾国藩与挺经[管理资料]

《曾国藩挺经智慧》之曾国藩与挺经[管理资料]
《曾国藩挺经智慧》之曾国藩与挺经[管理资料]

《曾国藩挺经智慧》之曾国藩与挺经[管理资料] 《曾国藩挺经智慧》之曾国藩与挺经

曾国藩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人物。近代中国人,从李鸿章、张之洞到袁世凯、蒋介石;从梁启超、杨昌济到陈独秀、毛泽东,无不对其顶礼膜拜、推崇备至。梁启超在他所编辑的《曾文正公嘉言钞》一书的序言中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竞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毛泽东青年时期在给老师黎锦熙的信中说

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晚年毛泽东站在阶级斗争的立场评价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物。”蒋介石更是一生研读曾国藩著作,并以之为修身行事的准则,他教育儿子蒋经国说:“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

非常有意思的是,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位中国现代史上的巨人,两位曾国藩的铁杆儿粉丝,却从曾国藩的著作中读出了不同的韵味,并且巅峰对决,胜负早定。我们来看看他们分别从曾国藩那里学到了什么。最形象也很能说明问题的事例是,毛泽东受曾国藩的《爱民歌》启发,创作出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精神凝聚和纪律约束所起的巨大作用已为历史所证实。蒋介石从曾国藩的“涤生刀”受到启发,给每一个黄埔学生以及有功将士颁发一把“中正剑”,其激励和凝聚人心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近代曾流行一句话:“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曾国藩的学问博大精深,从我们每个人都用得着的学问来说,莫过于他的挺经。那么,《挺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挺经》的来历

据专家学者考证,曾国藩存世的文稿中,没有《挺经》这部书,也没有草稿之类的半成品。说明曾国藩终其一生也没有写作《挺经》这部书。吴樵子等著的《挺经》关于曾国藩原文部分,与《败经》、《面经》等著作一样,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从曾国藩的日记、家书、奏章、书札等著作中分门别类进行摘录的。

曾国藩虽然没有撰写《挺经》一书,但确有写作《挺经》一书的打算,想把一生的经验教训都总结出来,留给后人一笔财富。曾氏的好友欧阳兆熊在他所著的《水窗春呓》中记载:“文正一生凡三变……尝自称欲著挺经。”但他没能实现这个心愿。

“挺经”没有成书,当然很遗憾。但是,曾国藩的挺经智慧是日渐成熟的。应该说,挺经智慧是其一生学识阅历经验教训之大成。晚年的曾国藩已经做好了挺经十八法的布局谋篇,或者说已经有了一个写作提纲,只是没有系统总结而已。这可以从李鸿章等人的讲述中得到印证。除欧阳兆熊的记载外,李鸿章说:“我老师的秘传心法,有十八条挺经。那真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吴永《庚子西狩丛谈》)并且向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口述了挺经的第一条秘诀。

更加直接的证据是,曾国藩本人明确提出了“挺经”一词。“三旬危险之际,鄙人不肯移出岭外,此固执之挺经也。即定计于二十六日移之东流,此通融之挺经也。”(《曾国藩书札》祁门危机解除后曾国藩写给李续宜的信。) 挺经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

“挺经”,意即言“挺”之经。“挺”,是所言的内容;“经”,指关于“挺”的原则、秘诀。何谓“挺”,“挺”有动词、形容词、量词、副词四种词

性。其字义如下:?硬而直:挺立,笔挺,挺拔。?伸直或凸出:挺直,挺身,抬头挺胸。?勉强支撑:硬挺,挺得住。?很:挺对,挺好,挺冷,挺不容易。?量词:一挺机枪。

那么,曾国藩“挺经”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按照欧阳兆熊的说法:曾国藩“尝欲著挺经,言其刚也。”也就是说“挺经”是“刚之经”,讲“刚”的秘诀、“刚”的智慧。郦波老师更是直接把“挺经”说成是“明强挺经”,应该也是讲得通的。因为“刚”和“强”的字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我们常说“刚强”。综观曾国藩一生,毫无疑问,“刚强”是其处世治事的主基调。但是,这是否是曾国藩“挺经”的本意呢,或者说这样概括是否全面和准确呢,这确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我们把“尝自称欲著挺经,言其刚也。”这段话的上下文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端倪。“文正一生凡三变。其学问初为翰林词赋,既与唐镜海太常游,究心儒先语录。后又为六书之学,博览乾嘉训诂诸书,而不以宋人注经为然。在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至出而办理团练事务,复而申韩。尝自称欲著《挺经》,言其刚也。咸丰七年,至江西军中丁外艰,闻讣奏报后,即奔丧回籍,朝议颇不以为然。左恪靖于骆文忠幕中肆口诋毁,一时哗然和之。文正亦内疚于心,得不寐之疾。予荐曹镜初诊之,言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盖欲以黄老讽之也……此次出山后,—以柔道行之,以至成此巨功,毫无沾沾自喜之色。”

按照唐浩明老师的观点,在曾氏同时代以及后世研究曾氏的文字中,这是最值得关注、富有权威性的一段评论。这是因为欧阳兆熊作为与曾氏相知数十年的密友,对曾氏的了解极其深刻,因而能够清晰地看出曾氏人生中有着明显差异的几个阶段,并能揭示这种差异背后的学理奉持上的转化。简言之,欧阳兆熊认为,曾国藩的做人治学有三次转折:做京官时,由翰林诗词之学转为程朱理学,此为第一次转折;咸丰二年守母丧期间,奉旨夺情出山办理团练军务,则由程朱之学

变为申韩法家,此为第二次转折;至咸丰八年守父丧期间再次夺情出山,则由申韩法家转为黄老道家之学,此为第三次转折。

笔者认为,欧阳兆熊所谓的“曾氏一生三变”,并不是泾渭分明的由甲到乙的转变,而是曾氏在现实社会中对儒法道诸家学说践行后的理论升华和人生境界的升华。可以说,晚年的曾国藩对儒法道诸家学说已经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并且在实践中能够得心应手地加以运用。这正是曾氏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所在。他是以儒家的“仁”为体,以法家的“刚”为用,杂用道家的“柔”。但总体来说,在刚柔之间,曾国藩还是以刚为主,以柔为辅,进而达到刚柔相济的。不然,何来“尝自称欲著挺经,言其刚也”之说呢,蒋介石有一句著名的评论:“曾国藩主刚~”非常中肯。

接下来,我们再看曾国藩自己著作中的说法:“三旬危险之际,鄙人不肯移出岭外,此固执之挺经也。即定计于二十六日移之东流,此通融之挺经也。”这里有两个非常关键的词“固执”和“通融”。实际上,这就是曾氏对挺经精神的高度概括。“固执”意思是“坚持己见,不肯改变”。“通融”意思是“变通办法,不死板”。这不就是持经达变、刚柔相济吗,“固执”属于“阳”、“刚”,即持经。而“通融”则属于“阴”、“柔”,即权变。因此,持经达变、刚柔相济,是挺经的精神内核。“刚”和“柔”是“挺经”的一体两面,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这才是“挺经”的本意。对此,曾国藩自己更是深刻地阐述道:“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糜,太刚则折。”又说:“能柔非柔,至刚无刚。”极其深刻地阐述了刚柔的辩证关系。因此,用“刚之经”、“明强挺经”来概括“挺经”确有不够准确之处。笔者认为,“刚柔挺经”可能更确切一些。

“刚柔”也好,“明强”也好,显然讲的都是处世治事的学问和智慧。那么,“挺经”是否就是仅仅讲的处世治事的学问和智慧呢,显然不是。再看李鸿章的说法:“我老师的秘传心法,有十八条挺经。那真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

诀。”“精通造化”,就是精通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也常引申为精通人世间的运行规律。精通自然界和人世间的运行规律干什么呢,就是用于守身用世。“守身”就是修炼、保持自身的品德和节操。“用世”就是处理世间的问题。这就很清楚了,“挺经”是“守身”和“用世”的学问和智慧。“守身”和“用世”是“挺经”的一体两面。“守身”是体,“用世”是用,两者相辅相成。

挺经十八法猜想

我们从“挺经”开宗明义的第一条就可以看出,“躬自入局,挺膺负责”既是处世所必须,更是修身所不可缺少。“负责任”是人类最高贵的品质。曾国藩将其作为“挺经”开宗明义的总纲是非常富有见地的。“负责任”贯穿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过程。试想一想,如果不负责任,还谈得上什么“修齐治平”,如果人人都不负责任,这个世界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既然《挺经》是守身用世的学问和智慧,那么,笔者按照这一思路,猜想“挺经”十八法的提纲是:第一经.“担当”经:做人第一美德;第二经.“识见”经:成事第一秘诀;第三经.“诚”字经:人生第一基石;第四经.“勤”字经:自古庸人败于惰;第五经.“谦”字经:自古才人败于骄;第六经.“悔”字经:善始善终的人生法宝;第七经.“明”字经:借我一双慧眼;第八经.“强”字经:自胜处求强; 第九经.“小”字经:细节决定成败;第十经.“简”字经:简单就是力量;第十一经.“恒”字经:成功的神奇之钥;第十二经.“忍”字经:成功背后的磨难学; 第十三经.“赏罚”经:领导手中的“二柄”;第十四经.“人才”经:万事根本在用人;第十五经.“革新”经:社会发展的源泉;第十六经.“刚柔”经:做人大智慧;第十七经.“权变”经:办事大法则;第十八经.“盈虚”经:人生大境界。

这十八条挺经的依据是曾国藩在家书、信函、奏章等著作中反复阐述的、比较系统和成熟的观点。其中,有不少就是曾国藩直接命名的,除第一条外,其它如“悔字诀”、“忍字诀”等,在曾氏的家书中无数次地出现。又如,对于“刚

柔”,“盈虚”,“明强”,“诚”,“勤”,“谦”,“识”,“才”,“恒”,“简约”,“克勤小物”

等都有深刻的阐述。

看过这个提纲之后,我们会感到曾国藩的学问并没有任何高深莫测之处。他所论述的道理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做人处事的道理,但不神秘不等于不高明。它的高明之处在哪里呢,那就在于它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都非常熟悉。比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但是,人们往往就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实际做不到,或者说不知道如何从一点一滴做起。而曾国藩说清楚了,说得非常具体,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他说:“古来言凶德至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余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身。”什么是多言,曾国藩举了一个例子:尧的儿子丹朱品德不好,所以尧把位置禅让给舜而不传给丹朱。丹朱的缺点就是骄傲,多言。嚣讼,就是爱揭别人的短,告别人的黑状,喜欢拨弄是非。

他进一步论述道:“天地间唯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无论所指未必果当,即使一一切当,已为天道所不许。吾家子弟满腔骄傲之气,开口便道人长短,笑人鄙陋,均非好气象。贤弟欲戒子侄之骄,先须将自己好议人短,好发人覆之习痛改一番,然后令后辈事事警改。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

好议论别人的短处,甚至议论与自己毫不相干、素昧平生之人的短处,似乎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普遍现象。曾氏将其上升到“骄傲”的高度来认识,这是极有见地的。背后议人长短,的确不是好事。它无形间助长了议者的骄矜自得之气,也让被议者获知后心理上极为反感,甚至怀恨在心,再甚者采取报复行动,此即“祸从口出”之谓也。这真是戒骄的“金针”,既有大道理,又有具体操作方法。

这正是曾氏家书的魅力所在。

曾国藩人生励志名言名句(读书,治学,修身,处世)

曾国藩人生励志名言名句(读书,治学,修身,处世) 曾国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的,其道德、词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者。曾国藩有很多大智慧,值得我们持续学习、反复思考、认真实践,可以作为终生的教师。 一、读书篇(多读书可以开智慧) 1.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误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2.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3.尔没必要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4.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5.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6.无恒者,三心二意也,欲求长进难矣. 7.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8.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没必要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9.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

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的,其道德、词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者。 10.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二、治学篇(治学需要坚强的心、博学多才) ⑴为学之首要在立坚卓之志。(今有几何?我做不到,甚至想都不敢);其二,“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生’,谓之不专也。”(虽有心博学而精深,却总是浅尝辄止);(第三,“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⑵曾国藩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⑶治学之法:“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⑷有志、有识(既博且专)、有恒,治学之三要素。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三、修身篇(修正自己,提升自己) ⑴克己之学——反省自己经典语录 ⑵事事慎重——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⑶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曾国藩励志修身名言

曾国藩励志修身名言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5.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7.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勿过多怜悯 ☆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心至苦,事至盛也 ☆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禁大言以务实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无好小利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曾国藩之鉴别人才智慧与方法

曾国藩之鉴别人才智慧与方法 前言:曾国藩鉴别人才,一个核心思想是从他的相貌、语言、行动特征来考察其思维和做事方法,从而判断他才能大小、以此确定他适合什么工作。 一、鉴别人才特征及层次分类 A、人才的九大特征 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于仪,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 1、观神识人:神平则质平,神邪则质邪 2、观精识人:精惠则智明,精浊则智暗,--精、气、神 3、观筋识人:筋劲则势勇,筋弱则势怯;势勇行事大胆洒脱,势怯则唯唯诺诺,无甚主见。 4、观骨识人:骨刚则质刚,骨柔则质弱;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5、观气识人:气盛决于路躁,气冲决于静;沉浮静躁,是做大事的必备素质。 6、观色识人:诚仁必有温柔之色,诚勇必有矜奋之色,诚智,必有明达之色。色是一个人气质、个性、品格、学识、修养、阅历、生活等因素的综合表现。与肤色无直接联系。仁善厚道之人,有温和柔顺之色,勇敢顽强之人,有激奋亢厉刚毅之色,睿智慧哲之人,有明郞豁达之色。 7、观仪识人:心质亮直,其仪劲固,心质休决,其仪进猛,心质平理,其仪安闲。端庄厚重是贵相。高贵环境中的人自有一种逼人的气势和仪态。 8、观容识人:直容之动,矫矫行行,勇武刚健;休容之动,业业跄跄,谨慎有节;德容之动,肃敬威严。 9、观言识人:心恕则言缓,心褊则言急;语言是思想的表现,是判断一个人性情才能的重要方面。口乃心之门户。 B、人才层次分类 1、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观人察质,先察其平淡,后求其聪明。有中和品质的人,心性平和冲淡,为人处事稳重沉雄,不声不响,以让人信赖,有王者风范而无霸气。 从风波恶浪中冲战出来的勇士固然叫人佩服,但那种避开风浪,无惊无险、平平淡淡引导大家走向胜利的风格更能保证大家的利益。 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脾气却不小。有中和之质的人其实就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明白之士,达动之机,而暗于玄虑;玄虑之人,识静之原,而困于速捷。聪明者分为两种,聪明外向,沉思内秀 3、人才五种层次:兼德,中庸之质,圣人帝王;兼才,德才兼备,栋梁之才;偏才,一至之能,局部之才;依似,一征形似,乱德之类;间杂,反复无常,无恒小人。 二、识别忠正与奸邪 A、考察精神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具乎面部;文人先观神骨。 精神贯穿在一个人生命的始终,是生命力的表征,生命力强旺,精、气、神、血就充足丰沛,脉相沉稳有力。形能养气,气能安神,气不沉稳,思想就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这种状态,人办事是收不到良好效果的。 精、气、神、血的稳定性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如果四者旺足,生命力状态奇佳,精力高度集中,处于亢奋状态,可以激发出体内潜能,超水平发挥,平常五分,突然间爆发出十分能力,事业自然顺利发达。

跟曾国藩学智慧,向胡雪岩学绝学

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胡雪岩 ——跟曾国藩学智慧,向胡雪岩学绝学“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胡雪岩。”这句话百年以来流传于民间的谚语,深刻的揭示了精通内圣外王之术的中兴名臣曾国藩和深谙智慧权谋之术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也明确的指出了曾国藩以及胡雪岩做事在为人处事方面对人们的影响。 而曾国藩和胡雪岩就是那些无法让人玩却的历史人物。曾国藩,从一个山村穷秀才,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中兴第一名臣”、“大情圣哲”。毛泽东东年轻时就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蒋介石则认为曾国藩可以做自己的老师,并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身捧读不辍。胡雪岩,从一个身无分文钱庄的穷伙计,赤手空拳在乱世中开辟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成为名扬天下的“一代巨贾”“红顶商人”,他传奇的赚钱神话使得无数人为之痴迷,成为所有商人的终极梦想。 没有谁能够轻易让人们奉为圭臬,没有谁轻易在历史上刻下名字。他们俩个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做人做事绝学,才使得他们能够从芸芸众生中脱瘾而出,成就其他人难以建立的功业。这些绝学是他们跨越各种艰难险阻,历经无数成败得失而总结出来的,是他们人生的智慧谋略的深刻体现。这些绝学既体现了他们对中华5000年传统智慧的独特性应用,又展示了他们对于人情世故的创造性见解。这些绝学不但是每一个想达到内圣外王之道的人所应遵循的道路,也是每一个想建功立业的现代人应学习和掌握的智慧。 曾国藩

曾国藩的谨始慎钟之绝。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大小与其谨慎程度成正比。《管子》中说:“其所谨着小,则其所立亦小;其所谨着大,则其所立亦大。”谨慎是成大事之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人生之路,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诸葛一生唯谨慎,曾国藩以其为人生楷模,以“慎”字撑起了人生之舵,谨言慎行、谨始慎终,这使得他能够从各种危机中从容度过,成为一代圣贤。 曾国藩的和气致祥之妙。和则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成事之要,首先在于人和。在为人处事上坚持“和”字,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智慧,是一种极高明的处世策略,这样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达成己事。曾国藩在待人接物中坚持和气;在治家理政中坚持和睦;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和谐;在自我修养中坚持“中和”等,这使得他获得了家人、朋友、上级和下司的的鼎力支持,终于成就了一番伟业。 曾国藩的以退为进之策。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实力,总是受周围环境及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如果是一意孤行,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一个人要识好歹,明实务,知进退。曾国藩在为人处事过程中坚持以退为进的策略,平时善于藏住自己的锋芒,善于明哲保身。羽翼未丰时绝不乱动,坚持龙蛇屈伸之道,这使得他能够安全度过各种险恶之途,成为一代中兴名臣。 曾国藩的借人成事之功。单打独拼不能成就大业,成就一番事业也需要众人的合作努力。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终究有限,只有那些善于用人之长一补己之短的人,充分借助他人力量的人,群策群力,才能成就伟业。曾国藩以儒臣督师,削平大难,蔚成中兴大业,离不开他人的借人成事之功。他的知人之明、用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往今来,凡能成大事者,无不在“修身”上有独到之处。曾子说过:“每日当三省吾身。”在晚清诸位名人之中,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五百年来,能够以书生而克平乱世,戎马悾偬间亦为学不倦,并把学问事业均磨炼成功之人可谓极少,而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其文治武功、传奇一生始终众说纷纭,而他本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显赫且颇具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思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修为。很多人都想从曾国藩身上学到成功的黄金定律,修身处世,立于不败。 很多成名的人物,也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对曾国藩推崇备致,说:“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 毛泽东青年时期,也潜心研究过曾国藩文集,他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全集》常置桌旁,终生拜读不缀。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的模仿曾国藩,简直将曾国藩奉为偶像。 那么,曾国藩最为成功的修身方法有哪些呢?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他

著名的“修身十二法”,或者对你有所启迪。 一、持身敬肃。 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的念头、举止中有无背离义理之处。平日闲居无事的时候宁静安泰,保养德性,一旦投于事务之中则专心致志,不存杂念。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就如同旭日东升,光彩照人。 二、静坐养性。 每天不限什么时候,要拿出一定时间静坐养性,反省体悟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正襟危坐,凝然镇定,如同宝鼎一般沉稳。 三、早早起床。 天色初亮就赶紧起身,睡醒了就不要再恋床。 四、读书专一。 一本书没有读完时,不要再看其它书籍。东翻西阅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毫无益处。 五、阅读史书。 每天仔细读史十页。 六、说活谨慎。 所谓祸从口出,很多人都因此招致祸患。所以君子对此要时刻注意,这是修身处世最重要的工夫。

做人要学曾国藩讲课教案

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胡雪岩 ——跟曾国藩学智慧,向胡雪岩学绝学 “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胡雪岩。”这句话百年以来流传于民间的谚语,深刻的揭示了精通内圣外王之术的中兴名臣曾国藩和深谙智慧权谋之术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也明确的指出了曾国藩以及胡雪岩做事在为人处事方面对人们的影响。 而曾国藩和胡雪岩就是那些无法让人玩却的历史人物。曾国藩,从一个山村穷秀才,一步一个脚印, 成为“中兴第一名臣”、“大情圣哲”。毛泽东东年轻时就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蒋介石则认为曾国藩可以做自己的老师,并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身捧读不辍。胡雪岩,从一个身无分文钱庄的穷伙计,赤手空拳在乱世中开辟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成为名扬天下的“一代巨贾”“红顶商人”,他传奇的赚钱神话使得无数人为之痴迷,成为所有商人的终极梦想。 没有谁能够轻易让人们奉为圭臬,没有谁轻易在历史上刻下名字。他们俩个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做人做事绝学,才使得他们能够从芸芸众生中脱瘾而出,成就其他人难以建立的功业。这些绝学是他们跨越各种艰难险阻,历经无数成败得失而总结出来的,是他们人生的智慧谋略的深刻体现。这些绝学既体现了他们对中华5000年传统智慧的独特性应用,又展示了他们对于人情世故的创造性见解。这些绝学不但是每一个想达到内圣外王之道的人所应遵循的道路,也是每一个想建功立业的现代人应学习和掌握的智慧。 曾国藩 曾国藩的谨始慎钟之绝。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大小与其谨慎程度成正比。《管子》中说:“其所谨着小,则其所立亦小;其所谨着大,则其所立亦大。”谨慎是成大事之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人生之路,慎一 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诸葛一生唯谨慎,曾国藩以其为人生楷模,以“慎”字撑起了人生之舵,谨言慎行、谨始慎终,这使得他能够从各种危机中从容度过,成为一代圣贤。曾国藩的和气致祥之妙。和则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成事之要,首先在于人和。在为人处事上坚持“和”字,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智慧,是一种极高明的处世策略,这样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达成己事。曾国藩在待人接物中坚持和气;在治家理政中坚持和睦;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和谐;在自我修养中坚持“中和”等,这使得他获得了家人、朋友、上级和下司的的鼎力支持,终于成就了一番伟业。 曾国藩的以退为进之策。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实力,总是受周围环境及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如果是一意孤行,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一个人要识好歹,明实务,知进退。曾国藩在为人处事过程中坚持以退为进的策略,平时善于藏住自己的锋芒,善于明哲保身。羽翼未丰时绝不乱动,坚持龙蛇屈伸之道,这使得他能够安全度过各种险恶之途,成为一代中兴名臣。

曾国藩字诀

培植根本之诀 1志字诀:做人要做第一等人 “志”是追求人生目标的决心和信念,它决定着人生和事业的目的性,支配着实现目标的坚定性。人生由立志而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圣贤豪杰,无事不可为。曾国藩坚信,人人可以为圣贤,给自己立下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宏愿大志。“志”为他一生提供了精神源动力,其声名事业,便由一 “志”字幵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志向越高,成就越大 ?慎择师友,结交有志之人 2恒字诀:有恒断无不成之事 恒为作圣之基,便是圣贤豪杰,绝大事业,也得从此字作出。恒有三大要素:一 为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二为专注,认准一件事,如终如一,全力以 赴;三为渐进,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守此三者,必有功成之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做大事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事有定程,彻始彻终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3专字诀:力气用到点子上 曾国藩说,西方人的技艺所以精绝,是因为他们每办一事,都集中精力,越钻越深,逐渐达到极致。他认为,要赶超西方,必须有“专”字工夫。他自己的一生, 大事小事,无不专心为之。求师

专,求友专,用情专,做事专,因而总结出“凡事皆贵专”的硬道理。人之精力有限,而世事无穷,要想有所作为,只有采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略,才能成功。 ?专权:事权专一,乃能成功 ?专心:心有二用,贝y不能成 ?专攻:用功如掘井,凡事皆贵专 ?专精:西洋之长在于专 4熟字诀:笨功夫也有大收获 “熟”是一种笨功夫。曾国藩学作诗,每日熟读苏轼、陆游诗作,终生不厌,最 后口舌生津,妙句随出。“熟”功虽笨,却能生巧。曾国藩为官治军,无不验证了 “熟”字之功。须知世间各种本事,如果不是由“熟”而精,则终不可恃。 ?熟极生巧,妙来无过熟 ?万事贵熟,熟则能强 ?先立规模,后求精熟 第二篇修炼身心之诀 5裕字诀:让自己的心胸幵阔起来 宦海风波,仕途通塞,不可能全由个人自主。其间坎坷遭际,在所难免。如果胸 中抑郁,怨天尤人,不仅无益于事,反易致祸伤身。此时便离不幵“裕”字。“裕” 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曾国藩认为,胸怀宽广,气量宏大,是一个人能否担当大任的决定性品格。裕则无咎,裕则无争。为人处世,居之以裕,守之以贞,则无难不解,无往不利。 ?治心当以“广大”二字为药

曾国藩的管理之道

曾国藩的管理之道 曾国藩作为清朝的一代名臣,生前所获荣誉无数,身后也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如**、张瑞敏。我这段时间读曾国藩传,对曾国藩的做人、做事、做官的智慧甚为感慨。他的很多智慧在现代的管理工作中还非常的实用,在此归纳了8点与大家分享。 1.外表真诚、厚道,内心精明智慧 曾国藩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外表厚道,内心精明,他的这种性格被下属形容为:“显菩萨心肠,用霹雳手段。”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就是“以朴拙之人而讲权术”,在管理工作中不要事事都表现的精明能干,该装傻的时候就要装傻,但不能真傻,把精明写在脸上的管理者往往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戴尔在开办公司的前期由于自己外表比较严厉精明,让大家有了一种距离感而造成员工离职率增加。当戴尔了解到原因以后专门为自己的形象开了一个检讨大会,通过

这次大会提高了大家的士气降低了离职率。所以外表真诚、厚道,内心精明智慧对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2.日日学习,天天进步 曾国藩的好读书是出了名的,他家训中申明了这一点,要求子孙要日日读书。日读也是他小的时候留下来的良好习惯,当时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他借钱买了一部二十三史。他的父亲知道了没有责罚他但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把这部二十三史扎扎实实地把它读完,曾国藩为感恩父亲的支持,特立下誓言:“嗣后每日点十页,间断不孝。”这一年曾国藩勤奋攻读,读完了二十三史,而且把每日读十页书的习惯保留下来。而且他在组建湘军打败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也应用了很多古人的智慧,很多人都认为读书没有用就不去读书,你都不去读书那读书肯定没有用,读一本书没有用读多了自然就有用了。

3.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明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做什么事情要事出有因、事出有名才会顺理成章。如果你要处罚一个员工,首先要让他知道为什么处罚他,要事先让他知道有这个制度,如果没有制度或者大家都不了解这个制度,即使罚了也达不到处罚的效果,因为言不顺。要想打到竞争对手就要树个旗子,华为的旗子是做强民族企业,万科的旗子是做最受尊敬的企业。很多企业的使命就是这家企业的旗子,就是在让名正。曾国藩在与太平天国作战时首先发布了《讨粤匪檄》。向这种公告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作用,但它的杀伤力却不可小视,因为名正了才能言顺,言顺则能事成。 4.会做秀 做秀是一种艺术,秀做好了就会让管理得心应手,对提高管理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曾国藩有三次秀做的非常成

曾国藩名言录198句:做人不可过于聪明

曾国藩名言录198句:做人不可过于聪明 [标签:栏目] ,曾国藩名言录198句:做人不可过于聪明 1、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2、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3、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4、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5、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6、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7、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8、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9、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10、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1、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2、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3、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14、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15、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16、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7、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8、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19、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20、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21、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22、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23、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24、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25、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26、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7、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28、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29、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30、特患业之不精耳。 31、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32、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33、好谈己长只是浅。 34、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3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36、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37、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38、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39、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40、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41、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42、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43、须先立坚卓之志。 44、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45、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曾国藩字诀

第一篇培植根本之诀 1 志字诀:做人要做第一等人 “志”是追求人生目标的决心和信念,它决定着人生和事业的目的性,支配着实现目标的坚定性。人生由立志而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圣贤豪杰,无事不可为。曾国藩坚信,人人可以为圣贤,给自己立下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宏愿大志。“志”为他一生提供了精神源动力,其声名事业,便由一“志”字开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志向越高,成就越大 ◆慎择师友,结交有志之人 2 恒字诀:有恒断无不成之事 恒为作圣之基,便是圣贤豪杰,绝大事业,也得从此字作出。恒有三大要素:一为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二为专注,认准一件事,如终如一,全力以赴;三为渐进,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守此三者,必有功成之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做大事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事有定程,彻始彻终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3 专字诀:力气用到点子上 曾国藩说,西方人的技艺所以精绝,是因为他们每办一事,都集中精力,越钻越深,逐渐达到极致。他认为,要赶超西方,必须有“专”字工夫。他自己的一生,

大事小事,无不专心为之。求师专,求友专,用情专,做事专,因而总结出“凡事皆贵专”的硬道理。人之精力有限,而世事无穷,要想有所作为,只有采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略,才能成功。 ◆专权:事权专一,乃能成功 ◆专心:心有二用,则不能成 ◆专攻:用功如掘井,凡事皆贵专 ◆专精:西洋之长在于专 4 熟字诀:笨功夫也有大收获 “熟”是一种笨功夫。曾国藩学作诗,每日熟读苏轼、陆游诗作,终生不厌,最后口舌生津,妙句随出。“熟”功虽笨,却能生巧。曾国藩为官治军,无不验证了“熟”字之功。须知世间各种本事,如果不是由“熟”而精,则终不可恃。 ◆熟极生巧,妙来无过熟 ◆万事贵熟,熟则能强 ◆先立规模,后求精熟 第二篇修炼身心之诀 5 裕字诀: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 宦海风波,仕途通塞,不可能全由个人自主。其间坎坷遭际,在所难免。如果胸中抑郁,怨天尤人,不仅无益于事,反易致祸伤身。此时便离不开“裕”字。“裕”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曾国藩认为,胸怀宽广,气量宏大,是一个人能否担当大任的决定性品格。裕则无咎,裕则无争。为人处世,居之以裕,守之以贞,则无难不解,无往不利。 ◆治心当以“广大”二字为药

曾国藩的修身艺术

【重点提示】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少年当有狂者进取之趣 从砥砺自己的品性开始 性格决定命运,抱负决定成就,良好的品性是成功的前提。在优秀的领导者身上,我们总是能发现许多优秀的特质。但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天生的领导。这些特质无一不是从修养中来的。自我修养,是领导者走向成功的起点。早年的曾国藩同平常人一样,也有很多缺点,然而他凭借着自己的修身工夫,确立了良好的品格。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修身艺术。那么,曾国藩在修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呢?曾国藩修身艺术,其实无非三条:第一,倔强;第二,进取;第三,有恒。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的性格,受他的祖父曾玉屏和他的母亲江氏的影响很大。曾玉屏常对家人说的一句话,就是“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这句话对曾国藩影响很大,做了两江总督之后,他还以祖父的这句话教自己的弟弟,并认为“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他说: “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教需要有这两个字贯注于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说的“至刚”,孔子所说的“贞固”,都是从“倔强”两个字中做出。我们兄弟受母亲的性格影响,好处也正在于倔强。 【忠告】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的倔强性格,在他最初出来带兵的时候表现得最为突出。他是以在籍侍郎的身份出来带兵的,没有地盘,无粮饷,事事仰给于人。偏偏曾国藩又是勇于任事之人,因而与地方官员势同水火,屡屡发生冲突。加上初期与太平军作战屡战屡败,更是使他的处境雪上加霜。然而在与官场政敌和与太平天国的双重博斗中,他却养成了一种咬牙立志、不肯认输的脾气。他自己将之称之为“打脱牙,和血吞”的“挺”字功夫。他曾经夫子自道说: 李申夫曾经说我与人怄气从来不说出,而是特别能忍耐,一步步寻求自强之道,因而引用俗话说:好汉打掉了牙,和血吞下去。这正是我咬牙立志的诀窍。我曾经被京城中的权贵所唾骂,被长沙官场所唾骂,被江西官场所唾骂,也经历过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被打掉牙的时候多了,没有一次不是连血一块吞下去的。 又说: 我办理湘军水师,一败于靖港,再败于湖口,将士们都愿意离开水师而做陆军。但我咬紧牙

从曾国藩带兵学高效团队管理

从曾国藩带兵学高效团队管理 乱世重武将,治世需文臣!这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在清朝末年就有这么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把一个原属地方组织的“民兵”队伍,在极短的时间内,锤炼成为挽救岌岌可危的清政府统治的重要军事力量。从数千人起家,发展到三十万湘军,战斗力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大清帝国正规军队---八旗兵和绿营兵,最终“剿灭”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这位文官就是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当时的环境下,他能训练出这样一支出色过硬的队伍,用的是什么方法呢?现如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支优质高效的团队是获取成功的必要条件,曾国藩带兵方法,能为我们现在企业团队管理带来哪些启迪呢? 一、打造一支有主义的团队 所谓有主义的团队,就是有抱负、有使命、有大发展的团队。一个有主义的团队,主要就要落在“信仰”两字上。曾国藩曾坦言“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从这里能看出曾国藩打造有主义的团队就是要有“忠义血性”。他所提出的“忠义血性”可以理解为“忠君爱民”,这就是他组建湘军的信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忠君就是忠于国家,是他选将的标准,也是他打造团队核心层即其幕府的人才选择标准。 想要发展一个团队,其核心力量层是重中之重,曾国藩教育子弟、学生时有一句名言“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对于团队来说“好师,好友,好榜样”就是团队发展的核心力量,而曾国藩军队核心层被世人称道为“神州第一幕府”。他的幕府汇聚了当时天下顶尖人才,有左宗棠、李鸿章、彭玉麟、郭嵩焘、容闳等人,可谓是“天下英才,尽入曾幕”,有这样一个有主义的团队想不成功都难。 由此可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益的团队,能否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关键在于是否有一群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组成,那么一个团队信仰就是他们凝聚在一起的主要力量,有了信仰才有力量的汇聚、人才的汇聚、人心的汇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团队凝聚力,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建立激励政策 要想打造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团队机制,它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两部分。激励政策不仅可以解决团队成员的后顾之忧,凝聚人心,还可以促使整个团队进

曾国藩修身12条

曾国藩修身的十二条铁规戒律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译?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注?所谓“主敬”,是要求内心恭敬而不是外表恭敬。心中无我才能做到真正谦虚。《菜根谭》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做到一时的恭敬并不难,而所谓“有礼”是指内心长久的恭敬,这只有“无事时心(常)在腔子里”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处理日常事务时才能不被杂事儿所干扰。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译?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注?“不拘何时”就是不去刻意的追求功夫和境界。所谓“来复之仁心”,也就是《易经》的“一阳来复〖〗”或道家的“玄而又

玄(静极生动)”的境界。“正位凝命”四字,就是《大学》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三教觉迷录》中“正念”的概念。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译?起床要早。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注?黎明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也是人身真阳生发的时候,极容易发生性交或手淫的情况。马上起床,可以使无念的真精不会落于淫念的浊精,真精可以使人神清身健,浊精必然使人神昏羸弱,天长日久,就能显出效应。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译?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注?常人做不到“无事时心在腔子里”,而这个方法却是训练“应事时专一不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所谓的“开卷有益”则是在能够做到“专心致志”以后的事。

曾国藩的人生六戒

曾国藩的人生六戒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第五戒: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赠元发弟放言 作者:黄庭坚 (宋) 亏功一篑,未成丘山。凿井九阶,不次水泽。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 故曰时乎,时不再来。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八慎 一、慎言。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无不体现“慎言”的智慧和“口无遮拦”的后果。

二、慎行。慎行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潇洒和坦荡。“言必信,行必果”,慎行无疑体现的是一个人自强不息的意志,懂得“慎行”的人肯定志存高远。 三、慎微。慎微不是小器之人的行为体现,而是不忽视细节,是对事物的一丝不苟的态度。在一定条件下,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图大者,当谨于微。 四、慎独。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诱惑无处不在,慎独,是面对美色的坐怀不乱,是面对金钱以不贪为宝,是面对不义之财以不占为本。 五、慎欲。古人云:“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在追求个人欲望的过程中,应该时常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不做欲望的奴隶。耐得住寂寞,保得住气节,从而享有堂堂正正和幸福快乐的人生! 六、慎友。真正的朋友是一面镜子,照照镜子,就可以明白自己的缺点;真正的朋友也是一本书,翻翻书页,就可以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慎初。“勿以恶小指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善与恶只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迈出第一步都是艰难的,一旦迈出恶的一面,最可能的结果是走向恶的深渊。

学习课程: 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 试题答案

学习课程: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单选题 1.在对待功劳的问题上,曾国藩的态度是回答:正确 1. A 居功自傲 2. B 功劳归于下属 3. C 功归于上 4. D 功劳平发 2.曾国藩齐家格言之一是不要沾染上什么陋习回答:正确 1. A 吸食鸦片 2. B 赌博 3. C 官宦人家的习气 4. D 恣欲无度 3.下列哪项不是曾国藩对待下属的策略回答:正确 1. A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2. B 试以艰危,责以实效 3. C 待属员不可太谦 4. D 颐指气使,高高在上 4.曾国藩所认为的用人应具备三大素养,不包括下列哪项回答:正确 1. A 要有用人的诚意 2. B 要有善于指出缺点的能力 3. C 要有知人的智慧 4. D 要有容人的度量 5.“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这句话中“曾文正”是指回答:正确

1. A 曾国藩 2. B 曾宪梓 3. C 曾巩 4. D 曾麟书 6.曾国藩打造湘军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回答:正确 1. A 因势利导 2. B 千磨百折,厚饷养兵 3. C 无为而治 4. D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7.曾国藩认为:人要立得住,主要靠的是什么回答:正确 1. A 以诚待人 2. B 言必行,行必果 3. C 把握刚柔的尺度 4. D 宽以待人 8.下列哪项不属于古人所谓的三不朽回答:正确 1. A 立财 2. B 立德 3. C 立功 4. D 立言 9.下列哪项不属于曾国藩的修身艺术回答:正确 1. A 倔强 2. B 进取

3. C 有恒 4. D 狂妄 10.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曾国藩提出的人才四个标准的内容回答:正确 1. A 有治民之才 2. B 名利不要太强 3. C 能吃苦,不怕死 4. D 头脑清晰,做事冷静 11.在军事上,事业尚未成功时的曾国藩在军事上的准备是回答:正确 1. A 加入官军 2. B 收编太平军 3. C 打造湘军 4. D 纠集流氓 12.曾国藩认为建立基业的两个条件是什么回答:正确 1. A 取得上级信任,融洽同事关系 2. B 规模宏大,言辞诚信 3. C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4. D 严格制度,赏罚分明 1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曾国藩提到的应对挫折的三个方略回答:正确 1. A 把挫折看成是磨砺自己个性的机会 2. B 要知道自己败在哪里 3. C 要耐心等待形势的变化 4. D 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花未全开月未圆-----《曾国藩挺经智慧》中悟出的人生大境界

感谢百度文库提供此交流平台 本文摘选自作者发表在百度阅读《曾国藩挺经智慧》一书。 欢迎致信作者陈少禹 nychenshaoyu@https://www.360docs.net/doc/3c16168003.html,斟误补正,研究探讨。 《曾国藩挺经智慧》中悟出的人生大境界 -----花未全开月未圆 ★★★曾国藩论“盈虚”: 1.[原典]: ?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2.[原典]: ?星冈公教人常言‘晓得下塘,须晓得上岸。’又云:‘怕临老打扫脚棍’。兄衰年多病,位高名重,深虑打扫脚棍。自金陵告克之后,常思退体藏拙。? 3.[原典]: ?大约凡做大官,处安荣之境,即时时有可危可辱之道。古人所谓富贵常蹈危机也。? 4、[原典]: ?处大位大权震享大名自古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总须想法将权位二字退让少许,灭去几成,则晚节渐可收场耳。? 5.[原典]: ?莫买田产,莫管公事,吾所嘱者,二语而已。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宜牢记此二语。? 6.[原典]: ?谆谆慎守者但有二语:曰‘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而已。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无感者亦无怕者,自然悠久矣。? 7.[原典]: ?古来成大功大名者,除千载一郭汾阳外,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吾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于大戾。??阿兄忝列高位,又窃虚名,时时有颠坠之虞——深恐吾全盛之时,不克庇荫弟等;吾颠坠之际,或至连累弟等。? 8.[原典]: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吾兄弟但在积劳二字上着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享福二字则更不必问矣……金陵一城,沅(曾国荃,字沅甫)与荃(李鸿章,字少荃)各克其半而已,此亦非甚坏之名也。何必全克而后成美

曾国藩的做人之道

曾国藩的做人之道 在晚清政坛中,曾国藩是最具有色彩性的人物,他被成为清朝中兴之臣。他流非后人的不只是高官厚禄之后的虚华和荣耀,还有他所达到的儒者风雅和他言传身教、教育子女的事迹。 仕途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号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人,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也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学士,封一等毅勇候。 曾国藩6岁时入私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读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儿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可见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28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地踏上了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地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曾国藩沿着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1852年,曾国藩因家母丧在家。这是太平天国地起一已席转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老对付太平天国,可是晚清腐朽地武装力量不堪一击。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地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1853年,曾国藩在其家乡混那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

团练,称为湘军。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1872年3月20日)曾国藩在南京病逝。朝廷赠太傅,死后被谥号“文正”。其家族后代多出官宦,如曾纪泽等。曾国藩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1879年,也就是曾国藩死后7年,传忠书句刻印了由李翰章、李鸿章校编的《曾文正公家书》。 修身 曾国藩少年有吸烟和晚起的毛病,后来决心改掉。曾国藩视之如大敌,决心彻底克服它。而一般的人认为这是区区小事,无关大节。 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以效法:“慎独则心泰,主敬则心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做人神钦。”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恭富贵,他认为在生活中不能有戏谑之言行,举止要端庄,话不能妄说,这是进入道德的基础。 他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和待人方式,站立时总是稳稳当当,站支姿规规矩矩;看书时,总是全神贯注,目不斜视;听人说话,总是毕恭毕敬很有礼貌;说话时他总是语气缓和,忠厚仁爱。对他的儿子曾纪泽,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作字、夜不出门,即: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曾国藩挺经智慧》之曾国藩与挺经[管理资料]

《曾国藩挺经智慧》之曾国藩与挺经[管理资料] 《曾国藩挺经智慧》之曾国藩与挺经 曾国藩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人物。近代中国人,从李鸿章、张之洞到袁世凯、蒋介石;从梁启超、杨昌济到陈独秀、毛泽东,无不对其顶礼膜拜、推崇备至。梁启超在他所编辑的《曾文正公嘉言钞》一书的序言中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竞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毛泽东青年时期在给老师黎锦熙的信中说 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晚年毛泽东站在阶级斗争的立场评价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物。”蒋介石更是一生研读曾国藩著作,并以之为修身行事的准则,他教育儿子蒋经国说:“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 非常有意思的是,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位中国现代史上的巨人,两位曾国藩的铁杆儿粉丝,却从曾国藩的著作中读出了不同的韵味,并且巅峰对决,胜负早定。我们来看看他们分别从曾国藩那里学到了什么。最形象也很能说明问题的事例是,毛泽东受曾国藩的《爱民歌》启发,创作出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精神凝聚和纪律约束所起的巨大作用已为历史所证实。蒋介石从曾国藩的“涤生刀”受到启发,给每一个黄埔学生以及有功将士颁发一把“中正剑”,其激励和凝聚人心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从《曾国藩挺经智慧》中悟出的人生大境界

从《曾国藩挺经智慧》中悟出的人生大境界 曾氏宝典: 1.[原典]: ?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2.[原典]: ?星冈公教人常言‘晓得下塘,须晓得上岸。’又云:‘怕临老打扫脚棍’。兄衰年多病,位高名重,深虑打扫脚棍。自金陵告克之后,常思退体藏拙。? 3.[原典]: ?大约凡做大官,处安荣之境,即时时有可危可辱之道。古人所谓富贵常蹈危机也。? 4、[原典]: ?处大位大权震享大名自古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总须想法将权位二字退让少许,灭去几成,则晚节渐可收场耳。? 5.[原典]: ?莫买田产,莫管公事,吾所嘱者,二语而已。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宜牢记此二语。? 6.[原典]: ?谆谆慎守者但有二语:曰‘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而已。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无感者亦无怕者,自然悠久矣。? 7.[原典]: ?古来成大功大名者,除千载一郭汾阳外,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吾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于大戾。??阿兄忝列高位,又窃虚名,时时有颠坠之虞——深恐吾全盛之时,不克庇荫弟等;吾颠坠之际,或至连累弟等。? 8.[原典]: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吾兄弟但在积劳二字上着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享福二字则更不必问矣……金陵一城,沅(曾国荃,字沅甫)与荃(李鸿章,字少荃)各克其半而已,此亦非甚坏之名也。何必全克而后成美名哉……盖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与人分名即受福之道。? 9.[原典]: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注解]: 屠羊说:战国时楚国的一个屠户。伍子胥为报杀父兄之仇,帮助吴国攻打楚国。楚国败亡,楚昭王逃难到随国。屠羊说跟着昭王逃亡。在流浪途中,昭王的许多问题,包括生活上衣食住行,都是他帮忙解决,功劳很大。后来楚国复国,昭王派大臣去问屠羊说希望做什么官。屠羊说答道:“楚王失去楚国,我也失去了卖羊肉的摊位,现在楚王恢复了国土,我也恢复了我的羊肉摊,这等于恢复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