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情绪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高职学生学业情绪分析研究

高职学生学业情绪分析研究
重 叠 问 题 , 少 和 杜绝 部 门之 间 在 管 理 职 业 教 育 过 程 中 的 内耗 . 减 将 分 散 的 资 源整 合 和 优 化 . 动 职 业 教 育 的 公 平 发 展 . 需 要 建 推 这 立 一 个 既 能加 强 宏 观 管 理 、 于 统 筹 协 调 、 便 能调 动 各 业 务 部 门 积 极 性 , 有 利 于 微 观 管 理 、 职业 院 校 能 均 衡 发 展 的 管 理 体 制 , 又 使 可 考 虑 设 立 国家 职 业 教 育管 理 委 员 会 作 为 全 国职 业 教 育 行 政 管
国家应 建 立 教 育 经 费转 移 支 付 制 度 和 专 项 扶 持 制 度 .重 点加 强 弱 势 职业 院校 的 教 育投 入 力 度 . 以改 善 经 济 欠 发 达 地 区 高职 院
校 的 办 学条 件 、师 资水 平 .逐 步 缩 小 地 区及 职 业 院 校之 间 的 差 距 地 方政 府有 责任 重 点 关 注职 业 教 育 中 弱 势 职业 院校 的发 展
提 出 的 .指 的是 在 教 学 与 学 习过 程 中 与 学 生学业 活动相关 的各 种情 绪体验 . 主 要包 括愉快 、 望 、 希 自豪 、 松 、 愤 、 放 气 焦 虑 、 羞愧 、 望 和 厌倦 等 。 失
究的是 董妍 等人 . 在 20 并 0 7年 制 定 《 青
少 年 学业 情 绪 问 卷 》 对 中 国初 一 到 高 三 。
状况, 通过 加 大投 入 、 筹 职教 资 源 等方 式 。 立 吸 引优 秀 教师 来 统 建
职 业 院校 工作 的激 励政 策 , 工 资 、 在 福利 、 修 培 训等 待 遇 方面 给 进 予保 证 , 实 改善 职 业 院校 办 学条 件 . 高 教 师质 量 . 切 提 发挥 政 府 在

高职院校学生情绪情感问题调查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情绪情感问题调查研究

Ai m  ̄ : h ih l v c t n l olg t d n s t emo t e a ie e t n i mo o e t ea xey i s u y g a d t emo tif r— ll To t eh g e o ai a l e su e t , h s g t mo i r s , h n i s t d i , n h s u i " o c e n v o s t n n
t ee t nl rbe oso efradjsi f tdnssri r . ot h moi ap o l t h w t i n ut o uet’ev wo o ms h a e c s e c k
1 w  ̄ :i e oai ac lgs e oi so es d t; vs gt nada g s o l h r v ct nl o e ; t n f h t e s i et i l i k g h o l e m o t un n i o n n y s a
作 的公平与公正 。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 学生情绪情感 ;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 755 G 1 .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6 223 (0 9 0 -130 17 - 4 20 )40 2 -4 4
Th n et ain a d An l so g e ct n eIv si t n ay i fHih rVo ai a g o s ol






基金项 目: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 ( T l0 1 ; Z o -2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 0 0 8年党建 和思想政治工作科研立项课题 作者简介 : 唐 岚 (9 6 ) 女 , 16 一 , 副教授 、 高级工程师 , 硕士 , 从事研究 方向 : 学生思想管理

高职生消极学业情绪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的探析

高职生消极学业情绪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的探析

高职生消极学业情绪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的探析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逐步普及,高职生群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在高职生群体中,消极学业情绪的情况也愈加普遍。

消极学业情绪不仅会严重影响到高职生的学业成绩,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为此,本文将从高职生消极学业情绪的形成原因以及教育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高职生消极学业情绪形成原因1.学业压力过大高职生学习任务较为繁重,要求能够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实习和培训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而高职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管理能力并不完善,这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承受巨大的学业压力,过多的压力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内外部专业认同感缺失高职生的专业学习是为了以后就业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而在社会和就业环境中,相同专业的从业者数量众多,这使得学生在对待专业选择和专业热情上出现了一定波动。

同时,随着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许多行业的前景变得不那么乐观,导致高职生对自身专业未来发展产生不安和担心,这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消极情绪。

3.学习方式和方式单一高职教育的课程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任务导向明确,学习为主导,高职生自主性不足,直接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同时,高职学生的学习方法单一也是引发消极情绪的原因之一,大多数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对学习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缺乏多样性,只能通过老师讲授的方式完成课程的学习。

二、教育对策1.促进个性与专业契合高职生在选择专业时应当主动地了解专业知识,从而明确自身对某些专业的兴趣与意愿,这样能够减少由于专业不匹配而带来的消极情绪。

教育机构可以采用开展课程展示、职业体验等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于专业的了解与认知。

2.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高职教育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利用网络资源,开设实训教育等。

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学生需求设立学习支持中心和学业指导中心,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术自主性。

3.优化课程设计和安排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教育机构应当制定更适合高职学生的课程设计和安排,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业设施,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性。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情绪及其调节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情绪及其调节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情绪及其调节刘慧芳(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河南洛阳471000)摘要:学习和成就对学生的教育生涯乃至将来社会生活至关重要,意味着与之相关的情绪情感在学业情境中是频繁、普遍、多样的,而且常常是强XY#学生的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广泛深入研究学业情绪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对象,阐述了学业情绪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情绪的特点,并对其调节和提升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业情绪调节方法情绪对学生的动机、认知表现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适应性情绪有助于设想目标和挑战,打开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自我调节打下基础$过度焦虑、绝望或无聊等不适应情绪不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业成就,并对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自2002年德国教育心理学家Pekrun正式提出学业情绪(academic emotions)这一概念并,国于学业情绪的日益拓展开来。

国内关于学业情绪的并不罕见,但以高职院学生为的,高等职业,生、目标、教学式、成、理体等面有的,目高教育节,要我不$一、学业情绪的概念学业情绪教学或学过,学生学业的情绪体,高、、望、焦虑、等。

值得的,学业情绪不学生学业成或体的情绪,学生学习、日作业及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1]$Pekrun根据效价(/)和度(的度,高唤醒/)个维度学业情绪为,高(、望),(满足、放松),高(怒、焦虑、羞愧),消(如厌倦、悲伤、失望)$Pekrun提出了控制一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学和效果的控评估和:评估学业情绪产生的直接决定因素$二、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现代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整体上的行为、功能是由各子系统境影响下发生的复杂的互作用决定的叫系统具有整体性、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系统论思想为导,学业情绪的形成是学生自身、学、家庭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1.学生自身因素学生自身因素主要包含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人格等方面的因素,从认知角度来讲,学业情绪与成就目标、学业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学业情绪研究综述

学业情绪研究综述
终 体验 学 习的成 功是 最关 键 的 。 4 启 发 学生 自我评 价 .
学 生 自我 意 识 的 培 养 是 促 进 学 生 自主 学 习 的 重 要 途 教 学中学 生积极情感 态度 的培 养U. 】中小学英语教 学与研
径 。例 如要 求 学 生 在 学 习 之 前 回忆 当天 课 堂 学 习 的 知 识 究 .2 0 () 0 77.
Pr 通 过 一项 追 踪 研 究 探 讨 了 大 学 生 的 学业 控 制感 , E o v E uao) 由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阿 尔 伯 特 ・ 利 斯 ey r m t e dct n, i i 艾
i 0世 纪 5 0年代 创 立 。邵 晓 芸 于 此 基 础 上 发 现 学 业 控 制 感 可 以影 响 学 业 情 绪 ,进 而 促 进 学 业 成 就 : ( let ls 于 2 A br El )
无助 ,并通过这三种学业情绪影响学业成绩 ;成绩接近 目 置 过 高 ,学 生 努 力 了却 很 难 达 到 时 ,往 往 会产 生焦 虑 、挫 标可正向预测希望 、自豪 ,并通过这两种学业情 绪影响学 败 的情 绪 ;而 当 目标 适 合 自己 的水 平 ,能通 过 自己努 力 实 业成绩 ;成绩 回避 目标 可正向预测 愤怒 、焦虑 、无助 ,负 现 时 ,学 生 对 学 习就 会 产 生 积极 情 绪 。 向预测希 望 、 自豪 ,并通过这 五种学业情 绪影 响学业成
此外 ,教 师 可 以转 移 学 生 的 注 意焦 点 。学 生 在学 习过
绩。董妍 、俞 国良 (00 2 1)通过其编制的 《 青少年学业情 程 中产 生 的不 良情 绪 与他 们 的 注 意焦 点 调 整 不 当 有关 ,导
绪 问 卷》 对 初 中生 和 高 中生 进 行 调查 研 究 ,发 现 积极 高 唤 致 学 生 在 学 习活 动 中情 绪 波 动增 大 ,消 极 情 绪 增 加 ,失 去

高职大学生常见负面情绪表现及对策探究

高职大学生常见负面情绪表现及对策探究

高职大学生常见负面情绪表现及对策探究高职大学生常见负面情绪表现及对策探究随着高教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了大学校园,并开始迎接着新的挑战、机会与变革。

然而,迎面而来的曲折困难,紧张繁琐的学习生活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以及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都对年轻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

在这些情况下,高职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包括焦虑、抑郁、失落、愤怒等等。

这些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调整,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探究高职大学生常见的负面情绪表现及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焦虑焦虑是指因担心未来的事情而感到忧虑、不安,表现为情绪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

在高职大学生中,焦虑情绪的产生可能有以下原因:1.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性。

在高职大学生这个阶段,很多人都面临着职业规划的问题,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或者专业方向,这种不确定性会引发焦虑情绪。

2.学习压力过大。

高职大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较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各种作业、考试和实习等任务,这种压力会引发焦虑情绪。

3.人际关系问题。

高职大学生往往需要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挑战和困难,比如说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遭受同学的排斥和歧视等,这些问题也会引发焦虑情绪。

对于焦虑情绪,高职大学生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认真制定职业规划。

高职大学生应该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前进方向,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价值观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

2.合理规划时间。

高职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时间规划,合理分配时间,保证学习和生活的平衡,避免学习过度紧张而导致焦虑情绪。

3.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高职大学生应该尽可能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积极参与社交活动,通过学习合作、沟通交流等技能,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社交能力,从而缓解焦虑情绪。

二、抑郁抑郁是一种情绪烦躁、心情低落、情感失调的症状。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情绪的特点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情绪的特点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情绪的特点研究高职院校办学初衷不清导致高职学生学业情绪混乱。

为此,笔者针对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就学业情绪问题进行调研,从性别、年级等方面研究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情绪的特点,指出高职院校辅导员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特点,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标签:学业情绪;高职院校;大学生一、引言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氛等(Pekrun等,2002)。

俞国良和董妍(2005)进一步扩大了学业情绪界定中的“学业”的外延,认为学业情绪不仅指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同样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在日常做作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

从学业情绪发展的特点来看,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学业成就青少年之间的生的情绪体验存在差异。

刘慧娟、张景(2002)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学生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王忆军等(2005)提出中学女生考试焦虑平均水平大于男生;俞国良和董妍(2006)发现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积极学业情绪显著低于一般青少年。

但这些研究大都以中学生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大学生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见。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理论界正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

它既不同于高等院校的以“学术理论”为本的教育,也区别于以“职业技能”为办学初衷的中专、技校教育,这也使得高职学生在究竟以“学术”为主还是“职业技能”为主的学业价值选择上出现茫然,导致学业情绪混乱,消极情绪明显。

然而,目前还没有相关部门专门针对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相关心理调查。

为此,笔者以自己供职的高职院校学生为样本,对其学业情绪及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学业情绪具有领域特异性,即学科不同,学业情绪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即使在同一学科中,学业情绪还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学术的学业情绪表现程度也不一样。

中职学生情绪调查报告总结

中职学生情绪调查报告总结

中职学生情绪调查报告总结研究背景中等职业学校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设立的一类学校。

然而,中职学生的情绪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情绪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项中职学生情绪调查,以了解他们的情绪状况、原因和对策,以期为中职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方法我们选择了某地的四所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采用了匿名的方式,通过让学生填写自评量表来了解他们的情绪状况。

我们共收集了1000份有效问卷,并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得出结论。

结果1. 中职学生的情绪状态根据问卷结果显示,中职学生的情绪状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大部分学生情绪处于正常水平,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压力和焦虑。

2. 影响中职学生情绪的因素- 学业压力: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业压力是造成情绪问题的主要因素。

- 家庭问题:部分学生反映家庭问题也对情绪产生了负面影响。

- 社交困境:一些学生感到在学校和同伴之间的社交困境也增加了他们的情绪压力。

3. 中职学生情绪问题的影响- 学习成绩下降:部分学生在情绪低落时,学习兴趣和动力降低,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 健康问题:情绪问题也与中职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关,出现头痛、失眠等症状的学生比例较高。

4. 中职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学校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并解决问题。

- 家庭关怀:家长对学生的情绪变化进行关注和支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 社交支持: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增进友谊,缓解情绪压力。

结论中职学生的情绪问题是一个需要关注的议题。

我们的调查显示,学业压力、家庭问题和社交困境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好的情绪支持和帮助。

学校可以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建立健全的情绪调节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分类 Perkun 等人研究发现,主要的学业情绪有 9 种,包 括放松、厌烦、焦虑、羞愧、气愤、失望、愉快、自豪、希 望。俞国良和董妍在 Pekrun 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 国青少年学业情绪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的学 业情绪主要有 13 种。综合考虑学业情绪的生理表现, 可以按照唤醒度和愉悦度把这些情绪分为:积极高唤 醒——骄傲、希望、高兴;积极低唤醒——放松、平静、 满 足 ;消 极 高 唤 醒 —— 焦 虑 、羞 愧 、愤 怒 ;消 极 低 唤 醒——疲乏、心烦、沮丧、无助、厌倦。[13] [14] 对于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种类的研究目前并不多 见。李亚玲对高职学生学业情绪进行了调查,发现高 职学生主要有 33 种学业情绪,其中所占比例超过 40% 的,也就是高职学生最常出现的学业情绪有 15 种,包 括:迷茫、失落、焦虑、苦恼、颓废、无奈、厌倦、高兴、厌 烦、平静、愉快、后悔、麻木、放松、幸福。[15]后续研究 中,李亚玲同样按照 Pekrun 的分类方法,从愉悦度和 唤醒度两个维度把这些情绪进行了简化和整理,包括: 消极高唤醒——苦恼、焦虑、后悔;消极低唤醒——迷 茫、颓废、厌倦、麻木;积极高唤醒——满意、愉快;积极 低唤醒——平静、放松。冯丽君在对 300 名高职学生 的调查中请被试选出学习中曾体验到的情绪,其中选 择率超过 40%的情绪有 7 种,包括焦虑、迷茫、自卑、希 望、抑郁、自豪、平静。薛扬文通过访谈的方法总结出 高职学生常见的学业情绪并同样按照愉悦度和唤醒度 进行了分类,这些情绪包括自豪、希望、平静、满足、生 气、焦虑、迷茫、沮丧、疲乏。[16] 相较而言,李亚玲采用质性研究的方式,通过让高 职学生以“当面临某种学业情境的时候,我觉得”为结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综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54(2018)03-0075-06
学业情绪是学生体验到的与学业相关的各种情 绪。[1]我国学者对于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情绪的研 究中,研究对象多来自普通本科院校,而在中国知网输 入“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情绪”进行全文检索,仅得到 70 条结果,对于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研究相对较少。实 际上,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和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不同的 特点。特别是自 2013 年教育部出台《关于积极推进高 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2]我 国高职院校除了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外,逐步形成了 单独招生、对口招生、免试入学、中高职贯通培养、综合 评价等多种招考形式。[3]一些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比 例甚至超过 40%。[4-6]招生形式的多元化,使得高职学 生既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又包括中职毕业生及社会 人员,这也让高职学生在很多方面都与普通本科院校 学生不同。特别是在学业上,他们往往是在之前的学 习阶段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在 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性、学习适应性水平等方面与 本科学生差异更为明显。[7]这些差异致使高职学生在 学业情绪上也会呈现出和本科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此, 对高职学生学业情绪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从可 查到的文献资料看,最早对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关注
的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学业情绪总体以正向情பைடு நூலகம்为主, 具有较多的后悔情绪和偏少的满足情绪,同时也发现 高职学生的学业情绪存在年级、性别上的差异。[59]郝 梅等人对 350 名高职学生的调查也显示高职学生体验 到的消极学业情绪较多,排在前五位的是焦虑、厌烦、 放松、失望、希望。也有调查发现,在高唤醒维度上,女 生的情绪体验强度显著高于男生。冯丽君采用自编问 卷对 300 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习困难学生、贫 困生以及自我认知不良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不良的学业 情绪。杨艳丽对不同专业的 448 名高职生的公共课与 专业课的学业情绪进行了调查,发现高职学生的学业 情绪存在专业差异。艺术类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中更多 的体验到积极情绪,而在公共课学习时较少体验到积 极情绪;文科类学生在学习公共课时积极学业情绪最 多;医科生和理科生在专业课和公共课学习中学业情 绪都不乐观。
四、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研究内容 近年来关于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文献研究内容主 要涉及到高职高专学生学业情绪的现状、相关研究、培 养及干预研究三个方面。 (一)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现状 彭晓春分析了高职生与普高生及三校生的学业情 绪区别,指出高职学生的学业情绪以消极为主,[58]李亚 玲采用自编“高职高专学生学业情绪问卷”对 781 名高 职学生的学业情绪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不同于彭晓春
构来写句子,用归纳的思路来研究高职学生学业情绪 种类,然后再设计问卷研究高职学生常见的学业情绪 并进行分类,研究方法更为合理,更贴近高职学生的实 际;薛扬文通过访谈方法总结出高职生常见的学业情 绪也较为客观;而冯丽君采用演绎的思路,用研究者自 行设计的由 25 种具体情绪组成的调查问卷来调查高 职学生常见的学业情绪的方法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影 响较大,研究的客观性会受到影响。
*基金项目:2017 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单招生学业情绪现状、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 策略研究》(编号:SQ171158)。
作者简介:宋秀丽(1986-),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健康与艺术教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收稿日期:2018-04-22
一、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概念 学业情绪概念的出现,只有不到 20 年的历史。德 国心理学家 Pekrun 等人认为,学生在课堂教学、学业 学习以及学业成就等方面直接相关的情绪统称为学业 情绪,这是学业情绪概念的首次明确提出。 我国 [10] 学 者俞国良、董妍等人认为学业情绪是学生体验到的与 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这些情绪既包括学生在课堂学 习及做作业过程中体验到的情绪,如希望、厌倦等,也 包括学生在学业成功或失败时所体验到的情绪,如高 兴、失败等,此外还包括考试焦虑等情绪体验。
综述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研究方法,问卷研究较 多,实验研究很少,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问卷测量的优 势在于可以短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资料,而且方便分 析、比较、归纳,以便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部分,也很适 用于做一些学业情绪相关因素的研究,但是很多研究 采用问卷对高职学生的针对性不强,导致测量的结果 准确性有待考证。实验研究的优势在于控制度高,更 适用于学业情绪因果关系的探讨,其中的干预研究也 有 利 于 学 业 情 绪 培 养 方 法 的 探 索 ,而 且 具 有 可 重 复 性。但是目前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研究中,实验研究 还比较少。
76
当代职业教育/2018 年第 3 期
师生发展
卷”。 [48-53]此外,用来测量大学生学业情绪的有马惠霞 编制的“大学生学业情绪一般问卷”,[54]徐先彩的“大学 生学业情绪量表”。[55]真正针对测量高职高专学生学 业情绪的问卷,始于李亚玲设计的“高职高专学生学业 情绪问卷”。该问卷在 Pekrun 等对学业情绪分类的基 础上,借鉴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形式 进行编制,具备较好的信效度。
此外,情绪具有多维度多层面的结构,如果只从愉 悦度和唤醒度两个维度来划分学业情绪并不够完善, 因此如果可以加入稳定性维度,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 划分会更趋合理。[17]
三、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研究方法 在学业情绪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普遍采用实验法 和问卷法。 在采用实验法进行的研究中,有学者采用实验诱 发法或干预法进行研究。俞国良和董妍就曾以高中生 为被试,设计实验采用成绩反馈来诱发被试积极或消 极情绪。[18]也有学者曾尝试采用学业相关视频来诱发 被试学业相关情绪。[19]而国内对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 研究并未见到上述实验方法,学者多采用干预研究的 方式,例如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来对高职学生学业 情绪进行干预。[20][21] 对于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研究采用最多的方法为 问卷法。[22-32]问卷法是一种在自然情境中很好的现状 研究方法。但是学业情绪的概念出现仅有十多年的历 史,国内外较成熟的量表并不多。Pekrun 等人制定的 学业情绪问卷(The Academic Emotions Questionnaire, AEQ, 2002)和在此基础上修订改编的成就情绪问卷 (The Achievement Emotions Questionnaire, AEQ, 2005) 应用最为广泛。[33-38]AEQ 根据学业情绪产生的时间、 地点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测量,内容全面涵盖课堂、学 习及考试情境中的学业情绪。[39][40]后来,研究者们又 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开发了一系调查中小学生、大学 生具体学业情境或学科学业情绪的问卷。[41-44]我国学 者也对 Pekun 等人的部分问卷进行了中文版修订,杨 宪华将大学生学习情绪问卷(L-AEQ)进行了中文版 修订,修订后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45] [46]赵淑媛 对成就情绪问卷进行了中文版修订。[47]在国内学者自 行编制的学业情绪量表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为董妍、俞 国 良 以 中 学 生 为 被 试 编 制 的“ 青 少 年 学 业 情 绪 问
始于朱学敏,其在研究高职生一般学业自我水平时指 出积极学业情绪体验有利于学业自我水平的提高。[8] 2010 年李亚玲对高职学生学业情绪进行研究以后,[9] 相关研究在数量上才开始略有增多。本文对相关文献 进行了归纳整理,梳理了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概念、分 类、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研究者们当前在高职学生学 业情绪研究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学业情 绪现状、相关研究、培养及干预研究等;并针对以往研 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展望。希望能为后 续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路,同时促进高职院校营造良好 的学习氛围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业情绪。
当代职业教育/2018 年第 3 期
75
师生发展
高职学生的学业情绪与上述概念并无二致,只是 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便于高职学生学业 情绪的研究,也有一些学者对其定义进行了阐述,[11][12] 笔者在前人阐述基础上将高职学生的学业情绪归纳 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学习情境和 考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情绪的总称。这一定义包 含着两层含义:首先,学业情绪可以发生在各种与学业 相关的情境中,不止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还包括学 生的自学、做作业,以及各种考试期间、学业成功或失 败后所体验到的情绪;其次,学业情绪并非某种单一的 情绪,它包含了各种情感,是一组情绪,既包含积极情 绪也包含消极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