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圆角半径直角弯曲件展开长度的计算
[整理]弯曲件的展开及r角
![[整理]弯曲件的展开及r角](https://img.taocdn.com/s3/m/6ce05aa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2.png)
一、弯曲件展开长度的计算方法
1 板材
⑴r/t<0.5时(r为折弯内圆半径,t为材料厚度)
对于r/t<0.5的弯曲件,变形区截面变形严重,厚度减薄量大且不安定因素稳定,很难计算展开长度,通常依据体积不变条件求出展开长度的理论公式,在考虑直边伸长变形和板厚减薄等影响因素,适当进行修正:
表1
⑵r/t>0.5时
弯曲件展开长度为直线段与弯曲段之总和L=a+b+C,直边a、b长度不变,弯曲段C的长度按中性层计算C=ω/180π(r+Kt)其中ω为弯曲角度,K为中性层位移系数。
表2 K值表
⑶卷圆
卷圆的展开长度也按中性层位移系数计算,L=A+a/180π(r+Kt)
表3 K值表
2铁线
⑴r/d<0.5时(r为折弯内圆半径,d为线径)
铁线的展开长度计算沿用板材的方法(见表1);
⑵r/d>0.5时
展开长度也按中性层位移系数计算
表4 K值表
3管材:
管材的弯曲工艺性差,中性层系数难以准确确定且r/d的值远大于0.5,所以让中性层系数K=0.5,展开长度就等于管的中心线长度。
弯曲件展开的计算

弯曲回弹
板料在塑性弯曲时有弹性变形的存在,使弯曲件产生角度和弯曲半 径的回弹,影响弯曲件的准确度,如下图所示。
影响回弹的因素:
1. 材料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σs愈大,回弹愈大。 2. 变形程度。相对弯曲半径R/t值愈大(零件变形程 度小),回弹大。反之R/t值小,回弹小。 3. 弯曲角度。弯曲角度大(即变形区大),累积回 弹最大。 4. 弯曲形状及弯曲方式。一般形状复杂的回弹小, 手工弯曲比模具弯曲回弹大。在生产中,一般通 过试弯曲后,再采取克服回弹的措施。
弯曲件展开长度的 计算
钣金制造
弯曲变形的特点
板料弯曲时,内层材料受压缩短,外层材料受拉伸长,中 性层在料厚度之间其长度不变。
最小弯曲半径——零件的弯曲极限
最小弯曲半径是指弯曲零件的内弯曲半径所允许的最小值,用Rmin表示
影响材料最小弯曲半径Rmin的因素: 1. 塑性指标(δ,ψ)越高, Rmin越小。
R/t Xo
0.1 0.32 0.25 0.35 0.5 0.38 1.0 0.42 2.0 0.46 3.0 0.47 4.0 0.48 4以上 0.50
例:图1-2所示零件的展开尺寸
直线段总长度:
∑L直=30 -(8+2)+ 40 -(8+2)+20+20+20
=110(mm)
弧线总长度(已知R/t=4,查表1-1,得Xo=0.48)
(a)单角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如下图
L=L1+L2+kt
式中k——修正系数 (介于0.46~0.5之间, 软料取小值,硬料取 大)
(b)多角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
L=L1+L2+……+Ln+k1t(n-1)
弯曲零件展开料长的计算

弯曲零件展开料长的计算第一节钢板(扁钢、圆钢、钢管)弯曲时展开料长的计算钢板、扁钢、圆钢、钢管的弯曲形式、展开料长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
因此,下面均以钢板弯曲零件为例,来说明它们之间计算料长的方法。
一.圆角弯曲零件展开料长的计算(一)圆角部分展开料长的计算图4—1甲所示是一块准备进行弯曲的钢板,在它的侧面画上正方形网格,及Ⅰ—Ⅰ弯曲始线和Ⅱ—Ⅱ弯曲终线,然后通过一定的外力,使钢板弯曲成一个90°圆角零件(图4—1乙),从这一现象出发,我们就不难作出如下几点分析:1.钢板经过弯曲后,只在圆角部分产生变形,直线部分不产生变形。
2.圆角弯曲部分的变形,在O—·—O线的内侧与外侧是不相同的,内侧为压缩缩短变形,外侧为拉伸伸长变形。
压缩与拉伸时外层变形量最大,同时并向O—·—O线逐渐减少。
甲图4-1 板料弯曲过程甲——未弯曲前的板料3.钢板经过弯曲后,其中总有一层材料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即图中O—·—O线),这层叫中性层,这一层很重要。
弯曲零件圆角部分的展开料长,即按此层材料的长度来确定。
中性层位置的改变与弯曲半径R内和板料厚度t的比值大小有关,若5tR内时,中性层位置近似于板料厚度t的二分之一(即与板料中心层相重合),若5≤tR 内时,中性层位置即向板厚中心内侧一边移动。
在各种不同情况下,中性层位置移动系数X 0的数值列于表4—1。
4. 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弯曲零件的弯曲半径及弯曲角度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标注方法:弯曲半径包括有内弧圆角半径(表4—2图例1)、外弧圆角半径(表4—2图例2)及圆角中径(表4—2图例3)三种标注方法。
弯曲角度包括有α及β(表4—2图例3、4)两种标注方法。
所以计算时须注意,切勿搞错。
现将各种不同标注情况下圆角部分展开料长的计算公式列于表4—2。
0 注: 表中R 内—弯曲零件内弧圆角半径; t —板料厚度。
圆角部分展开料长的计算公式 表4—2续表4—2续表4—2例如:C 50型货车的角柱是90°圆角弯曲零件,如图4—2所示,求其圆角部分展开料长是多少?解:从图中得知,半径R 外=30毫米, 板厚t=10毫米;则2101030=-=-=tt R tR 外内, 查表4—1中2=tR 内时,中性层位置移动系数37.00=x ,因此求其圆角部分的展开料长时,即可代入表4—2图例2中的计算公式。
弯曲件的尺寸展开计算

弯曲件的尺寸展开
1)、R>0.5t的弯曲件(按中性层不变计算)
L=L1+L2+ π/2(r+kt)
T——材料厚度
K——补偿系数(见下表)
2). R<0.5t的弯曲件,根据经验计算:
L=L1+L2+K t
K=0.35~0.45(一般公司取0.4)
3)根据我们的经验,无论内R为多少,都可以按中心层不变原理展开,其公式同上,即:
L=L1+L2+ π/2(r+kt)
当内r=0mm时,模具设计时取:
r = 0.3 t
再用电脑展开,其展开参数同上表。
1)出现“Z”形弯曲时,要根据模具结构、材料的厚度和材料的硬度,由模具设计工程师根据经验适当的增加偿
值。
对于有些情况无法展开准确,而产品要求又特别的高的情况下,在模具设计时应做适当的处理,尽可能在更改切料尺寸时不用再加工模板。
弯曲零件的展开长度计算

举例说明弯曲零件的展开长度计算2005-9-17作成:CRD 陈永生P1/6一、意义冲压模具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将产品弯曲部分展平成展开形状;展开形状尺寸确定得准确与否直接涉及模具零部件的设计,所以零件展开长度的计算是设计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应力求准确。
二、说明⒈中性层概念中性层是指工件在弯曲前、后两种状态下,弯曲剖面纤维长度保持不变的那层金属层。
(见图一)L1——弯曲前长度L2——弯曲后中性层弧长t ——材料厚度r ——弯曲内圆角半径ρε——中性层半径(图一)弯曲件中性层位置⒉弯曲部分展开原则(见图一)弯曲部分展开原则是:弯曲部分弯曲前长度L1与弯曲后中性层长度L2相等,即:L1=L2⒊中性层的确定方法中性层半径按下式计算(见图一)ρε=r+x *t⌒⌒⌒2005.10.9 10:31:17CRD'05.10.09張国平ρε——中性层半径t——材料厚度r——弯曲内圆角半径X——中性层位移系数(见图二)(图二)中性层位移系数X值三、弯曲件毛坯尺寸计算根据弯曲件结构形状不同、弯曲圆角半径不同和弯曲方法不同,毛坯尺寸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㈠弯曲件r≥0.5t(r--内圆角半径 t--材料厚度)时毛坯尺寸的计算⒈如(图三)示工件,各处r≥0.5t;展开长度是以弯曲前、后中性层长度不变为原则计算,即:中性层长=展开长度用下式表示:L=∑L直+∑L弯=∑L直+∑[(π*α°/180°)*(r+x*t)]L——弯曲件展开长度(mm)∑L直——弯曲件各直线段长度之和(mm)∑L弯——弯曲件各弯曲部分中性层长度之和(mm)α——弯曲部分角度(°)t——材料厚度(mm)r——内圆角半径(mm)(图三)r ≥0.5t 弯曲件⒉示例求(图四)示毛坯展开长度,料厚t=2(图四)毛坯展开长度示例解:①L 直=L 1+L 2+L 3=17+20+15=52②r 1=3 t =2 则 r 1/t =1.5 查(图二)得 x 1=0.36③r 2=5 t =2 则 r 2/t =2.5 查(图二)得 x 2=0.39④L 弯=(π*90°/180°)*(r 1+x 1*t )+(π*90°/180°)*(r 2+x 2*t )L 弯=14.9⑤展开长L=L 直+L 弯=66.9㈡弯曲件r <0.5t (r--内圆角半径 t--材料厚度)时毛坯尺寸的计算小圆角(r <0.5t)或无圆角弯曲件的毛坯长度是根据弯曲前、后材料体积不变的原则计算的,但考虑弯曲变形区材料变薄严重,展开长度按下式计算:L=∑L 直+K ntL——弯曲件展开长度(mm )∑L 直——弯曲件各直线段长度之和(mm)n ——弯角的数量t ——材料厚度(mm )K ——系数K 值确定方法:单角弯曲时 K=0.48-0.5软材料取下限(如铜、铝)双角弯曲时 K=0.45-0.48硬材料取上限(如不锈钢)多角弯曲时 K=0.125-0.25为了方便,在(图五)中列出了常见的毛坯展开(r ﹤0.5t )计算经验公式(图五)r ﹤0.5t 时毛坯展开经验公式}㈢铰链式弯曲件及棒料弯曲件的展开计算又有别于上述方法;因胜美达不常见此两类产品,故这里不加阐述四、胜美达产品展开实例(图六)为胜美达产品HOOP-CEP788产品图,材料为铜料(牌号C5210-1/2H),料厚0.3mm,求弯曲处展开尺寸。
五金模具产品展开回单计算公式

五金模具产品展开回单计算公式一、弯曲件展开长度计算。
1. 直角弯曲(90°弯曲)- 对于厚度为t的板料,弯曲内半径为r时,弯曲件展开长度L的计算公式为:- 当r/t≥0.5时,L = l_1 + l_2 - 0.4t,其中l_1和l_2分别为弯曲件直边部分的长度。
- 当r/t<0.5时,L = l_1 + l_2 - 0.5t。
2. 多角弯曲件。
- 对于有多个弯曲角的弯曲件,先分别计算每个弯曲部分的展开长度,然后将各直边部分长度相加。
例如,有两个90°弯曲角的弯曲件,内弯曲半径均为r,厚度为t,直边长度分别为l_1、l_2和l_3。
- 当r/t≥0.5时,展开长度L=l_1 + l_2 + l_3 - 2×0.4t。
- 当r/t<0.5时,展开长度L = l_1 + l_2 + l_3 - 2×0.5t。
二、拉伸件展开尺寸计算。
1. 无凸缘圆筒形拉伸件。
- 对于直径为d、高度为h、底部圆角半径为r的无凸缘圆筒形拉伸件,毛坯直径D的计算公式为:- D=√(d^2)+4dh - 1.72dr - 0.56r^{2}。
2. 有凸缘圆筒形拉伸件。
- 对于凸缘直径为d_f、筒部直径为d、筒部高度为h、底部圆角半径为r的有凸缘圆筒形拉伸件,毛坯直径D的计算公式为:- D=√(d_f)^2+4dh - 3.44dr - 0.56r^2。
三、翻边件展开尺寸计算。
1. 圆孔翻边。
- 对于圆孔翻边,预冲孔直径d_0的计算。
设翻边后孔的直径为D,翻边高度为h,材料厚度为t,翻边系数为K(K = d_0/D)。
- 当h≤(D - d_0)/2时,d_0 = D - 2h。
- 当h>(D - d_0)/2时,d_0 = D√(1 - frac{h){D}(1 - K)},其中翻边系数K一般根据材料的塑性和翻边工艺条件取值,常见材料的K值在手册中可查。
产品展开计算方法

产品展开计算方法
一、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段不
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的计算弯曲件展开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
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
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二、计算方法
1、R=0 θ=90
L=(A-T)+
=(A-T)+
=A+B-2T+K
K=λ*π
2、R≠0 θ=90
L=(A-T-R)
当R≥5T时
3T<R<
1T<R≤
0 <R≤
3、R=0 θ≠90
λ=T/3
L=(A-T*tan
(a
4、R≠0 θ≠
L=(A-(T+R
*tan(
当R≥5T时
3T<R<
1T<R≤
0 <R≤
MAX
展开与弯曲一致,圆角处展开按保留抽高为H=H MAX,
冷冲模设计指导规范备注:
A:标注公差的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设计标准值。
B:孔径设计值,圆孔直径小数点取一位(以配合冲头加工方便性),例:3.81取3.9。
C:产品图中未作特别标注的圆角,一般按R=0展开。
附件1:常见抽牙预冲孔孔径一览表。
产品展开尺寸计算标准

+2(r+T/3)*(h+T/3)
-0.86*(Rd-2T/3)*[(r+T/3)
+0.16*(Rd-2T/3)]}1/2
2.12卷圆压平
图(a):展开长度
L=A+B-0.4T
图(b):压线位置尺寸A-0.2T
图(c): 90°折弯处尺寸为A+0.2T
图(d):卷圆压平后的产品形状
产品展开尺寸计算标准
1.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2.7Z折2.
C≦3T时<一次成型>:
L=A-T+C+B+D+K
2.8抽芽
抽芽孔尺寸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ABCD四边形面积=GFEA所围成的面积.
一般抽孔高度不深取H=3P(P为螺纹距离),R=EF见图
∵T*AB=(H -EF)*EF+π*(EF)2/4
∴AB={H*EF+(π/4-1)*EF2}/T
0 < R<Tλ=T/4
2.6 Z折1.
计算方法请示上级,,一般分两次成型,按两个90°折弯计算.(要考虑到折弯冲子的强度)
L=A-T+C+B+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