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水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教案6篇

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教案6篇

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教案6篇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会有很多需要和文字打交道的地方,像是编写各类报告、总结、会议纪要甚至邮件等。

文章的艺术就是语言的艺术,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现,就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

写文档,能帮助你不断地理清思路,好的文档,也能更高效地沟通。

写好文档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还可能会得到领导的赞赏,甚至升职加薪都有可能。

但是很多时候,很多人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工作量以及心血所完成的工作,最终会体现为这样一份书面文档,包括领导在内的其它人能看到的可能也就只是这份文档而已,因此,它的质量,不仅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别人对于此项工作的看法,往往也会影响着别人对于文档作者的评价,因为透过这些文字,不仅能体现出作者对于工作内容的理解、认识、思考和创造,更能体现出作者的基本素质、工作能力乃至工作态度。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可能不那么擅长于写作或者表达,尽管这样,我们依然可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可以走捷径,那就是参考和借鉴别人写的文档,学以致用,转化成我们知识储备,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到您!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在操作中发现不同物体的转动方式。

2、愿意与同伴合作,使不易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的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风车、车轮、陀螺、溜溜球等。

活动过程:一、运动操:探索身体部位的转动。

师:小朋友我们来随音乐一起动动我的身体吧。

二、幼儿观看课件:转动在现代科技中应用。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物体也可以转动起来,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三、用“转动玩具”吸引幼儿注意,引导幼儿操作、探索。

(一)第一次尝试:师:两组的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把你的发现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到你们组的记录表上,小朋友尽情的玩。

(二)第二次试验:幼儿再次探索操作,鼓励幼儿想办法,做个会转动的小玩具:师:只要小朋友动脑筋,想办法,尝试把一些不能转动的物品组合在一起也能让它们转动起来,小朋友互相配合试一试吧。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范例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范例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用途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会节约用水,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水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重点:掌握水的特性,学会节约用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盆子、杯子、滴管、小石子、海绵等。

学具:画纸、彩笔、调色盘、水杯、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盥洗室,观察水龙头、水池等,引导幼儿关注水资源。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如流动、溶解、透明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如加水、加冰、倾斜杯子等。

4.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水的用途、保护水资源的方法等,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5. 小结(5分钟)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水资源使用情况,讨论节约用水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水》2. 内容:水的特性:流动、溶解、透明等水的用途:生活、农业、工业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家里哪里用到了水?(2)怎样节约用水?(3)如何减少水污染?2. 答案:(1)家里用到了水的地方有:洗手间、厨房、阳台等。

(2)节约用水的方法有:关闭水龙头、用淘米水浇花、用节水型洁具等。

(3)减少水污染的方法有: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使用无磷洗衣粉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实验和讨论,让幼儿了解了水的特性、用途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大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12篇

大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12篇

大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12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1设计意图《纲要》对科学领域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的表述使我们强烈认识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的能力。

这一转变,使幼儿科学教育更加立体化、生活化,幼儿要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

水和油是我们生活中常见,但也很容易被忽视的东西,通过科学实验让幼儿把水和油融合在一起,在操作中满足动手的欲望,引导幼儿思索生活中的油水分离现象,让幼儿学会观察生活。

活动目标1.感知水和油不相容的特征,知道洗洁精有乳化作用,能分解油2.能观察油和水倾倒、搅拌静止后的分离现象并表述观察结果3.乐意并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活动,体验科学带来的乐趣重点难点活动重点:能观察油和水倾倒、搅拌静止后的分离现象并表述观察结果,感知水和油不相容的特征活动难点:知道洗洁精有乳化作用,能分解油活动准备油、水、红色水、蓝色水、一次性透明杯子、筷子、记录卡、笔、洗洁精、盐、白醋、透明大杯子、音乐两段活动过程师:今天,园长妈妈请我们的小朋友来当小小科学家,那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实验室的这几种东西,你们先看一看,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东西呢?(油、水、红蓝色的水)一、基础部分(一)教师示范融合实验1.师:宝贝们,如果我把清水中加入红色的水,你们猜一猜,水会变成什么颜色呢?2.师:现在我将蓝色的水中加入清水,你们猜一猜水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3.教师小结:不管是水倒在颜色水里,还是颜色水倒在水里,它们都会融合在一起。

(二)幼儿探索倾倒油和水的现象并记录1.师:那如果把水和油倒在一起会是什么现象呢?请你们来猜一猜?2.为了证实小朋友们的猜想是否正确,现在请你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请你们把油倒在水里或者水倒在油里,然后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并记录下来规则:(1)每人一杯油一杯水一张记录卡,先操作、再观察,如果水油能融合在一起就在它们两个上面打“”,不能就打“X”(2)操作时保持桌面的干净(3)听到音乐开始操作,音乐完毕,停止操作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4.幼儿分享记录结果,教师小结:不管是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油都在上面,它们是分离不相融的。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通用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要求,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选取教材中《有趣的水》章节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性质、水的用途、节约用水三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并能够描述水的特点。

2. 培养幼儿对水的用途的认知,知道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性质,并能用语言描述。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透明容器、色素、滴管、毛巾、水龙头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杯、滴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透明容器,里面装满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外观,提问:“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有没有味道?”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介绍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如喝、洗、浇花等。

(3)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节约用水,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滴管向水中加入色素,观察水的变化,培养观察能力。

(2)组织幼儿讨论,如何用一句话描述水的性质。

(3)小组合作,用画笔和水在画纸上创作,体验水的流动性。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水》2. 内容:(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2)水的用途:喝、洗、浇花等(3)节约用水:关紧水龙头、用废水浇花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水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对水的理解,创作一幅关于水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水源地,了解水资源的珍贵,提高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精选】大班有趣的水教案3篇

【精选】大班有趣的水教案3篇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精选】大班有趣的水教案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有趣的水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各种感官感知及探索活动,初步了解水的透明性、流动性及溶解性。

2、乐于在操作活动中和同伴共同分享探索得到的结果。

3、有初步的环保概念,懂得水资源的重要性,学会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1、两个透明杯子(一杯内装一彩球,另一杯内有沙,沙内埋一玩具),一玻璃杯清水2、每组一份奶粉、白糖、果汁、咖啡,用碗装好。

(溶解实验使用)3 、每组一套操作材料: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

(验证水的流动性实验使用)4 、水污染视频一份活动过程:一、游戏:看看是什么1、教师出示两个透明杯子,一杯装水,一杯装沙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杯水和一杯沙,我现在要将两个神奇的宝贝藏在它们里面,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老师藏了什么宝贝在里面3、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水和沙里都有什么宝贝4、师:为什么我们能很快的知道水里藏了什么宝贝,却不知道沙里有什么呢?(水是透明的,能一眼看到)二、游戏:水宝宝搬家1、出示一个装了水的塑料盆和碗师:水宝宝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把家搬到面前的小碗里,你们都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水宝宝呢?(幼儿自主回答)2、师:老师给小朋友们也准备了几样好玩的工具,我们来认识一下(介绍提供的工具,分别为:小筐、漏网、塑料袋、有洞塑料袋、小杯子)。

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来帮助水宝宝,大家动手之前请先卷起袖子,如果桌子上面有积水了,可以用边上的抹布来擦干净。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4、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试验的过程师:我们来请小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帮水宝宝搬家的经历。

(用的什么工具?发生了什么情况?)三、游戏:会变化的神奇水1、教师出示一杯清水师:老师又把水宝宝请来了,这次,要和水宝宝一起变个魔术。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水》范例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水》范例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水》一、教学内容《有趣的水》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册第五章《神奇的水》。

本章详细内容包括:水的来源、水的特性、水的用途、如何节约用水以及水的循环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水的基本特性,学会节约用水。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水的循环过程,理解水的循环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透明容器、色卡、滴管、沙子、石子等。

2. 学具:小水壶、小杯子、塑料瓶、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水龙头,讨论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引导幼儿关注水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展示透明容器中的水,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味道、透明度等特性。

b. 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水在沙子和石子中的流动情况,引导幼儿了解水的流动特性。

3. 随堂练习(15分钟)a. 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颜色容器中的变化。

b. 教师指导幼儿用滴管进行水的转移实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 课堂讨论(10分钟)a.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b. 让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2. 节约用水方法:关闭水龙头、用废水浇花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水循环现象,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洗澡水被抽油烟机抽走,变成水蒸气;洗衣机排水管的水流到下水道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水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观察水循环过程中,部分幼儿表现出一定的困难。

下次教学时,可以尝试用更直观的教具进行演示。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教案(优秀3篇)

《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教案(优秀3篇)

《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教案(优秀3篇)《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活动过程:一、引发兴趣、发现问题1、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二、猜想、探索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三、提出问题、进行解决1、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四、通过操作、进行验证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2、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3、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

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活动延伸: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教案篇二活动过程:一、开火车带幼儿去寻秘:“大家好,我是海绵宝宝,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去探险,你们高兴吗?可是我听说章鱼哥、蟹老板、派大星给我们制造了许多困难,你们不怕吗?好,我们出发探险去。

”(带幼儿进入教室)二、探索水的特性(一)、探险之旅第一关:水会流动章鱼哥给我们准备了第一道难关,他留了封信给我们,信上说:请小朋友用这些材料让水动起来。

你们有信心战胜困难吗?…5个人一组,找到和自己身上标记一样的盆站好,先把袖子往上卷一卷,在操作的时候,请不要把水溅到外面,也不要溅到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上好吗?开始吧。

1、给幼儿准备各种有洞的小容器来盛水,看看会怎样?海绵宝宝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把材料放回筐里,拿出手绢,擦擦小手,5个人一组,找到和自己身上标记一样的桌子坐好,我们来说一说。

(带幼儿入坐)2、说一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发现,个别演示。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刚才都操作了什么材料?是怎么让水动起来的?(2、3个别演示)(小朋友做的真棒,掌声送给他)3、小结:(出示字卡)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让水动了起来。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2篇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2篇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精选2篇(一)教案标题:有趣的水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 探索水的三态变化。

3. 观察和记录水的表面张力。

4. 学会量测水的容积和质量。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电视机或画有水的图片资料。

2. 玻璃杯、纸片、硬币等小物品。

3. 尺子、天平。

4. 温度计。

5. 幻灯片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水的基本性质1. 导入:通过展示水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水的兴趣。

并引导学生观察水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

2. 操作实践:让学生自由玩水,在容器中观察水的表面,探索水的流动性。

3. 合作探究:将水倒入玻璃杯中,放入纸片、硬币等小物品,观察物体的浮沉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浮力和密度的关系。

4. 总结归纳:让学生发言总结水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第二课时:水的三态变化1. 导入:通过幻灯片或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的凝固、熔化和汽化过程。

2. 操作实践:让学生用温度计测试不同温度下的水的状态,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实验,观察冰的熔化和水的汽化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过程与温度的关系。

4. 总结归纳:让学生发言总结水的三态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第三课时:水的表面张力1. 导入:通过展示水珠在不同表面上的模样,引发学生对水的表面张力的思考。

2. 操作实践:在一个玻璃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然后轻轻地在杯边放上一个纸片。

观察纸片的现象,并让学生给出解释。

3. 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液体在玻璃片上的表面张力现象,并进行记录和讨论。

4. 总结归纳:让学生发言总结水的表面张力的特点和应用。

第四课时:水的量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容器和不同方式的量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地量测水的容积。

2. 操作实践:让学生使用尺子测量容器的尺寸,然后使用合适的量杯量取一定的水,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实验,使用不同方式的量杯和容器测量水的容积,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
的水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水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水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

2.、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的用途。

3.、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究兴趣,懂得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塑料杯若干、两种颜料、两块石子、盐、糖、盆一个
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不洗不脏,越洗越脏,花草树木要用它,人人要健康,就是不能没有它。

(打一自然物水)二、简单介绍水的三态
冬天很冷水会结冰是水的固态,夏天天降雨水是水的液态,开水冒的气是水的气态,那么水像魔术师一样一会变成冰块,一会变成雨水,一会又变成气冒出,是不是很有趣呀,那你们想多了解水吗?好那我们研究一下看看水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三、探究水的性质
1、水是没有颜色的。

实验:分别给三个杯子盛半杯清水,给其中的两杯加入不同的颜料,水马上变成了不同的颜色,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明白水本来是没有颜色的,只是加入什么颜料就变成了什么颜色。

2、水是没有味道的。

实验:让幼儿闻闻、尝尝清水说说有没有味道,然后给清水里加上糖和盐再让幼儿尝尝是什么味道,在幼儿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我进行小结:水是没有味道的。

3、水是透明的。

实验:把一块石子放入带有颜色的水杯中,另一块放入清水中,让幼儿观察比较哪一杯能看清石子哪一杯看不见石子,最后得出结论:水是透明的。

4、水是流动的。

实验:用饮料瓶制作一个水槽,下面接一个杯子或者一个盆,让幼儿观察水是怎么进了下面的杯子或盆里的,幼儿就会说出是流进去的,从而得出水是流动的。

四、讨论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老师小结了水的性质后,问孩子们:“水能用来干什么呢?”让幼儿互相讨论后回答,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水可以洗脸、洗头、洗脚、洗衣服、洗澡等等,老师可以扩宽思维告诉幼儿还可以灭火、灌溉农田、发电等,让幼儿知道水的用途很大,人类离不开水,从而引出要节约用水。

让幼儿设想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会怎样?厕所会怎样?做饭时会怎样?这样加深印象让幼儿真正做到节约用水。

师问幼儿:“你们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呢?那以后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呢?”幼儿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总结。

五、做律动《水龙头不哭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