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试题

合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22题;共72分)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正确理解是()A.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为人口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C.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2.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①社会福利好②医疗卫生水平提高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④受传统观念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下列国家中,与乙国人口增长情况相似的是()A.美国B.巴西C.埃及D.印度3.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下题.(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④P 为环境承载力.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2)图中反映了:()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③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左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图),回答4~5题。

(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个地区≥6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 1990年以前B. 1990-2000年之间C. 2000-2004年之间D. 2004年以后5.下图为“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据此完成题(1)1950~2000年间,人口出生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A.33‰B.43‰C.27‰D.1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A. 1960~1961年间B. 1959~1960年间C. 1957~1958年间D. 1949~1950年间(3)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10—20年内将会出现()A.人口总量稳定B.人口老龄化加速C.人口自然增长率约在17‰左右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6.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B. 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研究、医疗条件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第一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D
【解析】图示期间,④时期之前人口净迁移始终为正值,迁移人口数量一直增加,④时期迁移人口数量最多;
②时期之前,人口自然增长出现波动,基本稳定,②--④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自然增长人口不断增
加;所以到④时期,自然增长和迁移增长的人口数量都达到最多,所以D项正确。故选D。
大战”主要是由抢劳动力转为抢人才,与老龄化关系不大;二线城市“抢人才”说明一二线城市对人才的需
求都依然强健,故选项D正确。故选D。
5.【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北上广深在春节期间仍然以人口流出为主,加之节假日期间可能使得北上广深大
城市的大量基层服务人员返乡或外出,从而导致城市服务压力加大;会使春节期间生活消费支出有所增加,
不太适合人们居住,而热带地区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相对凉爽,适宜人们居住,C正确。北冰洋地区气候
寒冷,但北冰洋沿岸地区有因纽特人定居,并不是无人定居,D错误。
11.【答案】D
【解析】分析给出的数据可知:人口数量少,经济未必发达,如蒙古;人口密度大,经济未必落后,如日本;
人口密度越大,经济未必越发达,如巴基斯坦。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D正确,
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为主。
(2)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巨大吸引力。现阶段,随着经
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城市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多,工资水平、生活水平一般较高等。国家流动人口政策的放宽;交通条件的改善等
合题意。把图中三个年龄段的人口增量相加得出,2012年~2017年间每年增加的人口约600~800万,数量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22题;共72分)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正确理解是()A. 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为人口迁移B. 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C. 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D. 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2.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①社会福利好②医疗卫生水平提高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④受传统观念影响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下列国家中,与乙国人口增长情况相似的是()A. 美国B. 巴西C. 埃及D. 印度3.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下题.(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A. ①③B. ②③C. ①②D. ③④(2)图中反映了:()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③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4.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左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图),回答4~5题。

(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 总量呈下降态势B. 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 增长模式没有变化(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个地区≥6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 1990年以前B. 1990-2000年之间C. 2000-2004年之间D. 2004年以后5.下图为“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据此完成题(1)1950~2000年间,人口出生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A. 33‰B. 43‰C. 27‰D. 1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A. 1960~1961年间B. 1959~1960年间C. 1957~1958年间D. 1949~1950年间(3)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10—20年内将会出现()A. 人口总量稳定B. 人口老龄化加速C. 人口自然增长率约在17‰左右D. 人口总量逐渐减少6.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A. 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B. 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C. 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D. 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检测题与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检测题与答案

章末检测(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019年底,印度人口大约有12.48亿,预计到2030年达到15.3亿,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据此完成1~2题。

1.现阶段,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无法确定2.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19·安徽亳州质检)解放初期我国实行鼓励生育政策;1982年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019年11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下图为“我国1949~2019年出生人口统计图”。

据此完成3~4题。

3.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19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但并未出现,原因可能是( ) ①育龄妇女教育程度提高②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③育龄妇女人数少④抚养成本太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若第四次婴儿潮在2019~2020年之间如期而至,其后几年内就业人数增加的职业是( ) A.中学老师B.建筑设计师C.外科医生D.家政护理人员下图为“某国1940~201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该国在图示时间段内,人口最多的年份可能是( )A.1970年B.1985年C.2019年D.2019年6.缓解该国目前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限制人口迁移B.提高教育水平C.提倡早婚D.鼓励生育(2019·辽宁铁岭联考)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

下图是“我国未来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图”。

读图完成7~8题。

7.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8.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消失大约在( )A.2020年B.2045年C.2060年D.2075年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地理必修2中图版第1章(成才设计)第1节同步练习及答案

地理必修2中图版第1章(成才设计)第1节同步练习及答案

地理必修2中图版第1章(成才设计)第1节同步练习及答案一、选择题(2021·浙江高考)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依据相关学问,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诞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本题组的解题关键是明确多维坐标图的阅读方法。

第1题,读图可知,1950~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是正值,说明人口诞生率始终高于人口死亡率,A项错误;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从约26‰降到约10‰,下降幅度大,B项错误;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项错误;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上升到22‰,D项正确。

第2题,依据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规律,①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应当是以进展中国家为主的亚非地区。

③④中,④的自然增长率更低,应当是欧洲,③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④略高,应当是北美洲。

【答案】 1.D 2.C(2021·枣庄高一期末)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3~4题。

3.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A.“低—低—低”模式和“高—低—高”模式B.“高—高—低”模式和“低—低—低”模式C.“低—低—低”模式和“高—高—低”模式D.“高—高—低”模式和“高—低—高”模式4.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缘由可能是()①经济进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训练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第3题,a区域有较高的人口诞生率、较高的人口死亡率和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高—高—低”模式;b区域有较高的人口诞生率、较低的人口死亡率和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高—低—高”模式。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练习试卷1中图版 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练习试卷1中图版 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练习试卷1中图版 必修2[典型例题]1、分析甲、乙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并回答:153045607590864202468男女占总人口百分比153045607590年龄年龄864202468男女占总人口百分比甲乙(1)甲、乙两国中,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是 国,理由是 。

(2)甲、乙两国中,近年人口净增数量大的是 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 国;具有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结构特点的是 国。

(3) 两国针对面临人口问题而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 甲国: ;乙国: 。

解析: 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人口年龄结构有着密切关系,从人口年龄结构图,可以推理出一地或一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通过不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人口增长情况,分析不同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人口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人们往往认为人口问题就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

其实这只是人口问题的一个方面。

人口问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有多层含义。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和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既相似又有区别。

二战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过多增长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不利影响,表现出了一系列的人口问题,主要有贫穷和饥饿问题、失业问题、城市化问题和难民问题。

发达国家主要有人口老化问题、失业和劳动力短缺问题及城市化问题等。

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人口老龄化进程迅速和人口城市化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特别是人口生育水平的迅速下降,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口增长,使人口年龄结构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但老龄化的到来与经济发展的滞后,将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一系列问题。

主要有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老化和不足;老年人口问题更加突出,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我国必须在高峰到来之前的20~30年的时间内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障体系,顺利度过老龄化这一关。

答案:(1)乙 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过总人口的7%(2)甲 乙 甲(3)甲:计划生育 乙:发展社会养老保障事业,鼓励生育[试题立意]本题立意考查学生对人口结构图的阅读能力,考查学生对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增长率的关系及对人口问题的正确认识。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高寒,不适宜人类居住,故C 项正确。

2.【答案】A【解析】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人口稀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季风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条件优越,人口稠密,故A项正确。

3.【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乙为山西省,丙为广东省,根据人口密度可知,广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于山西省。

广东省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山西省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小。

4.【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主要位于巴西。

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人口稀少;北部平原地区人口稀少。

5.【答案】D【解析】南部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稠密,D 项正确。

6.【答案】A【解析】北部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少,A 项正确。

7.【答案】C【解析】据题干可知,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人口分布越均衡。

读图可知,1953 年以来,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距绝对均衡线越来越远,说明山东省1953 年以来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A 项错误,C 项正确;1953 年,60%土地集中约48%人口,1982 年,60%土地集中约46%人口,2010 年,60%土地集中约42%人口,D 项错误;并不是极度集中,B 项错误。

8.【答案】D【解析】根据上题结论,山东省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主要是由于山东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导致人口分布发生变化,D 项正确;气候和资源随着年份变化小,B、C 两项错误;环境目前对人口分布影响较弱,还不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A 项错误。

9.【答案】C【解析】相比较来说,该地区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为适宜,发展历史较悠久,经济相对发达。

南部多位于河流上游,地形多为山地、丘陵。

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

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

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1 -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6 -第三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 12 -章末综合测验................................................................................................................ - 18 -第一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基础巩固读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重图,完成1~2题。

1.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重最大的是()A.大洋洲B.南美洲C.亚洲D.欧洲2.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A.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C.集中于沿海地区D.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区1题,读图可知,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大洋洲人口占洲总人口比重最大。

第2题,读图可知,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重均较大,说明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集中于沿海地区。

2.C读图,完成第3题。

3.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A.东部和南部B.北部和西部C.中部和东部D.西部和南部下图为全球及各大洲人口分布平均海拔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A.亚洲、欧洲、非洲B.亚洲、非洲、欧洲C.非洲、欧洲、亚洲D.非洲、亚洲、欧洲5.大洋洲人口分布的平均海拔远低于北美洲的主要原因是大洋洲()①热带地区所占面积广②平均海拔低③人口分布极不均衡④地广人稀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题,非洲热带地区面积大,人类不适宜在低地居住,因此人口分布的平均海拔较高,甲表示非洲;欧洲平均海拔最低且纬度较高,人口分布的平均海拔较低,丙表示欧洲;亚洲人口分布的平均海拔在欧洲和非洲之间,乙表示亚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山中学2015年第一次地理月考试卷班级 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50分)1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A. 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公元1770年至1950年B. 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0年以后C. 世界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D. 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读“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回答2—4题。

人口死亡率闻3.02.0•②5坦桑尼亚目前处于图中四个阶段中的(A. ①B.②C.③D.④6下列国家位于阶段④水平的是()°刁・°入口出生率肿)C.③3和德国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国家应该是(A.①B.②C.③4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区域是(A.西欧C冻亚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现象o ],02四国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B.②B.北美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但也会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据图完成第5—6题。

;谢生率iD.④D.④1.C,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眩元fi&EOW年窘元177时:1950涉1999^2008^ h+ 4 H務历剤万邨iso年蝴so年A. 尼日利亚B.德国C.埃及D.巴西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完成第7—8题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 B . 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C.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D.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宁夏8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较高的出生率、 较低的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B.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C. 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D. 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北京低 9我国“ ^一黄金周”,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承载力研究工作。

若以年人均 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

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 7亿之内。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第10— 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承载力B. 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C. 我国人口约为13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人口与资源之间几乎没有矛盾D. 从材料可看出人口合理容量具有不确定性11下列因素中,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的是( )。

A. 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根据人口发展过程的特点,将人口增长划分为以下阶段,认真分析,根据所学知 识回答12—14题。

1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线表示的是死亡率B. A 线表示的是出生率C. B 线表示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D. C 线表示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13.根据图中反映的世界人口增长的转变,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死亡率开始下降的B. 阶段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死亡率的变化取决于人口的性别结构PTA)■HI 生率口人口总散C. 世界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阶段三开始的D. 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处于阶段五14我国目前处于()A.阶段二B.阶段三C.阶段四D.阶段五15 下列关于国际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B .国际人口迁移属于永久性迁移C.国际人口迁移中,1947年的印巴分治导致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的主要原因属于政治因素D .国际人口迁移总的特点是由落后、混乱的地区迁往稳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工程,其淹没涉及范围之广、淹没损失之大、移民数量之多,在国内外建设史上是空前的。

据1992年统计,三峡按正常蓄水位方案,库区淹没涉及21 个县,需要移民84万,考虑到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因素,到2009年工程建成,共需动迁113 万人。

所以有人说,三峡工程的成败关键在于移民,为此,国家设计了多种方案来解决移民问题:城镇新建、农村移民的后靠安置、鼓励农民自愿外迁安置等等。

试根据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回答16—17 题。

16 根据实际判断分析,三峡移民的主要原因属于( )A.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B.人口迁移的政治因素C. 人口迁移的社会文化因素D.人口迁移的生态环境因素17三峡移民有自身的特点,根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峡移民是改革开放以后普遍的国内人口迁移现象B. 三峡移民的安置对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影响不大C .从实际情况考虑,三峡农民绝大多数能够以国家为重,能做到自愿外迁D. 三峡移民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有组织的国内人口迁18 下列对环境承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类生存环境是有限的,地球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空间、资源、环境条件对于所容纳的包括人类在内的任何生物种群的数量、规模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定性,因此,环境承载力是固定不变的B .决定环境承载力的根本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C. 地球的环境承载力具有精确的数值D. 环境承载力是根据一定的自然条件、从一定角度来估计的一定时期内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19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比较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 人口出生率低B. 人口死亡率低C .人口死亡率高D.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基础落后,人类生活水平、健康水平低20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世界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主要原因是( )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B .全世界死亡率降低C. 发达国家死亡率降低D. 广大亚非拉国家及其大洋洲的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21 人口增长具有一定的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不具有阶段性的特点B. 人口增长的速度从历史到现在速度在不断加快C. 人口数量加倍,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D. 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根本的联系22关于合理人口容量的相对性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合理人口容量的生态标准是相对的25环境承载力是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25—(1) 图中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 是 ____________ 。

(2) 图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 是 ____________ 。

⑶按人口迁移的方向划分,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由 到 ___________ 、由 ___________________ 到 、由— 由 至VB. 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引起合理人口容量的变化C. 社会生产力越发达,合理人口容量就越大D.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能引起合理人口容量的变化读“ 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图3),回答23—24题23关于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污染相关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无相关关系 B.人口增长与资源无相关关系,与环境污染正相关 C.人口增长与资源和环境污染均无相关关系 D.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24由图示可反映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环境质量 C.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A .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B .衡量人口数量的重要指标 C.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D .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原因 ,判断理由( )1分、共16分)和二、综合题(共50分) 1读“1四种人口迁移类型,其中由____________________ 到_________ 的人口迁移, 是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图中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解答:(共16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 。

(4 分)(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分)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4 分)(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 o (4 分)3读“ 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从图中可以年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大的地区是、________ 和 ________ o (6分)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4分)(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 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特点是(4分)(3)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_(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