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化学各单元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二1、2单元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二1、2单元测试题

高一化学化学测试题(第一、二单元)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 班级_________1.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 —I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3)A 分别与D 、E 、F 、G 、H 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 ; (4)在B 、C 、D 、E 、F 、G 、H 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2.填表:3.用符号A :质子数;B :中子数;C :核外电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E :电子层数,填写下列各空:(1)原子种类由 决定;(2)元素种类由 决定;(3)核电荷数由 决定;(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 决定;(5)元素的原子半径 由 决定(6)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 决定;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 —I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他们的元素符号。

5.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 。

(2)周期表中位于第8纵行的铁元素属于第 族。

(3)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位于第 纵行。

(4)所含元素超过18种的周期是第 、 周期。

6.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 ,形成化学键要 。

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 反应;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 反应。

7.在2L 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SO 2和2molO 2,发生下列反应2SO 2(g)+O 2(g)2SO 3(g),(1)若充分反应后 (填能或不能)得到4molSO 3;原因是: 。

(2)若经5s 后,剩下的SO 2为2.5mol ,则用O 2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5s 末SO 3浓度是 。

8.有A 、B 、C 、D 、E 五种粒子:① A 粒子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M 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各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各单元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人教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l -35.5 Na -23 Li -7 K -39 Rb -85 Cs -133 Ag -108第I 卷 (选择题 共55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10分)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了原子学说B.提出了分子学说C.发现了稀有气体D.发现了元素周期律2.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 )A .8、8、18、32B .8、18、18、32C .8、18、18、18D .8、8、18、183.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22286Rn ),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

该原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 .136B .50C .86D .2224.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 ) A .H ∶Cl B . C .O 188 D .O =C =O 5.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 .Na 2OB .NH 3C .Ca(OH)2D .CaBr 2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45分)6.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He 32,每百吨He 32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在地球上,氮元素主要以He 42的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e 42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B .He 32和He 42互为同位素C .He 32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D .He 42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He 42具有较强的金属性7.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A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B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C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的种类由核外电子数决定B.原子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共同决定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个原子一定是同种原子D.某元素的原子核内有m 个质子,n 个中子,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 n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B.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属元素C.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短周期D.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10.下列各组中前者的碱性比后者强的是( )A. KOH和Al(OH)3B. Mg(OH)2和NaOHC. Al(OH)3和Mg(OH)2D. Mg(OH)2和Ca(OH)211.某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倍(a>1),则该原子核内质子数是()A.2a B.a+2 C.2a+10 D.2a+212.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XO2n-2,则在其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A.5n-2 B.3n-12 C.3n-6 D.n-1013.下列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CH4>NH3>H2O>HF B.SiH4>NH3>H2S>HClC.HF>H2O>NH3>PH3 D.NH3>PH3>H2S>HBr14.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15.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B.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都是极性键16.1993年8月,国际原子量委员会确认我国张青莲教授测定的锑原子量(121.760)为标准原子量,已知锑有两种以上天然同位素,则121.760是()A.锑元素的质量与12C原子质量1/12的比值B.一个锑原子的质量与12C原子质量1/12的比值C.按各种锑的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这些同位素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的平均值D.按各种锑的天然同位素质量数与这些同位素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的平均值已知17.下列关于元素化合价的叙述错误的是()A.IIIA族的B和Al都能形成+3价的化合物B.IVA族的C和Si都能形成+4价的化合物C.VA族的N和P都能形成+5价的化合物D.VIA族的O和S都能形成+6价的化合物18.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国际组织)在1999年作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序号取消,由左到右按原顺序编为18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三列所含元素最多B.从上到下第一列元素单质熔点逐渐升高,而第17列元素单质熔点逐渐降低C.从上到下第一列元素单质密度逐渐升高,而第17列元素单质密度逐渐降低D.第18列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化学性质十分稳定19.若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A.1 B.3 C.5 D.620.钾与另一种碱金属组成的合金18.0g和水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2g,合金中的另一种金属是()A.Li B.Na C.Rb D.Cs第II卷(非选择题共45分)三.填空题(30分)21.(6分)(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10个电子的离子的符号。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验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验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众多的环境污染中,废旧电池的污染可谓让人触目惊心,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A .镉B .锌C .石墨D .二氧化锰【答案】A【解析】镉是致癌物质,是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

2.有如下两个反应:①2HCl=====高温H 2↑+Cl 2↑ ②2HCl=====电解H 2↑+Cl 2↑ 关于这两个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①②两反应中的能量转换方式都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C .①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D .②反应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答案】B【解析】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 项正确;反应②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 项错误,D 项正确;反应①是吸热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C 项正确。

3.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火灾发生 B .防止污染面粉 C .吸烟有害健康D .防止面粉爆炸【答案】D【解析】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导致氧气与面粉的接触面面积增大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爆炸。

4.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D .电能的储存【答案】B【解析】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现形式,而电子转移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而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为原电池。

5.某同学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到了下列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 .由铜、锌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铜是正极C .电子沿导线由锌流向铜,在铜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而放出氢气D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溶解,所以才产生电子 【答案】A【解析】一般构成原电池负极的是金属,而且是活泼性的金属,而正极可以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碳棒;但负极也不一定是金属6.锌电池可代替铅蓄电池,它的构成材料是锌、空气、某种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总反应是2Zn +O 2===2ZnO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化学与人类生活、环境保护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开发利用深海可燃冰,有助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B.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大气污染物,其原因是汽油的不完全燃烧C・煤炭燃烧过程安装固硫装置,目的是提高煤的利用率D・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的肺功能造成很大危害【解析】A项,大量开发深海可燃冰可能会影响海洋的生态环境;B项,汽车尾气中的NO是N2与。

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的,与汽油是否完全燃烧无关;C项,煤炭燃烧固硫是为了减少污染物SO2的排放。

【答案】D2.关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展元素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B.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它所处的族序数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族且化学性质相似【解析】铁盐中全部是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离子键,A错误;第三周期的元素都有最高正价,B正确;Li+是2个电子,H+没有电子,C错误;氮和皱最外层都是2个电子,但不属于同一个族,且化学性质不相似,D错误。

【答案】B3.(2015-福建蒲田一中检测)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聚乙烯是由乙烯加聚生成的纯净物B.蛋白质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C.油脂、纤维素、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D.蛋白质、纤维素、蔗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解析】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度不同,属于混合物,A错;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B错;蛋白质和纤维素为高分子化合物,但蔗糖为双糖,分子式为C12H22O11,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

【答案】C4.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B.在MgCb与AlCb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活泼性强弱C.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牛co2,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活泼性强弱D.与【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澳与碘的非金属活泼性强弱【解析】在MgCl2与AlCh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发生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得失电子,所以不能判斷镁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错;C体现了非金属活动性强弱与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弱的关系。

必修二化学单元测试题

必修二化学单元测试题

必修二化学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A. 氢(H)B. 钠(Na)C. 氧(O)D. 氟(F)2. 化学中的“摩尔”是用来表示什么?A. 质量B. 体积C. 物质的量D. 原子序数3.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数量的粒子。

这个数量是多少?A. 6.022×10^23B. 6.022×10^21C. 6.022×10^24D. 6.022×10^254.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酸?A. NaClB. HClC. CaOD. H2O5.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下列哪个化合物含有离子键?B. NaClC. C2H6D. H26.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A. 电子的转移B. 原子的重新排列C. 能量的释放或吸收D.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7.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哪个元素属于第ⅥA族?A. 氧(O)B. 硫(S)C. 氯(Cl)D. 氩(Ar)8. 什么是化学平衡?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B. 反应速率最快的状态C. 反应物完全转化为生成物的状态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的状态9. 什么是催化剂?A. 增加反应物的量以加速反应B. 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C.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平衡位置的物质D. 增加生成物的量以加速反应10. 下列哪个是有机化合物?A. CO2C. CH4D. N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根据化学方程式 \(2H_2 + O_2 \rightarrow 2H_2O\),2摩尔氢气与1摩尔氧气反应生成______摩尔水。

12.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______。

13. 一个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其分子式表示为______。

14. 根据电子排布,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通常具有______性。

15. 一个化学反应的熵变表示反应前后系统的______变化。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O :16 H :1第Ⅰ卷 选择题 (共7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甲烷和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起反应 B.光照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甲烷的氯代物CHCl 3、CCl 4都难溶于水 D.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氧气反应2.将CH 4与Cl 2在一密闭容器中混合,然后放在光亮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中 可能存在的气体有( )①HCl ②Cl 2 ③CH 4 ④CH 3Cl ⑤CH 2Cl 2 ⑥CHCl 3 ⑦CCl 4A.①②③④ B.④⑤⑥⑦ C.①④⑤⑥ D.①②④⑤3.下列烷烃的沸点是:甲烷—164℃、乙烷—88℃、丁烷-0.5℃、戊烷36.1℃,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A.大约—40℃ B.低于—164℃ C.低于—88.6℃ D.高于36.1℃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B.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C.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5.同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量最大的是( )A.CH 4B.C 2H 4C.C 2H 6D.C 6H 66.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B.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有少量黑烟C.乙烯可作香蕉等水果的催熟剂D.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7.下列反应,能够说明烯烃分子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是( )A.燃烧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置换反应 8.以下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和乙醇杂质的最好试剂是( )A.饱和碳酸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苯D.水9.用于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A.无水硫酸铜B.生石灰C.金属钠D.胆矾10.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欲探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化学键在何处断裂的问题,近代科技常使用同位素示踪原子法,如有下列方法 2R —14CH=CH —R’ R —14CH=CH —R+R ’—14CH=CH —R ’由此可以推知:化合物 CH 3—CH = CH —CH 2—CH 3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是( )A.①③B.①④C.②D.②③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气体中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A.空气B.沼气C.天然气D.水煤气 12.下列气体既可以用碱石灰干燥又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一定 条件① ②③④6 13C A.Cl 2 B.CH 4 C.NH 3 D.SO 213.在1.01×105Pa 、150℃条件下,某烃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压强不发生变化,该有机物可能是( ) A.CH 4 B.C 2H 6 C.C 2H 4 D.C 2H 2 14.将下列各种物质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不能发生反应,溶液分层且溴水层几乎无色的是( ) A.四氯化碳 B.乙烯 C.苯 D.酒精 15.下列关于苯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易发生取代反应 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D.能燃烧 16.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乙烯通入溴水中C.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D.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17.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质的是( ) A.乙烯与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 B.乙烯与水加成(乙醇)C.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D.氯气与苯用氯化铁作催化剂反应(氯苯)18.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与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 A.甲烷 B.苯 C.乙烯 D.丙烯(C 3H 6) 19.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苯 B.氯化铁 C.乙烷 D.乙烯20.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21.下列有机物,既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A.乙酸 B.乙醇 C.乙酸乙酯 D.水 22.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B.油脂C.棉花D.蔗糖23.把新制Cu(OH)2悬浊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加热后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 ) A.脂肪 B.白酒 C.乙酸 D.葡萄糖 24.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新的能源。

化学必修二章节单元测试

化学必修二章节单元测试

【过关检测】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B.提出分子学说C.发现元素周期律D.提出电离学说2.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A.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C.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3.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A.HF B.H3O+C.NaH D.H2O24.某一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A.只有x+1 B.可能是x+8 C.可能是x+2 D.可能是x+1或x+11或x+25 5.短周期元素X 和Y 可以形成XY4型化合物, 若X 的原子序数为m , Y 的原子序数为n , 则m 和n 的相互关系为()A.m – 13 = n B.n + 5 = m C.m + 8 = n D.n – 11 = m6.下列各表中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相符的一组是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B.同一周期中(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核的电子数都是从1个逐渐增加到8个C.第二、三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个D.第七周期只有23种元素8.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A.第二周期B.第三周期C.ⅣA族D.ⅥA族9.有短周期元素A、B、C,其中A、B同周期,B、C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31,则A、B、C为()A. C、N、SiB. N、P、OC. N、O、SD. C、Si、S 10.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 n=m+1B. n=m+11C. n=m+25D. n=m+10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预言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A.18B.32C.50D.6412、元素周期表中,除去第一、第二周期元素以外,其原子的次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元素分布在()A.第三周期所有元素B.零族C.ⅠA、ⅡA族D.所有主族13、第三周期第IV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是:N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周期序数的元素有: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2倍的元素有:周期序数=族序数2倍的有:【过关检测】1、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B.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D.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2、关于钠和钾元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钾原子失电子比钠原子容易B.钾离子氧化性比钠离子强C.钾与水反应比钠剧烈D.KOH碱性比NaOH强3、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H2B.碱金属单质都是质软、熔点低、密度均小于1的轻金属C.碱金属元素随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吸引最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D.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4、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与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 HI和HClOB. HCl和HIOC. HClO3和HIOD. HClO和HIO5、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Cl-和Cl2的性质相同;②ClO3-具有氧化性;③Cl-比Cl多一个电子;④Cl-具有酸性; ⑤盐酸兼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⑥Cl2的氧化性比盐酸的强;⑦Cl2只有氧化性而没有还原性A.①②⑤⑥B. ①②④⑥C. ②③④⑥D. ②③⑦6、向下列溶液中分别加AgNO3溶液和稀HNO3,能生成不溶于稀HNO3白色沉淀的是( )A. 氯水B. 氯酸钾C. 氯化钠D. 四氯化碳7、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I-)离子。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油脂和蔗糖都属于高分子B.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成乙醇和乙酸C.蛋白质水解能得到氨基酸D.淀粉、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均可得到葡萄糖2.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3.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油脂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4.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均易溶于水B.两种物质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C.乙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实验室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5.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A.甲苯B.乙烷C.丙炔D.1,3-丁二烯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名称为1-甲基丙烷B.CH3CH2CH2CH2CH3和互为同素异形体C.和为同一物质D.CH3CH2OH和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8.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空间充填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9.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烯和甲烷都易发生取代反应B.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油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D.用新制的Cu(OH)2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11.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 ( )A.C2H4B.CH3CH2OHC.C6H6D.CH3COOH12.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莽草酸A.分子式为C7H6O5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13.下列分离或提纯有机物的方法正确的是( )14.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2H4,可发生以下转化,已知B、D是生活中的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75%的B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B.D、E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C.B、D、E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D.由B、D制备E时用到的浓硫酸只作脱水剂15.柠檬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柠檬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 mol柠檬酸可与4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 mol柠檬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5 mol H2D.1 mol柠檬酸最多可与4 mol NaHCO3发生反应16.能说明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布,而是完全相同的事实是( )A.苯的一氯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B.苯的邻位二氯取代物()只有1种C.苯的间位二氯取代物()只有1种D.苯的对位二氯取代物()只有1种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13分)已知X是一种具有果香味的合成香料,如图为合成X的一种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14 页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1.某粒子含有6个电子、7个中子,呈电中性,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能是( )。

A .13Al B .13Al C .13C D .13C 2.下列粒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Na +B .NaC .ClD .Cl -3.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

A .K 4019与Ca 4020B .T 2O 与H 2OC .K 4019与K 3919 D .金刚石与石墨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

A .制催化剂的材料 B .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 .制农药的材料D .半导体材料5.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 .Na 、Mg 、Al 还原性依次减弱 B .I 2、Br 2、Cl 2氧化性依次增强 C .C 、N 、O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P 、S 、Cl 最高正价依次升高6.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

A .OH -、H 2O 、F -B .NH 3、NH +4、NH -2C .H 3O +、NH +4、NH -2 D .HCl 、F 2、H 2S7.X 元素的阳离子和Y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X <Y B .原子半径:X <Y C .离子半径:X >Y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Y 8.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酸性:HClO 4>HBrO 4>HIO 4 B .碱性:NaOH >Mg(OH)2>Al(O H )3 C .稳定性:PH 3>H 2S >HClD .非金属性:F >O >S9.同周期的X 、Y 、Z 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 4>H 2YO 4>H 3ZO 4,则下列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X >Y >ZB .单质的非金属性:X >Y >Z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 <Y <ZD .原子序数:X <Y <Z10.铊是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铊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与铝是同族元素,元素符号是Tl ,以下对铊的性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铊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B .能生成+3价离子化合物C .T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D .Tl 3+的氧化能力比Al 3+弱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 .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C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 .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上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负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 .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 .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13.某主族元素R 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

A .R 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 B .R 一定是ⅣA 族元素 C .R 的气态氢化物比同族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 .R 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 2R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 .除第一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ⅣA 族的所有元素15.若短周期的两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Ⅳ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

A .1B .3C .5D .616.a X n 和b Y m 为两主族元素的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原子半径:X <YB .a +n =b -mC .Y 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O mD .X 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 n X17.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 、W 、X 、Y 、Z 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 单质的沸点最高B .Y 、Z 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 原子的相同C .Y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H 2O 的沸点高D .Y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第 2 页 共 14 页18.A 、B 、C 、D 、E 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 和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 >A ,C 和D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 >D ;E 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A 、B 、C 、D 、E B .E 、C 、D 、B 、A C .B 、A 、D 、C 、E D .C 、D 、A 、B 、E 二、填空题19.有下列物质:ⅣCl 2 ⅣNa 2O 2 ⅣNaOH ⅣHCl ⅣH 2O 2 ⅣMgF 2 ⅣNH 4Cl (1)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2)只由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3)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

(4)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

(5)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6)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7)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0.现有X 、Y 、Z 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X 、Y 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 、Z 是同主族相邻元素。

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X 、Y 、Z 。

21.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下表列出了Ⅳ~Ⅳ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回答:(1)这九种元素分别是Ⅳ (填元素符号,下同)、Ⅳ 、Ⅳ 、Ⅳ 、Ⅳ 、Ⅳ 、Ⅳ 、Ⅳ 、Ⅳ ,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

(2)在Ⅳ、Ⅳ、Ⅳ三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3)Ⅳ、Ⅳ、Ⅳ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填元素符号)。

(4)Ⅳ元素的氢化物是 (填化学式),该氢化物在常温下与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得溶液的pH (填“<”、“>”或“=”)7。

(5)Ⅳ元素与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高温下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 色。

22.氧化还原反应中除了原子守恒(质量守恒)外,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在一定条件下,-n 3RO 和I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 3RO +6I -+6H +=R -+3I 2+3H 2O(R 为主族元素)则:(1)-n 3RO 中R 的化合价为 价,n 值为 。

(2)R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个,在周期表的 族。

三、实验题23.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

下面是某同学完成的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实验药品:KBr 溶液、KI 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请回答:(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2)CCl 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

(3)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处是,改进的办法是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解析:考查原子结构及原子符号的表示方法。

2.A解析:Na+只有2个电子层,而其他离子都有三个电子层。

3.C解析:考查同位素的概念。

4.D解析: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5.C解析:同周期的元素原子从左往右半径依次减小,所以C、N、O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6.D解析:HCl、F2、H2S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均为18。

7.D解析:X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Y的下一周期,所以,原子序数:X>Y,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Y。

8.C解析:同周期的元素从左往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相应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所以,稳定性:PH3<H2S<HCl。

9.B解析:依题意知,三种元素同周期,则原子序数:X>Y>Z,原子半径:X<Y<Z,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10.C解析:考查同周期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铊的金属性远远大于铝,虽然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Tl(OH)3应该是碱。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11.A解析: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aOH、NH4NO3。

12.A解析:B.|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可能是非金属原子,如:He;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可能是金属原子,如:Bi。

13.D解析:|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又最高正价+最低负价=4,所以最高正价为+6价,最低负价为-2价。

R一定为ⅣA族元素,但位于第几周期不确定。

14.C解析: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5.D解析:B2O3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3,Al2O3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5,N2O3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1。

16.C解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一般是上一周期的阴离子与下一周期的阳离子,由此判断X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Y的上一周期,所以,原子半径X<Y;两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a+n=b-m;Y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2O m或YO m/2(m可能为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17.D解析:从所给图形的形状能判断出来,给出的是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右半部分,能够判断出X、W、Y、Z、R对应的元素为N、P、S、Br、Ar。

常温常压下,磷、硫的单质为固态,溴单质为液态;Br-的电子层有4层而Ar只有三层;H2S常温下为气体,H2O常温下为液体,所以Y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H2O的沸点低,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选D。

18.C解析: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B、A、D、C、E。

二、填空题19.(1)Ⅳ (2)Ⅳ (3)Ⅳ (4)Ⅳ (5)Ⅳ (6)ⅣⅣ (7)Ⅳ解析:考查化学键的类型。

20.O F Cl解析:依题意知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相差1,可以先用320,所以在ⅣA和ⅣA中寻找答案。

21.(1)Na K Mg Al C O Cl Br Ar Ar(2)KOH(3)K>Na>Mg(4)H2O 2K+2H2O=2KOH+H2↑ >(5)NaBr 黄解析:先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出元素的种类,再依据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进行推断。

22.(1)+5 1 (2)7 ⅦA解析:根据离子方程式等号左右电荷守恒可知n=1,RO-3中R为+5价,但不能说明R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就是5,因为+5价不一定是R元素的最高正价,由R-知R元素的最低负价为-1价,又|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知R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