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入侵现状

合集下载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1. 引言1.1 生物入侵的定义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在新的生态系统中迅速繁殖并扩散的现象。

这些外来物种往往没有天敌或控制因素,因此能够在新环境中迅速增加数量,导致原生物种受到威胁甚至灭绝。

生物入侵通常是由人类意外或故意引入的物种引起的,也可因气候变化、全球化交易等因素而发生。

生物入侵的速度和范围都在不断扩大,给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农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生物入侵的定义虽然简单,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

当外来物种在新环境中没有天敌时,它们可能会无限制地繁殖,对当地物种造成竞争压力,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

一些入侵物种还可能传播疾病、破坏农作物、侵扰人类生活等,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损失。

认识生物入侵的定义及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深入了解生物入侵的机制和影响,才能有效地采取防治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利益。

在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生物入侵的途径、影响、防治措施、案例分析和未来发展,以全面了解这一全球性问题。

1.2 生物入侵的现状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通过人为或自然过程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并引起生态系统改变的过程。

目前,全球面临的生物入侵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生物入侵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入侵种类不断增加: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外来物种不断被引入到新的生态系统中。

据统计,目前全球已知的入侵物种数量已超过4000种,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增加。

2. 生物入侵区域扩展迅速:生物入侵不仅发生在陆地生态系统,也发生在水域和海洋生态系统。

特别是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生物入侵的区域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3. 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入侵物种往往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和繁殖力,一旦引入到新的生态系统中,就可能对当地物种造成竞争、捕食、疾病等不利影响,导致当地物种减少甚至灭绝,破坏生态平衡。

4. 生物入侵给人类经济与生活带来巨大损失:生物入侵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还会给人类经济与生活带来巨大损失。

生物入侵近期情况汇报

生物入侵近期情况汇报

生物入侵近期情况汇报
近期生物入侵情况汇报。

近期,我国各地生物入侵情况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给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
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就我国生物入侵的近期情况做一个简要汇报。

首先,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外来入侵物种的增多现象。

这些外来物种往往
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力,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比如,南方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外来植物入侵,对当地的植被和土壤有一定的影响,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一些外来入侵物种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比如,近期我国北
方地区出现了一些外来害虫的入侵,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外来害虫往往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抗逆能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和科研机构也加大了对生物入侵的监测和防控力度。

他们
加强了对外来物种的调查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蔓延。

同时,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帮助农民有效应对外来害虫的入侵。

总的来说,近期我国生物入侵情况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生态环境
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我们需要加强对生物入侵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加大对外来物种的调查和研究力度,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护好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物入侵问题,共同维护好地球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及防治策略

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及防治策略

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及防治策略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及防治策略摘要:我国是外来生物入侵现象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外来生物入侵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广泛,外来生物入侵对我国的危害也很大。

因此对外来生物入侵作一次深入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讲述了目前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的一些情况,并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提出对生物入侵的一些防控策略。

关键词:生物入侵外来物种现状防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和交通条件改善,不同地域的人类、物资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为生物入侵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加剧了其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

当今世界,几乎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或多或少地遭受过外来生物的侵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交流的加快,贸易和交通系统的发展和入境人员的增加,外来生物入侵也成为我国的一个频繁的现象。

要了解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现状,首先,我们须要了解什么是外来生物入侵。

外来生物入侵的定义外来生物入侵,是指对于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息环境来说,非本地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此生态系统,并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现象。

定义入侵物种的标准:1)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一个非本源地区域;2)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3)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影响;4)中国国内被引出其本源地的物种和来自其他国家的非本地物种。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的概况由于我国南北跨度5500km东西距离5200km,南北跨越5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中国很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侵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外来入侵生物427种。

其中植物244种(包括水生植物18种、陆生226种),入侵动物128种(害虫83种、其他动物55种),病原生物55种(真菌30种、细菌6种、病毒和类病毒10种、线虫9种)。

外来入侵物种情况汇报

外来入侵物种情况汇报

外来入侵物种情况汇报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非本地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引入并且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物种。

我国作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也面临着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

下面将就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人为引入,包括意外引入和有意引入;二是自然扩散,包括生物迁移和扩散;三是气候变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物种的分布和扩散。

其次,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主要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在植物方面,如入侵植物有狸尾草、水葫芦、风车草等;在动物方面,如外来入侵物种有美洲牛蛙、外来甲壳类等;在微生物方面,如外来入侵物种有白僵菌、异瑞氏菌等。

这些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再次,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对当地物种的竞争、捕食和繁殖的影响;二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包括对作物生长、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三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对人类传染病的传播和危害。

最后,针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情况,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包括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加强边境检疫和监测、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技术研究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外来入侵物种问题。

综上所述,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只有加强监测和管理,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外来入侵物种带来的挑战,保护好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植物入侵是全球环境领域的一大挑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中国作为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也面临着外来入侵植物的严重问题。

随着全球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外来植物种类和数量在中国境内不断增长,给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目前,中国已经有大约500种外来植物在本土生长并且蔓延。

这些外来入侵植物来自不同地区,如亚洲、欧洲和美洲等。

一些外来入侵植物已经广泛分布,并且快速扩张,对当地的原生物种和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例如,水葫芦、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入侵了许多湖泊和河流,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而秋茄、三角杏等陆生植物则入侵了农田和林地,对农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1. 缺乏有效监测和早期预警机制:中国外来植物入侵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监测和早期预警机制。

由于外来植物的入侵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预测性,及时发现和控制入侵物种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建立科学、可行的监测和早期预警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2. 研究水平不高:目前,中国的外来植物入侵研究水平相对较低。

虽然有一些研究在进行,但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对于入侵机制、入侵规律、入侵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此外,有关外来植物入侵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3. 缺乏全面的管理措施:当前,对于外来植物入侵的管理措施还不够全面和有效。

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术机构开展了一些防治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着管理的片面性和不协调性。

另外,外来植物种群的控制和治理工作中也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1.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早期预警机制:加强外来植物入侵的监测和早期预警是避免和防止植物入侵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关键领域的监测,采用新技术手段,建立预警网络等,可以提高对外来植物入侵的掌握和应对能力。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摘要】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生物种群侵入新的生态系统并对当地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目前,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平衡、农林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生物入侵会影响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当地物种数量减少或灭绝;同时损害农林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一些外来生物还可能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防治生物入侵,应采取综合措施,如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科研与技术支持以及重视宣传与教育。

国际合作与法规制定也是防治生物入侵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生物入侵的监控和预防措施,加强科研支持和技术开发,以及提高公众对生物入侵的认识和重视,才能有效应对生物入侵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关键词】生物入侵、现状、危害、影响、生态系统、农林业、疾病、防治措施、国际合作、法规制定、监测、预警、科研、技术支持、宣传、教育。

1. 引言1.1 生物入侵的定义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并引起对原生物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的过程。

这些外来物种通常是在原生物种无法适应的环境下生存繁殖而形成的。

生物入侵的定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概念始终是指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生物入侵可能是有意引入的外来物种,也可能是无意传播的外来物种。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生物入侵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危害,破坏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产生不利影响。

生物入侵的定义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所差异,但都强调了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

生物入侵的概念不仅仅涉及生物学领域,还涉及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至关重要。

生物入侵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合作来加以解决。

1.2 生物入侵的现状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在无天敌的情况下迅速繁殖并扩散到新的生态系统中,对当地物种造成危害的现象。

当前,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中国生物入侵现状及对策

中国生物入侵现状及对策

中国生物入侵现状及对策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外来物种的入侵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外来物种的入侵已经逐渐导致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并且已经逐步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随着生物入侵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所带来的影响也愈来愈严重,已严重危胁全球的生态安全,成为危害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

如何有效的预防控制生物入侵已经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文中综述了生物入侵的概念、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以及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

从生态破坏、生态污染、生物多样性以及对生产和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出发,阐述了生物入侵的危害。

并提出了部分可行性的措施。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y,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untr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which refers to the opportunity of exotic species invasion. Biological invasion has gradually resulted in the great loss of biodiversity, and has been threatening the people's health. As the phenomenon of biological invasion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mon, the influence is also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has seriously threatened the global ecological safety, and has become a important and urgent problem to damage biodiversity , environment and national economy. How to effectively control biological invasion has become the most urgent miss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cept of biological invas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 biological invasion and approach of biological invasion. The article expatiates the harm of biological invasion from the ecological destruction , pollution, biodivers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ecosystem pro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put forward some feasibility measures.1.生物入侵的概念本地种指自然起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或地区的物种。

我国生物入侵现状

我国生物入侵现状

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近几年来, 我国遭受生物入侵这一现象在各地时有发生, 水葫芦、大米草、食人鲳等入侵物种的泛滥已是不争的事实。

本课题将在探讨生物入侵的现状、原因、方式、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对生物入侵的对策。

1、生物入侵的定义生物入侵又称生物污染或生态入侵,指当外来物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不仅能存活、繁殖,而且形成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破坏和经济负面后果的事件[1]。

2、我国的生物入侵的现状我国一直是深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国家之一,辽阔的地域和多种气候类型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

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入侵物种都可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如森林、农田、水域、湿地、草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以看到入侵物种。

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中国科学院公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物种名单》中有紫茎泽兰、微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护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蠧、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共16种。

实际上现已入侵的物种有数百种,有些在适宜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下,疯狂生长,引起生态灾害频繁爆发。

目前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破坏,带来严重损失的物种较多,如棉花枯黄萎化病从美国入侵以来,现已发生270×104hm2,每年至少损失皮棉10×104t;美洲斑潜蝇1994年入侵海南、广东,现已蔓延到全国,发生面积已超过100×104 hm2,,每年防治费就超过415亿元;加拿大一枝花自2003年首次在浙江出现以来,现已蔓延到11个市;松树线虫已逼近黄山、西湖;松突园蚧、湿地松粉蚧的危害仍在扩大;园林害虫蔗扁蛾的危害逐年加重,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微甘菊在局部地区已暴发成灾;水葫芦在云南滇池、浙江、福建等地的危害仍十分严重;大米草在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尚未有效治理。

此外,我国还从国外引进里大量的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品种,这些外来物种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使某些本地物种面临着逐渐被外来物种所取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近几年来, 我国遭受生物入侵这一现象在各地时有发生, 水葫芦、大米草、食人鲳等入侵物种的泛滥已是不争的事实。

本课题将在探讨生物入侵的现状、原因、方式、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对生物入侵的对策。

1、生物入侵的定义生物入侵又称生物污染或生态入侵,指当外来物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不仅能存活、繁殖,而且形成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破坏和经济负面后果的事件[1]。

2、我国的生物入侵的现状我国一直是深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国家之一,辽阔的地域和多种气候类型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

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入侵物种都可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如森林、农田、水域、湿地、草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以看到入侵物种。

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中国科学院公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物种名单》中有紫茎泽兰、微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护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蠧、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共16种。

实际上现已入侵的物种有数百种,有些在适宜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下,疯狂生长,引起生态灾害频繁爆发。

目前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破坏,带来严重损失的物种较多,如棉花枯黄萎化病从美国入侵以来,现已发生270×104hm2,每年至少损失皮棉10×104t;美洲斑潜蝇1994年入侵海南、广东,现已蔓延到全国,发生面积已超过100×104 hm2,,每年防治费就超过415亿元;加拿大一枝花自2003年首次在浙江出现以来,现已蔓延到11个市;松树线虫已逼近黄山、西湖;松突园蚧、湿地松粉蚧的危害仍在扩大;园林害虫蔗扁蛾的危害逐年加重,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微甘菊在局部地区已暴发成灾;水葫芦在云南滇池、浙江、福建等地的危害仍十分严重;大米草在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尚未有效治理。

此外,我国还从国外引进里大量的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品种,这些外来物种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使某些本地物种面临着逐渐被外来物种所取代。

甚至处于频危与灭绝状态。

当前我国约10%的地方畜牧品种处于濒临状态,已灭绝的占约3%[2]。

3、生物入侵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1)有意引种中国从外地或国外引入优良品种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期的引入常常通过民族的迁移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实现。

原产非洲的酸豆以及原产中亚的葡萄、石榴、红花等经济植物的种子就是公元前4世纪和1世纪时分别通过古代著名的“印度道”和“丝绸之路”引入我国的。

此后,北宋时有芦荟(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现于华南的沿海地区,17 世纪时有甘薯、烟草及西番莲等经济植物被转引到中国。

稍早,荷兰人曾将一些美洲种类,如银合欢、金合欢、量天尺等引进台湾,上述种类中的大多数后来归化为野生植物。

1842 年鸦片战争结束后,香港、广州、厦门、上海、青岛、烟台和大连等海港成为外来杂草进入中国的主要入口。

先后有香丝草、小白酒草等杂草在香港、烟台和上海等口岸登陆,并逐渐向内地蔓延。

有些栽培植物的引种时间和逸生地点没有规律,例如法国传教士曾将欧洲的荆豆引种到四川城口教堂附近,随后荆豆大量逸生[3]。

现在种植、养殖单位几乎都从外地或外国引种。

这些部门或单位包括农业、林业、园林、水产、畜牧、特种养殖业以及各种饲养繁殖基地等。

其中大部分引种是以提高经济收益、观赏、环保等为主要目的,但是也有部分种类由于引种不当,成为有害物种。

在我国目前已知的外来有害植物中,超过50 %的种类是人为引种的结果[4]。

有意引种的目的多种多样,具体有如下几种:○1.作为牧草或饲料:因作为牧草或饲料引进而造成入侵的例子很多,例如水花生、梯牧草等。

我国畜牧业长期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加大了各地对新的优质速生牧草的需求,这给国外草种公司向中国倾销草种提供了一个极好时机。

现在正在开展的大量新牧草实验,多是测试国外草种公司提供的品种是否能够在我国的土地上迅速生长,令人忧虑的是其中一些草种已成为危险的外来入侵种。

空心莲子草,俗称“水花生”,20 世纪50 年代后,南方许多地方曾经将此草作猪饲料引种扩散,嗣后逸为野生。

1986 年的调查发现水花生自然发生面积约为889 600 hm2,已经成为蔬菜、甘薯等作物田及柑橘园的主要害草。

○2.作为观赏植物:对奇花异草的追求,促使人们不断地引进外地的或国外的花草品种。

这些花草免不了从花园中逃逸,而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其中一些外来观赏植物逃逸后成为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

如熊耳草、剑叶金鸡菊、秋英、含羞草、韭莲、荆豆、蜘蛛兰等。

水族馆和家庭水族箱的普及,也使一些外来水生植物成为入侵种。

例如原产美国的水盾草,现已经出现在浙江的河流中; 来自南美洲的粉绿狐尾藻已在台湾归化。

尽管前一种只开花不结果,后者只有雌株,这两种都不产生种子,但它们可通过无性繁殖方式迅速扩散。

○3作为药用植物我国传统中医药所采用的超过12 000多种生物绝大部分为中国原产,也有部分为外来物种,其中一些已经成为入侵种,如肥皂草、含羞草、土人参、望江南、垂序商陆、洋金花、澳洲茄等。

○4.作为改善环境植物为快速解决生态环境退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水域污染等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人们往往片面地看待外来物种的某些特点,这就为外来物种的入侵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现在很多地区都在积极地进行植被恢复工作,但其中使用的一些物种是危险的外来物种。

目前已经有一些物种形成入侵,典型的案例有互花大米草、微甘菊等。

互花大米草自1979 年从美国东海岸引进。

首先于1980年10月在福建沿海等地试种,之后得到大规模宣传,1982年扩种到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

当初引种的目的是为保滩护岸、改良土壤、绿化海滩与改善海滩生态环境。

现在这个物种已经在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大面积逸生,1990 年仅福建宁德东吾洋一带的水产业1年的损失就达 1 000万元以上。

这个物种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影响当地渔业产量、威胁红树林的一个严重问题。

城市景观建设和园林绿化也大量使用外来种,常常造成当地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彻底改变。

以草坪业为例,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大面积兴建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草坪(高尔夫球场、足球场、公园绿地等) ,进而推动了我国草坪业的迅速发展,使草坪草种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目前使用的草种主要是国外的优良草坪品种。

除结缕草种子外,其他草种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仅1997年进口量就达2 000 t以上。

到1990 年为止,我国先后引进了114个不同的冷季草种,主要从美国引种。

现在已经有一些种类形成入侵现象,如地毯草等。

事实上,我国幅员辽阔,种质资源丰富,在草种选种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5.其他用途此外,还可以作为食物,如作为蔬菜引进的番杏、尾穗苋、落葵;作为水果引进的番石榴、鸡蛋果、制作“凉粉”原料的假酸浆以及作为食用动物的大瓶螺、褐云玛瑙螺等。

我国许多城市都有动物园、植物园、鸟园。

已经有许多外来植物从植物园逃逸归化,也有形成入侵的事例。

动物园虽然还没有报道有入侵问题,但也一些物种在野外自然繁殖,如八哥已经在北京形成了自然种群。

特别是现在各地时兴建立野生动物园,大量物种被散放到自然区域中,如不加强管理措施,防止动物园、植物园、鸟园和野生动物园外来物种的逃逸(其中可能会携带外来的野生生物疾病,这些潜在的外来入侵种源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生态入侵。

(2)无意引种○1随船只等工具带入。

许多外来物种随着交通工具进入我国并蔓延。

如船只在海洋中经过亿万年所形成的数以万计的物种区域。

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 如海洋间大陆的阻隔, 温度的差别以及低盐的河口径流等, 许多生物仅能生活在一个局部的海域, 形成该海域的地方种或本地种。

也有些生物, 由于其成体或幼体游动或漂浮, 海流或海潮的传送, 以及某些动物(如海龟、鲸、海鸟等) 的携带, 使其分布范围扩大, 成为广布种。

但是近年来很多种类的转移却与人类的船只携带有关。

我国海洋水域同样也未能幸免。

○2海洋垃圾。

海洋生物更喜欢附在塑料容器等不易降解的垃圾上漂浮, 借助这些载体, 他们几乎可以漂浮到世界的任何地方。

○3随进口农产品和货物带入。

从1986 年到1990年9月,上海口岸进口粮食349船次, 从中截获杂草种子近30科100属200余种。

根据1998年的统计资料, 在大连、青岛、上海张家港、南京、广州等12个口岸截获了547种和5个变种的杂草, 分属49科。

这些杂草来自30个国家, 随食品、饲料、棉花、羊毛、草皮和其他经济植物和种子进口时带入。

其中有170种虽然还没有归化、记录, 但有可能在运输和扩散过程中侵入到野外。

渔业水域生物既包括产生种子的水生植物, 又包括动物产品, 这些生物常可能随农产品或半成品进口时夹带引入, 这不可忽视。

○4野化的家养动物。

家养水生动植物(包括养殖用和作为宠物)可能会逃逸到野外, 或者被主人遗弃。

○5旅游者的带入。

旅游者异地携带的活体生物, 如水果、蔬菜或宠物, 有可能混来有危险的外来入侵种。

如我国海关多次从入境人员携带的水果中查获到地中海实蝇等外来物种。

还有一些物种可能是由旅游者的行李粘附带入我国的, 如北美车前草。

○6通过周边地区自然传入。

外来入侵物种还可先在周边国家或地区归化后, 通过风力、水流自然传入, 鸟类等还可传播杂草种子, 例如紫茎泽兰, 虽然主要是通过公路交通等从中缅、中越边境扩散入我国的, 但风和水也是其自然扩散的原因之一。

微甘菊可能也是通过气流从东南亚传入广东的; 稻水象甲也可能是借助气流迁飞到我国大陆的。

○7随人类的建设过程传入。

人们在农田、林场工作的时候, 交通工具、工作工具、鞋底的泥土、运输的苗木等都可能带来外来物种。

例如湿地粉蚧可借助很多种方式传播扩散, 异地运输苗木、接穗和球果均可能将湿地的松粉蚧传入到新的结构[5、6]。

4、外来物种入侵的环境影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已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威胁。

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类型多种多样,涉及的外来入侵物种数量多、范围广。

据专家调查分析,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世界上最具威胁100种外来入侵物种,已有一半多入侵了我国,我国的一些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生态系统已受到其不同程度的威胁,而且危害范围不断扩大,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断加重,有些已经失去控制。

具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种:(1)对环境本身的损害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对环境的损害和潜在风险有如下方面:首先,外来有害生物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它们或与当地种竞争食物;或直接扼杀当地物种;或分泌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他物种生长,使当地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甚至濒危或灭绝。

例如豚草可释放酚酸类、聚乙炔、倍半萜内脂对年生草本植物有明显的抑制、排斥作用。

再如,大量的凤眼莲植株死亡后与泥沙混合沉积水底,抬高河床,使很多河道、池塘、湖泊逐渐出现了沼泽化,甚至失去了其应有的生态作用,并对周围气候和自然景观产生不利影响,加剧了旱灾、水灾的危害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