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油画发展历史中“写意”倾向思考
油画创作中写意绘画及其技法的应用分析

油画创作中写意绘画及其技法的应用分析□杨璐摘要:写意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赋予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特点。
在油画的创作过程中,写意表现技法的融入能够赋予画面独特的视觉美感。
将写意创作技法融入油画创作,可以增强画面的艺术性,使油画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该文探究油画创作实践中写意绘画及其技法的应用价值,思考写意技法在西方油画中的审美表达。
关键词:油画创作教学实践写意表现技法在现代艺术中,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创作手法,旨在凸显中国画含蓄、内敛的文化特质。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写意表现技法赋予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审美特点「巳将写意表现技法融入西方油画创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
在油画创作中融入写意手法,突出写意手法中蕴含的美学特点,能够创作出独特的油画作品,同时以别开生面的文化气韵,推动现代油画艺术的发展。
如写意油画家郭宁作品(图1)、段江华作品(图2)。
一、油画创作教学实践中写意表现技法的应用价值和特点写意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语言,其与写实相对应,是忽视艺术的外在形象、强调其内在精神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法。
据考证,写意技法缘起于北宋时期,并浸润于文学等其他领域。
同时,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崇尚内敛、含蓄的作风,这一思想特点也深深地影响了绘画艺术。
画家多在作品的物象中寄寓特定的内容,由此创造出更多具有象征性的绘画手法,使中国画深刻地体现了文人墨客的审美观念。
从整体上说,写意表现技法具备以下特点。
1-意味深刻写意表现技法与油画中的写实技法不同,其以抽象的构架为依据,旨在凸显画面的意境与意味。
其中,意指的是一种精神,是作品反映出的文化气质。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意境,其涵盖了画家的人生阅历、性格特点、艺术修养和创意灵感,能够深刻地体现出画家对于世界的认知。
2.以形写神东晋顾恺之曾提出“以形写神”的观点。
其中,“形”指外形,是物象外在实体的真实表现;“神”指内在的精神,是画家思想的深刻表达写意技法追求神似,旨在借助物象反映画家的精神特点,使绘画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凸显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美感。
浅析写意油画的形成与发展脉络

浅析写意油画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写意油画,是指通过自由而快速的笔触和色彩运用表达主观感受和艺术创造的一种绘画风格。
其形成和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写意油画的形成与发展与传统西方写实油画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传统写实油画达到了巅峰,代表作有大卫的《拿破仑 crossing the alps》和《朝圣者oswalduskruissenbroeck的肖像》等。
一些艺术家开始对传统的写实风格产生厌倦,他们渴望通过新的表现手法来追求更多的个人表达和艺术创造。
启蒙运动的思潮也对写意油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世纪,欧洲开始产生了强烈的反传统思潮,艺术家们开始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和独立的创作风格。
这种思潮推动了写意油画的发展,艺术家们开始追求表现自然和人物内心情感的自由表达,不再拘泥于准确的形象描绘。
东方绘画思想的影响也是写意油画的一大特点。
19世纪末,中国传统绘画开始引起西方艺术家的兴趣,并开始传入西方艺术圈,特别是印象派画家对中国绘画的研究对写意油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笔墨的流畅变幻和对自然意境的追求,这与写意油画的表达方式有较大的共通之处。
一些写意油画家吸收了东方绘画的元素,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写意风格。
写意油画的发展也与艺术市场和观念的变革密切相关。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现代艺术开始兴起,传统艺术观念被质疑和颠覆。
写意油画以其个性化和自由创作的特点得到了一些艺术家和观众的青睐,逐渐走向艺术市场,并且成为艺术收藏和交易市场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
写意油画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可以从传统西方写实油画的发展、启蒙运动的思潮、东方绘画思想的影响以及艺术市场和观念的变革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写意油画逐渐形成并发展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为艺术界带来了新的发展和创作思路。
浅谈油画的写意表现

浅谈油画的写意表现油画是一种色彩鲜明、笔触纵横的绘画形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在油画中,写意表现是一种重要的绘画方式,它以自由、概括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表达出艺术家独特的情感和意境。
本文将从油画的历史背景、写意表现的特点和技巧以及一些著名的写意油画作品入手,来浅谈油画的写意表现。
在了解油画的写意表现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油画的历史背景。
油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欧洲,当时的绘画主要以壁画和板绘为主,由于壁画和板绘的制作过程较为繁琐,且颜料难以调配和维持稳定的颜色,因此艺术家们开始寻找一种新的绘画媒介。
在这样的背景下,油画的诞生成为了一种创新的绘画形式。
随着油画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受制于颜料和绘画媒介的限制,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油画的更多可能性,其中写意表现便是其中之一。
写意表现是指以概括、自由的笔触和自由运用色彩来表现对象的形象、情感和意境。
相对于传统的写实绘画,写意表现更加注重艺术家的个人感受和情感表达,不受于客观形象的限制,更突出了艺术家的主观认识和想象力。
在写意油画中,艺术家可以用粗犷、自由的笔触来表现对象的形态和色彩,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写意表现在油画中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和技巧。
写意油画强调形态和色彩的表现力。
在写意油画中,艺术家要通过简洁、粗狂的笔触来表现对象的形态和结构,使得画面更有力量感和立体感。
艺术家还要运用明暗对比和色彩对比的手法来表现画面的层次和纹理,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样。
写意油画强调情感和意境的表现。
艺术家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和笔触的表现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使得画面更富有情感和内涵。
写意油画注重笔触的变化和运用。
艺术家可以运用不同的笔触来表现不同的物体和纹理,使得画面更加有趣和富有表现力。
在油画的写意表现中,有一些著名的作品值得我们关注。
例如梵高的《向日葵》和莫奈的《睡莲》。
这些作品通过概括、自由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表达出艺术家独特的情感和意境,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浅析写意油画的形成与发展脉络

浅析写意油画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写意油画是一种以自由、潇洒的笔法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要特征的绘画形式。
它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绘画,后来传入西方,并在西方绘画史上占据重要位置。
有关写意油画的形成与发展脉络,涉及到中国古代绘画与西方绘画的相互影响与交流,以及艺术家们对写意油画进行的探索与创新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浅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写意油画的丰富内涵与发展历程。
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绘画对写意油画的影响与贡献。
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在绘画风格上一直以写意为主,注重画家个性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
这种以墨韵为主的绘画形式,对后来的写意油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有许多著名的写意画家和作品,如吴道子的《梅花图》,文征明的《寒江孤影》,这些作品都展示了写意绘画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这些作品对后来的写意油画产生了直接的启发和影响,为写意油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写意油画的形成与发展还与中国古代绘画与西方绘画的交流与融合息息相关。
随着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古代绘画的写意精神逐渐渗透到西方绘画中,为西方绘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
尤其在十九世纪末,中国的写意绘画风格对法国印象派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克劳德·莫奈受到了中国山水画的启发,创作了大量以写意风格为主的作品,这些作品成为了写意油画发展的重要契机。
中国古代绘画的笔墨技法也为西方绘画提供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段,为写意油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写意油画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一些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艺术大师。
他们在绘画实践中积极探索写意油画的语言特点和审美规律,开创了一种新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方式。
法国画家康定斯基提出了“彼得格拉式抽象”,在其作品中大胆运用了概念化的手法和抽象的色彩,诉求情感和心灵的表达,成为了写意油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梵高的作品也充满了写意风格的特点,他以敏锐的感觉和鲜明的色彩表现了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情绪,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写意性在油画民族化进程中的体现与发展-2019年文档

写意性在油画民族化进程中的体现与发展所谓意境,我们可以理解为意识、境界,作为一种美学概念,在绘画艺术中不可强求亦不可冒进,而应该是在个人创作中自然而然显露的一个过程。
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再到现实主义,几经变革,但主要以具体内容作为表达描绘对象,较少体现具体事物的抽象性或意象美感,与之相比,中国的传统绘画则着重表达的是“意境”这个审美元素。
二十世纪初,许多留法艺术家将油画这种西洋画种引入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徐悲鸿与林风眠,前者被誉为“中国近现代绘画之父”,他在素描,中国画,油画方面尤为擅长,他的著名作品《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负伤之狮》,虽是油画技法但却处处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民族精神,充满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爱国主义情怀。
林风眠作为最早的“中西融合”的倡导者和重要的代表人物,油画中的中国元素自然不胜枚举,画中的写意意味浓重,代表作品《柳》、《裸女》、《清泉》、《秋林》等都是极富写意性的优秀作品,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
《仕女》系列作品造型典雅古朴,用油画笔触创造出了极具写意意味的优秀作品,让观赏者赏心悦目,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油画民族化道路上的另一位大家刘海粟,他与徐悲鸿共同开创了“现代中国画流派”(简称“现代中国画派”,抑或是“相对派”或“相对画派”)。
他在中国首先使用裸体模特教学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被批判为“艺术叛徒”。
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维护学术的尊严。
在《谈造型艺术》一文中他说道:“艺术的精神绝不是在模仿自然,绝不是在求得一片自然的形似,而是表现自然的精神,也表现了艺术家的气质、情操与个性……自然只不过给艺术家以种种素材,要是这种素材融合成一种新的生命,这便是艺术家的高贵的自我创造!”这段话充分地体现了刘海粟创作中的艺术追求与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在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道路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夕阳》、《江边》、《林间信步》、《湖光》、《黄岳人字瀑》等,展现了他在油画创作中高深的造诣,画中所要表达的内容与精神让人眼前一亮,气象变化让人久久不能遗忘。
浅析写意油画艺术

浅析写意油画艺术写意油画是一种通过简洁、概括的笔法来表现画家感知和理解客观事物的绘画艺术形式,它不拘泥于形态的写实,而是以情感和意境为重点,注重笔墨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写意油画艺术注重画家内心世界的表达,讲究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营造,因此在油画领域享有很高的盛名。
写意油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水墨画艺术。
中国的写意画则是传统中国画技法中与写实画并列的一种绘画形式。
写意画强调画家的情感和意境表达,强调笔墨的造型和创造性,更注重画家的个性、情感和表现方式。
写意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非严格的技法规范。
写意油画在西方有着自己的发展历史,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技法、风格和思想内涵都与东方写意画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也因此使得写意油画艺术呈现出了一种独特、新颖的风貌。
写意油画在东西方的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理念和创作风格。
写意油画强调画家的个性和创意,它注重画家的情感表达,注重笔墨和造型的丰富性。
写意油画作品常常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浓厚的个性色彩。
写意油画不仅仅是一种绘画技法,更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以抒发情感、营造意境为核心。
写意油画的创作过程是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画家在创作中更加注重自己的情感、意志和想象力。
写意油画不再像写实绘画那样去追求事物形态的真实还原,而是更注重画家对事物情感和理解的表达。
画家通过简洁、概括的笔法,表达出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和理解。
写意油画的创作需要画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同时还需要具备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底,包括色彩、构图、造型等方面的技巧。
写意油画的创作过程中画家需要有自我情感的表达和独特的审美角度,能够将内心的思想和情感通过笔墨表现出来。
在写意油画的表现形式方面,画家通常采用简洁、粗犷的笔法,把握事物的主要特点和形态,同时突出事物的情感和意境。
画家在创作时可以运用丰富的色彩和构图技巧,带给观者更丰富的审美享受和情感体验。
写意油画作品通常能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艺术的享受,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理念受到了广大观众和收藏者的青睐。
油画创作中的写意性之我见

都 与中国的文化背景相关联。 “ 写” 是 一种 动作 , 这动作不是表现外在 的优美 , 而在 于内 出写意 陛, 中国油画创作 中的写意性 , 为什 么迟迟看不到新的创新 , 在 的那 股劲 , 这股劲是从身子里面舒展到胳膊 到腕到指 到笔 , 最后 落到纸 上由里 而外是 一气呵成的 。在写的过程 中讲究姿 这个 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我认 为中国画的写 意性是 以中国文 势, 好姿势能让心里那股劲运 出来顺顺 当当没有 障碍 , 那股劲 学修养作为创作主体 的文化背景 ,油 画也应该在创作 中强化 是从里 到外 的一个过程 , 这种过程是 自自然然 的 , 落到纸上 的
的 。就像油画的写生 色彩练习一样 , 要亲 身去感受 , 体验大 自 然, 分析色彩 的关 系, 实事求是 的理解 。以身心感受 引领并 指 引着画笔 , 画 出来 的作 品才有感染力 , 而对于色彩 的感 受每个 人都不 同, 所 以表现 出来 的画面语言的味道也不同。 死功夫你 是堆不 出来好作品的 , 即使堆出来的东西也不会 吸引人 。
大学四年 的学习过程 中, 曾去 尝试与 学. - - j 研 究西方油画与 中国画的某种联 系、 我主要 以二者的 内在联 系为切入点 , 来探讨 油画创作 中的写意性 。 关键词: 中国画的元素 ; 写意性
中图分 类号 . ' J 2 1 3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0 3 — 0 0 3 9 — 0 1
一
、
“ 写” 的特 点 : 写即书写性
形成 了中国画“ 尚意造 型” 的原则 , 即意象造型。中国画中的写 意性 , 不单单存在 于大写意的国画中 , “ 写意性” 包 容在 中国画 的每一个要素之 中。 从取材 , 形象 , 笔墨 , 格调等种类 中都体现
浅析写意油画艺术

浅析写意油画艺术写意油画是一种流行于现代西方的绘画艺术,它的特点在于强调画家的个人表现和情感表达,相较于写实主义风格,更强调形式的简化和艺术性的表现。
下面我们将从历史渊源、发展特点、画法技巧及艺术价值四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历史渊源写意油画是西方艺术界自印象主义后期形成的一种新的绘画风格,它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创作风格。
而在西方的艺术史上,19世纪欧洲写意主义的兴起对写意油画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著名的法国画家塞尚和莫奈都是写意风格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的画作中,形式的简化、色彩的繁荣和情感的表达都是非常突出的。
二、发展特点1.强调形式的简化与写实主义不同,写意油画强调从画面中提炼出主题要素以表达画家的情感,因此画家通常会将细节精简,并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来表现形象和主题。
2.色彩的丰富和独特性写意油画中的色彩常常是画家的主观表现和情感体验,画家会运用独特的色彩构成来表现主题和情感。
对于画家而言,色彩不仅仅是一种表现手段,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个人理解的体现。
3.强调艺术性的表现在写意油画中,不同于纯粹的写实主义,画家们不仅关注物体的真实性,更强调个人的审美和艺术性的表达。
画家会运用一种或多种绘画技法来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呈现出视觉上的美感。
三、画法技巧2.使用心灵的绘画方式:在写意油画的绘制中,画家需要运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理解去表现主题。
画家需要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将这些感受和情感通过笔触和色彩表现出来。
3.注重画面的整体构图:画面的构图是影响观众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画家需要合理分配空间比例,通过简洁明快的线条将画面分割成几个不同的区域,并在不同的区域中加以强调。
同时,画面中的颜色也应该统一呈现,以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四、艺术价值写意油画强调个人主观表现和情感体验,更强调艺术性和理解。
它不仅具有艺术表现力,更是带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和时代感。
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艺术和人生,领悟到自我与人生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西方油画发展历史中的“写意”倾向的思考摘要:油画距今400多年的历史,经历过写实到抽象的进程。
而随着油画的发展和审美需求的提高,油画进入极强的精神层次的追求。
随着艺术家门对东方艺术的认识,在创作中不断加入东方元素。
东方元素在西方油画创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写意油画发展
中图分类号:j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0-0000-01
一、西方油画的启蒙
油画距今有 400 多年的历,是在 1579 年由欧洲传教士罗明坚传到中国的,史,对于中国的绘画艺术而言,油画属于外来艺术。
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在中国人眼里的是精细逼真的绘画,使中国画家感到惊异。
明神宗朱翊钧见到栩栩如生的油画后非常感兴趣,诏令宫廷画师研习并仿制。
到清朝初年,有许多擅长油画的欧洲传教士来华,并在宫廷供职。
其中较著名的有意大利人潘廷章、法国人王致诚等,这样很多满清奴仆跟着学习油画,于是油画在中国开始扎根。
油画起源于欧洲,大约在 15 世纪,西方画家使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布、木板上绘画,因为油画颜料有许多优良的特点,色彩的鲜艳、颜色的丰富、逼真、超强的覆盖力,都为画家可以任意发挥自己才能提供条件。
并且油画适合创造巨作和大幅画品。
因而
它是西方传统绘画中的主要方式,西方保存至今的绘画艺术大都是油画作品。
绝大部分壁画也都是用油画颜料调和创作而成的。
与中国画不同的是,油画在发展初期就以写实作为基本的表现方式,诞生了许多难以逾越的大师级人物。
因此,古典油画以超写实作为表现的手法,延续至今依然存在这种细腻写实的画风。
油画的写实性,从全貌上看是油画艺术语言各要素统一运用、表达的结果,但不同时空区域的绘画大师与绘画爱好者们在充分考虑了这些要
素后关注了其中某一个或几个要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艺术家突出了明暗对比法的使用,画面里暗部从整体上渲染了浑厚、古典、高雅的气氛,各个具体的物体被穿插于阴影之中,明暗交界线呈缓慢的渐变,塑造了具体、真实而若即若离的美妙情境。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作品《岩间圣母》即是这一风格的典型范例。
这一时期的尼德兰画家则与之不同,他关注了绘画场景中的各个物体,用纯正的色彩将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欧洲画家提香是最早关注色彩艺术语言的,其作画时遇到色相相近、明度相近的事物,也能很好地运用笔法或厚或薄、或实或轻地表达,构成金碧辉煌的调子,效果可谓达到极致。
可以说在提香开始重视色彩表现性以后,油画的写意性即开始诞生。
二、写意性思考的发展
古典油画迅速发展于 17 世纪的欧洲,同时期也正是油画写意
性笔法风格日渐形成的初级阶段。
油画发展的初期,油画作品整体上看讲究极度和谐、笔触运用力度难以辨析、色彩厚薄追求统一。
油画用笔均匀、力度一致,笔法不会显露。
而在欧洲古典油画加速发展时期的艺术家们关注了个人情感的绘画表达,他们在作画时运用思想控制运笔的轻、重、快、慢和方位,笔触本身就是一种美妙的艺术语言,而且能将情感运用与画作之中的内容表达融合在一起,画作便赋予了生命的色彩。
欧洲画家伦勃朗是最典型代表,他绘画时强调光感的技法运用。
他的人物肖像画中,人物常常居于灰暗色调之中,而面部五官和手的用明亮的色调突出出来,他在技法运用特点方面,可以总结为:运用深沉的色彩在暗部多层薄涂,创造了美妙的暗部空间,亮部则采取厚涂和画刀堆色法,厚重的体量感便得以巧妙展现。
进入 19 世纪,油画发展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色彩的再认识上。
这是色彩历史上的一次革新,更是画家们在表达自我情感的同时熟练运用表现技法的结果。
最早直接用油画在室外写生的英国画家康斯特布尔,因为尝试到了真实色彩的巨大魅力,所以他的作品视觉感受性很强。
小笔触的灵活运用大大丰富了画面的色彩,总结出了“色彩补色”的方法。
借鉴前人经验的同时,法国画家在色彩运用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们坚持外光作画,运用物理原理,使色光混合,快速捕捉瞬间的色彩变化。
这使油画的色彩变得更加饱满丰富。
西斯莱、莫奈等艺术家是典型的代表,他们灵活的运用小笔触,将不可调和的色彩进行并置,快速
而简练,明快而和谐,在暗部或阴影部分用色点并置,通过视觉感受,并置的色点达到高度的混合与统一,变化非常微妙。
印象派绘画重色彩和笔触,忽视物象的体积感。
参考色光学反射的理论,制造出画面空间和视觉效果。
印象派绘画鲜活的表现,在当时达到空前高度。
这也恰恰证明了色彩既有全面的、也有单一的艺术感染力。
从 19 世纪末开始,西方油画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油画在哲学、艺术观不断发展的时代显得手法单调、功能退化。
绘画创作不再是对真实景物的实际描绘,而是高度地融合了感情色彩、艺术理念、哲学思想在内的拓展表达。
画家们把真实的事物运用了艺术手法,夸大其自身的某种特点后表现出来,或者用想象的方法把事物抽象出来。
比起传统狭隘的艺术功能,可以说有了质的飞跃,印象派以后的三位画家最早跳出了传统油画藩篱。
凡·高将自身不安的情思用奔放的笔触表达出来,使得绘画的色彩鲜活而有力量。
高更用象征的色彩和形体组成画面,作品与传统的空间表现手法相悖。
体现出了艺术创作的神秘情境。
塞尚试图借助几何形构成表现艺术形象,创造出的画面是一个具有特殊灵魂的世界。
这些画家的作品成为油画艺术演变的标志。
他们的绘画技法和我国的写意方法、没骨技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又更加灿烂。
以至于直接推动了油画在中国 20 世纪的发展。
在 20 世纪油画发展的时期,艺术家由于不同的艺术理念、不同的绘画表现手法形成了多种艺术流派,这也使得艺术表现呈现出多种趋向。
西方传统油画技法中的某一方面因素
或几种因素常常在画作中得到强化,而且有时走向了极端,油画形式语言受到高度重视。
例如:立体主义画派,它忽视色彩,而将形体自由重构;野兽派,重色彩的强烈感受,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表现主义,以人的扭曲心理为表现内容,色彩和笔触比较随意、大胆;抽象主义,追求点、线、面的单纯享受与构成;而抽象表现主义,相对更加泼辣和洒脱,形式感更加强烈。
如:美国油画家波洛克等。
几百年来西方现代油画流派纷繁,相继更替,他们的艺术与中国绘画有相似之处,但与中国绘画有着实质上的区别。
进入当代以后,西方油画艺术思想重个性发展和个性强化,更强调主体和自我意识,许多西方抽象油画艺术作品也从另一角度强调“以意构境”、“以意造型”、“以意生色”、“以意抒写”等几点,在西方油画史上,,从巴比松画派到新表现主义,基本具有中国写意思想的优秀油画作品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他们是否都可以归入写意性油画?在笔者看来,中国当代写意性油画和西方本土油画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当代写意性油画包涵了优秀的中华民族气质,丰富的人文情怀,并具有一定的历史与文化思想渊源。
参考文献
[1]朱朴林风眠艺术随笔[m]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3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美术史教研室中外美术简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