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加工技术

合集下载

中药材采收加工及贮运技术

中药材采收加工及贮运技术

中药材采收加工及贮运技术一、引言中药材的采收加工及贮运技术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中药材的采收时间、部位、方式进行控制,以及采用科学的清洗、干燥、切割、包装、贮存和运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为中药材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提供保障。

二、采收技术1.采收时间:中药材的采收时间对其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中药材的采收时间应选择在药材生长成熟、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进行。

根据药材的生长周期和季节性特点,确定最佳的采收时间。

2.采收部位:不同中药材的采收部位不同。

有些药材只需采收部分枝叶,如金银花、银杏叶等;有些药材则需采收全株,如益母草、紫苏等。

应根据药材的具体情况确定采收部位。

3.采收方式:中药材的采收方式包括手工采摘和机械采摘。

对于一些枝叶类药材,可采用手工采摘;对于一些果实类药材,可采用机械采摘。

应根据药材的特性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收方式。

4.注意事项:在采收过程中,应避免对药材造成损伤,保证药材的完整性和新鲜度。

同时,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清洗技术1.清洗步骤:中药材的清洗步骤包括浸泡、刷洗、冲洗等。

对于一些根茎类药材,应先浸泡一段时间,待泥土松软后刷洗,最后冲洗干净。

2.清洗方法:应根据药材的特性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

有些药材需用软毛刷轻轻刷洗,有些药材则需用高压水枪冲洗。

3.清洗的重要性:清洗可以去除药材表面的污垢、泥土和杂质,减少药材中的农药残留和细菌含量,提高药材的卫生质量。

四、干燥技术1.干燥方式:中药材的干燥方式包括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自然干燥是指将药材放在干燥的环境中自然风干;人工干燥是指采用烘干机、烘箱等设备进行烘干。

2.干燥技巧:在干燥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和湿度,避免干燥过度或不足。

同时,应注意防止药材在干燥过程中出现变质现象,如发霉、变色等。

3.避免品质变化:干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药材品质的变化。

例如,有些药材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变形或开裂等现象,应采取措施加以避免。

核桃采收后的加工技术

核桃采收后的加工技术

核桃采收后的加工技术
一、简介
桃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水果之一,在全国各地影响广泛,其种类也比
较多,其中以核桃采收后的加工技术尤为重要,核桃采收后的加工技术涉
及到核桃的收获、清理、浸渍、脱脂、焙烤、腌制、烘干、新制品的制作
等多种工序,为保证核桃加工质量,应该根据不同种类的核桃,采取不同
的加工技术和处理方法,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二、加工环节
1、收获:一般用手挖掘的方法采摘核桃,收获时要注意保护好地面,以免土壤的破坏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并要把树上悬掉的果实及时收集起来,及时清理地面上的杂草和残榴莲,以减少未成熟的果实的腐烂,确保收获
的核桃质量高。

2、清理:收获后核桃要进行清理,先将不同阶段的果实分离,将腐
败的果实淘汰,然后用水清洗,去除外表的残留物,最后用针布蘸腐蚀剂
进行清理,此处可使用碱性清洗剂,以去除果实表面的污垢和杂质,可以
保证果实的表面清洁。

3、浸渍:浸渍是核桃加工的关键环节,浸渍时间和温度是影响果实
品质的关键因素,一般可以在60℃左右的水中浸泡30-40分钟,可以提
高果实的柔软度,提高果实的品质。

中药材采收加工介绍

中药材采收加工介绍

中药材采收加工介绍一、中药的采收及加工基础知识介绍1.采收时间:根及根茎一般秋冬季节;茎木类一般秋冬;皮类春末夏初;叶类开花前,果实未熟前;花类花蕾期采收;果实与种子类成熟经霜后采收;2.加工:方法:拣、洗、漂、切片、去壳、蒸煮、烫、熏硫、发汗、干燥3.贮藏:常见的变质现象:虫蛀、霉变、变色、走油、风化、自燃。

气调养护:调整空气的组成,造成低氧环境,抑制病虫害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中药自身的氧化反应,达到保持中药质量的目的。

二、植物类中药材采收加工介绍6.其他加工方法的药材(1)盐附子:选泥附子浸入胆巴液中,晾晒至表面出现结晶盐粒,质地变硬为止;(2)(2)黑顺片:取泥附子浸入胆巴液中,煮至透心,纵切成5mm的厚片,再用黄糖及菜油调成浓茶色,蒸至现油面光泽时烘至半干再晒干;(3)白附片:取泥附子浸入胆巴液中,煮至透心,去外皮,纵切成3mm的薄片,水漂后蒸透,晒至半干,以硫黄熏后晒干;(4)生晒参:取洗净的鲜参,去支根晒干;(5)红参:取洗净的鲜参,除去不定根及支根,蒸3小时,取出晒干或烘干;(6)白参(糖参):鲜参置沸水中浸烫3~7分钟,用针将参体扎刺小孔,再浸于浓糖中,取出晒干;(7)三七:剪下芦头、侧根及须根,暴晒至半干,反复搓揉至全干放入麻袋内撞至表面光滑(芦头称“剪口”;侧根称“筋条”;须根称“绒根”);(8)当归:待水分稍蒸发后根变软时,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9)地黄:鲜生地徐徐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10)巴戟天: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切段晒干;(11)党参:晒至半干,反复搓揉3~4次,晒至七、八成干时捆成小把晒干;(12)川贝母:用矾水擦去粗皮晒干或用硫黄熏后晒干;(13)浙贝母:置木桶内,撞去粗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撞出的浆汁,晒干或烘干;(14)企边桂:剥取十年生以上的干皮,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夹在木制的凹凸板中间,压成两侧向内卷曲的浅槽状;(15)石斛:鲜用者采后以湿沙贮藏;干用者用开水略烫,蒸透或以砂炒后,反复搓去叶鞘晒干;“铁皮石斛”:边炒边扭成弹簧状,习称“耳环石斛”。

天麻采收加工及贮藏技术

天麻采收加工及贮藏技术

CATALOGUE目录•天麻采收技术•天麻加工技术•天麻贮藏技术•天麻质量与安全•天麻的用途和价值•相关研究和展望秋季天麻生长旺盛,此时采收的天麻块茎较春季小,但药效成分含量较高。

具体时间为9月至11月。

秋季采收春季采收挖掘法将表土和枯枝落叶清理干净,用竹片或小铲轻轻地将上层土拨开,找到天麻块茎,然后连同土块一起取出。

抽芯法对于较小的天麻块茎,可以用抽芯法。

将枯枝落叶清理干净,用手指或竹签在表土下找到天麻中心,轻轻将芯抽出。

避免损伤清理场地做好标记采收注意事项清洗去杂清洗去杂蒸煮杀青蒸煮杀青晾晒将蒸煮后的天麻放在阳光下晾晒,使其水分逐渐蒸发。

干燥将晾晒后的天麻放入干燥室内进一步干燥,以达到储存要求。

晾晒干燥沙藏窖藏缸藏1 2 3冷库贮藏冰箱贮藏冰柜贮藏真空袋贮藏真空罐贮藏真空箱贮藏长度外观直径麻芯干燥度天麻的质量标准01农药残留02重金属污染03细菌和真菌污染天麻的安全问题尺寸检测干燥度检测外观检测01020304麻芯检测农药残留检测重金属检测细菌和真菌检测药用保健品食材03经济价值01药用价值02保健价值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天然药物的重视,对天麻的需求呈增长趋势。

种植面积增加随着天麻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普及,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增加,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天麻产品。

出口潜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天麻生产国之一,出口量逐年增加,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

天麻的市场前景栽培技术研究采收加工技术研究育种技术生态种植技术采收加工技术技术发展趋势智能化种植技术深加工产品开发。

防风的采收及加工技术

防风的采收及加工技术

/1防风的采收及加工技术(一)采收1.种子采收防风播种后当年不开花结实。

秋季选无病害、粗壮的根作种春季栽种后,9月份可采收种子,当大部分种子成熟,色苗绿或淡黄时,即割下地上植株;将带种子植株采收后放于阴凉卜后熟5-7d ,然后晒干、脱粒,贮藏至阴凉干燥处备用。

2.根采收防风一般在栽种第二年开花前或冬季采挖根;育苗移栽的要栽)二第二年(长势好的可在当年)秋季采挖根,均以根长达30cm 以I 、根粗0. 5cm 以上时才采挖。

采收早,产量低,采收过迟则根咭水质化。

收获时宜从畦的一边挖一条深沟,然后一行行掘起,露出根后用手扒出,防止挖断。

挖出后除净残茎、细梢、毛须及泥二晒至九成干时,按粗细长短分别捆成重250g 或50g 的小捆,内晒或烤至全干即成。

一般每亩产干货300 - 400kg 。

(二)加工1.加工防风的产地加工干燥方法为45℃烘干,应注意,在烘干室内由十大量防风鲜品的摆放,空气湿度大,在4 5 0C 的条件下,不易干燥,因此在防风加工过程中,必须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增大通风量,缩短干燥时间。

药材的采收与加工是相互衔接的两个环节,采收后的贮存也是影响药材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阴干者有效成分含量仅次于45℃烘干者,故在采收后药材若不能及时干燥,宜存放在阴凉处。

2.贮藏防风若为压缩打包件,每件20kg;若麻袋包装,每件30kg 左右。

贮藏于通风、阴凉、干燥处。

防风商品的安全水分为11%~14%,贮藏适宜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70%-75%。

本品易受潮发霉、泛油、虫蛀,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

高温、高湿季节到来之前,可密封抽氧充二氧化碳养护;虫情严重时可施用磷化铝熏蒸3-4d 。

受潮品可进行摊晾或翻垛通风,然后重新包装贮藏。

防风为常用中药,一般可贮存2-3年。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工艺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工艺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工艺中药材是传统中医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收与加工工艺对药材的品质和疗效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工艺,包括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和加工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一、中药材的采收时间中药材的采收时间是确保药材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采收时间要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花材类:大部分花草类中药材以花开时期为采收时间,如菊花、玫瑰花等。

此时的花草品质最佳,所含有效成分最丰富。

2. 叶材类:叶材类中药材的采收时间一般在植物生长的旺盛期,如春季或夏季的早晨或傍晚。

此时的药材叶片颜色鲜绿,质地柔软,药效最好。

3.根、茎材类:根、茎材类中药材一般在秋季或冬季采收。

此时植物的养分主要储存在根、茎中,所以药效最好。

二、中药材的采收方法中药材的采收方法直接影响到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以下是常见的中药材采收方法:1. 花材类:花材类中药材的采收时,应选择开放程度最佳的花朵进行采摘,避免过开或未开的花朵。

采摘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坏花瓣。

2. 叶材类:叶材类中药材的采收时,应选取未受病虫害侵害的叶片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避免将泥土、杂草等杂质带入。

3. 根、茎材类:根、茎材类中药材的采收时,应选取生长健壮的植株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损伤植株。

三、中药材的加工工艺中药材在采收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以保证其药效和保存性。

以下是常见的中药材加工工艺:1. 先加工:有些中药材需要先进行初步加工,如清洗、去杂、晾晒等。

这些加工步骤可以去除杂质,防止细菌繁殖,并提高药材的干燥度。

2. 后加工:一些中药材需要经过特殊的后加工工艺,如炒制、蒸制、炙烤等。

这些加工步骤可以改变药材的性质,提高药效,并增加药材的保存期限。

3. 制剂加工:有些中药材需要进一步制成中药制剂,如汤剂、丸剂、散剂等。

这些制剂加工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材疗效,并方便患者服用。

四、中药材的贮藏与使用中药材的贮藏与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加工技术-黄芩的采收和加工技术

加工技术-黄芩的采收和加工技术

加工技术-黄芩的采收和加工技术
1.种子收获种子田于2 3年生时采种,一般8 9月种子成熟,采取分期分批收获,防止自然落粒。

2.商品收获 1 起收时期:人工栽培黄芩产量高峰期为3年生,质量高峰期于9月份有效成分含量高。

因此,起收年限以3年生为宜,起收时期以9月中、下旬为佳。

2 起收方法:生产上多采用机械起收,也可人工起收。

起收时要深挖起净,去净残茎和泥土。

产地加工起收后运回晾晒场,在晾晒时严防雨淋。

晾晒至九成干时,用滚筒式撞皮机进行撞皮,每分钟21 24转,时间15分钟,撞1次皮,基本将根皮撞净,然后继续晾干即可。

市场前景黄芩应用历史悠久,社会需要量越来越大,除中药配方、中成药原料和出口外,以黄芩为主要原料的双黄连粉针剂和口服液出口量日益增加,国际市场看好,因而需要的原料必将日趋增加,人工栽培黄芩大有可为,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好。

金针菇采摘加工技术

金针菇采摘加工技术

金针菇采摘加工技术
一、采摘:金针菇为无限花序,第一花茎陆续形成花蕾,采收必须在花蕾未开放前数小时内进行,才能保证产量高、品质好。

而且需要每天都进行采收,晴天、阴天均不能间断。

具体标准应掌握以花蕾饱满含苞未放、花蕾中部色泽金黄、两端呈绿色、顶端紫色退去时采摘为最好。

如提早或延迟采摘,产量降低,干制后颜色也较差。

采摘时用中指抵住花梗与花蕾连接离层处,然后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花蕾,轻轻往下掰压即可分离。

不能直接硬扯。

每一丛自上而下,由外向里,逐一采摘。

这样采收的花蕾才能做到大小整齐,干制后产品均匀一致。

二、蒸制:金针菇花蕾采收后,必须立即进行蒸制,以免消耗养分,降低品质。

蒸制的方法:先将花蕾放在蒸笼中,等锅中水开后,再将蒸笼放在锅上密闭蒸10-12分钟,最初5分钟要大火猛烧,然后用文火。

这样蒸出来的花蕾,可以全部熟透但不过熟。

若蒸制过度,则出干菜率低,成品绵软,形状也不好看。

一般以颜色由原来的鲜黄绿色变为黄色,手捏略带绵软,呈半熟状态,体积约减少1/2时出锅为适度。

三、烘晒:金针菇:蒸好后要先摊晾。

摊晾时不要用手翻捏,以免发酵变酸。

当天下午蒸好后,要摊晾到次日早上。

当晾到表面微白色稍有结皮时用烘干设备烘干。

若无烘干设备,可将蒸好的花蕾放入缸内,放时要装一层花蕾放一层盐,踏实压好,一般可保持6-7天不霉烂。

经盐处理防霉变后所得干品,要另行包装标记。

四、贮藏:干制的金针菇含糖量高,易吸收水分发霉变质,一般用双丝麻袋包装,放在干燥阴凉处。

若保管过程中返潮或受到雨淋,就要及时进行晾晒,以防霉烂变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芍
❖ ③干燥:将煮熟的白芍先摊晒1~2小时后, 再把芍根堆起来曝晒,使表里慢慢干燥。 中午太阳过猛,可用竹簟、芦帘等物遮盖。 曝晒3~5天后,搬入室内堆放2~3天,使 水分外渗,再继续曝晒4~5天,又搬入室 内堆放3~5天,然后晒至全干。白芍煮后, 如当天不能及时曝晒,应薄摊在通风处, 切忌堆置。如遇雨天,白芍起滑发霉,应 迅速置于水中洗净,用文火烤干表面,以 后每天火烤1~2小时,到天晴时再晒。
药材上,造成污染,应尽量不使用硫磺熏制。
举例 学习
❖ 白芍、黄芩、红花、薄荷、 大青叶等药材的加工
❖ 知道各类药材的产地加工 方法
黄芩
❖ 采收: 黄芩直播地2~3年,育苗移栽地次年 的早春或深秋均可采收。但以3年生,秋季地 上部分枯萎之后采收质量好、产量高
❖ 加工:将收获的鲜品晒至半干,放入箩筐中, 撞掉老皮,在迅速晒干或烘干,撞净老皮。在 晾晒过程中,避免暴晒过度而使根条发红,同 时应防止被雨淋湿而使根条变绿发黑。最终根 条含水量应不超过12%。
Hale Waihona Puke ②煮芍:先将锅里的水烧至80℃左右,把刮 皮的芍根倒入锅中,每次约10~25公斤,以 白芍不露出水面为度。煮时要保持锅中水微沸, 并不断上下翻动,使之均匀受热,避免外熟里 生或生熟不匀,至芍根两端气泡由小至大,由 多变少时,捞出数根见表面水分能迅即干燥或 以竹针易于穿透时,全部捞出。煮芍必须掌握 以上要领,煮得过熟,干燥后变黑心或棕红色; 煮得过生,干燥后堆放过久,内部易变棕红色, 甚至发黑,两者都不能入药。
白芍 白芍
大青叶
❖ 在北方6月下旬苗高18~20cm 时可收割一次叶子,割时留茬 3~5cm,待苗子重新生长可再 割一次叶。长江流域气候温暖, 每年可收叶3次,晒干即为药用 大青叶。
❖ 大青叶的采收时间和方法:
1.采收时间:春播板蓝根在水、肥管理较好的情况下,地上部正常生长。 每年收割大青叶2~3次,第一次在六月中旬;第二次在8月下旬;第三次结合 收根,割下地上部,选择合格的叶片入药。以第一次收获的大青叶质量最好。 伏天高温季节不能采收,以免发生病害而造成植株死亡。

❖ 揉搓 在药材干燥时候进行揉搓避免空枯以致皮肉分离 ❖ 发汗 普通发汗、加温发汗 ❖ 干燥 及时去除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变色、虫蛀等现
象以保证药材的质量
各类药材产地加工的原则与方法
❖ 根及根茎类药材: 及时洗清泥土、除去非药用部位 ❖ 全草和叶类药材: 通风处阴干或晾干 ❖ 皮类药材: 采收后去除内部木心,晒干 ❖ 花类药材:采收后晒干或烘干 ❖ 果实类药材:采收后晒干或烘干 ❖ 种子类药材:采收后晒干或烘干脱粒,收集种子。
红花
白芍
❖ 采收:
▪ 9-10月采挖栽培3-4年生的根,除去地上茎及


土,水洗,放入开水中煮5-15min至无硬心,

用竹刀刮去外皮,晒干或切片晒干。
❖ 加工:
▪ 对白芍加工分刮皮、煮芍、干燥3个步骤: ①刮皮:将剪下的粗根,除去支根及尾端,分 别大小放在专用木床上,加入黄沙,用木耙来 回搓擦,至外皮全部擦去后,置流水中洗净 (也可用竹片等物刮去芍根外皮),浸于清水 中待煮。
产地加工注意事项:
❖ 加工场地应清洁、通风、具有遮阳、防雨和防鼠、虫、及禽畜的设 施
❖ 应尽可能除尽非药用部分及异物,特别是杂草和有毒物质,剔除破 损、腐烂变质的部分
❖ 加工过程中所用水应清洁,避免水污染 ❖ 干燥应迅速,并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使药材有效成分不被破坏 ❖ 用硫磺熏制的药材,应使硫磺燃烧完全,避免硫磺升华颗粒残留于
❖ 风选
借助风力去除与药材比重不同的杂质

❖ 清洗 采用洁净无污染的自然水或自来水去除药材
中的泥沙
❖ 切割 趁着新鲜时切片、块、段以利于干燥和贮藏 保管
产地加工的方法Ⅱ
❖ 修整 刀剪进行修剪 ❖ 去皮 去除药材表皮 ❖ 蒸、煮、烫 将新鲜药材在蒸汽或用热水处理 ❖ 浸、漂 将药材放入水中进行浸渍和漂洗
❖ 2.加工的任务:
• 清除非药用部分、杂质、泥沙等保证药材纯净 • 按药典规定的标准,加工修制成合格的药材 • 根据医疗的要求进行处理,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刺激性和副作用,
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 进行干燥、包装、以利贮藏和运输
产地加工的方法Ⅰ
❖ 挑选 清除混在药材中的杂质
❖ 筛选
❖ 水选 通过水洗去除药材中的杂质
项目7 采收加工技术
任务2 繁殖器官采收处理技术
概述
❖ 中药材的繁殖器官采收处理技术又称为初加工, 是指将采收回的新鲜药用部位,通过拣、洗、切割、 发汗、煮、蒸、烫、干燥等方法而制成商品药材的 过程。
产地加工的目的和任务
❖ 1.加工的目的:
• 防止药材霉烂变质 • 便于干燥、分级、包装、贮藏、和运输 • 为了便于进一步加工炮制成饮片、供临床药用
薄荷
红花
❖ 1.采收:
➢ (1)采花,当花由黄色变为红色时 采摘,分批在早晨露水未干、苞叶锐 刺发软时采花。
➢ (2)种子的采收:红花种子也可药 用,于花后20天瘦果成熟时,选晴天 割取,脱粒后晒干。
❖ 2.加工方法: 采收后不能暴晒,也不能堆放。花采
摘后铺在干净的苇席上,上盖白纸于阳光 下干燥,或置于通风阴凉处阴干,或在 40~50℃烘房内烘干。
黄芩
薄荷
❖ 采收: 薄荷在江苏和浙江地区,每年收获两 次;在华北地区每年采收1~2次;四川则可收 2~4次。江苏、浙江一带第一次收割在7月中 下旬选晴天上午10时~下午4时在离地面 2~3cm处割取,称头刀;第二次在10月选 晴天近地面收割,称二刀。所收的薄荷都可作 为药材。
❖ 加工:把收割的薄荷摊晒2天,注意翻晒,稍 干后将其扎成小把,扎时茎要对齐,然后斩去 叶下3~5cm的无叶梗子,再晒干或阴干药用。 薄荷茎叶晒至半干,即可分批放入蒸馏锅内蒸 馏,得挥发油即为薄荷油。
2.采收方法:选择最近几日晴天,进行收获,这样既利于植株重新生长, 又利于大青叶的晾晒,以获取高质量的大青叶。具体方法:用镰刀离地面2~ 3厘米处割下大青叶,这样既不伤芦头,又可获取较大产量。
❖ 板蓝根 的采收时间和方法
补充
根据板蓝根药效成分的高低,适时采收。实验证明: 12月份的含量最高,因此,在初霜后的12月中下旬采 收,可获取药效成分含量高、质量好的板蓝根药材。故 这段时间选几日晴天,进行板蓝根的采收。首先用镰刀 贴地面2~3厘米处割下叶片,不要伤到芦头,捡起割 下的叶片,然后从畦头开始挖根,用锹或镐深刨,一株 一株挖起,拣一株挖一株,挖出完整的根。注意不要将 根挖断,以免降低根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