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交通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交通运输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交通运输》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优缺点;3. 了解交通运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4. 能够分析交通运输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分类2. 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优缺点3. 交通运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4. 交通运输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三、导学重点和难点:1. 交通运输的分类和特点;2. 交通工具的优缺点;3. 交通运输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四、导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进修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分类:讲解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分类,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空中运输和管道运输,引导学生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3. 探究交通工具的优缺点:分组讨论不同交通工具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4. 分析交通运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通过案例分析或实地考察,让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的重要性。

5. 探讨交通运输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讨论交通运输对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交通运输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五、课后作业:1. 完成交通运输的总结和分类表;2. 就交通运输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撰写一篇小论文;3. 收集一些关于交通运输的新闻报道或资料,分析其中涉及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六、拓展延伸:1. 邀请交通运输专家或相关机构进行讲座或交流活动;2. 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规则宣传活动;3. 制作交通运输模型或展板,展示在学校或社区。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对交通运输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提升,能够更好地认识交通运输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也更加关注交通运输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进修兴趣和创新能力。

交通安全伴我行导学案

交通安全伴我行导学案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导学案
课题
10、交通安全伴我行
主备人
董桂梅
使用人
学习目标
1、懂得安全出行的交通知识。
2、外出旅行会选择合适的路线和恰当的交通工具。
学习重难点
懂得安全出行的交通知识。
学法指导
主要采用:
课前搜集、小组讨论、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等方式
学习流程
学习要求
学习记录
自主学习(课前)
1、我能写出自己知道的常用交通工具。
2、判断题
1、过马路时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
2、乘坐汽车时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3、乘坐公共汽车时,可以把垃圾扔到车窗外。()
学习反思盘点收获
1、学生谈收获。
2、评选本节课的优胜小组。
展示交流精讲释疑
1、小组内展示交流。
2、全班展示交流。
达标检测
1、填空
1、乘坐公交车时,我们不应该把头、手()以免出现危险,发生交通事故。
2、乘坐公交车时要(),以免拥挤,造成安全事故。
3、通过无人监管的铁路道口,要一()二()三()
4、乘坐公交车时,要先()后()。
5、步行穿过马路要走()。
6、()周岁以下,禁止骑自行车。
——————————————————
2、帮小明设计一条去科技馆的出行路线。
(用笔标出需乘坐几路车,用连贯的话语表达清楚)
3、想一想,去科技馆的路上,小明要注意哪些交通安全?
————————————————————————
———————————————————————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平时我们出行,都应注意哪些交通安?

《中国高铁》导学案

《中国高铁》导学案

《中国高铁》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了解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和优势,掌握相关专业术语及常见问题。

一、导入请同学们观看一段中国高铁的宣传视频,并回答以下问题:1. 中国高铁的建设始于哪一年?2. 中国高铁的时速最高可以达到多少?3. 中国高铁的线路覆盖范围有多广?二、概述中国高铁作为中国现代交通建设中的一大突破,自2007年以来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高铁以其快速、准点、安全的特点,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赞誉。

三、发展历程1. 中国高铁的发展始于2007年,当时中国首次引入了CRH 系列动车组列车。

2.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中国高铁的时速也在不断提高。

3. 截至目前,中国的高铁网络已经遍布全国各地,连接中国的大中城市。

四、技术特点1. 列车设计先进,采用空气动力学设计,提高了速度和安全性。

2. 线路采用独特的铺设技术,确保了高铁列车在高速运行中的稳定性。

3. 轨道设施完善,包括信号系统、安全设备等,保障了列车运行的正常。

五、优势分析1. 速度快:中国高铁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50公里/小时,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行程时间。

2. 准点:中国高铁的准点率非常高,乘客可以更加放心地安排行程。

3. 安全:中国高铁在安全性方面表现优异,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事故。

六、专业术语1. CRH:中国高速动车组的简称,是中国高铁的列车品牌。

2. 时速:列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以公里/小时表示。

3. 安全设备:保障列车和乘客安全的各种装置和设备。

七、常见问题1. 中国高铁的票价比较贵吗?2. 中国高铁的座位舒适吗?3. 中国高铁的服务质量如何?八、思考题你如何看待中国高铁的发展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你认为中国高铁在世界交通建设中的地位如何?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同学们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想法进行讨论和补充。

愿每位同学都能从中体会到中国高铁发展的魅力和中国科技的进步。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 掌握中国高铁的特点和优势;3. 理解中国高铁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 思考高铁对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湘教版八上地理4.3 交通运输业(导学案)(教师版)

湘教版八上地理4.3 交通运输业(导学案)(教师版)

湘教版八上地理第四章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学案)内容速览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 自主学习 自主预习、基础知识梳理►任务一:交通运输方式 ►任务二:中国交通线分布特点:东密西疏 ►任务三: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任务四: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合作探究 探究重难知识探究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探究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和主要的交通枢纽知识网图 思维导图构建强化特训营 同步训练 巩固提升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1、了解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及交通运输网的分布格局。

2、掌握我国南北向铁路干线和东西向铁路干线的名称和分布,交通枢纽的名称和分布。

3、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认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4、学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提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1.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认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2. 掌握我国南北向铁路干线和东西向铁路干线的名称和分布,交通枢纽的名称和分布。

►任务一: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

水路运输又分为 海运、河运。

2.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汽车 、 火车 、 轮船、飞机等。

02自主学习01学习目标3.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占地广、投资大、短途运输的成本高;适合长距离运输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实现“门对门”的服务运量小,运费较贵,适合短距离运输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省,运价低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安全、舒适运价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管道运输运量大、损耗少、连续性强造价高,灵活性差比较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管道运量较大较小大小大运价较低较高最低最高/运速较快较慢最慢最快/4.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基本原则提示: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都适合运输远程大宗笨重货物,这两种运输方式在选择时应考虑货物的运送路线是靠近铁路干线还是靠近河流或海洋。

历史导学案中国古代的交通与通信

历史导学案中国古代的交通与通信

历史导学案中国古代的交通与通信一、简介中国古代的交通与通信发展自古老的黄河流域文明,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交通与通信是国家繁荣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政治联系的纽带。

本文将从古代交通工具、交通网络、通信方式等方面介绍中国古代的交通与通信情况。

二、古代交通工具1.陆上交通工具(1)马车:马车是古代贵族和官吏的主要交通工具,多采用两轮或四轮马车,可以在平原和平整的道路上行驶,速度较快。

(2)驿站:驿站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设施,用于更换马匹和提供休息和住宿。

驿站之间距离大约相隔30至50公里,确保驿传人员能够快速传递文件,以及高官能够快速赶往边境地区。

2.水上交通工具(1)船舶:古代船舶种类多样,根据用途不同分为商船、战船和渔船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古代木质帆船,广泛用于贸易和海上征战。

(2)运河:中国古代运河系统建设较早,最著名的是大运河,连接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三、交通网络1.陆上交通网络中国古代陆上交通网络发达,主要通过道路将各地连接起来。

重要的道路网络包括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亚和欧洲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沿途经过许多重要的商业城市和文化中心。

茶马古道是连接中国内地和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线路,通过运输茶叶和其他物资,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

2.水上交通网络中国古代水上交通网络主要依靠河流和运河。

黄河、长江和珠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沿岸建有许多港口和码头,方便水上交通和贸易。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运河,连接了长江和黄河,使得南北之间的商品可以方便快捷地运输。

四、古代通信方式1.书信传递古代人们通过书信来传递信息,特别是在政府和官员之间。

书信可以通过驿站和马车快速传递,并且在传递过程中通常由专人保管,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2.狼烟、腰纹等方式中国古代在山区和边境地区通过狼烟、腰纹等方式进行通信。

狼烟是利用山顶上的烟雾来传递信息,腰纹是利用细长的布条编织成的信息编码方法。

《交通运输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交通运输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交通运输》导学案一、导入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干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节课将指挥同砚们深入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观点、分类、发展历程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二、目标1. 了解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3. 分析交通运输对社会的影响。

三、导入活动1. 观看视频:播放介绍交通运输的视频,引导学生对交通运输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问答互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的作用和重要性。

四、知识讲解1. 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分类- 交通运输是指人类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和设施进行人员、货物、信息等运输活动的过程。

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交通运输可分为陆上运输、水上运输、空中运输和管道运输等几种形式。

2. 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 人类最早的交通工具是步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交通运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3. 交通运输对社会的影响- 交通运输的便捷与否直接干系到社会的发展水平宁人们的生活质量。

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增进城市间、国家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

五、案例分析以中国摩登高铁建设为例,介绍高铁的发展历程、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六、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交通运输在摩登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每组汇报讨论结果。

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了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交通运输对社会的影响,希望同砚们能够认识到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关注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为建设摩登化交通运输系统做出贡献。

八、作业撰写一篇关于交通运输发展历程及对社会的影响的小论文,展示对交通运输知识的理解和思考。

交通运输导学案

交通运输导学案

《交通运输》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

2、学会准确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通过度析、比较,培养学生注重铁路线路的兴趣,关心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增强爱国情感。

学习重难点:1、学会按照各种运输的性质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学习流程:★新课导入:以身边的例子开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自主预习:1、交通运输能够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自古以来人们使用的运输工具多种多样,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指的是使用、、、等工具的运输。

2、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

3、交通线路相互交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从全国总体情况看,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

4、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合作表演1、请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对我们的重要性。

2、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结合课本P85,完成下列表格。

运输工具特点运输方式铁路航空公路水路管道3、举例怎样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完成P86的活动题。

例1、小明要从铜仁24小时内到松桃外婆家,他选择乘坐汽车。

训练:1、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先行官的是()A 农业B 工业C 旅游业D 交通运输2、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 铁路B 水运C 空运D 公路3、海口市一商家向上海某商家咨询商品价格,采取下列哪种方式最迅速()A.乘飞机B.发电报C.乘海轮D.打电话4、根据下列情况,乘用哪种交通工具最合适A.火车B.飞机C.海轮D.江轮(1)从南京到西安去旅游()(2)从上海到重庆去参观()(3)从北京急赴广州开会()(4)从连云港到厦门去采购()你的收获:(反思使人进步,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中国交通导学案

中国交通导学案

中国的交通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2.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

【学习重难点】1.铁路干线名称及主要铁路枢纽城市2.交通区位条件分析【学习过程】自主预习2.填写主要铁路干线名称及起止点3.课本156页图中找出主要铁路枢纽及其相交铁路干线名称:郑州、商丘、兰州、哈尔滨、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北京4.我国的内河航运的重点是:“三江两河”。

长江是我国内河航运的主体;自上游宜宾至下游的上海大小有14个港口城市,其中重庆、武汉、和上海是长江上、中、下游的最大港口。

河流航运价值的评价(1)航行条件:水文特征、河道特点、通航里程;(2)交通量:流经地区经济水平、资源状况、人口密度【课堂思考】1.试从自然和人文分析说明长江成为我国内河航运大动脉的原因。

2.由上海出发至伦敦的最短航线经过的海域、海峡和运河?3.分析上海港的区位条件【课堂检测】读构想中的兰(州)厦(门)铁路及沿线地区图,回答1~3题。

1.自东向西与兰厦铁路相交的南北向铁路干线依次是()A.焦柳线—陇海线—京广线—京九线B.浙赣线—京广线—京九线—宝成线[C.宝成线—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D.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2.图示A、B、C、D四地描述正确的是()A.A地位于秦巴山地,气温年较差大B.B地位于四川盆地,气温年较差小C.C地位部分河段形成地上河D.D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3.E地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中突出的生态问题是()A.土地次生盐碱化 B.水土流失严重C.土地石漠化D.土地沙化【课后检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交通运输方面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运输网和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据此回答1~3题。

1.纵贯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铁路干线是( ) A.京广线 B.京哈线 C.京哈—京广线D.焦柳线2.下列经过省会城市最多的铁路干线是( )A.京沪线 B.京哈线 C.陇海线 D.京广线3.将一批粗铜矿石由昆明运到上海精炼,最经济的运输路线是( )A.成昆线—成渝线—长江航线 B.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C.贵昆线—川黔线—长江航线 D.贵昆线—湘黔线—京广线—长江航线下表是我国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的百分比(%)比较表,回答4~5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交通【学习目标】1.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及交通网络布局特点,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和港口2.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重点难点】1.联系我国高速铁路、在建公路和铁路,学会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因素2.结合我国交通枢纽的发展,说明交通运输对城市、聚落等形成的影响【课前复习】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量较大较小大最小大运价较低较高最低最高运速较快较快最慢最快货运的选择长途、大宗货物运量小的短途货运和客运运输时间不受限制的大宗或笨重货物运输和客运客运为主,贵重或急需的物品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2. 影响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

其中,自然因素是限制性条件,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技术是保障3. 港口建设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水域条件、筑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经济腹地、城市依托、政策)【基础知识梳理】1. 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我国铁路干线主要有“五纵三横”:(1) 南北向的铁路线主要包括: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焦柳线,包兰线──宝中线──宝成线──成昆线;(2) 东西向的铁路线主要包括:大秦线─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桂昆线。

(3) 主要铁路枢纽与陇海线交会城市郑州徐州与长江线交会城市攀枝花枝城九江2. 公路运输(1)分布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2)原因自然:东部地区地形平坦,工程量小社会:城市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有修建高速公路的需求和物质基础3.内河航运(1)概况:内河航道有11万千米。

航运比较发达的航道有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

长江是我国内河航道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是沿岸重要港口。

南方北方①内河航运发达②河流位于湿润区,降水量大,河深水宽,通航能力大③支流多,河网密布,通航里程长④位于亚热带地区,河水不结冰,四季通航⑤经济较发达,货运量大①内河航运差②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小③径流季节变化大,冬季结冰,有封冻期我国海上航运分为沿海航运和远洋航运。

可达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航线中心海港城市其他海港城市北方航线上海、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等南方航线广州厦门、汕头、湛江、海口、北海等我国远洋运输总载重吨位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远洋航线分为东行、西行、南行和北行航线。

5.航空运输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航空运输网,600多条航线联系亚、欧、非、美和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及国内重要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

【要点突破】学生姓名班级设计人郭燕学案编号20150119 课题中国的交通审核人郭凤霞1. 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口诀记忆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名称中国铁路干线长五纵三横会成网京广京九贯南北陇海兰新东西向京包包兰黄河北宝成成昆西南方京沪焦柳分东西沪昆相连一横畅区位因素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平原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城市发展的关系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或开凿隧道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的总长度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要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铁路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通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技术因素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和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港口汽车站航空港自然因素水深、泥沙淤积少,风浪小、地形平坦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经济、社会、技术因素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

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运作服务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的地区最为有利选址要求河港要求港阔水深,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与市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最方便客货的集散;应接近铁路枢纽;应靠近城市边缘,减轻市内拥堵占地广,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跑道建设和飞机起飞;坡度适当,以利排水;少云雾和雷雨、暴雨,风俗小;地质条件好,地基牢固;与城市应有一定的距离,有高速公路相通4. 交通运输线建设的意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经济意义:①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沿线经济发展(必答);②带动商业、旅游业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必答);③促进资源发展;④带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政治意义:①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巩固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②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等战略意义:③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局面【能力提升】根据交通线路网图总结规律,进行记忆—1. 以“线”带“点”既是沿海航线,又是远洋航线的港口:天津、广州长江航线的重要港口:武汉商业中心: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广州对外贸易口岸:广州、天津航空港:北京、广州铁路枢纽:郑州、徐州、兰州港口城市:连云港商业中心:西安港口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商业中心:重庆、武汉、上海2. 以“线”带“面”主要指铁路干线或内河航线所经过的省区、商品性农产品基地、工业基地经过的省市有: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商品粮基地:太湖平原、江淮地区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3. 以“线”带“线”即铁路干线穿过的水运航线或水系,或是水运航线本身穿过的水系,也可以是与东西铁路干线相交的南北铁路干线等。

穿过的水系:黄河、长江、珠江水系交会的铁路:京包线、石太线、焦兖日线、陇海线、襄渝线、湘黔线、湘桂线、黔桂线穿过的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交会的铁路:石德线、胶济线、焦兖日线、陇海线、沪杭线【巩固练习】1.纵贯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铁路干线是A.京广线B.京哈线C.京哈—京广线 D.焦柳线2.我国西北地区物资出口最为便捷的港口是A.连云港 B.青岛 C.天津 D.秦皇岛3.为改善山西煤炭外运条件而修建的铁路为A.大秦线 B.宝中线 C.包兰线D.京九线4.我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是A、上海港B、天津港C、秦皇岛港D、日照港5.公路运输是日本目前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其原因是①汽车工业发达,汽车拥有量多②公路运输机动、灵活③公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④公路四通八达,现代化水平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货运中水运占主要地位,原因是①河网密布,通航里程长②经济对外依赖严重③海岸线长,多良港④水运运量大,运费低,速度快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广珠轻轨是“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的主轴线之一,在珠三角城际轨道系统中动工最早,目前土建施工情况良好。

据悉,广珠轻轨建成后,从江门西站出发,10多分钟就可到中山,30多分钟就可到珠海、广州,不用1小时就能到深圳,江门将融入“珠三角1小时城市圈”。

据此回答7~8题。

7.上述材料表明了交通运输发展方向的哪个方面A.大型化B.高速化C.专业化D.科技化8.广珠轻轨的建设可能对途经城市产生的影响是A.人口向广州方向迁移B.工业向广州方向迁移C.增加商业网点的数量D.农业生产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下图为某交通运输方式以澳门为中心的等时线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交通运输方式为A.水路运输B.航空运输C.铁路运输D.高速公路运输10.如果以该图信息作为研究依据,则最能反映的问题是A.澳门工业原料的来源地范围B.澳门工业产品的覆盖范围 C.澳门农产品的来源地范围D.澳门旅游业的最优吸引半径(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

读图,回答第11~12题。

11.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邻省(直辖市)位于湖北以A.南B.北C.东D.西12.承担由邻省(直辖市)输入湖北的货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南北干线京哈-京广沿线东西干线陇海-兰新沿线长江航线京杭运河沿线同蒲-太焦-焦柳-柳湛线京沪线—A.京沪线、京广线B.京广线、焦枝线C.京九线、枝柳线D.陇海线、焦枝线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629公里,全线贯通后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

结合下图回答15-16题。

13.川藏铁路起止地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C.光照、热量D.土壤、地形14.川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A.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B.开发沿线旅游资源,促进香格里拉、桂林地区旅游发展C.加快沿线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沿线工业走廊D.促进川藏地区对外开放,构建中国——东盟陆路经贸通道自2009年起未来5年内,中国将投资1 200亿元,改善新疆区域公路交通和连接欧亚的西部开放大通道,从而使这条新“丝绸之路”升级提速。

新“丝绸之路”(连云港—霍尔果斯口岸)新疆段将全部建成高等级公路,连接我国东西的运输大通道再次提速。

全长4 395千米,穿过苏、皖、豫、陕、甘、新6省区,涉及国土面积37%以上。

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线路提升到以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为主的标准,使全线整体通过能力提高了15至20倍。

这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方向的A.高速化B.大型化C.专业化D.网络化16.新“丝绸之路”的建设意义在于①成为我国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对外贸易通道②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实现东、中、西协调发展③促进沿线旅游业发展,加强我国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合作④有利于改善我国东西交通紧张状况,为长江航运分流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来源:Z下图为某岛屿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最适宜建港口的是A.①B.②C.③D.④18.⑤处建飞机场的有利条件是A.离海港近,便于客货的中转B.该岛风景优美,游客多,经济效益好C.地势较高,云雾少,降水少D.地形平坦,视野开阔,利于飞机的起飞降落1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粗实线画出陇海、兰新两条铁路。

(2)所画铁路线上标有圆圈的城市从东向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条铁路向西已与_____________铁路接轨,成为连接亚洲______________地区和欧洲___________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