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2——作文讲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文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文全国甲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
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
“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文/语文李寨主对于大观园中的一个亭子,有人题名为“翼然”,贾政等人题名为“泻玉”;贾宝玉题名为“沁芳”。
不少读者认为“沁芳”最佳,“泻玉”居中,而“翼然”最差。
然而,我认为审美不必细分高下,不管是直接移用、借鉴化用,还是情境独创,都各有千秋,完全可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或有人言,此言差矣!大观园中的该处亭子,最终被命名为“沁芳”,就是情境独创为最佳的证明!或许,以命名结果而言,此说有一定道理。
然而细究过程,其实不无漏洞。
且不说曹公赋予宝玉身上的主角光环,就说回大观园省亲的元春对宝玉文字的偏爱,也会让宝玉的提名“更胜一筹”。
因此,不可因大观园最终命名结果,就认为情境独创在审美上胜过直接移用、借鉴化用,要看到三者各自的独到之处。
直接移用,是“拿来主义”,既简洁又高效,在日常审美中颇为常见。
朱自清先生从典籍文字“董安于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中拿来“佩弦”二字,为自己取字;柳如是从辛弃疾诗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当如是”中拿来“如是”二字,为自己改名。
这么做,其实都是直接移用,然而,“佩弦”与“如是”,都妙不可言,其美无比。
20140412——作文讲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doc

【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材不限(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进行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1.对所给材料的基本理解这是一则价值取向明显、立意角度多维的作文材料。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是费孝通先生在他的80寿辰聚会上,对民族文化问题提出的意味深长的16字箴言,四句话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意思就是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别人的美。
第二个层次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意思就是将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他人的美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天下大同。
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第二个层次是结果,审题的重点应落实在第二个层次上。
如果有考生只写“美”,什么是美,怎样美或者自然景物之美,标明未读懂材料,此类作文应当判为四类卷。
如果考生只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或者每类都写,则未抓住中心,判为三类卷。
如果考生能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角度写,则判为二类卷以上。
这只是从审题角度判断,实际操作时可根据立意、材料和文采上下浮动判分。
2.对立意的思考首先,“各美其美”,是指各自懂得美化自己的美,欣赏自己的美,可写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挥自身优势;每个人都应该自爱,从欣赏自我中获取自信。
大而言之,可写民族的文化,精神,使国人充满民族自信心,而不妄自菲薄。
其次,“美人之美”是指赞美他人的美,可写学习欣赏他人,学习他人长处,“君子成人之美”。
大而言之,我们要学会欣赏外族或者外国的优秀文化,用于借鉴接受外来文化,而不应闭关自守,夜郎自大。
最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指将欣赏自我和欣赏他人结合起来,方能建立大同世界。
可写个体的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包容,互相融合,求同存异,也可写文化、精神相互欣赏、融合,共建和谐社会。
【范文】以欣赏之眼对待别人的光芒舒婷说:“心境,心态的差异,犹如不同程度的光,折射在山水上,衍出千变万化的景观来。
美美与共高考作文

美美与共高考作文《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是费孝通先生在其 80 寿辰聚会上,对处理不同文化关系所提出的十六字箴言。
在这个全球化日益加深、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美美与共”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美美与共,意味着我们要欣赏自己文化之美。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从诗词歌赋到书法绘画,从中医中药到武术戏曲,无一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深入了解和传承它们,让这些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比如,近年来汉服的兴起,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精美;古诗词在各类文化节目中的频繁亮相,激发了大众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这些都是我们在欣赏和传承自身文化之美的具体体现。
然而,仅仅欣赏自己的文化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欣赏他人文化之美。
世界是多元的,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
当我们走进其他文化的世界,会发现别样的精彩。
非洲的原始舞蹈充满了力量与热情,欧洲的古典音乐庄重典雅,印度的瑜伽文化蕴含着身心和谐的智慧。
我们不能因为文化的差异而产生偏见和歧视,而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欣赏和接纳它们。
比如,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外语,不仅仅是为了交流,更是为了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通过欣赏他人的文化,我们可以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美美与共,更在于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共生。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
我们不能让文化的交流变成冲突和对抗,而应该努力促进文化的和谐共处。
比如,在一些国际大都市,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生活和工作,他们带来了各自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形成了多元而包容的社会氛围。
在这种环境中,人们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实现美美与共,需要我们摒弃文化优越论和文化歧视。
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种文化都在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发展而来,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议论文

The right decision comes from the wisdom of everyone.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议论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的车轮推动人类的进步,时代的浪花碰撞人们都思潮,掀起一波又一波文明的轩然大波,成就了现今缤纷多彩的世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隽永历史的话语,更是人类永恒的智慧。
在趋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世界需要这些文明和谐共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绘就人类的壮丽篇章。
文化的独特造就文明殿堂的灿烂。
常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成就了一方文明。
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与风俗智慧不尽相同,使其沉淀下来的.文明精粹各自千秋。
正如罗素所言,须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本源。
人格常常需要被尊重和理解,同样,源于人的精神的文明也需要被尊重。
若是各方文化彼此共生共存,和而不同,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才可减少冲突,促进百花满园的盛况。
但也不乏某些国家,自以为高人一筹,便强势干预他国文明,然而其结果只是两败俱伤,甚至会导致文明之星的陨落,于世界于文明都无他益。
百年前印第安文明的消亡正证实了这一点。
文化的包容促进文明历史的繁荣。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文明因其独特而存在,又因交流而发展。
是的,每种文明都是其地域的璀璨结晶,正如美好事物总是相互映衬,文明的互鉴同样推动其自身的繁荣与时代的进步。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而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开放包容。
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文化的交流互汇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华夏文明与时俱进,更添流光溢彩的辉煌。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近年来,伴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开放程度日益扩大。
美人之美各美其美天下大同作文

美人之美各美其美天下大同作文Beauty lies in the appreciation of others' beauty, and the uniqueness of each individual's beauty leads to a harmonious world. 美人之美在于欣赏他人的美,而每个人独特的美则汇聚成和谐的世界。
As human beings, we should cherish the diversity of beauty that exists in the world.作为人类,我们应该珍惜世界上存在的各种美。
From the grace of nature to the ingenuity of art, each form of beauty adds color and vibrancy to our lives.从大自然的优雅到艺术的巧夺天工,每一种美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活力。
Moreover, we should respect and embrace the beauty that is unique to each individual.此外,我们应该尊重和拥抱每个人独特的美。
No two people are exactly alike, and it is this diversity that makes our world so fascinating.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正是这种多样性让我们的世界如此迷人。
By celebrating the beauty of others, we foster a culture of inclusivity and understanding.通过欣赏他人的美,我们培养了包容和理解的文化。
We learn to appreciate differences and to value the contributions that each individual brings to society.我们学会了欣赏差异,并珍视每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优秀5篇)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优秀5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作文篇一当今社会,大多数人被物欲所支配,对于先贤所提出的大同社会观念似乎都抛到了脑后,道德感逐渐减弱,人性渐渐泯灭,但我们所需要社会绝不该如此!我们的社会,国家,乃至世界都应为自由、平等、和平和美好所奋斗。
南非已逝总统曼德拉曾说:我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都和睦相处,有着平等的机会,这应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追求!大同之路,立国之本。
一个国家若想长久立足于世界之林,必先达大同。
我国圣人孔子曾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若是每人都能敬业爱国,诚信友善,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安定,人民的生活也将会越来越美好。
大同之路,发展之本。
面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各类关系,中国为世界之大同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在外的投资机遇,更是使整个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丝路”沿岸国家所提供的设施与倾力帮助,为世界的继续向前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只有所有国家全部都联合起来,我们的发展才会更加迅速。
大同之路,和平之本。
面对多变的国际形势,恐怖主义报复社会的情绪开始肆意的蔓延。
一次又一次的恐怖袭击,从911到法国爆炸案,再到一次又一次的枪击案,全世界的人民和国家都应联合起来,友好互助,彻底铲除威胁世界和平的毒瘤,达到大同,我们的力量才能壮大,世界和平才能早日达成。
大同之路,美好之路。
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了隔阂,人心才能愈加贴近,社会才更加祥和,当国家与国家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世界才能愈加美好与和平。
大同之路,是通往美好彼岸的道路。
大同之路,以天下为己任,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无用”实为“大用” 篇二贾平凹的散文《丑石》记录了这样的石头:它形状怪异,质地脆硬,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但就是这个石块,吸引了省城的地质学家,并被小心翼翼地搬运走了。
原来,它是一块陨石,曾寄托着千万人的梦想划过天际。
美人之美各美其美天下大同作文素材

美人之美各美其美天下大同作文素材《美人之美,各美其美,天下大同》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美”这个字到底意味着啥?就拿咱们班来说吧,小花跳舞跳得可美啦,那轻盈的身姿,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而小明呢,他画画特别美,每一幅画都好像在跟我们讲故事。
还有小刚,他跑步的样子美极了,像一阵风一样快。
这是不是就是“各美其美”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就像花园里各种各样的花朵,玫瑰娇艳,百合纯洁,郁金香高贵,它们各自绽放着自己的美丽,谁也不比谁差。
那“美人之美”又是啥呢?我给你们讲个事儿。
有一次,咱们学校举办书法比赛,我看到隔壁班小李的字写得那叫一个漂亮,我当时心里就特别佩服,真心觉得他写得美。
这就是能欣赏别人的美呀!就好像我们看一场足球比赛,自己支持的队伍踢得好,那是美。
可对手如果有精彩的表现,难道就不美了吗?咱们也得为他们鼓掌,对不对?如果大家都能做到“美人之美,各美其美”,那会怎么样呢?那不就天下大同啦!想想看,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赏别人的优点,也能发挥自己的长处,那世界该有多美好!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班级,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没有争吵,没有嫉妒,那该多棒啊!比如说,非洲的音乐节奏感超强,让人忍不住跟着摇摆;欧洲的建筑雄伟壮观,让人惊叹不已;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那更是博大精深,让世界都为之着迷。
如果大家都能尊重和欣赏这些不同的美,不就像一家人一样和谐共处了吗?再想想,如果所有人都只觉得自己的东西好,看不上别人的,那得多糟糕呀!那不就像一群小鸡在抢食,谁也不让谁,乱成一团嘛!所以啊,咱们得明白,美人之美,各美其美,才能迎来天下大同的美好世界!我觉得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欣赏别人的美,也努力展现自己的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范文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范文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就像住在一个超级大的和谐社区里,大家各美其美,还能美美与共,最终实现天下大同呢?这可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一种超酷的理想境界。
咱先说说“各美其美”。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就像花园里各种各样的花朵,各有各的美。
你看咱们中国,那传统文化简直就是一座巨大的宝藏。
从春节的热闹团圆,到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粽子飘香;从京剧的咿咿呀呀,唱尽世间百态,到书法那一笔一划里蕴含的深厚韵味。
这些文化元素是咱们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独特标识。
这就是我们的“美”,是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宝贝,值得我们好好珍视,把它发扬光大。
而法国呢,那浪漫的艺术气息简直要从街头巷尾满溢出来。
卢浮宫里的艺术珍品,埃菲尔铁塔下的浪漫约会,还有那些充满时尚感的时装周。
法国人的优雅和对艺术的热爱,就是他们独特的“美”。
再看巴西,热情奔放的桑巴舞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足球在他们脚下就像是有了生命。
狂欢节的时候,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这种充满活力和热情的文化也是巴西的“美”。
但是呀,仅仅各美其美还不够,这个世界还得“美美与共”。
这就好比大家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分享,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交通也便利,地球就像个小村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咱们中国人现在对西方的一些节日和文化也很熟悉,像圣诞节的时候,满大街的圣诞树和圣诞老人装饰,年轻人也会开开心心地互赠礼物。
而很多外国人呢,也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
我就听说有些外国朋友为了学中国功夫,跑到少林寺苦练;还有些人痴迷于中国的美食文化,在国外的中餐馆里大快朵颐,甚至还想学会怎么做那些美味的菜肴。
当我们实现了美美与共,那天下大同也就不远啦。
在这个大同的世界里,没有偏见,没有歧视。
大家不会因为肤色、信仰或者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互相排斥。
而是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问题。
比如说现在的环境问题,那可是全人类的事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0412——作文讲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材不限(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进行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1.对所给材料的基本理解这是一则价值取向明显、立意角度多维的作文材料。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2大同。
”是费孝通先生在他的80寿辰聚会上,对民族文化问题提出的意味深长的16字箴言,四句话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意思就是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别人的美。
第二个层次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意思就是将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他人的美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天下大同。
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第二个层次是结果,审题的重点应落实在第二个层次上。
如果有考生只写“美”,什么是美,怎样美或者自然景物之美,标明未读懂材料,此类作文应当判为四类卷。
如果考生只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或者每类都写,则未抓住中心,判为三类卷。
如果考生能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角度3写,则判为二类卷以上。
这只是从审题角度判断,实际操作时可根据立意、材料和文采上下浮动判分。
2.对立意的思考首先,“各美其美”,是指各自懂得美化自己的美,欣赏自己的美,可写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挥自身优势;每个人都应该自爱,从欣赏自我中获取自信。
大而言之,可写民族的文化,精神,使国人充满民族自信心,而不妄自菲薄。
其次,“美人之美”是指赞美他人的美,可写学习欣赏他人,学习他人长处,“君子成人之美”。
大而言之,我们要学会欣赏外族或者外国的优秀文化,用于借鉴接受外来文化,而不应闭关自守,夜郎自大。
4最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指将欣赏自我和欣赏他人结合起来,方能建立大同世界。
可写个体的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包容,互相融合,求同存异,也可写文化、精神相互欣赏、融合,共建和谐社会。
【范文】以欣赏之眼对待别人的光芒舒婷说:“心境,心态的差异,犹如不同程度的光,折射在山水上,衍出千变万化的景观来。
”看山水如此,看人亦如此,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光芒,不仅会让自己怀抱一颗宽容的淡泊的心,也会让自己在欣赏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光芒不是毫无原则的褒贬,而是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包容的心毫5不做作的、毫不谄媚的赞美。
就拿段祺瑞来说,若是单纯的以政治的角度讲,在所谓的“成王败寇”的至理名言下,纵使他抗日有功,怕也弥补不了他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十分之一,但从人格魅力上,我却十分敬佩他,自三一八惨案(并非段祺瑞下令开枪)后,他当场在受难者家属面前下跪,自疚神明,从死茹素,至死不食肉。
纵使是被众人当成的负面人物,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也可看到那浊目污眼之下的美。
歌德当街而立,向王室马车脱帽致礼,贝多芬却对此嗤之以鼻,胡适受逊帝溥仪之邀与这位十七岁的寂寞少年谈心,却被鲁迅抓住题材大家挖苦,坦白说,歌德彬彬有礼而胡适仁爱并非谄媚奉承,不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光芒,而是一味的挑剔,挖苦,这样的错误即6使是贝多芬、鲁迅这样名人都尚且会犯,又何况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的一个普通人。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古代的文人雅士,都是在看风景的时候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
在欣赏别人光芒的同时不可忘记也要回头审视自己,倘若只停留在欣赏的阶段,恰似向别人的借了一样令自己目眩神迷的宝物,纵使能够把玩,把玩,但终究不是自己的。
我们既要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欣赏、宽容眼光去看待别人的光芒,又要怀一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心去见贤思齐,如此方能如钻石般折射出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的光芒。
春秋时期诸家互相竞争,互相补差而形成的7的百家争鸣的政治局面,便是明证,世人嫉妒贤能的人不要太多,欣赏别人的光芒却不见贤思齐者比比皆是,我愿如钻石,赞汝之才,学汝之能。
以欣赏之眼看待别人的光芒,我仿佛看到百合花开,暗香浮动。
乘着风飞翔再有力的翅膀,没有风也无法飞翔,再轻便的飞舟,没有水也无法漂泊,同样,我们的才能没有施展的平台,也终将湮没。
学会利用他人的帮助,让我们能够乘风飞翔,振翅高飞。
张良有着惊世之才,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他遇上了刘邦,得到展现自己智谋的平台,终成一代贤臣良将的美名,假使他有经世之才那又如何,终不过是一介布衣,8埋没红尘,湮没无闻。
他凭借刘邦,终将才能显示于天下,从历史长轴中脱颖而出。
他借着刘邦的帮助终振翅高飞。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孤单一人,注定无法功成名就,只有善于利用他人帮助的人,才会获得命运之神的青睐。
每个人都是埋于黑暗中的宝石,只有当微光照射到它身上,它才能够熠熠其华,耀耀其光,展现出它的与众不同。
没有光就没有宝石,没有他人的帮助,再有才华的人也会被历史埋没,他人的帮助,如同黑暗中的灯塔,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不让我们在黑暗中迷失,而让我们的才能得以展现,让奋斗更有劲力。
平庸的人,只懂得保护自己,自私自利,甘愿射在阻晴的角落,要想像雄鹰那样振翅高9飞,必须打开心扉,放开视野,去以最高的热情,迎接那最猛烈的劲风。
他以笔为剑,直插腐朽黑暗的心脏,他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直面人生的磨难,他以无畏的勇气,敞开的心扉,直指封建的旧习,他获得了人们的尊敬与爱护,任借人们的帮助,他似乎有无尽的力量,去鞭打麻木的旧中国,使它苏醒,他无畏无惧,社野辽阔,心扉宽大,终得以获得人民的帮助。
三毛有言:“生命之美,在于岁月的流逝。
”同样,才能之美,在于利用他人帮助,发挥其最大价值。
可是当骄傲自满成为唯一的价值,谦虚、好问都被当作交易的筹码,我们在历史的车轮中,陷于其中无法自拔,将他人的帮助无视,更将自己的才能埋没。
10所以,请不要无视他人的帮助,珍惜它吧,我们需要他人。
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在他人的帮助中,将自己的才能幻化翅膀,振翅高飞。
美人之美,各美其美奥黛丽·赫本普说过,想让你的眼睛美丽,请看到别人的光芒;想让你的嘴唇迷人,让赞美别人的优点……奥黛丽·赫本不就像那颗钻石一样,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故成就了自身的熠熠生辉。
故曰:“美人之美,各美其美。
”还记得,那个从清风明月中走出的旷世奇才——纳兰性德,他谈笑之鸿儒皆为汉人学士,对酒言诗,高谈阔论,正是因为纳兰看到了汉人文化的光芒,并虔诚以待,才有了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时秋风悲画扇”的千古绝响;当孝文帝驰马奔腾,于中原大地上挥斥方遒,他意识到鲜卑文化的落后。
于是一股“封建化”的柔风袭遍神州大地。
……花柳繁华的阶前,余烟袅袅,历史的余温带着千年的才情,正是由于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感受到“千年才情”的光芒,潜移默化中也就将自身得到了升华,自己的美也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说,美人之美,故能就自身之美。
但是,美人之美,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正如纳兰、孝文帝,甚至那颗钻石一样,让他人的光芒照亮了自己,在于眼见其美。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眼灭。
”他才华横溢,足智多谋,却因为嫉妒孔明的才能落得个可笑的结局。
周瑜他看到了孔明的光芒,但是少了一份宽广的胸怀。
都说眼是心灵的窗户,当面对他人的美,光要有发现的眼睛还不够,还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而狭隘的内心,只是不自信的表现,最终成为自己的毒药。
莫言,就是一个有包容之心的人,他将生活所见融入写作之中,创作了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大作。
美人之美,在于心系其美。
美人之美,本身是一个寻找美,发现美,学习美的过程,既然是学习就少不了一份平和谦逊的态度。
假使一个人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看不到周围的光芒,那么他的世界只会越来越黯淡无光。
人无完人,真诚地对待他人的美,既展现了一份求上进的认真美,也在无形之中受到他人美的熏陶。
有这样一句话“你其实就是你所想的那个样子。
”在此同样能对其诠释。
美人之美,首先要正视自己的不足。
“上穷碧落下黄泉”,世间的美弥散在空气里,透露在诗句里。
用一双敏税的眼,挟一颗包容心,不断完善自身,你会领略到山间之明月,夕照之余辉,人生会因此别样精彩,至善至美。
当风轻借力黑暗中,石头和钻石没什么两样,可为什么几克拉的钻石价值连城呢?那是因为有光时,钻石是那么闪亮,那么迷人;而石头,吸收了所有的光泽,魅力何在呢?不由得想起侯蒙的一首词,词中有这样一句: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借他人之力成就自我不失为一种智慧。
古圣人荀子有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靠自己之力成就自我固然值得佩服,可这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国际商界女强人玫琳凯说过这样一句:“愚蠢的人撞得头破血流才知道路该怎么走,而聪明的人是拿别人头破血流换来的经验走路的。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想要翻越一座山,既然有穿山隧道,为什么还执拗着用铁家伙爬山呢?庄子亦有言: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说的是大鹏高飞,正是借助了翅膀下的风。
人也是如此,应善用“当风轻借力”的智慧。
诸葛孔明,有“卧龙”之称,水镜先生司马徽也自叹不如。
可如若他有志于天下,想以一己之才结束纷乱的局面,谈何容易?一介书生,谁能信的了?幸有刘备三顾茅庐,邀请他出山。
他借助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招兵买马,民心归向,很快雄踞一方。
正是这“当风轻借力”的智慧,成就了草船借箭、火烧新野等传世佳话,也成就了诸葛亮“智圣”的美名。
这样的事例俯拾皆是。
哥德巴赫不过是一名教师,他把他的猜想写给当时数学巨匠欧拉并借助他的力量,才让“哥德巴赫猜想”成为数学王国的一块巨垒,少有人能翻越;莫言不太懂英语,他借助国际译者的力量,让他的经典作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才让诺贝尔奖花落他家。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他们,不都是如此吗?当风轻借力,并不是完全依赖他人。
就说石头和钻石,石头没有钻石那样的特质,想反射星光也是做不到的。
再看看当今中国的富二代,他们有好的家庭基础,生活学习条件优越,本可以借此轻易地学到、得到很多东西,可他们中很多人,完全依赖父母,不思进取,以至于出现了“富不过三”的局面。
当风“轻”借力,成功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朋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运用“当风轻借力”的智慧,你,一定能一举入高空,收获“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辉煌!让别人的光芒照进自己的人生石头、钻石同样不会发光,因为那份积极对待别人光芒的心让一切变得不同。
你呢?你是那个在黑暗中愤愤不平的石头?还是那个知道自己的不足而积极用他人的光芒来为自己披上华服的钻石呢。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领导世界的领头人,他们优秀、成功甚至是完美,他们成为这个时代领跑者和英雄,而这些也恰恰引来了别人的嫉妒,他们极尽一切之能事,泼脏水抹黑这些英雄,殊不知这份过度拔高的自尊,往往彰显了弱者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