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
肺癌病人痰培养加药敏的结果分析

肺癌病人痰培养加药敏的结果分析肺癌病人并发肺部感染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
为了解肺癌病人痰普通细菌培养的病原学分布及其特点,对我院2006年1~12月期间经临床、X线、CT、病理等检查确诊为肺癌的120例住院病人的150份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2006年1~12月间经临床、X线、CT、病理等检查确诊为肺癌的病人,要求清晨留取痰标本,留取前用清水反复漱口3次,然后用力将痰咳出。
1.2 显微镜检查痰标本在培养前先行涂片及革兰染色镜检,以确定痰标本的质量。
含有大量扁平上皮细胞及大量不同种类的细菌需重新留取标本,而合格的标本中应含有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或数量不等的白细胞,并伴有1~2种细菌。
1.3 培养与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一书中常规方法进行。
1.4 药敏试验1/ 3采用K-B法进行。
2 结果将150份痰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上。
共分离出病原菌或机会致病菌(在血平板上纯培养或占优势)85株,阳性分离率为57%(85/150)。
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85株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见表1中1~9细菌),占74.1%(63/85),其中肠杆菌科细菌(见表1中1~6细菌)占48.2%(41/85),非发酵菌(见表1中7~9细菌) 占25.9%(22/85),革兰阳性球菌(见表1中10~12细菌)占22.4%(19/85),白色念珠菌占3.5%(3/85)。
85株分离菌除白色念珠菌外均做了药敏试验,肠杆菌科细菌对先锋霉素V、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敏感率较高,其敏感率分别为73.2%、58.5%、51.2%;非发酵菌对多黏菌素、妥布霉素较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1.8%和72.7%;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最高(100%),其次为庆大霉素(50.O%)和卡那霉素(43.8%)。
3 讨论肺癌病人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
再加上长期放疗、化疗,使用某些免疫抑制剂及不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导致一些原来不致病的细菌变成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占到分离菌的12.9%,肺炎克雷伯菌占9.4%,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的非发酵菌占2/ 325.9%。
COPD痰培养以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COPD痰培养以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目的分析COPD痰培养以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先培养痰细菌,随后将所得痰细菌进行分离,最后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经药敏试验,110例患者检出细菌株数为122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是84株,占68.85%。
革兰氏阳性菌(Gram-positive)是38例,占31.15%。
药敏试验以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最高,其次是肠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的耐药性最低。
讨论经过OPD痰培养以及细菌药敏试验,发现细菌混合感染较为常见,耐药性强。
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产生更多的耐药株,增强细菌的耐药性。
标签:COPD痰培养;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肺部疾病,其特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1]。
常规情况下呈进行性发展的状态,诱因多为有害气体与有害颗粒的过大侵入,超出了人体肺部自行清洁的范围与速度,继而发生异常炎症,演变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
临床医学将COPD定义为呼吸道疾病,然而当COPD病症发展至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都是非常严重的。
近年来,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我国的COPD患者人数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再加上该病具有多发性,因此国内外都普遍重视COPD的研究与治疗。
研究COPD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痰培养与药敏试验,临床医学认为COPD的痰细菌具有非常明显的药敏性,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必须要慎之又慎。
本文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COPD痰培养以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52例,起止年龄为49岁与82岁,平均年龄为(62.73±4.08)岁,病史介于2—23年之间,平均病史为(12.16±4.25)年。
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

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是医疗机构常见的一种实验报告单,用于分析病人痰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以及对这些细菌的敏感性,从而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通常按照固定的格式进行填写,包括患者信息、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等内容。
在这里,我们将对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进行详细的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报告单的重要性和意义。
报告单的第一部分是患者信息,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和就诊日期等。
这些信息的填写对于确保报告单的准确性和与患者的匹配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病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染病原体和药物敏感性。
接下来的部分是痰液培养结果。
在这一部分,实验室将详细描述病人痰液中存在的细菌种类、数量和形态。
这些细菌种类可以是革兰氏阳性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或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了解病人痰液中存在的细菌种类对于确定感染病原体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在报告单的药敏试验部分,实验室将进一步测试痰液中的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这些抗生素包括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青霉素,以及特定用途的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
根据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结果,医生可以选择针对特定感染病原体的合适抗生素进行治疗。
报告单的最后部分是医学建议。
在这一部分,实验室将根据细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性的结果,提供针对患者的治疗建议。
这些建议通常是基于临床指南和医学研究的最新发现,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此外,报告单还可能包括对于特定病情的警示和建议,以及对于患者及家属的补充说明。
了解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的内容和解读对于病人和医生都非常重要。
对于病人来说,报告单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
对于医生来说,报告单则是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病人感染。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仅仅是医疗过程中的一部分,诊断和治疗决策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来确定,并且应该由合格的医生进行解读和指导。
小儿肺炎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结果分析

小儿肺炎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小儿肺炎患儿痰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情况。
方法:选择重钢总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2401例,采集本组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分离和培养,记录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测试结果。
结果:①2401份痰标本中,共检验出病原菌466株,总阳性率为19.4%。
在466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351株,革兰阴性菌11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②不同的病原菌耐药性有较大差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四环素有良好的敏感性;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三代头孢、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环丙沙星有良好的敏感性。
结论:小儿肺炎痰培养的主要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避免耐药菌增加。
【关键词】小儿肺炎;病原菌;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9-0066-02本文选取重钢总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401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病原菌和抗药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重钢总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2401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对小儿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标准[1]。
其中,男1284人,女1117人,年龄3个月~11岁,平均6.2±1.9岁。
1.2 检验方法所有患儿均在入院后进行痰检,标本由患儿自行咳出或进行吸痰。
吸痰前先清洁口腔,然后经鼻插入无菌吸痰管,负压下吸取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置于无菌试管中,然后送入检验科置于无菌培养皿中培养,使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
以上所有程序都严格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规定[2]。
2.结果2.1 病原菌检出情况2401份痰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466株,总阳性率为19.4%。
呼吸病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

呼吸病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感染趋势及耐药情况,为临床一线经验用药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方法:对2004-2008年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的1200例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方法进行药物敏感测定。
结果:63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细菌分布为:革兰氏阴性菌占68.35%,革兰氏阳性菌占9.02%,真菌占22.63%。
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对广谱抗生素产生耐药。
结论:临床上应重视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痰液痰标本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同时筛选出敏感药物,对临床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对反复发作的严重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对我院近5年632例有完整细菌学资料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及其药物敏感试验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632例痰阳性标本均取自我院近5年来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以肺心病和肺部感染为主。
1.2标本采集:晨起常规刷牙,用生理盐水漱口3次,深咳留痰或经支气管无菌毛刷采取标本于无菌盒内,在半小时内送检。
昏迷病人则需使用吸引器吸引,送检一次性吸引管中的痰液。
1.3培养基:由我院自配的羊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沙保罗琼脂和杭州天和微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巧克力平板。
1.4药敏试验: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药敏试纸购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出品的药敏试纸。
1.5培养与鉴定:所有送检的合格痰液标本均进行涂片、培养和鉴定[1]。
1.6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所有实验菌株(除酵母样菌外)均按NCCLS标准,对临床常用的几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1]。
2结果2.1200份痰标本中培养出有病原菌生长的632株,阳性检出率为52.67%。
2.2致病菌的分布:在分离出的病原菌632株中,检出率居前七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大肠杆菌及表皮葡萄球菌。
500份痰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500份痰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目的了解我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细菌感染的分布和对药物敏感情况。
方法收集500例住院患者痰标本接种于巧克力平板、血琼脂平板和伊红美蓝平板作细菌培养,并用API细菌鉴定及MIC药物药敏试验。
结果500例标本中共检出426株细菌(85.2%),致病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
致病细菌对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低,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
结论抗生素的滥用使病原菌耐药率高,不同病原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各不相同,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acterial distribution and drug-sensitivity of sputum samples in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The sputum specimens of 500 hospitalized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and inoculated in chocolate plates,blood agar and eosin methylene blue plates for bacterial culture,and the bacteria were identified with API system and drug-sensitive test was MIC method. Results 426 strains of bacteria were identified in 500 samples,the positive rate was 85.2%,the mainly pathogenic bacterium wer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 bacteria,Candida albicans,Klebsiella pneumonia and Escherichia coli,respectively;which had high drug resistance rate for penicillin and erythromycin,and low drug resistance for ofloxacin and amikacin. Conclusion In recent years,the drug-resistance rate is higher as the misuse of antibiotics,and different pathogens have different 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for different antibiotics;therefore,the choice of drugs should be based on drug-sensitivity test.[Key words]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Bacterial distribution;Drug-sensitivity test呼吸道感染是一種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痰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其对目前临床上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对于反复发作的严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

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1212份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结果 1212份痰标本中阳性标本460例,阳性检出率为38%,460例阳性菌株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30株占50%,真菌198株占43%,革兰氏阳性菌32株占7.0%,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64株,占13.9%,大肠埃希氏菌42份,占9.1%,铜绿假单胞菌10份占2.2%,鲍曼不动杆菌13株占2.8%,阴沟肠杆菌8份占1.7%,嗜麦芽假单胞菌8份占1.7%,中间葡萄菌28份占6.1%,结论:我院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真菌的检测率偏高,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病原菌的检查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增多和菌群失调。
【关键词】痰培养呼吸道感染药敏试验【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199-02痰培养是目前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尽管他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还是给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提供较好的临床使用抗生素的用药指导。
现就我院这两年来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和大家一起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 标本来源:收集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临床送检的痰标本1212例。
(2) 培养基:血平板购置于郑州安图生物,中国蓝玫瑰酸平板由我们自制。
(3) 细菌鉴定系统和生化药敏鉴定板:珠海迪尔生物有限公司DL-96系列生化药敏反应板。
1.2 方法1.2.1 标本的留取:早晨患者在取样前用盐水漱口,用力咳出肺部深处痰液(重症患者用吸痰法吸出痰液,置于无菌的标本盒内,样本一般在取出30min内送检[1]。
1.2.2 细菌分离鉴定:将所取的每一份合格痰标本,分别接种在血平板和中国蓝玫瑰酸平板上,置于35℃恒温培养箱内18-24h培养,挑取可疑菌落进行分纯培养,分纯培养的菌落制备成细菌悬液,接种到珠海迪尔的96细菌鉴定和药敏反应板上,经18-24h培养鉴定。
痰液细菌培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目的:通过痰液细菌培养实验,检测痰液中是否存在病原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实验材料:1. 标本:痰液2. 试剂:营养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革兰氏染色液、细菌鉴定试剂等3. 仪器: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无菌操作台等实验方法:1. 标本采集: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收集患者的痰液标本。
2. 标本处理:将痰液标本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取适量加入营养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涂布均匀。
3. 培养与观察:将涂布好的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48小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4. 细菌鉴定:根据细菌形态、染色性、培养特性等,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
5.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
实验结果:1. 细菌生长情况:在营养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上,观察到明显的细菌生长。
2. 细菌鉴定结果:根据细菌形态、染色性、培养特性等,鉴定出以下细菌:- 肺炎链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呈双球菌排列,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敏感。
- 流感嗜血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呈链状排列,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敏感。
- 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呈短链状排列,对庆大霉素、头孢他啶等敏感。
3. 药敏试验结果: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头孢他啶等敏感。
实验结论:根据痰液细菌培养结果,患者痰液中存在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菌。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建议临床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实验讨论:1. 痰液细菌培养是一种常用的细菌学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痰液中是否存在病原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 在本实验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菌的检出,可能与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有关。
3. 药敏试验结果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
发表时间:2013-06-05T09:25:37.4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梁丹荔[导读]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性,可在我院检出的菌株,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敏感性。
梁丹荔 (桂林永福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541800)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1212份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结果 1212份痰标本中阳性标本460例,阳性检出率为38%,460例阳性菌株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30株占50%,真菌198株占43%,革兰氏阳性菌32株占7.0%,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64株,占13.9%,大肠埃希氏菌42份,占9.1%,铜绿假单胞菌10份占2.2%,鲍曼不动杆菌13株占2.8%,阴沟肠杆菌8份占1.7%,嗜麦芽假单胞菌8份占1.7%,中间葡萄菌28份占6.1%,结论:我院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真菌的检测率偏高,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病原菌的检查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增多和菌群失调。
【关键词】痰培养呼吸道感染药敏试验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199-02 痰培养是目前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尽管他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还是给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提供较好的临床使用抗生素的用药指导。
现就我院这两年来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和大家一起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 标本来源:收集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临床送检的痰标本1212例。
(2) 培养基:血平板购置于郑州安图生物,中国蓝玫瑰酸平板由我们自制。
(3) 细菌鉴定系统和生化药敏鉴定板:珠海迪尔生物有限公司DL-96系列生化药敏反应板。
1.2 方法
1.2.1 标本的留取:早晨患者在取样前用盐水漱口,用力咳出肺部深处痰液(重症患者用吸痰法吸出痰液,置于无菌的标本盒内,样本一般在取出30min内送检[1]。
1.2.2 细菌分离鉴定:将所取的每一份合格痰标本,分别接种在血平板和中国蓝玫瑰酸平板上,置于35℃恒温培养箱内18-24h培养,挑取可疑菌落进行分纯培养,分纯培养的菌落制备成细菌悬液,接种到珠海迪尔的96细菌鉴定和药敏反应板上,经18-24h培养鉴定。
2.结果
2.1 细菌鉴定: 1212份痰标本中阳性标本460例,阳性检出率为38%,460例阳性菌株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30株占50%,真菌198株占43%,革兰氏阳性菌32株占7.0%,主要菌株和药敏试验见图表一。
2.2 药敏试验:
图表一、前5位主要检出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
备注:AMP氨苄西林、SAM氨苄西林/舒巴坦、LEV左氧氟沙星、CIP环丙沙星、GN庆大霉素、SXT复方新诺明、AK阿米卡星、CAI 头孢他啶、CXT头孢噻肟、KZ头孢唑林、IMI亚胺培南、VA万古霉素、E红霉素、TE四环素。
讨论:从培养的出的菌株来看,我院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与文献报道[2]一致,可真菌的检出比例也占相当高43%,所以真菌感染增多的趋势越来越应该受到注意[3],主要是临床在使用抗生素病情不好转的情况下才做痰培养。
从表一可以可知,青霉素类的耐药率已相当高[4],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达87-88.9%,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是产生超光谱β—内酰胺酶的常见菌,表现为对一种或多种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如表中的头孢唑林,头孢噻肟。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性,可在我院检出的菌株,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敏感性,说明我院检出的菌株还未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头孢菌素酶;除复方新诺明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其余有多种抗生素可供临床使用,中间葡萄球菌容易产生产—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高度耐药,但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耐药,值得注意的是对红霉素100%耐药,而红霉素具有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作用,诱导率为54%[5],因此当红霉素耐药时临床要慎用克林霉素。
通过以上分析,为了更合理使用抗生素,阻止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对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应尽早做培养和药敏试验,在药敏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段建平、毛福青.14052例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
2004;11(6):15741
[2]李兰娟。
感染微生物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93—494
[3]武翠灵,230份痰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
中国厂矿医学,2004、17(6):493—494
[4]党斌温、张杰、邵丽丽等。
呼吸病房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及其耐药性的变迁[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4,25(3):353-355 [6]沈定霞、罗燕萍、徐雅萍等.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4):4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