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

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
专业认同,作为大学生个体在其专业领域内形成的自我概念和专业价值观的体现,对于其学业成就、职业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分析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包括其形成过程、影响因素、表现形式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与学业成绩、职业满意度、专业选择动机等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本文将系统梳理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揭示其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本文还将关注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层次大学生在专业认同方面的差异和共性,以期为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对大学生专业认同现象的理解,为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和职业发展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们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引发更多学者关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题,共同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概念界定专业认同,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和结果,指的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所学专业产生的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上的接受和认可。
对于大学生而言,专业认同不仅涉及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接受和喜爱,更包含了对其价值的认可,以及愿意为此投入时间和精力,甚至将其作为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
专业认同的概念涵盖了多个维度。
认知维度上,大学生需要对所学专业的知识体系、学科特点、发展前景等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情感维度上,大学生应当对所学专业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如喜爱、自豪等。
再次,行为维度上,大学生应愿意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表现出高度的专业承诺和行动力。
价值维度上,大学生应认同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认为其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都会产生影响。
家庭背景、父母期望、学校教育方式、师生互动、同伴影响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都可能成为塑造大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专业认同感与学业成绩的关联研究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专业认同感与学业成绩的关联研究在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过程中,专业认同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专业认同感指的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程度和满意程度。
专业认同感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专业认同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联。
一、专业认同感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专业认同感对学业成绩有着明显的影响。
当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具有较高的认同感时,他们更容易产生学习动力,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因为对专业的认同感,他们会对专业知识产生更大的兴趣,乐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学习和研究活动。
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专业认同感还能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
当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认同感时,他们一般会更加全面地了解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到专业实践当中,并持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这种努力和专注的态度必然会对学业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影响专业认同感的因素1.兴趣爱好和天赋: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是其选择专业的重要因素。
当学生的兴趣和专业需求相匹配时,会更容易产生专业认同感,并有利于学业成绩的提升。
2.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形成专业认同感的基础。
只有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专业知识,才能对其产生认同感,并将之运用到实践中。
3.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优质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产生积极影响。
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将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体验,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三、提升专业认同感的方法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掘和发展潜能,从而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2.提供实践机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和实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专业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
3.改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对专业的认同感。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及其对国内大学的启示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及其对国内大学的启示一、引言专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所从事专业的认同和接受程度,是对专业选择、专业发展和专业成就的一种情感态度。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人群,其专业认同感的形成不仅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也对国家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对于提升国内大学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目前,在国内大学中,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并不是很满意,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也缺乏明确的规划。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认同感不强:很多大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选择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受家长、老师或同学的影响而随意选择,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和动力。
2. 缺乏职业规划:很多大学生在选择专业之后,并没有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和思考,导致毕业后面临就业困难和职业发展的迷茫。
3. 专业失业的状况:有些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或者因为专业技能不足而无法顺利就业,导致专业认同感降低。
以上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国家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
怎样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加强专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结合。
传统的理论课程过多,而实践性的教学过少,导致大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理解偏差,缺乏实际操作技能。
需要加强专业实践性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2. 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咨询和专业选择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明确规划。
3. 加强学业导师制度。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学业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学术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所学专业。
4. 进行专业认同感的心理辅导。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专业认同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所学专业,在面对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问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及其对国内大学的启示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及其对国内大学的启示
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指的是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认同和价值观的形成程度。
一个拥有较高专业认同感的大学生,通常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同,对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研究对于国内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是其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动力。
一个拥有较高专业认同感的大学生更有可能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追求专业发展的更高水平。
而对于国内大学来说,拥有一批对所学专业充满热情和认同感的学生,将有助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就业和创业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个拥有较高专业认同感的大学生,通常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有更明确的认识和规划,能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而对于国内大学来说,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专业认同感,将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呢?国内大学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导向教育,让学生在入学前对所学专业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知,避免产生盲目选择和后悔的情况。
国内大学可以提供更完善的专业学习环境和资源,例如实验室、图书馆、实习机会等,提升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国内大学可以加强专业教师的素质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和激发,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对于国内大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国内大学需要加强专业导向教育、提供完善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
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培养专业认同感,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自我认同感研究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自我认同感研究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面临着选择专业的重要抉择。
专业选择的背后,蕴含着大学生对自我发展的期许和追求。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自我认同感,并分析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自我认同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同和接受程度。
在大学生专业选择中,自我认同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通常会考虑到自身的兴趣与优势。
如果能够找到符合自身兴趣和优势的专业,个体会感受到一种与自己的内在需求相符合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专业的自信和动力。
相反,如果选择了不符合自身兴趣和优势的专业,个体则可能会体验到自我认同感的缺失,出现困惑和动力不足的情况。
其次,自我认同感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会受到家庭、社会和同伴的期望和压力。
例如,一些家庭希望子女选择能够创造高收入的专业,而社会对某些专业有着更高的认可度,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产生影响。
如果大学生能够与周围环境的期望保持一致,即选择符合家庭、社会期望的专业,个体会获得来自外界的认同和支持,从而增强对专业选择的自我认同感。
然而,如果个体与周围环境的期望发生冲突,个体可能会面临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并且自我认同感会受到影响。
此外,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中也会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认知和思考的能力。
在选择专业时,大学生常常会思考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如果个体能够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并能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与专业的要求相匹配,个体会感受到一种自我认同感,对所选择的专业更有目标和动力。
相反,如果个体对自身了解不足,或者未能将自身的兴趣与专业有机结合,个体可能会感受到迷茫和自我认同感的缺失。
在大学生专业选择中,自我认同感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自我认同感能够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动力。
当个体对所选择的专业具有认同感时,会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和职业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专业中。
其次,自我认同感对个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及其对国内大学的启示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及其对国内大学的启示引言大学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进行专业认同的建构。
专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所学专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一个人在专业领域中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是影响个体在专业领域投入的重要因素。
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对于培养有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对国内大学的启示。
一、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构成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是一个综合性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构成要素:1. 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大学生要通过学习,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增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2. 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
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是持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动力。
3. 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和自我认知。
大学生要认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专业,从而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4. 专业文化氛围的影响。
专业文化氛围是大学生形成专业认同感的重要环境因素,它包括专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学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学校对各专业的资源投入等。
5. 专业发展前景的认知与期待。
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有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期待,才能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以上构成要素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影响着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投入程度和学习成绩。
1. 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大学应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使专业知识更贴近实际,更具实践性和应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完善专业导师制度。
专业导师在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构建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不仅要有很高的专业素养,还要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和鼓励,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3.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要注重培养专业文化氛围,创设各种展示专业成果的机会,增加学生在校园中与专业相关的互动和交流机会。
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编号本科生毕业论文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Their Learning Attitudes——Take Social Work as an Example学生姓名宋滨含专业社会工作学号151221210指导教师张荣艳学院法学院二〇一九年六月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承诺书1.本人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是认真学习理解学校的《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保质保量独立地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内容,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工作内容。
2.本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均在文中加以注释或以参考文献形式列出,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注明。
3.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论文和相关材料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同意学校保留毕业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公布其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以上承诺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年•• 月•••日摘要高校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是决定其对专业热爱程度和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习情绪、学习认知、学习倾向、学习行为分别与行为性认同、适切性认同、情感性认同与倾向性认同均存在着正向关。
可以看出专业认同感同学生的学习态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直接影响其学习态度,而学习态度是学生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需要详细分析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的关系,找出提升大学生专业认同以改善学习态度的方式方法。
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的调查分析

大学是个体所经历的一个专业性较强 的学业阶段 ,也是大学 生专 业发展 的重要 阶段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 的专业色彩仍很浓重 ,学 生 目 前所 学专业 与其未来就业去向、工作岗位密切相关 ,因此 ,大 学生对 所学专业 的认 同程度不仅影响其学 习态度及学习绩效 ,也将影 响他们 的职业发展 。所谓专业认同 ,是指 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在情感 、态 度乃 至认识上 的移人 过程 。专 业认 同包括 三个 维度 :认知 、情感 、持续 ( 张 田、孙卉 2 0 0 8 ) 。认 知指学生对所 学专业 的了解 ,情感是 学 习者 在学 习过程 中获得的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情感上的愉悦满足 ,持续是 由 内在情感上 的愉悦满 足而直 接导致积 极 的行 为动 机 和外 显 的行为 效 果。据 《 中 国经济导报》 报道 : “ 截至 2 0 0 9年 1 1月 1 5 E t ,本科新 生对就读专业 的满意度为 4 0 % ;有 6 0 %的本科新 生对就读专业 ‘ 很 不满意 ’和 ‘ 不满 意 … 。一般 来说 ,大学 生认 同 自己的专业 ,目标 明确 ,就会踏踏实实地学习 ,促进专业发展 。反之 ,如果不认 同 自己 的专业 ,则 比较容易出现怨天尤人 ,消极怠学的情况。 因此 ,作为大 学生 自 身和学校各方面都应该做积极 的努力 ,使大学生经过几年 的专 业学 习,建立 良好的专业认 同感 。这不仅影响着他们专业学习 的状况 和专业发展 ,影响其就业和职业 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对于大学生 的健 康成长和较好的社会适应都具有重要 的意义 。本研究希望通过探讨高 校大学生专业认知和学习 的特点 ,分析专业认 知和学 习态 度的关 系, 为高校改善专业学习环境,提高专业认同程度 ,提高教 育成效提供依
一
己决 定 ” 的 学 生 为 1 8 .4 % 。 以上 结 果 显 示 出 ,家庭 的 影 响 在 学 生 选 择专业时起到了很大 的作用 ,但最终 的决 策者还 是学 生 自己,这 表 明 ,学生在选择专业时 ,有较强的 自主性。但是 ,从另外一个 方面进 行考察 ,有关学生入学前后对其所选专业 的了解程度 的调查结 果可以 看出 ,学生入学前 , 有一半以上 ( 5 2 % )的学生对所选专业 的了解不 足 ( 低于4 0 %) ;而学生入学后 ,通过入学教育等形式 ,对所 选专业 的了解程度有了极 大的增长 ,一半 ( 5 0 % )学生对所 学专业 的了解达 到6 0 % 以上。 由此可见 ,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填报志愿 时对专业 了解不 足 ,选择较为盲 目。学校在填志愿前指导学生选择专业 ,帮助 学生 了 解专业方面还有很大 的提升空间。 2 .3专业学 习的主要动机是 找到经济收入较好 的工作 问卷显示 ,“ 找到经济收入较好 的工作 ( 3 3 .7 %) ”是大学生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本科生毕业论文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Their Learning Attitudes——Take Social Work as an Example学生姓名宋滨含专业社会工作学号151221210指导教师张荣艳学院法学院二〇一九年六月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承诺书1.本人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是认真学习理解学校的《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保质保量独立地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内容,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工作内容。
2.本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均在文中加以注释或以参考文献形式列出,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注明。
3.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论文和相关材料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同意学校保留毕业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公布其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以上承诺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年•• 月•••日摘要高校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是决定其对专业热爱程度和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习情绪、学习认知、学习倾向、学习行为分别与行为性认同、适切性认同、情感性认同与倾向性认同均存在着正向关。
可以看出专业认同感同学生的学习态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直接影响其学习态度,而学习态度是学生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需要详细分析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的关系,找出提升大学生专业认同以改善学习态度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认同;学习态度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their major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ir professional love and enthusiasm for learning.Taking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emotions, learning cognition, learning tendency and learning behavior, behavioral identity, ppropriate identity, emotional identity and orientation identity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It can be seen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directly affects their learning attitude, and learning attitud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improv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level.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learning attitude of social work majors in detail, and find out the promo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Identify ways and means to improve your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Learning attitud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概念分析 (1)1. 专业认同 (1)2. 学习态度 (2)(三)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二、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4)(一)文献综述 (4)(二)相关理论 (4)三、研究目的与假设 (6)(一)研究目的 (6)(二)研究假设 (6)四、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分析 (7)(一)大学生专业认同分析 (7)(二)大学生学习态度分析 (7)(三)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的相关分析 (8)1.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的相关分析 (8)2.大学生学习态度同专业认同水平的差异分析 (8)3.大学生学习态度各维度同专业认同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9)五、结论及建议 (11)(一)结论 (11)(二)建议 (11)参考文献 (13)致谢 (15)一、绪论(一)研究背景我国课程改革教育的深入施行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教育工作正在从单一教学模式转变为多元教学,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就需要从学生本身做起,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种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心态进行思考与分析,以求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
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倦怠与专业认同呈现出正相关,学生由于对本专业认同感不强或缺乏学习兴趣导致消极的学习倦怠,是大学生对于所接受的教育的真实心态反映。
此前我国对于学生学习倦怠影响的研究分析主要表现在学习心理、专业承诺等方面上,例如连榕的研究将重点放在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上,并得出结论二者呈现出负相关的联系,但专业承诺与专业认同是具有差别的,专业承诺是大学生理性愿意肩负的社会责任,而专业认同则是一种内化的社会心理,是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肯定。
国外对于专业认同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定的职业上,如教师、律师等职业性较强的工作上,专业认同与职业认同的关系是相近的,国外教育环境与中国有一定差异,大学生转换专业更为容易,故很难以此为范本来分析我国学生的专业认同问题。
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在于对专业认同的理论阐述上,对于学习态度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此,专业认同是个人终身发展目标与本专业的统一关系,学习态度是学生主观上对于本专业教师、学习内容等等的态度,通常意义上也可以看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在了解了本专业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于本专业的认可与积极态度。
[1]本研究将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及相关课题分析,了解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程度、情感积极性、内在期望等,进而分析学生在毕业后愿意从事本职工作的行为倾向,分析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的关系,深入探讨大学教育环境与专业学习环境对于学生今后发展的影响。
(二)概念分析1. 专业认同专业认同指的是学生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发展,强调的是学生对于自己职业的看待,与学生在今后从业工作中对于本专业职位的主观能动性相关,专业认同贯穿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的生涯发展历程,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内,专业认同其实是工作者对于自己工作的积极认可与积极评价,本专业学生今后从[1]林诚彦, 张兴杰, 曾细花. 专业认同影响从业意愿路径的实证分析——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 高教探索,2013,2(3):133-146事的本职工作以社会服务为主,是学生将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学生依靠教育所得的专业技能,在今后通过实践输出自己的思想观念与工作方法。
[1]2. 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在本文中指的是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长久的、肯定的学习准备状态,体现在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注意力、积极情绪、持久学习的意志力等方面,评价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积极也要遵循以上方面,具体说明,学习态度在专业学习中还可以包括对待课程学习、学习材料、教师、学校等的观念态度,学生对于自身学习过程持有的多元评价,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是学习态度的基础,也可以看做专业认同与学习态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三)研究对象及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吉林省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得到有效问卷313份,其中问卷调查得出的样本具体情况如下表:表3.1 研究样本情况分析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的研究工具主要是量表,量表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大学生学习态度量表和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数据运用统计软件[1]秦攀博. 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 西南大学,2014:66.[2]孙文婷.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对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D]. 安徽大学,2015:18.SPSS20.0处理。
[1]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问卷采用六点记分法,1点表示非常不符合,6点表示非常符合,根据学生如实填写的表格进行研究。
表3.2 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采用五点计分法,1点表示非常不符合,5点表示完全符合,根据学生如实填写的表格进行研究。
表3.3 大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1] R.Wenger. Communities of Practice:Learning,Meaning and Identit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149.).转引自Judyth Sachs, Teache rprofessiona lidentity:Competing discourse, competing outcomes[ J] .Education Policy.16, No.2, 2001.149 ~161.二、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一)文献综述在专业认同的现状研究方面,陈清丹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同的调查——对北京地区三所高校的调查研究》中的问卷调查结果从专业价值观、专业教学、专业出路等方面研究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整体专业认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