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高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中试卷-4.1 《望海潮》(同步习题)(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望海潮》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堑(qiàn)堤沙(dī)千骑(qí)都门(dōu)B.凝噎(yē)暮霭(ǎi)老叟(sōu)罗绮(qǐ)C.重湖(chóng)叠巘(yǎn)嬉嬉(xī)骤雨(zhòu)D.箫鼓(xiāo)珠玑(jī)参差(cān)羌管(qiāng)【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望海潮柳永阅读答案

望海潮柳永阅读答案【篇一:柳永两首词名句默写原创题】txt>柳永两首词名句默写原创题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张俊仙《望海潮》(柳永)1《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 ,,。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 ,,。
”5、《望海潮》(柳永)词中的“”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柳永)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
”7、《望海潮》(柳永),参考答案《望海潮》1、《望海潮》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5、《望海潮》” 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7、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篇二:望海潮导学案答案版】制:杜慧敏校审:高一语文组使用时间:月日【教师寄语】人生最大的悲痛莫过于辜负青春。
——薄伽丘【学习目标】1、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理解这首词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其意境之美。
3、鉴赏这词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重点难点】品味柳永词的婉约之美。
【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_北宋________(朝代)词人。
原名__三变______,字景庄。
后改为名永,字____耆卿____,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望海潮》高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望海潮》高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望海潮秦观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
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
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板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注】金谷,指晋石崇所筑的金谷园。
铜驼巷陌:古洛阳宫门南四会道口,有二铜驼夹着相对,后称铜驼陌。
西园:宋时洛阳的董氏西园为著名的园林,后世泛指风景优美的园林。
笳,即胡笳,古代传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
兰苑:美丽的园林,也可指西园。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梅英”即梅花,“冰澌”意为冰冻融化,“东风”则指春风,点明冬去春来的时间节点。
B.下片“碍”和“妨”,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也显出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
C.“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心中情感,呼应上片“柳下桃蹊”。
D.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景起情结,今昔交错,虚实交融,含蓄委婉。
15.这首词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答案:14.C(C项与上片“东风暗换年华”相呼应。
)15.惆怅之情,年华逝去之感。
“絮翻蝶舞柳下桃蹊,乱分春色”,美丽的春色引起诗人“芳思交加”的惆怅之情;“东风暗换年华”道出诗人心中又是一年春来到的光阴流逝之感。
怀旧之情。
“金谷俊游”以下几句写的都是旧游时的游乐欢愉之情。
慨叹仕途失意之情。
“重来”“兰苑”旧地而“是事堪嗟”,而又“时见栖鸦”和“到天涯”,表明诗人对仕途感慨至深。
(每点2分,共6分。
)【诗歌赏析】这首词的大意:梅花稀疏,色彩轻淡,冰雪正在消融,春风吹拂暗暗换了年华。
想昔日金谷胜游的园景,铜驼街巷的繁华,趁新晴漫步在雨后平沙。
《望海潮》练习 (含答案)

《望海潮》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面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此去经年经年:年复一年B.天堑无涯天堑:天然的壕沟C.异日图将好景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D.吟赏烟霞烟霞:晚霞2.依据《望海潮》描写的景象,展开丰富的联想,为当时的杭州写一段导游词。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潮【注】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该词为赠两浙转运使孙何之作。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三句写出了杭州城地理形势优越、城市地位显赫、繁华延续持久的特点。
B.绿树高耸入云,环绕着钱塘江岸,怒涛卷起如霜似雪的浪花,景色阔大壮美。
C.钱塘百姓白天只能听到羌笛的鸣奏,夜晚仅能听到在空中飘荡的采菱的歌声。
D.词人用“千骑拥高牙”来烘托孙何,表现了孙何出行时前呼后拥的盛大气势。
4.词的末尾两句,词人委婉称扬孙何因政绩卓著,将入朝执政。
从词中看,孙何有哪些政绩?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金词,完成小题。
望海潮献张六太尉邓千江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①。
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
鏖战血犹殷。
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
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②西还。
有元戎阖命③,上将斋坛④。
区脱⑤昼空,兜零⑥夕举,甘泉又报平安。
吹笛虎牙闲。
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
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注】①皋兰:今甘肃兰州。
②定远:东汉班超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③阃(kǔn)命:全权托付之意。
④上将斋坛:萧何荐韩信于刘邦,言“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⑤区(ōu)脱:此指西夏营垒。
⑥兜零:代指烽火。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上阕从古城皋兰的险要处落笔,显示出边塞的雄伟和边防守御的坚固。
古诗词柳永《望海潮》阅读练习及答案

6.(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①.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②夸。
注释:①高牙:高矗之军旗,高官出行时的仪仗旗帜。
牙:军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②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
此处指朝廷。
A.词一开头用全景式写法点出杭州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
B.“市列“三句,只抓“珠玑“和“罗琦“两个细节,反映了杭州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C.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古文见义,嬉嬉二字则写渔翁及姑娘的欢乐神态,由此生动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卷。
D.结尾以作者欲将杭州美景画为图卷献与朝廷,以此烘托西湖之美。
(3)这首词通篇用赋体写法,请就此加以分析。
答案:(1)长调(2)D(3)此词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通篇用赋体作法,极尽铺陈,并在铺叙中渲染情感,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译文: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
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赏析:此词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望海潮(东南形胜) Word版含答案.doc

古代诗歌鉴赏:望海潮(东南形胜)课后练习(1)1.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1)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3.读下列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一段话,完成文后试题。
词以境界为上。
有境界则自为高格,自有名句。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自能得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试以上述之“境界”说,分析下列柳永抒写对京都故人怀念之情的《诉衷肠近》一词,是否有境界?是何种境界?4.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室人降日注,以此奉寄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古诗赏析姜夔《扬州慢》柳永《望海潮》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古代诗歌阅读14.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固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风池夸。
(1)下面对这两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扬州慢》通过对扬州城繁华热闹与萧条冷落的对比,寄寓了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情绪。
B.《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这一句,以明丽的春景来抒写哀情。
C.《望海潮》的作者在词中描绘了杭州的繁华、富庶与秀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D.《望海潮》中“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三句反映了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同时也反映了达官贵人、地主豪商比豪华,赌阔气,穷奢极侈的生活。
(2)《扬州慢》和《望海潮》这两首词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加以赏析。
六、句子默写15.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
(屈原《离骚》)(2)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3)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___。
(杜甫《蜀相》)(4)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5)李密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柳永词两首》原创练习题【附答案】

《柳永词两⾸》原创练习题【附答案】《望海潮》练习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学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A. ⾼⽛,古代⾏军有⽛旗在前导引,旗很⾼,故称“⾼⽛”。
B. 柳永,北宋婉约派词作代表⼈物。
原名柳三变;排⾏第七,⼜称柳七。
官⾄屯⽥员外郎,故世称柳屯⽥。
是北宋第⼀个专⼒作词的词⼈。
C. 凤池,对尚书省的美称,在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中代指朝廷。
D. 三吴,指代长江下游江南的⼀个地域名称。
⼀般指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这三郡。
2.对《望海潮》⼀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项是()A. 《望海潮》是⼀⾸投赠之作,所以在词的上⽚极⼒赞扬杭州⾃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B. 词⼈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
接着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进⾏对⽐。
C. 词的下⽚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
在“三秋桂⼦,⼗⾥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派祥和欢乐。
D. 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经济繁荣的社会现实。
3.对《望海潮》⼀词中所⽤修辞⼿法判断不正确的⼀项是()A. 怒涛卷霜雪(⽐喻)B.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对仗)C. 嬉嬉钓叟莲娃(叠词)D. 归去凤池夸(借代)4.下列关于这⾸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形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都会”,⼈⼝和货物集中的⼤城市。
B.“参差⼗万⼈家”,“参差”,⾼下、⼤⼩不齐的样⼦。
C.“重湖叠巘清嘉”,“重湖”,西湖分⾥湖和外湖两区;“叠巘”层层叠叠的⼭峰。
D.“嬉嬉钓叟莲娃”,“莲娃”,采莲的娃娃。
5.下列关于这⾸宋词的分析不恰当的⼀项是()A.这⾸词运⽤铺陈的⼿法,把杭州这个都会的繁荣⾯貌,钱塘江的壮阔象,湖⼭的秀丽风光,都描绘得⾮常出⾊,能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望海潮
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
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
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板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注】金谷,指晋石崇所筑的金谷园。
铜驼巷陌:古洛阳宫门南四会道口,有二铜驼夹着相对,后称铜驼陌。
西园:宋时洛阳的董氏西园为著名的园林,后世泛指风景优美的园林。
笳,即胡笳,古代传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
兰苑:美丽的园林,也可指西园。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梅英”即梅花,“冰澌”意为冰冻融化,“东风”则指春风,点明冬去春来的时间节点。
B.下片“碍”和“妨”,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也显出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
C.“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心中情感,呼应上片“柳下桃蹊”。
D.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景起情结,今昔交错,虚实交融,含蓄委婉。
15.这首词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14.C(C项与上片“东风暗换年华”相呼应。
)
15.惆怅之情,年华逝去之感。
“絮翻蝶舞柳下桃蹊,乱分春色”,美丽的春色引起诗人“芳思交加”的惆怅之情;“东风暗换年华”道出诗人心中又是一年春来到的光阴流逝之感。
怀旧之情。
“金谷俊游”以下几句写的都是旧游时的游乐欢愉之情。
慨叹仕途失意之情。
“重来”“兰苑”旧地而“是事堪嗟”,而又“时见栖鸦”和“到天涯”,表明诗人对仕途感慨至深。
(每点2分,共6分。
)
【诗歌赏析】
这首词的大意:梅花稀疏,色彩轻淡,冰雪正在消融,春风吹拂暗暗换了年华。
想昔日金谷胜游的园景,铜驼街巷的繁华,趁新晴漫步在雨后平沙。
总记得曾误追了人家香车,正是柳絮翻飞蝴蝶翩舞,引得春思缭乱。
柳荫下桃花小径,乱纷纷将春色送到万户千家。
西园夜里宴饮,乐工们吹奏起胡笳。
高挂的缤纷华灯遮掩了月色,飞驰的车盖碰损了繁花。
花园尚未凋残,游子却渐生白发,重来旧地事事感慨嗟叹。
暮霭里一面酒旗斜挂。
空倚楼纵目远眺,时而看见栖树归鸦。
见此情景,我油然而生归隐之心,神思已暗自随着流水奔到天涯。
《望海潮·梅英疏淡》是一首伤春怀旧之作。
这首词先是追怀往昔在汴京时结伴游览名园胜迹的乐趣,接着写此次重来旧地时的颓废情绪,虽然风景不殊,但词人已丧失了当年那种勃勃的兴致。
结构上,景起情结,今昔交错,虚实交融,含蓄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