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本科教案模板

合集下载

最新模板范文-临床医学教案模板(共4篇)

最新模板范文-临床医学教案模板(共4篇)

最新模板范文-临床医学教案模板(共4篇)文档简介本文档提供了四个最新的临床医学教案模板范文,包括内容简介、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等。

这些模板可以帮助医学教师们更好地设计和编写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模板一:临床病例教学案例模板内容简介此模板适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的病例讲解教案。

通过具体的临床病例,帮助学生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

教学目标•了解该病例的临床特征和病程;•掌握该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能够分析该疾病的预后和并发症。

教学步骤1.引入病例:介绍病例的基本信息,如患者的年龄、性别、主诉等;2.病例分析:分析病例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3.诊断和治疗:介绍该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4.预后和并发症:分析该疾病的预后情况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讨论预防措施。

教学资料与参考书目•临床医学教材•相关临床研究论文•医学影像资料模板二:临床技能教学案例模板内容简介此模板适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技能培训,如穿刺、手术操作等。

通过详细的步骤和示意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各种技能。

教学目标•了解该临床技能的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该临床技能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相关器械和设备。

教学步骤1.引入技能:介绍该临床技能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2.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讲解该技能的操作原理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3.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详细描述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并结合示意图进行演示;4.反馈和总结: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提供反馈和指导,总结技能的关键点。

教学资料与参考书目•相关技能培训教材•实地实习经验分享模板三:临床诊断教学案例模板内容简介此模板适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的疾病诊断教案。

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疾病的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

教学目标•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特点;•掌握该疾病的常见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能够进行疾病鉴别诊断。

临床医学本科教案模板

临床医学本科教案模板

临床医学本科教案模板一、前言1. 教案目的:为了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技能和理论水平,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2.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PBL教学、床旁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临床实践和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1.1 诊断学1.2 内科学1.3 外科学1.4 妇产科学1.5 儿科学2. 第二章:临床医学技能2.1 问诊与查体2.2 病历书写与报告2.3 临床操作技能2.4 临床思维与决策2.5 医患沟通与伦理3. 第三章:临床病例分析3.1 病例选择与分析3.2 诊断与鉴别诊断3.3 治疗方案与实施3.4 病情观察与评估3.5 临床教学与科研4. 第四章:临床医学实践4.1 临床实习安排与指导4.2 床旁教学与病例讨论4.3 临床实习考核与评价4.4 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与改进4.5 临床教学与继续教育5. 第五章:临床医学进展5.1 临床医学研究动态5.2 临床医学新技术与新方法5.3 临床医学期刊与学术交流5.4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与创新5.5 临床医学国际合作与交流三、教学安排1. 学时:每个章节安排2学时,共10学时。

2. 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3. 教学评价:课堂互动、课后作业、临床操作考核等。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临床医学本科教材、临床案例集、临床操作指南等。

2. 设施:教室、临床技能实验室、临床教学基地等。

3. 网络资源:临床医学数据库、在线课程、学术交流平台等。

五、教学反馈与改进1. 学生反馈: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反馈,以便进行相应调整。

2. 教学质量评估:通过课堂互动、课后作业、临床操作考核等评价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3. 教学研究与改革:根据临床医学发展趋势,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医学临床老师教案设计模板

医学临床老师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例如:临床医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等)二、授课对象:(例如: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等)三、授课时间:(例如:第1周第1次课,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临床医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技能。

- 学生能够理解临床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临床病例分析。

-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临床技能操作。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内容:1. 课程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2. 重点内容:- 概述本节课所涉及的临床医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技能。

- 结合具体病例,讲解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

3. 实践操作:- 讲解并演示临床技能操作(如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思维等)。

-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案例分析:- 提供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进行临床思维和分析。

-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临床医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临床技能操作,教师现场指导。

4. 讨论法:分组讨论病例,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2. 讲解重点内容:- 结合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系统讲解临床医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技能。

3. 实践操作:- 教师讲解并演示临床技能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4. 案例分析:- 提供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进行临床思维和分析,学生分组讨论。

5. 教学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临床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互动性、实践操作能力等。

大学医学教案设计模板

大学医学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二、授课对象【授课对象】(例如: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三、授课时间【授课时间】(例如:第X周星期X 第X节)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临床应用。

- 学生能够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临床问题】。

-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临床技能。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主题。

- 通过案例、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主体部分- 【本节课重点知识】讲解:1)【知识点一】- 基本概念、原理- 临床应用举例- 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2)【知识点二】- 基本概念、原理- 临床应用举例- 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相关知识点】讲解:1)【知识点一】- 基本概念、原理- 临床应用举例- 与本节课重点知识的联系2)【知识点二】- 基本概念、原理- 临床应用举例- 与本节课重点知识的联系3. 课堂练习-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其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学生听讲,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验室操作、临床见习等,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七、教学手段1. 教材、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

2.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4. 案例资料:提供临床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临床医学本科教案模板

临床医学本科教案模板

临床医学本科教案模板一、前言1. 教案目的:为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提供一套系统、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本科一年级学生。

3.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教学、临床实习等多种教学方式。

二、教学内容1. 章节一:临床医学导论1.1 临床医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1.2 临床医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3 临床医学的伦理道德2. 章节二:临床诊断学2.1 问诊技巧与病史采集2.2 体格检查与常见体征2.3 辅助检查与临床实验室检查3. 章节三:内科学3.1 呼吸系统疾病3.2 心血管系统疾病3.3 消化系统疾病3.4 泌尿系统疾病3.5 内分泌系统疾病4. 章节四:外科学4.1 外科总论4.1.1 外科病人的围手术期管理4.1.2 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4.2 常见外科疾病4.2.1 创伤与骨折4.2.2 普外科疾病4.2.3 胸心外科疾病4.2.4 泌尿外科疾病4.2.5 神经外科疾病5. 章节五:妇产科学5.1 妇科疾病5.2 产科疾病5.3 计划生育与妇女保健三、教学安排1. 学时:每个章节安排2-4学时,共计约20学时。

2.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结合临床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3. 实践教学:安排临床技能训练、实验操作等。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占总评的7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临床医学教材。

2. 辅助资料:教案、PPT、临床病例等。

3. 实验设备:临床技能训练所需的实验设备与器械。

4. 教学平台:校园网、在线教学平台等。

六、章节六:儿科学6.1 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6.2 儿童疾病特点与诊断方法6.3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6.4 儿童常见疾病6.4.1 呼吸系统疾病6.4.2 消化系统疾病6.4.3 泌尿系统疾病6.4.4 神经系统疾病6.4.5 心血管系统疾病七、章节七:眼科学7.1 眼科基础知识7.2 眼科检查方法与技巧7.3 常见眼科疾病7.3.1 角膜疾病7.3.2 白内障7.3.3 青光眼7.3.4 眼底疾病八、章节八:耳鼻喉科学8.1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8.2 耳鼻喉检查方法与技巧8.3 常见耳鼻喉疾病8.3.1 耳部疾病8.3.2 鼻部疾病8.3.3 喉部疾病九、章节九:皮肤性病学9.1 皮肤性病学基础知识9.2 皮肤性病检查方法与技巧9.3 常见皮肤性病9.3.1 病毒性皮肤病9.3.2 细菌性皮肤病9.3.3 真菌性皮肤病9.3.4 过敏性皮肤病十、章节十:精神心理疾病学10.1 精神心理疾病概述10.2 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与评估10.3 常见精神心理疾病10.3.1 精神分裂症10.3.2 抑郁症10.3.3 焦虑症10.3.4 睡眠障碍教学安排、教学评价与教学资源可参照前述章节五的内容进行调整与补充。

临床医学教案格式模板范文

临床医学教案格式模板范文

一、课题名称:临床医学导论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2)了解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关系;(3)熟悉临床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断能力;(2)提高学生运用临床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临床医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教学内容:1. 临床医学概述(1)临床医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2)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关系2. 临床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2)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3)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4)临床医学研究方法3. 临床医学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关系进行讨论;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断能力;4. 模拟训练法:组织学生进行临床操作模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5.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及时解答,增强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临床医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讨论与互动:引导学生就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关系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断能力。

5. 模拟训练:组织学生进行临床操作模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能力提升情况:通过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等环节,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断能力;4. 职业道德素养: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临床医学本科教案

临床医学本科教案

临床医学本科教案标题:临床医学本科课程教案
一、课程信息:
1.课程名称:临床医学
2.课程类型:本科必修课程
3.学时安排:48学时,每周3学时
4.授课方式:讲授+实践+病例分析
5.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临床医学概述
-临床医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意义
-临床医学方法论和研究设计
2.临床症状和体征
-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分类和分析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估和常用检查方法
3.临床检验与辅助诊断
-临床常用检验方法和检验指标的解读
-常见辅助诊断技术及其应用
4.临床诊断学
-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5.临床治疗学
-常见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常用药物的使用与不良反应
6.临床护理学
-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常见疾病的护理管理
三、教学方法:
1.授课方法: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各个知识点
-病例分析:结合典型病例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病例中
2.实践:
-实习:组织学生进行临床实习,体验和学习临床工作流程和技能-观摩:安排学生观摩临床工作,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内容和流程
四、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参与课堂讨论、病例分析及实践实习表现评分
2.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医学本科教案模板范文

医学本科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基础授课教师:张华授课班级: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1班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授课地点:临床医学基础教室教学目标:1. 了解临床医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临床医学基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4.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临床医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临床医学基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临床医学基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实际应用。

2.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实际案例引入临床医学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为什么临床医学基础对于临床医生如此重要?二、基本概念讲解1. 解释临床医学基础的定义、作用和发展历程。

2. 强调临床医学基础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三、基本原则和方法讲解1. 讲解临床医学基础的基本原则,如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

2. 详细讲解病史采集的方法和技巧,包括问诊技巧、病史记录等。

3. 讲解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生命体征的测量、一般体格检查、专科体格检查等。

4. 讲解辅助检查的选择和应用,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四、临床思维能力培养1. 分析临床案例,引导学生进行临床思维训练。

2. 讲解临床思维的基本步骤,如问题提出、假设形成、证据收集、结论得出等。

3. 强调临床思维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五、实践操作技能训练1. 安排学生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实践操作。

2. 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3. 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总结与反馈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临床医学基础的重要性。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临床医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临床医学基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临床医学本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及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及措施;
2.熟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并发症、鉴别诊断;
3.熟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讲授重点: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2.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及措施;
3. 了解COPD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高,并发症严重,危害大,必须积极防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COPD的概念、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严重程度分级、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教学难点:
COPD的概念、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严重程度分级、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
讲授式+讨论式+举例说明
10分钟
25分钟
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1.概述
2.流行病学
3.病因
4.发病机制
5.病理
6.临床表现
7.实验室检查
8.诊断与鉴别诊断
9.治疗
10.教育与管理
小 结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期、实验室检查、治疗
思 考 题
1.哮喘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诊断?
2.何谓AHR?
3.怎样运用肺功能检查对哮喘诊断、鉴别诊断、分级治疗?
教学难点:
1.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与免疫力的关系;
2.临床类型、诊断;
3.抗痨药物作用机制、化疗方案;
4.大咯血的抢救措施。
教学方法
讲授式+讨论式+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
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2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30分钟
1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1、流行病学
2、病原学
3、试述肺结核化学治疗的基础理论和原则
4、试述DOTS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点
西北民族大学内科学理论课教案
教学课题
第二篇、第六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临床医学本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COPD的概念、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严重程度分级、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2. 熟悉COPD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辅助检查;
2.熟悉肺癌的病因、病理和分类;
3.掌握肺癌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4.掌握肺癌的综合治疗;
5.熟悉肺癌的预防和预后。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肺癌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2.肺癌的诊断和治疗。
教学难点:治疗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
讲授式+讨论式+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
10分钟
10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西北民族大学
内科学理论课教案
临床医学专业
西北民族大学内科学理论课教案
教学课题
第一篇内科学绪论、第二篇、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临床本科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教学目的(掌握、熟悉、了解的具体内容)
1.掌握呼吸系统疾病与结构功能的关系、主要相关因素、诊断;
2.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3.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及防治展望。
小 结
1.肺炎的几种分类方法
2.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内肺炎病原谱的特点与差别
3.细菌性肺炎病原学诊断方法
4.肺炎链球菌肺炎耐药变迁与抗菌药物选择
5.几种常见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与X线表现、诊断、抗菌药物选择的特点
思 考 题
1.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特征;
2.常见肺炎的抗生素选择;
3.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定义及诊断;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呼吸系统疾病与结构功能的关系、主要相关因素、诊断手段
教学难点:肺功能测定
教学方法
讲授式+讨论式式+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45分钟
1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1.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2.呼吸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3.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3、发病机制
4、病理
5、临床类型及表现
6、实验室检查
7、诊断和鉴别诊断
8、治疗
9、预防和控制
小 结
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与免疫力的关系,肺结核临床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抗结核药物作用机理及抗结核治疗原则、措施;
思 考 题
1、试述结核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和基本病理改变
2、试述结核诊断的诊断线索和主要诊断技术及其应用
思 考 题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治疗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防措施
西北民族大学内科学理论课教案
教学课题
第二篇、第七章支气管哮喘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临床医学本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哮喘的发病机理,发病与诱发因素的关系
2.掌握哮喘的定义、哮喘的本质
5.治疗
小 结
胸腔积液形成机制、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及治疗
思 考 题
1.胸腔积液的病因
2.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3.结核性胸膜炎与癌性胸腔积液的区别
4.结核性胸膜炎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原理及指征
5.胸腔积液常见临床症状及体征
西北民族大学内科学理论课教案
教学课题
第二篇、第九章,第三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7.诊断
8.鉴别诊断
9.治疗
小 结
胸腔积液形成机制、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及治疗
思 考 题
1.脉动脉高压形成的机制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
西北民族大学内科学理论课教案
教学课题
第二篇、第十二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临床医学本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肺癌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4.肺癌的临床分期及意义;
5.如何选择肺癌的治疗方法。
西北民族大学内科学理论课教案
教学课题
第二篇、第十四章呼吸衰竭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临床医学本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呼吸衰竭,包括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慢性呼吸衰竭的概念,各自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症状和体征以及胸部影像学等临床表现。各自的诊断学方法,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临床医学本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包括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2.熟悉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3.了解其它常见革兰氏阴性菌、军团菌和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X线征象和治疗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肺炎的几种分类方法
讲授难点:
1.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之功能因素;2.肺心病的X线、ECG、源自声心动图的诊断标准。教学方法
讲授式+讨论式+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5分钟
5分钟
1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1.概述
2.发病机制
3.病理、病生
4.临床表现
5.并发症
6.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教学方法
讲授式+讨论式+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
30分钟40分钟
5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1、急性呼吸衰竭
2、ARDS
3、慢性呼吸衰竭
小 结
呼吸衰竭的病因、分型,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
思 考 题
1、呼吸衰竭的诊断?
2、慢性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3、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
4、ARDS诊断和鉴别诊断?
2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1.病因
2.病理和分类
3.临床表现
4.辅助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7.预防
8.预后
小 结
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思 考 题
1.肺癌的病理分类及临床意义;
2.上腔静脉综合症和Horner综合征的机理和表现;
3.伴癌综合症和类癌综合征;
1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1.肺炎的流行病学、定义与分类
2.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内肺炎的病原谱
3.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原菌特点、病理改变
4.肺炎链球菌的临床表现(包括重症肺炎特点)
5.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实验室与X线表现
6.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7.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治疗(包括耐药现状、抗菌药物选择和抗休克)
2.哮喘长期治疗首选哪些药物?
3.如何鉴别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两者一时难以鉴别时如何处理?
4.何谓咳嗽变异型哮喘?
5.Silent chest有何意义?
西北民族大学内科学理论课教案
教学课题
第二篇、第十一章,第一节胸腔积液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临床医学本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胸腔积液的主要病因;
2.重点掌握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4.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感染性休克的处理;
5.如何估计肺炎的严重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