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十一章 外科感染临床医学概要教案
外科感染综述PPT课件

2.晚期:手术
⑴切开引流:+、++、∣∣∣
⑵切除、植皮。
-
40
三 、皮下急性蜂窝织炎
➢ 指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 急性化脓性感染。
➢ 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易扩散 金色葡萄球菌—易局限成脓肿
➢ 皮肤、黏膜受伤 其他感染灶直接蔓延或经淋巴、血行播散
-
41
临床表现---蜂窝织炎
(一)浅表:
身不适、食欲减退等,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
4、特殊表现:破伤风-肌强直性痉挛;气性坏疽-皮下
捻发音;皮肤炭疽-发痒性黑色脓疱。
-
11
外科感染---概论
➢诊断: 1、临床表现:局部+全身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 常规、肝功、肾功、体液细菌培养等 3、影像学检查:内在感染的诊断 X线透视、X线摄片、B型超声、CT扫描
➢ 2.抗菌药物: 早期联用足量,根据菌培养调整
➢ 3.支持疗法: 补充血容量,输注新鲜血,纠正低蛋白
➢ 4.对症处理
-
69
第五节 有芽孢厌氧菌感染
——破伤风
➢ 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并分 泌外毒素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临床上以 患者全身或局部肌肉持续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 为其特征。
1.好发部位:下肢、颜面 2.症状:畏寒、发热、头痛、不适 3.局部:⑴片状红斑
①界限清,略隆起 ②颜色边深中心淡,指压退色 ⑵烧灼样痛 4.附近淋巴结肿大
-
45
-
46
-
47
丹毒 丝虫病 …
淋巴管阻塞
淋巴淤滞
象皮肿
-
48
治疗---丹毒
1.患处抬高 2.外敷用药 3.抗生素
外科感染概述、皮肤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ppt课件

降低;
②严重慢性病变(糖尿病、尿毒症、肝衰),严重营养
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使病人易受感染;
③特殊治疗(激素、化疗、放疗),使免疫功能显著降
低;
④高龄老人与婴幼儿抵抗力差,属易感人群;
⑤爱滋病病人。
PPT课件
17 17
(一)病理过程
• 血管反应:早期充血,后期淤血。
• 炎症介质:组胺和5羟色胺、白细胞三烯、前 列腺素、氧自由基、补体成分裂解 物、激肽系统
(四)治疗:
早期热敷、外敷鱼石脂软膏;化脓后有 波动感时可切开引流; 口服抗菌素。
PPT课件
48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
★痈
多个相临毛囊和皮脂腺或汗腺 片状酱红色炎症浸润块、质硬、分界不清、蜂窝状 致病菌为金葡菌 项部(对口疔) 背部(搭背) 感染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由于皮肤厚,感染只能沿着
深筋膜向四周 扩散,侵及附近的脂肪柱 ,再向上传 入毛囊群而形成具有多个“脓头”的痈
条件性或机会性感染 :在人体局部或(和)全身的抗感染能力降 低的条件下,本来栖居于人体但未致病的菌群可以变成致病微生 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条件性或机会性感染 。
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治疗感染过程中,原来的致病菌被抑制,但耐药菌株如金黄葡萄 球菌、难辨梭菌或白念珠菌等大量繁殖,致使病情加重。这种情 况称为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
• 炎性渗出:炎性细胞和血浆渗出增多
PPT课件
18 18
(二) 转归因素
致病菌的数量及毒力 局部抵抗力 全身抵抗力
PPT课件
19
(三) 结局
感染局限 吸收,形成脓肿
外科感染 慢性感染 溃疡、瘘管、窦道
感染扩散 败血症、脓毒血症
外科感染

吸困难,甚至窒息。
捻发音性蜂窝织炎:蜂窝组织和筋膜出现坏死,且伴有进行性皮肤坏死, 脓液恶臭,全身症状严重。
厌氧性肠球菌、拟杆菌
下腹与会阴部多见
治疗
抗菌药物: 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 厌氧菌感染加用甲硝唑。
局部处理: • 早期:50%硫酸镁湿敷,金黄散、鱼石脂膏等,。 • 脓肿形成:切开引流。 • 口底及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及早切开减压。 •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及早广泛切开引流,3%过氧化氢液冲洗、湿敷,
•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病变扩展迅速,可引起广泛的组织坏死,重者可引起脓 毒症。 链激酶和透明质酸酶
• 葡萄球菌引起:比较容易局限为脓肿。 凝固酶
临床表现
局部:①表浅—局部症状明显。
局部明显红肿、剧痛,并向四周迅速扩大。 病变区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病变中央部分常因缺血发生坏死。
②深部—肿胀和深压痛。全身症状明显,病情严重。 口底、颌下及颈部急性蜂窝组织炎:可引起喉头水肿或压迫气管,导致呼
碍:肺、肝、肾、脑、心等。 特异性表现: 破伤风-肌强直性痉挛。
气性坏疽-皮下捻发音。 皮肤炭疽-发痒性黑色脓疱。
辅助检查
1、化验检查: 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肝功、肾功、蛋白 等;分泌物或穿刺液作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2、影象学检查: B超、 X线、CT、MR等。 积液(脓肿)
• 非手术治疗 (一)局部疗法
管状淋巴管炎
• 病菌从皮肤、粘膜破损处或其他感染病灶侵入淋巴流。
• 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
• 发病位置: 急性淋巴管炎—皮下结缔组织层内。 急性淋巴结炎—颈、腋窝和腹股沟。
《教案外科感染》课件

《教案外科感染》PPT课件第一章:外科感染概述1.1 外科感染的定义介绍外科感染的定义,明确外科感染是指在手术或创伤后发生的感染。
1.2 外科感染的原因讲解导致外科感染的各种原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侵入。
1.3 外科感染的重要性强调外科感染对患者恢复的影响,包括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等。
第二章:外科感染的分类2.1 表浅性感染介绍表浅性感染的特征,包括皮肤和软组织的感染。
2.2 深部感染讲解深部感染的特点,包括器官和组织的感染。
2.3 系统性感染介绍系统性感染的概念,包括全身性的感染症状。
第三章:外科感染的预防和控制3.1 手卫生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包括洗手和手消毒的步骤和技巧。
3.2 器械消毒讲解器械消毒的方法和重要性,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3 患者管理介绍如何管理外科感染的患者,包括隔离措施和抗生素的使用。
第四章:外科感染的诊断和治疗4.1 诊断讲解外科感染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4.2 治疗介绍外科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引流手术和支持性治疗等。
4.3 外科感染的特殊情况讨论特殊情况下外科感染的处理,例如免疫抑制患者的感染治疗。
第五章:外科感染的案例分析5.1 案例一:表浅性手术感染分析一个表浅性手术感染的案例,包括感染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5.2 案例二:深部器官感染分析一个深部器官感染的案例,包括感染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5.3 案例三:系统性感染分析一个系统性感染的案例,包括感染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第六章:常见外科感染疾病6.1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介绍常见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疾病,如毛囊炎、蜂窝织炎等。
6.2 器官感染讲解常见的器官感染疾病,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6.3 深部脓肿介绍深部脓肿的定义和常见部位,如髋关节脓肿、脑脓肿等。
第七章:外科感染并发症7.1 感染性休克讲解感染性休克的定义和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
7.2 器官功能障碍介绍感染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的机制和处理方法。
教案外科感染 ppt课件共49页

丹毒(erysipelas)
➢ 概念:皮肤或粘膜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 致病菌:β溶血性链球菌 ➢ 临床特点:好发下肢、
片状红疹 与正常皮肤明显分界 多并足癣、丝虫感染
➢ 治疗: 50%硫酸镁湿敷、 青霉素
脓肿(abscess)
概念:急性感染使组织或器官内病变组织坏死、液 化, 形成局部脓液积聚,并有一完整脓壁。
急性淋巴结炎(acute lymphadenitis ) (六) 脓肿(abscess)
疖(furuncle)
➢ 概念:单个毛囊及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 致病菌:金葡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 疖病(furunculosis):同时发生或复发发生疖。 ➢ 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小结,锥形,脓栓 ➢ 治疗: 2%碘酊
2、药物外敷; 3、切开减压、引流。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手掌深部间隙感染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原 因:多由深部刺伤感染或临近组织感染引起; 临床表现:
1、 剧痛、
2、 肿胀、皮肤紧张 3、 指关节轻度弯曲 4、 被动伸指疼痛 5、 腱鞘压痛 治 疗: 1、早期与脓性指头炎相同; 2、切开减压。
手掌深部间隙感染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概念:各种严重侵袭造成体内炎症介质大量释放导致:
➢
体温改变(>38℃或<36℃)、
➢
心率>90次/分、
➢
呼吸>20次/分或PaCO2<32mmHg、
➢
白细胞>12X109或<4X109
二项或二项以上改变时表现的全身反应。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鱼石脂 抗生素 (危险三角区-颅内海绵窦)
外科护理感染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外科护理感染二、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外科感染的定义、分类、常见病原体及其致病特点。
- 熟悉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措施。
- 了解外科感染的护理原则和护理程序。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外科感染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进行感染控制和预防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护理工作的责任感,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 培养学生对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提高安全意识。
五、教学重点:1. 外科感染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病原体。
2. 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措施。
3. 外科感染的护理原则和护理程序。
六、教学难点:1. 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 外科感染的护理措施和感染控制。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外科感染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外科感染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病原体:- 外科感染的定义: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
- 外科感染的分类:根据感染部位、病原体和病程分为不同类型。
- 常见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等。
2. 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
- 全身症状:发热、寒战、乏力、食欲不振等。
3. 外科感染的诊断:-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 体格检查:观察局部和全身症状。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
第二课时1. 外科感染的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 加强患者管理,注意个人卫生。
- 合理使用抗生素。
- 加强感染控制工作。
2. 外科感染的护理原则:-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外科感染教案

感染因素 (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 体内炎症介质大量释放 非感染因素 (创伤、休克、胰腺炎等)
22
SIRS
● 病理生理 ( pathophysiology)
微生物侵入组织并增殖,导致局部炎症 病菌产生多种酶和毒素
激活凝血、补体、激肽系统、血小板、巨噬细胞等
导致炎症介质的生成(如补体活化成分、缓激肽、肿瘤坏死因子、
感染的最常见细菌。脓液特点:稠厚、有粪臭味。
4、绿脓杆菌(Bacillus pyocyaneu):G腥味。
常引起烧伤创面
感染或继发性感染。脓液特点:淡绿色、有特殊的甜
5、变形杆菌(Bacillus proteus):G-
常引起尿路感染和
急性腹膜炎。脓液特点:有特殊的恶臭味。
13
(二)机体的防御能力下降
主要有细菌和真菌等。什么是外科感染很难准确定义。一般在
发生在组织损伤、空腔器官梗阻和手术后的感染。 包括:①一般感染;②特异性感染;③手术、创伤后腔内或伤 口感染;④手术后远离伤口的感染;⑤器械检查后的感染。
4
外科感染的特点:
①病变常常集中在某个局部,发展后引起化脓、坏 死、愈合后形成瘢痕影响功能 ②多数有突出和明显的局部症状 ③大部分是由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免疫抑制剂治疗
● 人造物留置手术 ● 器官移植手术
32
治疗用药原则 (Principles of antibiotic therapy)
●
切忌滥用抗生素 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培养﹢ 药敏)
●
●
合理的联合用药
预防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
33
抗菌素选择的原则:
1、可根据感染的部位,感染的器官,感染的性质,脓液的 性状,病情的严重程度选用抗菌素。 2、可以用一种抗菌素控制的感染,不联合应用抗菌素;可 用窄谱抗菌素控制的感染,不用广谱抗菌素。 3、有数种同样有效的抗菌素可选择时,应选用药源充足、 价格较廉和副作用较小的。
11外科感染教案(外科学K)

3.疖、痈、机型蜂窝织炎、丹毒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4.脓毒症的定义、诊断及治疗。
5.抗生素应用原则。
重点△
难点○
疑点◎
1.外科感染的定义、特征、病因、转归、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掌握常见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3.掌握手部感染的表现及预防。
厦门医学院教案
题目
外科感染
总学时
理论____2实践______
课程
类型
公共基础课()专业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教学
对象
专业:___临床医学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教学
目的
要求
1.外科感染的定义、特征、病因、转归、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3页厦门医学院
课堂提问
1.简述外科感染的定义及分类
2.简述脓毒症的定义
3.什么是机会性感染
第1页厦门医学院
教案附页
2.浅部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1)疖
2)痈
3)急性蜂窝织炎
4)丹毒
5)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
3.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1)甲沟炎和脓头指头炎
2)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化脓性滑囊炎
3)掌深间隙感染
4.。脓毒症
3)外科感染除了具备红肿热痛的表现,还有全身脏器的改变。
4)外科感染可以从局部表现着手,辅助血常规、超声、CT、必要时手术探查,而病原学检查是明确诊断及指导治疗的最可靠依据。
5)外科感染应该以外科治疗为主,辅以抗生素治疗
6)破伤风是是葛兰氏阳性芽孢菌,厌氧菌,临床特征是全身的肌肉痉挛,表现为全身的角弓反张,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痈
定义: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1.临床表现 病初多个脓头隆起的紫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中央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或呈火山口状;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2.治疗要点 早期局部热敷,若感染中心坏死组织多,宜尽早切开,清除坏死组织。
教具:教材、多媒体、板图、模型
3.口底、颌下的急性蜂窝组织炎若短期抗感染治疗无效,应尽早切开引流
4.对捻发音蜂窝组织炎尽早切开引流,并用过氧化氢溶液或高锰酸钾液湿敷。
四、丹毒
定义:由β-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黏膜的细小破损入侵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1.临床表现 常伴头痛、畏寒、发热。患处边界清、稍高出皮肤的鲜红色片状红斑;区域淋巴结肿大疼痛。
2.治疗要点
1)休息,抬高患肢
2)局部湿热敷
3)大剂量青霉素,并在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后继续使用3-5天
4)防止接触性传染
3.预防
五、浅部急性淋巴管炎与急性淋巴结炎
(一)临床表现
1.急性淋巴管炎:浅表淋巴管炎、深层淋巴管炎、全身感染症状
2.急性淋巴结炎
(二)治疗要点
(三)预防
六、浅部脓肿
1.临床表现 局部常隆起,有红、肿、热、痛和波动感
2.治疗要点 全身症状给予全身支持、抗菌药物及对症处理;脓肿尚未形成是治疗同疖,如脓肿已有波动感应及时切开引流。
3.预防
课后小结:
疖、痈主要是毛囊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急性蜂窝组织炎和淋巴管炎为尚未化脓的感染,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等。
参考资料及教具:
参考资料:1、唐省三郭毅主编临床医学概要(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督促同学们把手机收起来等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收起来,考勤。
【导入课程】
第一节常见皮肤和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1、疖
定义: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累及皮下组织。
1.临床表现 病初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小结节,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顶端形成黄白色脓栓→脓栓脱离,脓液排出而愈。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毒血症状。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第24次课
授课课题
第十一章外科感染
第一节常见皮肤和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授课时数
2
课型
理论课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目的
1 、掌握疖、痈、急性蜂窝组织炎、丹毒等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2、了解疖、痈、痈、急性蜂窝组织炎、丹毒等的临床表现
难点
疖、痈、急性蜂窝组织炎、丹毒等的临床表现
三、急性蜂窝组织炎
定义: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1)临床表现
1.浅表感染 患处红肿敏性、剧痛
2.深层感染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重
3.口底、颌下、颈部的急性蜂窝组织炎
4.发生在胃肠道或泌尿道内容物
(二)治疗要点
1.及时就医,休息,加强营养支持,足量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2.局部早期热敷、中药外敷或理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