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
柏拉图的四个思想主张

柏拉图的四个思想主张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中的一位,公元前427年出生于古希腊雅典,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他的哲学思想对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四个思想主张:1、柏拉图认为美是相对的、柏拉图认为世间所有的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人们不能把一个事物孤立的拿出来看,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事物。
2、在柏拉图哲学当中明细提出将宇宙间的原则及道理都要看成一致普遍性,不仅仅将理念世界呈现在众人的面前,还一一的描述出当时的希腊哲学具有什么样的缺点,人们接受哲学观点后,将误解点明。
3、柏拉图提出理想国和哲学王思想。
4、柏拉图哲学中分别将理念及事物区分,以往的哲学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柏拉图敏锐的抓住了这个区别,哲学方面主要分成一为批判,二为两重,三为回忆。
柏拉图的着作:1、《理想国》。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它成于作者壮年,震古铄今,影响深远,不仅是作者政治思想的宣言书,而且是一部折人政治家的治国纲要。
柏拉图以继承苏格拉底大业自任,前后共着对话二十五篇。
他坚信哲学家能兼为政治家,确能治理世界。
书中论及正义、国家、财产、幸福、哲学家、真理、认识、理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两千余年来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
2、《智者》:柏拉图最深刻的对话录之一。
该书是柏拉图晚期的作品。
该书是一篇对话体哲学着作,它反映了晚期柏拉图存在论、知识论和语言哲学等方面的核心思想,在古希腊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会饮篇》:柏拉图式爱情的源头。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着的一篇对话式的作品,是以对话或者演讲的形式写成的,其背景是古希腊的一群男子在一场酒宴之中的谈话,所讨论的主题是爱的本质。
本书表达了柏拉图的内心信念,即不可见的事物是永久的。
本书也讲述了从低级到高级的爱,在本书中,这群男子认为最高贵的爱是男人之间的爱,他们认为男子应该去爱另一个男子,但是他们反对古希腊风俗中男子对少年的爱,这是他们讨论的前提。
柏拉图的课件ppt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永恒不变的、完美的、真实的存在,而 现实世界只是对理念的模仿,因此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变 化的、虚幻的。他认为理念世界是超越感官的,只有通过理 性才能认识。
灵魂观
总结词
灵魂观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灵魂是永恒不死的,是理念 的载体。
详细描述
柏拉图认为,灵魂是超越肉体的,是人的本质存在。灵魂在生前通过对理念的 追求和认识,不断净化自己,最终达到与理念合一的境界。他认为灵魂在死后 并不会消失,而是继续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柏拉图的课件
目录
• 柏拉图简介 • 柏拉图的理念 • 柏拉图的辩证法 •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 •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01
柏拉图简介
柏拉图的生平
出生背景
教育经历
公元前427年,出生于雅典一个富裕的家庭 。
早年师从哲学家苏格拉底,后因苏格拉底 被指控渎神罪而受到牵连,被迫离开雅典 ,流亡至意大利、埃及等地。
哲学思想形成
建立学院
在流亡期间,柏拉图广泛接触各地的哲学 家和思想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并建立了自 己的学院,培养了大批哲学家和思想家。
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理念论
政治哲学
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只是对理念世 界中完美形式的模仿,只有通过思考 和哲学才能接近这些完美的理念。
真理观
总结词
真理观是柏拉图哲学思想中的认识论观点,他认为真理是超越感官的,只有通过 理性才能认识。
详细描述
柏拉图认为,真理是超越感官的,不是通过感官所能认识的。他认为感官所感知 的是现实世界的影子,而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理念世界和真 理。他主张通过辩证法和哲学的思考来追求真理和智慧。
柏拉图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是什么意思柏拉图(Plato),全名亚里士多德柏拉图(Aristocles Plato),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在苏格拉底的影响下,柏拉图发展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并成立了著名的学派——柏拉图学派。
柏拉图的思想被视为哲学和理论的经典,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学派及其特点柏拉图学派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的核心思想是理念论。
柏拉图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理念的投影,理念是真实、永恒而不变的,而现实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人类应该通过理念的追求来提高自身,并追求真理和智慧。
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他提出了“智者王”的理念,即只有智者才有能力统治和领导社会。
他认为智者具有智慧和正义,能够正确地引导人们走向真理和善良。
此外,柏拉图关注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德才并使他们更接近理念。
柏拉图对政治的影响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对西方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政治理念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
在这部著作中,柏拉图构想了一个以智者为统治者的理想国家,提出了哲人统治的观念。
柏拉图认为智者具有超凡的理性和道德,他们能够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并为人民谋求最大的幸福。
他反对民主形式的政府,认为普通人容易被欲望和情感所左右,无法作出理性的决策。
但他的政治思想并非独裁主义,他认为智者必须以善良和公正的原则来统治,以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福祉。
柏拉图的教育观念柏拉图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品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让人们逐渐接近理念世界。
柏拉图主张让儿童从小接受教育,通过不断学习和训练,培养其道德品质和智慧。
柏拉图提出了分级教育的理念,他认为教育应该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差异化教学。
他主张让优秀的学生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并将他们培养为领导者和智者。
他还提出了“哲人王”的概念,即将受过良好教育的智者培养为国家的领导者。
柏拉图的形而上学思想柏拉图的形而上学思想是他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柏拉图

柏拉图构造的这个学制体系是迄今为止世 界上最长的学制,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实 现的。柏拉图把斯巴达和雅典的不同教育实 践加以融合,取长补短,在理论上做了升 华,并在其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而形成了他特 有的漫长的学制体系和庞杂的学习内容,对 后世也很有影响。
个人影响
柏拉图在西方的地位.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 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 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 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 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的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 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他对西方哲学的启蒙作用被普遍认可,也因为他卓越的人 格而备受尊重。 因此,他被称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
主要著作
柏拉图才思敏捷,研究广泛,著述颇丰。以他的名义流传下来的著作 有40多篇,另有13封书信。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 记载下来的。在柏拉图的对话中,有很多是以苏格拉底之名进行的谈 话,因此人们很难区分哪些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哪些是柏拉图的思想。 经过后世一代代学者艰苦细致的考证,其中有24篇和4封书信被确定为真 品,主要有: 1、《伊壁鸠鲁篇》《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篇》 《斐多篇》 2、《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 《政治家篇》 3、《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 《飨宴篇》《斐德罗篇篇》 4、《阿奇拜得篇之一》《阿奇拜得篇之二》 《高尔吉亚篇》 5、《智者篇》《政治家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理想国》 6、《苏格拉底的申辩》 《理想国》 《巴曼尼得斯篇》《苏格拉底之死》
柏拉图的永恒
柏拉图代表的是一种爱情观。它是一种只注重精神上的恋爱,不要求 身体和物质的因素。是那种纯精神恋爱。柏拉图的永恒,顾名思义就是 永远维持那种纯洁的、不贪图物欲的精神恋爱。西方人认为这种纯精神 的恋爱才是永恒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 4.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 你(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 只有一个。
柏拉图

柏拉图个人简介柏拉图(希腊语:Πλάτων,英语:Plato,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腊哲学家,其主要哲学思想是理念论,对西方的哲学思想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原名亚里士多克勒(Aristoklēs),家中排行老四。
柏拉图是其体育老师给他起的绰号。
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又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理想国》是他最重要的著作。
柏拉图出身雅典贵族,并受到良好的贵族教育。
大约二十岁时,他开始追随苏格拉底。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逃往梅加腊避难。
后来他到各地游历,包括西西里岛、南意大利、埃及等地。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并创办了学园(或称“阿卡得米”,Academy)。
学园的名字与学园的地址有关,学园的校址所在地与希腊的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有关,因而以此命名。
学园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机构,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学园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
学园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
公元前367年,柏拉图再度出游,此时学园已经创立二十多年了。
他到达锡拉库萨,并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施,但是却遭到强行放逐,于公元前360年回到雅典,继续在学园讲学、写作。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记载下来的。
在柏拉图的对话中,有很多是以苏格拉底之名进行的谈话,因此人们很难区分哪些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哪些是柏拉图的思想。
柏拉图的理想国作者:柏拉图文章来源:浏览:5715 次柏拉图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出生于雅典一个奴隶主贵族家庭。
柏拉图家境优裕,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的文法、修辞、写作成绩优秀,并对文学很感兴趣,写过不少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
他身体健壮、体力过人,非常喜爱体育活动,擅长多项运动项目。
他也喜爱音乐和绘画,并有较高造诣。
柏拉图

Bailatu柏拉图Platon (公元前427~公元前345)古希腊哲学家,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出身雅典贵族。
早年在数学、哲学和文艺方面受过良好的教育,从20岁起就跟苏格拉底求学,直到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以亵渎宗教和毒害青年的罪名被新起的民主派当权派处死为止。
后来他游历过埃及,学习了天文学和埃及的典章制度;接着他又游历意大利,企图在叙拉古实行他的政治理想,但以失败告终。
他当时已40岁,回到雅典建立了他的著名的学园,四方来学者甚多,其中有奴隶,也有从马其顿来的亚里士多德。
在讲学进程中他写出40篇左右的对话集,其中最重要的有《斐德罗斯篇》(又译《斐德若篇》)、《会饮篇》、《理想国》10卷和《法律篇》,内容涉及宗教、神话、政治、伦理、教育、哲学和文艺理论各方面的重大问题。
对话这种文学体裁属于“直接叙述”,在希腊史诗和戏剧里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柏拉图把对话从史诗和戏剧里提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运用于学术讨论。
它的特点在运用“苏格拉底式的论辩法”,把各方论点都摆出来,把其中矛盾剥茧抽丝似地逐层揭露出来,从而引向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
柏拉图把对话体运用得极灵活,从日常具体事例出发,很少用抽象推理;以浅喻深,由近及远,去伪存真,层层深入,不但把人自然地引到结论,而且使人看到活的思想过程,激发自己的思考。
柏拉图的《对话集》是希腊文学中出色的散文作品,是学术讨论中一种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优秀传统。
各篇对话的主角始终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自己从来不露面,因此很难断定哪些话代表柏拉图自己的思想。
柏拉图又经常运用“苏格拉底式的幽默”,半庄半谐地摹仿他的论敌诡辩派的诡辩方式,很难断定哪些是他的真心话。
特别使人感到困难的是他有时并没有作出结论,例如专门谈美的《大希庇阿斯篇》;有时不同的对话对同一问题作出的结论前后并不一致,最明显的例子是他在《理想国》里把希腊传统的文艺摹仿自然的观点结合到自己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说文艺所摹仿的不是真理,把文艺的地位摆得很低。
柏拉图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是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是他提出了“当心灵摒绝肉体而憧憬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的观点,这也就是“柏拉图式的爱情”的由来。
柏拉图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是古希腊宏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宏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同学‘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憧憬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意。
现在所说的“柏拉图式的恋爱”,指的是精神上的恋爱;比如两人异地相隔,但也每天联系着,感情并没有由于分隔而变淡,反而是距离产生了美,感情更加深刻。
柏拉图简介
柏拉图是古希腊宏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宏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同学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制造或进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
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都有苏格拉底出场。
但学
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苏格拉底。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很多在他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将心灵或理性作为推断任何事情正确性的依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全部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

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 并称为希腊三贤。他们三人被广泛认 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 写下了许多哲学的对话录,并且在雅
典创办了著名的学院。
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
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个我 沙滴 漠爱 !情 !! !嘿
!好ຫໍສະໝຸດ 像 一 把 火 ! 呼 ! 燃 烧 了 整
爱情观: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之
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 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 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 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
男神!
男 神 我 爱 你 !
男神你最帅1!!!
男神你最帅2!!! 男神你最帅3!!!!
在整个西方哲学史的理论框架中,柏拉图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英 国哲学家怀特海就曾对此明确表述:“公正的说,关于西方哲学最令人信服的 特征就是一系列对于柏拉图思想的注脚。在哲学领域内,没有一个问题不能从 他的作品中找到一些观点。”这无疑是对柏拉图地位的巨大肯定,可以这样说, “理念论”所提出的问题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史发展的方向,在其后的诸多哲 学家中,要么赞同柏拉图,要么反对柏拉图,但无论如何,柏拉图都是西方哲
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
而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的爱 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 虽有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 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即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 他说,对活得高尚的男人来说,指导 他行为的不是血缘,不是荣誉,不是 财富,而是爱情。世上再也没有一种 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一个处在 热恋中的人假如作出了不光彩的行为, 被他的父亲、朋友或别的什么人看见, 都不会像被自己的恋人看见那样,使 他顿时苍白失色,失去一切的一切, 无力面对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对柏的影响: 1、柏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 2、苏之死,改变了柏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 度,开始寻找自己心中的理想国 柏拉图认为极端民主制的弊端:
会导致无政府主义,过度自由放纵,社会秩序混乱。
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 理念论
材料一:“有许多美丽的事物以及善的事物 存在者;……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自身、善 自身,相应于每一组我们认为是众多的事物都有 一个单一的理念,它是一个统一体,我们把它称 为真正的存在。” ──《国家篇》
5. 柏拉图所谓的“哲学王”必须具备( ) ①智慧 ②正义感 ③理性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② 6. 柏拉图认为进入深奥哲学殿堂的前提是学好 A.几何学 B.物理学 C.天文学 D.历史学 7. 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是( ) A.阿卡德米学园 B.吕克昂学园 C.毕达哥拉斯学院 D.巴黎大学 8. 对于柏拉图的思想主张正确的是( ) A.柏拉图的哲学建立在实在与现象的区别之上 B.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完全正确的 C.把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结合起来 D.护国者要有节制之德
1.他的政治学说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中乌托邦主 义的传统。这个人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莫尔 D.圣西门 2. 柏拉图生活的时代中国历史正处于(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时期 3. 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源是( ) A.道 B.理 C.理念 D.物质 4.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 ) A.先验论 B.理念论 C.《国家篇》 D.唯心论
不同之处:
①研究侧重点:柏拉图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理性, 主张建立理想国家,追求真; 孔子侧重于伦理 道德,侧重于感性,追求善。
②政治上:孔子希望建立一个“仁”“礼”结合的集权国家 统治者以德治国; 柏拉图主张建立一个由“哲学王”统治的正义国家, 其本质是以知识治国。 ③哲学思想:鬼神观,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 孔子对鬼神观持怀疑态度
2、追随名师 (苏格拉底) 3、周游四方(叙拉古) 4、创办学校(雅典学园)
(阿卡德米学园)
柏拉图雕像
苏格拉底的甩手运动
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 “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 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 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 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 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 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 只剩下八成。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 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 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 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坏)是 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 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 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K.R.波普 这段文字说明什么问题?
柏拉图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
知识结构
一、柏拉图的生平 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三、柏拉图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柏拉图的生平 1、出生名门
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 理念论
——唯心主义
2. 伦理思想(人性的多重性):
认为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应通过智慧充分控制 自己的热情,并抵制欲望
3、政治思想: 《理想国》
政治思想——理想国
请阅读教材,思考: 提问一:“理想国”的目标是什么? (正义与幸福) 提问二:“理想国”的三个阶级是如何划分的? 提问三:“理想国”的基础是什么? (三等级各尽其职) 提问四:“理想国”的原则有哪些? (等级划分、财产共有、普及教育等)
2.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1)他的政治思想对西方影响深远,是最早乌 托邦思想的体现,不少观点(财产公有,普及教育)被 后世空想社会主义者接受。 (2)他的哲学思想在人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西方哲学的个个派别,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 的思想的了。 (3)他的教育思想、学以致用、学术自由等传 统沿用至今。 (4)雅典学园被看做是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不少著作成为学术经典。
正义就是占有自己的东西干自 己的事情。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 各做各的事情。 ——柏拉图
内容:
•构成:统治者、保卫者、生产者 •责任和义务 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 •国家的目的:和谐 •统治者: “哲学王” —最有智慧、正义感和理 评价: 性 合理之处:要求社会的合理分工,强调社会的和谐有序, 统治者应具有智慧和治理国家的知识。 局限:
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 理念论
①世界由两部分构成:理性+感觉
内 容 :
•理性世界(理念):真实、完美而永恒 •感性世界(具体事物):虚假、残缺而变幻
②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
●柏拉图认为,人类可以通过感觉认识到的各 种具体事物,总处于不断衰败变化中。在这些变 化的具体事物背后,始终存在着一种完美的、不 变的东西,柏拉图称这种东西为“理念”。例如世 界上有白猫、黑猫、花猫,柏拉图认为,之所以有 “猫”这个理念,是因为神创造了本质的“猫”,而且 只创造了一只,其他的都是模仿的、虚假的。
3、政治思想: 《理想国》
-:
4.强调法治:著《法律篇》:
理想国是由哲学王统治,宪法国家强调法制 认为法律应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
三、柏拉图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1、历史地位:
被誉为“在他那个时代所有的人之中,他是最有 智慧的、最正直的、最善良的人”。 他是西方文化的奠基者,他的学术思想影响西方 文化走向,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探究
Vs
主要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时代背景:两人都处在天下大乱时代,面临相同的问题。 从各自角度提出“仁学”和“理念论” 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特点:两人都较重视统治者作用,且都倾向人治。 教育主张: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是著名教育家。都 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 政治主张:都主张建立一种合理、有秩序和稳定的社会。 影响:都影响了东西方文化走向。 思想最大相同: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理念论的实质:
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是唯心主义哲学观
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 理念论
——唯心主义
2. 伦理思想(人性的多重性):
认为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应通过智慧充分控制 自己的热情,并抵制欲望。
人性的多重性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除了理性之外,还有 非理性部分,这就是热情和情欲。柏拉图把人的 灵魂分成三个层次: 最好的部分是智慧, 最劣的部分是情欲, 介于这两者之间的 是热情。一 个人为 了获得真正的知识, 应该通过智慧充分 控制自己的热情, 并抵制欲望。
理念先于物质存在,是真实、完美、永恒的。
材料二:“万物的本性是相近的,灵魂又已经 知道了一切,也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我们不能通过 回忆某一件事情──这个活动一般叫学习──发现 其他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勇气,并不倦地研究。由 此可见,所有的学习不过只是回忆而已。” ─《曼诺篇》
知识是先天固有的,人们学习的过程就 是回忆的过程。
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设计“第二等理想国”--法治国。如果一 —— 唯心主义 1、哲学思想: 理念论 个城邦没有好的办法让统治者变成哲学家, 2. 伦理思想(人性的多重性): 或是让哲学家成为国王,则法治仍比人治好, 认为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应通过智慧充分控制 实行法治的国家虽不能称为最好的,但可以 自己的热情,并抵制欲望 被称为第二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