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c8694415.html,

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常海涛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年第18期

摘要探讨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包括建立科学的培养目标、健全的课程体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等解决方法。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152-02

1 前言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未来经济将从粗放、以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变为注重质量、以创新驱动的新型增长模式。尽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趋缓,但是企业发展仍旧比较困难。所以,中国经济要实现转型发展,根本的出路在于创新和创业。只有通过创新创业,才能使企业大幅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也只有通过创新创业,才能为再就业者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提高经济的发展活力。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

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需要,是促进高等学校学生高质量创业和就业的重要措施。它明确指出,高校要坚持“面向全体、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分类施教”和“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原则,要坚持“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健全课堂教学、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总目标,为我国高等教育下一阶段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高校已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已经形成了政府积极倡导、高校全面推进、广大学生主动参加的创新创业格局。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缺少改革经验,我国高校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终提出应对问题的策略,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必须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2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1]

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崭新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全体学生为培养对象,使之成为社会新常态下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