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中出现问题说明
关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影响原因探讨

关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影响原因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是一种常用于灭菌微生物的方法。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遇到失败的情况。
这篇文章将探讨一些可能导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设备问题。
若设备没有正常维护和校准,则可能导致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偏差。
这些参数的偏差可能会导致灭菌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不稳定,从而影响灭菌效果。
此外,设备故障如电源中断、通风故障、泄漏等也可能导致灭菌过程中的异常。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操作错误。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需要严格的操作规程。
如果操作人员没有按照规程操作,就可能导致灭菌失败。
例如,未按照要求正确加载和排列灭菌器内的待灭菌物体,或者在灭菌过程中开启了灭菌器的门,都会导致灭菌效果下降。
第三个可能的原因是灭菌物体特性。
不同的物体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的抵抗能力是不同的。
一些物体可能具有较高的抵抗能力,需要增加灭菌时间和灭菌剂的浓度来确保灭菌效果。
此外,一些物体可能具有复杂的结构,灭菌气体无法完全进入到物体的各个角落,导致局部灭菌不彻底。
第四个可能的原因是灭菌剂质量问题。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需要使用高纯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作为灭菌剂。
如果灭菌剂的质量不合格,可能会导致灭菌效果下降。
例如,灭菌剂的浓度不足、纯度不高,或者灭菌剂中含有杂质等,都可能影响灭菌效果。
第五个可能的原因是灭菌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灭菌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也可能对灭菌效果产生影响。
例如,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灭菌效果下降。
此外,湿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灭菌器内的过氧化氢溶液降解,从而影响灭菌效果。
最后,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导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
例如,灭菌器内的杂质和残留物可能会影响灭菌效果。
此外,灭菌器的密封性能问题也可能导致灭菌效果下降。
综上所述,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的原因可能包括设备问题、操作错误、灭菌物体特性、灭菌剂质量问题、环境因素等。
低温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中出现问题说明

低温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中出现问题说明低温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中出现问题分析最近很多老师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出现生物监测阳性后不知道如何判断,愚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与实验分析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原理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原理为:在一定真空度(低于60pa ),在一定温度下(50℃),60%过氧化氢汽化扩散到整个腔体,与被灭菌器械表面的细菌接触,达到灭菌的目的。
等离子过程主要有2个功能:第一增强灭菌效果;第二,分解残留的过氧化氢,减少对器械的影响。
设备真空性能主要有3个功能:第一,降低过氧化氢的汽化温度,即降低沸点,保证过氧化氢能够充分汽化扩散;第二,保证在一定真空度下,过氧化氢对灭菌包裹的穿透能力,使过氧化氢能够作用于器械表面的细菌,达到灭菌效果;第三,保证了灭菌器腔体灭菌剂的均匀性。
灭菌器的温度主要有2个功能:第一、保证过氧化氢汽化时的能量补充,确保汽化充分;第二、汽化状态的过氧化氢分子能够持续的运动,保证其穿透能力。
2、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质量判断合格的灭菌器能够正常运行程序,并且程序符合产品批件批准的程序流程要求(或者能够正常灭菌)。
这里讲到的“判断”主要就是帮助操作者,在偶尔出现化学或者生物监测出现阳性时,如何判断就是设备故障,还就是其她问题(比如,过氧化氢浓度、器械自身的干燥程度、监测耗材质量问题,装载量与摆放方式等)。
第一:抽真空能否达到60pa,并能够保持住;第二:温度就是否能否达到至少50℃;第三:正常运行时,设备空载扩散压力能否达到1200pa;满载时,扩散压力能够达到1200pa。
(PS-100)反映到灭菌器打印曲线时,注意观察标准循环时:一条直线、两组细曲线与四组拐点。
一条直线,为灭菌器温度曲线。
设备合格时,曲线基本为一条直线,且在50℃以上。
两组曲线中,靠近横坐标的一组曲线,为两次抽真空时最低压力(真空度)维持的时间(即保压曲线)。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失败原因及对策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胡春燕摘要:分析操作59次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失败的原因,器械干燥不彻底、装载过于拥挤、环境潮湿、操作人员知识缺乏等是引起灭菌失败的原因。
为此,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和灭菌物品的质量控制,掌握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以保证灭菌成功。
关键词:过氧化氢;灭菌失败;灭菌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2.052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1B-3047-02 近年来,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灭菌器,由于其具有低温、快速、无毒残留的特点,对耐热和不耐热的医疗器械都适用[1],给各种腔镜和不耐高温的精密医疗器械的连台手术带来了便利。
我院手术室于2010年9月引进了1台凯斯普牌GASP-120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代替了原有的甲醛熏蒸法、2%戊二醛浸泡法,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受医护人员的欢迎。
但刚投入使用时由于知识欠缺,对机器的性能、操作方法、包装方法、包装材料的选择、环境要求、保养维护等方面缺乏经验,导致灭菌失败。
现将我院使用凯斯普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 临床资料我院手术室2010年9月—2012年6月使用凯斯普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及与之配套使用的包内化学灭菌指示卡和包外化学指示胶带、55%~60%过氧化氢灭菌剂、生物指示剂、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无纺布等,将符合低温灭菌的物品和器械如内镜、内镜器械、电刀、电凝线、冷光源、体内除颤器等物品经过常规清洗干燥后包装装载入灭菌器内,按物品材质选择灭菌模式,结束后打印该次灭菌信息。
共灭菌630次,其中有59次灭菌失败,失败率9.4%。
571次灭菌循环完成,每锅进行生物监测,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生物指示剂培养均为阴性,包内外化学指示卡变色完全符合要求。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不良事件分析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不良事件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不良事件。
方法: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统计医院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详细分类。
结果:不良事件一共有150例,列支循环中断有65例,眼睛刺激、皮肤灼伤有30例,烟雾、油雾、气味有22例,过氧化氢残留、飞溅、泄漏有18例,灭菌循环中断、失败有7例,仪器设备故障有5例,被灭菌设备损坏有2例,被灭菌设备生物指示剂阳性、细菌超标有1例。
结论:积极分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应用期间的不良事件,进一步分析发生原因,针对性的改进仪器应用流程或管理方法,可提高灭菌器的应用有效性、安全性。
关键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不良事件;分类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又名低温灭菌,是医疗机构常用的灭菌方法,多通过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实现[1]。
低温灭菌其实就是通过设备营造60℃环境,通过过氧化氢气体对相应医疗器械实施灭菌操作,通过等离子有效分解残余过氧化氢,达到有效灭菌消毒目的。
现今有大量研究[2-3]指出,低温灭菌具备高效、快速、便捷等优点,可在不耐湿、不耐热的管腔类、复杂精密医疗器械中应用。
但管腔类医疗器械的结构相对复杂,管道相对狭长,低温灭菌更容易发生问题,需高度重视。
为提高低温灭菌的操作质量及操作效果,积极分析低温灭菌常见不良事件,进一步了解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针对性的制定质量改进方案,可有效提高低温灭菌质量及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此次研究在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进行,主要统计分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不良事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统计医院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2方法结合医院相关记录明确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这13个月内因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导致的不良事件,结合相关记录,将其细化到各个类型中,计算例数与百分率。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不良事件分析

学术论著中国医学装备2022年1月第19卷第1期 China Medical Equipment 2022 January V ol.19 No.1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器械监测与评价部 北京 100022②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器械监测评价科 山东 济南 250014③山东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山东 济南 250100④山东省立医院医学工程部 山东 济南 250021*通信作者:****************作者简介:赵燕,女,(1974- ),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医疗器械安全性监测与评价研究工作。
[文章编号] 1672-8270(2022)01-0161-04 [中图分类号] R197.39 [文献标识码] AAnalysis of adverse events of hydrogen peroxide low temperature plasma sterilizers/ZHAO Y an, ZHAO Yu-juan, WANG Xin-pei, et al//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22,19(1):161-164.[Abstract] Objective: T o analyze the adverse events and causes of hydrogen peroxide low temperature plasma sterilizer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safe use. Methods: The adverse event reports of hydrogen peroxide low-temperature plasma sterilizer in the 2010 - 2020 the database of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Manufacturer and User Facility Device Experience (MAUDE) were searched by the Product Code "MLR",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retrieved 2,866 adverse event reports. Field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10 hospitals with large number of hydrogen peroxide plasma sterilizers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terms of age, internal configuration, common malfunction and problems, frequency of replacement of fittings and maintenance of the equipment. Results: The main adverse events of hydrogen peroxide low temperature plasma sterilizers were smoke, oil mist, odor, hydrogen peroxide leakage, residue, skin reaction, sterilization failure and damage of sterilized items, which were related to component failure, irregular operation and improper maintenance. At present, the method of verifying sterilization effect of sterilization effect of slender lumen instruments may not be accurate, and some indicators affecting sterilization effect were lack of standard requirements. Conclusion: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nufacturers and users of hydrogen peroxide low-temperature plasma sterilizers should make use of the adverse event monitoring results to make improvement and ensure the safe use of the product.[Key words] Hydrogen peroxide low temperature plasma sterilizers; Medical device; Adverse events; Risk; Monitor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Medical Devic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Division, Center for Drug Reevaluation, NMPA, Beijing, 100022, China.[摘要] 目的:分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原因,为临床灭菌器的安全使用提出改进对策。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目的:针对当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故障开展分析,总结其处理措施,进一步改善当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管理工作质量。
方法:分析我院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之间我院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使用具体情况,总结常见故障以及具体的处理措施。
结果:过氧化氢故障19次,设备老化1次,器械有水12次,跳电1次,电源故障1次,物品档灯1次,旋切手柄有油1次,误操作1次,卡匣错位1次。
不同故障情况有着不同的处理措施。
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开展全面维修养护工作,针对故障需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最大程度上保证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有效科学使用。
【关键词】故障分析;处理措施;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医院感染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当前医院患者病情干预效果,部分院内感染患者会由于感染问题进一步加重其原本病情,导致治疗难度加大[1]。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科学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可能性,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异常的故障问题,导致灭菌效果不当[2]。
现列举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我院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出现的常见故障,并且开展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分析我院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之间我院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使用具体情况,总结常见故障以及具体的处理措施。
2.结果过氧化氢故障19次,设备老化1次,器械有水12次,跳电1次,电源故障1次,物品档灯1次,旋切手柄有油1次,误操作1次,卡匣错位1次。
不同故障情况有着不同的处理措施。
3.讨论3.1设备老化的维修养护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可能会由于设备老化导致其杀菌功能出现异常情况,维修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其使用说明书上的出厂日期对其进行老化评价,将老化仪器进行更换。
不同不同的仪器零件磨损情况不同,在日常维修养护工作中一旦发现老化零件,需及时对其进行更换处理。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常见故障与处理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常见故障与处理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微创手术的广泛应用,新型的医疗器械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精高端、昂贵的医疗器械,这些器械大多采用不耐高温的材质制成,例如手术中常使用到的腔镜器械、超声刀刀头、光源导线等均不能使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适用于目前95%的医疗设备和手术设备的灭菌(1)。
其突出特点是使用安全、易操作,对器械和物品无损害、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提高器械利用率,灭菌周期短、能耗低等。
我院于2013年引进北京白象有限公司PS - 120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现将灭菌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以及处理措施介绍如下。
1. 故障及处理1.1 过氧化氢卡匣弹出失败灭菌程序正常结束后,指示卡未变色,过氧化氢卡匣弹出失败。
联系厂家维修,因为新购进的卡匣与之前卡匣不相同,导致卡匣弹出故障,厂家更换注液系统后恢复正常使用。
1.2 注液系统故障物品灭菌后指示卡未变色,经检修发现注液系统堵塞异物。
对注液管道进行清理,清除管道堵塞物,并对灭菌失败的物品重新灭菌,灭菌器运行正常。
1.3 抽真空循环自动终止灭菌过程中出现报警提示,灭菌循环终止。
开舱门进行检查,发现有灭菌物品未充分干燥,所以导致抽真空失败、循环终止。
物品灭菌前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待灭菌物品充分清洁、干燥后方可进行灭菌。
1.4 装载不合理灭菌时由于灭菌舱内物品装载过多,导致灭菌循环不能顺利进行。
装载物品时装载量不能超过灭菌舱的80%。
选择一次性指定包装纸和袋,注意器械包的摆放规范:单次灭菌器械不可过多,灭菌物不能碰触舱门及舱底,金属物不能直接接触电极铝网,器械盒平放在双层金属架上不重叠,灭菌袋透明面同向摆放,不能用于液体、油、粉末、吸收液体的物品或器材,以及棉、纸、纱布海绵等纤维素材料制成的物品,及任何含木浆物品(2)2. 小结灭菌器使用时所有操作一定要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的规范进行,出现故障要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联系厂家维修。
关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影响原因探讨

关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影响原因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食品加工厂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灭菌失败的情况。
本文将从设备问题、操作问题和菌株抗性等方面探讨影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的原因。
首先,设备问题可能是导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设备的运行状况、密封性能以及灭菌剂的浓度等参数都会对灭菌效果产生影响。
设备的老化、损坏或者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灭菌效果不佳。
例如,设备的维修保养不及时,导致灭菌剂的供应不稳定;设备的密封性能下降,导致灭菌剂泄漏,从而影响灭菌效果。
因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及使用合适的灭菌剂和参数是确保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效果的关键。
其次,操作问题也是导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对灭菌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操作人员未能按照正确的程序进行操作,导致灭菌剂的浓度不足或者灭菌时间不够;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不熟悉,导致错误的操作步骤和参数设置。
此外,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外界因素,如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等也会对灭菌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步骤和参数设置,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灭菌效果。
最后,菌株抗性也可能导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
一些病原菌可能通过基因突变或者其他机制获得抗药性,从而对灭菌剂产生耐药性。
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正确的操作条件下使用合适的灭菌剂和参数,也无法完全杀灭抗药性菌株。
此外,菌株的数量和生长状态也对灭菌效果产生影响。
菌株数量较多或者处于休眠状态时,灭菌效果可能不佳。
因此,在灭菌过程中需要考虑菌株的抗性情况,采取相应的灭菌策略,如增加灭菌剂浓度、延长灭菌时间等。
综上所述,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设备问题、操作问题和菌株抗性。
为了确保灭菌效果,必须注意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参数设置,熟悉操作规范并进行专业培训,同时考虑菌株抗性情况,采取相应的灭菌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中出现问题分析
最近很多老师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出现生物监测阳性后不知道如何判断,愚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和实验分析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原理
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原理为:在一定真空度(低于60pa ),在一定温度下(50℃),60%过氧化氢汽化扩散到整个腔体,与被灭菌器械表面的细菌接触,达到灭菌的目的。
等离子过程主要有2个功能:第一增强灭菌效果;第二,分解残留的过氧化氢,减少对器械的影响。
设备真空性能主要有3个功能:第一,降低过氧化氢的汽化温度,即降低沸点,保证过氧化氢能够充分汽化扩散;第二,保证在一定真空度下,过氧化氢对灭菌包裹的穿透能力,使过氧化氢能够作用于器械表面的细菌,达到灭菌效果;第三,保证了灭菌器腔体灭菌剂的均匀性。
灭菌器的温度主要有2个功能:第一、保证过氧化氢汽化时的能量补充,确保汽化充分;第二、汽化状态的过氧化氢分子能够持续的运动,保证其穿透能力。
2、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质量判断
合格的灭菌器能够正常运行程序,并且程序符合产品批件批准的程序流程要求(或者能够正常灭菌)。
这里讲到的“判断”主要是帮助操作者,在偶尔出现化学或者生物监测出现阳性时,如何判断是设备故障,还是其他问题(比如,过氧化氢浓度、器械自身的干燥程度、监测耗材质量问题,装载量和摆放方式等)。
第一:抽真空能否达到60pa,并能够保持住;
第二:温度是否能否达到至少50℃;
第三:正常运行时,设备空载扩散压力能否达到1200pa;满载时,扩散压力能够达到1200pa。
(PS-100)
反映到灭菌器打印曲线时,注意观察标准循环时:一条直线、两组细曲线和四组拐点。
一条直线,为灭菌器温度曲线。
设备合格时,曲线基本为一条直线,且在50℃以上。
两组曲线中,靠近横坐标的一组曲线,为两次抽真空时最低压力(真空度)维持的时间(即保压曲线)。
设备合格时,要有这两组曲线拐点所对应的数值在60pa左右,且能够维持5分钟左右。
同时,另外一组曲线在整个曲线的中间,这两组曲线为过氧化氢的扩散压力。
设备合格,曲线的前拐点对应的数据不低于800pa,曲线逐渐升高。
3、影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效果的因素
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主要功能为确保过氧化氢能够汽化并扩散到器械表面,并将残留过氧化氢分解。
灭菌依靠过氧化氢的氧化能力,破坏细胞壁和细胞内部的蛋白质,达到灭菌的功能。
因此,灭菌是否合格主要决定于过氧化氢是否与器械表面的细菌接触。
一旦接触,会一直作用,最终将细菌杀灭。
因此影响灭菌效果主要因素,就是阻碍或减少过氧化氢与细菌接触的机率。
第一、清洗不干净,残留的有机物,有机物覆盖在细菌表面,阻碍过氧化氢与细菌接触,灭菌失败;
第二,摆放不恰当,阻碍过氧化氢与细菌接触;
第三,装载量过大,过氧化氢量不够,不足以杀灭所有细菌;
第四,设备真空度不够,过氧化氢汽化不充分,扩散不均匀,降低机率;
第五,温度不够,不能提供持续的汽化能量和过氧化氢持续运动所需要的能量,导致穿透不够;
第六,过氧化氢浓度不够,过量的水分子阻碍过氧化氢分子与细胞接触;减少过氧化氢量,降低了作用机率。
4、生物指示剂监测原理
生物指示剂监测灭菌效果的原理:用标定和特定抗力的细菌,并有一定的菌量,与被灭菌物品同时在灭菌器中灭菌灭菌,如果该生物指示剂呈阴性,就认为灭菌合格;反之认为灭菌失败。
5、灭菌后生物指示剂培养呈阳性的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过氧化氢灭菌监测生物指示剂出现阳性,不合格的原因就非常明确。
第一、灭菌失败,先分析第3条中讲到的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问题,请按照第2条中,检查设备是否正常。
第二、如果操作和设备都合格,就要对生物指示剂质疑。
因为生物指示剂在生产和运输中也有影响。
比如生物指示剂芽孢中自身表面的有机物和其芽孢湿度同样也影响该细菌是否能被杀死。
第三、芽孢在生产时,温度、营养、生长环境改变,导致抗力有所升高,超出特定抗力;菌量超出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