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峨山图说》及其价值———兼论近现代交通方式对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老峨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老峨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老峨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为了全面了解老峨山的旅游资源情况,本次调查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老峨山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为进一步开发和推广旅游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方法⒈实地考察:对老峨山的景点、文化遗产、自然环境等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第一手资料。
⒉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对游客、居民和相关旅游从业人员进行调查,收集他们对老峨山旅游资源的认知和评价。
⒊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准确的结果和结论。
三、景点资源调查⒈主要景点介绍a) 老峨山风景区:包括主峰、溶洞、湖泊等多个景点,以自然风光和独特地质景观闻名。
b) 古村落:老峨山周边有多个古村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
c) 文化遗产:老峨山拥有众多文化遗产,如古寺庙、古街道等,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⒉景点开发现状a) 景点基础设施:景点的交通、停车、导览、餐饮、卫生等基础设施情况。
b) 景点管理和保护:景区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措施和成效。
c) 景点旅游服务:景点导游服务、购物、娱乐设施等表现和评价。
四、旅游配套设施调查⒈酒店和民宿:老峨山周边提供的住宿选择,包括星级酒店、农家乐等。
⒉餐饮:老峨山提供的餐饮服务,包括当地特色美食和中西餐厅。
⒊交通:到达老峨山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等。
⒋购物:老峨山的特产和纪念品购物情况,包括特色产品和购物环境。
五、旅游活动调查⒈特色活动:老峨山提供的特色旅游活动,如登山、徒步、茶文化体验等。
⒉节庆活动:老峨山举办的重要节庆活动,如传统庙会、民俗表演等。
⒊文化体验:老峨山提供的文化体验项目,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民族文化展示等。
六、调查结果分析根据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⒈老峨山景点资源丰富,包括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潜力。
⒉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景点管理不规范,存在环境保护问题。
云南省峨山县生态民俗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

2 1 3 气候优 势 ..
创新 意识 的深 度和广 度不 够 、创 新 意识 不 足 ,使 得旅 游
企业服务产品单一、彝文化 的市场开发推广不够 、 彝文化的经济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未能形成有 力的拳头产品和特色优势 ,产 品同质化严重 ,市场 竞争力弱。
价值、生态 价值 与经 济 价 值 于 一体 ,自然 景 观 、
生物资源 、生态 环境 与人文 景观 较完美地 在此结 合 ,为峨 山 县 发 展 生 态 民俗 旅 游 提 供 了得 天 独 厚 的条件 。随着旅 游产业 的兴起 和 当地政府 的高度 重视 ,峨 山县 旅游 发 展 进入 了一个 全新 的时期 。 本文运用 S T分析法 ,对 当前 峨山县旅 游发 WO J 展的情况进 行 了优 势 、劣势 、机遇 与挑战 四方 面 的分析 ,并 在此基 础上 就峨 山县发展 生态 民俗 旅 游提 出了具体对 策 ,旨在 为峨 山县 生态 民俗旅 游 的进一步开发 、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
第 2 卷第 3 3 期
2 1 年 6月 01
云 南 地 理 环 境 研 究
YUNNAN GEoG RAP C NVl Ⅲ E RoNM E T l S N I EARCH E
Vo. 3. No 3 12 . Jn u ., 2 1 01
云南省 峨 山县 生态 民俗 旅游 发展 的 S T分 析及 对 策 WO
2 峨 山县 生态 民俗旅 游 发展 的 S T WO 分析
2 1 优 势 ( t nt) 分 析 . Sr g e h
2 1 1 区位 优 势 . .
沛 ,森林茂 密 ,溪河 纵横 ,素 有 “ 山有多 高 ,水 有多高 ,冬无 严寒 ,夏无 酷暑 ,四季如春 ”之 美 誉 …。峨山县 是新 中 国诞 生后 的第一个 彝族 自治 县 ,也是云南省第一个 实行 民族 区域 自治 的县份 。 民族文化丰 富独特 、多元 一体 。丰富多彩 的 自然 资源和彝文 化资 源 ,融观 赏性 、趣 味性、参 与性 和体验感于 一炉 ,合 文化 价值 、科普 价值 、美 学
峨眉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1)

收稿日期: $%%’(%"($) (川教科 *+%,(& ) 。 !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 俞晓萍 (,"--( ) , 女, 重庆市人, 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世界遗产研究所副教授。
!’%
峨眉山的生物资源不仅丰富多样, 而且珍稀物种多, 古 约占 老孑遗物种多。据统计, 峨眉山已知高等植物 !"!# 种, 全国总数的 $%& , 其中属于我国特有植物 ’"( 种, 属峨眉 山 特有植物 $%) 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 !$ 种。全山古树、 佳 木、 名花遍布, 旅游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珙桐、 桫椤、 洪椿、 银 杏、 水杉等古老孑遗植物 !% 多种。其中珙桐是峨眉山最名 贵的观赏植物之一, 这种植物因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 在全 球绝大部分地区绝灭,但在峨眉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却保 留下来, 并以群落态生存。珙桐树形优美, 花朵奇特美丽, 每 年 *+( 月 , 花开时节, 满树银花, 如群鸽栖息树梢, 展翅欲 飞, 有 “中国鸽子树” 之称。另外, 洪椿坪寺庙外的洪椿古树, 树 龄 $(%% 年 左 右 , 至今仍枝繁叶茂; 白龙洞附近巨大的桢 楠古林, “ 空翠欲滴” 。峨眉山的奇花异草, 种类繁多, 极具观 赏价值, 其中最著名的是杜鹃花、 兰花和报春花。峨眉山杜 鹃 花 已 知 有 !% 种 , 既有矮小灌木, 也有高大乔木, 五光十 色, 多姿多彩, 有的花色粉红、 淡黄、 洁白, 素雅宜人; 有的桃 红、 紫红, 妍丽富贵; 有的红如烈火, 艳似朝霞; 有的黄灿灿, 金碧辉煌; 有的花大如盘, 花容艳美; 有的花小如珠, 仪态万 方。从早春到晚夏, 自山麓至峰顶都能欣赏到。其中最名贵 珍奇的是美容杜鹃, 它以花繁叶茂, 冠压群芳, 有 “杜 鹃 皇 后” 之誉, 尤其在雷洞坪一带, 密集如林, 宛如花海。其中一 树 龄 *(% 多 年 , 每 当 *+( 月 花 期 时 , 一树万 株 树 高 $! 米 , 花, 构成一大奇景。还有一种金顶杜鹃, 是峨眉山特有的名 贵杜鹃花, 每年 ( 月初展瓣吐蕊, 红的花蕾, 白的花瓣, 为险 峻的金顶摄身岩增加了几分俏丽,待花蕊盛开后,满树银 花, 疑是夏日飘雪。兰花以清雅高洁的品格, 秀美的花姿, 清 幽的花香为世人所珍爱。峨眉山的兰属植物有 $%% 多种, 品 种繁多, 四季飘香, 其中虎头兰、 峨眉春蕙、 建兰、 春兰、 佛兰 等皆是兰中珍品。报春花是与杜鹃花、 兰花、 珙桐花齐名的 峨眉山四大名花, 全山有 $% 大品种。其中著名的有藏报春, 迎霜破雪, 在百花前争先开放; 而峨眉报春则迟到于 ) 月才 开放在金顶、 千佛顶的岩壁之上。 峨 眉 山 的 动 物 资 源 也 很 丰 富 , 全 山 共 有 动 物 "!%% 多 种, 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 "* 种。小熊猫、 大鲵、 黑鹳、 红 腹角雉、 牛羚、 峨眉白鹇、 大蚯蚓、 胡子蛙、 弹琴蛙等都是极 具观赏价值的珍贵动物。峨眉山的蝶类有 ",% 多种, 其中枯 叶蝶是最名贵的一种,它飞舞时翅膀与其它的蝴蝶一样华 丽, 但停息在树枝或草叶上时, 形态却酷似一片枯叶; 金凤 蝶体态华贵, 花色艳丽, 似鸟中凤凰, 有 “能飞的花朵” 之称, 也是峨眉山的珍稀蝶类。在峨眉山的动物中, 最有名的要数 顽皮的猴子。 峨眉山的猴子共有 , 群, 分布于海拔 ,%%+"*%% 米的山中, 它们各由一只年轻的成年雄性统率, 自成部落, 各有疆域。这些猴子有的彬彬有礼, 有的则蛮横无理, 成群 结队挡在路中, 向游人索要食物, 还有的则活泼可爱, 嬉戏 林中, 给游人带来许多乐趣。 (三) 独特典型的地质之宫 峨眉山属背斜褶皱断块山, 拥有丰富独特的地质景观。 在距今 , 亿年前元古代的晋宁运动,引发了大量的花岗岩 岩浆侵入, 形成了峨眉山的地质基底, 并使峨眉山地区由活 动的地槽区转化为稳定的地台区,峨眉山也开始从汪洋大 海中升出水面。在其后漫长的地质年代里, 峨眉山地区几经 升降, 历经沧桑巨变, 形 成 了 厚 达 ,%%% 多 米 的 丰 富 的 沉 积
峨眉山传统旅游线景观赏析

1 .6, 25 径 口 2 上铸历代高僧 、 25 t高 .m, m, 居士姓名 , 当深夜钟 每
1 概 况
就到了峨眉 山人 山门户—— “ 国寺 ” 寺庙 大 门上 挂有康 熙皇 报 ,
峨眉 山 ( 称 “ 峰 山” 雄镇 于 成 都平 原 西南 隅 , 成 都 古 胜 ) 距
18 m, 5 k 距乐 山市 3 k 峨眉 山是 世界 著 名 的人文 和 自然 双 遗 0 m,
帝御书“ 国寺” 报 烫金字 匾。“ 国寺 ” 明万历 四十三年 ( 报 为 公元
11年 ) 65 明光道人所建 , 内供普 贤 、 寺 广成 子 、 楚狂陆 通牌位 , 取
产 , 一座 拥有 丰富生 物资 源 、 高科学 价值 和经 济价 值 的宝 是 极
山。峨眉 山之名最早见于 西周 , 晋代 常璩著《 阳国志》 华 中有 所 记载… 。《 犍为郡 志》 :此 山云 鬟凝 翠 , 黛遥 妆 , 如螓 首 称 “ 鬣 真 蛾眉 , 细而长 , 而艳 也” 由于 有几 条 秀丽 的峨峦 , 主峰 逶 美 。 随
-
 ̄
R suc e e o e t Ma e 2 1 6 7 e r D vl m n & o e o r t 0 02 ( k
・ 游 诲 源 ・ 旅
峨 眉 山传 统 旅 游 线 赏 景 观 员 与 已 析
周亦波 祝红文 罗发义 王文才 , , ,
(. 1 四川省旅游学校 , 四川 成都 6 04 ; . 10 12 成都市旅游局 , 四川 成 都 60 7 ) 102
《峨山图说》及其价值——兼论近现代交通方式对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山拜佛的信徒外 , 观光旅游和科考旅游者的数量
逐 年增 长 。他 们 或 观 赏 风 光 , 寻 访 古 迹 , 鉴 或 或 赏文物, 或探 求 物 产 , 或搜 集 掌 故 , 研 究 地 质 , 或 用 自己的 目光 对 峨 眉 山进 行 着 考 察 。 随之 峨 眉 山的真 实面 目便展 现 了 出来 , 其历 史 地 位也 就 而
今试 述读 书 心 得 ,并 对 照 唐 宋 以来 有 关 文献 尤 其是 宋范 成大 以来 历代 文士 如 袁子 让 、曹 学俭 、
பைடு நூலகம்
早 。峨眉之名最早见于扬雄《 蜀都赋》 。后左思 《 蜀都赋》 南梁李赝《 、 益州记》 均有记载。此后
蛾眉山之名频繁出现于各种典籍 中, 如常璩《 华 阳国志》 卷三《 蜀志》 后汉 书》 。《 即从 常《 著 志》
诗三 十 六 首 并 序 》言 : ( 绪 ) 戌 ( 86 夏 “光 丙 18 )
… …
较之《 总图》 为详备 : 更 共标有 寺庙宫观 17座 0 ( 于寺庙 和建 筑 , 大多 数 采用 写实 的方 法 绘 对 绝
制 ) 景点 和 地 名 2 2处 ( 地 多 名 仅 计 其 一 ) ; 4 一 ;
《 峨 山 图 说 》 及 其 价 值
— —
兼 论近 现 代 交通 方 式 对传 统 旅 游 目的地 的影 响
向玉成 , 萍 肖
( 山师范学院 ,四川 乐 乐山 64 0 ) 10 4
[ 摘 要 ] 文章介 绍了《 峨山图说》 峨 山图志》 和《 的成书情 况, 峨 山图说》 对《 所反映峨眉 山的资料进行 了实证统计分析。以此为基础 , 对照唐宋以来有关文献 , 探讨古代与近现代峨眉 山游 山线路 的变化情 况及 其原 因, 以资今 日峨 眉 山旅 游文化 开发 有所借 鉴 。 [ 关键词] 峨山图说》 《 《 ;峨山图志》 近现代交通方式; ; 传统旅游 目的地 ; 影响 [ 中图分类号 ] 9 87 [ K 2.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6 3 80 (0 8 0 — 0 5 0 17 — 04 20 )6 0 0 — 5
老峨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老峨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老峨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老峨山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以山地旅游资源为主的景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
本次调查旨在对老峨山的旅游资源进行详细探索和评估。
二、自然景观资源调查⑴山脉与地貌老峨山地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地势复杂多样。
主要山脉包括峨嵋山、莲花山等,山峰高耸入云,峰峦叠嶂,为登山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地貌类型主要有峡谷、河流等自然地形。
⑵植被资源老峨山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齐全。
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各种植物品种繁多,可供研究、观赏和保护。
⑶水域资源老峨山拥有众多湖泊和河流,其中包括著名的峨眉湖、轮台湖等。
这些水域资源为水上运动和娱乐提供了场所,同时也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三、人文景观资源调查⑴文化遗产资源老峨山地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包括古代建筑、寺庙、碑刻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峨眉山的佛教文化遗产,如峨眉山大佛等,吸引了大量的朝圣者和文化爱好者。
⑵民俗文化资源老峨山地区的民俗文化非常独特,包括传统手工艺、民间舞蹈、民俗节日等。
这些传统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机会。
四、旅游设施调查⑴交通设施老峨山地区已有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和机场。
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为游客前往和离开老峨山提供了便利。
⑵住宿设施老峨山地区有多家高星级酒店和民宿,包括峨眉山酒店、峨眉山度假村等。
这些住宿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⑶餐饮和娱乐设施老峨山地区有多家餐厅和娱乐场所,提供各种口味的美食和娱乐项目,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五、经济与环境评估⑴经济效益评估老峨山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酒店、餐饮、零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⑵环境影响评估大量游客的涌入对老峨山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包括垃圾处理、交通拥堵等问题。
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附件:⒈游客调查问卷⒉老峨山地图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文化遗产: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对于文明进程的理解有重要意义的物质和非物质的遗存或遗迹。
峨山彝族毕摩经籍绘画图像考

峨山彝族毕摩经籍绘画图像考作者:纳瑞来源:《西部学刊》2023年第21期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项目“云南彝族毕摩绘画图像特征及文化内涵研究”(编号:2023Y0831)阶段性成果摘要: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峨山作为我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是历史上彝、汉民族大融合的中心地带。
毕摩经籍绘画作为彝族原始宗教的典型文化遗存,是彝族文化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毕摩(祭司)对彝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具有重大的影响,峨山彝族毕摩经籍绘画是《峨山百乐书》的插图,再现了昔时峨山物质文化生活,是彝族古老的传统绘画。
毕摩经籍绘画体现着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中“万物有灵”多神崇拜观念,包括对火的自然崇拜、以虎为代表的图腾崇拜及祖先崇拜。
关键词:峨山;彝族;毕摩经籍绘画中图分类号:J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21-0038-04A Study on the Painting Images of the Bi Mo Classics of the Yi Ethnic Group in EshanNa rui(Fine Arts School, Yunnan Arts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Abstract: The Yi ethnic group has a long history. As the first Yi autonomous county in China,Eshan is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great integration of the Yi and Han ethnic groups in history. As a typical cultural relic of the primitive religion of the Yi ethnic group, the painting of Bi Mo scriptures i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Yi culture. Bi Mo (a priest)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oduction,life, and spiritual world of the Yi ancestors. The painting of the Eshan Bi Mo scriptures is an illustration of the Eshan Bai Le Shu, which reproduces the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of Eshan in the past. It is an ancient traditional painting of the Yi people. The painting of the Bi Mo scriptures reflects the polytheistic worship concept of “all things have souls” in the primitive religi ous beliefs of the Yi people, including natural worship of fire, totem worship represented by tigers, and ancestor worship.Keywords: Eshan; the Yi ethnic group; Bi Mo classic painting畢摩经籍绘画是彝族古老传统绘画之一,它是在彝族原始宗教活动中延续和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图文并茂的特殊民间绘画艺术,主要用于祭祀、占卜等宗教活动以及图解彝经[1]。
老峨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老峨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老峨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第一章调查目的和背景1. 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老峨山旅游资源的现状和潜力,为制定旅游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2. 背景老峨山地处山西省,自然风景优美,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为了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老峨山旅游资源进行调查是必要的。
第二章调查范围和方法1.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主要涵盖老峨山及周边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旅游设施等相关内容。
2. 调查方法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网络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全面的调查数据。
第三章自然景观资源调查1. 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老峨山位于山西省,地处黄河和峨眉山之间,气候四季分明,以中亚热带半湿润气候为主。
2. 植被和动物资源老峨山的植被类型丰富,包括森林、草原、湖泊等多种类型,同时也是许多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3. 景点和风景线路老峨山拥有众多自然景点,如观音峡、红叶谷、峨眉湖等,形成了多条优美的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
第四章文化遗产资源调查1. 历史建筑和古迹老峨山保留了丰富的历史建筑和古迹,如明代的伯玉庙、古城墙等,展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2. 地方特色文化老峨山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文化,如传统的民俗活动、民间艺术表演等,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
第五章旅游设施和服务调查1. 交通状况老峨山交通便利,有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可选择。
2. 住宿和餐饮设施老峨山提供各类住宿和餐饮设施,包括豪华酒店、客栈、农家乐等多种选择,满足游客的需求。
3. 旅游服务质量经调查,老峨山的旅游服务质量整体较好,受到游客的一致好评。
第六章调查结果分析1. 自然景观资源潜力根据调查数据,老峨山的自然景观资源潜力巨大,但仍需加强保护和开发。
2. 文化遗产资源潜力老峨山的文化遗产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通过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可以提升旅游业的发展。
3. 旅游设施和服务改善建议在旅游设施和服务方面,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峨山图说》及其价值———兼论近现代交通方式对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峨眉山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除自然条件卓绝, 实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自汉以来, 文献可征, 书目可考, 此山著名甚早。
峨眉之名最早见于扬雄《蜀都赋》。
后左思《蜀都赋》、南梁李赝《益州记》均有记载。
此后峨眉山之名频繁出现于各种典籍中, 如常璩《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后汉书》即从常《志》著录峨眉, 载入国史, 迄今盛名不衰。
自汉迄清有关峨眉山之文献, 如诏书、释典、山志等, 约30余种。
曹学佺《蜀中著作记》著录有峨眉之仙经山志, 胡世安《译峨籁》因之撰成《典籍纪》一篇, 蒋超《峨眉山志·典籍志》有所增补。
香港学者陈剑鍠先生经考证后认为, 峨眉山的山志早于元代即有撰述, 今可考者共计8种。
近年有学者对汉至清末有关峨眉山之书目文献名录进行考订,结论共35种。
近日笔者有幸得观美国学者费尔朴博士于1936年翻译谭钟岳等人于1887年撰成之《峨山图说》, 愈读此书, 愈觉其奇与珍!今试述读书心得, 并对照唐宋以来有关文
献尤其是宋范成大以来历代文士如袁子让、曹学佺、蒋超、胡世安、楼藜然、黄炎培、徐迟诸人所作游记文献, 分析唐代以来峨眉山游山线路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以资今日峨眉山旅游文化开发有所借鉴。
一、谭钟岳与《峨山图说》
近代以来, 在登临峨眉山的人群中, 除了朝山拜佛的信徒外, 观光旅游和科考旅游者的数量逐年增长。
他们或观赏风光, 或寻访古迹, 或鉴赏文物, 或探求物产, 或搜集掌故, 或研究地质,用自己的目光对峨眉山进行着考察。
随之峨眉山的真实面目便展现了出来, 而其历史地位也就从佛教“载体”逐渐向自身“主体”转化。
此类著述中影响较大者, 如谭钟岳《峨山图说》。
该书的成书过程及其基本内容, 据谭氏《绘图纪胜杂诗三十六首并序》言:“(光绪)丙戌(1886)夏… …大府(指四川总督丁宝桢)接奉朝命特颁祀典, 将以图进呈也, 钟岳……遂稿笔前往。
栉风沐雨, 缒险涉幽… …历半载而图成。
所历胜迹, 一水一石, 未曾遗漏, 亦小臣涓埃之效也。
计总图一幅, 散图五十三幅, 又撮其景之最胜者胪为十幅, 共成六十四幅。
”
简言之, 1885年因四川总督丁宝桢奏准对峨眉山“春秋致祭”, 次年黄绶芙乃提议重修《峨眉山志》, 委谭钟岳绘制山图, 廖星堂重修文字。
1887年春夏, 谭
钟岳为《峨眉山志》绘图54 幅(总图一幅, 散图53幅), 廖星堂按图编文, 数月完稿。
并撮其景之佳绝者为图十(即书中“峨眉十景图”), 共计图64幅。
另成诗46首, 散文万言, 连同诗、书、画、文并称《峨山图说》。
光绪十七年(1891)夏交成都会文堂刻印, 署名黄绶芙、谭钟岳原著。
《峨山图说》如同连环图画一般,前后衔接, 对峨眉山的游程步数(一步为左右脚各跨一次, 及本文所有“步数”均如此)、山形道路、寺宇景点及其建置简史、人文遗迹与文化遗存、典故传说、河谷溪流、自然景观等等作了形象具体(写实与示意相结合)的记载和描绘。
书中对“金顶祥光”等“十景”的反映颇具特色, 峨眉十景图依次为:金顶祥光、灵岩叠翠、圣寺晚钟、象池夜月、白水秋风、洪椿晓雨、双桥清音、九老仙府、大萍霁雪、罗峰晴云。
十景图均为示意图, 但颇为形象。
此书在近代以来对于扩大峨眉山的影响而言, 作用甚大。
关于《峨山图说》之说明文字, 笔者将其与宋范成大之《峨眉山行纪》、袁子让之《游大峨山记》、明曹学佺之《辛亥游峨记》、清初胡世安之《译峨籁·道里纪》诸文进行比较, 结论是廖星堂所撰文, 系参考诸种文本, 补以实地调查资料而成。
仅从《峨山图说》中所载《峨山总图》(包括大峨
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统计, 1887年峨眉山有寺庙宫观94座, 景点和地名68 处, 旅店4处。
总图中注明由峨眉县取大路即近路至金顶“百二十里” (今日峨眉山附近民间仍用此说), 并在显著位置标出了瓦屋山。
可谓一图在手, 全局在胸。
细读《峨山图说》一书, 笔者以为其中最有价值者无疑首推53幅散图, 因其内容较之《总图》更为详备:共标有寺庙宫观107座(对于寺庙和建筑, 绝大多数采用写实的方法绘制);景点和地名242 处(一地多名仅计其一);最为细致的是, 图中一一注明寺庙或景点之间的游程步数, 而步数对于峨眉山这类游程极长、道路复杂的高大山岳型旅游景区来说, 无疑是最为精确而又最能形象化地反映距离的计量单位;至今峨眉山所有导游材料中采用的游程数据, 均以里或公里为单位, 但均为约数, 还没有精确到步数, 仅此一点, 亦可窥见《峨山图说》不同于它书的价值。
总之, 笔者以为, 书中53幅散图较之总图而言, 内容详备, 资料可靠, 故其实为全书精华之所在。
《峨山图说》一书, 图文并茂, 而尤重于图,尤有价值者亦称图, 但又做到了图文互补;其系中国古代文人绘画之传统与实地考察记录实景之结合体, 绘图画面写实与示意结合, 虚实处理精妙, 绝非一般的图书
可比, 完全可以算得上是“蜀本”版画的杰出代表。
该书集历史、诗歌、图画于一体, 文体介于志书与游记之间, 是目前发现的图文材料中最早系统地描述峨眉山的图书。
范成大《峨眉山行纪》、袁子让《游大峨山记》、曹学佺《辛亥游峨记》、胡世安《道里纪》等文献均无图, 蒋超之《峨眉山志》中附有山图若干幅, 但画得颇为粗略, 只标大概, 而且无图文说明。
该书对绝大多数寺庙和建筑采用写实的方法绘制, 例如《峨山图说》中的峨山十景与现在人们所称的峨眉十景完全一致, 但由于十景中有部分建筑在此书完书后被毁, 如“圣积晚钟”一景中的圣积寺现已不复存在, 故其对于研究峨眉山旅游史和旅游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另53幅散图中标有已废弃的宫观寺庙32座, 已废弃的建筑、景点11处;并载曾经盛极一时的灵岩寺已仅“存五(分)之一”, 这对于研究历史上峨眉山寺庙的兴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将《峨山图说》与相关历史文献印证, 更能直观地反映峨眉山一千多年来的变化, 尤其是在遇到此书之前的文献所记有错乱或不太明白处, 读此书则豁然开朗。
总之,《峨山图说》为研究峨眉山在历史上尤其是明清以来的变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可靠资料。
倘将此书与唐宋以来有关文献尤其是自宋范成大以来人们的各种游记进行对比研究, 可解决大量
疑难问题。
由于《峨山图说》成书的时代是中国西部如峨眉地区仍处于较纯粹的前工业化的时代, 近现代交通工具和生产、生活方式还没有真正影响到一般人, 所以成书于1887年的《峨山图说》,真实地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名山旅游方式, 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旅游史而言, 是非常重要的。
1887年之后, 近代化的浪潮逐渐波及到峨眉山, 峨眉山进入了极速变化的时代;一百年后的当代, 峨眉山与《峨山图说》成书时代的情况比较, 差异之大是无需赘述的。
今天要保护、恢复峨眉山的历史旅游文化资源, 《峨山图说》是我们不得不用而又不可多得的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