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空三加密
无人机航空影像空三加密流程

无人机航空影像数据处理流程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目录1、无人机航空影像数据处理流程 (3)2、无人机航空影像数据要求 (4)3、无人机航空影像数据空三加密流程 (5)3.1畸变差校正 (5)3.2建立测区工程 (7)3.3.1工程目录及相机检校文件设置 (8)3.3.2设置航空影像数据 (10)3.3.3设置控制点数据 (14)3.3空三加密 (15)3.4.1数据预处理 (16)3.4.2航带初始点提取 (19)3.4.3自动相对定向及修改 (21)3.4.4自由网平差 (31)3.4.5控制点提取及区域网平差 (35)4、DEM与DOM制作 (37)4.1 DEM匹配及编辑修改 (37)4.1.1工程及格式转换 (37)4.1.2核线影像生成及DEM匹配 (40)4.1.3 DEM编辑修改 (46)4.2 DOM纠正及分幅 (52)4.3.1 DOM纠正及拼接 (52)4.3.2 DOM分幅 (60)1、无人机航空影像数据处理流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一体化测图系统PixelGrid作为卫星影像数据处理的能力和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其数据适用范围之广、处理效率之高在国内都是其它同类软件无法比拟的。
无人机航空摄影是一种新型的航空影像数据获取方式,由于无人机种类不同以及所搭配的相机不同,其获取数据的质量也不相同,PixelGrid针对国内测绘部分中低空领域普及的无人机航空拍摄数据,提供了高效快速的处理。
其无人机航空影像作业流程图如下:图1-1 无人机航空影像处理流程2、无人机航空影像数据要求对于无人机数据的处理需求必要的一些文件。
其中包括原始影像数据、相机检校文件、控制资料、航线结合表(航线索引图,包括飞行信息)等。
原始数据格式可以为JPG、BMP、TIF等;相机检校文件包括:相机像主点坐标、相机焦距、像元大小、径向畸变差系数(K1、K2)、切向畸变差系数(P1、P2)、CCD非正方形比例系数α、CCD非正交性的畸变系数β、像方坐标系等(其单位为像素或毫米)。
第六章-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参考更改版

n-m-q
N11
N12
N13
N22
N23
N33
t1
t2
t3
l1
l2
l3
带状法方程的循环分块解法
上移
N ’22
消元后仍具有带状阵的特征, 用相同的算法继续消元
q
m-q
m
n-m-q
N11
N12
N13
N22
N23
N33
t1
t2
t3
l1
l2
l3
边法化边消元 达到只进行必要的计算, 只占最少的内存的目的
转
置
对
项
称
带宽
航带数
垂直于航带方向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1,2,…,20 待定点名 A,B,…,O 像片名 高程控制点 平高控制点
×
×
×
×
×
×
×
×
改化法方程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
×
×
×
×
×
×
未知数个数 15×6+20×3=150
多余观测数 234 - 150 =84
无人机航空测绘及后期制作课件:ContextCapture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流程--空三加密

ContextCapture空三加密 第一次空三加密
• 空中三角测量计算报告 单击查看空中三角测量计算报告,该报告将显示空中 三角测量计算的主要属性和统计
ContextCapture空三加密 第一次空三加密
• 自动连接点检查 连接点对应于两幅或多幅不同影像中的像素,这些像素 表示同一物理点在场景中的投影。在空中三角测量计算 过程中,ContextCapture可以自动生成大量自动连接点 • 可以从自动连接点导航器中检查自动连接点,从而执
ContextCapture 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处理
流程--空三加密
ContextCapture倾斜摄影测 量数据处理流程--空三加密
一、ContextCapture空三加密
二、导入像控点并进行刺点
ContextCapture空三加密
ContextCapture空三加密 第一次空三加密
要基于影像执行三维重建,ContextCapture必须准确地 掌握每个输入影像组的影像组属性及每个输入影像的姿态 ContextCapture可以通过名为“空中三角测量计算” (有时简称为AT)的过程自动进行估算
ContextCapture空三加密 第一次空三加密
④设置:选择空中三角测量估算方法和高级设置
ContextCapture空三加密 第一次空三加密
• 关键点密度 可以更改关键点密度值来管理特定数据集: 普通:建议用于大部分数据集 高:增加关键点的数量,建议用于纹理不足的物体或 小影像,以匹配更多影像
ContextCapture空三加密 第一次空三加密
• 像对选择模式 可以使用不同的选择算法计算连接点对: 默认值:应根据多个条件进行选择 仅限类似影像:根据关键点相似度估算相关像对 详细:使用所有可能的像对,建议在影像之间的重叠 有限时使用 序列:仅使用给定距离内的邻近对,影像插入顺序须 对应于序列顺序 循环:仅使用循环中给定距离内的邻近对
空卫星遥感与航空摄影测量:三加密

提纲: 一、概述 二、空三加密流程及操作
一、概述
二、空三加密流程及操作
二、空三加密流程及操作
1、工程建立
主要有2种形式,一种是无pos信息建立二是有pos信息建 立。一般情况下都有pos信息本教程采用有pos信息建立工 程,无pos信息具体操作可以参照视频教程完成。
二、空三加密流程及操作
工程-新建工程-填写工程名和保存工作路径如左图 勾选通过POS文件建立加载我们需要的pos文件如右图, 选择小数码相机
二、空三加密流程及操作
建立的工程如下图所示
二、空三加密流程及操作
建立的工程如下图所示,此时需要设置扫描分辨率,选择根节 点上,在属性窗口中设置整体扫描分辨率,单位为mm
二、空三加密流程及操作
二、空三加密流程及操作 5、导出为MapMatrix工程文件
平差满足定向精度后,需要输出空三成果,程序 主菜单导入/导出-导出为MapMatrix工程,选 择保存的路径和名称。
谢
谢!
二、空三加密流程及操作
4、交互编辑
空三转点完成后,需要在影像上刺入控制点,并对连接点 进行编辑、平差、编辑再平差直到满足平差精度。涉及到 经常删点,需要经常保存工程。在删点之前备份工程文件
在工程区域的四角周边刺入4个控制点(至少3个),在 全局视图窗口下左键单击加点按钮,进入加点状态,接着 按下补齐按钮。补齐按钮:在影像上添加某点,其他相关 影像上同名点会自动添加点位。
2、参数编辑
2.1、相机文件编辑
DATMatrix 主菜单上选择参数-相机文件,导入需 要加载的相机文件,点击确定即可(相机文件在相 机检校时会生成 )。导入完成后程序会自动执行内 定向,选择是执行自动内定向
航测无人机空中三角测量及加密

航测无人机空中三角测量及加密(空三)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指的是用摄影测量解析法确定区域内所有影像的外方位元素。
在传统摄影测量中,这是通过对点位进行测定来实现的,即根据影像上量测的像点坐标及少量控制点的大地坐标,求出未知点的大地坐标,使得已知点增加到每个模型中不少于4个,然后利用这些已知点求解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因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也称摄影测量加密或者空三加密。
1、光束法空中三角测量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是以一张像片组成的一束光线作为平差的基本单元,是以中心投影的共线方程作为平差的基础方程,通过各光线束在空间的旋转和平移,使模型之间的公共点的光线实现最佳交会,并使整个区域最佳地纳入到已知的控制点坐标系统中去,以相邻像片公共交会点坐标相等、控制点的内业坐标与已知的外业坐标相等为条件,列出控制点和加密点的误差方程式,进行全区域的统一平差计算,求解出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标,见图1:图1 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对于目前全自动处理的空三软件,一般是利用影像自动匹配出航向和旁向的像点,将全区域中各航带网纳入到比例尺统一的坐标系统中,拼成一个松散的区域网,确认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和地面点坐标的概略位置,然后根据外业控制点,逐点建立误差方程式和改化法方程式,求解出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标。
在获得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地面坐标的近似值后,就可以用共线条件方程式,列出每张像片上控制点和加密点的误差方程式。
对每个像点可列出下列两条关系式,即:图2式中:图3对于外业控制点,如果不考虑它的误差,则控制点的坐标改正数dX=dY=dZ=0。
当像点坐标为等权观测时,误差方程式对应的法方程式为:图3公式图3含有像片外方位元素改正数X和待定点地面坐标改正数t两类未知数。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通常会有几条、十几条甚至几十条航带,像片数将有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张。
每张像片有6个未知数,一个待定点有3个未知数。
如若全区有N条航带,每个航带有n张像片,全区有m个待定点,则该区域的末知数为6n X N+3m个。
空三加密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浅谈空三加密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摘要:本文叙述利用自动空三软件virtuozo aat进行空三加密的技术路线和作业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处理。
关键词:空中三角测量自动空三软件virtuozo aat中图分类号: p2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指利用一个区域中多幅影像连接点的影像坐标和很少的已知影像坐标及其物方空间坐标的地面控制点,通过平差计算,求解连接点的物方空间坐标与影像的外方位元素。
在传统作业方式下,空三是一项非常乏味和耗时的工作,它主要包括:选择、转测加密点,量测加密点和控制点的像片坐标,进行区域网平差,检测并剔除粗差等作业。
virtuozo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影像配准算法具有可靠、快速和精确的优点。
其中的自动空三量测(aatm)模块除半自动量测控制点之外,其他所有作业(包括内定向、选取加密点、加密点转点、相对定向、模型连接和生成整个测区像点网)都可以自动完成。
patb 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程序具有高性能的粗差检测功能和高精度的平差计算功能。
virtuozo aat就是将virtuozo aatm和patb集成后的自动空三软件。
空三加密技术路线和作业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空中三角测量是摄影测量生产中的关键步骤,它利用少量的地面控制点来计算一个测区中所有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和所有加密点的地面坐标。
1、空三加密技术路线下面简述一下空三加密的技术路线(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的空三测量软件virtuozo aat进行像点量测,使用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程序进行解算。
)主要由创建测区、内定向、确定航线偏移、自动转点、连接点编辑和测区接边主要部分构成。
2、作业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2.1内定向是数字摄影测量的第一步,目的就是确定扫描坐标和像片坐标系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字影像可能存在的变形。
有时候在作内定向时,当作业员精确量准每一个框标时,内定向的中误差仍然非常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①摄影过程中产生的系统误差:如物镜畸变差、软片压平误差、滤光片或窗口保护玻璃不平引起的光学误差。
摄影测量学 考前知识点整理

摄影比例尺:摄影比例尺越大,像片地面的分辨率越高,有利于影像的解译与提高成图精度摄影航高:相对航高:绝对航高:摄影测量生产对摄影资料的基本要求:影像的色调、像片倾角(摄影机主光轴与铅垂线的夹角,α= 0 时为最理想的情形)像片重叠:航向重叠:同一航线内相邻像片应有一定的影像重叠;旁向重叠:相邻航线也应有一定的重叠;航线弯曲:一条航线内各张像片的像主点连线不在一条直线上;像片旋角:相邻两像片的主点的连线与像片沿航线方向的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像片旋角过大会减小立体相对的有效观察范围中心投影:所有投射线或其延长线都通过一个固定点的投影阴位:投影中心位于物和像之间。
(距摄影中心f )阳位:投影中心位于物和像同侧。
(距摄影中心f )像方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像主点o 为原点)像空间坐标系(x 、y 、-f)像空间辅助坐标系S-uvw物方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T-XYZ (高斯平面坐标+高程)左手系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D-XYZ内方位元素: x 0,y 0,f 作用: 1、像点的框标坐标系向像空间坐标系的改化;2、确定摄影光束的形状;外方位元素: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线元素(X S ,Y S ,Z S )角元素(航向倾角ϕ、 旁向倾角ω、 像片旋角κ)共线条件方程(摄影中心、像点、地面点)像点位移: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同摄站同主距的倾斜像片和水平像片沿等比线重合时,地面点在倾斜像片上的像点与相应水平像片上像点之间的直线移位像点位于等比线上,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等比线上部的像点的像片倾斜误差方向向着等角点等比线下部的像点的像片倾斜误差方向背向等角点(1) 当 时, ,即等比线上的点不会因像片倾斜产生像点位移(2)当 ,像点位移朝向等角点(一、二像限)(3)当 ,像点位移背向等角点(三、四像限)(4)当 时,主纵线上点的位移最大像片纠正:因像片倾斜产生的影像变形改正因地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投影差):当地面有起伏时,高于或低于所选定的基准面的地面点的像点,与该地面点在基准面上的垂直投影点的像点之间的直线移位地形起伏像点位移的符号与该点的高差符号相同,像片上任何一点都存在像点位移物镜畸变、大气折光、地球曲率及底片变形等一些因素均会导致像点位移航摄像片:中心投影,平均比例尺,影像有变形,方位发生变化地形图:正射投影,比例尺固定,图形形状与实地完全相似,方位保持不变在表示方法上:地形图是按成图比例尺,用各种规定的符号、注记和等高线表示地物地貌;航片则是通过影像的大小、形状和色调表示。
空三加密平差的原理

空三加密平差的原理空三加密平差是一种用于解决测量数据处理中误差传递和照准问题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引入加密点,将测量网络中的各个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封闭的环路,从而实现误差的相互传递和相互照准。
空三加密平差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网络调整、点位平差和空三加密。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原理。
1. 网络调整:网络调整是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已知点的坐标,并计算未知点的坐标和方位角。
这个过程中,主要使用观测方程和最小二乘原理。
观测方程是基于测量原理建立的数学方程,用于描述观测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最小二乘原理是使用观测方程构建残差平方和最小的平差模型,从而获得最优的估计结果。
网络调整的目标是通过最小二乘平差,求解最优的坐标和方位角。
这样可以减小测量误差,并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2. 点位平差:点位平差是在网络调整的基础上,对测量点进行精确坐标计算和方位角分配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将网络调整后的已知点坐标和方位角作为已知条件,通过观测方程计算未知点的坐标和方位角。
在点位平差中,通常采用的是闭合环路法或者闭合杆比法。
闭合环路法利用测量网络的闭合性原理,通过闭合环路的方程来确定未知点的坐标和方位角。
闭合杆比法则是利用补射线的长度比来计算未知点的坐标和方位角。
点位平差的目标是使测量点的坐标和方位角符合测量精度要求,以实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空三加密:空三加密是在点位平差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加密点来实现误差的相互传递和相互照准的过程。
加密点可以位于测量网中的任意位置,它的坐标可通过观测值和已知点的坐标计算得到。
在空三加密中,通过观测方程将已知点、加密点和未知点联系起来,使得各个点在平差过程中相互影响,从而实现误差的传递和照准。
空三加密的目标是提高测量数据的处理精度,减小误差的传递效应,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空三加密平差的原理是通过网络调整、点位平差和空三加密三个步骤,实现测量网络中误差的传递和照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空三加密空三加密即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指的是用摄影测量解析法确定区域内所有影像的外方位元素。
空三加密的传统做法是利用少量控制点的像方和物方坐标,解求出未知点的坐标,使得每个模型中的已知点都增加四个以上,然后利用这些已知点解求所有影像的外方位元素。
这中间包含一个已知点由少到多的过程,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空三加密。
概括地讲,空三加密的目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用于地形测图的摄影测量加密;第二是高精度摄影测量加密,用于各种不同的目的(张剑清,2003)。
本章以MapMatrix系统空三加密相关模块AATMatrix的操作流程为例介绍空三加密的主要流程,包括单像空间后方交会、GPS辅助空三、GPS/IMU联合平差、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等内容。
作为补充和比较,又增加介绍了LPS空三的过程。
6.1 实习内容和要求本章的实习内容主要是空中三角测量,要求同学们能够掌握控制三角测量和光束法平差的原理方法,熟悉用AATMatrix和LPS两个软件进行空三加密的流程。
6.2 AATMatrix空三加密6.2.1 原理和操作流程概述利用测区中影像连接点(加密点)的像点坐标和少量的已知像点坐标及其大地坐标的地面控制点,通过平差计算,求解连接点的大地坐标与影像的外方位元素,称为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
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提供的平差结果是后续的一系列摄影测量处理与应用的基础。
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按平差单元可分为航带法、独立模型法和光束法,其中光束法理论最严密、解算精度最高。
成为空三的主流方法。
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基本思想是,以每张像片为单元,区域内每张像片的控制点、加密点都列立共线条件方程式,建立全区域统一的误差方程,统一平差解算,整体解求区域内每张像片的6个外方位元素及所有加密点的地面坐标。
AATMatrix单个测区工作流程图如图6-1所示:图6-1 AATMatrix空三加密流程图一.新建测区:1. 新建一个测区或打开一个已存在的测区二.测区参数设置:1. 测区参数设置,包括摄影比例尺,测区编号,以及相机类型等2.相机参数的导入,注意相机文件的路径3.影像的导入,设置航带数及添加影像并且对像素大小,相机参数,相机是否反转等进行设置4.控制点导入,注意PATB不支持带字母的控制点格式并且注意路径(或GPS/IMU参数的导人,注意线元素和角元素的顺序关系)三.操作步骤:5.内定向,包括手工和自动量测两种方式6.航带连接,通过相邻相邻航带间的航带连接点确定航带间的连接关系,为后期航带间转点提供初值(如果是GPS辅助空三,不需要做航带连接)7.自动提取,通过相对定向确定航带内相临影像之间相对位置关系,以及由公共连接点来确定相对定向模型。
8.自动选点,按照设定的分布方式,删除误差比较大的点保留精度较好的点。
9.交互编辑,添加控制点检测并编辑粗差点,并通过少量地面控制点的坐标来解算待定点的坐标。
10.生成加密点,解算出待定点坐标。
,并输出成果。
6.2.2 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实验空中三角测量是摄影测量生产中的关键步骤,它利用少量的地面控制点来计算一个测区中所有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和所有加密点的地面坐标。
是后续的一系列摄影测量处理与应用的基础。
VirtuoZo中空三采用光束法。
下面以MapMatrix系统的自动空三量测模块AATMatrix为例说明光束法空中三角测量的实现过程。
1、建立测区,设置测区基本参数单击任务栏中测区下的新建(或测区主界面菜单中的文件 新建),可以创建新测区。
此时弹出测区向导对话框。
然后分两步进行,如图6-2和图6-3所示。
第一步:基本设置。
该对话框第一栏中的文本框自上而下依次为:测区名称,测区目录,摄影比例尺和测区编号。
图6-2测区名称:输入新建测区的名称。
测区目录:可以直接输入,也可单击右边的浏览按钮,选择一个已经存在的目录。
摄影比例尺:输入测区的摄影比例尺。
测区编号:不同的编号为后期的测区合并做准备第二步:设置相机类型以及限差。
首先在相机类型的下拉框中选择普通相机,RMK相机或数码量测相机三种类型。
其次设置内定向限差,相对定向限差和模型连接限差。
系统为它们设定了缺省值,一般在建立新测区时用户无需进行设置。
这三项设置在后面的内定向检查和自动转点时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图6-3以上两步完成后即新建了一个测区。
注意:以上参数(除测区名称和目录外)今后可以在设置一栏下的测区参数中修改。
2. 建立相机文件建立相机文件或修改相机参数,可以在主界面下单击任务栏中设置下的相机参数(或菜单项设置 相机)打开相机参数的设置窗口。
该窗口共分为五个部分,现分别说明如下。
a.界面顶部工具栏如下图6-4所示。
其上按钮功能依次是:打开已有相机文件,保存相机文件更改,另存相机文件,新建相机文件。
图6-4b.界面左边显示了三种框标的分布状态,可选择不同按钮进行切换(如图6-5所示)。
图6-5相机的框标分布主要有三种情况:4个角框标,4个边框标和8个框标(边角框标)。
系统提供了三个相应的选项供用户选择:∙ 4 corner masks(4个角框标)。
∙ 4 border masks(4个边框标)。
∙8 masks(8个框标)。
以4个角框标为例:当用户选中此项时,右方的四个角上的文本框中的数字即可编辑右边列表框中的框标名也将与之相对应,单击列表框中的任一栏(x表示横坐标、y表示纵坐标。
坐标单位为:mm)即进入编辑状态,可填入相应的框标坐标值。
最后一列(enable)用于设定该框标是否参与内定向:“1”表示参与内定向。
“0”表示不参与内定向,这种设定用在某个框标不清晰或者根本没有时的特殊情形。
c.界面左下三个编辑框(如图6-6)用于输入像主点坐标和焦距。
图6-6像主点X0(毫米):输入相应的像主点横坐标值。
像主点Y0(毫米):输入相应的像主点纵坐标值。
焦距:输入相机焦距参数。
d.界面右上列表框用于编辑框标参数(图6-7)。
图6-7e.若存在畸变差的改正,用户可选中选项栏“畸变改正参数”,此时下方的编辑栏即可编辑,用户可在此处输入相应的畸变差改正参数。
并可用添加、删除选项进行增减参数。
如图6-8所示。
图6-83、建立测区影像列表:单击按钮可新建一条航带,双击航带可选中该航带,并在右边主窗口出现影像列表框(如图6-9所示)。
单击打开文件浏览窗口,到影像所在目录下选择所要添加的影像即可导入。
同时支持直接从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拖拽影像到影像列表框中。
影像和相机参数的路径并且对像素大小,相机是否反转等进行设置图6-94、输入控制点:单击任务栏中设置下的控制点(或菜单项设置 控制点),在测区主窗口中出现如图6-10所示的界面,用于输入外业控制点。
图6-10点击图标,导入控制点文件。
或者在工具栏的编辑框中,按照点名、X、Y、Z、,平面FLAG, 高程FLAG的次序输入控制点信息。
注意:如果用户是导入控制点文件,控制点问价的格式是:首行为控制点数目;从第二行开始,都是按照点名、X、Y、Z、,平面FLAG, 高程FLAG的次序排列,如果原始控制点文件不是这个格式,请改成该格式。
如图6-11所示。
设置完毕之后,才能够正确导入。
平面FLAG标识该点是否为平面控制点,如果标识码为0,则该点不是平面控制点。
高程FLAG标识该点是否为高程控制点,如果标识码为0,则该点不是高程控制点。
如果两个FLAG都不为0,说明该点是平面高程控制点。
图6-115、内定向:内定向是数字摄影测量的第一步。
这是因为数字影像是以“扫描坐标系O-I-J”为准,即象素的位置是由它所在的行号I和列号J来确定的,它与像片本身的像坐标系o-x-y是不一致的。
一般说来,数字化时影像的扫描方向应该大致平行于像片的x轴,这对于以后的处理(特别是核线排列)是十分有利的。
因此扫描坐标系的I轴和像坐标系的x轴应大致平行,如图6-12所示。
图6-12内定向的目的就是确定扫描坐标系和像片坐标系之间的关系以及消除数字影像可能存在的变形。
数字影像的变形主要是在影像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而且主要是仿射变形。
因此扫描坐标系和像片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述关系式来表示:∆⋅++=∆⋅++=) ()(21021JnInny JmImmx其中∆是采样间隔(或称为象素的大小和扫描分辨率,如25μ)。
因此内定向的本质可以归结为确定上述方程中的六个仿射变换系数,为了求解这些参数,必须观测4(或8)个框标的扫描坐标和已知框标的像片坐标,进行平差计算。
点击快捷图标内定向,进入内定向界面,如图6-13所示。
首先逐个点击界面左下方列出的影像,系统会为每张影像进行自动内定向。
图6-13自动内定向结束后,可单击按钮 ,系统弹出窗口显示内定向结果报告(如图6-14 )。
图6-14在报告中,第二列和第三列显示了影像的x坐标中误差、y坐标中误差。
如果最后一列显示is OK ,表示内定向精度符合要求;如果显示overlimit ,表示该影像内动向精度很差或自动内定向失败,必须人工交互处理。
在报告列表中双击任意选择一张影像,对应于该影像的内定向结果将会显示在的内定向编辑界面中,如图6-15 所示。
图6-15标。
人工调整好一张影像各框标的位置后,单击下一张影像会弹出提示框询问是否保存内定向结果。
6、量测航线间偏移量:为了在航线间自动转点,程序需要知道航线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航线间的偏移量就是用来确定航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为后期航带间转点提供初值。
通常,确定航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只需在相邻的航线之间人工量测数个同名点,这些点我们称之为航线间偏移点(Strip Offset点)。
在普通航线(航向基本相同)之间和不同的航线组(交叉航线)之间,对航线间偏移点的数量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两条普通航线,基本要求为在航线的头尾各量测一个点,当航线比较长时,有时可以在航线中间再均匀的量测一个或多个点。
对于不同的航线组,基本要求为在两个航线组(各包含多条航线)的公共区域内,人工至少量测3个偏移点,而且要求这三个点不要分布在一条直线上。
单击快捷图标航带连接,系统进入航带连接界面。
如图6-16所示。
图6-16将按顺序显示与当前航带对应的航片名,右方的影像显示窗口缺省显示当前选中航带的前面两张航片的全局影像图。
在航带影像列表中,使用鼠标左键分别选择上下两条航带将要寻找同名点的对应的航片名,右方的影像显示框将显示选中的航片和与之相邻的下一张航片。
分别在显示出的四张影像上寻找相对应的同名点,找出后用鼠标左键选中。
单击按钮,即进入编辑偏移点界面,其界面如图6-17。
图6-17进入此界面后,用户可选择的下拉选项调整影像显示的放大率。
像将自动匹配到该点处。
若该点特征不明显,程序在其他影像上无法自动匹配到该点,此时会给出提示信息,如图6-18所示。
图6-18若选择,即进入手工对点状态,此时在任何一张影像上单击鼠标左键时,其他影像上的点位不会自动匹配该点,用户可通过放大影像精确调整每张影像上的同名点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