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检测分析前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实验室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2.4烟、酒刺激物对结果的影响烟、酒等刺激物通过各种复杂机制对人体产生多种影响,表现为多种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如吸烟能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水平降低,烟草中有效成分CO结合血红蛋白可使血红蛋白升高,所以,采血前24小时患者要避免吸烟、饮酒及喝茶喝咖啡。
3正确采集以获得高质量标本是分析前质控的重要保证
正确采集标本是保证标本质量的关键环节,整个过程包括标本的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的使用、标本的收集、标本容器的要求、采集标本量、抗凝剂或防腐剂的应用等。
3.1标本采集时机的选择标本的采集时机选择与检测结果阳性率密切相关,如血培养标本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而且未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肾炎患者多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可干扰尿蛋白的检测;维生素C可使尿潜血、尿糖、尿酮体、尿亚硝酸盐出现假阴性。所以患者用药后,应在血药浓度降至不影响结果时采集标本。
实验室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检验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方面。而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因其涉及面广、涉及人员之多,从医生选择检验项目、提出检验申请、到患者的检验前准备、护士采集与运送标本等,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和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搞好实验室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提高检测质量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于振忠,张承勋,路希敬,等.临床检验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
[2]焦连亭,李忠信.检验手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彭黎明,王鸿利.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待解决的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3):234-235.
[4]秦晓光.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待重视[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5,16(2):219-222.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医学检验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医疗服务,通常被用于诊断疾病、监测病情和评估治疗效果。

医学检验结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在医学检验中,确保各个环节质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是通过采取适当的质量保证措施来确保患者得到准确、可靠和一致的测试结果。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持检验结果准确和稳定,减轻误诊和漏诊的风险。

仔细的质量控制程序可以帮助检验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错误,确保每个样本都得到了准确的测试结果。

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仔细选择试剂和设备:实验室人员应该选择经过检验和验证的试剂和设备,以确保其可靠性和一致性。

2. 实施日常质量控制:实验室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日常质量控制测试,以确保仪器和试剂正常工作。

这些测试通常包括选择性、灵敏度、准确度和精确度等,实验室人员应该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纠正。

3. 将检测质量报告给医生:实验室人员应该确保向医生准确地报告测试结果,包括测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对医生和病人都至关重要。

如果测试质量不可靠,则会导致误诊或漏诊的情况。

如果诊断错误,可能会导致病人的不必要的痛苦、延误治疗或病情恶化。

另外,如果实验室人员没有充分考虑样本数量、稳定性、收集和处理等因素,那么测试结果也可能被影响。

因此,在任何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都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在医学检验中可以采取许多措施来确保质量控制。

每个实验室都应该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计划,并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测试和评估。

最好的实践是在测试和分析之前充分了解和分析数据和结果,以确保精确和可靠的测试结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医学检验的可靠性,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检验服务。

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分析前质量管理

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分析前质量管理

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分析前质量管理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分析前质量管理是指在进行任何检验前的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旨在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该过程涉及实验室的设备、试剂、方法、人员等方面,包括校准、质控、质量评价、人员培训等。

首先,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设备校准是保证实验室测试结果准确性的基本要求。

设备的校准应该定期进行,确保测量结果与参考值一致。

校准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并记录在校准报告中,以便日后参考和审核。

其次,质控是对实验室进行日常检测工作质量的监测和评价。

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建立质控体系,定期进行质控样品的测试,比较所得结果与已知结果,并分析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还应建立质控样本库,以确保质控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此外,实验室还应进行质量评价,包括参加外部质量评价和参比方法评价。

外部质量评价是通过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以验证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和方法是否准确、可靠。

参比方法评价是将实验室的方法与标准方法进行比较,以确保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实验室人员的操作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应定期进行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的操作规程、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质量控制的要求等。

实验室还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确保实验室工作符合质量管理的要求,并提出改进建议。

此外,实验室还应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系统,记录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措施、仪器校准记录、质控结果、质量评价结果等。

这些记录用于追溯实验室工作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持续改进。

总之,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分析前质量管理对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设备校准、质控、质量评价、人员培训和内部审核等措施,实验室可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水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

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制度

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制度

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制度Ⅰ目的规范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Ⅱ范围适用于医学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

Ⅲ制度一、针对医学检验科内部(一)在行政的协调和支持下,要使医院各部门都认识到,为了得到符合临床要求的实验报告,必须互相配合,共同努力。

(二)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检验工作量,加重实验室负荷。

既浪费大量财力、物力,也不利于保证检验质量,临床和实验室应确定一般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在不同情况下的必须检验项目范围。

便于实验室工作安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检验质量。

(三)抽血取样前后,护士及检验人员应做好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门诊号、申请单受检项目、标本管等之间的核对工作,防止差错。

(四)防止申请单、标本和检验结果的遗失。

做好每一环节的时间记录,记录随标本一起传送。

(五)明确在标本采集前对患者的要求,保证收集符合要求的标本。

标本采集前对患者要求的有关内容应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患者。

尽量避免和减少因操作不当使采集的标本内含分析物的性质及含量发生明显改变。

注意使用适当的容器及防腐剂。

(六)拒收不符要求的标本。

(七)做好标本的分离和保存。

平时要做好离心机保养,注意离心速度、温度和时间;所用的器皿及试管应洁净,避免引入新的污染。

按照分析要求,做好对标本管的选择。

(八)做好分析前标本的核对和分类。

核对检验申请单及标本上患者姓名、住院或门诊号、要求检验项目等。

编好检验号。

检查标本是否足够分析,外观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特殊情况。

记录标本收到及分析的时间。

(九)建立差错登记制度,予以充分重视。

(十)经常保持和临床的联系、交流和查询。

二、针对临床(一)在行政的协调和支持下,要使医院各部门都认识到,为了得到符合临床要求的实验报告,必须互相配合,共同努力。

(二)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检验工作量,加重实验室负荷。

既浪费大量财力、物力,也不利于保证检验质量,临床和实验室应确定一般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在不同情况下的必须检验项目范围。

便于实验室工作安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检验质量。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医学检验是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而质量控制是保证医学检验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医学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误判和漏诊,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可以帮助提高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医学检验结果需要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才能够在临床应用中被广泛认可。

而在检验实验室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环境因素、操作方法、设备性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出现问题。

而通过在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可以监测和评估实验室操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并排除导致误差和偏差的因素,保障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靠性。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可以帮助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医学检验实验室是一种特殊的工作场所,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而在实验室的运行中,如果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往往容易造成实验室操作的混乱和不规范,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会降低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而通过在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可以规范和优化实验室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检验结果。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可以帮助实验室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行业地位。

医学检验实验室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服务质量和信誉关系到患者和社会对医学检验的信任和认可。

而通过在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实验室的服务质量和信誉,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行业地位,为患者和社会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学检验服务。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不仅是保障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医学检验实验室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行业地位的重要保障。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指在进行检验前对仪器、试剂和样本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确保了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概念、意义、方法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意义1. 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医学检验结果直接影响着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结果。

如果检验结果不准确,可能会导致误诊、错误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通过质量控制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验设备、试剂或样本的问题,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提高实验室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实验室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对于医学机构的信誉和声誉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信度,从而提高实验室的声誉和权威性。

3. 保障患者的利益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意义还在于保障患者的利益。

通过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可能性,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利益。

1. 仪器的校准在进行医学检验前,需要对实验室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仪器的校准是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并纠正仪器的误差,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试剂的质量检查医学检验中使用的试剂往往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使用试剂前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一般来说,试剂的质量检查包括检查其保质期、透明度、颜色等指标。

3. 样本的准备和处理样本的准备和处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应建立规范的样本处理流程,确保样本的收集、保存、运输和处理等步骤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避免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

1. 质量控制标准不统一目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标准存在着不统一的情况。

不同的实验室、医学机构对于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要求有所不同,这容易导致检验结果的差异性,降低了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2. 质量控制措施不完备在一些医学机构,质量控制措施可能存在不完备的情况。

医学检验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保证

医学检验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保证
微生物检查
无菌部位标本革蓝氏染色
发现细菌
无菌部位标本细菌培养
细菌生长
1.结果的分析
应根据病人情况全面分析检测结果,不能仅凭检验数据进行诊断。应鼓励临床医生随时同检验科联系,如果对检测结果有疑问,应及时告知实验室,以进行核对和复查。实验室提供的参考范围一般基于当地的正常成年人群,在分析检验结果时应注意病人个体差异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种族等。例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正常参考上限就受到了年龄的影响,参考上限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我们常用的PSA<4ng/ml的上限一般限于60岁左右的男性,大于70岁的男性高于6.5以上才有意义。另外应注意发生溶血、脂血、黄疸等情况的标本可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在报告单上注明。
综上所述要想得到一个有价值的检验指标,要经过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重要阶段,需依靠医生、护士、病人、检验人员的多方合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医务人员与检验人员之间应不断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标本的采集
此步骤涉及人员范围较广,较少受重视,是分析前误差的重要因素。我们着重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宣传和教育:采集标本前注意事项和采集方法的教育。
许多检查项目对标本的采集有严格要求,如血糖、血脂、肌酐清除率的测定等,采集标本前对病人的饮食要有所限制。应该让医护人员了解这些特殊要求,向病人仔细交代注意事项,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根据试验项目应选择正确的标本采集物品(普通、无菌等)和不同种类的试管。掌握真空采血的正确方法和顺序,先采集血培养瓶,然后血清管,再抗凝管。耐心向病人宣传尿液、粪便、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以提高阳性率。医护人员应掌握各种培养及细胞学检查标本的采集方法和采集顺序,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二、重视分析后的管理

医学检验技术: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医学检验技术: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医学检验技术: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从临床医生申请检验开始,包括检验项目的申请,采集样本前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样本的运送,样本到达实验室后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分析前的处理结束。

在整个实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约占70%,因此分析前质量保证,对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

1 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检验项目的选择应遵循安全性、有效性、时效性和经济性。

要求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要经常与临床科室的医生进行沟通,向临床医生提供实验室开展检验项目的清单,并参加病房查房和会诊,为临床医生提供及时的检验信息和合理的检测项目。

2 患者的准备固定的因素年龄、性别、民族和地域等。

可变的因素如患者的情绪、运动、生理节律变化等为内在因素;饮食、药物的影响为外源性的因素。

其他甚至如采取血标本时体位、止血带绑扎的时间等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3 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要正确采集,对采集者的培训非常重要,具体内容要从影响因素、注意事项、采集方法等方面。

4 标本的正确传送许多检测项目对标本离体后的保存有特殊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时间等。

采集标本后专人输送,保证输送的及时性,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送达检测实验室。

保证标本在传送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过度震荡,防止标本容器的破损,防止标本被污染,防止标本及惟一性标志的丢失和混淆,防止标本对环境的污染,防止水分蒸发等,特别是对怀疑有高生物危险性的标本应按相关条例的要求输送,严密包装,防止传染他人。

5 标本的验收及处理储存检验科收到标本后应立即专人核对,内容主要包括:惟一性标志是否正确无误,申请检验项目与标本是否相符,标本容器是否正确,是否溶血,抗凝血中有无凝块,细菌培养的标本有无被污染,标本采集时间到接收时间之间的间隔等。

对不合格的标本应及时退回并说明原因,处理的过程应有记录。

采用血清或血浆检测时,对采集的血液标本应在规定时间内做进一步处理,对于不能马上分析测定的标本,应按试验要求将其置于合适温度和环境下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用系统学的理论对实验的全过程进 行分析,找出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各个 环节,并制定措施加以控制。为保证检 验报告满足用户的质量要求,把实验室 的组织机构工作程序、职责、质量活动 过程和各类资源、信息等协调统一起来, 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临床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系统
建立检验报告解释咨 询及建议的机构
实 验 室 管 理 层 专人负责并有文件
不符合项的控制
建立文件限定哪 些人员从事检测 样本以外并有潜 在利益冲突的工 作并有人能管理
持续改进
文件控制
负责检验报告内容 授权每个人员资 团队 制定质量方针目 编写质量手册 格式及确认的标准 格及工作范围 精神 标及服务范围 并组织实施
标本 管理 体系 文件
对于妊娠期病人一定要考虑 其孕周。
生物学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起居习惯
饮食:标准餐后,甘油三脂增加50%,胆 红素、糖增加15%,丙氨酸转移酶增加 10%,总蛋白、白蛋白增加5%
运动:剧烈运动后,K+、Na+、Ca+2尿酸、 尿素等指标增加WBC可高达1.5×109/L 以上,MPC也有明显增加
生物学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实验 室设
施与 环境 要求
指定 实验
室负 责人
有文件(措施) 保证不正当
压力的影响 对检验公证、
诚实性
量值溯 源和校 准文件
设备 与校 准物 文件
各级人员 岗位职责 权限及相
互关系
检测 项目 操作 规程
检验科质量监督小组
对报 告的 补救 处理

具有经常 处理投诉 床
与临床信 管理化文 科
息交流文 件及记录 室
•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模式转化 •由单纯治疗转向预防、保健、治疗和 康复 •医院工作由院内医疗扩大到院外社区 •服务方式由“坐等病人”转向“以病 人为中心”
国家医疗保障制度 的改革给医院带来了新 的挑战
质量
◇质量是科室的生命 ◇质量是学科建设的根本 ◇质量是科室管理的要素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质量管理的核心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020/11/29
1 23 4 5
时间(小时)
19
八 一
尿内药物、病理物质对干化学检查影响
口服不同剂量Vic,不同时间尿内Vic浓度
口服剂量(3次/日) 晨尿维生素C(mg/L)
100 mg/次 200 mg/次 300 mg/次 400 mg/次
医学实验室检测分析前 质量控制
丛玉隆
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医 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带给我 们新的发展机遇,要强化 创新意识提高检验医学的 学术水平
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 学的转变,使检验科的工 作定位和观念发生了根本 变化
循征检验医学的兴起, 要求实验室技术人员要 更加密切结合临床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社 会和病人对医疗服务的需 求发生新的变化,也为检 验科工作定位和内容提出 了新的要求
分析后 分析中
临床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系统
建立检验报告解释 咨询及建议的机构
通过实践与文献复习进行方法 学研究、临床意义探讨、经济学 评估,不断开展循征医学工作
检验科与临床密切的信息交流
临床检验科
探讨标本采集各环节影响实验 因素并制定相应制度与措施
医护人员能正确进 行标本采集与运送
临检科对临床医生选择项 目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人员敬业精神 及技术素质
纠正措施 与程序
方法的选 择
室内质控
制定并定期评审 参考值及危急值制
定 试剂鉴定及保
存 工作与设备环
境 仪器的校 准及溯源
检验项 目实验周

室间质控
技术管 理 层
参与临床诊断、查房等医疗活动,帮助临床医生合理分析、正确使用检验结果
分析中质量控制
不符合 不符合
符合
报告
的更
改要
求与
通过实践与文献复
习进行方法学研究、 临床意义探讨、经 济学评估,不断开 展循征医学工作
探讨标本采集各 环节影响实验因 素并制定相应制
度与措施
检验科与临床密 切的信息交流
医护人员能正
确进行标本采 集与运送
临床检验科
继续教育素质培养 技术档案上岗考核
外部服务 供应管理
五S 管理
内部 管理 保密 审核 评审 制度
2020/11/29
37.3±22.6 96.1±37.5 317.4±91.3 622.8±175.8
20
在不同维生素C浓度尿液中分别加入各种待测物质, 并用不同方法测其浓度结果
权限
医生与病 人投诉
保存标本随时复查
重复 试验
分析后质量控制 1
分析前程序pre-examination
procedures
按照时间的顺序,从临床医生开出 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启动时 终止的步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 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标本运送 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
——摘自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 量与能力的专用要求》,3.10节
酒精
升高:乳酸,尿酸,乙酸,醛固酮,肾上腺素,去甲肾上 腺素
降低: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吗啡
升高:淀粉酶,脂肪酶,AST,ALT,胆红素,碱性磷酸酶, 胃泌素、TSH、催乳素
降低:胰岛素,去甲肾上腺素,神经紧张素,胰多肽
八 一
尿内药物、病理物质对干化学检查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维生素C浓度(mg/L )静脉滴注2gVic后,不同时间尿内Vic浓 度
起居习惯因素的质量控制
为了避免对实验结果的误 差,将避免剧烈活动,禁食 12h后采血作为标准。
生物属性因素的质量控制
刺激物和成瘾性药物对一些血浆检验指标的影响
刺激物或药物
影响
咖啡因 升高:血糖、脂肪酸血管紧张素、儿茶酚氨
烟草成分 升高:一氧化碳结合血红蛋白,硫氰酸盐,脂肪酸、 肾上腺素、甘油、醛固酮、肾上腺皮质激素
件及记录

排除检 病
验因素 人

不符合 临床 诉
医师
符合
解释实验室报告
实验室咨询机构
临检科对临床医 生选择项目时,提
出自己的建议 检查、监督标本 是否符合要求
对检验科工作人员不断进 行专业知识继续教育,不断 提高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
分析前质量控制
计算机的维护及使用权限
标本 的合
格及 拒收
标准 与记

制定实验结果不确定度
检查、监督标本是 否符合要求
对检验科工作人员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继 续教育,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
参与临床诊断、查房等医疗活动,帮助临床医生 合理分析、正确使用检验结果
分析前质量控制
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及其控制
生物属性
年龄 人种 性别 妊娠
生物属性因素的质量控制
以上这些生物学影响因素是 不可避免的,医生在评价病人 结果时,一定要结合年龄、人 种、性别等生物学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